西方经济学图片.ppt
六.经济循环模型图(不考虑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简单经济模型),厂 商(生产函数把投入与产出联系起来),公 众(相对效用决定偏好或无差异曲线),商品市场 S D,要素市场 S D,购买支出,要素报酬,提供要素,购买要素,购买商品接受服务,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成本费用,销售收入,经济部门正常运行的条件商品和服务市场(基本市场)供需求均衡生产要素市场(派生市场)供需均衡.,厂商供给:边际成本=价格,消费者需求:相对边际效用的比例,生产要素的供给:负有用、闲暇的偏好、持有有资产,引致需求:边际产品的比例,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核心问题-价格,又称价格理论.基本问题: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市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福利理论.(见下图所示),供求均衡,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消费行为,生产要素组合,厂商均衡,生产要素价格,福利理论(市场均衡),供求(效用)理论,生产(成本)理论,市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主要问题 核心问题: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的总量分析理论。为了考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周期,常常把国民收入和就业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又称收入就业分析。基本问题: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理论和政策;货币理论和政策;开方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理论和政策,货币理论和政策,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经济周期和增长,出发点,核心内容,主要内容各种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减缓经济波动和保持经济增长.,需求点弹性的五种类型,Q=f(P),O,P,Q,D,C,B,E,A,ed=,ed1,ed=1,ed1,ed=0,Q=500/P,“薄利多销”:对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价格下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增加总收益。,“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价格下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征收消费税,会提高商品价格需求越缺乏弹性,消费者负担的比重就越大,而对生产者有利;需求越富有弹性,消费者负担的比重就越小,而生产者负担的比重就越大。,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大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提高价格会增加总收益。,例:,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答:(1)化妆品之所以能薄利多销,是因为它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的降价可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使总收益增加,而药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只能使总收益减少。(2)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例如一些滋补药品,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可以薄利多销。,第三章 效用论,两种方法分析:一、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Limit,4、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收入消费曲线反映了收入水平和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商品1为例,,X=f(I),I,O,X1,恩格尔曲线,收入为I1时,需求量为1;收入增加为I2时,需求量为2;收入增加为I3时,变动为3,把这种一一对应的收入和需求量的组合描绘在相应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以得到相应的恩格尔曲线,,根据恩格尔曲线来区分必需品、奢侈品和劣等品,恩格尔曲线斜率为正时,为正常品,即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需求量增加比例小于收入增加比例,收入弹性1,为“必需品”。,需求量增加比例超过收入增加比例,收入弹性1,为“奢侈品”。,收入增加时,需求量反而减少,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为“劣等品”。,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对其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收入效应:因价格变化而带来的实际收入的变化,导致需求量的变化。,替代效应: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其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其需求量的变动。,引起效用水平变化,表现为均衡点从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移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P1下降时,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量是正值。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O,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B,A,F,G,X1,U2,U1,a,b,c,X2,3、一般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动,,O,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B,A,F,G,X1,U2,U1,a,b,c,X2,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总效用的结果仍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4、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吉芬物品:替代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收入效应使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向变动。,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O,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B,A,F,G,X1,U2,U1,a,b,c,X2,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与替代和收入效应,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供求理论,厂商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产品市场理论(交换),消费者理论(效用论),不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市场理论(分配),需求方面,供给方面,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总产量:TPL=Q=f(L)平均产量:APL=TPL/L=Q/L边际产量:MPL=Q/L或 dQ/dL,TP切线斜率=MP,如点M TP连线斜率=AP,如点N点R切线、连线斜率=MP&AP,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呈上升趋势,而后达到各自的最大值以后,在呈下降趋势。,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分为三个阶段:,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 增长趋缓 最大不变绝对下降的过程。,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增加,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开始减少,Q,L,TP,AP,E,L2,G,MP,O,L3,L1,F,A,B,6、MP、AP 和TP关系,MP与TP之间关系:MP0,TP MP=0,TP最大MP0,TP,MP与AP之间关系:当MPAP,AP 当MPAP,AP MP=AP,AP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如果连续增加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Q,L,TP,AP,E,L2,G,MP,O,L3,L1,F,A,B,7、单一生产要素连续投入的三个生产阶段,第一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增,生产规模效益的表现;(一个和尚挑水吃),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有点区别:MP和AP最高点,L不足,K不足,第二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减,总产出增速放慢;(二个和尚抬水吃),第三个阶段,边际产出为负,总产出绝对下降。(三个和尚没水吃,需减员增效),合理区域,Q,L,TP,AP,E,L2,G,MP,O,L3,L1,F,A,B,MPAPAP,MPAPAP,MP0TP,进一步图示,Q,L,TP,AP,E,L2,G,MP,O,L3,L1,F,A,B,MP=APAP最大,MP=0TP最大,(2)等产量曲线特征,A.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表明: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其斜率的相反数被定义为边际技术替代率,用以衡量两种投入之间的替代能力。,3、生产扩展线 Expansion path,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得出生产扩展线。,扩展线:要素价格、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所引起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移动的轨迹。,L,K,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上,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扩展线一定是等斜线,3、由TP曲线可以推导出TC曲线,rk为常数,用b表示,w*L(Q)用(Q)表示。短期总成本函数:STC(Q)=(Q)+b,在总产量曲线上,找到每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再用L去乘已知的价格w,便可得到每一产量的可变成本。,TC,TC,TVC,TFC,Q,O,将产量与可变成本的对应关系描绘在产量与成本的平面图中,即可达到总可变成本曲线。加上固定成本,就得到TC曲线。,2、短期总成本(shortrun total cost)STC,STC=FC+VC,STC 短期总成本曲线陡 平 陡,STC不从原点出发,而从固定成本FC出发;,C,Q,TFC,TVC,STC,F C,没有产量时,短期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TC曲线和TVC曲线的形状完全相同,(3)短期平均成本SAC,Q,C,AFC,AVC,SAC,SAC=AFC平均固定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5、推导,STC,TVC,SMC,TFC,SAC,AVC,Q,Q,C,C,Q 3,Q 2,Q 1,请注意STC的两个特殊点A、B。SAC最低点对应B点。SMC最低点对应A点。,A,B,AVC,AP,L,O,AP,Q0/L0,L0,平均变动成本,C,Q,O,Q0,PLL0,C,Q,O,AVC,PL L0/Q0,Q0,APAVC,TVCAVC,TVC,SMC与SAC、AVC相交于SAC和AVC的 最低点。,7、综合分析,Q,C,AVC,SAC,SMC,N,M,进一步分析,长期边际成本,TC,Q,O,ACMC,Q,O,O,M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LAC,P,S,R,Q2,Q1,Q3,LMC推导,LTC是STC的包络线。在每个产量水平,LTC都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相切,在切点的斜率相同,而斜率分别是LMC和SMC,即在切点上,LMC=SMC。,LMC与SMC必然相交于一点。在Q1产量,最优规模SMC1和SAC1。此时,Q1产量的SMC是P,该点LMC=SMC。类似,可以得到无数个P点,比如R、S等。形成LMC。,3、按市场结构划分的四种市场类型,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MRMC,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这一单位的成本,厂商有利可图,必然扩大产量;MRMC,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这一单位的成本,厂商会亏损,必然减少产量;,只有在MR=MC时,厂商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产量,而是维持产量,表明该赚的利润都赚到,即实现生产者利润最大化。一般情况是生产规模最佳点。利润最大化原则也是亏损最小化原则,利润最大化原则为MR=MCE点为厂商决策点决定产量OM,价格ON。,P,Q,SAC,SMC,M,N,G,E,K,O,dAR=MR=P,超额利润GKEN(绿色部分),TR=OMENTC=OMKG,(1)行业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比较高。,P=ARSAC,厂商处于盈利状态。,(2)行业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比较低。,利润最大化原则为MR=MCE点为厂商决策点,决定产量OM,价格ON。,P,Q,SAC,SMC,d(AR=MR=P),E,M,O,N,K,G,TR=OMENTC=OMKG,存在亏损GKEN(红色部分),(3)厂商需求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P=AR=SAC,厂商的经济利润恰好为零,处于盈亏平衡状态,P,Q,SAC,SMC,d(AR=MR=P),E,M,O,N,E1:停止营业点,AVC,P,Q,SAC,SMC,d(AR=MR=P),E1,M,O,P1,E,P0,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在市场价格低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但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进行生产时,该厂商将:A处于利润最大化状态B处于亏损状态C获得正常利润D仍将继续生产,P,C,Q,O,SAC,SMC,获得利润,收支相抵,遭受亏损,停止营业,AVC,均衡条件:MR=AR=P=SMC 且 AR AVC,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总结,3、生产者剩余,S=S(P),AVC,SMC,P,P0,Q,Q0,G,H,F,O,生产者生育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的计算,社会就业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用失业率来衡量一国劳动力资源的闲置状况。失业率就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两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家 庭,企 业,金融机构,C,Y,S,I,工资,租金,利息,利润,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生产要素 市场,商品市场,C+S=Y=C+I,总收入,总支出,储蓄,投资,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家 庭,企 业,金融机构,政 府,TR,G,C,Y,S,I,TA1,TA2,C+S+(TA-TR)=Y=C+I+G,总收入,总支出,四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政 府,家 庭,金融机构,企 业,国际市场,S,I,C,Y,TA,TA2,EX,IM,C+S+(TA-TR)=Y=C+I+G+(EX-IM),1,总收入,总支出,TR,G,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或附加价值总和。,收入,支出和循环流程,家 庭,企 业,生产要素,物品与劳务,收入(GDP),支出(GDP),总收入,总支出,三种核算方法的关系是:,最终产品的价值的形成过程:所有企业资产增值的总和,生产法,最终产品,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国外(出口),流向支出法,渊源收入法,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租金企业家利润,其他数据,国内净产值(Net Domestic Product)NDPGDP折旧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GDP折旧间接税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DIGDP总税收 折旧CS个人收入(PI)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红利+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个人税收潜在GDP和GDP缺口绿色GDP,劳动年龄人口分布,是否拥有一份工作,是,否,是否在寻找工作,是,否,失业人口,就业人口,劳动人口,不在劳动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工资刚性导致的失业,如果实际工资一直维持在高于均衡状态价格水平上,那么经济就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奥肯定理,1951,1984,1999,2000,1993,1982,1975,失业率变动%,10,实际GDP变动%,奥肯定理 表明:失业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则实际GDP将上升2个百分点,反之,亦然,库兹涅茨效应,假定收入分配在经济增长之前是平等的。,这一规律被称为“库兹涅茨效应”(Kuznets Effect)为“倒U曲线”。,初始阶段,收入分配出现不平等。,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不均的状况逐渐缓解,,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和收益差别缩小后,收入分配才变得较为平等。,库兹涅茨曲线,人均,GDP,吉尼系数,库兹涅茨曲线,索洛生产函数的主要特征,折旧、投资以及稳定状态,资本积累,储蓄如何影响增长,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比较各种稳定状态,y=c+i 则 c=y-i 稳定状态的人均消费为:,稳定状态资本的增加对稳定状态消费有两种相反的影响。更多的资本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更多的资本也意味着必须把更多的产出用于替代被磨损的资本。,cgold,kgold,储蓄率和黄金规则,cgold,kgold,igold,索洛模型中的人口增长,总需求曲线的含义财产效应:物价水平变动通过对实际财产的影响而影响实际消费。物价水平()实际财产()消费()总需求()利率效应: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投资.物价水平()实际货币量()利率()投资()总需求()汇率效应:物价水平变动通过对汇率的影响而影响净出口。物价水平()利率()汇率()净出口()总需求(),向右下倾斜的 AD 曲线,价格水平的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余额(M/P)的下降,进而导致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下降.,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 曲线是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重合的竖直线.,总需求-总供给-国民收入关系,NX的斜率为(MPI),均衡条件图示,45线上任意一点都是均衡点.,凯恩斯交叉图,Y,E,E=Y,E=C+I+G+NX,均衡收入,交叉图表示了用计划总支出来描述的产品市场均衡条件,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凯恩斯交叉图是数量调整分析框架,E,乘数概念图示,自主支出增量A与它所引起的总产出增量Y并不相等.,政府购买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企业将减少产出,收入水平将下降到一个较低的均衡水平,开始,税收增加将减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