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课件.ppt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6、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7、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8、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9、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10、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6、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7、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8、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9、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10、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解读青岛嘉峪关学校 芦杨,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解读,青岛嘉峪关学校 芦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基础 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课程目标培养品德良好、乐于 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课程呈现形态活动型课程类型综合课程,课程性质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基本理念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之中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在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尊重儿童的权利(1)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2)享受愉快生活的权利。(3)享受有尊严生活的权利。(4)既要尊重儿童,又要引导儿童。,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 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有效性。,基本理念,谢谢!,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