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学习ppt课件.ppt
3,1,臭氧在疼痛临床中的应用,2,医用臭氧的发展历程医用臭氧的理化性质医用臭氧的生物作用医用臭氧的治疗作用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医用臭氧的安全性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展望,3,臭氧的发展历程,臭氧的历史可追溯到200多年以前。1785年,荷兰人 发现在放电时氧气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1750-1837),4,1801年,发现在电解过程中有一种不知名气体产生。1839年德国化学家在巴塞尔发表“电解水过程中阳极的气味”,这种刺激性的气体被命名为臭氧()。他认识到臭氧存在自然界任何角落,且随海拔高度增加而浓度增加。,臭氧的发展历程,5,1900年前后 发明了“超级感应管”称西门子管。从而认识臭氧是一种非常不稳定、难以储存、能从氧气获得且要立即使用的气体。人们发现臭氧可用于水消毒,许多消毒水工厂由此而诞生。,臭氧的发展历程,6,臭氧的发展历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士兵用臭氧治疗气性坏疽。1936年,法国医生将臭氧吹注入直肠来治疗慢性结肠炎 将少量臭氧直接注入静脉治疗疾病,因有气栓危险被禁止。,7,臭氧的发展历程,1954年,和尝试采集510血液盛入一种容器(圣瓶)里。对臭氧短暂处理后(臭氧由紫外灯照射所产生)。再将血液注入供者肌肉内,以期增强肌体抵抗力,治疗多种疾病。这就是自血疗法的雏形。,自血回输疗法,8,臭氧的发展历程,到了20世纪70年代,臭氧作用机理越来越明了,臭氧治疗作为一种古老而创新的方法越来越被世界各地医学工作者所认同。在欧洲,几乎各国家都有一个或几个臭氧治疗学会。1972年和在德国创立了第一个臭氧学会。1984年意大利建立了学会。1999年意大利组建了国际医疗臭氧学会(),9,臭氧的发展历程,1999年,意大利发起并组建了国际医疗臭氧学会()宗旨:促进臭氧基础和临床研究,建立完善的临床治疗体系。,.,10,1998年,首治腰腿痛,将臭氧注于腰大肌及椎旁间隙。1998年,等报道将臭氧注入椎间盘及椎旁间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为78%.2002年,等对肩关节囊损伤性顽固性疼痛局部注射臭氧,优良率67%。疼痛得到控制,功能得到恢复。2002年,报告6665例多中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结果,优良率80.9%.2004年 意大利 的臭氧治疗学问世,臭氧的发展历程,11,我国臭氧的发展史,我国臭氧医学的发展始于2000年,首先由军医高校的何晓峰教授将臭氧椎间盘髓核融解术引进我国的医学界,此后该项技能在我国各医院逐步推广,而今我国各省的重型医学均有臭氧髓核融解术在开展;同时臭氧医学逐步从单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发展到治疗骨科、心脏内科、神经内科、烧伤科、糖尿病内分泌科、肿瘤科、疼痛科等临床科室的多种疾病;2008年9月5日,我国的臭氧专业治疗组织成立了世界疼痛医师学会中国臭氧治疗专业委员会。与臭氧相关的学科,疼痛科、骨科、神经内科、传染科、烧伤科、皮肤科的专家教授纷纷加入。,12,医用臭氧的发展历程医用臭氧的理化性质医用臭氧的生物作用医用臭氧的治疗作用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医用臭氧的安全性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展望,13,臭氧的理化特性 臭氧具有仅次于氟的强氧化性,有特殊刺激性草腥味,溶解度比氧大13倍,比空气大25倍。常温下半衰期约20-30分钟,数小时后自然分解*。臭氧具有很高的能量,很快自行分解为氧气和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单个氧原子。目前常用的臭氧制备方法是低压电解法,此外还有光化学法和高压放电法。,*,1998,1:102-160.,14,医用臭氧的发展历程医用臭氧的理化性质医用臭氧的生物作用医用臭氧的治疗作用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医用臭氧的安全性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展望,15,氧化和氧饱和作用是臭氧生物效应的基础,臭氧比氧气的氧化性更强,水溶性更高,更易溶于血液和组织液,提供更充足的氧化作用和氧饱和作用。因此,氧化和氧饱和作用是臭氧生物学效应的基础。氧具有氧化和氧饱和双重作,对机体有重要意义:氧和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提供机体必需的能量;氧通过氧饱和作用生成的氧复合物是组成机体的重要成分。,16,臭氧对红细胞的作用,臭氧可以激活糖的磷酸戊糖旁路(),增加红细胞内含量;增加红细胞内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含量,使氧离曲线右移,增加组织供氧;增加生成,有利于维持红细胞膜的完整性.,17,臭氧具有免疫激活和免疫调节作用(等研究证实)。可诱导产生众多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b、2、4、6、8、10、12)、肿瘤坏死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生长因子(1)。促进抗体形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臭氧对免疫细胞作用,18,臭氧对白细胞影响,臭氧作用后产生的H2O2 可以自由进入活化特异性蛋白激酶和基因表达,增强免疫应答;臭氧刺激机体上调抗氧化物表达,纠正病毒感染、肿瘤、慢性炎症以及抗氧化物抑制引起的内源性氧化物过剩状态,19,臭氧对凝血系统的影响,臭氧可改变正常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方式(等研究证实),在血栓的形成过程 中,臭氧通过生成过氧化氢能促使其向解 体的方向转化。,.“”,2001,14:55-59.,20,臭氧激活抗氧化酶和清除自由基作用,适量的臭氧和过氧化氢等氧化剂能诱导抗氧化酶的过度表达从而清除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形成的自由基,起到“以毒攻毒”作用,同时还增加机体的氧供,这是生物氧化疗法的基础。生存和痊愈有赖于体内的平衡,氧化-抗氧化平衡是最重要的平衡之一。大量资料表明在疾病的病理过程中氧化-抗氧化失衡普遍存在并起重要作用。臭氧通过激活抗氧化酶来清除自由基,维持和恢复氧化-抗氧化平衡。,1 a?J,1999,56:270-279.森昭胤.自由基、老化与中药.抗衰老科学技术通讯,1991,2(1):3-9.,21,医用臭氧的发展历程医用臭氧的理化性质医用臭氧的生物作用医用臭氧的治疗作用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医用臭氧的安全性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展望,22,氧化髓核内蛋白多糖作用,3注入椎间盘后能迅速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髓核细胞膜和细胞内结构破坏,造成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多糖的功能下降或丧失,使髓核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水份丢失,髓核体积缩小。,1998,4:273-286.俞志坚,何晓峰,李彦豪.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598-600.,23,抗炎作用,臭氧拮抗炎症因子的释放,扩张血管,改善回流,减轻局部的渗出、水肿而发挥抗炎作用:抑制前列腺素、缓激肽及致痛复合物的合成与释放;中和白介素(如1、12、18、110、112、115)可溶性受体;抑制-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释放;增加1-转移生长因子的释放。臭氧能通过提高局部氧浓度发挥抗炎作用。臭氧通过诱导抗氧化酶的过度表达,中和反应性氧化产物发挥抗炎作用。,24,镇痛作用,神经末梢通过释放致痛物质如P物质、磷脂酶A2等产生疼痛,臭氧局部注射后可直接作用于上述神经末捎,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这是臭氧治疗软组织痛的依据;宋必卫等发现氧自由基在外周和脊髓均有致痛作用,而自由基清除剂如则可拮抗此致痛作用。臭氧局部注射后刺激抗氧化酶的过度表达,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镇痛;炎症过程中的炎症因子能发挥致痛作用,臭氧通过抗炎作用镇痛。,25,医用臭氧的发展历程医用臭氧的理化性质医用臭氧的生物作用医用臭氧的治疗作用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医用臭氧的安全性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展望,26,一、臭氧在颈椎病中的应用,27,颈椎间盘穿刺健侧前侧方进路,28,穿刺到位,29,臭氧浓度:4050。容积:颈椎盘内35。注射次数和间隔时间:一般注射12次,间隔35天。,30,二、臭氧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31,腰椎间盘穿刺,穿刺入路:腰椎间盘突出症和一般采用后外侧安全三角进路;对于L51间盘穿刺若因髂嵴过高穿刺困难时,采取小关节内缘入路较易成功。,32,33,34,35,经皮穿刺臭氧介入治疗术,穿刺到位,36,经皮穿刺臭氧介入治疗术,注入造影剂,确定在盘内后注入臭氧,37,侧隐窝内臭氧注射治疗,38,臭氧浓度:4050。容积:腰椎盘内注射610;退针至盘外,椎管内注射10。注射次数和间隔时间:一般注射12次,间隔35天。,39,三、臭氧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40,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41,强直性脊柱炎,42,骶髂关节炎及滑膜嵌顿,43,44,四、臭氧在骨关节炎中的应用,45,46,47,髋关节滑膜炎,48,五、臭氧在肩周炎及肌筋膜炎中的应用,49,50,51,六、臭氧在带状疱疹神经痛中的应用,52,53,54,七、其他,55,溃疡不愈合及糖尿病足,56,治疗慢性溃疡,熏辽袋密封,抽空袋里的气体,持续输注O23混合气体。,57,治疗慢性溃疡,58,直肠注气疗法,59,自血疗法,60,骨质疏松症及胸腰椎退变性疾病,61,62,63,使 用 药 物,止痛药物抗惊厥药物骨肽钙尔奇 骨化三醇,64,完 善 检 查 后,胸椎椎旁神经阻滞生理盐水 10利多卡因 5 医用臭氧 30疼痛明显缓解,65,应用体会,O3注射是治疗多种慢性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但要提高治疗效果并扩大其适应症,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确保进针到达病变组织靶点注射 发挥多种技术的优势综合治疗,66,臭氧浓度:2540。容量:每点510,总量不超过40。注射次数和间隔时间:可注射13次,间隔35天。,应用体会,67,禁忌症,臭氧过敏穿刺部位感染体温升高严重心理障碍者月经期、哺乳期患者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致脊髓水肿变性者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钙化、合并骨性椎管狭窄或马尾神经综合征者,68,医用臭氧的发展历程医用臭氧的理化性质医用臭氧的生物作用医用臭氧的治疗作用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医用臭氧的安全性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展望,69,医用臭氧的安全性,I等研究表明,臭氧可损伤上呼吸道纤毛细胞,因此严禁臭氧直接吸入肺内臭氧可引起遗传损伤,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5 579 238例次医用臭氧治疗出现40例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发生率为7/100 000,未发现致残、死亡报道,J,1993,43(3):857-859.董苍转,尹学钧,刘君卓.臭氧的遗传毒性.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5,1:24-28.,70,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迄今为止,尚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报道,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控制禁忌症,谨慎操作,加强术后监护,是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71,医用臭氧的发展历程医用臭氧的理化性质医用臭氧的生物作用医用臭氧的治疗作用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医用臭氧的安全性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展望,72,争议:治疗作用和细胞毒性并存;浓度难以精确调控疗效不稳定;基础研究和询证医学研究不足.共识:浓度与治疗作用和细胞毒性关系 高浓度可致组织结构破坏;中等浓度发挥调节作用;低浓度增加局部氧供。结论:合适浓度的臭氧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展望,73,谢谢,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