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条件下高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探索.doc
-
资源ID:3997843
资源大小:5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网络条件下高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探索.doc
网络条件下高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探索摘要: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先进媒介,网络已成为高职学生获取信息及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进而对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既给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开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挑战与机遇,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转变观念,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利用网络促进高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词:网络;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融合;思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让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同时它也从正反两个方面同时冲击着高职教育。一方面,网络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先进媒介,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工具、工作载体和发展机遇,它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改善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为高职学生主体意识的弘扬提供宽松的平台,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具有很大的作用,为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互联网以其特有的全球性、隐蔽性、虚拟性、直观性等特征,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传载中包裹着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冲击着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给他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易导致高职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冲突并且失衡,从而对于高职院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灵,关心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特征和传播特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新思路、新途径。一、网络对高职教育的挑战(一)网络给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带来极大的冲击高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步成熟的时期,对外界的各种信息充满了好奇,网络的运用对高职学生开阔视野,接受新观念,了解新技术,关注本专业领域最前沿的课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网络信息内容的庞大复杂,使得高职学生在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消极的、有害的、不健康的内容,这些不良信息易使高职学生迷失方向,造成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发生倾斜,进而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淡化民族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观念。(二)网络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网络给高职学生带来了广阔的信息平台,让他们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科技、人文知识,据我们对宁波市三所高职院校385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有2416%的学生上网的目的是利用网上的学习资源,帮助学习,但网络游戏、聊天交友、视频等现代娱乐方式及色情信息等往往比科技、人文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调查显示有3792%的学生上网目的是浏览各种信息,还有374%的学生是游戏、聊天或其他网上娱乐,见图1。而高职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弱,为此许多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这次的调查统计显示:每周上网在20小时以上的学生有2156%,在10小时以上的有465%,见图2。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不可自拔,常常因上网过度,出现体能下降、生物钟紊乱、注意力难以集中、食欲不振等生理反应,严重的会变得心理封闭、逃避现实社会,不思进取、荒废学业等,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同时也危害了学生的身体,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网络减弱了高职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交友也成为高职学生交友的一种重要途径。尤其是网络以文字为载体,以虚拟化的交流角色为主体,具有间接、虚拟、平等、自由的特点,正符合年青人内心渴望的一种交友方式,但虚拟、间接的交往方式往往导致人们的性格冷漠、人情淡薄。一些高职学生沉湎于虚拟精神家园,把“网络社会”当成理想的生活或逃避现实的避风港,造成与现实的隔阂,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感情沟通日益减少,进而导致人际关系的淡漠,真情和亲情渐行渐远,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缺乏。同时也弱化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加剧了道德情感的冷漠和人文精神的削弱。 二、网络给高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带来的机遇(一)网络的运用拓展了高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手段网络为文化素质课程学习环境和学习系统建设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是传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内容,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新型手段。网络可以扩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时空,能快捷、直观、有效地把一种思想或信息传播开来,能极大地提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传播效果和覆盖面。目前,高校网络已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网络可使学生除了从课堂和书籍中获取各种知识外,还能从网络中快速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从而丰富自身的科学与人文知识。通过网络手段,教师可以不断从外界获得大量新的知识与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大知识容量;利用多媒体改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将看上去似乎平淡枯燥的、或者生涩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的展示,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更有生机和活力,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并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同时,一些技能、技术训练以前只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受到场地、设备、人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多媒体模拟教学能克服场地、设备、人力等硬件的制约,在注重技能训练的高职教育领域大有用武之地。(二)网络的运用创新了高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信息是不对等的,受教育者被动地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接受类似灌输式的教育,很难实现师生的平等交往和学生思想的自由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网络技术具有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特点,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打破了教育封闭发展的传统模式,为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创设了一种新的教育环境。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资源共享、交互性强、多任务的特点和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友好的人机界面等优势; 有利于启发思维,开发智能,能便捷地实现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和互动,实现传统的单向传授向双向交互学习的转变,学生可以在网上与教师对某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质疑,可以参与自己兴趣所至、能力所及的问题研究,加强协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育的效果。教师也可以充分应用与发挥网络提供的同步与异步交互功能,随时了解学生,及时给予学生引导与帮助,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同时,网络有助于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吸引力,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与帮助,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能够得以更加有效地开展,从而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三、网络环境下实现高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对策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特别是学生数量增加很快,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但是,因为办学指导思想普遍趋向实用功利,过分强调“职业技术”的实用性办学目标,忽视了人文教育,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了人才培养上的弊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强人才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高职院校应充分运用网络来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让学生在高科技时代、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不丧失人文精神,使他们既能充分发挥潜能,又有高尚的人文素养。(一)在教学及教学管理中运用网络营造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氛围人文知识的积累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无声的渗透远比灌输式教育效果显著。教师应在教学及管理中充分发挥网络自身的若干特点,创新教学及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将人文教育渗透于教学及教学管理中,努力营造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氛围。1、创设网上教学情境收集、开发与组织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学、人文教育教学资源,用丰富的内容展示、清晰生动的视频放映、漂亮的幻灯片、逼真的动画等,将科学、人文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参考资料及相关知识、学科最前沿知识等教学资源放置在网络平台上,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网络上可以学习到大量丰富的人文、科技知识,开阔眼界,增强能力和自信心。并创设交流与协作学习的环境,进行网络答疑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直接交流等,真正构建一种自主学习、师生交互、生生互动,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新模式,使教学变得更精彩,更有生气和人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2、在课堂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应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集图像、声音和文字于一体,以清晰、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有效地显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直观,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吸引力,让课堂教学焕发光彩,使学生“爱学”、“乐学”, 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并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把难以讲述清楚的概念、理论和工艺流程及有关教学事例清晰地展现出来,使教材“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体验,使学生多感官接受教学信息,产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接受蕴含着人文精神的专业教育。3、利用网络开展学习应用、创新活动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学习应用、创新活动,促使学生勇于探究、大胆创新。如:可有意识地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选择相关课题,开展网上社会调查,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进行研究,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且能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得到综合性的提高。也可让学生通过网络去展示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在网络中进行评价,通过这种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4、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普及网络办公,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在网上进行教学探讨、研究;实施人性化的教学管理,让学生在网上选课、找资料、提交作业、考试、查成绩等。通过网络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督促、指导和帮助学生。充分应用与发挥网络教育“零距离”与“交互”的优势,开展师生心理的交流,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与帮助,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疏通学生思想与心理,努力发掘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利用网络的虚拟性,营造一种师生间的平等和民主的氛围,随时动态地进行有关教学的调查与评估,让学生有机会有勇气大胆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反馈,从而畅通师生信息交流的通道。(二)充分利用网络加强高职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1、构建高职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网络平台为了更好地推进科学与人文教育工作,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现代化网络技术手段,依靠网上虚拟校园环境,建立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网。可以设置科学人文素质教育园地,以开设科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网络讲座为主,兼设有关科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闻、科学人文素质教学教育研究、校园文化撷英、科学人文素质教育成果展、BBS科学人文素质讨论、网上社团活动等栏目。努力把网上科学人文教育阵地建设成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更新及时,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网络科学与人文知识学习课堂和互动平台。并与相关文化素质教育网站及课程内容相关的各种网络资源链接,使其具有丰富的资源共享性和方便快捷的交互性。在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网站建设中要既注重科学与人文知识的传播,又注意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育。2、在网上普及科学与人文知识针对高职学生特点, 在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网上建立科学与人文教育知识系统,为学生学习科学与人文知识提供导航平台。通过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文化、文学、艺术、哲学等系列知识,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等,展示科学的发展与人文文化的相互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与人文素质知识的兴趣。并向学生讲解科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及由此引发的人类思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体会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在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关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上,揭示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能”,以确立正确的对科学技术功能的社会评价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关心”: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心科学技术的正确应用,促进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同时,加强网络行为的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和网络道德,提高识别信息、认识问题的能力,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效应。3、在网上开展以培养科学与人文素质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依托科学与人文教育网站,积极开展以培养科学与人文素质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网上读书节、文化节、科技成果展、珍贵历史图片或实物展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展览、科技咨询服务,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演讲赛、辩论赛、知识竞答,举办诗文朗诵、名作(诗文、美术、电影、音乐、雕塑等)鉴赏会、征文比赛及专题报告、英模先进事迹介绍、科技人物事迹介绍、名人访谈,成立网络文化沙龙,开辟网络文化论坛,建立学生网络文艺社团等,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寓教于美、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帮助学生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科学的审美观,净化美化心灵。并及时结合时事政治、青年人关注的热点开展有针对性、富有时效的科学人文教育活动,从而引导广大学生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增强科学精神。同时可在网上介绍学校各类社团,进行学生文化艺术活动视频回放,及时公布校园文化活动的最新信息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网上科学与人文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网上找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方式,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陶冶。(三)提高教师的网络化水平随着信息与网络时代的到来,教育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教育方法灵活多样,教育手段不断改进。为了适应网络与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的网络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对网络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有充分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网络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冲击,认识到网络对教育制度、教育观念的全方位冲击,体会到网络对教学手段的多层次革新,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重视并加强网络教学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运用网络技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素质和技能,从而胜任网络时代教师的新角色。能灵活运用网络手段,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做到沟通感情、交流思想、体验生活,使信息技术在高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1唐宏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J文学教育,2009(7)2周玉宇建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网的理论思考及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5(3)3谷稚慧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