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公路建设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doc
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公路建设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公路建设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公路建设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公路建设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的主要特点,介绍了西部农村公路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西部农村公路的发展目标,阐明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对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关键词 西部贫困地区;乡村公路;新农村建设中图分类号 F3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292-01农村公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是促进城乡经济相融、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实基础。然而,西部地区农村特点和经济落后制约了农村公路发展。1西部地区农村的主要特点1.1区域性贫困突出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西部地区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51.9%,远远高出全国27.6%的平均值,其中甘肃的贫困县比重高达53.9%。西部地区农村平均贫困发生率为19.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0%,其中甘肃、青海高达全国平均值23倍。1.2经济发展迟缓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并以传统农业为主,使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落后,且农村贫困人口大多数为绝对贫困。1.3自然条件差西部农村大部分为“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从地形上看,农村绝大部分位于边远山区,大部分生活在高寒地区、沙漠、黄土高原和丘陵地区及其边缘地带;特别是西北地区干旱缺水、人畜饮水都很困难;在海拔2 000m以上的高寒山区,气候异常。地理条件限制这些地区交通发展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2西部农村公路的现状、特点与发展战略目标受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我省农村公路现状是:农村公路总量相对不足、通达深度较低、抗灾能力较弱、技术等级不高、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地区对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管养责任落实不够,养护资金缺乏保障,甚至部分农村公路严重失养。全社会投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氛围还未形成,特别是边远山区、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无路可走”、“有路难行”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目前西部地区公路网整体规模不足、路网密度偏低。从农村公路网密度来看,西部地区仅为东、中部的22%、33%左右,其中甘肃、西藏、青海、新疆、内蒙等省(区)路网密度均低于0.1km/km2,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农民的出行要求;从通达情况看,全国不通公路的乡(镇)绝大部分在西部地区,占88.6%;从技术等级看,西部地区还有33.9%为等外公路;从路面状况看,东部地区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已达到农村公路总量的50%,西部地区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仅占18%。西部乡镇通油路比重仅为48%,行政村通油路比重仅为15%。总体上看,西部公路仍处于以通为主的发展阶段,整体发展还相对滞后,“通达问题”尚未解决、“通畅问题”未根本改善,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因此,西部公路建设应该坚持“以通为主,通畅结合”的发展战略。面对新形势,甘肃省确立了按照“通达、通畅、联网”三步走的农村公路建设目标。3农村公路建设对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作用3.1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农村公路的发展,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3.2农村公路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打破农村地区的自然封闭状态,有效地促进农村的资源开发,使广大农村蕴藏的土地、矿产、森林、水电以及旅游等资源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而且还可以畅通与扩大农村的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使农村的自然物产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3.3农村公路建设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持久动力。我国有9亿农民、2.5亿多农户,他们是我国最大的具有消费潜力的群体,增加农村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根本措施。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的流通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的购买力,能开辟广阔的市场。目前,西部农村交通还比较落后,“买难”和“卖难”问题仍然突出,制约了农民的生产和消费。实践表明,大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和提高农村交通条件,可以有效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农民消费,从而达到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公路修通后,大型农业机械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扩大了机械使用范围。因此,大大促进了这些机械的销售,仅这些设备的销售就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工业机械业的生产,而且也对物流、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各地依靠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如今各镇都建立起了各种规模的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品牌连锁店等消费场所,农民群众的需求在乡镇的超市里便能得到满足。3.4农村公路建设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城乡协调、结构合理、质量稳固、功能完善的公路网络和运输服务体系,最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奋斗的目标,其难点在农村。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公路运输整体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关键也在农村。我国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较低,农村公路中四级和等外路占到了近90%,砂石路占70%以上,许多地区缺桥少涵、晴通雨阻,农村公路的覆盖能力、技术状况和管理水平等都不能适应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同时,随着高速公路网及国省干线公路网的扩展,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规模效益的发挥,有赖于农村公路协调配置形成有机的整体。农村公路不仅是干线公路集疏运的基础网络,也是其他运输方式集疏运的基础网络,是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新时期的一项艰巨任务。各地交通部门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发展的战略重点抓紧、抓好,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与实施办法,采取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