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997248       资源大小:635.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毕业论文人口老龄化本科四年级学生:杨瑞锋任课老师:陈延林 学科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社会保障学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二0一二年十二月一日Students Homework Thesis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Aged Tendency of PopulationThird-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 Yang Ruifeng Teacher : Chen Yanlin Major :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Class : Social Security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1st December 2012摘要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世界各国都需要面对的难题,伴随着这一问题的日趋严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其解决方法。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同时又是生育率下降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中国家,因而也是最早进入并将迅速走向老龄化严重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等显著特点,与发达国家“先富后老”比较形成“未富先老”的基本态势,因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格外引人瞩目。本文通过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社会各方面影响的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老年人工作委员会2011年老年人工作报告。简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遇到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归纳出人口老龄化“两大三高”(即绝对值大、地区差异大;高速、高龄、高老年抚养比)的特点。同时在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如稳定生育水平,减少未来老年人口比例;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提出综合采取多种措施等等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关键字:人口老龄化 发展中国家 特点 现状 问题 对策和建议ABSTRACT An aging population is that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need to face the problem, with this problem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many countries are exploring their solution. China, as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and at the same time, its a fertility drops quickly and the longest dur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 is also the first to enter and will rapidly aging severe stages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ese population aging is faster, to achieve relatively high level and unbalanced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other notable features,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y " first rich after the old " forms " not the old rich first "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population aging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fluence and restrict the conspicuous. In this paper, we know the status of the aging of China's population and its social impact analysis Based on the sixth census data, the elderly Commission older working report of 2011 .Summary of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s basic situation、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Summarize the aging of urban population "two three-high" (large absolute value, large regional differences; high-speed, age, high elderly dependency ratio)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such as the proposed long-term stable birth rate and reduce the future elderly population perc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exible retirement system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old labor resourc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and so on to deal with the aging of China's popul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population aging; developing country; characteristic; actuality;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目录封面1-2摘要31 绪论51.1 研究背景51.2 研究意义51.3 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52文献综述62.1相关文献综述62.2 文献评论83人口老龄化的概况与原因83.1 我国老年人数增加和发展趋势83.2 人口年龄结构方面83.3我国养老福利服务设施93.4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制度103.5 我国老龄化的特征-“两大三高”123.6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144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和挑战154.1 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和代际关系的影响154.2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54.3人口老龄化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155 人口老龄化分析165.1 问题分析165.2 模型假设165.3 符号说明165.4 模型建立与求解176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和建议236.1借鉴国外经验236.2坚持计划生育国策,长期稳定生育水平,减少未来老年人口236.3 健全养老金制度,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和个人的作用,构筑三者互为补充的养老体系246.4 建立和健全与养老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246.5实行弹性退休机制,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充分挖掘老年人力资源246.6.大力发展老年人事业和银发产业246.7 更新养老观念256.8逐步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问题256.9 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快城市化进程。257 结语257.1、心得257.2 不足之处258 参考文献261 绪论1.1 研究背景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10年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的身体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寿命也有明显提高,而由此带来的老龄化问题也成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据201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499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2288亿,占总人口的9.1%。我国人口平均寿命超过73岁,出生率下降,客观加速了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进程;随着城市进程加快和庞大的流动人口迁出,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加速了发展的不平衡。截至2010年底,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记账额1.9万亿元,其中做实账户仅2039亿元,由此导致了1.7万亿元的缺口。“未富先老”是中国老龄化的最大特点。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赡养比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影响了社会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负担日益加重,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社会保障资源面临巨大压力,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财政提出新的要求。十八大报告对做好新形势下的老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这是全面加强老龄工作、推动老龄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契机。1.2 研究意义通过资料的研究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布,了解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这对于采取有效措施,防患和解决好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一定的意义。从老年群体和青年一代作为出发点,如何使老年群体发挥他们的剩余价值,发挥他们的余热,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从青年一代,呼吁他们对此问题的探索,使他们有意识、敢于承担即将面临的社会压力和责任。本文从多角度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的人口老龄化, 通过回顾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中国自身的角度揭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含义,旨在通过了解中国特有的内在关系,明确中国目前为应对老龄化问题所采取措施的现状,从而为有关课题的研究、实践以及政策制定作参考。其目的并非要给老龄化开一剂一劳永逸的药方, 而是为我们需要如何思考和行动给出一个初步的政策框架。1.3 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本文第一章首先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背景出发,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章通过国外和国内学者有关人口老龄化的文献对人口老龄化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第三章是我国老龄化的概况和原因,包括其历程趋势、原因和特征。第四章探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与挑战。第五章是人口老龄化分析。第六章提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而本文的难点就在于多角度切合实际地提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完善。本文的研究框架是按照下图的逻辑思路展开的。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人口老龄化的研究综述人口老龄化的概述和原因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人口老龄化问题分析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语图1.1 本文研究框架2文献综述2.1相关文献综述根据国际劳工组织规划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占到总人口的10% 就被划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及特征进行了大量了研究,对如何解决老龄化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相关建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微认为我国已于20世纪末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7%。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二大三高",即:高速;高龄;老人数量大;老年抚养比大;地区差异大。我国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了老龄型社会,老龄化成为我国的一个趋势特征,老年人口已经形成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而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刘永平、陆铭(2008)从家庭养老的角度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认为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将带来储蓄率的下降和教育投资的上升,因此老龄化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具体影响取决于老龄化程度、资本产出弹性、教育部门资本投入产出弹性等参数设定。张松指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自70年代中期起,大力控制人口数量过速增长,加强计划生育,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认真实施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结果,就是大大降低了出生率。这样就由原来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转化,人口的年龄结构势必发生变化,向老龄化发展。出生率下降的速度越快,幅度越大,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达到的程度也越快,越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要解决人口老化问题,从而放松计划生育,以提高出生率来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形成恶性循环;更不能以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违背社会道义来延缓人口老化过程,而由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过渡到相对静止稳定状态。中国同世界上任何国家一样,要想达到相对静止稳定的人口发展阶段必然要经过人口老龄化阶段,这是无法回避的自然规律。蔡昉等(2004)从实证角度进一步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口红利”的实现,即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少儿抚养比大幅度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不断减轻,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的部分相对减少,用于储蓄的部分和子代教育的投入部分也相应增加。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转变对储蓄的贡献率将不断减弱,在增长效应上,由于总抚养比对经济增长有不利作用,在老年负担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不仅将削弱储蓄的积累,同时也将逐步消耗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基金,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即所谓的“人口红利”消失。高飞在论述人口老龄化与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论文中指出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基层卫生机构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快的形势下,从老年人的人口变化、生理、心理和社会支持等层面,系统的了解和分析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所呈现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复旦大学的彭希哲教授和胡湛博士认为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 它所带来的挑战更多地源于老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与现有社会经济体制之间的不协调所产生的矛盾, 这使公共政策调节成为必须。仅仅调节人口政策、仅仅调节针对老年人的政策或某一部门的政策都不足以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 而应当以社会整合和长期发展的视角来重构当前的公共政策体系。在重构过程中, 不仅要统筹人口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 而且要统筹短期目标与中长期战略的联系。因此, 应建立一个权威的常态统筹机构, 并结合中国的国情, 重新定位老年人的社会角色、解决老年人养老的现实问题、支持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avis(1995)利用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养老金对个人生命储蓄的影响,他对各个国家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养老金对个人储蓄的规律性影响,基金制养老计划对个人储蓄的影响要依经济的具体情况而定。James Pemberton(1999)通过分析养老金改革对世界利率的外部性影响,第一次提出了解决养老问题的国际间政策协调问题。Luca Beltrametti和Luigi Bonatii(2003)通过若干个国家的动态博弈模型表明,如果一个国家通过代际间的转移来平衡现有的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尽管会降低国内的储蓄。 但在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存在溢出效应,国际间的政策协调并不能实现促进世界储蓄和资本积累的目标。2.2 文献评论总之国内学者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是多角度的,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已无法改变。而国外的人口老龄化虽然与我国有些许相似,但也因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政治体制的不同而使得其借鉴意义要打点折扣。那么如何减缓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以及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降至最低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问题的关键。 3人口老龄化的概况与原因3.1 我国老年人数增加和发展趋势2011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499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老年人人口基数大,分布范围广,各项需求都会不断增加。 3.2 人口年龄结构方面计划生育以来,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0-14岁组人口比例持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例则大幅度的增加,人口呈现明显的老龄化趋势。 3.3我国养老福利服务设施 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服务体系。不过,对于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数量,这些机构也只是杯水车薪。要逐步满足老年人社会物质文化心理需求,真是任重而道远 3.4 目前我国的养老金制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而我国目前养老金制度主要是基于1991年建立的三大支柱弱强通货膨胀DC型积累型两种社保制度强弱人口变化冲击DB型先收现付型 三大支柱受到许多威胁到其可持续性的问题缴纳方面:由2008年的25.0%下降到2011年的16%低征缴率过高的强制性缴纳比例使得参保人烦恼 复杂的行政体系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养老金账户很难异地运转养老需求不断上升,即受益人不断增多,而缴纳人却在不断减少来源少,农村基本没有来源,养老主要靠子女赡养和自己谋生,城市的话正向4-2-1模式发展,独生子女压力越来越大群众对双轨制的不满。企业职工需要自己支付一定的养老社保费用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40%公务员无需购买社保,由国家统一购买公务员养老金替代率80%管理方面:目前养老金主要是由地方管理,暂时还没有中央集中统筹管理,地方分散的管理不利于养老金的运营和利用。而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在岗职工多,缴纳等比较多,社保基金相对丰裕,而老工业基地和西部欠发达地区情况则捉襟见肘,难以为继。要实行全国养老金统筹的话,遭到沿海发达地区的反对和抵制。投资保值增值方面:由于目前养老基金都由于过于谨慎而很少投资,平均回报率不足3.41%,跑不过通胀的5.4%,这样又不可避免地导致养老金的缩水。分配制度方面:参数不合理,缺乏个人激励市场激励弱化再分配失衡3.5 我国老龄化的特征-“两大三高”3.5.1绝对值大中国未来可能会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种人口老龄化首先体现在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6368万。到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821万人。2011年,全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1894万人。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全国老年人口的绝对值是非常巨大的。3.5.2 地区差别大从总体上看,虽然全国各地的老龄化程度均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但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人口迁移及城市化程度等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老龄化起步早、速度快、程度深,而中西部地区老龄化起步晚、速度慢、程度浅。同时出现了农村老龄化明显快于城市的局面,地区之间老龄化水平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见下表)。本表是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汇总的11月1日零时数。3.5.3 高龄化从全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可以查出,老年人口的高龄化倾向十分明显。我国人民预期寿命2011年已经达到了73岁,而且超过80岁的老人也在不断增加。3.5.4 高速化 从1990年至2010年的短短二十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增加了5568.7万人,增长了4.91%。2010年,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8.87%。老年人数目呈现增长越来越高速化。对比其他国家,中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3.5.5 高老年抚养比所谓老年抚养比,就是每100个劳动者需要供养的老年人数。我国老年人抚养比不断增加,年轻人赡养压力日益增大。“空巢”老人增加迅速。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明显减少,一对夫妇同时赡养四个老人和抚养一个小孩的情形越来越普遍,据调查目前已有百分之三十的空巢家庭。3.6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3.6.1 死亡率降低,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中国成立后消除了战争对人口死亡的影响。政府采取措施减少或根除了饥荒、疾病、溺婴、社会剥削等因素,基本上控制了造成人口大批死亡的霍乱、天花、疟疾,还着手完善和提高了医疗、卫生设施和保健服务水平。人口再生产模式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3.6.2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高生育率的影响建国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一五”时期,全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在此之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过去在战争时期受到抑制的生育率产生反弹,与全球这时期的“婴儿热”一样,结婚生育出现高潮。人口出生率处于40以上的高水平,死亡率在10以下,自然增长率保持在30o以上的高水平。当时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子女数一度超过6个,这些人口群体绝大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步入老龄人口行列,从而增加了老年人口比例。3.6.3 “文革”期间人口生育的不受限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负责计划生育的机构取消了,人口生育又处于无计划、无控制状态,在此期间出生率基本处于30以上的较高水平。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到10以下的低水平,而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20的较高水平。这期间出生的人口数量极大,到目前其年龄结构基本在4050岁左右,为我国今后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的步伐打下了深深的伏笔。3.6.4 “文革”后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70年代年全国逐步恢复了计划生育,加强了对计划生育的监管,人口自然增长率于1979年首次降至8.6,但受到人口惯性作用的影响,出生率始终在22左右,死亡率保持在5左右的低水平,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下。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出生率保持稳步下降,1991-1999年人口出生率在912之间。2000年以来,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到9以下,自然增长率更降至5以下,人口再生产模式完成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 4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一方面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准,另一方面它也给社会带来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得不面对的挑战。4.1 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和代际关系的影响国民收入可以划分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两大部分,在国民收入一定时,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呈负相关。由于目前我国养老金给付方式是以现收现付为主,因此缺乏足够的积累,退休人口的快速增长会对养老供给和在职人员的生产能力产生压力。老年人社会保险、医疗夫妇、养老金等方面的增加,使用于消费部分的支出增加,也就使得积累的部分相对减少,从而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分配。4.2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蔡昉(2005)首次撰文提出我国劳动力短缺问题,通过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老龄化)的预测推断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将相继出现下降,劳动力短缺不可避免。之后,蔡昉又多次发表自己关于刘易斯拐点将在“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到来的论断,并得到一些学者的响应。李剑阁认为:劳动力从总体上的供过于求转为供求平衡,甚至会局部出现供不应求和将来整体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法国著名人口学家索维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削弱创新和妨碍生产率的提高。年龄越大的人越趋于保守,不愿对环境和周围的事物做大的改动,因此劳动力人口老龄化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对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有一定不利影响。至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还将产生多大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4.3人口老龄化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索维的研究发现,不同人口群体的消费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维持18岁以下人口、18-65岁人口和65岁以上人口生活费用之比为0.5:1:0.7;世界银行1984年对中国经济考虑后认为中国的老少消费比率为1:0.55;中国人口情报中心1991年对北京郊区的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口与014岁人口消费比是1: 053HJ。在消费模式不变的条件下,人口老龄化必然会使未来的消费支出大大增加,这一方面会拉动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老年抚养费用是纯粹消费性的,老年抚养费的增加有可能降低未来的经济增长率。人是消费的主体,也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中高龄老年人绝对数和相对数的增加,各个年龄段人口消费特征出现明显区别,有助于老年人消费需求结构的形成,从而拉动老年产业的发展。从中国老龄化结构和社会经济环境而言,已经具备了老年市场形成的条件。未来50年,中国老年人和高龄老人将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也是银发产业形成的最好时机,有关老年医疗保健和生活服务的市场将会有极大的发展,这为众多企业开发“银发”市场创造了巨大的商机。任何消费需求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市场反应出来,但市场信息常常具有滞后性,为避免市场的短期无效性,政府应鼓励和吸引厂商及社会力量兴办老龄产业,在政策、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开发老年用品或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企业以优惠,为老年产业的发展创造成熟的条件。5 人口老龄化分析5.1 问题分析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日益增多的老龄人口以及与此相伴而生的社会经济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影响因素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做了如下分析:就论文中所提到的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我们从影响此现状的因素入手,选择经济、科技、政策、环境等四个方面,并从这四方面展开分析,最终计算出全面合理的影响因素。5.2 模型假设假设在中国统计局网站搜集的数据均真实有效。假设影响人口老龄化各因素之间互不相关。本文以年份为时间变量,忽略了以地区差异性为特点的人口密度指标。5.3 符号说明X人口老龄化比重X1女性比重X2农村人口比重X3恩格尔系数X4预期平均寿命X5人均GDPX6教育投入X7科学技术投入X8文体投入X9社会保障投入X10医疗卫生投入X11环境保护X12自然增长率y人口老龄化比重常数预期平均寿命的权重人均GDP的权重教育经费投入的权重农村人口比重的权重指标编号年份第个指标的各年数据的平均值第个指标的各年数据的标准差原始数据相关系数矩阵表15.4 模型建立与求解模块(主成分的筛选)5.4.1数据查找我们通过中国统计局网站得到2011年的统计年鉴,对原始因素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搜集整理,得到与本模型相关的数据。附录一人口老龄化比重女性比重农村人口比重恩格尔系数20057.7048.4858.2447.2020067.9048.4757.0145.5020078.1048.4856.1043.0020088.3048.5055.0643.1020098.5048.5354.3243.6720108.9048.5653.4140.97预期平均寿命人均GDP教育投入科学技术投入200571.7412335.583365.941095.34200671.9614185.363974.831334.91200772.1916499.704780.411688.50200872.4320169.467122.321783.04200972.7223707.719010.212129.21201072.9625575.4810437.542744.52社会保障投入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自然增长率20051524.50854.6493.695.8720061817.641036.81132.975.8920072123.901320.23161.245.2820085447.161989.96995.825.1720096804.292757.041451.365.0820107606.683994.191934.045.055.4.2模型分析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在本题研究中,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我们必须考虑众多影响因素。这些涉及的因素一般称为指标,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也称为变量。因为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并且指标之间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所得的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在用统计方法研究多变量问题时,变量太多会增加计算量和问题分析的复杂性,我们希望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涉及的变量较少,得到的信息量较多。故选用此种方法进行主要因素的提炼。5.4.3数据标准化处理 将0510年各个影响因素的有关原始指标数据写成矩阵形式,然后运用标准化公式 (其为年份,为指标编号,为原始数据,为第个指标各年的平均值,是的标准差)进行处理(详见附录二),消除各指标受纲量的影响。 附录二女性比重农村人口比重恩格尔系数预期平均寿命2005-0.791.431.52-1.292006-0.860.740.73-0.812007-0.650.23-0.42-0.312008-0.09-0.35-0.370.2120090.77-0.77-0.110.8420101.62-1.28-1.351.36人均GDP教育投入科学技术投入文体投入2005-1.21-1.07-1.19-1.152006-0.86-0.86-0.78-0.752007-0.42-0.58-0.18-0.2720080.270.23-0.02-0.0720090.940.890.570.6120101.291.391.611.63社会保障投入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自然增长率2005-0.99-0.94-0.891.242006-0.88-0.79-0.841.292007-0.77-0.56-0.80-0.2820080.450.000.26-0.5720090.950.640.83-0.8020101.241.661.45-0.885.4.4模型建立在实际情况中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较多,包括如下表内的12个以及未列出的各种因素,我们将这些因素的近几年数据找出并将原始数据写成的矩阵输入SPSS软件中经过一些运算得到相关的指标。解释的总方差成份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 %累积 %合计方差的 %累积 %111.21493.44893.44811.21493.44893.4482.4824.01797.465.4824.01797.4653.2291.90799.372.2291.90799.3724.051.42699.798.051.42699.7985.024.202100.000.024.202100.00066.194E-165.161E-15100.00074.194E-163.495E-15100.00082.078E-161.732E-15100.00095.452E-174.543E-16100.00010-1.211E-16-1.009E-15100.00011-2.883E-16-2.402E-15100.00012-7.270E-16-6.058E-15100.000表2在实际研究中,由于主成分的目的是为了降维,减少变量的个数,故一般选取少量的主成分(不超过5或6个),只要他门所能包含原变量信息的86%以上即可。由上表可以得到每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相关系数的特征值即各主成分的方差,可以看出第一个成分的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已经高达93.448%,而且我们只能选取特征根合计大于一的主成分,所以我们选取第一个成分为主成分。再由SPSS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向量如下:成份矩阵a成份12345女性比重1.964.232.087.092-.004农村人口比重2-.985.118.046.108-.041恩格尔系数3-.881.432-.171.052.078预期平均寿命4.997-.034-.026-.038.059人均GDP5.993.018-.097-.031.050教育经费投入6.992.108-.067-.015.005科学技术投入7.984-.042.167.032.027文体投入18.984.011.174.027.041社会保障投入9.966.162-.185-.055-.055医疗卫生10.979.149.128.035-.032环境保护11.971.222-.058-.017-.063自然增长率12-.896.340

    注意事项

    本文(新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研究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