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日报成功举办《党报在线》的启示.doc
-扬州日报成功举办党报在线的启示口徐向明扬州日报成功举办党报在线的启示在报网互动的潮流中,作为不同于晚报,都市报的党报,如何结合自身的定位和特点,探索与新兴网络融合变异新的空间,使党报品牌与网络强势成功嫁接,有效增强党报在新媒体生态下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这一问题已现实地摆在党报工作者面前.2006年初,扬州日报推出大型报网互动平台党报在线,一年多来,它在当地受众中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成为扬州日报最叫响的品牌栏目,获评2006年度江苏省优秀新闻专栏一等奖,许多兄弟报纸专程前来学习取经.实践让我们深知,党报开展报网互动有其天然,特殊的优势,有效开掘和放大这种优势,党报报网互动就能大放异彩.主流声音高端影响毋庸置疑,互联网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对纸质媒体形成了极大冲击,包括党报的主流读者人群,对于网络的亲近度也在迅速提升.但是,"内容为王"是所有媒体成功的"铁律",网络媒体信息充分,快捷的另一端,是信息的泥沙俱下,杂乱无章,真假难辨.事实上,在新闻网站"蜂拥而起,万国竞雄"的情势下,人们正在追寻主流权威的网站;在海量,甚至过剩的信息中,人们急切地希望得到主流权威的信息.内容的主流,权威,是党报的品牌要素,党报对于各类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往往"高看一眼,深看一层",其所站的"高度"使其在介入社会,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着不同于其他媒体的作用,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它是社会公认的舆论工作的"主阵地","旗手"和"风向标".党报开展报网互动,理所当然要发挥自身之长,在报网互动内容的"高度"上决高低,争影响.报网互动,话题的选择决定了它的质量和方向.作为地方党报的一个在线论坛,扬州日报开办的党报在线,每周确定一个中心话题,每期邀请两至三位嘉宾,一般固定在每个星期日的下午,利用扬州日报社举办的扬州新闻网在线回答网友的提问,与读者,网友展开互动交流.在话题的选择上,我们确定了这样几个大的原则:第一,话题必须关涉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关涉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是大问题,不是"鸡零狗碎"的小问题,比如"我为什么投资扬州","全民创业与民资投入","做大扬州'三把刀',"加入城市文明行动"等等;第二,话题须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有引导的必需,探讨的必要,如"生态扬州,需要我们再做些什么","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破解招工,求职'两头难',"如何看'诉讼费低了,官司多了'现象"等等;第三,话题须是大家关心,老百姓有话可说的,如"关注扬州老城保护与整治","感受老红军刘应启","盘点2006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发展扬州大旅游,您有何高见"等等.话题的选择,既是一种引导,也是一种标示,它使党报报网互动形成了一种应有的"高度"和风格,使党报的舆论引导借助网络而发生叠加的效应.报网互动,必须有明确的对象.正如党报的读者定位在党政机关干部,教师,知识分子,企业家等,党报开展报网互动,同样要对这批重点人群产生影响.O:7.09一传一媒一观一察党报在线话题确定后,为了广泛吸引主流读者的参与,我们都要在报纸的头版连续几天刊登"预告标牌",标示本期党报在线的话题,嘉宾和多种参与方式.党报在线还结合BBS论坛,聊天室OO等多种网络交流平台之长,利用网络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符号于一体的特点,激发主流读者,网民的参与兴趣.一年多来,从掌握的情况看,主流人群参与党报在线的面已经越来越宽,人数越来越多.主流的内容,主流的影响;高端的人群,高端的影响.现在在扬州,许多网友反映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日报的党报在线;扬州的一些重要职能部门推出新政策和举措时,总习惯性地想到党报在线,"到那里和老百姓沟通交流"成了他们的"口头语".权威信源共享互动权威的信源,是建构权威媒体的基础.今天的网络虽然信息发布,传输的力量强大,但由于多种原因,单靠网络自身树立权威性尚感困难,有人讥讽网络"有信息,没观点","有声音,没权威",而党报与生俱来的权威性,正可以在报网互动中大显身手.一张党报在地方上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决定了它"有所呼","有所求",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同志,地方比较有权威,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往往必"有所应".报网互动除了主持人以外,最重要的角色是所邀请的嘉宾.扬州日报党报在线根据特定话题邀请权威嘉宾,而各级党政机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出于工作的需要和对党报特殊地位,作用的认同,都非常乐于,十分积极地担任党报在线的嘉宾,走进党报在线与读者,网民进行互动.这些拥有权威性的嘉宾,互动之前就有充分的准备,解答网友提问时能够权威解释政策规定,提供最新政策信息和具体的指导意见,网友也由此更加信赖党报在线,关注党报在线,从而积极参与党报在线.党报在线开办一年来,每期参与人次都在10000以上,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果.一年多来,扬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以及机关部门的许多领导同志,累计已有68人次部门的"一把手",先后走进党报在线,这使党报在线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更加凸显.去年12月.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主动要求作为嘉宾,利用党报在线平台与读者,网友进行互动,我们在互动之前几天就在报纸上作预告,互动还未正式开始,50网民就在网上提出问题近百个,12月31日互动当日,3.56万人次上网交流,交流时间比原定时间延长了半小时.利用党报搭建的网络平台,市委书记与数万网民实时互动谈心,激发了众多网民的参与热情.网民提出的问题一个紧跟一个.有网民发上别具匠心的"电子贺年卡",送上激情洋溢的打油诗.从现实需要出发,我们努力拓展权威信源共享互动的空间,在新的话语空间中追求主流影响力,增加党报活力,巩固党报权威地位.在一般市民心目中,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会议比较"神秘",但扬州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以民主,开放的精神,认为有些关系重大民生的会议,即使在网上直播也未尝不可,这样有利于更多的市民群众关心了解.我们主动进行对接,通过党报在线这一平台,对人大常委会的一些会议进行网络直播,同时,接受网民意见反馈.去年6月25日,扬州市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扬州日报的党报在线首次通过网络视频,向450万扬州人民甚至全国公众进行了会议直播,公众不仅可以了解会议全部议程,即时浏览会议有关文件资料,还能在网络互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常委会审议的有关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直播在市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截至下午5时,约有1.5万名市民点击收看了会议直播,不少网民热情留言:"人大常委会实行网上直播是民主法治建设的标志","网上直播人大常委会,是扬州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求得党报在线权威影响的最大化,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上,追求报纸,网络,现实"三维世界"的联动效果,每期党报在线话题,嘉宾确定后,我们提前预告,同时告知读者,网友多种参与方式;互动时与嘉宾密切合作,从技术上保证嘉宾对网友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地给予回答,如果实在来不及回答,之后再通过其它的方式给网友回答;网上互动结束,即有专门的编辑对互动内容进行必要的整理,整理中注意保留互动的"原汁原味",次日报纸固定在"焦点新闻"版将互动中"一问一答"的精华如实刊出,通过报纸将互动的内容和影响再作进一步的放大.如遇特别重要的话题,互动内容又比较丰富,我们常常不惜版面作充分的报道.党报在线还作了走出新闻网互动室,现场举办大型群众活动的尝试,把虚拟社会中的网友连接到现实生活中,扩大党报报网互动的影响.去年5月14日,我们与市教育局联手举办招生考试广场咨询活MEDIAOBSERVER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江苏省优秀期:FIJ新一闻一实一践动,把党报在线活动现场搬到了闹市区的大型广场,同时通过记者现场实时采访,播报,与数千市民,网友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引起了轰动.根据流量数据统计,当天党报在线开通三个小时,近千名网友参与党报在线,其中大部分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深度引导入耳人心深度报道是党报读者的精神家园,党报正是依靠经常性的题材重大,主题深刻,结构广阔,富于理性色彩的深度报道,建构了自己主流,权威的影响.党报在长期的办报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擅长深度报道的"深度记者","思想型记者"和"专家型记者",成为党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党报报网互动扬深度之长,既可开辟党报深度报道影响社会的新途径,又创出党报深度报道的新样式,让新闻向纵深穿透,向更广阔的时空延展,在新兴媒体平台上重铸党报品牌.传统的党报深度报道的样式,一般有新闻述评,新闻调查,系列报道,解释性报道等,它们各有其长,但总的说,仍然局限在"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传播模式,而报网互动给党报的深度报道带来的是即时的双向传播,甚至多向传播,使读者,网友的选择权,话语权得到尊重和满足,使灌输为主,单向,信息不对称的传播样式得到极大的改变,带来的是深度报道效果的极大增强.每年年初,扬州市政府都要向社会公布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这些"实事项目"到底完成得如何,老百姓得到了哪些实惠?老百姓希望新一年办哪些"实事"?今年1月23曰,党报在线以"盘点2006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为题,面向社会,面向网友开展交谈互动,邀请市人大办公室以及市建设局,教育局,卫生局,房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l0多个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作为嘉宾,一起走进党报在线与读者,网友面对面地交流.互动中,交流的话题非常广泛,从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的情况,到新一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建议;从一些项目完成不理想的原因分析,到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从大的视角,到个人的问题,嘉宾与读者,网友坦诚,热烈地交流,问答通俗鲜活,常常一语中的,本来很"硬"的深度话题,结果谈得融洽和谐,生动有效.深度话题往往有多种声音.党报传统的深度报道,侧重报道者的思辨色彩和理性深度,难以同读者进行沟通,交流.对于一个深度话题,百姓往往获取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有关信息的渠道很多,而发表观点的渠道不多,不通畅,开展报网互动,使这一旧有的"独角戏"局面得以改变,网友在参与中既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扬州曰报开办的党报在线,实际架构了一个多方共赢的沟通平台,通过组织,介入,引导,传递,反馈等一系列的动作和作用,党报成功地实现深度沟通,干预社会的职能.一个深度话题展现出来的,是与这一话题有关的广泛外延与深层内涵,能够达到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既回顾过去,又透视现在,还前瞻未来;既分析正面,也展现反面,既反映全局,也表现局部,既反映现象,又揭示本质,大量事实性,调查性,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材料,通过交流,沟通"摆"了出来,引领读者,网友作深入,全面的思考,对新闻事件,社会问题作重新的认识.在与网友的实时互动中,我们对于网友提出的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不回避,只要不是出于恶意,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可以发问,并且,我们还在互动中引导和鼓励嘉宾给以正面的回答.实践使我们发现,许多高层次,有水平的嘉宾,非常乐于回答"有些难度",乃至富有"挑战性"的话题,他们迎着"矛盾"上,在回答中讲真话,道真情,对网友和社会舆论实现了很好的引导,而且,这种引导的绝妙效果,往往是记者单纯报道所不能奏效的.在实际操作中,党报在线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起了了解民情,接受投诉,收集民意,化解矛盾的部分职能,发挥报网整合形成的强大监督功能,促进政务公开,推进机关作风的转变.如在开展"生态扬州,需要我们再做些什么"话题互动中,读者,网友提出了数十个发生在身边的环保问题,参加党报在线的市环保局长深受震动,在刚刚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古城扬州,群众还有这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位局长不仅现场对部分问题作了明确的答复,而且把所有的问题都带了回去,一一甄别,对提出问题的网友一一作答,并在党报上开辟"环保热线",对牵涉群众利益的环保工作作了切实的推进.在党报报网互动的优势上立意开掘,顺势而为,使扬J,i,l曰报的党报在线在当地迅速叫响,为党报在线提供平台的扬州新闻网的浏览量直线上升,同时也使报纸树立了新形象.一年多来扬州曰报的读者群发生了重要变化,一些平时不看报纸的年轻网民,纷纷关注党报;党报的影响力由传统的纸媒延伸至新兴网络,实现对受众的有效传播.囝(作者为扬州日报副总编)51O00传一媒一观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