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研究文献综述.doc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毕 业 论 文文献综述报告题 目:大数据时代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学 号:20110704310076 姓 名:汪正 年 级:11级行政管理2班 学 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系 别:行政管理系 专 业: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韩晓莉 完成日期:2014 年 12月 14日 大数据时代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研究文献综述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趋势,毫不例外的,大数据时代下我们应当重新审视群体性事件,分析总结学界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点、发生原因以及对策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积累,另一方面结合学界的研究与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我们更好的利用大数据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到来。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论人们的思维还是处理事情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要处理好群体性事件应适应形势采取解决措施,不然固守老方法老方式处理不好有可能演化成某种社会危机的爆发点,我们应该在学术界对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数据时代这个现实条件和自身经验与知识找出解决措施。现将学术理论界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1. 国内的学者对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冲突与治理作者王赐江认为“群体性事件是特定群体或不特定群体多数人通过规模性聚集,采取没有法律依据的行为,对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造成影响的体制外活动。”这种表述顾及到了实施主体、行为特征和后果等多方面要素,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已有概念的不足,具有较大的包容性。皮华英认为,群体性事件是指为了满足某种利益或表达某种共同关心而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实施的集体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的行为。台湾学者吕世明认为,所谓“群众事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群众事件并不一定具有反社会性,而是基于某个特定或不特定的事件或目标,纠集一群不特定的人,本着基于高潮的情绪,或请愿,或游行示威;而狭义的群众事件则指具有不法的反社会性,破坏性特征,而因特定或不特定的目标,由少数不法分子煽动,纠集一群不特定的人,利用群众盲从附和的弱点,以偏激的言词鼓动群众,煽动不满情绪,纠集闹事,扰乱社会秩序,即我所说的“群体性治安事件”。群体性事件古今中外谈作者张建立认为,群体性事件是在一个发展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利益博弈机制突然失效而发生,也与执政者不能及时地发现并处理这些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有关;事件发生时,有一定数量的社会群体参与,并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2. 国外的学者对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国外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称为“集群行为”、“集合行为”等。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对“集合行为”的定义为“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斯坦莱·米尔格拉姆认为“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综合上述国内外学者对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界定,我们需要给群体性事件一个合理的中性的界定,从而指导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判断和预防处置工作。基于此,笔者主要以党的建设辞典和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提出的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它们对群体性事件的定义:认为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少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的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该定义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行为方式或形式、参与人群、行为目标或目的、事件结果、事件影响、事件性质等做了全面详细的阐述和概括,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认可度。二、大数据时代群体性事件的特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群体性事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学者们从群体性事件的数量、规模、参与主体、组织程度、社会危害等方面对其特征作了具体地概括。于德宝提出近几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数量增多,规模扩大。2涉及的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3城乡群体性事件的指向对象不同,维权内容不同。农民以基层政府和官员为主要抗争对象;工人以企业管理者为主要抗争对象。农民抗争以要求补偿受损利益和实现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失地或受环境污染的农民要求维护权益成了中心议题;工人抗争以维护经济权利和要求管理企业事务为主要内容。杨瑞清、余达宏认为,近几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态越来越明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引发事件的原因当中,非理性的因素逐渐增多,冲击性趋强,各种矛盾相互交错,具有很强的联动性和示范效应。向德平、陈琦则用非常凝炼的语言,概括出了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自发性;失范性;复杂性;可变性;情绪性等等。三、大数据时代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中既有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体与群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因素。刘晓梅研究员指出:1社会的转型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宏观社会背景。2人民内部矛盾在现阶段的集中凸现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3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社会权威结构失衡,是目前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体制性根源。4社会心理的失衡是催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张怀海则认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1群众利益受损严重。2群众意愿诉求渠道不畅。3基层组织控制力弱化。4群众法制观念淡薄。5别有用心者的煽动操纵。刘国庆则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四个要素出发,分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1经济因素市场经济体制亟待完善。2政治因素民主制度和官员素质的缺失。3文化因素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4社会性根源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岳华东则认为: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源性因素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的调整、分化、组合。文化性因素群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弱、法制观念较淡薄。基础性因素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社会权威结构在一定程度失衡。政治性因素政府的决策偏差、干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体制性因素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健全。启动性因素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杨瑞清、辜静波则指出:1社会结构断裂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宏观社会背景。2转型期社会不公平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动因。3贫困、落后以及社会贫富悬殊的不断扩大,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因素。4弱势群体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与民主诉求渠道缺失的矛盾,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5社会控制机制弱化,社会整合机制滞后,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社会运行机制原因。陈晋胜、安明贤、王俊海则认为任何一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理所当然地应该包括文化因素,而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两方面。一方面,群体性事件传统文化的成因分析:1人治的传统。2对权力崇拜的传统。3“法不责众”的传统。4厌诉的传统。另一方面,群体性事件现代文化成因分析:1民主意识的普及。2权利意识的觉醒。3主体意识的增强。于德宝则把群体性事件分为城市群体性事件和农村群体性事件两大类,然后对其原因分别进行了细致地分析第一类,城市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1部分国企改制转制未征求职工意见,不按规定程序操作,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侵害了职工民主权利和国家利益。2部分企业经营过程中。厂务不公开、重大经营活动未经职代会通过,职1=情绪对立。3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药费、退休金,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不落实等等。第二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分析:1村务不公开、财务管理混乱,有的基层干部违法乱纪。2乱收费使农民负担过重。3个别基层政权组织软弱涣散。一些乡村基层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等等。关于农村爆发的群体性事件,还有一些学者也对此做出了细致地分析。王精忠认为:1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进程中长期存在的隐性利益失衡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显性利益失衡所引发的剧烈矛盾是其最为基础性的根源。2农村干群关系激化和部分农村干部的腐败行为以及严重官僚主义,是其政治因素。3农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和朴素的公平观念不断强化,但政治参与能力普遍低下,法制观念淡薄,客观上为非理性救济途径的蔓延提供了存在的土壤和空间,此为酿成农村群体事件的思想原因。4农村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是目前农村群体事件产生的体制性根源。四、大数据时代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方针与基本原则正确的方针原则是有效化解群体性事件的良药。关于这点。学术理论界的观点比较一致,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周松柏、胡晓登提出要:1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实现柔性处理方针。2构建农民利益表达调节渠道,确立群体性事件的软化机制。张怀海提出处理群体性事件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理性原则。2疏导原则。3依法原则。邹东升、胡术鄂则提出,一方面要慎用警力原则。另一方面要坚持人权保障原则。王精忠则针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处理原则:1积极预防。及时化解矛盾的原则。2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原则。3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一项挑战,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如何正确预防、化解群体性事件,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周松柏、胡晓登认为:1要强化各级政府信访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其综合协调能力。2要建立全行政听证制度。3建立中立的监理机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农民,在利益问题上都难以切实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场。为此,应当与国际管理的惯例接轨,引人中介的监理机制。薛澜、张杨认为:1以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为主要手段,加强地方政府的责任性和回应性。2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换,调整政府与市场、社会,政府与企业、公民的关系。3建立利益表达和协商机制。刘晓梅提出:1要坚持社会公正原则,协调利益关系。2要建立社会安全阀系统。3要建立社会预警机制。4要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认为群体性事件处置的法治化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必须合法,即必须是法定主体;第二,处置群体性事件所采取的措施必须有法律依据:第三。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赵路平、张志昂则重点强调了大众传媒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认为新闻媒体作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通道、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1作为信息公开的窗口报道、澄清事实。2作为利益诉求的通道,协调各种关系。3合理介入事件,发挥监督功能,引导社会公共舆论。4注重人文关怀,作为社会的安全阀、减压器。杨瑞清、余达宏则针对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预防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具体措施: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和完善扶助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共政策,强化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是预防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之策。2建立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完善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的“安全阀”系统。3强化社区的社会控制功能,防止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4加强情报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灵敏高效的预警机制。杨英法、李文华根据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三个不同的阶段,提出了未发生时的预防措施、刚萌芽时化解和控制措施、发生后的处理措施:1预防机制的构建。第一,构建良好的财富再生机制使财富具备持续增长能力。第二,遏制贫富两极分化,创造纺锤形的社会结构。第三。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使社会成员能够在上下阶层间自由流动。第四,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各社会群体间利益关系的和谐等等。2刚萌生时化解和控制机制的构建。第一。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准确预报。第二,全面推行矛盾纠纷调处首长负责制和限时结案制,及时化解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第三,大力健全农村县、乡镇、村、组、中心户和城市市、区、街道、居委会、中心户五级防范调解体系,防止矛盾纠纷升级激化。3发生后处置机制的构建。第一,事先制定应急预案。第二,及时报告,迅速处置。第三及时向公众公布事件真相和处置情况。陈奇提出,任何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必定有一个酝酿、形成、缓解的过程。与此相应。它的调控也可分为事前调控、事发控制和事后处理三个步骤。1事前调控。认为在现代社会,对群体性事件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建立社会安全阀系统。就现代情况而言,社会安全阀系统主要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一是建立全面系统的预警防范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协商、利益表达机制。三是强化民主法制机制。四是要强化服务意识。2事发控制。一是早介入,速战速决。二是理信息,稳定事态。三是宜分化,避免抱团。四是讲策略,分类处置。3事后处理。一要兑现承诺。取信于民。二要公正处理,善加引导。三要回访调查,防止反复。四是查找原因,总结教训。赵守东提出要解决群体性事件,还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解决体制性症结,从制度上化解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潜在因素。1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公民政治参与途径。2完善公民利益诉求机制。在此,笔者借鉴了卡佩莱蒂的司法接近正义理论以及结合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提出要完善我国的利益诉求机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国家的法律援助体系,同时大力发挥社会组织在法律援助中的作用。第二,降低诉讼费用,加大诉讼费用的减免力度。第三,建立多元化的诉讼程序,扩大简易程序的受案范围。第四,建立多元化的利益解决机制,尝试建立除诉讼以外的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第五,提高司法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使司法机关能够承担起定纷止争的社会责任。邹东升、胡术鄂则从根本性对策、基本型对策、重点性对策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1根本性对策。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视扩大再就业、致力于构建社会就业援助政策体系。2基本性对策: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和落实重大决策论证机制。3重点性对策:第一,整合信息预警机制。构建预警机制,一是建立综合信息预警系统;二是建立社会心理预警机制。三是建立一套完备的信息搜集、信息管理、和信息发布制度。四是健全和落实基层公安机关的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度。第二,构建应急处置机制。首先,尽快制定紧急状态法这一非常状态下的基本法迫在眉睫。其次,建立全国性的高效、统一的常设应急指挥中枢系统和强大的应急救援队伍。再次,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阶段,建立一套高效的情报收集和信息管理系统。第三,启动恢复补救机制。参考文献:1王赐江.冲突与治理:中国群体性事件考察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徐继华,冯启娜,陈贞汝智慧政府:大数据治国时代的来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3吴开松,李华胤,徐晓晨.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4成建刚.我国群体性事件应急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5张建立.群体性事件古今中外谈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6龚维斌,马福云.群体性事件与群体性事件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7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8刘德海.群体性事件的演变与评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9肖唐镖.群体性事件研究上海学林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10范玉刚.新媒体与网络空间的文化表达J.探索与争鸣,2012(3):43-44.11郑春晔.新媒体时代领导者公共形象与媒介素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3):57.12闫利平,梁坤.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舆情处置J.中国报业,20126:91.13肖文涛,肖东方,林辉.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地方政府治理变革探究J.中国应急管理,2010(2).14 吴群芳,曾奕婧.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背景下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有效性问题研究 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14(03) .15 甄巍然,王海. 群体性事件中舆论效能的转化与媒体干预 J. 新闻知识. 2009(12) .16 何永红,戎蕊,兰月新,杨建华. 舆情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现代情报. 2014(10) .17 杨畅,朱琳,兰月新,张慧玉. 基于案例分析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及对策研究 J. 现代情报. 2014(10) .18 蔡盈洲. 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中谣言的情感动员机制 J. 南方论刊. 201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