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近十来依恋研究新进展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994293       资源大小:47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近十来依恋研究新进展毕业论文.doc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一 年 月 日 论文题目 近十年来依恋研究新进展 中文摘要摘要: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随着研究的进步,依恋研究对象从儿童发展到了青少年、成人;从个体发展到了团体;从对人的依恋发展到地方依恋;从行为层面的分析到对大脑机制研究。将依恋置于现实生态环境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是进一步准确理解依恋的研究方向。关键词:依恋;成人依恋;安全性依恋;地方依恋;团体依恋 依恋,是我们与生活中特定的人的强烈的情感关系,和这些人交往我们感到愉快、兴奋。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1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幼儿心理正常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以及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对周围环境的认同感、安全感。本文中对依恋的定义更加广泛,从个体发展到了团体、地方。Bowlby 的依恋理论认为: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发展出的一种“进化的适应性”的依恋系统,以寻求并保持与抚养着之间的亲密关系。2团体依恋可以定义为:团体成员之间在情感上存在的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心理状态。3心理学家对地方依恋的概念可以定义为:“个体与特定地方之间的积极情感纽带,其主要特征是个体表现出与该地方的接近倾向。”4 一、依恋的分类及表现(一)依恋的分类 最早Ainsworth采用“陌生情景法”,5根据儿童的安全程度将亲子依恋分为三大类,A类为安全型,B类为焦虑回避型,C类为焦虑反抗型。Georage,Kaplan,Main(1985)成人依恋访谈量表分数对成人的依恋分为:安全自主型;不安全忽视型;不安全先占型;不安全遗留型。6(二)依恋的表现 在婴幼儿期,研究表明:7母子安全依恋系数越高,幼儿越容易被同伴欢迎;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特殊情况下,母亲的敏感性行为都与子女依恋安全性高度相关。母亲对孩子过分忧虑、过分谨慎呵护,反而可能让孩子感到压迫、变得退缩、依赖、神经质、被动和胆怯,且直接影响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行为倾向。母亲情绪化,对孩子的要求、反应不敏感,按自己的想法对待孩子,孩子可能倾向于母亲相对疏远。依恋行为的纵向研究中发现:回避型依恋儿童在以后的发展中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多为品行障碍、物质滥用、反社会人格;矛盾型依恋儿童容易表现出退缩行为,以情感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为主;混乱型依恋儿童被认为是最不安全的高危儿童,常表现出回避型和矛盾型儿童的混合行为,他们发展的结果常常是产生许多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7在儿童中期,激发和终止儿童依恋行为的首要条件有所改变。由于依恋对象的可得性而不是身体接近性逐渐成为儿童依恋的固定目标,儿童对依恋对象的渴望和信念就成为激发和终止儿童依恋行为的重要条件;开始构建有关依恋对象的等级体系,比如父母、老师和同伴等。依恋系统的整合程度和概括水平更高。依恋行为更多的受内化的认知情感控制,它的稳定性、抽象性有助于提高儿童依恋系统的整合程度和概括水平。5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个体有适当的亲和需要,与家人和朋友关系较为融合;情绪稳定,独立性强。反抗型依恋的青少年对亲和性要求高,渴望得到家人和朋友的安慰;容易因为亲和性没有得到满足感到情感上的挫伤而陷入焦虑状态,对于他们来讲,对于亲和性的高要求和高焦虑正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向的表现。解体型依恋的青少年表现是比较没有亲和渴望,不易与人接近,因为对家人和朋友没有太大的亲和需要,所以他们在家人和朋友离开时焦虑感会较低。 二、依恋的测量(一) 陌生情景测验法 Ainsworth在20世纪60年代,9首次用此方法来测量婴儿的依恋,是在一套标准事件过程中采用的综合测量方法,实验共有七个程序,每段时间均有3分钟,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进行观察,记录婴儿(12-18个月)在不同情景下的反应。“陌生情景”研究程序的诞生使得人们开始关注依恋类型与个体行为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毕竟这些依恋行为是在陌生的实验室情景中观察到的,与现实生活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距离。因而有一些研究者指出,陌生情景法的最大局限性就在于这种实验程序缺乏生态效度,因为它只能观察到在实验室的任务情景中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与日常的家庭环境中的母子依恋行为有所不同。10而且,陌生情景不太适合测量两岁以上的婴儿依恋特征,他们已经习惯与抚养者短暂的分离,也比较习惯陌生人。(二)依恋Q类型 研究者(父母或专家)把90个描述与依恋相关的行为,如“孩子看到母亲进来,高兴地笑着与她打招呼”,“母亲离孩子很远了她(他)会跟过去”等按照符合程度从高到底依次分成9类,从而来说明儿童的依恋类型,它适用于1-5岁的儿童。11(三)亲密关系经历量表Brennan等人与1998年将目前已有的14个成人依恋量表进行了整合,设计出了一个共有323题的新量表,并用这个新量表对1086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抽取出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每个因子都有18个题目组成,共36题。12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以及良好的效度。ECR与RQ相比拥有更好的结构效度,是目前为止最为全面的成人依恋量表。2006年,北京大学心理系李同归和日本九州大学人间浩劫学府的加藤和生对371名中国大学生进行了ECR中文版的测试,同时使用了自尊量表,他人观量表等对测验的效度进行检验。对测验中231名正处于或者曾经处于恋爱中的被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得出ECR中文版在依恋焦虑和回避2个分量表上的a系数分别为0.77和0.82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分别在0.72和0.71也较为理想。12 (四)青少年依恋问卷 张建新参照Main等人的成人依恋访谈提纲编制了青少年依恋模式访谈提纲,根据访谈结果编制了依恋问卷,对中学生予以施测,测查了青少年对父母及朋友的依恋。问卷包括焦虑性和亲和性两个维度,共12题,采用4点计分。同时,张建新根据焦虑性和亲和性两个维度将青少年依恋风格分为4种类型:安全型,个体有适当的亲和性需求,比较独立,情绪比较稳定,不过分关注他人,不易受他人影响。冷漠型,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防备性较高,即使对家人和朋友其亲和性也很低,对他人不太关注。迷恋型,个体亲和性需求比较高,特别是对家人和朋友,并且当亲和性需求没有得到预期的满足或与主体认知不一致时容易产生挫败感。恐惧型,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防备性较高,在有限的交往中也容易感到挫折和焦虑。13该问卷具有类型测量与维度测量的双重性质,是我国大陆为数不多的自编的青少年问卷之一。同时,因为此问卷处于起步阶段,需在后续研究中建立我国的青少年常模。有研究证明,个体与父亲、母亲的依恋关系可能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若对父亲、母亲分别进行测量,则将更加深入细致地探讨青少年各种依恋关系的本质。有关青少年的测量方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测量依恋的行为维度向认知情感维度发展;从单一的父母或同伴依恋对象发展到测量青少年与父亲、母亲、同伴的依恋关系发展;从单纯的联系测量或维度测量向二者结合的双重性质方向发展;从原来的“单重依恋”扩展到“多重依恋”,并出现了对多重依恋的关系研究。 三、依恋安全性的影响因素 什么因素会影响安全依恋呢?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父母方面,二是婴儿自身的特点;三是家庭情况和社会环境。 (一)父母方面 1.母亲的丧失 雷纳、史毕兹对孤儿院的孩子进行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和领养父母建立了很深的联系,这也说明第一次依恋关系可以在4-6岁时建立。但在儿童期和青春期过程 中,这些孩子表现出更多的情绪和社会交往问题,包括过分渴望成人的关注,对陌生成人和同龄人过分友好却没有什么朋友。14 2.养育特征 Ainsworth(1969,1971)15等人认为婴儿的依恋特征和依恋质量在很大成度上取决于母亲的养育特征。研究者对26个家庭进行了长期观察,并按母亲的养育特征划分为四个维度:即敏感性-迟钝性;接纳性-拒绝性;合作性-干涉性;易接近性-漠视性。研究发现:儿童的依恋特点对应于母亲的养育特点。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在敏感性、接纳性、合作性、易接近性4个方面有较高的得分,这些母亲倾向于鼓励儿童探索,对孩子敏感,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回避型婴儿的母亲对孩子拒绝、缺乏耐心,经常表现出消极情绪。拒绝型婴儿的母亲倾向于干预和忽视,不愿意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所以不能跟孩子建立安全性的依恋。15(二)婴儿自身的特点 Kagan用抑制性和非抑制性作为描述个体气质的两极性指标。15抑制行为代表着敏感、退缩和胆怯行为;而非抑制行为则是不怯生、敢于交往、主动接近陌生情景的行为。一项研究(clakins&Fox,1992)表明:在24个月的婴儿中,反抗型依恋的婴儿有更多的抑制性,回避型依恋的婴儿有更多的非抑制性,而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两方面比较适中。Kagan认为:依恋类型的差异主要由儿童的气质决定。容易教养的通常被归为安全型依恋,难教养的被归为反抗型依恋,行动迟缓者被归为回避型依恋。15(三)家庭情况和社会环境 家庭氛围的温暖、和睦、互助或冷漠、疏远、拒绝,都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对子女温暖的照顾,并以合理的方式养育子女,其子女形成安全依恋风格。社会支持、工作、婚姻关系等方面的因素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父母的养育行为,从而影响亲子互动的质量。7 通过以上依恋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研究者们已经认识到影响因素的非单一性及其交互作用,而且更加关注依恋的可变性,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研究依恋。 四、不同年龄段依恋的研究早期研究者对儿童依恋研究较多,近年来,研究对象更为广泛,青少年、成人、老人的依恋研究成为热点。(一)青少年的依恋研究青少年依恋是指青少年与父亲、母亲、同伴等建立的一种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1620世纪80年代以前,有关依恋的研究更多关注婴儿与儿童,忽视了对青少年的研究。作为儿童依恋理论的延伸和扩展,青少年时期的依恋能够更好的衔接个体从儿童期到成人期的依恋,体现依恋的持续性发展的特点。1.青少年的依恋分类 对青少年的依恋风格进行分类,青少年的家庭和朋友依恋风格都分为四类,分别为安全型、冷漠型、迷恋型、恐惧型。16 2.青少年对于父母和同伴的依恋关系 Harry F和B、Bradford Brown 的研究结果表明,17总的来说在青少年对最重要的依恋对象提名中,父母和朋友被提名的可能性是一样的。但是,具体到个人来说,依恋类型往往与提名的对象有有关。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对母亲的提名显著高于对朋友、父亲的提名。 在胡平、孟昭兰对于青少年和成人的依恋关系研究中,发现依恋关系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信念和个人关系取向,青少年在选择同伴和恋爱对象时,受到依恋关系的影响;依恋关系的相互作用模式可以预测青少年的社会信念在时间上的稳定性。在家庭关系中,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更能维持与父母的群体信念系统,并对家庭有着同样的情感关系。18近年来,对青少年的研究较多集中在亲子和同伴关系上,并且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认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对青少年依恋和恋爱关系的研究成为爱情心理学研究新的突破口。 (二)成人依恋研究 1.成人依恋的内涵 人类“从摇篮直到坟墓”的一生体验中都存在依恋。Beman 和Sperling在1949年对成人依恋下了如下定义:“成人依恋是个体一种稳定的倾向,去靠近他主观认为能提供其满足生理、心理安全的特点对象,维持和寻求接近的实质努力,而这种稳定的倾向是由内部工作模式所调节,而这些基于个人在人际世界中的认知情感动机的模型中。”19目前为止,成人依恋的内涵并没有统一,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对成人依恋的操作性定义分为两派:一派是发展和认知学派,他们将其定义为“成人关于童年期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另一派是人格和社会学派,他们将成人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192.依恋关系(1)成人依恋状态与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关系 童年时代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会指导、形成其亲密关系的行为表达方式,并在其一生中都会产生作用。在童年期发展出的与父母依恋模式会成为以后人际关系的原型。19(2)成人依恋与成人人格特质的关系 人格社会学派注重研究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假设是安全依恋类型的人会有外倾表现,常常对人热情,与人互动友好,而有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人较少卷入他人的关系中,因此,依恋类型和与其相对应的对待自我与他人的工作模式均可能与人格特质有关系。除了对正常人格特质与依恋类型的关系的研究外,也有研究关注人格的病理维度与依恋类型的关系。19(3)成人依恋与亲密关系 Bowlby认为依恋关系在成人情感生活中具有强大的影响作用。Hazan和Shaver 发现安全依恋类型的人有浪漫的热情的爱;而较少有极端的、无我的、完全奉献式的爱;回避型依恋对应于游戏式的爱;焦虑-矛盾的依恋类型对应于占有、依赖式的爱。193.成人依恋研究的两种取向 (1)临床心理病理研究 许多临床心理病理实证研究已经发现并支持心理病理与不安全依恋的关系。成人依恋类型与自杀行为、癔症、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不良婚姻、进食障碍、物质依赖等有关系。Giacomo 认为依恋为医疗关系提供了生物学基础,治疗关系可以被视为对安全基地的寻求,病人和治疗师通过共同的努力,一起来探索病人的依恋史和有关的痛苦情感体验。20(2)社会人格取向研究 成人依恋模式对亲密关系有着重大影响,依恋安全感与影响婚姻质量的多种因素相关联。Mikulincer 在综述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依恋安全感与下列影响婚姻质量的因素具有联系:对婚恋关系持有积极信念和期待;婚恋关系稳定性高;在婚恋关系中感受到高水平的亲密、承诺、情感卷入;婚恋满意感高;在婚恋关系中采用积极的沟通和交往模式。214.成人依恋的现状成人依恋理论和研究为了解和提高早期亲子关系质量提供了多种有效的建议,从而使成人与幼儿间建立安全性依恋。成人也为婚姻提供基础,在已有研究中我们发现,成人依恋在婚姻家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心理学家可以根据已有的研究发现,在夫妻婚姻咨询中针对双方不同的成人依恋水平,考察其交互影响的认知因素、情绪因素、行为因素,全面地了解婚姻存在的问题,进而适当地改变一方或双方,以便达到促进婚姻满意度,改变婚姻质量的效果,帮助更多的家庭。(三) 老年人的依恋研究 老年人的依恋对象包括配偶、兄弟姐妹、成年子女和象征性依恋(故去的父母、上帝等)。22Antonucci认为,配偶在老年依恋中占据重要地位,长久而稳定的婚姻生活使老年人获得更高的安全感。回避型依恋的成人很难对他人产生信任感,并且对表现出的依恋有强烈的排斥或有“强迫性自我依赖”倾向和体验;焦虑-矛盾依恋的成人认为他人是难以了解的而自己是无助的,在依恋中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安全型依恋的成人能够建立起切合实际的自我效能感,容易建立对他人的信任。 五、团体依恋 从依恋研究开始到现在依恋研究从对象的个体进展到了团体。 (一)团体依恋的内涵 Bowlby 的依恋理论认为: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发展出的一种“进化的适应性”的依恋系统,以寻求并保持与抚养着之间的亲密关系。2团体依恋可以定义为:团体成员之间在情感上存在的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心理状态。团体会对团体所属成员给予关心、尊重,通过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满足团体成员的需要和愿望,使他们有安全感、归属感,获得自尊,并且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通过互动和交流,团体成员和团体建立起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依恋关心。团体依恋是团体成员与团体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他是团体成员企图保留在团体中的一种倾向。3 (二)团体依恋的类型 团体依恋的三种特性即代表性、稳定性、普遍性,显示出团体依恋是必须、恒定、普遍存在的,他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而存在的。团体依恋的特点和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体对所属集体的心理上的情感归属和精神寄托。它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专注型、冷模型、逃避型。大部分的研究一致认为,安全型依恋的人具有较正向的人际关系特质。23 (三)团体依恋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景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忽然治疗模式。他是通过团体内的人机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一发展良好地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依恋可以帮助咨询师在良好的咨询关系中诱发团体成员的积极反应。团体依恋有助于受辅导者在良好的咨询关系中找到团体成员相互模仿和认同的机会。团体依恋可以促进咨询进程,有利于团体目标的最终实现。团体依恋咨询一般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初创阶段,过渡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阶段目标。随着心理咨询的深入,团体成员对团体依恋也在不断加强,团体成员的需要和愿望被无条件满足和实现,这使得他们有安全感、归属感、自尊和实现自我价值之感,有利于团体目标的最终实现。3 (四)团体依恋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团体依恋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据2006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3中国大学生有16%-25.4%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亟需提高。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正处于准备走向社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学习、情感、经济等方面的压力,如果没有好的保护支持对象,没有合适的宣泄途径释放压力,稳定心态,极易造成抑郁、焦虑、狂躁等心理问题。而大学生身处的团体,是给与大学生支持和保护的对象,团体生活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对他人、社会有着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正确认识自我,展现个性,完善人格,努力提高自己,并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帮助自己的同时也帮助他人。 2.团体依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人际关系的处理、心理调适能力的锻炼等,无不受到人际交往的熏陶和影响。团体会对所属团体成员给予关心和尊重,通过成员之间种种互动和交流,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的品质,进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性。 (五)团体依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如果个体在团体中能够有安全感、归属感、还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就会形成团体对个体的依恋和个体对团体的依恋的相互作用。如果个体能够为了团体的利益而努力工作,为了团体牺牲小我,成为实现团体目标不可缺少的一分子,那么团体就对个体产生了依恋感。同样,如果团体关心个体,尊重个体,给个体提供实现自我的机会,给个体安全、尊重和肯定,那么个体就会对团体产生依恋感,就会产生一股向心力和合力,这就是凝聚力。凝聚力高的团体生产力高,效益就会更好,而效益好有会让团体成员对团体更充满信心,对团体更加依恋,那么团体就会良性循环下去。24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培养员工的团体依恋,留住员工就要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建立共同愿景;要以员工为本,事实人性化管理。 Hazan等认为成人的恋爱关系也可看成是一个依恋过程。关系依恋的概念从此逐渐受到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随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其所属的社会团体扮演者更重要的角色。这些团体包括工作单位、社团、学校班级等等。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对团体在情感和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思想、感受和社会行为。例如员工越认同自己所在的企业文化,就越倾向于通力合作,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24团体依恋概念的提出,从一个发展角度把个体的亲密关系拓展到了团体领域,使得成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爱情与工作从此有了交集,为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六、地方依恋 (一)地方依恋的内涵 心理学家对地方依恋的概念几乎是一致的,即“意味着个体与特定地点在情感上的联结。”后续研究表明,地方情感包括了人们对特定的地方经历表达出的依恋与厌恶之综合情感反应;而地方依恋则是单向的,表征了个人与环境的正向情感联结,并愿意与该地方维持长久紧密的联系。2 (二)地方依恋的三维框架理论2010年,Scannell等人提出了地方依恋的三维框架理论。4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地方依恋是一个包含人、心理过程、地方三个维度的框架。该框架中人的维度是指地方中有关个人或群体的定义,即是谁对地方依恋,这种依恋是基于个体还是群体赋予的意义;心理过程维度包括地方依恋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成分,即人们处于地方时所经历的情绪、认知和行为过程;地方维度强调依恋地方的特性,分为社会水平和物理水平,用于说明人们依恋那些地方,这些地方具有那些特征。三维框架理论是对之前地方依恋研究的概括提炼,他将零散的地方依恋概念组合在一起,并将有关地方依恋结构的知识综合起来,结合了许多一形成的地方依恋的结构模型,将他们组合形成三维框架。因此它是一个较新的、全面的理论,基本涵盖了地方依恋概念的所有水平。他不仅能够解释已有研究中依恋的概念,而且有助于将来把地方依恋有个概念归入到三维框架的不同纬度中。(三)影响地方依恋形成的因素 1.人口学变量对地方依恋的影响 地方依恋是一个随年龄动态发展的过程,地方依恋是有年龄差异的。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地方依恋的因素之一,地方依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4年龄与地方依恋之间的关系是由居住时间来调节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在特定地方居住的时间,对地方的经验也在增加,从而对地方的依恋也在增加。 2.物理环境变量对环境的影响 地方依恋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个体与地方相互作用的时间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人们与地方接触时间的增长,人们逐渐开始了解地方,并赋予地方以意义。Lall在研究居住时间对地方依恋强度关系的变化趋势中发现,城市依恋与居住存在线性关系,居住时间越长,人们越会依恋。43.社会变量对地方依恋的影响Mesh等人研究表明,一个地方因为社会关系而具有意义,地方依恋程度与地方的社会人际关系呈正相关。4社会人际关系的依恋是影响地方依恋发展变化的中介变量,并在地方概念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对地方依恋进行研究时,个体与地方中他人的社会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与地方依恋有关的行为出现的主要动机因素。在前述的理论基础之上,不断有意见发现地方依恋与游憩需求、体验满意度、使用行为、旅游动机、休闲专门化等因素相关。学者们认为可预测地方依恋的前因变量有目的地的吸引力、可达性、目的地熟悉度、满意度、地方空间尺度、个人与家庭的生命周期等变量。由此可见,个人对于地方的情感并非由单独的感受形成,同样包含了内在经验、外在环境以及长期和地方互动的社会参与而产生的深刻意义。地方依恋研究最大的实用价值在于探讨其作为一种规划管理工具的普适性应用框架,从而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比如景区拆迁,城市移民、灾后重建、社区管理等。随着全球化趋势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我们面临着如何协调人们对特定地方的亲密情感联结的需求与地域的跨越和和边界的消失之间的矛盾。地方依恋是人类生存的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的重点,但目前地方依恋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地方依恋的界定较为混乱,多个概念之间区分不清楚,关于地方依恋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完善等。 七、依恋在神经生理方面的研究 (一)依恋与自主神经系统的相关研究心率和血压都可以反映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但鉴于心率测量的可操作性和简洁性,在依恋生理测量中多用心率作为主要生理指标。相比婴儿,成人压力状态下心率的测量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研究成果。25Carpenter和kirkpatrick(1996)考察了大学女生在两种不同的实验室压力情景下的生理反应,一种是恋人在场,一种是恋人不在场,不同的依恋类型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反应:当她们恋人不在场的时候,回避型的个体显示了更高的血压和心率活动。这表明个体对依恋对象的可得性的期待调节着压力的情节反应;而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不管恋人是否在场,没有表现出对压力的不同反应,说明安全依恋的个体可以将来自依恋对象的压力缓冲功能进行成功地内化,所以就不会依靠依恋对象在场的具体支持。在依恋关系中感受到更安全的人在经历了实验室诱发后的愤怒后,恢复更快,心跳和呼吸更快回到静态水平。25 (二)依恋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相关研究 在进行依恋研究时,经常通过对皮质醇水平进行分析,探讨皮质醇对压力的调节作用。陌生情景中婴儿的各种依恋类型差异的研究发现,与父母有不安全依恋关系婴儿的皮质醇水平比与父母有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婴儿的皮质醇水要高,这表明在陌生情景中安全型依恋婴儿比不安全型依恋婴儿能更好地处理分离带来的痛苦。父母或看护人的敏感性和支持性以及母亲的抑郁情绪、父母婚姻质量等家庭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的皮质醇水平。而Powers,pietromonaco,Gunlicks和Sayer(2006)探讨了恋人的依恋类型与人际冲突时皮质醇反应关系,发现不安全依恋的个体比安全依恋的个体在面对人际冲突(实验室任务)时显示了高水平的压力反应。25 (三)依恋与脑的相关研究 随着神经科学的日趋发展和高科技手段的日益完善,关于依恋的脑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研究用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对依恋的脑机制进行了探讨。25 依恋的生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搭建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趋向相互沟通的桥梁,改善了长期以来两种研究趋向各自为阵的局面,对依恋的基本理论问题做出更为深入的解答。八、评价与展望 随着依恋技术的发展,依恋的研究从儿童发展到了青少年、成人;从个体发展到了团体;从各个领域,比如城市和农村的婴儿研究;从心理学到社会学,再到临床学等。这些方面国外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理论。目前依恋理论研究有了新的途经:系统观点和生态观点。依恋理论虽然提出之初就被认为是一个毕生展理论,然而其理论发展轨迹却并不是从毕生发展的角度来探讨的,即使依恋的毕生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也可以分析看到目前的依恋理论无法更好的解释依恋的毕生发展,传统的研究途经也限制了从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偶然事件三个亚系统共同研究依恋的可能。26所幸,发展的系统观点可以满足毕生发展取向的要求。系统观把发展看做是动力系统相互调节的结果,强调生活环境多水平系统对发展的影响,系统水平的循环因果性,以及系统的动态特征,有助于考察环境对依恋的复杂影响。生态观特别强调:亲子存在于家庭系统中,而家庭系统又存在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研究者越来越认知到人情景不可分,影响因素的非单一性及其交互作用,因此,如果想对依恋做出完全而准确的理解,不应该只考虑依恋各因素的单独作用,而应将依恋置于一个生态环境中,综合考虑各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希望国内外真正从毕生发展的取向上来研究依恋,与发展观、生态观、动态观紧密结合起来,取得进一步的成果。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参考文献1胡平,孟昭兰.依恋研究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02李同归,刘飏.团体依恋的概念与测量:项目因子分析方法的应用.北京大学学报,2012,033韦耀阳,蔡太生,王昭昭.团体依恋及其在团体咨询中的作用.扬州大学学报,2008,03 4古丽扎伯克力,辛自强,李丹.地方依恋研究进展:概念、理论与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055吕依然.依恋-早期亲密关系的持续影响.社会心理科学,20106朱海东.成人依恋研究述评.宣宾学院学报,20077米云凤.论依恋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038陆芳.儿童中期依恋的变化及其测量.宁波大学学院学报,2010,019董强,于文宏.依恋研究述要J.心理学研究,2005,0310侯静,陈会昌.依恋研究方法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1秦金亮.儿童发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112朱天慧.成人依恋测量工具评述J.大众科技,2012,0213安晶卉等.青山年依恋问卷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1)14吴疑.依恋的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0615蒋长好.依恋研究述要.池州师专学院学报J,2003,1216王立花,张文新.青少年依恋的测量方法评述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217陈丽君,程立国.青少年依恋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2007,0818黄桂梅,张敏强.依恋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0319朱海东.成人依恋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620吴薇莉.成人依恋在社交焦虑障碍(SAD)中的心理表征模型及其在SAD心理治疗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200421侯珂,皱泓,蒋索.社会人格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0522刘航,刘秀丽,李月.老年人的依恋特点D.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223韦耀阳.团体依恋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和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0124罾本君.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团体依恋培养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25陈文凤,王争艳,王岩.依恋的神经生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9,0226朱佳颖.依恋理论评述与展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8英文摘要New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attachment in recent 10 years Abstract: a special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attachment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a child and his caregiver. With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ttachment research object, to teenagers, adult from child development; from individual to group; from the attachment to place attachment; research on the brain mechanism from the behavioral level of analysis. The reali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interaction of attachment,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various factors is research direction to further understand attachment.Keywords: attachment; adult attachment; safety attachment; place attachment; community attachment.致谢 我的这篇毕业论文的完成,首先,我很感谢王璇老师的精心指导,无论是在我选题还是在论文的撰写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帮助,使我顺利的完成了整个论文的撰写,同时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系统化了我的知识结构。包括研究主题的专业知识,还有很多非专业的知识,总之收获很多。其次,感谢所有对我的论文给与帮助的老师和同学。 作者签名: 二一 年 月 日

    注意事项

    本文(近十来依恋研究新进展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