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doc

    • 资源ID:3992799       资源大小:81.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doc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 院 (系)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专 业行政管理学 号4401009320458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2年6月4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 蔡津科 班号 09行政管理 院系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同组姓名 无 指导教导 一、 课题名称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课题内容 当前,社区治理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居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发展,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不断分化,多元利益主体逐步形成,必然要求公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并明确其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同时,需要构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体系。本文针对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也对此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二、 课题任务要求1 观点正确,论证充分。2 结构合理,逻辑严密。3 满足一定的阅读量。三、 同组设计者 无四、 主要参考文献 张宝锋.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朱分华,陈立强.论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侯静.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J.公共行政,2010,(3)蔡生菊.论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缺失J.发展,2010,(2)陈丽霞.论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深度J.中国经贸导刊,2009,(14)徐善登.社区公民参与特殊性之内外审视基于治理视阈J.云南社会科学,2009,(4)花蕾,徐建邦.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角色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赖飞,童小霞,董小刚.社区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J.科技经济市场,2007,(9)王芳在.公民社会发展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8,(11)欧明华,谭志军.重塑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主体角色J.企业导报,2009,(11)谭志军.城市社区治理视阈下的政府职能转变探析J.经济师,2009,(10)庄文明.治理范式下的社区居民参与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8)周荣楠.浅谈在和谐社区治理中如何进行政府角色定位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杨宏山.市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目 录内容摘要1引言3一、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4(一)参与率较低,参与结构不平衡4(二)公民参与流于形式4(三)参与途径单一,参与渠道不畅5二、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5(一)公民参与的内在动力不足5(二)社区治理行政化严重6(三)公民参与缺乏制度保障6三、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7(一)明确政府与公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关系7(二)提高公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意识7(三)完善法律法规,实现公民参与的法制化8 (四)健全公民参与的各种配套性机制8 1.完善权力运行机制8 2.建立反馈机制9 3.构建多元参与渠道创新机制9结束语10参考文献11致谢12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市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推进城市社区的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然而目前的社区治理中存在着公民的参与意识淡薄、参与权利得不到保障、社区的行政化严重等问题。公民参与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社区治理顺利推进的瓶颈。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对策。关键词:公民参与 社区治理 政府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marketization and the urban modernization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Yet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such as citizen's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participation right is not guaranteed, community of the administrative is serious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problem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our community governance and make concrete analysis. On this basis, we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bout improving the citizen participating in community governance.Key words: Citizen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governance Goverment 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于社会转型以及城市人口的大量集聚,城市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应运而生。社区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这些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需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实现。它是一个由在社区范围内的不同的公私行为主体共同对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1我国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的时间不长,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当前的城市社区治理还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途径,但从长远来看,社区建设最终要实现社区自治的目标,即社区的治理主要依靠社区基层组织、社区民间性组织。社区的治理主体主要指向社区公民,则必然要求政府重视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充分发挥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 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公民普遍开始参与社区治理。一些学者研究得出: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社区居民是被服务的对象,是社区项目的受益者,极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社区的管理主要由政府来主导,动员民众参与社区活动主要由政府来推动。而2000年以来,在体制创新的推动下,社区自治逐步推进,居民更多地希望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出现了强调参与规则和制度化的公民参与的趋势。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仍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参与率较低,参与结构不平衡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的意识不强。首先,公民总体参与率较低。对长沙市砂子塘和状元坡两个社区关于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意愿调查,有8.6%的居民明确选择“不想参加”, “很想参加”的只有15.8%,59.6%的居民表示想参加,但没有时间,还有16.0%的居民表示换一种形式或有人带头就会参加。实际上有75.6%的居民没有参与。可见,社区居民总体平均参与程度处于“较少参与”水平。其次,参与人员的结构不平衡。参与人员中,老年人占的比例多,中青年占的比例少;离职人员较多,在职人员较少;女性多,男性少。无论按年龄,在职与否或者是性别来划分参与或者不参与社区治理的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民众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没有被职业所捆绑,他们都有时间参与社区决策管理活动,其积极性也高。而那些被职业捆绑的群体,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导致没有时间参与社区活动,甚至有的认为参与社区活动意义不大。(二)公民参与流于形式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多以被动参与为主。传统的政府公共权力还主导着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公民在政府的管理之下较少拥有社区事务的发言权,较多的听从政府的安排。公民在政府的指导下参加社区活动仅仅是作为参与者和旁听者的角色出现,他们不会主动地为社区事务出谋划策,因此公民并不是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社区事务当中。譬如每当社区开展重要的活动时,街道办事处这个政府的派出机构就会统筹安排活动的主题、活动的内容、参与人员等,而一些具体的形式就让社区居民自主决定。居民在潜意识中认为,社区事务均由街道办事处这个政府派出机构来推行,社区的一切活动都在政府安排下开展的,讨论决策的结果已经确定,并且这种结果对自己的利益不产生或产生很少影响,公民参与只是一种形式。又比如在社区选举中,居民开始积极性较高,但在选举结束后对于监督和评估几乎无人问津。许多居民在选举结束后表示下一届选举将不再参加,因为他们认为民主参与过程成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自己无法实现对全程的介入和控制。(三)参与途径单一,参与渠道不畅在我国,公民有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权利,社规民约中也有阐述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途径和程序。一般情况下,公民都会按照制度的安排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然而,参与途径的单一以及制度上的欠缺并不能让人们很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公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结果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社区的治理,我们不得而知。很多时候,尽管公民有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但是渠道是不畅通的,参与人员是有条件限制的,以致部分居民被排除在外。有时候,其能否有机会参与社区事务的前提在于是否得到了社区管理机构的邀请。因此,并非所有的居民都能参与到对社区公共事务的讨论、决策当中,导致其决策结果忽视了一部分居民的利益,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就会大打折扣。参与途径单一,参与渠道不畅也容易导致公民参与的无序问题,即居民参与主观性、随意性较大。有问题向谁求助,有想法向谁表达,而不会在意利益表达的渠道、程序。二、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马克思原理要求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在对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中,可从公民自身的原因以及公民参与的外部环境条件这两个方面分析。(一)公民参与的内在动力不足自治意识欠缺是公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内在原因,而自治意识不强源于三个方面。首先,人们依赖政府,已经习惯了政府的大包大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社区的治理主要由政府来主导,公民只是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客体,听从政府的安排,按照政府的要求参与社区活动。在主观上意识上,公民认为什么事情都应由政府一手包办。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一时很难转变。其次,公民对于社区的认同度较低。由于各种需求,诸如工作,子女教育,居住环境等,使得公民频繁地更换社区。同时,由于社区公民间缺乏交流,距离感增加,致使公民对其生活的社区归属感不强,对社区建设的参与热情不高。此外,公民参与的内在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总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普遍存在着“搭便车”的心理。在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社区建设时往往把自身的利益作为考量标准。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情,参与热情就高,反之则低。多数人都将自己的愿望寄托于那些对社区事务积极奉献的人,因为他们确信,虽然自己没有为社区的建设出言献策,但是自己同样能够享受到社区的各种服务。社区的各种福利是不会将他们拒绝在外的。这种“搭便车”的心理严重影响了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二)社区治理行政化严重 社区治理行政化是造成公民参与缺失的重要原因。社区治理要求在政府引导和组织协调下,依靠社区各种力量,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社区治理本质是确保公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公民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3而事实上,从各地区的城市社区治理来看,大多是由政府主导。政府主导的道路,直接导致了社区治理的行政化。政府不重视甚至不尊重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权利,仅把公民当作社区治理的对象,对社区事务大包大揽,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政府根据行政目标,通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行政指令,管理社区事务和提供公共物品。目前我国的社区建设管理中,主要采取以街道办事处为核心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原则上只能履行一部分行政职能,但在城市社区事务的管理过程中,街道办事处仍然承担着过多的行政管理职能,把本应该由社区居民自主决定的事务也纳入其管理范围。其后果是既未能够明显减轻政府的负担,也没能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也没有从更深层次上提高广大居民民主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社区行政化是一种不经济、不科学、不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机制,它挤压了非政府组织的生存空间,使得民间力量得不到发展和利用,严重削弱了作为社区管理主体的公民的自治权。(三)公民参与缺乏制度保障制度的欠缺无法保证公民有效地参与到社区的治理当中,制度的欠缺无法巩固公民参与所取得的成果。如果一种制度赋予了公民一定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没有具体的制度作为保障,则公民无法有效地行使手中的权利。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现有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根本保证。但是,有关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法律、法规、规章存在明显不足。目前,对公民参与的权利和责任、参与途径、参与内容等方面的规定都不够清晰,以致公民的参与渠道不畅,无法保障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性。第二,社区公民参与的配套性机制不健全。社区的公民参与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选举程序不合法、表决过程的不公正,不透明的现象皆因缺乏有效的公开透明的权力运作机制以及监督机制。作为社区治理主体的公民,即便他们对社区的事务充满了热情,但是没有具体的参与程序和制度作为保障,这样的热情只会一次又一次地被打消直至公民参与积极性的完全丧失。此外,在社区治理当中,公民如果在不健全的制度内参与,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必然会转向制度外的参与方式。非制度参与是对权威关系的一种挑战,一旦失衡,就会对社会秩序造成一定的破坏。因而,当公民参与的正式渠道无法得到制度保障时,投机的参与行为甚至反社会的负面行为就成为个人的普遍选择。三、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一)明确政府与公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关系从社区建设实践上来看,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推动社区发展的物质资源主要掌握在政府的手中。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社区中的社团组织发育还不成熟,致使政府成为了推动当前社区建设顺利发展的根本保障。但是,政府大包大揽的行为违背了社区公民自治的原则。社区最终要实现自治,则社区的治理主体必然要指向社区公民,所以政府要合理界定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职能。政府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为社区的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整合社区所有成员和资源,协调各种利益群体的关系,并服务于各种群体,使社区建设的行为趋向和谐统一。而社区公民应该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明确主体地位,发挥主要作用,积极开展社区建设。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包括社区公共决策的参与者,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者以及社区公共事务的监督者。4政府与社区公民的关系是伙伴关系而不是行政依赖关系,是平等合作协商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相互竞争的关系。政府应与公民保持一个持续的良性互动过程。社区公民自治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以赢得社会的支持与认同。(二)提高公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意识自治意识的欠缺以及社会宣传舆论力度的不够导致了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公民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当家作主的意识。从内在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社区公民对于社区的认同度和归属感。政府也应责无旁贷地动员社区公民,扩大社区参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由于利益是人行为的根本动力。社区事务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度越高,则对社区公民的吸引力越大,也就越能激发社区公民的参与。实质上,要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就要挖掘社区活动与居民利益和兴趣的相关性,并使公民真实地感受到这种关联性。此外,如果公民感到自己的参与效果不明显,觉得参不参加效果都一样,即付出得不到回报,将会导致参与社区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积极性不高。因此只有提高公民参与的效能感,才能激发公民参与的积极性。 (三)完善法律法规,实现公民参与的法制化建立起一整套规范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法律法规,完善公民参与的程序,把公民参与纳入法制轨道,形成有法可依的参与环境,以法律保障城市公民参与社区治理行为的实现。首先,要继续推进社区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落实。社区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政治性参与的主要渠道,是体现社区公民主人翁意识的最主要途径。用法律法规保障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权利,规定公民可以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加强程序法制建设,实现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程序化,出台一些有利于扩大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相关具体细则,使公民在参与社区治理时,既有法律依据,接受法律指导,又能得到法律的保护。一般情况下,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通过一定规模的社区组织。因此,应当在法律上给予这些组织合法的地位,用法律法规确定这些组织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救济途径。只有在法律的保护和制约下,这些社区组织才能正常健康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为社区提供服务。(四)健全公民参与的各种配套性机制完善的公民参与必须在规范的轨道之上,否则无序的参与只会给社区治理带来混乱和灾难,无法实现治理的目标。所以,只有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各种配套性机制,才能保障公民积极、有序的参与社区治理。1. 完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公共权力的运作和行使公开透明,让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公开透明主要指公共权力的赋予、行使过程,公共权力的运行结果和公共权力的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要公开透明。要做到信息公开,健全和完善社区参与的程序,建立社区权力运作和行使的公民监督机制。需要指出的是,完善权力运行机制的前提是权力所有者对于其自身的认识和定位,即政府要界定自己的角色,如果没有这种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则如何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只是一句空谈。2. 建立反馈机制反馈机制是社区治理人员和治理机构与公民的一个互动过程。社区公共治理人员和治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时、负责的反应,定期、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必须保证渠道畅通、保证信息传输及时性、准确性,保证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保证每个公民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对于公民反馈的意见和情况,社区治理人员和治理机构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及时了解调查,并给予公民答复,不能无故拖延或敷衍了事。3.构建多元参与渠道创新机制社区发展的最终动力来自于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构建各种形式的社区参与渠道和参与形式,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公民参与社区治理。公民在政治素养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社区成员的多元性特征,客观上要求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利益表达渠道。为了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应构建多元参与渠道,创新参与的模式。如可设立公民代表,深入公民当中,与公民进行交流,搜集公民的意见。培育社区草根组织,为社区不同的主体,如自然人、民间组织、法人团体开辟不同的参与渠道。此外,公民自己应懂得运用不同渠道去影响社区政策的制定,如舆论扩散、集体推动、游说工作等参与渠道。结束语公民参与是实现社区治理的核心,它关系着社区治理的宗旨和社区治理的动力。之所以实行社区治理是为了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能否实现社区治理的善治要看作为公民的社区成员在当中的参与程度。推进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有利于限制政府的行政垄断,保证政府的公正、透明、有效,从而有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提升政府的形象。推进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从而有助于社区人的成长。推进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有利于我国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从而促进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所以在社区治理中必须重视对公民的宣传教育,动员公民参与,从而增强社区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实现社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参 考 文 献张宝锋.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朱分华,陈立强.论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侯静.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J.公共行政,2010,(3)蔡生菊.论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缺失J.发展,2010,(2)陈丽霞.论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深度J.中国经贸导刊,2009,(14)徐善登.社区公民参与特殊性之内外审视基于治理视阈J.云南社会科学,2009,(4)花蕾,徐建邦.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角色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赖飞,童小霞,董小刚.社区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J.科技经济市场,2007,(9)王芳在.公民社会发展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8,(11)欧明华,谭志军.重塑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主体角色J.企业导报,2009,(11)谭志军.城市社区治理视阈下的政府职能转变探析J.经济师,2009,(10)庄文明.治理范式下的社区居民参与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8)周荣楠.浅谈在和谐社区治理中如何进行政府角色定位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杨宏山.市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致 谢写好一篇论文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你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目前许多领域都被专家学者研究透彻,我们很难找到新的突破。经过多番修改后,我终于将这篇论文完成了。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徐顽强教授,在我写这篇论文前,给予我选题上的指导。刚开始时,我没有方向,没能定好题目。徐顽强教授提出几点建议,拓宽了我们选题的思路。他强调,确定题目需要自身的积累,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对资料进行题目式归纳整理。在他的合理安排之下,使我努力地完成这篇论文。最后,要感谢教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他们的渊博学识让我敬佩,他们在课堂上教授给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提升了我们思想上的层次。2012年6月4日

    注意事项

    本文(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设计).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