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区域二元结构治理——以四川省为例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992741
资源大小:24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论地方区域二元结构治理——以四川省为例毕业论文.doc
本 科 生 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目:论地方区域二元结构的治理以四川省为例On the Treatment of Regional Dual StructureTaking the Sichu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教学单位 _ _姓 名 _ _学 号 _ _ 年 级 _ _专 业 _ _指导教师 _ 职 称 _ 二XXX年XX月XX日目录目录2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4前言5一、选题思考5二、研究目的、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5三、研究意义5第一章 二元结构治理相关理论研究6第一节 二元结构与二元结构治理6第二节 国外二元结构治理相关理论研究6第三节 国内二元结构治理相关理论研究7第四节 二元结构治理相关理论研究评述8第二章 四川省二元结构的现状及成因分析9第一节 四川省二元结构的现状分析9一、四川省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分析9二、四川省二元社会结构的现状分析11第二节 四川省二元结构的成因分析13一、工业发展与四川省二元结构的形成14二、农业发展与四川省二元结构的形成14三、城乡分治体制与四川省二元结构的形成14四、城乡体制改革与四川省二元结构的形成15五、区域条件差异与四川省二元结构的形成15第三章 四川省二元结构治理问题探讨16第一节 政府公共物品支持,推动四川省二元结构治理16第二节 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四川省二元结构治理17一、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17二、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17第三节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动四川省二元结构治理17一、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工业并举17二、充分利用国防科技优势及资源能源优势18三、优势产业集群的建设19第四节 统筹区域发展,推动四川省二元结构治理19一、成都经济区率先发展20二、川南经济区快速崛起20三、攀西经济区高速增长20四、川东北经济区培育产业21五、川西北经济区点状发展21第四章 总结22参考文献23附录24致谢27论地方区域二元结构的治理以四川省为例摘要: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理论研究与实践课题。中国不仅存在二元经济结构,而且还存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具有的二元社会结构,形成了较为特殊的二元结构。本文以四川省作为地方区域二元结构治理的研究对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以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为主导,以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和支撑,以统筹区域发展为纽带,有效推动地方区域二元结构治理的思路。关键词: 四川省 二元结构 统筹发展On the Treatment of Regional Dual StructureTaking the Sichu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Abstract:The conversion of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is the major subject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for all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However, China not only has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but also owns the dual social structure that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do not have. Nowadays, China formed a relatively special dual structure. In this articl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m country, the author takes the Sichuan province as the object of analyzing the regional dual structu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gional dual structure, the author advance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the public goods as the body, take the industry modernization and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as 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 regions as a whole as the link.Keywords: Sichuan province dual structure overall development前言一、选题思考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理论研究与实践课题。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实现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转换。但我国不仅存在二元经济结构,而且还存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具有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二元社会结构治理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二元结构治理难题”。本文以四川省为例进行二元结构治理的相关探讨,希望可以为地方区域二元结构治理提供一些理论支持与现实指导。二、研究目的、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一)研究目的本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四川省“十一五”规划等重要发展战略,探索一条适合四川省二元结构治理的出路,以寻求地方区域二元结构治理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思路。(二)结构安排围绕论文的研究目的,本文在结构上作了如下安排:前言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思考、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等内容;第一章对二元结构治理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对四川省二元结构的现状及成因进行相关分析;第三章对四川省二元结构治理问题进行相关探讨;第四章是全文的总结。(三)研究方法本文以四川省为例来寻求地方区域二元结构治理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思路。所以,全文以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为主。同时,还涉及到逻辑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与实证比较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三、研究意义(一)学术意义二元结构治理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也是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研究范畴。它还涉及到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任何理论都是不断发展完善的,二元结构理论也是一样。本文以四川省为例探寻地方区域二元结构治理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思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二)应用意义四川省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民族大省,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过度阶段。对四川省二元结构治理进行相关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以四川省为例探寻地方区域二元结构治理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思路,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第一章 二元结构治理相关理论研究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当代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大国,不仅体现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现象,而且还存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元社会结构。第一节 二元结构与二元结构治理二元结构即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的有机复合。二元经济结构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两大部门,即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化部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二元社会结构则是通过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分割城乡、区域的社会制度安排而人为构建的城乡、区域隔离的社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二元社会结构的基础,二元社会结构反作用于二元经济结构,两者复合而成的二元结构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本文把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和二元社会结构的治理这两大方面统称为“二元结构治理”。第二节 国外二元结构治理相关理论研究“二元结构”作为一个术语,最早被用于分析人类社会经济现象的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伯克在其1953年出版的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他在对19世纪荷兰的属地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状况的研究中,将该国的社会经济划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二者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导致了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中的个人效用函数、行为准则以及资源配置方式迥然不同。伯克的研究具有开创性,但也仅是描述性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于1954年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提供无限制的劳动力供给。随着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力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当人口远大于所需人口数时,边际效益几乎为零。农业生产者的工资不再等于边际效益,仅能维持生活基本需要。但城市现代工业的边际生产力和工资明显高于农村,从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随着城市工业规模的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最终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城市工业继续发展,必然出现工农业对劳动力的争夺,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迈进,从而形成现代工业占主体的一元经济结构。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忽视了剩余产品的出现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先行条件和农业对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其进行了修正和补充,于1961年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经济发展理论。他们建构了“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清楚地阐明了工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把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流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类似于刘易斯模型。第二阶段是工业部门对边际生产率低于农业平均产量的劳动力进行吸收。此时,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为正值。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导致农业部门出现萎缩。农业向工业提供的剩余减少,农产品供给短缺,从而使工农业产品间的贸易条件转而有利于农业,工业部门的工资开始上涨。第三阶段是经济完成了对二元经济的改造,农业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工农业的工资都由其边际生产力决定,工农业间劳动力的流动完全取决于边际生产力的变动。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创立了一个新的二元经济模型。他否认农业有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存在,也不认为工农业的工资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其思想主要是两点:第一,农业剩余是农业产出增长超过人口最大增长的结果。农业产出假定都是粮食。在农业产出达到人口最大增长率之前,农业产出增长会被人口增长所消耗,不可能产生农业剩余。只有农业产出增长超过人口最大增长率时,才会产生农业剩余。第二,农业剩余是工业部门产生和增长的前提条件和规模限度。没有农业剩余,就没有劳动力的城乡转移。农业剩余一旦出现,就促使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工业部门开始增长。农业剩余越大,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规模越大。随着工业资本的积累,工业增长也就越快。工业部门的工资等于边际生产力,农业部门的工资等于劳动的平均产品。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农业剩余”和“人口规模”。舒尔茨则从农业和工业,农村与城市的关系问题入手,认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经济理论,而是一种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因为刘易斯认为城市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农村只能被动地接受城市工业化的结果。只有城市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促使或迫使农业向现代化迈进。他从农业就业不足、收人低下和收人不稳定等现存的基本问题出发,提出了三个改造传统农业的保障:制度保证、技术进步、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他还提出了一系列较为具体的措施,直接从农村出发来主动解决问题。托达罗提出的人口流动模型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根据对在城市里获得较高工资收人的概率和相当长时间成为失业者风险的权衡结果。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较大的收人差异,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失衡,失业增加。因此,应该发展农业,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从而缩小城乡就业之间的不平衡。他认为依靠工业扩张不可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一切人为地扩大城乡实际收入差异的措施必须消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失业的根本出路。缪尔达尔还将刘易斯的部门二元结构延伸到区域二元结构。他认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造成了经济的不平等,而经济的不平等又进一步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如此不断“循环”和“累积”,最终形成地区间、国家间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他提出了地区间不平衡发展战略,即通过发达地区的优先发展,再利用其“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第三节 国内二元结构治理相关理论研究二元社会结构的概念是农业部原政策研究中心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课题组于1988年最早提出并详细论述的。文章把城市社会作为一元,而把农村社会作为另外一元。文章指出:“二元社会结构包括户籍、住宅、粮食供给、副食品供给、燃料供应、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劳动保护、婚姻、征兵等10余种制度,同时指出这些制度是判断农民和市民阶层的依据,两个阶层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呼吁走出二元,进而走向现代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国内学者致力于二元结构问题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仅列举了部分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成果。有以我国的二元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蔡昉,1989;陈迪平,2002),也有以我国某一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俞荣根、李盛全,2002);有从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进行考察的(车明诚、王慧颖,2002),也有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弱与城乡收入分配的关系方面加以分析的(陈宗胜,1994)。同时,还有的学者针对近年来我国国内需求不足的特点,从市场出清以及有效需求方面对二元经济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王检贵,2002)。第四节 二元结构治理相关理论研究评述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为二元结构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但忽视了对农业的物质投资和城市失业问题的研究,忽略了劳动力转移障碍的存在。而中国二元结构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客观上存在着被一系列制度强行分离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劳动力市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舒尔茨、托达罗、缪尔达尔等人丰富了二元结构治理的相关理论。国内学者则侧重于如何推动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多为应用性研究。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总结出二元结构治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传统农业部门的改造,三是政府公共物品支持。以四川省为例进行地方区域二元结构治理的探讨,需要以明晰的理论为指导,需要借鉴国内外学者有益研究成果,需要结合四川省的省情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第二章 四川省二元结构的现状及成因分析四川省既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又存在二元社会结构。其形成既与自然禀赋的客观差异有关,又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有关。通过对四川省二元结构现状及成因的深入分析,有利于探寻一条适合地方区域二元结构治理的可行之路。第一节 四川省二元结构的现状分析四川省二元结构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四川省的二元经济结构,主要体现在产业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与城乡经济结构上的二元性;二是四川省的二元社会结构,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就业结构与教育体制上的二元性。一、四川省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分析(一)产业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现状产业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主要体现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二元性。可以从三次产业的从业者比例、社会劳动生产率及增加值比例三方面来进行考虑。从表2-1和附录中的图1、图2、图3可知:“十五”期间,四川省的二、三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第三产业的从业者比例增长迅速。而第一产业的从业者比例较大,第一产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比例远远落后于二、三产业。从而可知,四川省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但其二元性十分明显,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表2-1:四川省“十五”期间三次产业从业者比例、社会劳动生产率及增加值比例年份三次产业从业者比例(以全部从业人员为100)三次产业社会劳动生产率(元/人)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以国内生产总值为10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元/人)第二产业(元/人)第三产业(元/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155.6 18.6 25.8 3747180821483722.9 36.6 40.5 200253.9 19.2 26.9 4099196551583322.2 36.7 41.1 200353.0 19.4 27.6 4514223511718821.2 37.8 41.0 200452.1 19.5 28.4 5600273571911021.6 39.0 39.4 200551.5 19.7 28.8 6086332982114220.3 41.3 38.4 数据来源: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统计年鉴-2006/四川省统计局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6(二)区域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区域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主要体现在区域内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经济上的二元性。四川省共有21个市州、181个区市县。为了便于对比,本部分结合四川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五大经济区进行分析。从表2-2和附录中的图5、图6可知:无论是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还是人均纯收入,五大经济区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成都经济区是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川西北经济区则是发展最为落后的区域。近年来,川西北经济区的能源工业和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政府财政上的大力支持,该经济区在人均GDP高于川南经济区与川东北经济区。但该经济区是民族聚集地区、生态脆弱地区,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全省最低。可见,四川省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差异十分显著。表2-2:四川省五大经济区的基本情况(2005)指标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经济区面积(平方公里)58203453738168269354236871 -占全省(%)11.849.2316.6214.1148.2人口(万人)3019.361950.22630.442865.53176.74 -占全省(%)34.922.67.333.22.0地区生产总值(亿元)4013.61343.32623.211404.92125.24 -占全省(%)53.4417.898.318.71.67 -人均GDP(元)132936888989249037086城乡居民存款余额 (亿元)3287928.81343.061277.3866.89 -占全省(%)55.715.75.821.61.1 -人均(元)108864763544244583785农村人均纯收入(元)35953085259226401578注: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以2004年户籍农村人口数据推算;其他数据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06)整理计算。资料来源:贾松青,侯水平.2007年:四川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P58(三)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二元性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二元性之上。从表2-3和附录中的图7、图8可以看出:在“十五”期间四川省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均呈扩大的趋势,二元特征十分突出。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方面,现实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远远大于数据显示的结果。其原因有三: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逐年增长掩盖了部分农民收入的下降,平均数淡化了城乡收入差距的严重程度;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衡量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制度性说谎”可能夸大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真实数据;三是农村居民未享有城镇居民享有的诸多福利以及非货币化收入,而且其所种的粮食、养的家禽与家畜等都被折算成货币形式包含在了人均纯收入之中。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方面,通过人均消费支出与恩格尔系数体现的消费水平的二元性也在增强。首先,居民消费支出的高低是其收入水平的真实反映。农村居民的部分收入须用于每年的生产性支出。但城市居民除可支配收入外还享有较高的福利保障,具有更强的消费支付能力。从而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逐年拉大。其次,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是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60%之间为温饱;在40%-50%之间为小康;在40%以下为富裕。参见赵晓雷.中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研究,2001.4:P34。“十五”期间,四川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一直维持在40%左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除2005年降至48.1%外其余年份均在50%以上(见表2-3和附录中的图7)。这表明,四川省城镇居民生活处于小康向富裕的过渡阶段,而农村居民生活则处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表2-3:四川省“十五”期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与恩格尔系数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0016360.471986.995176.172494.0740.2354.720026610.762107.645413.032654.0439.8353.920037041.512229.865759.092828.4338.9153.920047709.832580.286371.143299.1140.1955.620058385.962802.786891.273742.7539.3248.1数据来源: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统计年鉴-2006/四川省统计局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6二、四川省二元社会结构的现状分析(一)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救助等。的现状近年来,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得以逐步的建立与完善,但仍与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差甚远。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基本上没有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主要依靠家庭养老以及自保。本部分以四川省2005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情况为例对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行说明。从表2-4和附录中的图8可以看出:四川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1 586 126人,而农村居民仅为647 007人,仅占总人数的28.97%;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达112 183 3万元,农村仅有8 035万元,仅占总资金的6.68%。并且各地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成都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39 702人,占总人数的56.7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为2 446.2万元,仅占总资金的19.71%;而雅安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仅为160人,仅占总人数的0.3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仅为17万元,仅占总资金的0.54%。可见,四川省城乡、区域间的社会福利保障的二元特征非常突出。表2-4:四川省各地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2005)地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比重(%)城乡居民低保总资金(万元)城市居民低保资金(万元)农村居民低保资金(万元)农村低保资金所占比重(%)全省 2233133158612664700728.9712021811218380356.68成都市24636610666413970256.71124139966.72446.219.71自贡市128056947533330326.016831.76831.70.00攀枝花市4065635120553613.623489.93412.677.32.21泸州市94458589273553137.625594.54994.3600.210.73德阳市130034707105932445.625727.24936.9790.313.80绵阳市10902110298960325.536856.56763.393.21.36广元市800227599840245.035403.64933.2470.48.71遂宁市92745761901655517.856051.45835.42163.57内江市803137746828453.545259.15208.650.50.96乐山市103469815852188421.156068.35796.7271.64.48南充市2142491720274222219.71101129781.5330.23.27眉山市457934337624175.283138.33111.926.40.84宜宾市124820967082811222.527277.66966311.64.28广安市1963587942311693559.556423.35265.41157.918.03达州市1261751133091286610.207214.37152.3620.86雅安市41133409731600.393137.93120.9170.54巴中市93285788261445915.504804.74686.71182.46资阳市79676626881698821.324320.44190.1130.33.02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4899248990.002005.52005.50.00甘孜藏族自治州100109216897842078.332678.71888.1790.629.51凉山彝族自治州8149671804969211.895410.85335.575.31.39注:“空格”表示该项目统计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比重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和城乡最低保障人数之比;农村低保资金比重是农村低保资金与城乡低保资金之比。数据来源: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统计年鉴-2006/四川省统计局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6(二)就业结构的现状从表2-5和附录中的图9、图10可以看出:在城乡的就业结构方面,四川省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2005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增长到1 228.9万人比2001年提升了2.3个百分点,占就业总量的26.1%。在产业的就业构成方面,四川省产业人员结构正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非农产业人员继续增加,就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第一产业由2001年的55.6%降至2005年的51.5%,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从2001年的44.4%上升到2005年的48.5%,增长了4.1个百分点。可见,“十五”期间,四川省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仍需进一步调整。表2-5:四川省“十五”期间城乡就业结构及产业就业结构年份从业人员总数(万人)乡村从业人员(万人)城镇从业人员(万人)城镇从业人员比重(%)第一产业就业构成(%)第二产业就业构成(%)第三产业就业构成(%)20014664.8 3556.2 1108.6 23.8 55.6 18.6 25.8 20024667.6 3542.0 1125.6 24.1 53.9 19.2 26.9 20034683.5 3516.6 1166.9 24.9 53.0 19.4 27.6 20044691.0 3481.8 1290.2 27.5 52.1 19.5 28.4 20054702.0 3473.1 1228.9 26.1 51.5 19.7 28.8 数据来源: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统计年鉴-2006/四川省统计局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6(三)教育体制的现状本部分仅从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角度以四川省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来考察基础教育的现状。“十一五”期间,四川省的城市化进程将会加快,将会有1 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贾松青,侯水平.2007:四川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P302,其中不可避免会有大量学龄儿童和少年。但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和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却形成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制度性障碍。成都市是四川省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城市,其现行的教师编制仍是按户籍所在地学生测算和配编、核编的。为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据测算,成都市小学教师缺编近2 000人,初中教师缺编近500人,而教师的编制问题又非成都市能够解决的贾松青,侯水平.2007:四川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P30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相对紧缺,而政府投入的经费有限,有些中小学校便通过择校、借读费等变相形式创收,从而加重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入城,有的农村则可能出现教学资源空置的现象。全省必须通过教育体制改革来有效地配置教学资源,当然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二节 四川省二元结构的成因分析四川省二元结构形成与各区域自然禀赋的客观差异密切相关,也与城乡分治体制与城乡体制改革密切相连,还与工农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以四川省为例寻求地方区域二元结构的治理模式,需要准确地把握其二元结构的形成原因。一、工业发展与四川省二元结构的形成(一)“一五”时期的影响我国成立之初,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地区分布极端不平衡,全国工业70%以上集中在占陆地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南沿海狭长地带。当时,四川省没有什么近代工业,其民族聚居地的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作坊的发展更是微弱。我国于1953年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了用好有限的建设资金,在“一五”时期形成了由中央政府直接安排投资规模、投资布局、投资方向等高度集中统一的投资管理体制。为了改变“东强西弱”的发展局面和备战的需要,期间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的投资。据统计,在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实际150项)中,内地为118项,占79%刘兴全,刘秀兰.中国西部开发史话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P115。内地投资比例的上升,加快了四川省的工业发展。但是,这些“植入”的工业与农业发展的关联性极差,不利于工农业的协调发展。(二)“三线”建设的影响建国后,我国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国际环境下于1964年开始了以国防、军工等重工业为主的“三线”建设。其重点主要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作为主战场的四川省深受“重工业优先发展”赶超型战略的影响。一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了四川省经济结构的失衡。首先,它背离了“农业轻工业基础加工业重加工业”的一般工业化道路。其次,统购统销等一系列制度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促进了高资本积累的重工业发展,而以农业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与农业自身发展却十分滞后。另一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了就业结构的失衡。得到较快发展的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而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发展滞后,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微弱。二、农业发展与四川省二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