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非政府组织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毕业论文.doc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美国非政府组织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院系: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指导老师:2014年4月5日摘要:NGO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志愿性的公民组织,在美国政治领域有重要的作用,对其政策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方面,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却变相充当了美国“民主输出”战略的工具。因而,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美国NGO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两面性作用。关键词:非政府组织 美国 政治安全 在西方理论中,非政府组织是被看做在国家政府体制和企业市场体制之外的第三部门社会体制。主要特征有:公益性、自愿性、非盈利性、自治性、组织性、非政府性。虽然如此,但NGO并非像它表面上宣称的那样:是民主的“神话”。从美国NGO在国际关系中的社会作用和政治效应而论,其虽在一些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囿于政治文化北景,其观念和行动却可能具有工具性和两面性,是一柄双刃剑。非政府组织 NGO被看做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一种新兴组织形式。1952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其决议中把非政府组织定义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可被看作非政府组织”。在当时,这主要是指国际性的民间组织。1968年,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通过的1296号决议中,规定了联合国同非政府组织关系的法律框架。自此以后,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被有意识地、越来越广泛地引入了联合国体系的运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体系内的各政府间国际组织也在进行组织和职能方面的调整,努力发展同非政府组织的联系和合作机制。19802014年间,非政府组织一词在国际活动的各领域里得到日益广泛的使用。NGO不仅是指联合国体系所认定和接纳的民间组织,还包括其他各种民间组织,特别是在国际场所活动以及有较多国际联系的民间组织。它的确可以反映某种来自民间的呼声,但对其是否反映某种真实的民意以及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反映民意,却是要作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的。 非政府性指的是这些社会组织独立于政府机关及其附属机构之外,不是由政府出资成立,不具有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不具备排他性的垄断权力;非营利性强调这些社会组织不是营利性的企业,它们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有利润分红等营利机制,组织资产不得以任何形式为私人所占有;公益性或共益性强调这些社会组织在投入产出上更多地依赖社会和服务社会,它们往往以各种形式吸纳社会公益或共益资源,对公信力等社会资本有更强的依赖性,提供的是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形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并形成一定的公共空间;志愿性强调这些组织的参与者和支持者通常不存在外在的强制关系,而更多基于自愿、自主的奉献精神和不求回报索取的博爱精神,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成为其重要的人力资源。 非政府组织面向任务、由兴趣相同人们推动,它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发挥人道主义作用,向政府反映公民关心的问题、监督政策和鼓励在社区水平上的政治参与。非政府组织提供分析和专门知识,充当早期预警机制,帮助监督和执行国际协议。有些NGO是围绕诸如人权、环境或健康等具体问题,组织起来的。它们与联合国系统各办事处和机构的关系会因其目标、地点和任务不同而有所差异。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发展很快,不论是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中, 还是对全球事务的影响力,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一些场合,非政府组织已被列为与企业-市场体系和政府-国家体系并列的第三体系,即非政府组织体系。正如全球非政府组织研究的权威学者莱斯特.M.萨拉蒙教授所说:“我们是置身于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之中,历史将证明这场革命对20世纪后期世界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于19世纪后期的世界的重要性。” 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从事咨询和信息活动、对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参与执行国际组织的项目,协助政府间国际组织提供特定的产品与服务、影响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决策过程、在不同的利益冲突角色之间促成协调和妥协。之所以会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因为非政府组织的本意只是指不是政府的组织,其实质意思在中文里面与之最相应的是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不仅是指联合国体系所认定和接纳的民间组织,还包括其他各种民间组织,特别是在国际场所活动以及有较多国际联系的民间组织,通过联合国体系争取有较多的发言权,力求对国际上的重大决策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时谋求从联合国体系中获得尽可能多的资助。但是,非政府组织同政府间国际组织有时也会出现甚至很严重的冲突,有些政府间国际组织并不总是欢迎和支持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的。美国市民社会是一个独立于国家和市场的领域,因此形形色色的NGO背景是错综复杂的。他们不仅关注社会中各个特殊群体的特殊利益,而且往往也自以为是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捍卫者和维护者。而他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缺乏广泛代表性;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财政独立性;非强制性的管理机制和疏散的组织结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政府仍然是全球治理体制的主要角色。尽管如此,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打破了长期以来一直由政府独占国际治理领域的局面。为了使全球发展和全球治理体制的变革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演变,有必要重视对非政府组织及其在全球治理体制中所引发的各种关系的研究。美国非政府组织美国历来有“小政府大社会”之称,这也充分体现在他的非政府组织历史悠久,发展成熟,已经是构成美国制度的支柱之一。其NGO种类是世界上最多的,几乎涵盖了世界上现存的所有类型。它也是美国公民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非常具有活力的部门。美国学者贝涅特将所有国际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的特点归纳为五点:具有永久性机构,能够承担一系列功能;成员自动加入,有一套基本章程;有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协商机构;有一个常设的秘书处从事连续性的管理的研究和处理信息的工作。美国是一个实行分权制的国家,生产力极其发达,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尽管美国的经济发达,政府并没有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管理,恰恰相反,是通过积极培育和推动非政府组织发展来承担许多具体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工作。当国家体系中不能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市场体系中的企业又囿于利润动机不愿意提供公共物品时,NGO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主要致力于社会服务和管理,弥补了政府和企业这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由此,非政府组织成为了政府与企业相平行的第三部门。美国NGO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社区居民的主观需求;二、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三、社区发展的自身需求。非政府组织不仅在功能上代表美国政府为美国公民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消减了政府的财政赤字,而且他还成为美国最大的雇主,解决了许多人的失业问题。而美国NGO能有今天的繁荣,得益于美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也得益于美国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当然也来自于非政府组织自身功能的完善。社会需要NGO,是因为政府部门和市场机制还存在局限性。在美国,NGO的发展与其特殊的历史和文化是紧密联系的。这种联系表现为:强烈的个人主义文化特质产生的对集权的反对;社会发展先于政府的历史使人们愿意接受集体提供公共需要的模式;对自由的关注和防止政府阻碍民主发展的历史;大量移民的流入带来了他们自己的生存准则。美国NGO按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类:公益性NGO和会员性NGO。他们在美国的经济领域或政治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在美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类型划分中,以约翰霍布金斯大学非营利机构比较研究中心的划分较有代表性。该研究中心遵循着以下原则设计了一个分类体系:一是尽量与各国非政府组织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二是尽量靠近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SIC)。该分类体系把非政府组织划分为12个大类、24个小类,包括:(1)文化与休闲:文化与艺术;休闲;服务性俱乐部。(2)教育与科学研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其他教育;研究。(3)卫生:医院与康复;诊断;精神卫生与危机防范;其他保健服务。(4)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紧急情况救助;社会救济。(5)环境:环境保护;动物保护。(6)发展与住房:经济、社会、社区发展;住房;就业与职业培训。(7)法律、推进与政治:民权与推进组织;治安与法律服务;政治组织。(8)慈善中介与志愿行为鼓动。(9)国际性活动。(10)宗教活动和组织。(11)商会、专业协会、工会。(12)其他。较为著名的美国非政府组织有:美国环保协会、美国福特基金会、美国野生救援协会、蓝月亮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已经是构成美国制度的支柱之一,对内是缓和社会问题的“减压阀”,其主要功能是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良性健康发展。具体来说,美国非政府组织在国内有以下功能:一,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留下的空白。二,有利于扩大社会公平,缩小经济发展产生的贫富悬殊。三,非政府组织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四,非政府组织还有助于填补政府用于社会发展方面资金的不足。当然,美国人民对于参与非政府组织活动也是非常热情的。在人口流动、工作变更频繁的美国,很多人却能在一个工资偏低的NGO里一干就是十几年,这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事实上,美国人都十分自豪能为非政府组织工作,并且一直对自己的工作怀抱极大地兴趣。美国人的志愿精神尤其体现在:美国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服务项目绝大多数都是由志愿者完成的。所以说,如果没有志愿者踊跃参与,美国NGO的工作很难顺利完成。美国非政府组织受政府控制程度比较小,进而使之呈现出一个较为民间性和独立性的格局。它的独立性具体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金、人事、职能、管理的独立。美国非政府组织在管理上靠的是制度化运作:通过董事会制度来决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建立管理章程,确立管理程序,确保人员资金到位;财务公开透明。每个NGO都有自己公开的网站,每年会公布自己的财务状况,他们意识到了公开透明对自己组织的发展非常有意义;很多非政府组织是免税的,但是是否上税的界限由国税局 来划分,努力做到公正、公开。近年来其为了动员政府和各种社会力量对其所从事的公益事业的财力和道义上的支持,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政府公职人员的决策意向和社会舆论,包括媒体宣传、组织集会、罢工、游行、示威等等。其中有些非政府组织和利益集团一样也进行院外游说活动,但他们在院外活动的影响力与那些以财团为后盾的利益集团不可同日而语,因而非政府组织常常采取的策略是:通过影响社会舆论来向政府施压,从而获得政府的财力上或政策上的支持。从发展趋势上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它们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将随着社会发展而更富有建设性。最初的美国NGO宗旨是促进社会福利和普及教育,是弱势群体从社会边缘的带挣扎出来,带有强烈的社会公益性。其成员根据共同的信念走到一起,维系他们关系的纽带是他们的共同利益而不是高压措施或强权政治。他们能解决一部分的社会难题,给处于底层地位的民众呵护和关怀。但逐渐的可以看出美国非政府组织和美国政府的联系的特点: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说,美国NGO认同美国政府的基本价值观;从行为方式来说,当美国政府需要时,其NGO反应迅速,理性分析;从行为驱动方面来讲,美国非政府组织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从最终目标来看,其干预政策的导向愈发明显;从手段方法来说,美国非政府组织主要通过影响舆论来达成目标。美国非政府组织对国际政治的的影响美国NGO不仅在国内政治领域,而且在国际政治领域上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一些NGO是美国政府推行外交政策、政治战略以及“美国式民主”价值的喉舌。美国非政府组织在国外已经成为美国外交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工具。这里面有一部分非政府组织的确是独立于美国官方,跟美国外交政策没有关系,但大部分美国非政府组织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执行美国对外政策,和美国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政府也有意左右非政府组织,利用其非官方和独立性等特点的隐蔽性及迷惑性来为美国对外政策服务。这些非政府组织在境外工作时接受美国国务院所属的国际开发署的工作指导,其活动方式根据各自组织机构的特点来进行。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民意,但它们在民意代表方面有很多局限性。非政府组织是民间社会的组织,其公开宣称的使命和价值观,可以是公益性的,或者是服务于特定的人群。但在现实生活中,非政府组织能否真正代表民意,以及在多大程序上能成为民意的代表,是很不确定的。如果一个非政府组织是由其成员实行民主管理的,那么充其量,该组织只具有代表其组织成员的利益和愿望的授权。由于很多非政府组织并没有健全的民主管理,个别领导人往往能对其起支配作用,况且政府、资本等各种力量是一些非政府组织建立和维持的主要推动力。所以,尽管非政府组织的确可以反映某种来自民间的呼声,但对其是否反映某种真实的民意以及在多大程度和范围反映民意,却是要作具体分析和判断的。非政府组织具有民间性和自治性,只是意味着这种组织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它们不属于政府建制的一部分,也不直接受制于政府权威,但并不意味着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或政治不发生任何关系。事实上,同利益集团一样,非政府组织也时常介入政治,力图影响政府有关政策,只不过它们通过政治参与传达给政府的政策意愿的性质具有某种公益性罢了。由于NGO自身的非营利性特征,其活动的资金来源若仅仅依靠志愿者的主动捐助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些组织本身的资金动员能力相当有限,而政府在动员资金方面的特殊优势使得它称为各种非政府组织财力上的主要依靠对象。在国内政治方面,个别NGO可影响总统、内阁等重要官员的任命,甚至美国政府中许多高级官员本身就是NGO的重要人物。如布什政府负责全球事务副国务卿是外交关系理事会副会长,负责军控和国际安全副国务卿是传统基金会副会长等。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尤其是在人权和民主政治领域,一些美国NGO以及总部和代表处在美国的NGO,不仅是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倡导者和推销者,而且是美国政府政治外交政策的马前卒和急先锋。很多地方都有美国NGO干涉他国政务的身影。美国很多非政府组织都从政府获得资金。对内他们是美国制度的支柱之一,对外则是对外政策的“沉默的伙伴”。一些美国政府利用自身具有独立性,民间性的迷惑力,鞍前马后的围绕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所谓“人权外交”进行活动,实际上已沦为一种政治工具。美国视NGO为推销民主价值观的和其两面三刀外交政策的一张王牌。我们应加以提防。不过尽管如此,美国非政府组织对于国内外政治的影响还是有限。而且其发挥的作用大都是隐形的缓慢的难以衡量的。尽管一开始美国非政府组织做出的各项决策所透露出的价值观和原则体现了人类的共同利益,使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得以迅速发展起来。有人说通过美国非政府组织市民、社会获得了相对于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进而成为抵御国家权力和职能过度扩张、克服自由市场体系缺陷的根本保障,成为民主政治的牢固基石。但是这些组织有时也代表了不同的,有时是相互矛盾的社会利益。他们是根据各自的社会基础、所服务的对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开展活动的方式来建立和塑造的。美国非政府组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家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进一步密切,数量增加的很快。他们关心的问题涉及到各方各面,其身影在国际舞台上随处可见。不仅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人道主义救助等领域,而且在军事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稳定、人权维护等发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美国逐渐不满足于其NGO在国际上的作用,于是形成所谓“压力集团和舆论”的活动。即通过影响舆论,向别国或政府间国际组织施加压力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联合国则是这一活动的最佳舞台。与别国非政府组织相比,美国NGO起步早资金雄厚,能得到政府和私人企业的大规模扶持。他们活动范围广泛,在联合国体系内频繁的进行活动,并能依靠自身的专业、技术、资金优势对联合国施加影响。并且能依靠信息、交通技术优势,左右舆论走向,抢占宣传针对,壮大组织网络,在世界各个角落及时宣传自己的主张。另外,美国政府也愈发的重视这种“民间外交”的形式,他们认为这种形式能起到官方所不能起到的效果。有时候,美国NGO为了达到某种意识形态上的目的,与政府联手,打着“人道援助”“科技开发”等招牌,想发展中国家推行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美国非政府组织干涉他国内政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与美国国会、政府积极配合共同施压,主动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信息,借助新闻事件肆意渲染引导舆论。这些非政府组织无需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也并不期待自己的行为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而更多的是想要创造培养实现自身目标的一种氛围,以引导社会舆论,着眼于长远效益。向某国反对派政权提供武器和资金支持。而且非政府组织言论上不代表官方观点,可以非常激进和尖锐,他们也不需要为此负责。但这种具有煽动性的言辞会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 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NGO不满足于仅把其活动局限于扶贫、人道救援等领域,他们在核、裁军、人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些美国非政府组织在他国社会领域的活动既有慈善性的也有开发性的还有宗教背景性的。其对他国社会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一是美国NGO的发展方式十分值得借鉴;而是其所倡导的精神即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以及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相一致的意义;三是其倡导的一种行善行为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推动企业行为提升与社会责任提高。但同时美国非政府组织也是其对外宣传的利器。美国政府在80年代初就发现这些被理论家们成为非国家行为体的非政府组织是一支可以用来更有效的在世界各地促进“民主”的重要宣传力量。在美国的对外宣传系统中NGO作为美国对外宣传的“民兵”,已经成为美国对外宣传特别是思想渗透的利器。既可以促进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又可以记住对象国所谓“独立媒体”和“反对派媒体”进行宣传活动,以达到有利于美国的政权更迭和政权改造。比如说独立媒体,他的报道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鼓吹所谓的“民主”和“自由”;抹黑执政当局的负面信息和社会阴暗面的新闻;对于反对派的“美白”信息。虽然NGO在美国被认为是市民社会和民主的象征,然而其中一些NGO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不仅扮演的角色是错综复杂的,而且给一些国家的政治外交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他们中的一些组织,既可能是美国政府推行其对外政策的工具,也是美国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吹鼓者和推销者。美国的一些NGO所持有的政治倾向性,使其扮演者极不光彩的角色。其在政治方面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他国进行宗教文化渗透并且借机牟利,别具用心。打着慈善旗号,干着居心叵测的事。二、对发展中国家宣扬西方所谓的“民主”价值观。一些美国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各地一贯以推行“美国式民主”价值观为己任,其活动带有西方民主价值观色彩。三、打着“民主”、“人权”的幌子,干涉他国内政,并支持分裂他国的势力。一些美国NGO在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上是以“美国式民主”为衡量标准的,具有政治倾向性。从很多事件都可以看出来,在被美国学者吹嘘为全球市民社会民主社会的NGO理论魔方的背后,实际上是由美国和西方政治文化语境中的价值体系所支撑的。事实上,美国非政府组织对于国际问题关注度再高,干涉再起劲儿,如果没有美国政府在背后的支持,其努力最多只是形成一种舆论压力,难以发挥直接作用。因此,美国NGO的根本目标是影响美国政府的决策。而美国政府对其认识则比较矛盾,在需要其在国际舞台上活跃时,认为他们是可以利用的工具;但这些非政府组织的宗旨与美国政府对国家利益的判断又不完全相同。美国政府在制定外交政策时,需要兼顾国家利益的方方面面。所以在使用非政府组织时显得尤为慎重。当美国政府发现其NGO价值时会积极利用并将其掌控在一定范围内。但一定发现非政府组织有越轨行为,政府就会对其施以严惩。总之,美国政府从不同的利益出发,对其非政府组织采取不同的态度。结论 我们仅仅将关注的目光放在非政府组织本身是不行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很大一部分依赖于组织所处的政治、文化、经济、周边环境。二者之间犹如水和鱼的关系,就像离不开水的鱼,美国NGO 的发展离不开大的水体。这个水体对NGO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当NGO做出一些决策的时候,不可能完全脱离大环境,势必会受影响,从而一定程度上的附属于美国。我们对在华美国NGO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当然,我们并不能抱着观望等待的态度来应对美国NGO所做出的各种决策,而是需要主动地去迎接随之而来的挑战。认清楚到底他们所做出的每一项决定的背后是否有美国政府的身影。毕竟部分美国非政府组织打着支持自由民主的旗号,对他国政治投入了大量精力,试图插手其演变和走向,起到了美国政府希望而又难以发挥的作用。参考文献:1何平立 美国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政治作用(J) 探索与争鸣2. 李洁宇 析论国际非政府组织发展轨迹及其规律(D)3. 范基荣 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国内的“减压阀”和外交中的“沉默伙伴”(N)4. 徐以骅 国际非政府组织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D)5. 龚咏梅 对美国非政府组织的考察与思考(J)6. 盛红生、贺兵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第三者”非政府组织问题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7. 戴昌桥 论美国的非政府组织 (A)8. 索罗斯另一幅面孔 (J)环球人物9. 门洪华 美国“输出民主”战略浅析(J)国际政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