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浅谈我国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doc
-
资源ID:3988964
资源大小:4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电大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浅谈我国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doc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浅谈我国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姓 名: 学 号: 学 校: 指导教师: 写作时间: 内 容 摘 要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就所面临的要解决的问题,制定与选择行动方案、做出决定的活动。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民主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发展趋势,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不可避免的融入这一潮流之中。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如何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行政管理的民主化,实现行政管理民主化的关键就是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关键词: 行政 决策 民主化 问题目 录一、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内涵与必要性 . 3 (一)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基本内涵 .3 (二)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必要性 .3 二、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现状及分析. 4 (一)我国行政决策民政化现状 . 4 (二)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的程度还很低 .4 三、完善和发展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建议 .5 (一) 建立合理的民主参与行政决策体系 . 5 (二) 健全体现民主的行政决策制度 . 6(三)真正实现行政决策程序化 .6 (四)努力提高行政决策领导者的决策素质 .6 (五)建立健全民主、开放、有效的行政决策监督机制 .6 参考文献 .7浅谈我国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化,经济活动的市场化和社会管理的法治化对行政决策要求日益提高。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一方面由于行政决策民主化意识相对淡薄,群众参与的渠道不多、行政决策民主化的机制尚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表现为与目前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而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催生的利益多元化、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决策科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客观上又为促进当代中国政府决策机制民主化变革提供了条件支持。 本文通过当代政府行政决策民主化的案例分析为切入口,认为当前政府行政决策民主化虽有一定程度的推进,但由于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咨询系统的不健全、行政决策的主体和参与民众的整体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主化的程度还有待提高。针对以上情况,本文从行政决策体系、制度,提高行政决策领导者的决策素质及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监督机制等多个角度对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路径选择,探讨促进我国政府行政决策民主化发展和完善的基本思路,从而确保行政决策的进一步民主化、科学化。 一、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内涵与必要性 (一)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基本内涵 行政决策民主化就是指行政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与社会公众保持密切联系,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参与决策,使人民群众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信息渠道,充分表达对各种行政决策选择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达到决策体制符合民愿、决策目标体现民情、决策方式考虑民力、决策过程尊重民意、决策结果顺应民心,最终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体而言,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基本内涵是: 1、行政决策价值取向民主化 。行政决策价值取向民主化就是指行政决策必须以反映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宗旨。它要求在行政决策过程中深入人民群众,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了解人民群众就政府机关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的意向和愿望,做出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抉择。行政决策能否保持正确,就取决于行政决策主体能否始终以反映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决策的根本宗旨。 2、行政决策社会参与机制民主化。公众对政府机关行政决策的广泛参与是我国当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为了保证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权利的实现,确保行政决策符合他们的利益,应通过法律形式赋予人民群众对政府重大决策信息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目前我国政府行政决策信息的开放度不高,应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健全政府行政决策信息公开和行政决策听证等制度,进一步拓宽社会参与的渠道和方式,便利公众清楚了解政府行政决策信息和广泛参与行政决策过程。 3、行政决策制定程序和执行程序民主化。 行政决策制定程序民主化就是要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广开言路,集中广大群众的智慧,使行政决策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要求行政决策制定的每一步程序、每一道环节、每一个方案都符合民主化的要求。行政决策执行程序民主化就是要把正确的决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掌握决策执行中的反馈信息,不断用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补充、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真正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 (二)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必要性 1、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我国正式加入WTO以后,标志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我国经济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竞争,这必然给我国政府的行政决策提出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在传统封闭的经济体制内,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政府的决策活动主要是在本国本地的环境背景,对决策的影响因素相对单纯一些,决策者对影响决策的大多数因素可以控制和掌握,即使决策失误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加以纠正。而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资本、信息、技术、商品、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化,各种国际性政治因素、社会因素都将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府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2、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行政决策的民主化。我国政府现在的职能转变中对建立服务性政府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政府统治职能的弱化,服务职能的加强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各种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使得普通老百姓影响政府的决策途径增多,可能以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影响政府职能的调整和行政政策的制定。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深刻变革,公民的权利意识迅速增强和扩张,公民对政府与大众之间的“回应性”的要求也在迅速增强。因此,服务型的政府要求决策时更多的考虑民众的真正需要,表达民众的利益要求。 3、经济活动的市场化需要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并不断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要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这对于中国各级政府行政决策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经济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化。这就要求在作出行政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经济主体、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因此,就需要重视各个利益团体的利益表达,赋予他们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政府决策上的发言权,从而促进行政决策的合理化。 4、社会管理的法治化需要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在以“人治”为主的社会制度中,政府的行政决策主要由少数领导者坐办公室以封闭方式进行的,决策过程无人监督,决策失误无人过问,甚至因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也往往以“交了学费"了事。我们已进入法治社会的新时代,任何领导和每一级政府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约束下进行管理,因决策失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害的决策都将承担法律责任。 二、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现状及分析 (一)我国行政决策民政化现状 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一方面由于行政决策民主化意识相对淡薄,群众参与的渠道不多、行政决策民主化的机制尚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表现为与目前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而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催生的利益多元化、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决策科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客观上又为促进当代中国政府决策机制民主化变革提供了条件支持。我国关于行政决策民主化的研究还有待加强。不可否认,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就开始了新的民主化进程,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民主政治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还显得不足。八十年代初,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带动下,学术界开始对过去重大决策失误的原因和决策民主化的问题展开讨论。八十年代中期,发展决策科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1986年全国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着重讨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问题。决策民主化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1986年7月3l同,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发表了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首次系统阐述了加快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实践的发展,有关政治参与、行政公开、电子政务等方面的研究也在深入,这就为行政决策民主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有关行政决策民主化的研究仍在进行。 (二)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的程度还很低 政决策在决策体系、决策程序、决策者和决策参与者的素质以及相关的法律、政策方面都有很多的不足和滞后。这表现在: 1、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导致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基础不牢。我国政府系统的信息工作起步较晚,科学化、现代化水平不高,已建立的行政信息系统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行政信息网络系统不健全,覆盖面比较狭窄,特别是作为行政决策依据的政务信息,存在一般信息过多过滥,适用信息偏少时效性差等问题,不利于迅速、有效地做出行政决策,不利于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信息反馈与交流,制约了行政决策民主化的进程。2、咨询系统的不健全导致行政决策民主化的程度不高。我们的政策研究机构,多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内部的咨询参谋组织,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失去了组织上的独立性,那么研究人员的工作独立性与研究成果处理的独立性也就无从谈起了。近几年来,人们一直呼吁保障行政决策咨询工作的独立性,呼吁“领导同志要允许政研人员唱对台戏,允许他们提出不同意见”等等。但“奉命论证”、“御用咨询”仍然是我国行政咨询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决策的主体和参与民众的整体素质不适应导致决策民主化的扩展不够。 对行政决策咨询系统的利用,仍表现出极大的主观随意性。一些行政决策者对“外脑”在决策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决策研究者先施加思想影响先决策后论证,造成研究者迎合决策者“口味”的局面。参与民众文化素质偏低,再加上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一是参与意识不强,二是参与能力有限,三是公民参与的自利性与非理性化。 4、方案择优的自觉性差导致决策民主化程度不高 在多方案择优的过程中由于涉及的面很多,处理的信息庞杂,数学方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运用非常重要。当然,决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兼用经验、直观、数学分析和实验等手段来决策的。我们的问题正在于或者因为提不出一批可供选择的方案,而不可能有真正的“抉择";或者即使提出一批方案又不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和科学筛选而找不到真正令人满意的方案。 5、政决策监督机制滞后导致决策民主化的效力削弱 。 我国对行政决策的监督既有行政的内部监督,又有行政的外部监督;既有自上而下的监督,又有自下而上的监督;既有专门机关的监督,又有广泛的社会监督,从而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行政决策监督机制。然而,监督不力的现象仍相当严重。从表层上考察,目前对行政决策监督乏力的主要表现,一是监督滞后。我们对决策的监督往往是问题出现以后或等问题成堆才进行监督,很少有事前和事中监督。同时对事前、事中的监督又显得办法不多,从而导致监督滞后。二是监督缺位。许多形式的决策监督只是徒有虚名而已未能发挥其实际效力。三是政策缺位。在许多形式的决策监督中,因缺少必要的法制保障和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使许多形式的监督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上述制约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的进程,阻碍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遏制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在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折时期,要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必须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以使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实现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推进。 三、完善和发展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建议 要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必须做到行政决策的各个系统民主化,行政决策的每个阶段民主化,还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机制保证行政决策体系和行政决策过程充分体现民主,还要提高行政决策的主观方面即决策者和民众参与者的整体素质。 (一) 建立合理的民主参与行政决策体系 现代的行政决策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一般包括有中枢系统、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其间无不包含有民主的参与。第一、决策中枢系统领导者们的观念要民主化。强化决策者的民主意识,做到民主决策,一方面要体现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决策要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使决策由个人行为变为有民主基础的集体行为。 第二,决策咨询系统应以民主的群体智能为基础。要明确调研部门的职能作用,各级政府调研部门主要任务应当是加强宏观性、全局性问题的研究,为决策提供参谋咨询服务,同时,大力扶持发展民间咨询组织,积极鼓励他们参政议政,为政府重大决策出谋划策。 第三,行政决策信息系统要为决策核心系统和咨询系统提供有关决策问题、决策目标翔实的信息资料,必须依据众多的信息源,不应成为决策核心系统的附庸,而应独立民主地进行工作。首先要大力扶持信息产业、兴建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信息库、信息研究中心;其次要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增加对信息价值的辨识和整合能力。再次要加大对信息设施投资力度,搞好“硬件”建设。这样才能迅速大量地收集存储、处理、传递情报和数据,从而构成了我国各级各类决策信息机构工作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决策体系的民主化意识。(二) 健全体现民主的行政决策制度。 民主与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决策体系民主化是决策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决策制度是决策体系民主化的确认和保障。这是因为,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促使行政决策体系的合理化、公开化,而完善决策法制,也就能更好地体现人民大众的民主化决策。为此,健全体现民主化的行政决策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决策体制的合理化。决策中之所以会出现主观主义和独断专行的家长作风,关键就在于民主制度的不完善,而制度不完善的集中表现就在于决策体制的不合理。因此,实现决策的民主化还必须做到决策体制的合理化。 第二、行政决策的公开化。行政决策公开化是科学决策的必由之路,是为大众所认同、接受并付诸实践的重要前提。通过调查研究,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集中民智,制定科学合理的行政决策。 第三、决策研究的法制化。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必须实现决策的法制化。要用法律条文规定社会各部分在决策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应有的责任,使决策从制定到完成,形成一整套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决策在制定中消除个人独断专(三)真正实现行政决策程序化 行政决策的程序化,也就是按照行政决策过程的内在规律,将行政决策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这些循序渐进的阶段就是行政决策的程序。虽然各个不同层次的行政决策,由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条件各不相同,在决策程序与步骤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一个科学完整的行政决策程序仍会遵循一般决策过程的基本步骤。著名学者赫伯特·A·西蒙曾对决策程序给予了经典的划分,即: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找出可能的行动方案;在诸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对进行的抉择进行评价等四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提,第二阶段为基础,第三阶段为关键,第四阶段为完善。当前,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基本步骤为:调查研究、提出问题:系统分析、确定目标;收集信息、科学预测;拟定方案、采取对策,进行试点、检验决策;实施决策、控制反馈。在决策的每个阶段上,科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努力提高行政决策领导者的决策素质 行政决策领导者作为决策系统主观能力的体现者,其决策素质是关系到决策成败的关键。因此要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上合格业务上过硬,有原则有活力,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高素质的行政决策领导者。具体来说,首先,行政决策领导者必须知识广博、专业精通、思想敏锐、多谋善断、见解独到、开明豁达,否则,就难以有科学决策的判断和选择,更不可能有科学合理的行政决策产生;其次,智囊团必须以高智能结构为基础,否则,就难以有综合创新的思维能力,更无法掌握和运用现代决策技术和方法,向行政决策领导者提供具有科学依据的决策预选方案;第三,信息工作人员必须政治思想好、文化科学知识广、专业技术精,否则,就不可能及时、准确地向智囊团和行政决策领导者提供多方面的、经过周密调查、加工分析和认真整理的有关信息,作为行政决策的可靠依据。 (五)建立健全民主、开放、有效的行政决策监督机制 为了防止行政决策的不良后果和错误决策的出现,提高行政决策效率,减少行政决策失误的出现,必须建立健全民主、开放、有效的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其核心是对行政决策主体进行有力的民主监督,使其决策职权在民主、科学的管理下实施,把权力和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责任感。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监督机制,从目前我国行政决策来看,第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决策监督机制,如政务公开制度、情况通报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对行政决策领导者是否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决策进行监督,对重大事项进行跟踪督查。第二,要规范行政决策领导者的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该集体讨论的,要严格按原则集体表决,避免少数人越权处理重大问题,搞少数人说了算;该分工负责的,要职责权限明确,责任到人,不搞“眉毛胡子一把抓",避免事无巨细,都推给集体讨论,搞形式的集体领导,实际上无人负责。第三,完善考核办法,推行行政决策失误责任制。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力,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缺乏责任制的决策制度是不健全的。无责任就会使行使决策失控,违法决策、不当决策、失误决策势必产生。对于那些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的行政领导者,不能总是以“交学费”之类的堂而皇之的借口不了了之,而必须从行政上、法律上对其应负责任予以追究。这样才能使决策主体的民主监督意识得到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在制定决策时多让群众参与决策研究,也可使群众自觉参与决策的观念进一步加强,从而使行政决策制度真正反映民主。参考文献1陈振明政策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欧阳雄飞现代行政决策学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 3夏书章行政管理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4孙永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过程的十大困境理论探索,2014,(2)。 5匡娉婷推进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的思考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6王承云当前我国推进行政决策民主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