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开放流动为国家需求服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doc
开放流动为国家需求服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 开放流动为国家需求服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开放流动为国家需求服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开放流动为国家需求服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今年是我国开放30周年,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10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理论物理所)建立30周年,首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10周年.在老一辈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周光召的领导与影响下,走向而立之年的理论物理所取得不一般的成绩;从30几位研究员中,走出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A类13人、B类5人.他们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科技奖项,其中2位获“两弹一星”功勋奖,有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与何梁何利科技奖各一项.这些熠熠生辉的数字只代表理论物理所成绩的一个侧面.30多年来,理论物理所作为基础研究的学术重镇,始终屹立在国家科技创新前沿,不但为我国理论物理学科交叉融合、与时俱进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也为理论物理联系国家需求作出多项战略咨询成果.1 从向全国开放到向国际开放理论物理所成立时的首任所长彭桓武先生与第二任所长周光召先生对于理论物理所的运行、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始终有着多方面和长远的影响.在理论物理所自身建设方面,彭先生与周光召先生也有着多方面前瞻性部署.建所伊始,彭先生建议不设研究室,而是自由组合,自愿合作.他反复强调,研究生不是学生,而是研究人员;硕士生是初级研究员,博士生是中级研究员.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理论物理所是国内极少不设初、中级研究职位的研究所.一般说来,只有在博士后期间成绩突出的年轻人才有机会聘任为副研究员.研究生与博士后是理论物理所一支流动但起到主力军作用的研究队伍.这也是理论物理所建所30年始终保持比较精干、没有沉重历史包袱和“分流”困难的原因.1984年,周光召在兼任理论物理所所长时调任中国科学院领导,这段时间正值中国科技改革,周院长主要精力集中于中国科学院的改革,以解决科技与教育及经济脱节问题,使原有封闭、不流动的科研体制转变为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新体制,著名的中国科学院联想计算机公司就诞生于这个时期.为密切联系教育,他还兼任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首任系主任,笔者至今仍然记得他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就任演讲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物理要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物理的重要精神.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理论物理所的计算技术在郝柏林的参与下得到很大发展.理论物理所在国内首先引入解释推导的Reduce语言,理论物理所创办的英文刊物Communication in Theoretical Physics (CTP)于1989年率先在国内实现LaTex排版,为CTP成为我国期刊早期进入ISI收录SCI核心区域6个杂志之一作出贡献.为发展计算物理,在理论物理所“小院”时期,研究生们还自行架设电缆从数里之外的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IBM431B大型计算机引入远程终端.笔者在理论物理所作博士后发表于PRL的分形生长摸拟的工作就得益于这个在光纤技术诞生前自力更生搭建的远程计算平台.1994年在苏肇冰所长决策及于渌院士帮助联系下,理论物理所在计算技术先行一步的基础上,建成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电子预印本库的中国镜像服务器,为中国数学、物理同行及时了解本领域最新研究动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周光召院长(兼所长)“开放、流动、竞争、联合”办院、所方针指导下,理论物理所1985年成为第一批向国内开放的研究所,从戴元本院士为主任的第一届开放所学术委员会开始,历届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中三分之二均是所外专家.在那时非常拮据的经费条件下,仍然拨有专门经费支持开放所研究课题,接纳国内访问学者,并每年支持所、内外各一人参加国际会议.理论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会议成为全国理论物理专家交流研究、研讨战略发展的盛会.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理论物理所图书馆的原版国际杂志、预印本库及后来创立的WXYZ影印资料服务,为全国理论物理工作者及时了解、学习国际理论物理前沿发挥了积极作用.理论物理所开放办所方针薪火相传,为历届所领导坚持发扬,也为年青一代理论物理所人身体力行.1996年引进的第一批杰出青年吴岳良研究员,就利用他获得的杰出青年基金(那时只有50万元)发起组织“跨世纪前沿科学论坛”系列会议,受到彭桓武、周光召等老一辈理论物理学家的积极参与、支持,并为外所“杰出青年”接力开办,一直发展为今天的中国物理学会著名的“全国秋季学术会议”.正是在从周光召任所长时期提倡的开放办所方针的指导下,2004年理论物理所被中科院挑选为首批进行国际评估的4个研究所之一;在路甬祥院长的支持下,2005年9月成立了以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Kavli 理论物理所所长David Gross为主席的第一个国际顾问委员会. 在此基础上,美国Kavli基金会把亚洲第一个Kavli研究所,中国科学院Kavli理论物理所(KITPC),于2006年6月落户在理论物理所.2007年KITPC成功运行3个Program,从此把理论物理所向全国开放提升到向国际开放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 从IT到ET:理论物理所关注能源问题2008年3月,上海交大学报发表了江泽民同志的长篇论文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2007年IUPAP主席发表了IUPAP能源问题公开信,2007年10月举行的理论物理所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上,甘子钊院士提出:物理学已经为IT服务50周年,现在要从IT转到ET.ET指能源技术(energy tech)、环境技术(environment tech)、生态技术(ecology tech),何祚庥院士认为归根到底是经济(economy),物理学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也是江泽民同志论文摘要中指出的,“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彭桓武先生在去世前几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能源,认为理论物理不能只关注纯粹理论,还要关心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2004年10月3日,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贺贤土院士代表学部到彭老家看望彭先生,祝彭老89华诞(10月6日),彭老同贺主任详谈了他对能源问题的思考,他说1990年代他就在物理杂志上发表对热核聚变能研究的看法,主要谈工程组织问题,认为搞热核聚变的目的是为了发电,从开始起就不能忽视工程方面要求的科学问题,要有“鬼点子”,有新思想,不能总跟着人家走,理论要先行,踏踏实实工作,先做冷实验后,再做热试验.他认为目前搞核聚变能更多的是跟着人家走,要像当年搞核武器那样,把搞理论的人组织起来,这些人仍然可以隶属于各个单位,大家一起讨论出“鬼点子”,通过讨论、争论会有很多新点子出来,最后经过研究比较,选择最佳方案,这样才能有创新和中国特色.2006年11月12日,当他听说兰州近物所詹文龙所长在京出差,他即让我们连夜找詹所长等人来家中讨论.彭桓武先生关注能源问题的执著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令人叹惜的是,一年以后,他永远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研究课题.理论物理所近年来深切关注能源问题的另一位研究员是何祚庥院士.从2003年起,他与合作者先后就发展我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向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提交了多份经过严格数据分析计算的研究建议,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培炎副总理、路甬祥院长等领导人的多次批示支持.在一份建议书上,温总理用毛笔大字批示:“赞成专家们的建议.在我国发展太阳能具有有利的条件和很大的潜力,应该把利用太阳能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一个重点.请发改委、能源办尽早研究这个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