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987350       资源大小:228.5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毕业论文.doc

    深 圳 大 学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计)题目: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姓名: 专业: 化 学 双学位专业: 工商管理 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07年 4 月30日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1前言1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及特点1(一)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1(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2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前景2(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2(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前景2三、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分析4(一)宏观环境41.地理环境42.政治/法律环境53.经济环境64.社会文化环境75.技术环境76.宏观环境机会、威胁分析8(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素质评价9(三)SWOT分析131.优势132.劣势143.SWOT矩阵15(四)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参考建议16结语17注释17参考文献18致谢19英文摘要(关键词)20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摘要】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来自北京、上海以及其他一些在深化改革开放中迅猛发展起来的城市的竞争。在这样的形势下,本论文运用G-PEST、SWOT分析模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素质评价体系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宏观环境的机会、威胁以及产业整体的竞争优势、劣势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思路,为有关部门制定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建议。【关键词】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分析;发展战略 前言20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市政府抓住机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在过去十多年里创造了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0%的神话。现在,深圳已形成了以华为、中兴、大族激光、迈瑞、腾讯等知名企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能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原因在于深圳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有前瞻性,率先将高新技术产业放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为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家先后提出了“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给予这些地区许多优惠政策。深圳的特区功能日益淡化,“特区不特”已成为现实。现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除了面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竞争以外,在深化改革中迅猛发展的苏州、杭州、大连以及中西部一些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构成的威胁也不可小觑。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应该如何获取并保持其在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这对深圳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本文将针对这一课题,运用GPEST、SWOT分析模型以及构建的高新技术产业素质评价体系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宏观环境的机会、威胁以及产业整体的竞争优势、劣势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未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参考建议。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及特点(一)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目前,由于世界各国国情的差异,国际上对高新技术的定义并不统一。经合组织(OECD)采用R&D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或增加值)的比重来筛选行业(主要是工业制造业中的行业),将相对于其他制造业而言R&D密集度较高的飞机及航空器制造业、办公及计算设备制造业、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科学仪器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六大产业界定为高新技术产业。美国商务部和日本通产省则将高新技术产业定义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智力密集型产业部门:研究开发经费超过其价值增加额10%以上的产业部门;高科技人员超过其职工总数10%以上的产业部门。国内一般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即高技术和新技术。所谓高技术是指在一定时间里水平较高、反映当时科技发展最高水平的技术,是针对一般技术或传统技术,以当代科学技术水平来划定的,主要是指信息技术(IT)、生物技术、新材料及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其中前三个产业是高技术产业的关键领域。新技术则是指填补国内外空白的技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或者采用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去的技术,或者是按照嫁接、移植等手段,采用新机器或者新设备生产新的最终产品,但并不涉及这些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中间产品的研究和生产。1(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高度密集;需巨额资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始终高于其它传统产业。投资风险大,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短,且高新技术产业的人员、资本、信息等资源流动性大,成效难以预见。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高。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消耗的原材料少,节能高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于传统产业。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前景(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现状上世纪90年代,深圳市抓住国际上IT产业崛起,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制定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决策,着手推动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实现从加工贸易到“深圳制造”,乃至“深圳创造”的飞跃。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与现代物流、金融、文化产业一起总计占深圳GDP的比重超过了50%。深圳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初步建立起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2006年,深圳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29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9%。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808亿元,占全市GDP的31.8%。2005年深圳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4885.2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1.06%。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4714.2亿元,比上年增长51.95%,产销率达到97.0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汇4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3%,占全市出口的46.4%;完成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399.72亿元,比上年增长48.77%,占全市本地生产总值的28.41%。产品创利税583.07亿元,比上年增长42.05%,销售利税率为12.65%。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2824.17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7.81%(如图1所示)。2(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前景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宏伟规划,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倍受各级政府的重视,为本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和法律上的支持。同时,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高,原材料的消耗少和节能高效的特点,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图1 20002006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数据来源:深圳科技年鉴2006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密度大、风险高、成长速度快等特点可以判断该产业目前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导入期成长期阶段,未来将会继续迅猛地发展,产业前景非常看好。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的软件产业为例,深圳的软件产业2005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对深圳GDP的贡献率已超过10,已成为真正意义的支柱产业。未来15年深圳的软件产业将以年均2530的速度继续增长,预计到2020年,软件产业对深圳GDP的贡献率将达到15,并带动80的制造业和80的服务业的发展。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导入期高新技术产业 图2高新技术产业生命周期阶段深圳作为祖国大陆高新技术产业的开拓者之一,在产业集群、规模经济、领先技术等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近年迅猛发展起来的苏州、杭州、大连以及中西部一些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也为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先地位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未来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北京、上海等老牌竞争对手,也来自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其他城市。从产业竞争角度来说,深圳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自己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导地位。下面,本文就宏观环境、产业整体素质、产业的优势劣势等角度,利用相关的分析模型对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行战略分析。三、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分析本文对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分析由四个部分组成:(一)用G-PEST模型,对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对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素质进行分析,并与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素质进行对比分析;(三)通过SWOT分析,明确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列出可能的战略对策;(四)总结前面三部分分析的结果,提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参考建议。(一)宏观环境本文采用G-PEST模型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G-PEST分析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是PEST模型的变形,用于分析企业或产业所处宏观环境对于战略的影响。根据GPEST模型,影响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主要有:地理环境(Geographical)、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文化环境(Social)、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如图3)。下面将主要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所处的环境深圳市入手,针对这五个宏观环境因素逐项进行分析。1.地理环境深圳是广东省南部南海的中心、珠江三角洲的“底”边中心、“广州深圳香港”中心城市轴线的中心,这样的中心位置使深圳成为珠江三角洲、广东省及华南地区的枢纽和通道。深圳的海陆空交通运输发达,不仅可以通过广深、京广、广梅汕、广茂等铁路线,以及广深、梅观、机荷、莞深、盐坝、深惠、深汕等高速公路与陆地周边的东莞、惠州等城市相连,更有盐田港、蛇口港、大铲湾港等大型港口,以及设施一流的深圳国际机场,可以方便地与世界各地密切往来。据统计,2005年全市陆、海、空货运量8248.79万吨;公交客流量15.63亿人次;深圳港货物吞吐量1.54亿吨,连续14年居内地沿海港口第八位,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0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619.67万标准箱,连续9年居内地沿海集装箱港口第二位,连续3年排行全球集装箱港口第四位;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累计1574.05万人次,连续3年居内地机场第四位,位列全球“百强”;机场货邮行吞吐量累计55.05万吨,航空货运进入全球“50强”。除此之外,深圳市内的公交系统正在不断地改善,城市地铁一期于2004年12月28日投入运营,地铁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设中。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是世界上最自由和开放的经济体系,是世界的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而深圳是内地与香港惟一陆地相连的城市,全国各地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通过深圳流向香港,从而使得深圳成为我国国际交流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正是通过香港这样一个平台辐射到全球范围去的,因此深圳的国际化交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香港的交流。2007年7月西部通道的建成通车以及将来两地地铁贯通,使得深港两地核心区域车程仅需半个小时,这势必将进一步密切深圳与香港的联系,加速深圳市的国际化进程。高新技术产业地理环境-G社会文化-S经济状况-E技术条件-T政治/法律-P图3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宏观环境的G-PEST分析模型2005年,深圳提出深圳、香港共同建设“深港创新圈”的构想,进一步完善深港科技合作机制,力争把香港发达的国际金融业、现代服务业、丰富的创新资源与深圳的高科技产业生态和活跃的创新活动结合起来,使两地成为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基地,成为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国际一流创新圈。目前,围绕“深港创新圈”的构想,深圳市与香港科技创新署、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科技大学就沟通机制、基金互动、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有关合作项目已经开始运作。2006年,中科院、深圳市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组建的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香港中文大学的专家教授带领科研团队来深开展科研工作。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给深圳带来了巨大的机会,3然而,广州、东莞等周边城市在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工业布局等方面也与深圳存在着同构竞争。2.政治/法律环境深圳作为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一套比较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并针对科技创新的特点和需求,发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资本市场,初步建立了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银行、证券、创业投资、产权交易等为依托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由于深圳拥有特区立法权,因此深圳建立起了比较完整成熟的市场经济法制环境,同时也形成了比较发达的要素市场,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因此深圳拥有体制优势,这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说是一个机会。深圳制定了许多鼓励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的政策措施。如1998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即著名的“22条”;2004年1月,深圳以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从多个方面明确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措施,进一步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1月,深圳市又出台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的1号文件,提出将创新提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该决定制定了三项突破性政策和措施:一是经认定的自主创新型企业,除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外,优先保障水电供应,优先获得土地资源和厂房资源,优先参与政府投资项目中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二是科技研发资金对创业投资实行匹配投入,支持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得创业资本资助;三是政府优先采购本市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这些政策和措施体现了市政府在资源配置方向上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这也为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大契机。深圳市政府每年拨出1亿元资金设立“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拨2亿元设立创新人才奖,还推出了非共识技术创新项目资助计划、创新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资助计划、创业投资匹配计划、留学人员创业资助计划等创业、创新资助计划。同时,深圳市政府积极建设各种公共创新平台,完善了创新支撑条件。深圳一直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积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政策体系、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体系,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维护了企业和个人合法利益。然而,随着我国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家先后提出了“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在这样的形势下,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所享受的各种政策优惠不再成为其特有的竞争优势,经济特区的功能正在不断地淡化。全国各省市不断崛起的高新技术产业对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构成了竞争加剧的威胁。3.经济环境深圳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多年来一直名列前三。“十五”规划期间,深圳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6.3%,预计“十一五”期间有可能保持年均15%的增长速度。从速度上看似乎是下降了,但是由于深圳的经济总量已经接近6000亿元,基数更大意味着每一个百分点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2006年深圳市本地生产总值达5684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23亿元,增长17.2。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1的较低水平。人均GDP达到8619美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深圳正在进行着经济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加速摆脱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的积极变化趋势,“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深圳每平方公里产出的GDP已近3亿元,每平方公里产生的税收超过了8000万。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协同拉动深圳的经济增长,使深圳的经济呈现良性持续发展势头。以2006年为例,投资增长积极稳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272.26亿元,增长7.7%,投资效益不断提高,投资需求拉动作用平稳健康。消费需求拉动作用上升,净流出需求继续保持强势拉动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1.29亿元,增长16.2%;进出口总额2374.11亿美元,增长29.9%,其中出口总额为1361.08亿美元,增长34.1%。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23.29亿元,增长17.2%。民营和外资经济发展趋势良好,其中外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70%。4深圳拥有强大的地方财政,能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06年全社会研发资金投入已经占GDP比重达到了3%以上,已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按照深圳市政府的相关政策,深圳的财政支撑将全面向自主创新企业、研发机构倾斜,包括公共平台服务、产业发展过程的支持,这无疑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又一大机遇。尽管深圳的经济形势十分乐观,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仍处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加强,具体表现在工业增长有所放缓、第三产业比重提升较慢、社会和人口管理仍然薄弱、城市综合管理仍待加强、经济运行保障条件存在隐忧等方面。另外,深圳目前的房地产、劳动力价格水平等居高不下,深圳企业成本费用攀升,这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威胁。4.社会文化环境深圳是一个新移民汇集形成的城市,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创新文化氛围,创新精神成为深圳精神的重要特征。深圳市民具有突出的商业观念,勤劳敬业的工作态度,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习惯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由于移民人口多,经济国际化和区域化程度相当高,社会交流和任务国际化程度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也居于前列。2007年初,深圳成功申办了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将增强深圳市民的文化凝聚力,并进一步提升深圳的国际知名度,加快深圳的国际化进程。深圳一向重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除深圳大学、深圳高级职业技术学院、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还建设了大学城,与清华、北大、哈工大、南开等合作建立了研究生院,与国内外40多所著名大学合作建立了虚拟大学园。但是,国内其他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都有多所国内一流高等教育学府支撑,为城市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而深圳高等教育和科研起步晚,规模较小,先天不足,不仅落后于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城市,也与深圳的城市综合实力、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不相称。深圳现在仅有深圳大学一所全日制高等院校,因此应用基础研究能力不足,源头创新能力不强,是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软肋”和“短板”。深圳市政府已认识到壮大高等教育、提高科研能力的紧迫性,计划以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为重点,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新建两所大学,科研型、教学型大学各一所;二是调整优化大学城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提升大学城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之成为深圳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因此,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相比,高等教育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支持的现阶段是不足的,但是深圳市加强高等教育建设也有可能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飞跃。深圳在文化教育硬件建设方面力度较大,但软件建设方面着力不够,表现在大都市的文化氛围不够浓,市民的凝聚力不够强等方面。另外,深圳的移民成分复杂也带来了比较严峻的社会治安问题,这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一定负面的影响。深圳市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社会治安环境,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技术环境深圳的技术竞争力一直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几年,深圳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例都超过了50%,并且呈上升趋势(如第3页图1所示)。2006年,深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达3.4,专利申请量增长42,达到29728件,居全国第二;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75.3,申请量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榜首。至2005年底,深圳拥有依托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的重点实验室30个,其中省、部共建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各类工程技术中心50个,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9个。联想、TCL、IBM、华为、中兴、长城等一大批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知名公司在深圳都设有研发中心。另外还有由深圳市政府兴办的深圳软件园、国家IC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国家电子工试中心,这些机构和企业的研发平台共同构成了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技术和创新源泉。深圳还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技术交流。经国务院批准,外经贸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中科院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交流平台。每年举办一次的高交会由高新技术成果交易、高新技术专业产品展、高新技术论坛和部落目的交易会等部分组成,集中地展示了我国最新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一大批高科技跨国公司的先进产品和技术,汇聚了国际知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反映了世界科技前沿趋势的理论和理念。成功举办了八届的高交会已成为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在深圳引进高新技术以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绿色通道”作用。但是,与北京、上海相比,深圳的技术环境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因为前两者都拥有许多一流高校、国家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而这方面深圳比较欠缺。因此,在技术环境支持方面,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着一定的威胁。对此,深圳应该发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功能,加快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继续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深创办研究院,构筑研究院群。同时,积极推进现有市属高校的改扩建工程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6.宏观环境机会、威胁分析上文从地理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环境五方面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宏观环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列出了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这五大宏观环境的相关子因素、该因素未来的变化趋势以及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对此趋势可能的对策(如表1所示)。表1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宏观环境G-PEST机会、威胁分析相关因素变化趋势机会威胁可能的对策G地理环境地理区位航运交通周边城市的合作与竞争拥有区位优势,深圳、香港联系将更紧密,共同建设“深港创新圈”, 城市交通海陆空运输系统进一步完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与广州、东莞等城市的定位存在同构性竞争;O1 T1加强深圳的城市定位特色;大力推进深港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实现发展的飞跃。P政治/法律体制优势产业政策政府财政支出政府采购规模和政策专利法及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比较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给予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许多优惠政策,科技研发资金资助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政府优先采购本市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内地深化改革开放,深圳特区功能淡化;政府积极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O2O3O4T2发挥深圳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国际化,主动加强与香港的合作与融合;相关因素变化趋势机会威胁可能的对策E经济环境经济增长速度消费、投资、外贸三大需求企业成本深圳开始逐步摆脱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消费观念比较成熟,本地消费需求旺盛,投资、外贸需求均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区目前在房地产、劳动力价格水平等居高不下,深圳企业成本费用升高;O5O6T3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提高经济质量;政府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S社会文化工作/消费习惯价值观文化教育城市精神社会治安移民汇集的城市,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逐步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社会治安问题比较严峻。城市文化氛围不够浓,市民凝聚力有待加强;深圳将壮大高等教育,计划新建两所大学;O7O8T4T5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大治安整治力度,减少影响社会治安的消极因素;重视深圳的文化软件的建设和培养;T技术环境研发平台技术交流平台教育科研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技术交流,如高交会等;在一定时期内,高等教育状况仍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需加强壮大高等教育;O9O10T6加快高等教育建设步伐,引入各种技术研究机构,加大教育和研发投入。(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素质评价为了更好地分析认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的素质,本文在这部分对北京、上海、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定量的对比研究,以对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对比评价,从表2可以看到2005年京、沪、深三地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的绝对数指标情况: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高新技术产业产品销售额、高新技术产业职工总数、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人员。由于表2中的数据为绝对数指标,并不能很好地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水平、程度、强度等。因此,为了对京、沪深三地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更有效的分析和对比,本文引入了相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是两个相互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或比例关系。它能更清晰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程度、构成、强度等,充分说明事物的本质。表2 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部分主要指标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品销售额(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职工总数(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人员(人)北京224.082984.54604061225481上海213.774709.69653615110193深圳160.074741.20684586100602数据来源:深圳科技年鉴2006、上海统计年鉴2006、北京科学委员会网站唐中斌,任学峰、顾培亮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中提出的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5该指标体系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效益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三个层次、16个定量指标构成。产出水平投入水平产业素质增长潜力图4产业素质评价模型本文结合实际,考虑到现行统计数据中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数据残缺不全、口径不同意、缺乏动态的时间序列数据等问题,根据从深圳科技年鉴2006、上海统计年鉴2006以及北京科学委员会网站上收集到的一些数据,提出了一个评价高新技术产业素质的相对数指标体系来评价高新技术产业的素质(如图4)。该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产业投入水平、产业产出水平、产业增长潜力三方面共10个定量分指标来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如图5)。第一个方面产业投入水平,有三个指标:本产业研发经费/本产业销售额、本产业研发人员/本产业职工总数、本产业企业研发经费/本产业研发经费。前两个指标是国际上划分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准,分别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资金、人力资源的密集程度,也是反映整个产业发展和竞争潜力的核心依据;第三个指标是衡量企业投入结构的指标,反映企业技术和资金的密集程度。表3 京、沪、深三地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水平城市研发经费/销售额(%)研发人员/职工总数(%)企业研发经费/研发经费(%)北京7.51.37.3370.56上海4.5416.8667.31深圳3.3814.7092.72数据来源:深圳科技年鉴2006、上海统计年鉴2006、北京科学委员会网站高新技术产业素质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增长潜力本产业研发经费/本产业销售额本产业研发人员/本产业职工总数本产业企业研发经费/本产业研发经费本产业增加值/本产业产值本产业产值/该地区工业生产总值本产业出口额/该地区商品出口总额高新技术研发经费年增长率年增长率年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增长率FDI/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图5 高新技术产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从表3中可以看到,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高新技术产业销售额、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产业职工总数两个相对数指标远远领先于深圳、上海两地,而深圳的这两个指标都落后于北京和上海。这反映了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和人力资源密集程度不如北京和上海,这对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劣势。然而就研发投入的构成来看,深圳的研发经费有92.72%是来自企业的研发投入,反映了企业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主体,企业技术、资金密集程度高,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资紧密结合的机制。90%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专利发明申请产生于企业这四个90%是深圳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独特模式。虽然这样的模式有许多优势,然而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主体也存在较大的弊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会计制度并不完善,企业将大量资金用于风险投资,可以隐瞒投资失败形成的呆坏帐,而一旦累积风险集中暴露,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危机,同时也给银行贷款资产带来巨大损失。6为了避免这种模式的弊端给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造成威胁,深圳可以通过引入和扩建高等院校、国家科研机构以增加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稳定性。第二个方面产业产出水平也有三个指标:本产业增加值/本产业产值、本产业产值/该地区工业生产总值、本产业出口额/该地区商品出口总额。第一个指标是衡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产值率,是衡量整个产业经营效率的综合指标;第二个指标是衡量高新技术产业对本地区工业生产总值贡献大小的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劣情况;第三个指标是衡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出口率的指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表4的数据可以发现,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水平的三个指标表现都领先于北京、上海。其中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产值率为28.65%,高新技术产业对本地区工业生产总值贡献超过了一半,达到51.06%,同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率达到44.81%,反映了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经营效率高,也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这说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水平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竞争优势。表4 京、沪、深三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水平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工业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商品出口总额(%)北京18.9449.8330.71上海25.5028.6039.95深圳28.6551.0644.81数据来源:深圳科技年鉴2006、上海统计年鉴2006、北京科学委员会网站第三个方面产业潜力水平由四个分指标构成,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潜力、发展后劲与后发优势。其中前三个分指标:高新技术研发经费年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增长率分别代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经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产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年增长率,这些指标从产业规模和创新角度大致反映了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后劲。由于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大批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三资企业逐渐成为我国某些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因此第四个分指标外商直接投资(FDI)/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三资企业对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预期贡献。表5 京、沪、深三地高新技术产业潜力水平指标城市高新技术研发经费年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增长率(%)FDI/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北京18.6034.4033.602.48上海22.2620.5425.5718.07深圳28.0448.7734.3020.12数据来源:深圳科技年鉴2006、上海统计年鉴2006、北京科学委员会网站表5显示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增长率均高于同等竞争对手城市北京、上海,这说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后劲较北京、上海而言更强,其增长潜力也将更大。同时深圳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也是三座城市中最高的,而北京在这方面明显低于深圳、上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三资企业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的预期贡献较大,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强。因为过度依赖外资有其潜在的威胁性,不利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这将在下部分讨论。综合以上三方面指标衡量结果,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与北京、上海两地相比,在产出水平、增长潜力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总的说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素质较高,但在投入水平方面则有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一流的高等院校,国家级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也较少,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主体的格局存在着较大的弊端。(三)SWOT分析在前面的分析讨论基础上,这部分将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收集到的关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文献资料情况,对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SWOT分析法在战略管理领域中被广泛运用。SWOT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WO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机会、威胁是指产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在前面的(一)GPEST宏观环境分析部分中已做过比较详尽的分析。下面着重分析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劣势,并根据SWOT矩阵进行战略分析。1.优势首先,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内地其它城市相比具有规模优势。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具备较大的规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加,截至2005年底,深圳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44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有308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49家,超过50亿元的邮14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8家,并有一家企业产值超过1000亿。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并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如第3页图1)。比如,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从2001年起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90%(图6)。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强势品牌众多,如华为、中兴、华强集团、康佳、创维、长

    注意事项

    本文(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