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营销的渠道及对策毕业论文.doc
密级:学号: 11110702011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浅析中小企业营销的渠道及对策系 别: 管理学院 专 业: 工商管理 班 级: 2011工商 2 班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2014-5-5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汪欢欢 签字日期: 2014年 5 月 5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科技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保 密 ,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汪欢欢 指导老师签名(手写): 签字日期:2014 年 5 月5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摘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市场营销。市场如战场,谁能把营销做得更好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就能旗开得胜。当今,我们正经历着营销的时代,本质地来讲,我们无时不在进行着营销,有人营销的是商品,有人营销的是服务,有人营销的是思想,有人营销的是战略。如果我们不是营销的施动方,那我们就一定是营销的从动方。深度营销渠道是生产商在对自身及其所在行业进行系统思考的基础上,精心构造代理商、分销商和最终客户在内的深度营销价值链。深度营销使企业与各渠道企业结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有利于增强对核心分销商的控制和管理,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的有效流动,从而形成协同效应和动态竞争优势。 关键字: 营销;渠道;竞争;优势目 录第1章 引言1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3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3第2章 营销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42.1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42.2 营销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4第3章 营销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3.1企业普遍缺乏网络营销的意识63.2中小企业营销目的不明确63.3营销风险管理手段粗放化6第4章 企业营销问题的应对策略74.1分析产品,适应目标市场.74.2分析价格,促进消费需求.74.3分析渠道,提升运作效率.84.4分析广告与促销,推广出销量.9第5章 案例分析115.1欧莱雅企业背景及产品市场状况.115.2 欧莱雅在营销上主要存在的问题115.3 欧莱雅在营销问题的应对策略.12 第6章 结论13参考文献13第1章 引言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选题背景:营销渠道理论起源于消费品主导环境中对产品和产业营销特例的研究,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营销渠道理论体系。分销伙伴关系、渠道伙伴、经销商伙伴及渠道战略联盟所指的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渠道策略,这种营销渠道策略强调的是制造商与渠道成员间持续的和相互的支持关系,其目的是建立更加主动的营销团队、营销网络或者渠道伙伴的联盟。从这个角度来看,营销渠道策略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如果渠道管理者已经设计了一个强调深度分销的渠道,他就应该考虑与其大多数渠道成员保持一种紧密的关系,而不是仅与几个或一个成员保持紧密关系。选题目的与意义:营销渠道是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通道,是连结生产者与最终用户之间的纽带,是企业营销战略建设中的重点。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指导下,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摒弃过去的那些传统的、不合时宜的做法,在营销渠道策略方面大胆创新,探索适合中国市场发展特点的新的营销渠道模式。营销渠道合作伙伴(或战略联盟)的观念并非最近才出现。在20多年前,韦伯斯特(1986)就曾对一系列制造商及其分销商的关系进行了一项创造性研究,其中就提到了建立这种伙伴关系的方法,他指出渠道成员间建立“伙伴关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制造商必须在可能提供的产品、技术支持、定价及其他相关的领域公布明确的政策条款;第二个阶段是对现有供销商完成任务的能力进行评估;第三个阶段,制造商必须定时评估它与渠道成员之间制订的政策的适用性。 最近几年来,韦伯斯特的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营销渠道通常由许多各自谋求自身利益的公司组成,因为这些利益是相互竞争的,所以渠道成员常常无法合作,甚至各自目标完全相反,由此产生的渠道冲突往往导致渠道效率下降。分销中的联盟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出现的。斯特恩与安瑟理(2000)认为一个合适的联盟必须同时拥有三个条件:一方有特殊的需求;另一方有满足这些需要的能力;双方都面临着退出关系的壁垒。前两个条件是创造特别的价值增值的基础,这是战略联盟的根本。最后一个条件,即退出壁垒是保护一方不被另一方剥削的必要条件。哪些是壁垒呢?一般来说,有严格规则的或者双方具有相互依赖性的关系联盟,解脱关系会非常困难,于是各方宁愿投资以维持关系。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现状与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中小企业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的相关策略,目的在于改善中小企业营销中存在的为何,这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招聘方式的改善,使中小企业的招聘变得更为科学合理,从而使我国中小企业在未来的销售中走向国际化,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营销的研究现状:在市场营销理论研究不算长的历史上,出现了不少的学派和不同的观点,但时至今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学派各种理论还是有共识的。早期的市场营销理论只重视理论的研究,导致许多看起来很好的理论一旦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就出现很多问题。所以现在的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都把指导企业实际运作作为第一出发点,不只是在纯理论层面进行研究,而是在研究的同时就已经考虑实际应用的问题,这在营销理论研究界已成为普遍共识,研究人员把自己的理论能被企业采用看成是一种荣誉。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就考虑到实际应用问题,这是现在的主要共识。 新形势下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的趋势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几乎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人类社会即将从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电子商务时代,所以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也应该顺应这一趋势,在电子商务的品台上进行新的研究,这必然是未来研究的一大趋势。 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个国家的企业在整个世界市场上为争夺生存的空间而进行着残酷的优胜劣汰的竞争,这种背景下,一个企业要想得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必须在各个方面出新,其中营销策略的创新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企业要通过自己的新型营销让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满意,进而感到满足,最后达到有依赖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长远的成功。同时,当今世界已是一个信息时代,谁能够最先充分利用这一工具,谁就必然能够在新时代中占据先机。所以我认为新形势下企业必须在营销方面创新,扩展营销理论并将其利用到实践中去,这必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趋势。(二)国外营销研究现状:路易斯波恩和大卫科特兹(2003)根据在企业营销过程中企业与渠道成员联系、信任程度的不同,将营销渠道共分为三个层次:(1)一级关系营销渠道。这种渠道的基本点是:企业主要通过价格和其他财务上的价值让渡吸引各种不同类型的经销商、客户与企业建立长期交易关系。如对那些频繁购买以及按稳定数量进行购买的经销商给予财务奖励的营销计划等。 (2)二级关系营销渠道。当企业不仅用财务上的价值让渡吸引经销商和客户,而且还尽量了解单个经销商和客户的需要和愿望,提供优质的、个性化、人格化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来强化企业与经销商、客户的业务联系时,就形成了二级关系营销渠道。 (3)三级关系营销渠道。这种营销渠道使企业和经销商、客户之间发生了互相依赖对方的结构性变化,形成了某种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存在专用性资产和重复交易的条件下,一方一旦放弃这种战略伙伴关系,就必将会付出巨额转移成本。这就使得双方对这种紧密关系的维持具有了重要的价值,从而形成“双边锁定”。这种营销渠道中良好的结构性关系将大大提高经销商和客户转向竞争者的机会成本,同时也可大大增加经销商和客户脱离竞争者而转向本企业的利益。 一般说来,一级关系营销渠道是浅层次的,尽管这种方式对经销商和客户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却很难创造持久的关系,因为竞争对手很快就会模仿从而使企业失去优势。而三级关系营销渠道则是深层次的,因为这种营销渠道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且还体现了一种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努力为客户提供“超额价值”的营销哲学,双方的关系是互惠、稳定的,给双方带来长期的价值,可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二级关系营销渠道则界于两者之间。这就是深度营销渠道理论的由来。 根据上述学者的观点,并结合长期的运营管理经验,我们可对深度营销渠道的内涵作出如下论述:深度营销渠道是生产商在对自身及其所在行业进行系统思考的基础上,精心构造的、以自身为核心,包括代理商、经销商和最终客户在内的深度营销价值链。在这一价值链中,制造商与各渠道企业结成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和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渠道下沉,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并通过各种方式将企业的价值观念、战略意图、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渗透到各渠道企业的企业文化之中,增强对核心分销商的控制和管理。实践证明,深度营销渠道能够明显提高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营销价值链中的流动速度,从而显著增强营销价值链中各企业之间的整体协同效应并获得动态竞争优势。13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 针对本文研究主题,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所负载的知识信息进行归纳鉴别清理与分析,并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状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叙述、评论、建构与阐述。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得到中小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第2章 营销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2.1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和核心,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影响着我们的其他产业,关系着我们的就业。虽然它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但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我国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增长18%,其中大型企业增长率为5%8%,而同期中小企业增长率超过30%。19881998年仅中小企业数增加了214万个,占全部工业新增企业个数率超过99.3%;中小企业总产值增加了45785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新增额的63.08%;在每年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均占到约60%。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大型企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又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主要承担者。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由于其资本构成低而更多地使用劳动力资源。美国学者戴维·泊奇研究指出,每10个新工作岗位中,有8个是雇员不足100人的小企业创造的。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所安置的就业人数占到全国所有企业总量的75%,随着国有企业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及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从国有大企业中下岗分流的人员需要依靠中小企业来解决就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会进入城镇中小企业或农村乡镇企业。2.2 营销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发展阶段。中小企业采用什么样的 经营战略,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性质决定了经营战略的特点。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只有采用这样的经营战略,才能最好地适应环境,发挥自身的资源能力,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反之,如果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中小企业仍然采用旧有的经营战略,则各方面的能力都将大打折扣,很快就会出现严重的生存危机。 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经营战略的发展已经历过两种形式。一种是生产主导型经营战略,主要存在于改革开放前的国营中小企业和集体中小企业中,它与行政命令式的计划经济环境相适应,中小企业的任务中心是产品生产,中小企业的价值取向是产值和产量,其它如管理制度、工作方式、思想观念等也是以此为基础而决定的。一种是销售主导型经营战略,它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的任务中心是市场销售,最高目标是利润增长,价值取向则是产品销售额,其它如管理制度、工作方式、思想观念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经营战略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普遍运用,初步造就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微观经济基础,使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实力大大提高。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就在由生产主导型经营战略向销售主导型经营战略变革的同时,一种新的经营战略,即战略主导型经营战略 已经应运而生。第3章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1企业普遍缺乏网络营销的意识我国仍然有很多的中小企业还只停留在传统市场上,没有认识到在新经济条件下网络营销对中小企业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简单地认为网络营销等同于网上销售,认为自己的产品不适宜在网上销售,就可以远离网络这一市场。也有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偏激地认为网络营销的环境尚不规范,网上营销缺乏诚信,而放弃这一市场。此外,还有些中小企业尽管意识到了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的差异却又缺乏正确的认识。由于网络营销的特殊性,人们在浏览信息时是主动地获取信息,许多中小企业单纯地把网络作为一个广告宣传的舞台,这样一来就容易让处于广告接受过度的浏览者产生厌恶,从而影响到企业网络营销的效果。3.2中小企业营销目的不明确由于营销人才的匮乏,中小企业在建设自己的营销网络时往往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市场营销方案,只是在理论上感觉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认为如果自己的企业没有一个市场营销方案可能会显得落伍,有损企业形象。这使得原本非常重要的市场营销变成了一种时尚行为,而市场营销想要取得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连中小企业的决策者自己也不明确。3.3营销风险管理手段粗放化在招聘的过程中,一般应聘人员在选择公司时会根据招聘专员的专业化水平来形成对公司的第一印象,进而决定是否选择它,所以中小企业招聘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招聘的质量。然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不注重对招聘专员的培训,尤其在沟通和礼仪方面,导致企业的外在形象受到损害,进而影响到企业招聘的效果,同时由于招聘专员不够专业,在招聘的过程中缺乏经验,很容易错失人才,给企业的人力资源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第4章 中小企业营销问题的应对策略 4.1分析产品,适应目标市场 产品,是企业市场营销的基础。但产品力却被许多企业忽略,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在开发产品时,基础工作做得不扎实,不是缺少个性、盲目跟风,就是产品适应度低, 没有竞争力。还有一些中小企业把产品当作人民币,以为在国内任何地区都可以畅通无阻。目标市场选择注意的问题(1)确定中小企业的差别优势。中小企业在制订目标市场竞争战略时,必须注意分析自己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某些差别优势,以便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2)要把握时机,捷足先登。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要针对目标市场的变化特点,抢先设计新产品、抢先投入生产、抢先进占市场、抢先转移市场。 (3)必须灵活主动,随机应变。市场瞬息万变,只有及时研究市场机制运行规律,充分了解和掌握需求动态的变化趋势,适时调整经营方向和竞争策略,以变应变,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取胜。 (4)注意发挥整体效益。中小企业选定了自己的差别优势,确定核心策略后,仍要和其他辅助策略组成有机整体,以在市场竞争中各显神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发挥整体竞争效益。4.2分析价格,促进消费需求对价格的分析:产品的价格,在市场营销上一直是个敏感点。在“价格战”成风的市场现实中,任何一种价格的变化,都应当是事出有因的。而这个“因”,必须通过严谨的调查、周密的分析后,才能得出,而不是随意而为的。 由于国内许多中小企业在给产品定价时,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很少去作战略性考虑, 使得一些产品的价格伸缩性很大,被消费者视为价格“注水”。一旦产品销售受阻或销量上不去时,降价似乎就成了他们的惟一选择。这样做不仅自己很被动,有时连经销商也不叫好,而且也使前期购买的消费者,产生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从而使品牌美誉度受到损害。 在具体分析时,还应当结合当地市场的消费者购买力,以及当地市场的销售情况,尤其是同类竞品的价格变化(包括对经销商价格政策的变化),作综合分析,全面判断。价格的定位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降临,全球经济的萎靡,许多名牌产品放下了架子,纷纷亮出降价的大旗。就国内市场来说,由长虹集团发动的彩电价格战给中国家电产业当头一枪。当然不排除市场营销中长虹为了某一个战略考虑对价格作出的战术上的调整,但市场对此激烈的反映却说明,中国企业的市场营销真的只处于初级阶段。有一个故事说日本人和中国人作生意的差别。两个中国人在同一个地方卖鸡蛋,一个中国人卖一块钱一个,最好的情况是,另一个中国人同样也卖一块钱,往下是你卖一块,我卖八毛,我卖八毛,你一定会卖六毛。日本人的做法是,你在这卖鸡蛋卖一块钱,我找另一个地方卖一块二毛钱。这当然不仅仅是一个笑话,更多的是反映了两个国家的人们不同的心态。产品价格,是产品连接消费者最敏感的纽带。一个产品的价格,包含了产品生产的利润、成本因素,同时包含了产品的品牌因素。一个产品的价格究竟是怎样确定的呢?传统的营销理论认为,价格是取决于消费者心中认同的价值。消费者对一个产品价格的心理承受范围决定产品价格。以顾客的决定价值来确定价格。在消费者心中一个普遍认为是“物美价廉”,那么,物美到什么程度,价廉到什么程度才是消费者的最终标准呢?这个问题现代营销理论中没有答案。通常的做法是市场上的参考价。以市场的调节来达到平衡。现实中的问题是,企业把产品价格降低到成本以下,消费者仍然不能满意。2002年夏季的矿泉水价格战中,某名牌矿泉水的出厂价已低到0.5元一瓶,大大低于成本价了,市场仍然没有起色。企业真的困惑了,我已经这样了,市场怎么还是这样。这其中当然还包括市场容量、渠道、营销手法、品牌价值等等复杂的因素,但是,营销理论中除了市场的价值规律的调节的解释之外,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当今市场上,众多中小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打败竞争对手乱降价,乘市场之危获眼前之利乱涨价的做法,都是杀人又自杀的做法,绝对不能保证中小企业的长治久安的。价格定位,不是市场取胜的唯一法宝。企业定位是基础,产品定位是导向,价格定位就是企业的风帆。前两者是战略问题,价格定位是战术问题。如果战略错了,战术是没有意义的。 4.3分析渠道,提升运作效率销售渠道的分析:渠道,是产品通向消费者的桥梁。国内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采取经销制和委托代理制的销售方式。这类销售方式的优点是,销售成本相比直营要低许多,销售终端网络的建立也比直营来得快。但这类销售方式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终端网络不为自己所掌控;中小企业一旦做出某些策略调整,市场反应比较慢;经销商一旦翻脸,中小企业在当地的市场行为有可能前功尽弃。 虽然如此,经销制和委托代理制在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所采用的销售方式。这是我们这个市场的特性所决定的。 既然营销是靠网络吃饭的。那么,网络的多与少、网络质量的优与劣,就将直接影响到产品销量的多与少、市场占有率的高与低。而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营销网络体系,是任何一个中小企业都梦寐以求的。因此,营销分析中对渠道的分析,将重点体现在提升营销网络的有效性与网络的运作效率之上。 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有效的比较和分析,将一些只吃费用不见产出,或是那些高投入低产出的终端,从网络中清理出去,以降低营销成本。 另外,对渠道的分析还要包括对经销代理商产品库存量的分析。如果中小企业无法掌握经销代理商所拥有的终端,那么对经销代理商产品库存量的分析,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因为库存量的多与少,直接说明产品在终端的销售情况。通过对经销商库存量的分析和掌握,还有助于中小企业内部的产销协调。如果有可能,对渠道的分析中还可包括客情关系、业务员客户拜访率等,因为这些都与渠道和终端建设有关。 中小企业的渠道运作:由总经销商为中心,变为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销售工作千头万绪,从销售网络开发到经销商开发、从铺货到促销,内容繁多,但归结起来,销售工作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产品铺到消费者的面前,让消费者见得到;二是如何把产品铺进消费者的心中,让消费者乐得买。不同时代,企业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 即便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小企业还多是在销售通路的顶端,通过市场炒作和大户政策来展开销售工作。当市场转为相对饱和的状态,对中小企业的要求由“经营”变为“精营”、由“广耕”变为“深耕”时,这种市场运作方式的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实践证明,这种市场运作方式越来越成为销售工作的桎梏。针对这些弊病,成功中小企业开始以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来运作市场。厂家一方面通过对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商等各环节的服务与监控,使得自身的产品能够及时、准确而迅速地通过各渠道环节到达零售终端,提高产品市场展露度,使消费者买得到;另一方面,在终端市场进行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提高产品的出样率,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使消费者乐得买。 4.4分析广告与促销,推广出销量推广与促销是企业营销费用投入最多的两个方面。而这两大投入的有效性如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结果。因此,对营销推广和促销工作的效果分析,是整个营销分析中的重头戏。 由于对这两方面工作的效果分析,涉及费用这一敏感问题,因此,如果中小企业的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工作是由广告公司代理或营销策划公司代理的话,那么在做此项工作时,就应当参考广告(策划)代理公司的每月工作(服务)总结(一般运作规范的广告公司每月会向所服务的企业递交一份月度工作报告)。 这部分工作包含两个方面,即广告和推广、促销活动。 对广告部分的分析,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广告表达方式和诉求点选择是否到位。通常,中小企业在委托广告代理公司发布广告一个阶段后,都会要求对广告受众作一个效果调查,以便及时掌握其目标消费者对广告的表达方式和诉求点的接收与否。一般来说,这种广告效果调查应当委托第三者执行,以求得客观、公正的评价。 2、媒体的选择是否准确。任何一种媒体都有它的优劣势,因此广告代理公司在选择广告发布媒体时,都会向所服务的企业提交媒体分析报告,详细列出当地各类媒体的优劣势,以供中小企业判断决策。一旦媒体发布计划实施后,无论广告发布代理公司还是中小企业自身,都有一个跟踪问题。集中体现在目标消费群对广告的反应上。如果发现所选择的媒体(包括时段、频道)并非是中小企业产品目标消费群最佳的接收对象,就应当及时提出异议,并建议做出调整。 3、媒体投放量是否适宜。要使中小企业产品的宣传广告产生一定的效果,除了要有独特的诉求点、良好的创意制作和准确的媒体选择外,其发布的频率和量,都是构成广告效果的重要元素。同时,广告效果还有一个量的沉淀过程,忽略这些客观因素,同样会影响你的判断和决策。 而对推广活动和促销活动的效果分析则主要体现在: 1、推广活动的受众面。任何一种产品(或品牌及企业形象)的推广活动,由于其活动的本身并不要求在活动的同时产生销量,因而其效果如何,主要体现在参加活动的消费者的多与少,以及参与者对活动本身的反应上。 2、促销活动的“促销”效果。如果说推广活动因不带销量要求而属“软性”的话,那么, 促销活动就因其直接与销售量挂钩而属于“硬性”了。所以,对促销活动效果的分析,就要看产品销量的增长与否,以及促销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同时还要看消费者对促销形式的反应及接受度。 以上便是中小企业作营销分析的主要内容。其它诸如:产销协调分析,销售人员效率分析,差旅费使用分析等,虽然都包括在营销体系之内,但因其属单项分析,故不在此作介绍。 或许,中小企业(或经销商)在作相应的营销分析时,一开始会感觉无从着手。如果是这样,可以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营销分析真的对你做好营销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这绝非是纸上谈兵,而是做好营销管理的必需。对于从事营销分析工作的人员,一定要选择从事过一定时间的业务工作,并且具有丰富的业务工作经验,思维敏锐,理性严谨,认真负责的人。如果流于形式,那么,一切都是空话。第5章 案例分析5.1 欧莱雅企业背景及产品市场状况法国欧莱雅集团,财富500强之一,由发明世界上第一种合成染发剂的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创立于1907年。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努力,欧莱雅从一个小型家庭企业跃居为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头羊。2002年11月13日,欧莱雅集团荣获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评选的“2002年欧洲最佳跨国企业成就奖”。2003年初,欧莱雅荣登财富评选的2002年度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排行榜第23名,在入选的法国公司中名列榜首。欧莱雅集团的事业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283家分公司及100多个代理商,2002年销售额高达143亿欧元。欧莱雅集团在全球还拥有5万多名员工、42家工厂和500多个优质品牌,产品包括护肤防晒、护发染发、彩妆、香水、卫浴、药房专销化妆品和皮肤科疾病辅疗护肤品等。巴黎欧莱雅进入中国市场至今,以其与众不同的优雅品牌形象,加上全球顶尖演员、模特的热情演绎,向公众充分展示了“巴黎欧莱雅,你值得拥有”的理念。目前已在全国近百个大中城市的百货商店及超市设立了近400个形象专柜,并配有专业美容顾问为广大中国女性提供全面的护肤、彩妆、染发定型等相关服务,深受消费者青睐5.2 欧莱雅在营销上主要存在的问题2001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为400亿,2002年我国化妆品销售增长速度为1415,实际销售总额大约为450460亿。2003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发展速度将保持稳定增长,增幅不低于15,销售总额将达到500亿元。国内生产企业已达2500家,品种3万余种,市场总额居亚洲第二位,在全世界范围内而言已经成为一个美容大国。因此,世界名牌化妆品一致看好中国大陆的消费潜力,几乎无一遗漏地抢滩大陆,进驻中国市场,并且受到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中国市场上大放异彩。除了世界品牌在国内的混战外,欧莱雅集团还面临着国内本土品牌的袭击和进攻。化装品市场的巨大利润,吸引了国内一拨一拨的掘金者顽强地杀入,希望能够分的一杯羹。国产品牌实施薄利多销,控制中低档市场,使得国内市场呈现各踞一方的局面。虽然欧莱雅集团旗下的各种品牌已经几乎覆盖了全部的空间,但是国内的大宝、小护士、羽西(合资)、上海家化依然占有不少的护肤市场份额,此外,经过与外资品牌 的多年较量,国产品牌在市场营销能力上已经与国外品牌不相上下,甚至更胜一筹,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价值,他们不断成熟、虎视耽耽,伺机抢占地盘,令世界各大品牌防不胜防,头痛不已。 所以,目前国内的化妆品市场可以说是处于战国时代,群雄逐鹿,市场竞争极端的惨烈,不时有品牌从市场上消失或者被其他公司吞并。为此,各化妆品公司无不如履薄冰,不敢大意。 5.3 欧莱雅在营销问题的应对策略 面对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激烈竞争,欧莱雅集团丝毫不敢有所大意。为了尽可能地争取最大的份额,欧莱雅集团一方面在产品设计方面苦下工夫,保持了欧莱雅集团产品高质、独特、领先、丰富的文化内涵。高质是世界名牌化妆品的心脏,独特是世界名牌化妆品的大脑,领先是世界名牌化妆品的性格,文化是世界名牌化妆品的气质。而随着化妆产品原料构成的越来越一致性,化装品公司的竞争重点已悄悄地发生了转移:由原来的产品竞争转为市场营销竞争。欧莱雅集团为了抢夺中国化装品市场,主要采取了以下的营销竞争策略:1、市场定位策略。由于欧莱雅集团属于世界顶级品牌,所以欧莱雅集团引入中国的品牌定位于中高档,主要分为大众品牌和高档品牌切。通过市场定位策略,实际上欧莱雅集团在国内的化装品市场上已经是无孔不入,不放过任何一个定位,最大可能的攫取市场份额,挤垮其他对手。 2、细分市场策略。首先,从产品的使用对象进行细分,有普通消费者用化装品、专业使用的化装品。专业使用的化装品主要是指美容院等专业经营场所所使用的产品。第二,按照化装产品的品种进行细分,有彩妆、护肤、染发护发等。并进一步对每一品种按照化装部位、颜色等进行细分。第三,按照地区进行细分。由于南北、东西地区气候、习俗、文化等的差异,人们对化妆品的偏好具有明显的差异。 3、品牌策略。为了充分满足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竞争布局,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引进了十个主要品牌,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市场细分和定位,使得的集团的竞争策略能够顺利地进行。 4、广告策略。由于化装品的激烈竞争和越来越强的无差异趋势,如何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就成为了化装品公司挖空心思的问题了。 5、公共沟通策略。由于广告的局限性,大量的广告有时反而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抵触情绪,所以在运用广告之余,充分把握和利用一些公共沟通方式,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欧莱雅集团的市场营销策略,虽然还存在不少的缺陷,但是,或许这也正是他们的机会,一旦他们把这些小的问题都弥补过来了,那其他公司岂不惟有“望洋兴叹”的份了? 第6章 结论 通过本文我们已经可以发现:营销的渠道与对策已经成为公司渠道竞争的核心之一,渠道管理能力的研究对当代中国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和管理理论发展至关重要。它已经成为继价格竞争、产品竞争、广告竞争之后企业实力竞争的又一战场。我通过对一家国际企业的渠道研究,把现代的营销渠道和企业发展现状结合起来。通过这种结合,很好的展现了营销对一家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参考文献1.不战而胜:营销战略与竞争优势 高建华编著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32.市场营销学教程 修订版 李强主编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43.本土市场营销 马绝尘编著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94.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 韩德昌编著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55.市场营销学原理 梅清豪, 林新法编著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66.分销渠道管理 卜妙金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7.中国企业营销案例 汤定娜, 万后芬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8.战略市场营销 曾国安著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39.市场营销学 主编梅洪常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810.销售渠道管理 胡娟编著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