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时代”下摄影记者的职业素质新闻系毕业论文.doc
学士学位论文浅析“数字时代”下摄影记者的职业素质学 号 姓 名 院 系 专 业 指导老师 2009年10月学士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作者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 3Abstract 3前言 4一、传统新闻摄影与“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比较 4二、“数字时代”摄影记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5三、“数字时代”摄影记者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71、对数字技术的掌握 72、对新闻图片的真实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83、创新能力 10四、结语 12致谢 12参考文献 13 浅析“数字时代”下摄影记者的职业素质摘 要:数字时代,图片说话,图片新闻已经慢慢成为新闻媒体传播的主要手段。对于过去报头大幅标题加文字新闻,现在的报纸,网站取而代之的是配以富有冲击力的大幅图片。对于现代社会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人们似乎更容易接受图片新闻的简单明了。图片新闻正是以它的的易读性,速度性和娱乐性迎合了受众,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传播方式。图片新闻在媒体中的重要性超越了以往新闻史上的任何一个阶段。 面对“数字时代”报纸,网络的发展,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职业修养。如何在“读图时代”的大环境下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本文试探讨“数字时代”下摄影记者的职业素质。本文关键词: 摄影记者 职业素质 数字时代 Abstract: In the digital age, pictures, words, pictures, news has slowly become a major means of dissemination of the news media. Heading for a substantial increase over the past header text news, today's newspapers, websites replaced by a sharp impact force coupled with the rich picture. For the modern high-intensity, fast-paced way of life and work, people seem to be more receptive to picture the news straightforward. Photo news is with its accessibility, speed, and entertainment caters to audiences, has become a mainstream means of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society. Photo news in the media, whose importance goes beyondthe previous history of news media at any stage. The face of the "Digital Age" newspaper, network development, how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to maintain their professional self-cultivation. How to "Dutushidai" great environment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ie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digital age" under the photographer's professionalism. Keywords: photographer professional quality digital age浅析“数字时代”下摄影记者的职业素质前言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传媒现代化,数字网络化的迅速崛起与广泛应用,使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进入“读图时代”的报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立于不败之地,新闻图片无疑占据了重要一席。今天数字技术早已渗透到了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新闻媒体之中,伴随着信息生产、复制、传播、接收、反馈的全过程。可以断言新闻媒体在传播技术上已步入数字时代。数字时代,图片说话,图片新闻已经慢慢成为平面新闻媒体传播的主要手段。对于过去报头大幅标题加文字新闻,现在的报纸、网站取而代之的是配以富有冲击力的大幅图片。对于现代社会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人们似乎更容易接受图片新闻的简单明了。图片新闻正在以它的的易读性,速度性和娱乐性得到了受众的接受,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传播方式。图片新闻在媒体中的重要性超越了以往新闻史上的任何一个阶段。新闻摄影面临数字化的全面改革,提高新闻图片的感染力、冲击力,增强新闻图片的时效性,是时代要求,是新闻媒体竞争的需要。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的时期对新闻摄影记者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传统新闻摄影与“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比较1、强化新闻摄影的时效性 数字技术强化了新闻摄影对时效性的要求。在传统的机械复制时代,由于新闻记者所拍摄的胶片必须进行冲洗、放大,进而再进行挑选、编辑,新闻图片的发稿时间常常多达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而在数字时代,新闻图片完全可以做到即摄、即传、即编。当摄影记者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新闻照片就已经发回了记者所在媒体的编辑部,这对于每一个摄影记者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 2、简化拍摄难度,方便后期处理 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令新闻摄影的操作难度降低。在胶片时代,摄影记者不仅要专注于用镜头捕捉某一特定时刻,将光线、新闻事件、画面主体等所有视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决定性瞬间”,同时还要兼顾一般摄影的技术标准曝光、对焦、色温、明暗对比度、构图。一旦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也就意味着一张新闻图片的拍摄已经完成,新闻图片在后期所能做的修饰仅限于裁剪。而在数字时代,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仅仅意味着获取这张新闻图片的开始,图片的曝光、色温、明暗对比度、裁剪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后期调整。虽然过度地依赖计算机的后期调整可能会引发某些道德和法律问题,但是不可否认,数字技术令新闻摄影工作的后期编辑与前期摄影变得几乎同等重要。 3、降低拍摄成本,扩大稿源 一套完整的数码摄影和数字传输系统建立以后,新闻摄影的成本消耗已经降到最低。如果不考虑对器材本身的耗损,拍摄制作费用已经几乎等于零。随着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高像素品质的数码影像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4、扩大展示、交易平台 数字技术为摄影记者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传统的新闻摄影工作中,摄影记者所拍摄的新闻图片只有极少一部分能够见报。进入数字时代,互联网为摄影记者发表大量摄影作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摄影记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个人主页展示所拍摄的新闻图片,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络上的新闻图片代理机构售卖自己拍摄的新闻图片。这样既能够更好地调动摄影记者的工作积极性,也在更大程度上尊重了摄影记者的劳动价值。二、“数字时代”摄影记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 “数字时代”下的新闻图片特征,要求了当代摄影记者的职业素质有别与传统摄影记者。新闻摄影记者首先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工作者的特征和修养。又要有独特的手段和能力。1、政治素质作为我国特定国情舆论工具之一的新闻摄影记者,不管你是党报记者还是晚报记者或是其他报纸的记者,首先要为政治服务,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这样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及时地报道党和国家所发生的大事和各方面的好新闻事件2、扎实基本功新闻摄影记者必须练就一身硬功夫,才能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轻松自如,迅速准确地完成拍摄任务。有时要能凭手的感觉和自身积累的经验调节照相机的每一挡快门与光圈组合,不取景构图拍摄、慢门手持拍摄基本保证画面清晰,熟悉各种光线并能进行准确曝光的技术;精通各种照相机附件的使用技巧,熟悉暗房的全部操作程序,能独立完成照片后期制作。数码摄影的普及使用,要求新闻摄影记者不仅要了解数码成像原理,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还要熟悉电脑操作及相应的图像编辑软件,实现数码图像网上传递,提高新闻图片的使用时效性。3、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就是为了忠诚于职业而作的种种努力。新闻摄影的现场形象纪实性,意味着摄影记者与被摄事件是处于同一时空当中,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刻,新闻摄影记者都担负着记录人类历史的重托,深入到战争的发生地区,穿行于自然灾害现场,周旋于政治暴力中心。记者的职业正成为当今世界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很难想像一个缺乏职业精神的新闻摄影记者会不畏艰辛、锲而不舍,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去拍摄。4、审美判断能力新闻摄影是以图像来感染人、影响人,从而达到传播信息目的的。没有艺术性的图像,不论新闻价值多么高,都不能打动读者心灵,引起读者共鸣的。没有艺术性的新闻摄影图片,发挥不出传播新闻信息的作用。一幅好的新闻图片胜过千言万语,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在摄影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审美知识和观点,认真对待每一幅新闻图片,要在每次按快门前,仔细地衡量用光、构图和拍摄角度等,力求使每幅作品达到完美,以一种艺术创作的精神,对待每一次的拍摄。 既要有一般的审美能力,又要有独特的摄影审美判断能力。只会按动快门而对摄影的造型规律和审美知识一无所知的摄影匠,永远不能成为成功的摄影记者。好照片离不开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形式美的表现形式。5、职业道德意识新闻记者不仅要有高超的职业技能,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感。一个人的名利、地位、金钱甚至是家庭都可以失去,这些都可以重新获得,惟有人格不能失去,道德不能失去。道德文章不分家,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不论在何时何地,都需要保持一种高尚的品德,心中有“浩然正气”,才能实现人格层次的自我超越,才能拍摄出高品位、高格调的作品。这些都是传统摄影记者所应有也是必须有的素质。三、“数字时代”摄影记者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从“数字时代”新闻图片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摄影记者要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来应对现代媒体的需要。1、对数字技术的掌握二十世纪末,数码相机、电脑网络的诞生与广泛应用给新闻摄影带来一场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摄影记者的思维理念、业务知识、工作方法等都要深刻变革。数码照相机和传统照相机相比,其方便快捷的优点已是不争的事实。“快”是新闻的生命,增强新闻的时效性,数字化新闻摄影明显优于传统新闻摄影。数字网络摄影记者如虎添翼,但也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摄影记者要不断进取,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数字技术,能够随时随地能通过网络向编辑部传输图文。今天跟不上数字网络发展的步伐,那么明天就会在新闻摄影领域落后于他人。越来越多的摄影记者已经是手提两只“鸡”(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揣着一只“猫(调置解调器),新闻摄影全过程实现了数字化, 其时效性的飞速提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数字之父尼葛洛庞帝教授曾大胆预言“过去,大部分的信息都经过人的缓慢处理,以书籍、杂志、报纸和录像带的形式呈现;而这,很快将被廉价的电子数据传输所取代。”我们现在不仅能在电视上看到现场直播,网络上的图文直播也成为网民们的一个好的选择。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门户网站对奥运会宏大的开幕式进行了媒体和图文的直播,使网民在边看开幕式的同时就能把开幕式的精彩图片下载到自己的存储设备上。这些都需要摄影记者对现代摄影器材,传输设备的熟练运用,才能及时的迅速的给受众传达好的新闻图片。2、对新闻图片的真实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是不是完美无缺的呢?显然不是的,2007年在网络上争论的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事件”至今悬而未决,2008年新春伊始则相继出现了“香港明星不雅照事件”、“大庆晚报摄影记者刘为强藏羚羊照造假事件”。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2007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评选上,又出现了造假行为:非突发新闻类金奖作品、组照为什么不回家,因作者声明其中错传了一张经过PS(通过电脑软件修改)的图片,主动申请“红牌”,被取消了获奖资格。数字时代新闻摄影要走的路距离美好的终点还有很远。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威胁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摄影的生命。画面的真实性是新闻摄影影的生命所在,就新闻摄影而言,无论为何目的,以何种手段颠覆了被摄事物的真实,那就是造假,就是传播假新闻。从新闻摄影的发展史上,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即使在高科技的数码相机没有出现之前,虚假新闻图片也依然存在。那些造假者除在文字说明上歪曲事实外。还利用传统相机拍摄的真实影像在暗房里进行刮膜,剪贴,拼接,叠放,移花接木,制造非镜头所摄的合成影像的事例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有些人还运用“换头术”,制造无中生有的“新闻”。因此,保持新闻真实性的根本问题不在于使用什么相机,而在于使用相机的人是否具有新闻摄影的正确概念,是否具有高尚的新闻职业道德,是否具有追寻事实真相,捍卫真理的精神。近几年来,造假新闻照片愈演愈烈,大有难以控制之趋势。如“华赛”大奖作品中国高楼第一爆(经PS制作),当年“非典”时期一对新婚伴侣走上街头的照片(记者找了两位青年假装成新婚伴侣),获得过世界新闻摄影大奖奖项的照片,还有近来社会上炒的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片”事件等!面对一个又一个虚假照片事件,如何应对数字化技术给新闻摄影真实性带来的影响,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首选要提高摄影记者的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必须以完全真实的图像去反映新闻事实,不能主观地对图像进行修改加工,甚至制造新闻图像。一名摄影记者违反新闻道德去造假,是对读者、对同行的欺骗和亵渎,更是摄影记者的最大禁忌。数字技术只是新闻摄影的一种手段喝工具,因而摄影记者在信息时代所应有的职业道德、伦理品格比之其他时代要求更高,其责任感也应更加强烈。新闻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才能令人信服。其次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坚持“抓拍”。在新闻摄影的采访方法上,抓拍是一种主要的拍摄方法,也是避免摄影新闻失真失实的重要手段。在新闻摄影中,抓怕的影像无论是外部形式的表现还是内部形式信息的传达,都具有很强的优势。从外部形式看,现场抓拍可以捕捉到最真实的画面,它与摆布、导演有本质的不同,导演出来的影像一般僵硬、程式化,而抓拍是在被摄对象处于自然状态下捕捉到的影像,传达出浓郁的现场气氛,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从内部形式来看,现场抓拍能够更加有效地传递信息。抓拍到的影响,信息量比较大,因为现场气氛、人物的感情、事件的发展经过都被浓缩在抓拍的一瞬,每一个环节都包含很多信息。同时由于来自现场的影像可信度高,所以照片的传播效果会更好。生活在读图时代的现代读者,渴望看到新鲜的、个性化的照片。一张优秀的新闻图片,不是导演出来的,它是摄影记者在深入生活后采集而来的。从具体操作层面上,一些成熟媒体对数字新闻图片的操作准则值得借鉴。以美联社为例,他们在对数字新闻图片的后期调整中,遵循以下几点规定:1、只对照片做传统暗房可以做的加光、减光、调整色调、剪裁等处理,无论如何也不能修改图片的内容。2、在调整颜色时一定要非常小心,确保是现场真实气氛的还原,如果出现不同寻常的色调一定要在图片里向读者说明,一定要把色彩的改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3、 如果在照片的处理过程中有任何问题,立刻像高级编辑咨询。4、 诚实是美联社图片的最高准则,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应该指出的是对数字影像必要的后期调整还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不改变新闻图片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色阶、色饱和度、对比度、曝光量的适当调整应该被允许。一些内容被部分修改的图片,如果确有必要刊登、发表,应当就修改的内容在媒体上做出必要说明,并且此类图片不能被划归到新闻图片的范畴,而只能作为报刊的封面图片或插图3、创新能力“新闻摄影之父”埃利希萨洛蒙曾这样说:“如果一个摄影记者不想仅仅成为一个工匠的话,那么他就必须为形象的创作做不懈努力,应该反复地思考如何才能获得独特的照片。” (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第3版作为摄影记者,他的重要职责就是用相机创造性地、艺术性地记录下社会大变革中的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我们的报道怎么能够千篇一律呢?关键是看我们的摄影者有没有慧眼识金的能力,是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创造新的东西,在这里创新的意识对摄影记者非常重要。(1) 走出唯美误区。完美的形象表现,不是指凭着主观的美好愿望去追求超越现实生活的“美”,而是指能够更好地运用摄影手段,充分地表现出新闻事件的本质和作者所要强调的主题。让照片赏心悦目,作为摄影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地求美,陷入唯美的误区便本末倒置了。例如,一些摄影记者喜侧光、逆光,不用顺光;喜用自然光,不用闪光灯;构图时总是追求画面完美无缺、背景干净、画面丰满、场景对称等等。这样的结果,只会直接导致许多画面的重复和人为导演的发生。客观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一定要树立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的观念,不管什么环境,可不可以这么拍,先拍下来再说。任何陈规都是可以打破的,一些超常的构图、新鲜的角度和意外的表现方法都可以尝试。只有摄影记者的观念变了,美才不是单纯的表象的美,才能表现主题并达到最佳的效果。(2) 打破经验教条。经验主义会让我们失去思考的能力。无论是新闻摄影还是别的工作,经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但如果过分相信经验、依赖经验,工作起来就会一潭死水,甚至错失良机。时下,我们的不少摄影记者小有成绩便故步自封,往往还停留在过去那种“程式化”和“机器+ 人”式的照片拍摄模式。这不仅是现代新闻摄影记者创新的大敌,也与读图时代的发展要求格格不入。新闻摄影,在相信经验的同时,更要讲科学,不要总是按照常规去想问题、办事情。凡事不破不立,只要事先周密地准备一下,多从几个角度去考虑,敢于创新吃“螃蟹”,就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新闻摄影报道是一种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形式,传播效果如何,主要看对受众的影响和受众的反映。而对受众是否有影响和反映,或者对受众的影响和引起的反映的大小,首先要看我们的传播是否“有的放矢”,我们所传递的信息是不是广大受众所需要的和关注的,传播的方式是否符合受众的心理等。只有当摄影者关注受众的关注,反映了受众所需要的内容,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他的作品才会引起社会的共鸣,才会得到积极的评价,获得受众的欢迎。所以,新闻摄影报道心中要有观众。要使新闻摄影报道不断创新,摄影者就要研究受众,因为受众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和翻新的。(3) 屏弃摆拍情结。摆拍和抓拍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不少摄影记者对摆拍仍情有独钟。在新闻摄影实践中,一些从事摄影工作多年的老记者仍然习惯于按照自己想象的场景去导演、摆拍,这容易产生几种结果:一是画面效果可能很“出彩”,但同时拍摄对象经过了记者的摆拍后会感叹,原来平时报纸、网络上看到的照片都是如此出炉的! 这在很大层面上损害了记者的形象,会使读者对新闻媒体产生不信任感。二是画面有可能很糟糕。由于是临时导演、摆拍,要拍摄对象“表演”曾经自然流露的情感,他们会很难为情或有不满情绪,这样就导致拍摄的画面效果生硬,缺乏生气和感染力,有的照片甚至露出马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果。因此,只有真正丢掉摆拍的情结,我们才会逼自己在常态化的报道中去发现闪光点,创作出“眼亮心热”的佳作。四、结语数字生活已经深入到现代人们的各方各面,数字时代已成为了现代媒体最具竞争力的一个时代,新闻摄影将随着数字网络的完善和运用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摄影记者要在读者“挑剔”的眼光下寻求突破不断进取,顺应时代的趋势,做好自己的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把“无冕之王”的称号发扬光大,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前进。参考文献【1】文然: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优势与挑战,载青年记者【2】王玉明:全球化时代摄影记者应具备的素质,载军事记者,2009年第二期【3】周德民:抱“猫” 抓“鸡”摄影记者应对“数码+网络” 载新闻与写作2003年第2期(总第224期)【4】曾璜 任悦 编著:图片编辑手册,中国摄影出版社2006年2月第2版,2005.10【5】王甫君:数字时代如何保障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来自网络 2008年2月【6】石祯专:浅论读图时代摄影记者的素质构成,载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7月第8卷第4期【7】李西莉:新闻摄影记者素质谈,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25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