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电网中的作用.doc

    • 资源ID:3984274       资源大小:276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设计(论文)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电网中的作用.doc

    广 东 南 方 职 业 学 院毕业论文 题 目 名 称 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电网中的作用 系 (部) 工程系 专 业 班 级 11级电力工程管理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时 间 2013 年 10 月至 2014 年 6 月目录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I开题报告II毕业论文(设计)审阅与评审成绩III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VI第一章 绪论1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11.3 直流输电概述21.3.1国外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历史21.3.2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31.4 本章小结4第二章 直流输电42.1直流输电运行特性及其与交流输电的比较52.1.1 直流输电的优点52.1.2 直流输电的缺点52.2 直流输电的主要应用52.3 直流输电类型62.4 直流输电线路的基本类型62.5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的具体指标62.6直流输电控制系统分层结构72.6.1 直流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72.6.2 直流控制系统的等级72.7 本章小结8第三章 高压直流输电及特高压直流输电83.1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原件93.2 HVDC运行特性及其与交流输电的比较93.3高压直流输电谐波的危害93.4换流器特征谐波93.4.1特征谐波分析的假设条件103.4.2换流器交流测特征谐波103.4.3换流器直流测特征谐波103.5高压直流联络线的分类103.6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主要技术特点113.7 对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导线型式的选择113.8 本章小结12第四章 柔性直流输电124.1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134.2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优势134.3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开发的作用和意义144.4 柔性直流输电典型应用领域144.5 柔性直流输电国内外发展现状144.6 国外对柔性直流输电的规划144.7 柔性直流输电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意义154.8 柔性直流输电不同等级的经济比较154.9 本章小结16总结16参考文献16致谢17附录118附录223附录324附录425附录527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系 工程系 专业 电力工程管理 班级 11级电力工程管理 学生姓名 林殷 指导教师/职称 唐丕龙 1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电网中的作用2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2013 年 10 月至 2014 年 6 月3毕业论文(设计)所需资料(指导教师选定部分)(1)提高额定电压等级和额定输送容量。(2)提高直流输电的可靠性和可用率。(3)由于直流输电线路较长,故障率较高。(4)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运行过程中,任何形式的换流器在换流的同时都会在直流侧产生谐波。(5)要认真研究柔性直流输电运行系统的问题。4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内容(1)直流输电(2)高压直流输电及特高压直流输电(3)柔性直流输电5毕业论文(设计)的目标及具体要求本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等工作,论文应提供电子档文件且符合广东南方职业学院关于毕业论文的相关要求。毕业论文的进度安排在实际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要在规定时间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所规定的任务。任务书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系主任(签字) 任务书下达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字) 完成任务日期 年 月 日 学生(签名) 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我国电网面临空前发展的局面。由于直流输电具有送电距离远、送电容量大、控制灵活等特点,因此在运、在建及规划建设中的直流输电工程已经和即将在西电东送、南北互供中承担主要送电任务,在未来全国联网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好直流输电的研究、规划和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电网发展的重要任务。二、课题研究现状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其优点和特点明显:输送容量大;输送功率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快速控制和调节;直流输电系统的投入不会增加原有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容量,也不受系统稳定极限的限制;直流架空线路的走廊宽度约为交流线路的一半,可以充分利用线路走廊的资源;直流电缆线路没有交流电缆线路中电容电流的困扰,没有磁感应损耗和介质损耗,基本上只有芯线电阻损耗,绝缘电压相对较低;直流输电工程的一个极发生故障时另一个极能继续运行,且可充分发挥其过负荷能力,即可以不减少或少减少输送功率损失;直流本身带有调制功能,可以根据系统的要求作出反应,可以对机电振荡产生阻尼,可以阻尼低频振荡,从而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水平;能够通过换流站的无功功率控制调节系统的交流电压;大电网之间通过直流输电互联(如背靠背方式),两个电网之间不会互相干扰和影响,且可迅速进行功率支援等。直流输电技术适合远距离、大容量送电,可以送电到2000km以外,一项直流工程送电能力可超过300万kW;适合电力系统之间的网络互联及巨型水电、火电基地电力外送等。这些,都是我国电网今后发展中所需要的。 三、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电网随着国民经济和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发展局面。到200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84亿kW、发电量达1.91亿kW/h。发电总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仅次于美国,均列世界第二位。我国电网结构除台湾外已经形成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含福建)、华中(含川渝)和南方等6个跨省区电网和山东、海南、新疆、西藏4个独立省网。除西北电网以330kV为主网架外,其他跨省电网和山东电网都已建成500kV主网架。香港、澳门电网分别以400kV和110kV和广东电网从而和南方电网相联;华中和华东电网通过葛上直流输电工程已实现了互联;东北和华北、华北和华中电网通过交流500kV实现了互联;华中和南方电网通过三广直流输电工程实现了互联;西北和华中电网将在2005年通过灵宝直流背靠背工程实现互联;海南与广东的联网计划将在2006年实现。目前,全国联网的局面正在快速推进中,2006年前后可基本实现除新疆、西藏、台湾以外的全国联网。由于我国的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而主要负荷却在中东部。根据资源分布和负荷的特点,决定了在一个时期内,西电东送是我国电网发展的重要战略。未来我国电网的总体发展战略是: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四、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思路(1) 提高额定电压等级和额定输送容量。目前,高压输电工程的电压等级除伊泰普工程外,多为±500 kV,对于送电1000 km左右,送电容量不超过300万kW的直流工程来说这个电压等级基本合适。但当送电容量超过300万kW,送电距离接近或超过1500 km时,则有必要将电压等级提高到±600 kV或以上,输送容量提高到400万kW左右,以充分利用线路走廊资源,减少输电回路数,降低输电损耗。(2)提高直流输电的可靠性和可用率。直流输电工程在投运初期往往可靠性偏低、单极故障率偏高,甚至会出现双极故障,往往需要经过12年才能稳定到保证指标。像广东电网中有七八回直流输电馈入,即使按设计故障率指标计算,单极故障每年每极为5次,一年就将有7080次单极故障,甚至更多,这将给电网带来太频繁的冲击,因此必须有力的提高直流输电的可靠性和可用率。(3)由于直流输电线路较长,故障率较高。因此,发展精确可靠的故障测距技术,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做好直流输电的研究、规划和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电网发展的重要任务。(4)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运行过程中,任何形式的换流器在换流的同时都会在直流侧产生谐波。谐波电流会造成直流侧所有设备的附加发热,同时也会对直流线路和接地极线路走廊附近的电话线路(明线)产生干扰。所以要了解谐波的危害并研究能保证直流滤波器在正常运行、故障期间及故障后的安全的问题。(5)要认真研究柔性直流输电运行系统的问题。现在,随着海上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及无源负荷的供电需求,柔性直流输电以其灵活、经济、环保等诸多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种电网结构的安全稳定运行方案,以提高交系统的运行水平。(6)2013年,由于需求增长仍较缓慢,跨国电力电量交换规模很小,加之发电装机增长较快,水电出力和电煤供求状况较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迎峰度夏、度冬期间局部地区存在少量电力缺口。分区域来看的话,华北电力供需偏紧,华东、华中、南方电力供需平衡,东北、西北电力供应富裕。所以也要了解一定的国外的电力概况。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2013.10.102013.10.15 完成资料的收集和分类2013.10.162013.10.21 完成开题报告2013.10.222013.10.27 完成总体方案设计2013.10.282013.11.12 择写直流、高压直流和柔性直流输电的大概方向2013.11.132013.12.13 完成论文的全部重点和注意内容2013.12.142014.1.15 完成论文初稿2014.1.162014.1.26 修改并完成毕业论文2014.1.272014.2.2 整理论文格式2014.2.32014.5.31 准备答辩2014.6.12014.6.6 毕业设计答辩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1、胡毳;±800kV直流换流站电气一次设计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2、新型换流变压器在直流输电系统中运行特性的研究 陈清玉(Tran Thanh Ngoc) 湖南大学 2012年3、中国特高压电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杜至刚 山东大学 2008年4、全控直流输电新型拓扑方案探索性研究 张翌晖 华中科技大学 2011年5、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及发展前景 司梦;司圣法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交流变压器直流偏磁对直流系统传输功率的影响 张功望;欧林;王渝红;杨东斌;左坤;孙海涛 华东电力 2013 年7、多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前景 电网技术 2010年 第09期8、两电平电压源换流器的损耗计算方法J 刘军娜;赵成勇;李广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1年03期9、苏峰;基于PSCAD的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建模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10、董鑫;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的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08年七、指导教师意见:全文结构基本合理科学,逻辑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证方法较合理,参考的文献资料符合主题要求,从主题到内容符合专业要求,部分与本分之间衔接的比较紧密,但个别引文没有标著出来,真正属于自己创新的内容还不是很多,个别概念比较模糊,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八、指导系主任评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检查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审阅与评审成绩学生姓名林殷班级(专业)11级电力工程管理系 部工程系答辩时间2014年6月20日论文(设计)题目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电网中的作用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选题社会热点问题,逻辑结构严谨。观点表达清楚,论述全面。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但论据还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成绩: 86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评审(答辩)小组意见及成绩成绩: 评审小组老师签名: 年 月 日系答辩委员会审核意见 综合成绩: 主任(签名): 年 月 日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答辩时间 年 月 日 时答辩地点一、答辩小组组成答辩小组组长:成 员:二、答辩记录摘要答辩小组提问(分条摘要列举)学生回答情况评判三、答辩小组对学生答辩成绩的评定(百分制):_ 分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 秘书(签名): 年 月 日四、系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 系 (部)(盖章) 年 月 日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电网中的作用学生:林殷,工程系指导老师:唐丕龙,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摘要: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用电需求、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我国数十年来由于城市规划与电力规划工作的分离,形成了与负荷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配电网结构,所以我国电网面临空前发展的局面。 由于直流输电具有送电距离远、送电容量大、控制灵活等特点,所以基于直流的配电网具有比现有交流配电网更好的性能,可以快速独立地控制有功、无功,隔离交流电网故障传播,改善传统配电网易产生的谐波传染、电压间断、波形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因此做好直流输电的研究、规划和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电网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论文围绕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电网中的作用,提高对直流输电相关技术的了解,以直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展开论文,说明直流输电在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关键词:电能质量、电力规划、配电网、直流输电、交流电网HVD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ts role in China's power gridStudent: Lin Yin, engineeringInstructor: Tang Pilong, guangdong nanfang vocational collegeAbstract: In the fac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user demand for electricity, power quality, and the requirement of increasing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and for decades due to urban planning in our country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 power planning, formed the development request does not adapt to the load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structure, so the situation of power grid in China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Because HVDC transmission distance, large transmission capacity, flexible control, etc, so based on dc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existing distribu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can quickly independent control of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power grid fault isolation communication,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distribution netease to produce a continuous transmission of harmonic, voltage, power quality problems such as waveform flicker, so to do research,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dc power transmiss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power grid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e future a period of time. This paper a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HVDC technology and its role in the power grid in our country,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c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with flexible HVDC, light dc transmission,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on paper,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dc transmission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Key words: The power quality,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Dc power transmission, Ac power grid 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电力电子技术诞生近半个世纪以来,使电气工程、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高压直流输电是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最为重要、最为传统,也是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目前,电力电子技术仍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新的电力电子器件层出不穷,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不论在全世界还是在我国,电力电子技术都已造就了一个很大的产业群,如果再考虑到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这个产业群就更加庞大了。因此发展直流输电技术成为眼下的迫切需要。而将电流自然换相技术与柔性直流技术相结合构成多端直流输电技术更是未来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方向。在2013年1-9月,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65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比全国1-9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7.2%低1.4个百分点;其中广东3626亿千瓦时,增长3.7%;广西904亿千瓦时,增长7.0%;云南1045亿千瓦时,增长11.5%;贵州805亿千瓦时,增长7.2%;海南173亿千瓦时,增长9.4%。也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用电需求量也随之提高。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我国电网随着国民经济和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正面临着空前的发展局面。到200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84亿kW、发电量达1.91亿kWh。发电总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仅次于美国,均列世界第二位。我国电网结构除台湾外已经形成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含福建)、华中(含川渝)和南方等6个跨省区电网和山东、海南、新疆、西藏4个独立省网。今年3月31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宣布,世界第一个±800KV直流输电工程 云南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云广工程”),在孤岛运行调试500万KV试验取得成功。这是世界首次开展±800KV电压等级孤岛运行满负荷试验,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技术与管理达到新的水平。孤岛运行方式是在直流系统的送端与若干电厂形成相对独立的“孤岛”系统,即与大电网采用交流系统不联网、直接通过直流系统将电力送往受端的方式。采用孤岛运行方式能有效减少直流系统故障对主网的影响,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此次云广直流孤岛运行的成功是南方电网公司开展了近2年多的现场调试取得的结果,直流功率从100万KV至500KV共进行了6个阶段试验,虽然调试验证了孤岛运行的技术特征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但完善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因此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功率可控硅制造技术的进步、价格下降、可靠性提高,换流站可用率的提高,直流输电技术的日益成熟,直流输电在电力系统中必然得到更多的应用。1.3 直流输电概述 直流输电指以直流电流传输电能,直流输电系统主要由换流站(整流站和逆变站)、直流线路、交流侧和直流侧的电力滤波器、无功补偿装置、换流变压器、直流电抗器以及保护、控制装置等构成。其中换流器是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它完成交流和直流之间的变换,即ACDC DCAC。1.3.1国外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历史按照交、直流转换(换流)设备的发展过程,直流输电发展可分为一下几个阶段:汞弧换流阀阶段: 1954年之前实验性阶段(初始阶段) 特点:(1)直流输电工程的参数比较低; (2)换流装置几乎都是采用低参数的汞弧阀; (3)发展速度较慢。直流输电技术在初始阶段共有三个代表工程:德国,瑞典,原苏联晶闸管换流阀阶段: 19541972发展阶段 特点:(1)汞弧阀参数有很大的提高; (2)直流输电具有多方面的目的(水下,互联,远距离,大容量) (3)技术提高很多。新型半导体换流设备的应用:1972现在大力发展阶段 特点:(1)采用可控硅阀; (2)几乎全都是超高压; (3)单回线路的输电能力比前阶段有了很大增加; (4)发展速度快。1.3.2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1、应用领域 作为交流输电有力的补充(长距离大容量输电;联网;特殊条件下的输电)2、技术上的发展(1)设计标准化、系列化 每一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都是根据其介入系统的具体要求量身定做的,包括其额定直流功率、额定直流电压、性能要求等重要参数都是按照接入系统的具体要求,优化选取的,还远没有交流设备那样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有利于设备设计、制造,降低设备成本、降低工程造价,促进直流输电发展。(2)换流阀应用更高参数的晶闸管,减少阀元件数;应用新型器件 光直接触发:日本三菱、德国西门子; 电容换相技术(CCC) 瑞典ABB:改善换流站无功特性,减少无功消耗; 强迫换相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减少换流站无功消耗,防止换相失败; 户外式结构: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3)滤波器连续性调谐:改善性能;有源型:减少占地;(4)直流控制保护硬件集成度进一步提高,提高系统可靠性;软件编程图示化、人机界面更友好;在线监测,自检功能提高、远方诊断;主机实时操作系统。(5)多端直流输电(更灵活、经济)应用控制技术如:意大利本土 科西嘉 撒丁岛; 拉地松 尼可来 桑迪旁开发直流断路器,形成直流网络。(6)特高压直流技术:±800KV、±1000KV。 直流输电发展到今天,在一次和二次设备层面均有了长足进步,其发展方向是在保证系统运行可靠的情况下不断提高运行电压、增大输送功率、降低系统损耗、发挥其快速可控性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一次设备发展的关键是制造和运输限制条件下提高设备的绝缘耐压水平,提高通流能力,研究合理的主电路拓扑,提高直流输电系统动态性能。二次设备发展技术趋势是不断提高设备可靠性,提高控制性能指标,提高协调控制能力。通过功能的合理集成、有序分布方便人机交互,不断提高直流输电运行的集约化水平。1.4 本章小结 回顾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历史,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技术是怎样一步步进步并且转换为生产力的,反过来生产实践的强劲需求又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两者互相促进,才导致了人类社会今天的发达和繁荣。今后直流输电工程一定会更加先进,为人类创造出更多发物质财富。第二章 直流输电2.1直流输电运行特性及其与交流输电的比较2.1.1 直流输电的优点当输送相同功率时,直流线路造价低,架空线路杆塔结构较简单,线路走廊窄, 同绝缘水平的电缆直流输电可以运行于较高的电压;直流输电的功率和能量损耗小;对通信干扰小;线路稳态运行时没有电容电流,没有电抗压降,沿线电压分布较平稳,线路本身 无需无功补偿;直流输电线联系的两端交流系统不需要同步运行,因此可用以实现不同频率或 相同频率交流系统之间的非同步联系;直流输电线本身不存在交流输电固有的稳定问题,输送距离和功率也不受电力 系统同步运行稳定性的限制;由直流输电线互相联系的交流系统各自的短路容量不会因互联而显著增大;直流输电线的功率和电流的调节控制比较容易并且迅速,可以实现各种调节、 控制。如果交、直流并列运行,有助于提高交流系统的稳定性和改善整个系统 的运行特性。2.1.2 直流输电的缺点 直流输电的发展也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首先,直流输电的换流站比交流系统的变电所复杂、造价高、运行管理要求高;其次,换流装置(整流和逆变)运行中需要大量的无功补偿,正常运行时可达直流输送功率的4060%;换流装置在运行中在交流侧和直流侧均会产生谐波,要装设滤波器;直流输电以大地或海水作回路时,会引起沿途金属构件的腐蚀,需要防护措施。要发展多端直流输电,需研制高压直流断路器。2.2 直流输电的主要应用 远距离大功率输电; 联系不同频率或相同频率而非同步运行的交流系统; 作网络互联和区域系统之间的联络线(便于控制、又不增大短路容量); 以海底电缆作跨越海峡送电或用地下电缆向用电密度高的大城市供电; 在电力系统中采用交、直流输电线的并列运行,利用直流输电线的快速调节, 控制、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性能。2.3 直流输电类型1、两端直流输电:长距离大容量输电;2、多端直流输电:增加灵活性,高压大容量直流开关问题;3、背靠背直流输电:异步联网、非同步联网;4、柔性直流输电:全控器件 (GTO,IGBT),容量问题。2.4 直流输电线路的基本类型 就其基本结构而言,直流输电线路可分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以及架空电缆混合线路三种类型。直流架空线路因其结构简单、线路造价低、走廊利用率高、运行损耗小、维护便利以及满足大容量、长距离输电要求的特点,在电网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运用。因此直流输电线路通常采用直流架空线路,只有在架空线线路受到限制的场合才考虑采用电缆线路。2.5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的具体指标 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总计超过10项,这里只介绍停运次数、降额等效停运小时、能量可用率、能量利用率四项主要可靠性指标。 停运次数:包括由于系统或设备故障引起的强迫停运次数。对于常用的双极直流输电系统,可分为单极停运,以及由于同一原因引起的两个极同时停运的双极停运。对于每个极有多个独立换流器的直流输电系统,停运次数还可以统计到换流器停运。不同的停运代表对系统不同水平的扰动。降额等效停运小时:直流输电系统由于全部或者部分停运或某些功能受损,使得输送能力低于额定功率称为降额运行。降额等效停运小时是:将降额运行持续时间乘以一个系数,该系数为降额运行输送损失的容量与系统最大连续可输送电容量之比。能量可用率: 衡量由于换流站设备和输电线路(含电缆)强迫和计划停运造成能量传输量限制的程度,数学上定义为统计时间内直流输电系统各种状态下可传输容量乘以对应持续时间的总和与最大允许连续传输容量乘以统计时间的百分比。能量利用率:指统计时间内直流输电系统所输送的能量与额定输送容量乘以统计时间之比。2.6直流输电控制系统分层结构2.6.1 直流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 各层次在结构上分开,层次等级高的控制功能层次等级高的控制功能可以作用于其所属的低等级层次,且作用方向是单向的,即低等级层次不能作用于高等级层次; 层次等级相同的各控制功能及其相应的硬、软件在结构上尽量分开,以减小相互影响; 直接面向被控设备的控制功能设置在最低层次等级,控制系统中有关的执行环节也属于这一层次等级,它们一般就近设置在被控设备近旁; 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尽可能地分散到较低的层次等级,以提高系统可用率; 当高层次控制发生故障时,各下层次控制能按照故障前的指令继续工作,并保留尽可能多的控制功能。复杂的控制系统采用分层结构,可以提高运行的可靠性,使任一控制环节故障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程度最小,同时还可提高运行操作和维护的方便性和灵活性。2.6.2 直流控制系统的等级 现代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一般设有五个层次等级,从高层次等级至低层次等级分别为:系统控制级、双极控制级、极控制级、换流器控制级、单独控制级和换流阀控制级。当每极只有一个换流单元时,为简化结构,极控制和换流器控制可以合并为一个级;当只有一回双极线路时,通常系统控制和双极控制合并为一级。在直流系统各换流站中,需指定其中的一个为主控制站,其他为从控制站。系统控制级和双极控制级设置在主控制站中,它通过通信系统发出控制指令,协调各换流站的运行。2.7 本章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学科的新发展为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开拓着广阔的前景,从直流输电运行特性与交流输电的比较到直流输电控制系统的分层结构可以知道,直流输电技术在日益成熟,今后直流输电在电力系统中必然会得到更多的应用。第三章 高压直流输电及特高压直流输电3.1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原件 整流桥和叛变桥 直流平波电抗器 交、直流滤波器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接地电极 直流输电线 交流断路器3.2 HVDC运行特性及其与交流输电的比较1、 输送相同功率时,直流输电所用线材仅为交流输电的2/3 1/2;2、 在电缆输电线路中,直流输电没有电容电流产生,而交流输电线路存在电容电流,引起损耗;3、 直流输电时,期两侧交流系统不需要同步运行,而交流输电必须同步运行;4、 直流输电发生故障的损失比交流输电小;5、 在直流输电线路中,当一极发生故障时,只需停运故障极,另一极仍可输送不少于一半功率的电能。但在交流输电线路中,任何一相发生永久性故障,就必须全线停电;6、 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线路走廊宽度为90 120m,可输送功率为6GW,而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功率为6.4GW,其线路走廊宽度为76 84m,可节约土地资源16% 30%。3.3高压直流输电谐波的危害1、使电机、电容器等设备由于附加损耗增加而过热,缩短寿命;2、产生谐波放大甚至谐振,危及设备安全;3、引起电机机械振动;4、对电信设备产生干扰;5、使控制保护设备误动作;6、降低测量精度。3.4换流器特征谐波特征谐波:在假设条件下,换流器交流测的各相电流和直流侧的整流电压中所包含的谐波。即换流器交流测特征谐波和换流器直流侧特征谐波。3.4.1特征谐波分析的假设条件1、 交流电源为对称的正弦波;2、 交流输电系统及换流变压器主抗对称;3、 不计交流系统中各元件的电阻及换流变压器的激磁导纳;4、 平波电抗器的电感为无穷大;5、 晶闸管具有理想的开关特征;6、 等间隔触发。3.4.2换流器交流测特征谐波影响谐波电流数值的因素:1、换相角:随着的增加,每次谐波有多个极值点,但总趋势为下降。2、触发角:增加,各次谐波数值减小,但影响小。3、谐波次数:增加,各次谐波数值减小。3.4.3换流器直流测特征谐波影响谐波电压数值的因素:1、换相角:随着的增加,每次谐波有多个极值点,但总趋势为上升。2、触发角:增加,各次谐波数值增大。3、谐波次数:增加,各次谐波数值减小。3.5高压直流联络线的分类1、 单极HVDC联络线:只有一极导线或者两极导线中只有一极导线上有电流在输送电能,单极系统可以采用正极性或者负极性,换流站出线端对地为正则为正极,为负则为负极。通常采用负极,因为电磁干扰和可听噪声因素。单极系统不同形式接线:因其回线方式不同有大地回线、金属回线、双导线并联大地回线等3种方式。2、 双极HVDC联络线:采用两根导线,一正一负,每一端有两个额定电压的换流器串联在直流侧。正常运行时,两极电流相等,无接地电流,两极可独立运行。双极系统因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不同有三种类型:(1)双极中性点两端接地;(2)双极中性点一端接地;双极金属中线。3、 同级HVDC联络线:同级联络线导线数不少于两根,所有导线为同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设计(论文)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电网中的作用.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