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沿海散货船船体结构规范设计计算.doc

    • 资源ID:3983559       资源大小:3.45M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设计(论文)沿海散货船船体结构规范设计计算.doc

    第二章 104.6m沿海散货船船体结构规范设计计算2.1 说明本船是单层甲板,尾机型钢质沿海船散货船。除货双层底、舱区域的舷侧及舷侧甲板为纵骨架式,其余均采用横骨架式。本计算书按CCS 2006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进行计算与校核。船舶主要尺度 总 长 - 104.6 m 设计水线长 - 99.45 m 垂 线 间 长 - 97.3 m 型 宽 - 16.6 m 型 深 - 8.0 m 设 计 吃 水 - 6.48 m 结 构 吃 水 - 8.0 m 上甲板梁拱 - 0.15 m 方 形 系 数 - 0.84 水线面系数 - 0.8908 肋 距 - 0.60 m主尺度比 = 5.86 5 = 2.082.5 本船符合CCS船级要求 ,可以采用规范进行规范计算。2.2 货舱区域的结构计算2.2.1 外板2.2.1.1船底板(1)船底为纵骨架式时,船中0.4L区域内的船底板厚度t应不小于按下列两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3.1.3) mm mm式中: 纵骨间距,m,计算时取值应不小于纵骨的标准间距; 吃水,m; = 6.84 船长,m,计算时取不大于190 m;、 见(规范2.3.1.2) 折减系数:对于外板和甲板折减系数应不小于0.7;取=0.9=0.26C,计算时取不大于0.2d; 系数;见(规范2.2.3.1) , 当90 m 300 m 时 取值: = 97.3 肋骨,横梁或纵骨(船底、舷侧、甲板)标准间距按下式计算: = 0.0016L+0.5 m,且不大于0.7 m = 0.001697.3+0.5 = 0.65568 m所以取纵骨间距 = 0.70 m。= 0.267.864 = 2.04464,取不大于0.36d=2.3328所以取 = 2.04 = =10.01 mm = =10.85 mm实取t = 12 mm,满足要求。(2) 平板龙骨 平板龙骨的宽度应不小于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3.2.1)b = 9000+3.5L mm 式中: 船长,m; = 97.3平板龙骨的宽度不必大于1800 mm 。平板龙骨的宽度应在整个船长内保持不变b = 9000+3.5L= 900+3.5×97.3 = 1240.55 mm实取b = 1600 mm,满足要求。 平板龙骨的厚度不得小于本节所需求的船底板厚加2 mm, 且均应不小于相邻近船底板的厚度:(规范2.3.2.1)实取t = 14 mm,满足要求。2.2.1.2舭列板当船底和舷侧均为纵骨架式,而舭部不设纵骨。则舭列板的厚度应不小于 mm(r 为舭部半径,mm,为材料系数,为船底折减系数),且应不小于相邻船底板的厚度:(规范2.3.3.1)r = 1650 mm= = 10 mm,且t实取t = 14 mm,满足要求。2.2.1.3舷侧外板 (1)舷侧为纵骨架式时船中部0.4L区域内舷侧外板的厚度t 应符合下列规定:(规范2.3.4.2) 距基线D以上的舷侧外板厚度t 应不小于按下列两式计算所得之值: mm mm式中: 纵骨间距,m ,计算时取值不小于纵骨标准间距; = 0.7 船长,m ,计算时取值不小必大于190 m; = 97.3 吃水,m; = 6.48, 折减系数;见(规范2.2.5.7)=0.9、=0.9 见(规范2.3.1.2); = 2.04见(规范2.3.4.2), = 0.5C,计算时取不大于0.36; = 0.5×7.864 = 3.942,取不大于0.36= 2.3328,所以取 = 2.3328 实取t = 12 mm,满足要求。 距基线D以上的舷侧外板厚度t 应不小于按下列两式计算所得之值: 实取t = 12 mm,满足要求。 距基线D至距基线D 区域内的舷侧外板厚度t 根据上述、中的 用插值法求得,但不小于上述中的。 实取t = 12 mm,满足要求。(2)船中部0.4L 区域内的舷侧外板厚度应不小于规范2.3.4.4 要求的端部舷侧外板厚度,并应使船中部0.4L 区域外的舷侧板厚度能逐渐向端部舷侧外板厚度过渡。(规范2.3.4.5)2.2.1.4舷顶列板 (1)舷顶列板的宽度应不小于0.1D(D为型深);(规范2.3.5.1)0.1D =0.1×8000 = 800 mm实取b = 1800 mm,满足要求。(2)舷侧为纵骨架式时,船中0.4L区域内的舷顶列板厚度 t 应不小于按下列两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3.5.3) mm mm式中: 纵骨间距,m ,计算时取值不小于纵骨标准间距;s = 0.7 船长,m ;L = 97.3 = ,其中L船长,m,计算时取值不小必大于200 m; 折减系数,见(规范2.2.5.7);=0.9 实取t = 15 mm,满足要求。(3)在船中部0.4L区域内的舷顶列板的厚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小于强力甲板边板的厚度的0.8倍,也不小于相邻舷侧外板的厚度,舷顶列板的厚度可逐渐向两端过渡到端部舷侧外板厚度。(规范2.3.5.4)2.2.1.5外板开口(1)在船中0.5L区域内,舭部板弯曲部分应尽量避免开口,必要时应开成长轴沿船长方向布置的椭圆开口。(规范2.3.7.1)(2)舷顶列板上的圆形孔,如果避开舷缘和舱口边线外的任何甲板开口且孔的高度不超过舷顶列板的高度的20%或380 mm时,则一般不必补偿此圆孔应充分避免开在上层建筑端点,圆弧形舷缘不允许开口。(规范2.3.7.2)(3)海水进口及其他开口角隅应有足够大的圆角。通海阀箱厚度应与邻近的外板厚度相同,船长等于及大于90 m 时,应不小于12 mm, 但不必大于25 mm。(规范2.3.7.3)(4)舷门等开口角隅应采用足够大的圆角, 而且要避开上层建筑端点和货舱口边线外的甲板开口。在船中部0.5L 范围内, 应完全补偿, 补偿可用加厚板或复板, 在船长方向应有足够长度。(规范2.3.7.5)2.2.1.6舭龙骨如在船体上安装有舭龙骨时, 舭龙骨应连接在一根连续的扁钢上, 此扁钢可焊接在船体上, 舭龙骨上的端接缝、扁钢上的端接缝与外板上的端接缝都应相互错开。舭龙骨和扁钢不能突然中断, 应逐渐减小, 且在端点处的船体内应有适当的内部支持。(规范2.3.8.1)其尺寸参考了现有的13000T散货船的舭龙骨。2.2.2甲板2.2.2.1强力甲板(1)开口线外强力甲板厚度t, 除符合剖面模数要求外还应不小于下列各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4.2.1)纵骨架式: mm mm式中: 纵骨间距 ,m,计算时取值应不小于纵骨的标准间距; s = 0.7 船长,m; = 97.3, = 系数; mm mm实取t = 12 mm,满足要求。(2)开口线内的强力甲板的厚度t应不小于下式:(规范2.4.2.2) mm 式中:L 船长,L = 125.0 m mm 实取t = 10 mm,满足要求。 2.2.2.2 甲板边板(1)在船中部0.4L区域内的强力甲板边扳宽度,应不小于(6.8L+500)mm,其中L为船长,但不必大于1800,强力甲板边板在端部的宽度,应不小于船中部宽度的65%。强力甲板边板厚度应不小于强力甲板厚度。 (规范2.4.3.1)强力甲板边板的宽度不小于:6.8L+500 = 6.8×97.3 + 500 = 1161.64 mm实取t = 15 mm,满足要求。实取b = 1600 mm,满足要求。端部宽度不小于65%×1600 = 1040 mm 实取t = 16 mm,满足要求。实取b = 1400 mm,满足要求。2.2.2.3 甲板开口(1)当强力甲板上的机炉舱、货舱开口的角隅是圆形时, 角隅处要求加厚板, 且角隅半径与舱口宽度之比不小于1/20, 但对于舱口围板处未设置甲板纵桁者不小于1/10。如甲板伸进舱口围板内,圆形角隅的最小半径为300 mm。(规范2.4.3.1)取圆形角隅半径为500 mm。(2)角隅处加厚板端接缝应与舱口围板的端接缝以及甲板骨架的角接焊缝错开, 加厚板的厚度应较强力甲板增加4mm。实取t = 16 mm,满足要求。2.2.2.4下层甲板 第2层甲板在船中部0.4L区域内的货舱口边线外的甲板厚度t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4.5.1) mm式中:s 纵骨间距 ,s = 0.75 mm实取t = 10 mm,满足要求。2.2.3双层底2.2.3.1一般要求 (1) 所有肋板旁桁材上均开人孔,除轻型肋板外,开孔的高度应不大于双层底高度的50%,否则应予以加强,各肋板开孔在船长方向应尽量按直线排列,以便人员出入,在肋板的端部和横舱壁处的1个肋距内的旁桁材上,不应开人孔和减轻孔,否则开孔边缘应予以加强,且开孔要光滑。(规范2.6.1.7)实取肋板开孔400×500,满足要求。实取旁桁材开孔500×600,满足要求。肋板及旁桁材在支柱下的部分一般不应开孔,否则应有效加强。(2)所肋板在旁桁材,船底及内底纵骨上,均应有适当的流水孔和透气孔,并考虑到泵的油唧率,使舱内各处到空气管和吸口的空气与水能自由连通。(规范2.6.1.7)。实取底部开圆孔半径为100 mm。实取上部部开圆孔半径为50 mm。2.2.3.2中桁材(1)在船中纵剖面出应设置中桁材,中桁材高度在任何情况下应不小于700mm,且不下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6.2.1) mm式中: 船宽,m ; = 16.6 吃水, m ; = 6.48 mm实取: = 1000 mm,满足要求。(2)中桁材的厚度t 应不小于下述规定:(规范2.6.2.2)船中部0.4L 区域内: mm式中: 双层底计算高度,mm; = 1000 mm取t = 16 mm,满足要求。炉舱内中桁材厚度应较船中部0.4L 区域内中桁材增厚2.5 mm。取t = 18 mm,满足要求。(3)船中部0.75L 区域内, 中桁材上不应开人孔或减轻孔, 在个别特殊情况下一定要开孔时,应适当加强。船中部0.75L 区域以外, 中桁材( 舱壁前后1个肋距内除外) 上可以开孔, 但开孔的高度应不大于该处中桁材高度的40%。(规范2.6.2.4)(4)在实肋板之间的中桁材两侧, 应各设通达邻近纵骨的肘板, 其间距一般不大于1.20m, 肘板厚度与肋板相同。(规范2.6.10.1)实取中桁材上肘板厚度t = 12 mm,在未设实肋板的肋位均设肘板。2.2.3.3纵骨架式船底桁材(1)对船宽大于20 m 船舶,中桁材两侧至少应各设置2道旁桁材,桁材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m,距首垂线0.07 L以前区域,旁桁材间距应不大于4个纵骨间距。旁桁材应尽可能均匀设置。(规范2.6.10.2)实取两侧各设3道旁桁材。第一道旁桁材距船中2100mm,为非水密旁桁材;第二道旁桁材旁桁材距船中2100mm,为非水密旁桁材;第三道旁桁材距船中2100mm,为水密旁桁材。(2)上述桁材均应设置垂直加强筋。旁桁材上的垂直加强筋应按规范2.6.5.2 的规定设置, 水密旁桁材上的垂直加强筋应按规范2.6.6.2 的规定设置。实取旁桁材上的垂直加强筋-14×150,在未设实肋板的肋位均设加强筋。2.2.3.4纵骨架式肋板(1)在机舱区域, 至少每隔1 个肋位上应设置实肋板, 但在主机座、锅炉座、推力轴承座下的每个肋位处均应设置实肋板。横舱壁下和支柱下应设置实肋板。距首垂线0.2L 以前区域应在每隔1 个肋位上设置实肋板。其余区域实肋板间距应不大于3.6 m。(规范2.6.11.1)机舱区域:每隔1个肋位设置一实肋板:即 0.6×2 = 1.2 m。主机座、锅炉座、推力轴承座下的每个肋位处均应设置实肋板。其余区域:实取每3个肋位设置一实肋板:即0.6×3 = 1.8 m。(2) 纵骨架式实肋板厚度应较本节(规范2.6.5.1 )要求的实肋板厚度增厚10%,但不必大于15 mm,肋板上的每根纵骨处应设置加强筋。货舱和机舱厚度t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但不超过15 mm。 mm mm mm实取t = 12 mm,满足要求。非水密肋板垂直加强筋的厚度等于肋板厚度,垂直加强筋与内底纵骨焊接。实取垂直加强筋角钢L100×50×12,满足要求。(2)炉舱内实肋板和污水阱处的实肋板应较上式增加2.5mm。实取t = 14 mm,满足要求。(3)水密肋板的厚度按下述规定: (规范2.6.6.1 )水密肋板厚度较货舱实肋板厚度增加2mm, 但一般不必大于15mm。在横向水密舱壁下应尽量设置水密肋板;油舱的油密肋板厚度与上述要求相同。实取水密油密肋板厚度t = 14 mm,满足要求。2.2.3.5纵骨架式内底板及内底边板(1)底板的厚度按本节(规范2.6.9.1)公式计算,式中s 应取纵骨间距,但计算时可减去1 mm,内底板的局部增厚按(规范2.6.9.2)的要求。(规范2.6.13.2)在船中部0.4L区域内: mm mm(2)考虑重货加强,内底板的厚度t 应不小于按下列两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22.3.4) mm mm式中: 船长 ,m ,计算时取值不必大于400 m; = 97.3 内底纵骨间距; s = 0.7 装载率 ,其值应不大于0.833; = 0.8 在船中部舷侧处,从船底板量至甲板的垂直距离; = 8.0 mm mm 实取t = 16 mm,满足要求。2.2.3.6纵骨架式船底纵骨(1) 船底纵骨的最大间距应不大于1 m 。实取s = 0.7 m,满足要求。(2) 船底纵骨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6.12.2) 式中: 纵骨间距, m; = 0.7 纵骨跨距,m, 但不小于1.5 m ; = 0.7×3 = 2.1 系数,有中间垂直支撑柱时为0.52,无中间垂直支撑柱时为1.0 , 折减系数,见(规范2.2.5.7) =0.9 ; =0.9 见(规范2.3.1.2); = 2.04 实取:角钢L160×100×12, A = 30.054 , = 285.709 。(3) 内底纵骨应满足下列两式: 内底纵骨的剖面模数为船体纵骨剖面模数的85%。(规范2.6.12.3) 考虑重货加强,内底纵骨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1)式要求的船底纵骨的85%,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22.3.5) cm3式中: 内底纵骨间距, s = 0.65 m 装载率 ,其值应不大于0.83 在船中部舷侧处,从船底板量至甲板的垂直距离。H = 9.45 m 实取内底纵骨的剖面模数 。实取:角钢L160×100×10, A = 25.045 ,= 296.776 。2.2.3.7舭肘板(1)舭肘板应在每个肋位上设置,舭肘板厚度与实肋板厚度相同,舭肘板上可以开圆形减轻孔,但孔缘任何地方的板宽均应不小于舭肘板宽度的。(规范2.6.15.1) 实取t = 12 mm,满足要求。实取减轻孔400 mm。(2)当船底和舷侧采用纵骨架式且舭部不设纵骨时,该处的横向强力构件或相当舭肘板的间距s 应不超过下式要求:(规范2.6.15.5) mm式中: 舭板厚度,mm; = 14 型深,m; = 8.0 舭部半径,mm; = 1200 =1764.2 mm 实取每档肋位设置一舭肘板。2.2.4舷侧骨架 2.2.4.1舷侧纵骨上甲板以下的舷侧纵骨(包括舭部纵骨)的剖面模数W 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7.5.1) cm3式中: 纵骨间距,; = 0.7 纵骨跨距,; = 1.8 系数,应按下列两式计算,计算时取不大于1.077,当时,当时 计算压头,按下式计算: 其中 船体横剖面的水平中和轴距基线的高度,m; = 3.0 型深,m; = 8.0 吃水,m; = 6.48 系数,见规范1.1.1.1; C =7.864 , 系数 ,见规范1.1.1.1; =0.9 ,=0.9 纵骨基线的高度。从基线以上的纵骨:第一根: Z = 1.7,取 第二根: Z = 2.4,取 cm3第三根: Z = 3.1,取 第四根: Z = 3.8,取 第五根: Z = 4.5, 取 第六根: Z = 5.2,取 实取:角钢L140×90×10, A=22.261 ,=191.491 。舷侧平台: Z = 5.8第七根: Z = 6.6 取 第八根: Z = 7.3 取 实取:角钢L140×90×10, A=22.261 ,=191.491 。2.2.4.2纵骨架式强肋骨(1) 当舷侧为纵骨架式时,应设置支持舷侧纵骨的强肋骨,强肋骨应设置在实肋板内。强肋骨间距,当船长大于100 m 时,一般应不大于(0.006L+3.0) mm . (规范2.7.6.1) 实取强肋骨间距1.8 m。(2) 除机舱区域和首尾尖舱外,纵骨架式强肋骨的剖面模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7.6.1) 式中:s 强肋骨间距,m;s = 0.6 × 3 = 1.8 h 从强肋骨跨距中点至上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 , m; 强肋骨跨距,m;从基线起:1、 m , = 4.8 m 实取:, 。2、, 考虑船舶抵抗扭曲应力。实取: , 。2.2.4.3内舷侧的构件尺寸主要计算(1)内舷侧板的厚度应不小按下式计算,但应不小于5.5 mm .( 规范2.12.3.1) mm式中:s 纵骨间距,m; s = 0.7 h 从列板下缘量至舱壁甲板的垂直距离 , m; h = 7.0 mm(2)同时满足深舱舱壁板的要求:(规范2.13.2.1) 式中:s 纵骨间距,m; s = 0.7 h 从列板下缘量至舱壁甲板的垂直距离 , m; h = 7.0 mm实取 = 12 mm,满足要求。2.2.4.4舷侧内的平台板的厚度深舱甲板或平台板的厚度t 应符合本章舷侧要求,尚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规范2.13.8.1) 1平台 mm式中: s 骨材间距,m;s = 0.7 h 平台量至深舱顶的垂直距离 , m; mm实取 = 10 mm,满足要求。2.2.4.5深舱平台纵骨深舱平台纵骨剖面模数W,除应符合甲板要求外,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之值: 3式中: s 骨材间距,m;s = 0.7 h 平台量至深舱顶的垂直距,m; 纵骨跨距,m ; 实取:角钢L140×90×10, A=22.261 ,=191.491 。2.2.5甲板骨架2.2.5.1一般要求(1)甲板的计算压头应符合表(规范2.8.1.1)的规定:距首垂线0.15L 以后的露天强力甲板,计算压头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但应不小于1.2 m,也不必大于1.5 m ,式中: 船长,m; = 97.3 型深, m ; = 8.0 吃水,m ; = 6.48 2.2.5.2甲板纵骨露天强力甲板纵骨的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列两式计算所得之值: (规范2.8.5.1) cm3 cm3 式中: 纵骨间距,m;s = 0.70 甲板的计算压头, m ,按(规范2.8.1.1)规定,但在船中0.4L区域内的甲板开口线以外。 ,取 = 1.307 纵骨跨距,m,计算时取之不小于2 m;取 = 2.0 、和 系数,按表(规范2.8.5.1)船中部0.4L区域开口线外:= 10.5,= 0 ,= 0 实取:角钢L140×90×10, A=22.261 ,=187.248 。2.2.5.3纵骨架式强横梁(舷侧)(1)当甲板为纵骨架式时,应设置支持甲板纵骨的强横梁,甲板强横梁应设置在实肋板平面内,强横梁间距,当船长大于100 m时,一般不应大于(0.006L+3.0)m (规范2.8.7.1)实取强横梁间距1.8 m。 (2) 支持甲板纵骨的强横梁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8.7.3) 式中: 强横梁间距; = 0.75 × 3 = 1.8 甲板的计算压头, m ;按(规范2.8.1.1)规定, 强横梁跨距; = 2.0 (3) 对单甲板船,其强横梁剖面模数应较上式计算所得之值增大15%。 (4)支持甲板纵骨的强横梁剖面惯性矩I 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8.7.6) 式中: 本节所规定的强横梁剖面模数,; 强横梁跨距,m。 (5)强横梁的腹板高度应不小于甲板纵骨穿过处的切口高度的1.6 倍。对切口的设计,应使腹板的应力集中为最小。强横梁腹板的厚度应不小于其高度的1% 加4mm。(规范2.8.7.7)实取:, 。(6)强横梁与肋骨或强肋骨或纵舱壁之间设置连接肘板,其包括主要构件腹板高度在内的端肘板臂长,应不小于2 倍的主要构件的腹板高度,肘板的厚度应不小于主要构件腹板的厚度。(规范2.8.7.8与1.2.7.3)实取折边肘板L10×500×500。实取折边肘板L10×300×300。2.2.5.4横骨架式甲板横梁(货舱)(1) 甲板横梁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8.2.1) cm3式中: 强横梁间距: = 0.6 甲板的计算压头,m,按(规范2.8.1.1)规定 强横梁跨距: m 计算时取值不下于2 m , 系数,根据横梁所在区域的甲板( 包括桥楼和尾楼甲板) 总层数决定:对于1 层, = 2;, 系数,(规范表2.8.2.1);, 与舷侧相连的横梁:其它: 实取:角钢L125×80×8, A=15.989 ,=114.623 。2.2.5.5甲板纵桁支持横梁的甲板纵桁的剖面模数 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8.3.2) 式中: b 甲板纵桁所支承的平面宽度, m; h 甲板的计算压头,m;见(规范2.8.1.1) 甲板纵桁的跨距,m; (2)2.8.3.5 甲板纵桁的剖面惯性矩I 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8.3.5) 式中: 本节所要求的甲板纵桁剖面模数,; 甲板纵桁的跨距,m。 (3)2.8.3.6 甲板纵桁的腹板高度应不小于横梁穿过处的切口高度的1.6 倍。对切口的设计,应使腹板上的应力集中为最小。甲板纵桁腹板的厚度应不小于其高度的1% 加4mm。(规范2.8.3.6)实取:, , 。2.2.5.6露天舱口围板的结构 (1) 围板厚度t 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规范2.20.3.2) mm式中: L 船长,m,计算时取值不必大于90m。取L = 90 mm 实取t = 16 mm,满足要求。(2) 围板高大于900 mm时,应在其上缘约250 mm处设置水平扁钢或其他等强度构件。应在水平球扁钢与甲板之间设置间距不大于3m的垂直加强筋或肘板。加强筋或肘板的腹板高度应不小于水平球篇钢的腹板高度,并应具有折边或面板。当围板高度大于900mm 时,应减小上述加强筋或肘板的间距。当围板高度等于或大于1200mm 时,应在围板半高处增设一根水平球扁钢或其他等强度构件。(规范2.20.3.2)实取围板高 h = 1500 mm。实取顶板L400×100×30。水平角钢的腹板高度不必小于180mm实取:角钢L200×125×14, A = 43.867 。肘板厚度t = 12 mm,满足要求。2.2.6 水密舱壁2.2.6.1平面舱壁板(1) 平面舱壁板的厚度t 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但应不小于5.5 m 。 (规范2.12.3.1) mm 式中: 扶强材间距, m ; = 0.7 在舷侧处由列板下缘量到舱壁甲板的垂直距离,m ,但取值不小于 2.5 m ; = 7.0 mm 实取t = 10 mm,满足要求。(2)舱壁板最下列板的厚度应较计算所得增厚 1 mm , 污水沟机舱底污水井处,应增厚2.5 mm,尾管通过舱壁板的厚度应增加1 倍。(规范2.12.3.2)实取下列板厚度t = 11 mm,满足要求。 (3)舱壁最下列由内底板算起的高度应不小于900 mm . (规范2.12.3.3)实取舱壁最下列板高度h = 1500 mm,满足要求。(4)如舱壁板厚度同与其相连接的桁材腹板厚度相差过大时,该连接区域的舱壁板应给以加厚。(规范2.12.3.4)2.2.6.2平面舱壁扶强材(1)舱壁扶强材的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12.4.1) 式中: 强材间距,m; = 0.7 在舷侧处,由扶强材跨距中点量到舱壁甲板的垂直距离:m 但取值不小于2 m; = 3.5 扶强材跨距,m; = 2.1 C 系数,按下面情况选取:,扶强材端不连接或无扶强肘板; ,扶强材端部用肘板连接 。 取 实取:角钢L125×80×8, A = 15.989 , = 124.976 。(2)扶强材端部直接同纵骨架式甲板板( 内底板) 连接, 且扶强材和纵骨的腹板在同一平面内; 扶强材端部同甲板或桁材腹板直接连接, 但甲板或桁材另一边应具有与之连接且与该扶强材在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为相同剖面的相邻构件。(规范2.12.4.1)实取-10×250×250。2.2.6.3桁材(1)桁材腹板高度应不小于其支持的舱壁扶强材腹板高度2.5倍厚度不小于舱壁板,面板宽度不大于腹板高度或面板厚度35倍。(规范2.12.7.2)(2)桁材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12.7.1) 式中: 桁材支持面积的宽度 :m ; = 2.1 在舷侧处,由桁材跨距中点量到舱壁甲板的垂直距离:m 但取值不小于2.5 m, 桁材跨距:m ; 水平布置的第一根: = 2.3, = 2.2, = 2.1 实取:, 。水平布置的第二根 = 2.4, = 4.6, = 2.1 实取:, 。垂直布置的第一根: = 2.1, = 3.5, = 2.4 实取:, 。垂直布置的第二根: = 2.1, = 3.5, = 2.4 实取:, 。(1)桁材的末端应用肘板连接。肘板应延伸至邻近的肋骨或舱壁扶强材, 肘板的尺寸应符合规范1.2.7 的有关规定。包括主要构件腹板高度在内的端肘板臂长,肘板应不小于2 倍的主要构件的腹板高度,肘板的厚度应不小于主要构件腹板的厚度。(规范2.12.7.3)实取折边肘板L10×500×500。2.3 机舱区域 2.3.1 外板 2.3.1.1船底板(1)离船端0.075L区域内的船底板厚度t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需之值: (规范2.3.1.3) mm式中: 船长, m; 肋骨或纵骨间距,m,计算时取值应不小于; = 0.7 肋骨或纵骨标准间距, m , = 0.65568 mm 实取t = 12 mm,满足要求。(2) 平板龙骨的宽度不必大于1800 mm 。平板龙骨的宽度应在整个船长内保持不变。b = 9000+3.5L= 900+3.5×97.3= 1240.55 mm实取b = 1600 mm,满足要求。2.3.1.2舭列板 实取t = 14 mm,满足要求。2.3.1.3舷侧外板离船端0.075L 区域内的舷侧外板厚度t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规范2.3.4.4) mm式中: 船长,m; = 97.3 肋骨或纵骨间距,m,计算时取值应不小于; = 0.7 肋骨或纵骨的标准间距,m。 = 0.65568t = = 9.72 mm实取 t = 12 mm,满足要求。2.3.2 甲板2.3.2.1强力甲板在开口线以内及离船端0.075L区域内的强力甲板,无论是纵骨架式或横骨架式,其厚度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之值;(规范2.4.2.2) mm 式中: 肋骨或纵骨间距,m,计算时取值应不小于; = 0.7 船长,m ; L = 97.3 mm 实取 t = 10 mm,满足要求。2.3.2.2甲板开口(1)当强力甲板上的机炉舱货舱开口的角隅是圆形时,角隅要求加厚板,且角隅半径与舱口宽度之比不小于,但对舱口圆板处为设置甲板纵桁者不小于。如果甲板伸进舱口围板内,圆形角隅的最小半径为300 mm,如果舱口围板以套环形式与甲板内缘焊接是,圆形最小半径为150 mm。(规范2.4.2.2)角隅处加厚板端接缝应与舱口围板的端接缝以及甲板骨架的角焊缝错开,加厚度应较强力甲板增加4 mm。 实取 t = 16 mm,满足要求。(2)下甲板开口应符合下述要求:(规范2.4.4.6)第2层甲板机舱货舱开口角隅处要求加厚板,厚度应较甲板增厚2.5 m。实取 t = 14 mm,满足要求。第3甲板及以下甲板(包括平台甲板)的舱口角隅处一般不要求加厚板。实取 t = 12 mm,满足要求。2.3.3 单层底2.3.3.1一般要求机舱内,在主机部位应布置足够的纵桁并保持结构的连续性,对尾机型船舶,这些纵桁尽可能向尾延伸并与强肋骨或肋板有效连接,(规范2.6.1.6)2.3.3.2中内龙骨(1)中内龙骨的高度应等于肋板的高度,其腹板厚度t和面板剖面积A 应不小于按下列各式计算所得之值: mm 式中: 船长,m ; L = 97.3 mm 实取:。(2)垂直加强筋实取垂直加强筋-16×150,在未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设计(论文)沿海散货船船体结构规范设计计算.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