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doc

    • 资源ID:3982623       资源大小:102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doc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孙久文 叶裕民 编著资料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 导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2.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简答题1、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2、区位理论(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 (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3区位经济学。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包括区域贸易理论、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差距和区域经济传播等。第三部分: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区域投资环境、区域地方政府和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等。4、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一)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其一是收益递增。其二是不完全竞争模型。其三是运输成本。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一外围模型”。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1德国几何学2社会物理学3积累因果关系4当地外部经济 5地租和土地利用(二)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区域政策的内容包括:(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2)产业和部门规划是区域政策的第二个部分。(3)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政策的第三部分内容区域政策的主要目标可概括如下:(1)提高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利用水平;(2)更有效地在区内各种用途间分配资源;(3)实现区域内最佳增长;(4)在区域间有效地再分配生产要素,以使总收入与总增长最大化;(5)区域间增长率的均等化;(6)区域间收入的均等化;(7)为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而缩小区域差异;(8)减少区内拥挤而造成的外部成本,形成最佳空间结构。(三)区域管理学派区域管理由三部分内容组成。1区域经济发展管理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面对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其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区域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其一是。旨理学的方法,其二是法律的方法,其三是行政的方法。2人口管理区域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服务于人,人口管理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人力资源开发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个区域发展的题目。人口和劳动力迁移也是近年来区域发展的重要题目。3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正在成为区域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主要是对资源、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噪声及废弃物污染等进行管理,而这种观点侧重于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表达区域管理的内容。 5、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界正在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潜心研究(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正循着两条路径在向前发展: 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四)区域经济政策(五)区域开发第二章 区域资源环境一、名词解释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2.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3.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二、简答题1. 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2. 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1.纯自然资源型。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区域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甚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特点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四种基本类型:高消耗高效益型(如美国)和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石油输出国等):在资源消耗殆尽后区域仍能持续发展。 高消耗低效益型(如苏联、中国)和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一旦资源消耗完毕,严重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四种发展模式里最好的一种,典型例子:美国。)这是一种综合利用区域内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有极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同时各项社会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这类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建立和发展那些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如重工、化工等),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利用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活力的第三产业,从而使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3.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属于该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都是因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贫乏,因而区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区域内社会资源的深度开发。由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资源丰富,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因而是一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和国家有日本、瑞士等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上海、北京、江苏等较发达的省(直辖市)4.资源缺乏型 (属于这类发展模式的国家有非洲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小国。)属于这一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缺乏可供大规模开采的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也十分贫乏,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资源也十分稀缺,因此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在没有大量的外力援助的情况下,这些区域的发展缓慢,呈低水平状态,同时还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3、人力资源的特点 1.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它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这是人力资源的最基本的特点。2.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因为它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有目的地改造外部物质世界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我强化(2)选择职业(3)积极劳动。 3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人力资源的形式,开发、使用都具有时间方面的限制。由此,就需要考虑动态条件下人力资源形成、开发、分配、使用的相对平衡性。4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人类的智力具有继承性,这使得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力随着时间推移,得以积累、延续、增强。智力资源的持续展,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5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这种可再生性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人口总体内个别个体的不断替换更新和“劳动力耗费一劳动力生产一劳动力再次耗费一劳动力再次生产”的过程得以实现。6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人力资源、人口、劳动力,从一般意义上说,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又都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前提。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它的所有权,主要应当归社会,而不是归于某一个社会经济单位。4、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1新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 2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 3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活跃的生产要素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1人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者 2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具备的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当中进行智力型人力资源开发的条件是: (1)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从事信息工作的人超过总就业人数的50; (2)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约占50以上; (3)信息工业充分发展,建立起先进的通讯网络系统; (4)社会生活信息化; (5)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和主要推动力。 (三)人力资本运营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经营模式5、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 (一)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1产权安排要有利于经济增长 2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 3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二)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1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2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3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6、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 资源趋向负荷极限2.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4.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7、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的特点1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 2正确处理生存和发展关系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8、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一、名词解释1.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2.区域经济开发:是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是以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具有更大实用价值的应用理论。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1)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2)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2、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其一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其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2、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3、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均衡增长理论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这个理论命题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2)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1.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2.连锁效应(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2)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3)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三)新增长理论。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2.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4、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1. 增长极模式。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2.发展轴模式。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或称为“点轴”)。3.网络型模式。发展轴还有一种演化的结果,就是由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形成增长的网络。5、为防止资源性衰退的过早到来,应当注意: (1)尽量节约资源,合理开发。 (2)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3)由于区位条件变化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改善区位条件。 (4)由于环境恶化而影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环境。 (5)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改善部门的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四)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2.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3.配第·克拉克定律:该定律是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4.库茨涅兹法则: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兹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5.霍夫曼定理:该定理是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提出的。他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该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系数呈下降趋势。(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6.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7.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8.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9.主导产业:是指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 10. 恩格尔系数: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支出在消费品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发展包括的含义 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 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第一阶段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3、我国在未来时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 1. 重化工业仍有一个大发展,原材料工业市场广阔,深加工工业、耐用消费品产业和装备产业都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 城市化水平将迅速提高,日用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3. 一批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又为高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4. 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是巨大的,其回报是长期而又丰厚的; 5.中国的地区差异将继续支撑巨大的市场规模使中国的高速增长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4、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5、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6、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7、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为此,应该考虑如下因素:第一,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第二,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第三,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8、主导产业的发展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9、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主导产业的升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第一,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一般而言,新主导产业是根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的。第二,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同一产业内的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也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二)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个地区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10、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第一,扭曲的低工资政策。第二,低利率与低汇率政策,降低重工业投入的资金成本。第三,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政策。第四,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第五,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第五章 区域产业布局1. 区位因素:是指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2. 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3.投资硬环境:是指与投资活动直接相关的物质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和区位环境(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4.投资软环境:是指是有形的要素外的一切投资环境要素,如社会经济体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政局是否稳定、法律、民族特点、文化传统、消费习惯、社会治安、政府部门的行政办事效率、优惠政策等等。5.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以知识劳动为主要形式,以知识人才为生命载体。6.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地点,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资源集中,环境容量大,供电、供水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业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的地点。7.功能聚集: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8.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9.新产业区:是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二、简答题1.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 1、成本最低2、市场份额最大3、聚集效益2、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一)自然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1.自然环境(1)对农业布局的影响。(2)对工业布局的影响。(3)对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影响。2.自然资源(二)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人口和劳动力2.资金3.市场4.运输(三)科技因素对产生区位选择的影响(1)投资软环境。(2)智力资源。3. 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1目标驱动机制。包括其对产业布局活动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2利益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强调的都是如何实现布局利润的最大化,体现了利益驱动型布局。3宏观调控机制。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4市场调控机制 。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4.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1.燃料、动力指向。这类部门包括:火电站,铝、镁、铜等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合成橡胶以及石油化工等。2.原料地指向:这类部门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用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如原料开采、化纤、人造树脂、塑料、水力发电、钢铁、建材、森林工业、机械制造(部分),以及轻纺工业的制糖、罐头、肉类加工、水产加工和茶业、棉花、毛皮等的粗加工业3.消费地指向: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不易储存的部门。4.劳动力指向。在这一类部门中,劳动力费用的支出在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超过其他费用项目的支出。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由于交通运输枢纽兼有原、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优点,因此,对布局条件要求不甚严格的那些部门,其布局指向将移向交通运输枢纽。6.无固定指向。主要是那些布局指向不很明显的部门。其特点是各个地区基本上都具备发展条件,原料、燃料与制成品的运费大体相当,布局在任何一个地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基本相似的部门。7.高科技指向。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机器人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要求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研发能力强、设备先进、劳动力素质高,多布局在科研单位和大学聚集区附近,如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等。5、地域合理规模首先,工业生产的联合化意味着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企业的多种经营。其次,工业生产的联合化,使企业本身具备多种门类工业的综合性质,从而出现较多的以联合企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区。再次,由于工业的联合化,缩短了企业间的运输距离,节约了运费。最后,由于联合化企业可以更好地实行对资源的综合利用,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可能逐步摆脱对天然资源的依赖性,从长远来看,即使在天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也可能建立起原料基地,发展新的工业部门。6、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1)资源要素。包括各类原材料、能源的供给,资金的供给和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一个地区各类资源本身有一个限度,一定条件下能够从区外取得的资源也有一个限度。(2)基础设施要素。包括交通、通讯、供水、供热及其他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所能容纳的企业和人口数量是一定的。(3)管理要素。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的管理水平是一定的。每一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管理半径,即最大的管理规模。7、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逐利润是其天生的本性,一个企业之所以布局就要看它是否在这里能获取最大的利润。(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 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产业结构包括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功能结构,还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产值结构。(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从这方面评价产业布局的效益,主要指对地区发展所作的贡献,产业布局在特定地区。8、我国的新产业区大致包括三类: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由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在一定地域内组成的技术工业综合体。包括:(1)科技园。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形成的科技园,科研是开发的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处于从属的地位。(2)技术城。以技术开发为支柱,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为辅助,形成科研生产的综合体。(3)高新技术产品加工区。利用高新技术,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形成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基地。2.新工业区 新工业区是新产业区的一种普遍的形式。其内容是不限定区内的企业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而是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体,形成产业的聚集。包括:(1)工业园区。以工业开发为宗旨,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的企业集群形式。(2)出口加工区。以来料加工、面向国际市场的工业园区,往往具有免税的功能,与内部相互隔离。(3)专业性产业聚集区。以生产某一类或几类产品为主的、没有固定区域界限的新产业区,是生产成本很低、竞争力很强的现代工业品生产基地。3.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是新产业区的一种扩展形式,主要是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培育区域的农业主导产业,形成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较一般农业区的技术、资金密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9、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模式有5种:(1)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自发形成的开发区,如硅谷;(2)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由政府规划和创建的开发区,如深圳工业园区;(3)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组建的开发区,如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苏州工业园区;(4)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中心建立的研究开发型企业模式,如筑波;(5)以传播、经营和销售高新技术产品为特色的开发区,如中关村。第六章 区域贸易一、名词解释1.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2.要素禀赋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3.棘轮效应: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的,消费着易于随收入提高而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之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即“上去容易下来难”。4.出口剩余理论:即一个区域在参加贸易之前,就有剩余产品,如果能够通过贸易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该区域就会因此而获得利益。5.规模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长幅度的经济现象。规模经济包括 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1)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 (2)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当某一地区整个产业的规模扩大时,特别是相关产业的聚集,可以促使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6.雁行形态说:该学说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的。他认为,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二、简答题 1、区域贸易的特点 第一,可以引进本区域缺乏的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和产品,扩大区域生产和消费领域,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在开放的环境中,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成为本区域扩大的市场和新的投资 来源,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竞争和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古典区域贸易理论 一、地区差异引起贸易 其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二、比较利益决定的贸易 其理论基础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三、生产要要素禀赋论决定的区域贸易格局 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要素密集度是指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3、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及其决定的区域贸易模式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同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提高国产化水平,为国内大规模生产作准备;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这时该产业的技术已经完全标准化,产品质量提高,价格下降,产业开始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4、地区贸易冲突及生成机制第一,市场条件下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加剧。第二,地方政府作为地区经济利益的代表,往往通过非经济手段干预市场,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多地受政府行为的控制。第三,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倒置。 5、美国处理州际贸易关系、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经验第一,州际协调。即在发生矛盾或需要合作的各州之间首先进行自我协调,这种协调通常是通过签订具有约束性的双边和多边协定或行政协议来实现的。第二,法制管理。在美国处理州际关系具有宪法保障和司法制约。第三,市场机制。如果说南北战争为美国统一市场提供了政治环境,那么完善的市场机制则保证了美国全国性市场能够真正发挥效用。 6、中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优化地区贸易格局的基本思路第一,完善行政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第二,制定“中国地方政府行为法”及“区际关系法”,严格限定地方政府

    注意事项

    本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