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MIMO信道容量的仿真分析解析.doc

    • 资源ID:3981203       资源大小:498.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MIMO信道容量的仿真分析解析.doc

    数字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论文题目: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研究学生姓名 李其信 学 号 201120952 院 系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 信号与信息处理 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研究李其信 (西北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摘要:本文首先对MIMO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从信息论角度研究了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对平均分配天线发射功率下的几种典型系统(SISO、MISO、SIMO、MIMO)的平均信道容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两类特殊的MIMO信道(全1信道和正交信道)的容量进行了特殊的分析,得到了信道容量的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当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数很大时的MIMO信道极限容量的估算方法。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 信道容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00(2XXX)0X-0-0 Research on the Capaity for MIMO SystemLI QI-xi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127, 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firstly,i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IMO technology. Secondly,some average capacities of several typical systems,such as SlSO,MISO,SIMO,MIMO,a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and simulated from the point ofview of information theoryThe difference among those typical systems is compar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pacity and different schemes of distributing power are discussedAnd two types of special MIMO channel (all channels and orthogonal channel) capacity for a special analysis was calculated channel capacity.It gives the limit estimating method when the mumber of th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s of MIMO. Key Words: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hannel capacity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载体形式由传统的文字形式向多媒体形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是采用单一发射天线和单一接收天线的通信系统,即所谓的SISO天线系统。SISO天线系统在信道容量上具有一个通信上不可突破的瓶颈-Shannon容量限制。不管采用何种调制技术、编码策略或其他方法,无线信道总是给无线通信作了一个实际的物理限制。这一点在当前无线通信市场中形势尤为严峻,因为用户对更高的数据率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1-3,必须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大系统发射功率、设置更多的基站、拓宽带宽和提高频谱利用效率等。加大系统发射功率姑且不论可能引起人的健康状况的变化,对硬件设计者来说这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功放器件在大功率区域下的线性工作特性是很难设计的。另外,散热及发射功率的加大所引起的功率消耗也是移动终端要考虑的问题。增设基站意味着采用更多的蜂窝,这是提高容量代价最大的办法。由于目前的实际无线应用市场仍是在UMTS和WLAN之间,是微波频带(UMTS大约为2GHz,WLAN技术的ISM频带为25GHz),加大带宽,如利用毫米波频带,就会导致与现行系统具有非常大的兼容性问题,其代价也是很昂贵的,因此更高频段的使用在近期内不是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的最佳方法。目前在众多的信号处理技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MIMO技术4,研究表明在多径环境中,采用收发多天线空时编码系统(MIMO系统)在不增加信号带宽及发射功率的前提下可以使频谱效率得以成倍提高,从而提高信道容量。因此,MIMO技术将是新一代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1 MIMO技术及其优点为了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大容量、高速率的需求,提高频谱利用率,MIMO系统的概念应运而生。1.1 MIMO技术简介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出现的具有革命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被认为是第三代和未来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系统实现高数据速率、提高传输质量的重要途径4。该技术由于有望解决未来无线互连网的业务容量需求瓶颈问题,而居于当今技术进步列表中的显要位置。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AT&T Bell实验室学者完成了对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奠基工作。1995年,Bell实验室的Telatar等人在基于Rayleigh衰落、信道有大量的散射体、信道系数无关、最优编解码、发射端信道信息在接收端准确可知的假设下,从理论上证明了接收和发送端均使用多天线(MIMO)可以使通信链路容量成倍增加的结果,即在M个发射天线、N个接收天线的MIMO系统中,信道容量将随minM,N1线性增加5。1996年Foschini5提出了一种MIMO处理算法一一对角-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D-BLAST)算法;1998年Tarokh6等讨论了用于MIMO系统的空时码;1998年Wolninnsky等人采用垂直一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V-BLAST)算法7建立了一个MIMO的实验系统,在室内试验中达到了20bp/Hz以上的频谱利用率,这一频谱利用率在普通系统中较难实现。这一振奋人心的结果提供了在衰落信道中提高系统容量和通信可靠性的一种新技术手段,引发了MIMO技术的研究浪潮。总之,MIMO系统方案能够在多径环境下保持高频谱效率、大幅度提高信号传送质量。所以它是新一代无线通信最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1.2 MIMO技术的工作原理MIMO是指在通信链路的发送端与接收端均使用多个天线元的传输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输入的串行码流通过某种方式(编码、调制、加权、映射)转换成几路并行的独立子码流,通过不同的发射天线发送出去。不同的子码流同时同频带的发送,接收方利用不少于发送天线数目的天线组进行接收,并利用估计出的信道传输特性与发送子码流间一定的编码关系对多路接收信号进行空域与时间域上的处理,从而分离出几路发送子码流,再转换成串行数据输出。MIMO将信道视为若干并行的子信道,在不需要额外带宽的情况下实现近距离的频谱资源重复利用(多个发射天线近距离同频、同时传输),理论上可以极大的扩展频带利用率、提高无线传输速率,同时还增强了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抗衰落性能。图 1 MIMO系统原理图1.3 MIMO技术的优点MIMO技术是一种通过多天线的配置充分利用信号的空间资源,有效提高衰落信道容量的方法。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贝尔实验室提出蜂窝概念,并在七十年代进行了实用化,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通信系统AMPS。后来,研究人员又进一步提出了微小区、微微小区等小区分裂的概念并成功进行了实用化,应用到了GSM、CDMA系统中。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容量,并通过空间分集以提高接收性能,但由于小区不能一味地分裂下去,小区分裂的思想在大容量的需求条件下就变得不可行了。而利用空间发送分集技术来提高容量的智能天线、MISO、MIMO等各种空时联合处理技术则是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的有效措施。系统容量指通信系统在一定信噪比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是衡量通信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M发N收的MIMO系统,假定信道为独立的Rayleigh曲衰落,则系统的容量可以表示为5: (1)其中,是接收端平均信噪比,H=(hnm)N*M是信道矩阵,其元素hnm是从发射天线m到接收天线n之间的信道衰落系数。当M,N很大时,则信道容量C近似为: (2)其中为接收端平均信噪比。和SISO信道的容量公式相比可以看出,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也就是说MIMO技术可以成倍地提高无线信道容量。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频谱利用率可以成倍地提高。图 2是几种不同的MIMO系统结构下,信道容量随信噪比变化的示意图。显而易见,多输入多输出对于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具有极大的潜力。图 2 几中类型系统的信道容量仿真图时间和频率都是一维的资源,而空间是三维的资源,如果对信号的空间资源加以充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分利用,则潜力是巨大的。从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MIMO技术的出现是人们对空间资源逐步开发利用的必然结果。简言之,MIMO技术的优点主要是通过多天线的配置来充分利用信号的空间资源,从而达到提高系统容量的目的。在无线频谱资源紧缺的条件下,无疑MIMO技术是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的有效方法之一。2 MIMO信道容量在实际的移动通信环境中,存在多个散射体、反射体,在无线通信链路的发射与接收端存在不止一条传播路径,多径传播对通信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然而研究表明,完全可以利用多径引起的接收信号的某些空间特性实现接收方的信源分离。MIMO技术在通信链路的收发两端均使用多个天线,发端将信源输出的串行码流转换成多路并行子码流,分别通过不同的发射天线元同时发送,接收方则利用多径引起的多个接收天线上信号的不相关性从混合信号中分离估计出原来发送的各路子码流。这样实际相当于近距离的频带资源重复利用,因而可以在原有的频带内实现高速率的信息传输。本章就从信息论的角度对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仿真。2.1 平均分配发射功率下的MIMO信道容量分析与仿真假定系统发送端有M根天线,接收端有N根天线,发射端不知信道的状态信息,总的发射功率为P,每根发射天线的功率为P/M,每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总功率等于总的发射功率,信道受到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的干扰,且每根接收天线上的噪声功率为2,于是每根接收天线上的信噪比(SNR)为:=P/2。又假定发射信号的带宽足够窄,信道的频率响应可以认为是平坦的,用M*N的复矩阵H来表示信道矩阵,H的第ij元素hij表示第i根发射天线到第j根接收天线的信道衰落系数。2.1.1 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的容量采用单根天线发射和单根天线接收(1*l)的通信系统也称为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对于确定性的SISO信道,由于M=N=1,信道矩阵H=h=1,信噪比大小为,根据Shannon公式,该信道的归一化容量可表示为8,9: (3)该容量的取得一般不受编码或信号设计复杂性的限制,即只要信噪比每增加3dB,信道容量每秒每赫兹增加1比特。实际的无线信道是时变的,要受到衰落的影响,如果用h表示在观察时刻,单位功率的复高斯信道的幅度H=h),信道容量可表示为: (4)这是个随机变量,可以计算其分布,SISO(1*1)的信道容量累积分布的仿真结果在图2、3、4和5中都有所表示,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到,由于受到衰落的影响,SISO信道的容量值都较小。从随机信道容量的分布图中可以提取两个与实际设计有关的统计参数,一个是平均信道容量Cav(Average CaPacity),即C的所有样本的平均,它表示了一条无线链路能够提供的平均数据速率,另一个参数是中断容量Cout(Outageca Pacity),它定义了确保高可靠性服务的数据传输速率,即: (5)2.1.2 多输入单输出(MISO)信道的容量对于多输入单输出(MISO)信道,发射方配有M根天线,接收方只有一根天线N=1,这相当于发射分集,信道矩阵H变成一矢量:H=h1,h2,hMH,其中hi表示从发射方的第i根天线到接收方的信道幅度,符号“.”表示复共轭转置,如果信道的幅度固定,则该信道的容量可以表示为10,11,12: (6)上式中,这是由于假定信道的系数固定,且受到归一化的限制,容量不会随着发射天线的数目的增加而增大。如果信道系数的幅度随机变化,该信道则该信道容量可以表示为: (7)其中是自由度为2M的平方随机变量,且,显然信道容量也是一个随机变量。图3是该信道容量的Monte-Carol仿真结果,它反映了信道容量累计分布与发射天线数的变化关系。在仿真中,假定信道系数服从瑞利分布,发射天线数分别取1、3、5、7、9信噪比取10dB,迭代次数分别为10000,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发射天线数的增加(从左到右),信道容量也增加,但如果天线数已经很大,再增加数量,信道容量的改善并不明显。图 3 多输入单输出(MISO)信道容量累计概率分布曲线2.1.3 单输入多输出(SIMO)信道的容量对于多输入单输出(SIMO)信道,接收方配有N根天线,发射方只有一根天线M=1,这相当于接收分集,信道矩阵H变成一矢量:H=h1,h2,hM,其中hj表示从发射方的第j根天线到接收方的信道幅度,如果信道的幅度固定,则该信道的容量可以表示为10,11,12: (8)上式中,这是由于假定信道的系数固定,且受到归一化的限制,从信道容量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单输入多输出(MISO)与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相比获得了大小为N倍的分集增益。如果信道系数的幅度随机变化,该信道则该信道容量可以表示为: (9)其中是自由度为2N的平方随机变量,且,显然信道容量也是一个随机变量。图4是该信道容量的Monte-Carol仿真结果,它反映了信道容量累计分布与接收天线数的变化关系。在仿真中,假定信道系数服从瑞利分布,接收天线数分别取1、3、5、7、9信噪比取10dB,迭代次数分别为10000,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发射天线数的增加(从左到右),信道容量也增加,与NISO信道一样,但如果天线数已经很大,再增加数量,信道容量的改善并不明显。图 4 单输入多输出(SIMO)信道容量累计概率分布曲线2.1.4 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容量对于分别配有M根发射天线和N根接收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发射端在不知道传输信道的状态信息条件下,如果信道的幅度固定,则信道容量可以表示为10,11,12: (10)其中,Min为M和N中的最小数,IMin为Min*Min的单位矩阵,det.表示矩阵“.”的行列式,矩阵Q的定位如下13: (11)(1)对于全“1”信道矩阵的MIMO 系统,即hij=1,i=1,2,M,j=1,2,N如果接收端采用相干检测合并技术,那么经过处理后的每根天线上的信号应同频同相,这时可以认为来自M根发射天线上的信号都相同,即si=s,i=1,2M,第j根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可表示为:rj=Ms,且该天线接收的功率可表示为:Rj=M2(P/M)=MP,则在每根接收天线上去的的信噪比为M(由于在本文的开始己假定每根发射天线的功率为P/M,每根接收天线上的噪声功率为2 ),因此在接收端取得的总信噪比为MN,此时的多天线系统等效为某种单天线系统,但这种单天线系统相对于原来纯粹的单天线系统,取得了MN倍的分集增益,信道容量可以表示为: (12)如果接收端采用非相干检测合并技术,由于经过处理后的每根天线上的信号不尽相同,在每根接收天线上取得的信噪比仍然为,接收端取得的总信噪比为N,此时等效的多天线系统与单天线系统相比,获得了N倍的分集增益,其信道容量为: (13)(2)对于正交传输信道的MIMO系统,即由多根天线构成的并行子信道相互正交,单个子信道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为方便起见,假定收发两端天线数相等(M=N=L),信道矩阵可表示为:, IL为L*L的单位矩阵,系数是为了满足功率归一化的要求而引入的,利用容量公式(10)可得: (14)可得:与原来的单天线系统相比,信道容量获得了L倍的增益,这是由于各个天线的子信道之间解耦后的结果。如果信道系数的幅度随机变化,MIMO信道容量为一个随机变量,它的均值可以表示为14: (15)其中,r为信道矩阵H的秩,rmin(M,N),矩阵Q的定义同公式(11),符号“E.”表示相对信道矩阵求数学期望。图5是该信道容量的Monte-Carol仿真结果,反映了信道容量与发射和接收天线数的变化关系,在仿真中,仍假定信道系数服从瑞利分布,分别取1*1、3*3、5*5、7*7、9*9的系统,迭代次数分别为10000,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天线数的增加(从左到右),信道容量也不断增加,而且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与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相比信道容量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2.1.5 MIMO信道的极限容量分析当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数很大时,信道容量的计算式(15)的计算变得很复杂,但可以借助于Laguerre多项式10进行估计,即: (16)图 5 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容量累计概率分布曲线果令,即天线数(m,n)增加时,它们的比值保持不变,可以推得用m归一化的信道容量表示式为10: (17)其中,。在快速瑞利衰落的条件下,令m=n=M=N,得v1=0,v2=4,公式(17)表示示的渐进信道容量为: (18)再利用不等式:,公式(18)可以简化为: (19) 公式(19)表明,极限信道容量随着天线数n成线性关系增加,随着信噪比成对数关系增加。2.2 SISO、MISO、SIMO和MIMO信道容量的综合分析比较为了综合比较和分析上述四种信道(SISOMISO,SIMO和MIMO)的信道容量,分别选择了1*1,8*1,19*1,1*8,1*19,3*3,10*10七种天线结构方案,假定信道系数服从瑞利分布,采用Monte-Carol方法,经过10000次迭代,得到了信道容量的累计分布曲线,如图6所示。图 6 SISO、SIMO、MISO、MIMO信道容量的比较曲线与常规智能天线系统相比,MIMO系统能以多种方式改变平均信道容量(Cav)和中断信道容量(Cout)。特别是MIMO系统具有有效增加Cav 和Cout的独特性质。图6中的1*8、1*19天线方案的信道容量累计分布曲线中,可以看到多元天线对信道容量的影响情况,两条曲线的中断容量(曲线底部)和平均容量(曲线中部)都得到了改善,这是由于空间分集减小了衰落的影响,天线合并增加了信噪比。然而从8根天线增加到19根天线,性能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这是由于空间分集的效果很快就趋于稳定,而且由SNR的增加而获得的平均信道容量的改善也是有限的,因为信噪比SNR和信道容量C是对数关系。同理,从图6中的8*1和19*1信道容量累计分布曲线上,可以得到有关MISO信道容量的几点分析结果:即由于发射机事先并不知道信道的状态信息,无法在多元发射天线中采用波束形成技术和自适应分配发射功率,因此系统的中断容量得到改善,而平均容量却没有。这是由于空间分集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效果随着天线数的增加而很快趋于饱和。从图6中的3*3和10*10信道容量累计分布曲线上,可以看出MIMO系统在改善信道的平均容量和中断容量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事实上,当天线数M=N较大时,平均信道容量可简单地近似为随M线性增加: (20)一般来说,当平均发射功率一定时,信道容量与最小的天线数Min(M,N)成正比。因此在理论上,对于理想的随机信道,可以获得无限大的信道容量,只要能为多根天线和相应的射频(RF)链路付出足够的代价和提供更大的空间,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要受到实现方法和物理信道本身的限制。3 结论无线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突破了传统的Shannon信道容量(单天线发送和接收)的瓶颈。在平均分配天线的发射功率,且接收方已知信道的状态信息的条件下,该容量与发送和接收天数中最小的一个成正比,在理论上,对于理想的随机信道,只要付出足够的天线成本和提供更多的空间,便可获得无限大的信道容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并非如此,它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参考文献: 1 龚耀寰.多输入多输出智能天线技术.中兴通信技术,2002,6:19-212 付景兴等.MIMO-无线高速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通信世界,2003,10:56-573 叶卓映.吴伟陵等.MIMO无线新技术研究.数据通信,2004,3:6-74 谢新梅等.基于TDD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5 Telatar I.E.Capacity of multi-antenna Gaussian channels,European Trans.On Telecomm.No./Dec.1 999.1 O:585-5956 Tarokh .Seshadri N.and Calderbank A.R.Space-time codes for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Performance cdtefion and code construction,IEEE Trans.Inf.Theory.March 1 998,44(2):744-7657 Wolniansky EW.Foschini G.J.Golden G.D,et al V-BLAST:an architecture for realizing .ery high data rates o.er the rich-scatterlng wireless channel.Signals,Systems and Electronics,1998.ISSSE 98.1998 URS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29 Se:10t.-2 Oct.1998,295-3008 J.GProakis,Digital Communicattons.NewYork:McGraw-Hill,pp.380-387,1995.9 C.E.Shannon,“Amathematicaltheoryofeommunieation”,BellSyst.Tech.J,vol.27,pp.379-423 (Partone),pp.623-656 (ParttwO),Oct.1948,reprinted in book form,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Urbana,1949.10 1.E.Tlatar,Capacity of multi-antenna Gaussian channels,Bell Labs Tech.Memo.,PP.l-28,1995.11 GJ.Foschini and M.J.Gans,On limits of wireless communieations in a fading environment When using muitiple antennas, Wireless Persoal Communications,vol.6,pp.311-335,Mareh 1998.12 G.J.Foschini,“Layered space-time are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lcations in afading Environment when using muitiple antennas”,Bell Labs.Tech.J,vol.6,no.2,pp.41-59,1996.13 B.Vueetic and J.Yuan,Space-Time coding,New York Wiley,2003.14 D.Gesbert,H.Boeleskei,D.Gore and A.Pauiraj,“MIMO wireless channels: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Prediction”,Proc.Globecom 2000,pp.1083-1088,2000.

    注意事项

    本文(MIMO信道容量的仿真分析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