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RM的LED显示.doc

    • 资源ID:3978494       资源大小:412.50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RM的LED显示.doc

    目 录1.绪论31.1 LED显示屏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31.2 ARM处理器的发展现状51.3 本课题设计的目的与研究方法7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82 基于ARM的LED显示单元的基本原理92.1 ARM7的基本原理92.1.1 ARM7概述92.1.2 UART串口102.2 LED点阵显示屏122.2.1 LED点阵屏的显示原理122.2.2 LED的驱动原理122.2.3 LED显示屏的优点132.3 ARM对LED的控制显示142.4 RS485通信协议163.毕业设计整体规划173.1整体思路173.2 芯片选型:173.3 原理简介184.系统硬件设计214.1 电源模块的设计214.2 ARM模块的设计234.3 串口模块的设计264.4 LED屏控制模块285 系统的软件设计315.1 ARM ADS集成开发环境的介绍315.2 软件的控制流程分析335.2.1握手信号的流程与通信数据帧格式335.2.2 通信实例分析355.3 ARM主程序的设计365.3.1 主程序的简要分析365.3.2 主程序流程图365.4 中断子程序的设计375.4.1 中断子程序的简要分析375.4.2 中断子程序流程385.5 LED控制器的工作流程40结束语411.绪论1.1 LED显示屏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LED 显示屏的技术和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重要的现代信息发布媒体之一LED显示屏在证券交易、金融、交通、体育、广告等领域被广泛地应用。 伴随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LED 显示屏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应用领域愈加广阔。LED显示屏是八十年代后期全球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显示媒休, 它利用发光二极管构成的点阵模块成像素组成大面积显示屏幕, 以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环境适应能力强、价格性能比高、使用成本低等特点, 在短短的十来年中, 迅速成长为平板显示的主流产品,在信息显示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LED显示屏产业自90年代以来,到目前中国LED 显示屏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骨干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事LED 显示屏的各类企业约有150 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130 家企业加入了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LED 显示屏分会,年度销售总额占全国同行业的80% 以上。目前国内主要LED 显示屏制造厂商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区域。大型制造商的市场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国内LED 厂商中,年产值上千万的有20 余家在规模迅速发展的同时,产品技术也推陈出新,一直保持了在该领域内比较先进的水平。早在90年代初,国产的LED显示屏就具备了成熟的16级灰度256色视频控制技术和无线遥控等,代表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近几年,在全彩色LED显示屏256级灰度视频控制技术、集群无线控制、多级群控技术等方面,均有居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的产品出现。在LED显示屏控制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国内企业也有开发生产并得到了实际应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示技术将是平板显示的时代, LED显示屏作为平板显示的主导产品之一无疑会有更大的发展, 井有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平板显示的代表性主流产品。高亮度、全彩化蓝色及纯绿色LED 产品自出现以来,成本逐年快速降低,已具备成熟的商业化条件。基础材料的产业化,使LED全彩色显示屏产品成本下降,应用加快。目前国际上LED红管的单价急剧下跌,某些厂商的蓝管价格也下降到0.8美元/颗,纯绿管逐渐大批量生产,显示屏屏体价格会逐步降低;同时,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屏体稳定性的提高,使显示屏的质量也较过去为佳。全彩色LED 显示屏将是LED 显示屏的重要发展方向。LED产品性能的提高,使全彩色显示屏的亮度、色彩、白平衡均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完全可以满足户外全天候的环境条件要求,同时,由于全彩色显示屏价格性能比的优势,预计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全彩色LED显示屏在户外广告媒体中会越来越多地代替传统的灯箱、霓红灯、磁翻板等产品,体育场馆的显示方面全彩色LED 屏更会成为主流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目前至少有150家厂商生产全彩屏,其中产品齐全,规模较大的公司约有30 家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亚洲(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国内从1994、1995 年开始生产全彩色显示屏,到2001年底,全国范围内的全彩色LED 显示屏达到300 多块。全彩色LED 显示屏的广泛应用会是LED 显示屏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标准化、规范化材料、技术的成熟及市场价格的基本均衡之后,LED显示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将成为一个新趋势。近几年业内的发展,市场竞争在传统产品条件下是以价格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几番价格回落调整达到基本均衡,产品质量、系统的可靠性等将成为主要的竞争因素,这就对LED显示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了较高要求。1999年,中国光协光电器件分会LED 显示屏专业委员会在昆明组织起草了LED 显示屏检测方法,经修改后,于2000年8月正式印发。目前电子标准化研究所与LED 显示屏专业委员会正在就标准体系和具体标准的建立组织力量进行有关工作。产品结构多样化信息化社会的形成, 信息领域愈加广泛, 显示屏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预计大型或超大型LED显示屏的主流产品局面将会发生改变, 适合护服务行业特点和专业性要求的小型LED示屏会有较大提高, 而向信息服务领域的LED显示屏产品门类和品种体系将更加丰富部分潜在的市场需求和应用领域将会有所突破, 如公共交通、停车场、餐饮、医院等综合服务方面的信息显示屏需求量将有更大的提高,大批量、小型化的标准系列LED显示屏在LED显示屏市场总量中将会占有多数份额。1.2 ARM处理器的发展现状ARM是Advanced RISC Machines的缩写,是微处理器行业的一家知名企业,该企业设计了大量廉价、高性能、低功耗的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ARM公司于二十世纪90年代成立于英国剑桥大学,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ARM公司已经成长为IP核设计领域的一面旗帜。ARM处理器核当前有7 个系列产品:ARM7 , ARM9 , ARM9E , ARM10E , SecurCore ,ARM11 以及最新的Cortex 系列。其中,ARM7 、ARM9 、ARM9E、ARM10E 为4 个通用处理器系列,每一个系列提供一套相对独特的性能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SecurCore 系列专门为安全要求较高的应用而设计,产品性能见表1。 表1.1 ARM处理器内核性能A R M 技术的发展趋势1. 高度集成化的SOC 趋势ARM 公司是一家IP 供应商,其核心业务是IP核以及相关工具的开发和设计。半导体厂商通过购买ARM 公司的IP 授权来生产自己的微处理器芯片,从而产生了一大批高度集成、各具特色的SOC芯片。例如Intel公司的XScale 系列集成了LCD 控制器、音频编/ 解码器,定位于智能PDA市场;Atmel 公司的AT91系列片内集成了大容量Flash 和RAM、高精度A/D 转换器以及大量可编程I/O 端口,特别适合于工业控制领域;Philips公司的LPC2000系列片内集成了128位宽的零等待Flash存储器以及I2C、SPI、PWM、UART 等传统接口。2. 软核与硬核同步发展的S O P C技术随着亚微米技术的发展,FPGA 芯片密度不断增加,并以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和方便灵活的动态可重构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在复杂算法的实现上,FPGA 却远没有32 位RISC 处理器灵活方便,所以在设计具有复杂算法和控制逻辑的系统时,往往需要RISC 和FPGA 结合使用,SOPC 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S O P C 技术中以N i o s 和MicroBlaze为代表的RISC处理器IP核、各种标准外设IP核以及用户以HDL 语言开发的逻辑部件可以最终综合到一片FPGA 芯片中,实现真正的可编程片上系统,此时的嵌入式处理器称之为“软处理器”或“软核”。 SOPC 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嵌入硬核。集高密度逻辑(FPGA)、存储器(SRAM)及嵌入式处理器(ARM/PPC)于单片可编程逻辑器件上,实现了高速度与编程能力的完美结合。3. 与DSP 技术融合传统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可以分为微控制器MCU、微处理器MPU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区别也变的越来越模糊,并有逐步融合的趋势。现在不少的MCU 和MPU 具备了DSP的特征,例如采用哈佛结构,增加了乘加运算指令等;同时不少DSP 芯片内部也集成了A/D、D/A、定时/ 计数器和UART 等。4. 开发和调试手段不断完善随着嵌入式应用系统的日益复杂化以及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开发和调试手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硬件方面由于QFP 和BGA 封装的逐渐普及,以边界扫描接口(JTAG)为基础的在电路仿真调试手段(ICE)正在普及,更为先进的片上实时跟踪(Trace)技术也已浮出水面。软件方面,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来管理软、硬件资源,同时传统的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模式也因为引入面向对象思想以及C和Java语言而发生了很大改变。5. 软件工程思想融入嵌入式软件嵌入式软件规模不断扩大,以往的面向过程的模块化分析方法已经很难满足要求。基于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UML)可以描述对于实时系统极为关键的结构和行为方面,并且已成为有效设计的优秀媒介。首先,采用有限状态机(FSM) 、统一化规格语言(CSP)和硬件描述语言(HDL)等方法对系统进行抽象描述,对软/硬件统一表示,便于功能划分和综合;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软/ 硬件进行划分。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协同设计、协同测试和协同验证上,充分考虑软/硬件的关系,并在设计的每个层次上给予测试验证,使得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1.3 本课题设计的目的与研究方法本设计是智能公交管理系统的一个项目分支,主要设计目标是实现:当公交车到达某一个车站时,将通过GPRS接收所到站点信息资料,并且自动在LED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方便乘客了解该站的基本信息,通过ARM7处理器控制。本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设计出一个基于ARM7的LED点阵式显示屏的显示控制模块,实现对汉字的滚动显示。本课题主要是通过设计LED显示屏的控制系统(基于ARM)来达到一个让我掌握设计研究的基本思路、过程、方法。并通过具体的课题设计进一步的加深和巩固对RAM芯片、C+语言、LED显示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知识的认识。 本设计采用的研究手段主要步骤如下:选取合适的便于ARM7控制的车载LED屏。LED显示屏主要由LED点阵组成,为了缩短开发周期,争取选用已经安装好底层驱动,具备标准串行接口的LED显示屏模块。实现ARM接口与LED接口的匹配。由于汉字显示时,对数据的传输数率要求不高,故可采用串口传输。本课题设计的重难点是:显示屏控制系统的芯片选型,与主电路的接口设计,LED显示屏的结构原理以及如何驱动。重点:1.芯片的选型,主要是抓住设计的整体思路,明确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从而选择符合要求,经济合理的芯片。2.接口设计,要阅读相关的文献,人机界面与控制板之间的接口通信采用RS-485接口,控制板内部的接口是具体情况而定。难点:本设计的难点要属LED显示屏的结构原理以及如何驱动,由于要显示汉字且根据公交车提示屏的大小尺寸采用若干8×8点阵LED显示模块(数量大概几十块)级联,模块数量比较多,驱动以及接口设计问题将比较棘手。对于这个问题我打算先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自己研究实物进而自己动手设计,不懂的向学长或老师请教。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综述ARM处理器与LED显示屏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第二章:基于ARM的LED显示单元的基本原理。该部分对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及其原理进行了介绍。第三章:基于ARM的LED显示单元的整体设计。给出了系统设计方案,和重要芯片及元器件的选型。第四章:系统的硬件设计。给出系统各模块的详细电路图。第五章:系统的软件设计。给出控制LED显示的各子程序的流程图,以及个别程序的详细程序。第六章:结束语。2 基于ARM的LED显示单元的基本原理2.1 ARM7的基本原理2.1.1 ARM7概述ARM7TDMI CPU的微控制器带有128/256 k字节(kB)嵌入的高速Flash存储器。128位宽度的存储器接口和独特的加速结构使32位代码能够在最大时钟速率下运行。对代码规模有严格控制的应用可使用16位Thumb模式将代码规模降低超过30%,而性能的损失却很小。在本系统中将会用到的LPC2294较小的144脚封装、极低的功耗、多个32位定时器、4路10位ADC或8路10位ADC(64脚和144脚封装)以及多达9个外部中断使它们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医疗系统、访问控制和POS机。 LPC2292/2294系列芯片的特性: 1. 16/32位ARM7TDMI-S微处理器,LQFP144封装。 2. 16 kB片内静态RAM和256kB片内Flash程序存储器。128位宽接口/加速器可实现高达60MHz的工作频率3. 通过片内boot装载程序实现在系统编程(ISP)和在应用编程(IAP)。512字节行编程时间为1ms。单扇区或整片擦除时间为400ms。 4. EmbeddedICE-RT和嵌入式跟踪接口使用片内RealMonitor软件对任务进行实时调试并支持对执行代码进行无干扰的高速实时跟踪 5. 2/4(LPC2292/2294)个互连的CAN接口,带有先进的验收滤波器。多个串行接口,包括2个16C550工业标准UART、高速I2C接口(400 kbit/s)和2个SPI接口。6. 8路(144脚封装)10位A/D转换器,转换时间低至2.44us。 7. 2个32位定时器(带4路捕获和4路比较通道)、PWM单元(6路输出)、实时时钟和看门狗。向量中断控制器。可配置优先级和向量地址。8. 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可将存储器配置成4组,每组的容量高达16Mb,数据宽度为8/16/32位。 9. 多达112个通用I/O口(可承受5V电压),9个边沿或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引脚。10. 通过片内PLL可实现最大为60MHz的 CPU操作频率。 11. 片内晶振频率范围:130 MHz。2个低功耗模式:空闲和掉电。 12. 通过外部中断将处理器从掉电模式中唤醒。可通过个别使能/禁止外部功能来优化功耗。13. 双电源 CPU操作电压范围:1.651.95 V(1.8 V± 0.15 V)I/O操作电压范围:3.03.6 V(3.3 V± 10%),可承受5V电压。2.1.2 UART串口在本设计中将会用到UART0口作为ARM与LED控制器的通信接口。UART是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的简称。该接口占用ARM7的两个引脚,分别是RXD0和TXD0。RXD0是串行输入,用来接收串行数据;TXD0是串行输出,用来发送串行数据。该口支持RS485通信协议。该口有许多配套使用的控制寄存器,有两个寄存器用来接收和发送数据,它们是U0RBR和U0THR。U0RBR是UART0 Rx FIFO的最高字节。它包含了最早接收到的字符,可通过总线接口读出。U0THR是UART0 Tx FIFO的最高字节。它包含了Tx FIFO中最新的字符,可通过总线接口写入。UART0 的主要特性包括16字节收发FIFO,寄存器位置符合550工业标准,接收器FIFO触发点可为1, 4, 8和14字节,内置波特率发生器。2.1.3 ARM处理器相比与51单片机的优点本设计之所以选择ARM7芯片而不选择51系列芯片作为控制CPU是基于以下几个优点:1. ARM7芯片是32位CPU,而51系列芯片则是8位CPU,对与相同功能的指令,ARM的数据处理能力要明显强大得多。2. ARM7芯片一般都集成有大容量的片内存储器和各种外围芯片,所以就大量减少了外围芯片的连接,精简了电路规模,降低了系统设计的难度和复杂度。3. ARM7指令的处理采用取指,译码,执行三级流水线结构,而51系列单片机指令是顺序读取和执行的。在ARM7系列中流水线越多,说明单位时间内执行指令的条数就越多,正是因为这种结构ARM7的指令吞吐量要大,运算速度要快。4. ARM 处理器有多种工作模式, 而51 系列只有一种。ARM处理器结构支持7 种处理器模式,各种模式都会单独享有一定的系统资源,这就有利于在模式切换时减少保存的次数,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显然51系列单片机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共享相同的硬件资源。5. ARM7处理器拥有比51单片机更为高效的汇编指令集,且ARM7处理器支持C,C+等高级语言进行开发,所以使用ARM处理器编程会更简单。6. 通常ARM7处理器都会有丰富的串口资源,且其支持的串口标准种类较多,所以能方便的与外部电路相连。7. ARM7处理器的硬件资源远比51单片机丰富。(见表2.1)51系列单片机内核ARM7处理器8位代码指令32位代码指令8位数据总线32位数据总线16位地址总线32位地址总线6个中断源7个中断源工作寄存器(R0-R7)共37个寄存器程序寄存器程序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累加器A和B37个寄存器均可作累加器寻址范围16位地址宽度寻址范围32位地址宽度不能预取指三级流水预取指一种工作模式7种工作模式不支持协处理器支持协处理器不支持JTAG调试支持JTAG调试表2.1 51系列和ARM处理器的比较2.2 LED点阵显示屏2.2.1 LED点阵屏的显示原理无论是单个LED(发光二极管)还是LED七段码显示器(数码管),都不能显示字符(含汉字)及更为复杂的图形信息,主要是因为它们没有足够的信息显示单位。LED点阵显示是把很多的LED按矩阵方式排列在一起,通过对各LED发光与不发光的控制完成各种字符或图形的显示,在一定面积的矩阵中集成的LED点数越多显示的文字或图像就会越清晰。当需要显示相关的文字时就只要点亮相应的LED灯管的正极加高电压,在负极加低电压即可。一般的LED屏是由一个个小模块组成的,常见的有8*8矩阵模块等,通过将这些模块级联就会得到所需大小的LED显示屏。屏幕显示可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扫描显示两种。静态显示每一个像素需要一套驱动电路,如果显示屏为n×m个像素,则需要n×m套驱动电路;动态扫描显示则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如果是P路复用,则每P个像素需一套驱动电路, n×m个像素仅需 n×m P套驱动电路。对动态扫描显示而言,P越大驱动电路就越少,成本也就越低,引线也大大减少,更有利于高密度显示屏的制造。在实际使用的LED大屏幕显示器中,很少采用静态驱动。2.2.2 LED的驱动原理由LED器件的发光原理可知,只要在LED器件上加上足够的正向电压,那么流过它的电流就会使它发光,这就是LED器件的驱动。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调节LED器件的发光强度,通常我们是通过调节流经LED器件的电流的平均时间来实现的。常见的LED器件的驱动方式有:直流驱动,脉冲驱动和扫描驱动。(1) 脉冲驱动所谓脉冲驱动方式,就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以脉冲的方式对LED器件进行供电,使之间歇性地点亮。采用这种驱动方式需要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脉冲电流的幅值和其重复颇率。首先,脉冲电流幅值的选择,当脉冲驱动的平均值与直流驱动的电流值相等时,我们人眼的感觉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两者的发光强度相当。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不能低与24HZ每秒,故采用该驱动方法时,驱动频率不能小于24次每秒。(2)扫描驱动扫描驱动是通过数字逻辑电路,使若干LED器件轮流导通,用以节省控制驱动电路。LED显示屏是将发光灯按行按列布置的,驱动时也就按行按列驱动。在扫描驱动方式下可以按行扫描,按列控制;也可以按列扫描,按行控制.所谓“扫描”的含义,就是指一行一行地循环接通整行的LED器件,而不问这一行的哪一列的LED器件是否应该点亮,某一列的LED器件是否应该点亮,由所谓的列控制电路来负责。(3)直流驱动。这是最简单的驱动方式,只要对LED直接通以直流电即可。2.2.3 LED显示屏的优点LED显示与传统显示方式相比有如下几个优点:1.光效率高:光谱几乎全部集中于可见光频率,效率可以达到80%-90%。而光效差不多的白炽灯可见光效率仅为10%-20%。2品质高:由于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故没有热量,没有辐射,属于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3.能耗小:单体功率一般在0.05-1w,通过集群方式可以量体裁衣地满足不同的需要,浪费很少。以其作为光源,在同样亮度下耗电量仅为普通白炽灯的1/8-10。4.寿命长:光通量衰减到70%的标准寿命是10万小时。一个半导体照明灯具正常情况下可以使用长达50年。LED显示器与LCD显示器相比,LED在亮度、功耗、可视角度和屏幕更新速率等方面,都更具优势。LED与LCD的功耗比大约为10:1,而且更高的更新速率使得LED在影像方面有更好的性能表现,能提供宽达160°的视角,可以显示各种文字、数位、彩色图像及动画资讯,也可以播放电视、录影、VCD、DVD等彩色视频信号,多幅显示幕还可以进行联网播出。而有机LED显示幕(OLED)的单个元素反应速度是LCD液晶屏的1000倍,在强光下也可以照看不误,并且适应零下40度的低温。利用LED技术,可以制造出比LCD更薄、更亮、更清晰的显示器,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合本设计实际应用,因为要用作公交车的报站显示,所以要求有高亮度,高寿命,更广的可视角度的特点,故本设计选用LED屏。2.3 ARM对LED的控制显示一般来说,对于小屏幕的LED显示屏的控制都是采用51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通常的解决方案是这样: 图2.1 单片机对LED的控制显示示意图该解决方案的控制流程如下:首先由单片机发出要在LED显示屏上显示的文字数据信息以及相应的控制信息到总线驱动器。总线驱动器本身并不对上位机发过来的信号进行任何的改变,只是将这些信号传递到下一级,并对其提供足够的驱动电流。然后总线驱动器对传过来的驱动信号分两路,一路传到行驱动电路,一路传到列驱动电路,在常见的显示驱动电路设计中,列控制一般采用串入并带锁存的移位寄存器如74HC595 ,将数据打入锁存器中,使寄存器各引脚呈现与锁存器相同的状态来选中需要点亮的列。行控制一般采用译码器电路如4/16 译码器74HC154 ,控制信号经译码后选中需要点亮的行。当行、列驱动信号分别加载到LED点阵上时,就可将要显示的信息在LED屏上显示出来。该方案的优点主要有:该方案结构简单,使用的器件常见且便宜,设计成本低廉;编程简单,调试方便。缺点主要有:硬件结构设计需要较多的控制信号线,占用单片机较多端口,从而造成端口资源的浪费;且该方案一般只能用于简单的文字和数字的显示,不能用于视频的显示。对与大屏幕的显示,由于大型LED屏幕的点阵规模极其庞大,所以采用低端单片机控制,用移位寄存器来实现数据的串行转并行的方法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案是基于ARM的控制和基于CPLD的驱动的模式。基于这种方式的控制系统能很好的满足设计要求,如图2.2所示。上位机PC串口通信ARM主控芯片扫描驱动电路LED显示屏图2.2 系统原理图该方案的基本原理如下: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PC机,显示控制电路和LED显示屏构成,PC机在控制中作为上位机,用于对下位机的控制和管理。系统的重点是显示控制电路,ARM和CPLD是显示控制电路的核心部分,共同完成数据的转换,控制信号的发送产生以及对LED显示屏的动态扫描控制,其中数据转换信号控制部分采用ARM实现,而LED显示屏的扫描驱动电路采用CPLD来完成。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采用标准的RS232或RS485计算机数据串行通讯方式。LED显示屏在显示控制电路的作用下,主要完成以下功能:按照上位机设定的显示效果显示图像和文字。该方案的优点有: 用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完成电路功能,不仅能够满足LED大屏幕系统高速图像数据传输对速度的要求,改善了电路性能,而且增加了电路设计的灵活性,设计中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灵活修改相应硬件描述语言程序,而不需要修改电路硬件设计,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成本。同时,采用基于ARM核的32位微处理器,解决了系统的运行速度、寻址能力和功耗等问题,可以支持更大可视区域的稳定显示,可以存储更多的显示内容。该系统不仅能显示文字信息,而且也能完美支持视频的显示。同时缺点如下:系统设计比较复杂,系统的成本高昂;编程规模巨大,开发难度大,不利于大规模使用。由于本课题的目的是要开发一个公交车载的LED显示系统,它是一个实际科研课题的子系统,此子系统分到的CPU端口资源极其有限,又基于以上两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本课题采用ARM7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为了节约有限的CPU端口资源,且因为LED屏的文字和数字的显示数据传输要求并不是很高,故ARM与LED屏之间的通信采用串口传输,所使用的协议是RS485串口通信协议。此方案的优点是:这种设计方案大大节省了CPU的端口资源,有效简化了显示屏的电路结构,提高了整个显示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结构简单,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信号线数量较少,使得控制更加方便、灵活,模块简单,能有效减少系统的开发周期与开发成本,完全的模块化设计也能增强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2.4 RS485通信协议 在本设计中为了布线的简单,采用RS485协议。RS485协议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半双工通信协议,它是美国电气工业联合会(EIA)制定的利用平衡双绞线作传输线的多点通讯标准。因为它是半双工协议,所以在任何时候只能有一方可以发送数据,它采用差分信号进行传输;最大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2 km;最大可连接32个驱动器和收发器;接收器最小灵敏度可达±200 mV;它具有以下特点: 1. RS-485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C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 2. 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3. RS-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3.毕业设计整体规划3.1整体思路本课题是智能公交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完成信息的显示与控制,具体就是设计实现公交信息屏,信息屏选用LED显示模块(16*16)级联结构。基于所用的LED模块比较多,外围电路与扫描驱动的复杂程度, 而且现在市面上的ARM7价格也很便宜,性价比很高,所以本课题采用LPC2294芯片作为主控制芯片。本课题的具体功能主要是对上级系统送过来的显示信息进行存储,处理,控制,与显示。根据这一定义可以将课题具体划分为通信模块,存储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五部分,以下是本次设计的方块图:上级系统通信模块1控制总线存储器ARM控制模块数据总线LED点阵模块显示控制电路(含驱动电路)电源LED显示模块通信模块2 图3.1 系统方块图3.2 芯片选型:ARM控制模块:该模块主要由一块ARM7的控制板组成,ARM7芯片采用的是飞利浦公司生产的LPC2294芯片,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存储器,信源与LED显示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时序控制。 通信模块:模块一采用RS-485通信接口主要功能是接收上级(信源)发送过来所要显示的信息。RS485协议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半双工串行通信协议。模块二可采用并行I/O端口配合相应的扩张芯片进行数据传输。显示控制电路:该部分主要包括晶体管,电阻,相应的芯片组成。主要功能是负责LED点阵的驱动和与ARM的接口。LED点阵模块:该部分是由若干的LED显示单元(16×16)级联而成,可组成共阴或共阳极结构。它接收ARM的数据在相应的位置置高电平或低电平来点亮相应位置的LED。电源模块:设计该电源模块的前提是认为外界已能提供+5V直流电源,也就是说在该电源模块里不用再设计交流变直流的电源转换器。该模块主要由一些电压转换芯片和一些稳压芯片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系统的各模块提供合适的,稳定的电压供应。3.3 原理简介根据图3-1所示,上级系统经由通信模块1向ARM控制芯片发送数据,ARM芯片控制时序并将送过来的数据存入存储器中,这样可以保证以后信息的显示不用再要上位机的参与以节省资源,若要改变现实的信息可以再通过上位机修改存储器中的数据再复位从新开始。显示环节不需要上级系统的参与,由ARM控制芯片直接控制存储器与LED显示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与时序控制,具体是ARM芯片根据具体情况将要显示的图文信息抓换成相应的二进制编码通过通信模块二发送给显示控制电路,再相应的位置置高低电平通过驱动电路点亮相应的LED管以实现信息的显示。 图3-2LED点阵行驱动列扫描,具体来说可以逐行对LED点阵的行进行置底电平再对各行输入数据信号,这样相应位置的LED阴阳极之间加入正向电压使LED点亮,图3-2所示是由20片CD4094,20片2803,40片4088B及行选择器,电流驱动器等元器件构成。其中CD4094为8位移位/锁存/缓冲器,2803为8路达林顿集电极开路输出电流驱动器。2088B为8*8点阵共阳极LED动态显示模块。1-20片移位寄存器4094首尾相连,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容量为8*20=160位的逻辑上完整且连续的移位寄存器。每四块2088B组合成一个16*16点阵的显示单元可以显示一个汉字,整个电路有40块2088B可以同时显示10个汉字,或者160*16点阵的信息。4-16译码器将来自ARM的十六进制的输出作为译码输入,并产生16路译码输出信号Y0-Y15,这16路信号经16路大功率晶体管进行电流放大,驱动连接显示的16条行线L1-L16。假设显示屏要显示10个汉字,首先,微机控制将每个汉字的头两个字节共20个字节通过IC9串行移位到本电路的IC5IC24共20片移位寄存器中,由于20片移位寄存器的三个控制端(移位脉冲输入端BYTECLK,数据锁存端STB,缓冲器控制端E)分别并联,因此它们是联动的。一方面,当20个字节移入到位后,令STB有效,将数据存入锁存器中,然后再令E有效,将数据从各自的并行输入端Q1-Q8输出,直接作用到对应的显示模块2088B的阴极输入端(列选端)。另一方面,微机控制电路中行选计数器的值为0000.经4-16译码器译码后,使得Y0有效,经电流驱动后选中L1(为高电平),而其余15条行线L2L16为无效(低电平)。由于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汉字的第一行点阵信息便显示到屏幕的第一行,此时调用一个的5ms的延时程序,目的是第一行信息持续一段时间,有一定的亮度。此后,又将10个汉字的第二行共20个汉字点阵信息(即每个汉字的第3和第4个字节)移入20片移位寄存器中,将微机控制电路中行选计数器的计数加1,变为0001,该值经译码驱动后选中第二条行线L2(为高电平),因此,汉字的第二行点阵信息便显示到屏幕上的第二行。如此循环16次,便可将一整屏共16行信息依次分别在屏幕上显示一次,然而,经此一屏我们无法看到一个稳定的图画,上述动作需反复进行,若能达到每秒显示刷新25屏以上的速度,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稳定,完整的画面了。 4.系统硬件设计在上一章的总体设计中,将本系统划分了ARM控制模块,串口通信模块,LED显示屏模块,以及电源与时钟模块等等。在本章中,将介绍各模块的硬件电路的设计,以及解释一下这样设计的原理。4.1 电源模块的设计电源模块为总个系统提供合适的电压与电流。其设计正确与否,关系到总个电路能否持续稳定的工作。因此电源模块是总个系统中基础而又重要的一环。电源设计实首先要能提供+5V电源。但是ARM模块需要+3.3V的直流电源,LED显示屏除了需要+3.3V逻辑电压外,还需+12伏的直流驱动电压。系统采用5伏电压管理芯片LT1117+5,220交流输入,5伏直流输出。为了提供+3.3V的直流电压,采用的是+3.3伏电压管理芯片LT1117,+5伏供电,+3.3伏输出。图4.1是由交流220伏电压转换成5伏直流电压输出的简要原理框图: 图4.1 交流220.伏电压转5伏直流电压电路图从上面的原理图不难理解,该原理图由两部分构成,前级电路的作用主要是整流,后一级电路的作用是稳压。图4.2 3.3伏电压输出电路图上图的作用就是将+5伏直流电压输入转换为+3.3伏直流输出,以便给ARM和LED控制板提供合适的电源供应。图4.3是驱动LED点阵的电源设计原理图: 图4.3 12伏电压输出电路图下面是MAX629芯片各管脚的作用: 表4.1 MAX629引脚说明此芯片的工作原理是:输入电压V IN可在0. 8| V OU T| 之间选取,芯片的工作电压为2. 75. 5V。对一般的单片机控制电路,供电主要电源电压为5V ,因此在输出电压| V OU T| > 5V的情况下,可将VCC与V IN 同时接到5V 电源上, 如图1 中虚线所示。二极管采用1N5819 或MBR0540L 肖特基二极管,电感采用典型值47H ,应注意增大电感将减小流过的峰值电流,从而降低输出电流;而减小电感,又将增大流过的峰值电流导致内部电流比较器延时。输出电压V OU T由R1 , R2 确定: (1)式(1) 中= 1. 25V ,可见输出电压只与R1 、R2有关,只需选定R1 、R2的阻值,即可确定输最后从该电路输出的是稳定的12伏直流电压。4.2 ARM模块的设计由于飞利浦公司的LPC2294集成了非常丰富的外围接口电路,所以本模块的设计基本上只涉及ARM处理器各引脚的设置。图4.4 ARM复位电路图4.5 系统的时钟电路设计在本系统中给ARM设计的晶振频率是11.0592M。下面介绍一下ARM各功能管脚的作用,限于篇幅,这里只对本文中用到的管脚和几个常用的管脚作介绍。 表4.2 LPC2214管脚描述4.3 串口模块的设计串口模块是本设计的一个重点模块,它负责ARM模块与LED模块之间的信息通信。硬件电路是否设计得当关系到二者通信质量的好坏。本串口通信协议采用RS485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RM的LED显示.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