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设计浅谈当代电视新闻娱乐化.doc

    • 资源ID:3975448       资源大小:4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设计浅谈当代电视新闻娱乐化.doc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专 业: 新闻学 姓 名: 考 籍 号: 指导教师: 题 目: 通讯地址: 邮编: 电话: 二O一O年四月目录目录······························································································································1摘要······························································································································2关键词··························································································································21 引言··························································································································22 正文··························································································································22.1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成因·····················································································22.1.1 受众的心理本质要求····················································································22.1.1.1 受众具有新闻娱乐的“本能”需求·······················································32.1.1.2 受众具有新闻娱乐的现实需求·······························································32.1.1.3 受众具有新闻娱乐的“精神”需求·······················································32.1.2 从电视节目自身发展的需要········································································32.2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利弊·····················································································32.2.1 关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利············································································42.2.2 关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弊············································································42.2.2.1 重大新闻受到淡化···················································································42.2.2.2 传媒过于强调了新闻的娱乐功能···························································4 2.2.2.3 对新闻价值的把握失准···········································································52.3 关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社会对策·····································································52.3.1 坚持新闻的基本规律····················································································52.3.2 媒体要准确把握“娱乐度”·· ······································································52.3.3 传媒进行适当的引导····················································································63 结语··························································································································64 参考文献··················································································································6浅谈当代电视新闻娱乐化张三摘要:近年来,国内一些成功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突出了情节性、故事性、悬念感,成为一种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倾向。这一现象以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构成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反而一本正经的电视新闻已经进入黑暗时期。本文先对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成因及利弊进行梳理,其后来解读关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应对策略。关键词:电视;新闻娱乐化;受众;传媒1. 引言电视作为一种可以为大众带来娱乐消费的媒体,早已被大家所认知。人们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忙忙碌碌中,太需要娱乐来放松自己,而娱乐通过商业化的市场运作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于是中国的电视界就把娱乐作为其最大的发展生存支柱。眼下,娱乐在电视界大行其道,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形态中,其中最深刻也是最危险的变化,就是新闻娱乐化的潮流。放眼今天的中国媒体,伴随着都市报的兴盛繁荣和以湖南卫视晚间新闻为代表的一批新闻栏目的产生,新闻娱乐化现象已初露端倪。所谓新闻娱乐化,不同于单纯的娱乐新闻。前者是新闻业自身的走向,通过不同视角、不同表现手法给受众带来崭新的审美体验,而后者是作为新闻在题材上的一个内部分类而存在的,与其相对应的是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的娱乐化走向也包含着娱乐新闻的变革。这种电视新闻的娱乐化,从内容上看是尽量选取软新闻类题材(比如贴近百姓生活、展现民风民俗的),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即便在报道国家大事以及政要活动时,也要找到一个更有趣的切入点,更轻松的表现形式,尽其所能地挖掘其中的娱乐性元素。在报道的方式上,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更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不遗余力地强化事件的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2. 正文娱乐与新闻,原本似乎毫不相干,就多数受众的接受心理而言,新闻高高在上,或者仅仅表现为传达信息的功能;娱乐则使人愉悦,有时甚至并无高雅趣味可言,只为下里巴人提供庸俗的消遣。新闻和娱乐,应各司其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贯保持严肃面孔的电视新闻开始改行娱乐化的报道方式和制作手段呢?2.1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我国新闻改革已走过了20多年历程,随着市场化的步伐加快、产业性质的凸显,新闻娱乐化的日渐兴盛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理论界对此众说纷纭,有人举双手欢迎,也有人深表担忧。这股潮流到底从何而来?何以在我国新闻媒体成遍地开花之势?其表象的背后必然有着其深刻的社会市场、受众等复杂因素。2.1.1 受众的心理本质要求我国的新闻事业自从走上市场经济的轨道后,传统新闻事业体制下的新闻受众转眼间变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消费者。当今的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多元化的,人们渴望获得周围世界变动的信息,从而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们的需求不再限制于过去那种政治味浓厚的信息,他们还需要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人们除了对各类信息的获取外,还希望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新闻传媒能为他们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消遣。 2.1.1.1 受众具有新闻娱乐的“本能”需求因为政治背景、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等不同,受众的需要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但由于共同社会需求,受众的心理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例如好奇心理、猎奇心理等。归根到底,这都是人们的本能兴趣。而在新闻节目娱乐化中,媒体在内容的选择和新闻的表现上恰好满足了人们这种原始的心理需求。 2.1.1.2 受众具有新闻娱乐的现实需求电视新闻本身已经是过时的产品。现在的观众无法像上一代观众一样,建立起每天在晚餐时刻收看新闻的习惯。在媒体产业越发达的今天,公众是在星星点点地获取新闻:早上起床听广播,上班路上听交通电台,睡觉前看晚间新闻,或者上班时抽空上网浏览一下新闻网页。他们最多看一下新闻标题、新闻提要,采用的多是走马观花式的方式。那自然的,如何在短时间甚至瞬间吸引观众的眼球,就成了电视节目必须思考的问题。新闻节目娱乐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2.1.1.3 受众具有新闻娱乐的“精神”需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愈发尊重文化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影像化的世界支配着人们的认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相互渗透,其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曾说过:人类在完成维持和延续生命的主要使命后,尚有剩余的精力存在,这种剩余的精力的释放就是娱乐。就是说,当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消费的需求、方式、观念和结构也会随之改变。另一方面,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人们的精神负担也是越来越大,而电视是人们消除精神疲劳,减轻精神负担的有效途径,这也就要求电视节目更新颖、更灵活、更贴近老百姓。2.1.2 从电视节目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电视节目的市场化运作,同类节目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收视率无形中成为了衡量节目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为了业绩,为电视台自身的经济利益,很多台都实行末位淘汰制。这意味着没有收视率,一个电视栏目就无法继续存活下去。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编排和制作方式会根据市场的需求有所变化就不难理解了,而娱乐化的新闻内容和轻松、有趣的播报方式无疑是讨巧的、吸引观众眼球的拿手好戏。近几年民生新闻的迅速崛起就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民生新闻的定位乃“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在内容上悄悄回避了那些板着面孔,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侧重关注老百姓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他们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播报方式也以说新闻为主,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尽量使节目更加具有贴近性和趣味性。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媒体要生存,就必须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所以媒体总是极力地采用各种手段,达到吸引受众注意的目的,力图使节目在人们拿遥控器的手中脱颖而出。那就需要以不同于其他类型节目的特点来创新传统电视新闻,否则无法吸引受众的视线。2.2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利弊面对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浪潮,有人赞同,有人深表担忧,认为这会有损媒体的社会功能。那么,新闻的娱乐化究竟是福是祸? 2.2.1 关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利“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电视新闻节目不应该因袭不变,故步自封。根据时代、受众和市场的需要寻求更适合发展的制作模式,这是值得肯定的。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长期固化的报道模式下很难有所突破。而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广大的电视观众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接受者,对电视节目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因此,传统的“传者中心论”不利于电视新闻业务的发展。在娱乐化的新闻报道中,单纯的播报新闻变为了说新闻,采访中也出现了大段展示过程和具有趣味性、故事性的叙述方式,这些无疑丰富了电视荧屏,活跃了节目样式,对电视新闻业务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娱乐化使电视新闻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它的大众化内容和平民化视角更有利于观众对新闻报道的接受与理解。对于具有思想性和社会影响的新闻题材,摆脱以往传统枯燥的报道方式,适当地采用娱乐化的手段,找到一个有利于让观众接受的切入点,往往会更容易达到新闻的传播效果。同样是提倡节约,央视二套的第一时间并没有空喊口号,一方面在节目里连续几天报道了平时生活中不被人们重视的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在短信互动环节向观众征集节约的小窍门,取得了很大的关注度和社会反响。 电视新闻依托声画语言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与其它媒体相比,画面语言是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在语言叙事的基础上,画面也在叙事,呈现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手段之一是故事化叙事,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关注新闻事件的起因和结果,还注重展现事件的过程。这种方式通过镜头去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刻画新闻人物的个性,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层原因,从而增强了电视新闻的可看性,也拓展了新闻报道的空间。因此,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既是在报道形式上的一种创新和发展,也是内容上的充实和丰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细节,深化新闻主题。 2.2.2 关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弊人常言:过犹不及。尽管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带来了很多新鲜的制作模式和理念,但如果将这种娱乐精神无节制地扩大、泛化,舍此无他,无处不用,就必然导致新闻报道理念的错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2.2.1 重大新闻受到淡化 有的新闻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单纯追逐"噱头"、刺激。以此来迎合受众的低俗性需求。而对于有关领导人、外交、军事等重要的严肃性的问题,却表现得过于淡漠。比如两会期间,党报对于两会的内容依然很重视,而在一些商业化的报纸上,我们获得的信息却少之又少。商业化的报纸依然继续坚持以往的风格,社会新闻和娱乐性的新闻占据着重要地位,很少有市场化报纸对两会的内容进行专门的大规模的策划报道。 一个典型的例子,2002年春天,中国成功发射无人宇宙飞船,对于这样的重大事件,一家北京当地有影响的报纸将其放到内页,而将一个名叫哈里·贝瑞获得奥斯卡奖的娱乐消息放到头条,个中原因也一定包括很多人都喜欢看电影,自然对电影明星也很关注,而宇宙飞船升天并不是很多人都感兴趣,有关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也不是很多人都很了解。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2.2.2.2 传媒过于强调了新闻的娱乐功能 现在有些媒介过分地强调了“软新闻”的号召力,由于这类新闻人情味较浓,社会性、趣味性较强,而政治性要求不高,时效性限制不严,可动用多种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报道,容易引起受众的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将非严肃的名人趣事、日常琐事、有煽情性和刺激性的犯罪暴力事件、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软性的内容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过分的追求娱乐效应,很容易就将大众化衍化为庸俗化,把通俗扭曲为媚俗,使新闻报道混同于娱乐行为。2.2.2.3 对新闻价值的把握失准有的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的、特别是商家的关爱,让新闻节目过度娱乐化,甚至把新闻的根本性质改变了,生活的真实反映似乎可以是任何个人的道听途说、随意铺排,甚至可能是传播者的主观想象或者精心捏造。不分青红皂白,不问高低深浅,一切以主观意志为转移,一切以经济利益为目标,没有信息共享,也没有真实可信。新闻报道丧失了原有的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他们对报道内容的选择和传播方式直接决定了节目的品位和媒体公信度。娱乐至死的作者尼尔·波茨曼认为: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将带来社会智力的集体下降,人们甘心被娱乐,甘心被电视掏空,仅仅为了获得一种被操纵的快乐。虽说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也告诫我们,娱乐是一把双刃剑。娱乐化手段能够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趣味性,大众化、通俗化的方式也能够更好地表达新闻的主题,但这只是为了达到传播效果的一种手段,不应该因此低俗化、庸俗化,漠视新闻的本质和社会效应。有些节目为了追求高收视率,把一条新闻夸大其词,不问真实性只求震撼力,或者是为了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专门挖掘别人的隐私,这都违背了新闻的本质与价值。2.3 关于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社会对策新闻娱乐化是不是电视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呢?从学者们对国外媒体的研究结果来看,这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我们就选择了竞争,随着我国省级上星台和有线电视频道、数字电视频道的迅猛增加,电视频道资源由20世纪80年代的稀缺到21世纪的过剩,中国的电视媒介已经进入一个拼收视率、拼影响力的白热化竞争时代。但是如何让新闻节目娱乐化真正的服务百姓,满足人们正常的精神需求,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我认为,要做到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正确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2.3.1 坚持新闻的基本规律在如今的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大潮中,无论是做哪一种类型的新闻,最低限度都不能忽视新闻的基本规律。否则,即使获得一时的眼前利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必然祸害无穷。新闻的传播规律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可信性。新闻节目在娱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承担着传播社会信息、引导舆论的作用。所以单纯的追求新闻节目娱乐化而忽视其他功能,很容易迷失新闻报道的本身特质,从而流向庸俗化和肤浅化。新闻节目娱乐化只是新闻传播的一种方式,所以必须遵循新闻报道传播的基本规律。2.3.2 媒体要准确把握“娱乐度”大众媒体的功能包括娱乐性,但不能无限膨胀,颠倒主次。所以面对新闻节目娱乐化,传媒必须把握一个适当的“度”,即:贴近受众,但不能一味迎合。娱乐化不等于低俗化,过分地迁就大众口味会造成一种媚俗的传媒状态,使大众的价值判断水平降低,这样的价值判断水平反过来又会影响传媒。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受到损害的既是受众,也是传媒自身,最终受害的是整个社会。同时,有一点需要指出,并不是任何新闻节目都适合娱乐化。社会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与娱乐业紧密相关的内容,做成娱乐化的风格无可厚非,而国家大事、时政评论等内容,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严肃性、严谨性的“度”还是要把握住的。因此,对于新闻节目娱乐化的走向,必须要有一定的限度。对于这一点,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把握比较到位。它报道的内容是来自湖南或外地的“小”新闻,娱乐化的表现方式,相对应的不会是严肃的政治、经济等新闻,而是有趣味性的软新闻。即使极力追求娱乐化,也远远避开充满色情暴力之类的黄色新闻,而着重关注百姓生活。2.3.3 传媒进行适当的引导在新闻节目娱乐化的过程中,传媒不能为娱乐而娱乐,要让人们在娱乐中增长智慧、提高修养和激发创造才能,在娱乐中不要为了追求噱头而搞一些恶作剧或庸俗低级的东西,要充满人文关怀精神,通过娱乐的方式来服务大众。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在这方面依然做得很成功。节目一直以来以百姓故事为主打,关注民生。如横跨2004年3、4月份的张老师,你好,讲一个曾被评为全国劳模的山村女教师多年把自己微薄的积蓄用于山村小学的建设,而等到自己身患重病,需五六万元才能治愈时,她已身无分文。记者第一次走进她的病房,回来只发了一条40多秒的新闻,压根没想到当天晚上会有十几个省的观众打电话来表示关切。回想起来,也就是几个镜头:首先是记者走进病房一眼发现张老师正把她那仅剩下的38.6元钱摊在床上,那神色令人心酸。其次是那个装衣服的塑料袋竟是一个装猪饲料的袋子,还有唯一的营养品是一瓶桔子罐头。三五个细节镜头让人感叹不已。此后的跟踪报道也是以细节、情节见长,以至于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热心观众汇款支援张老师。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张老师的6万多元医疗费全齐了!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自开始“娱乐化”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市场认可了,专家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和它将“通俗而不媚俗”的度掌握得恰当是有很大关系的。3. 结语上述对新闻娱乐化的成因,利弊及其社会对策分析可见:在我国,新闻控制体制比较完善,政府和社会舆论对新闻事业的影响比较显著,电视新闻娱乐化之所以能够轰轰烈烈的大行其道,必然有着其自身的魅力。应该承认,市场经济初期电视新闻娱乐化的作法有其合理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使新闻媒介走向市场、走向大众,贴近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但另一方面,如果新闻娱乐化超越了合理的限度,一味地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比如哗众取宠地炒作明星绯闻,不顾新闻职业道德炮制“假新闻”,甚至是肆无忌惮地渲染暴力和色情场面以刺激受众的原始生理欲望,这样的行为对于传媒而言虽然可能会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必然是新闻传媒之祸。因此,对当前新闻娱乐化日益泛滥的现象加以防范,让新闻事业的发展遵循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充分考虑受众需求和接受心理的情况下,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充分发掘新闻的娱乐功能,不仅可以使媒介真正走向大众,而且还可以提高新闻媒介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电视新闻更好更快的发展。4. 参考文献1 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 雷跃捷新闻理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3 赵玉明,王福顺广播电视辞典Z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4 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 赵民,陆晔当代广播电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6 潘礼平好看的湖南卫视晚间新闻DB/OL人民网,2004-5-187 李宜翔电视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DB/OL荆楚网,2004-7-1(补充说明:1、摘要200300字间,关键词35个即可;2、正文部分不少于5000字;3、正文部分标题至少要有章、节两个层次,即2.1,2.1.1,而2.1.1.1则不作硬性规定,可有可无;4、注释和参考文献不少于8个;5、最后文稿字体、字号均按样本,交时用A4纸打印。)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设计浅谈当代电视新闻娱乐化.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