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关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探究.doc
摘 要目前,我国的财务管理体系还不完善,还有很多的漏洞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还不成熟、企业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财务信息在财务报告中的失真现象严重、企业高层预测决策能力差四个方面;通过论述各个财务管理的优缺点,分析传统企业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索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得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制定财务管理目标的唯一选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总结了促进我国财务管理的建议,以期为财务管理的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财务管理 目标 优缺点 利益相关者 可持续发展目 录摘要I目录I引 言11企业财务管理概述21.1财务管理的定义21.2财务管理的职能21.3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22企业财务管理不足与缺陷32.1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还不成熟32.2企业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32.3财务信息在财务报告中的失真现象严重33企业财务管理优缺点43.1产值最大化43.2利润最大化43.3每股利润最大化53.4股东财富最大化53.5企业价值最大化63.5.1影响我国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模式的经济现状73.5.2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趋势74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财务管理模式94.1古典型企业组织结构94.2 U型结构(Unitary Structure)94.3 H型结构(Holding Company)94.4 M型结构(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95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财务管理模式115.1网络型组织结构115.2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115.2.1财务信息处理的自动化115.2.2财务管理职能向决策层和业务层分解125.2.3财务管理与业务、决策一体化125.2.4财务管理组织结构125.2.5从部门管理变为节点管理126信息时代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要求136.1财务管理的目标: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136.2财务管理的主体:由实体化转向虚拟化。137应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对策157.1转变观念,建立新型财务管理模式157.2确立符合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目标157.3加快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157.4积极实施组织结构重组,构建企业网络型组织结构167.5以网络型组织结构为依托,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重组168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178.1网络化财务管理178.2财务管理理论将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重178.3风险与安全管理并重,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178.4完善财务管理的建议178.4.1树立全局意识,加大财务管理服务于企业全局工作的力度178.4.2建立“集约型”财务管理理念188.4.3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188.4.4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的层次和水平18结 论19参考文献20致 谢21引 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网络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信息技术从深层改造着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方式,这就决定了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然趋势。财务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根据企业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方式,而建立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财务管理方式的总称。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为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服务,是建立在企业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基础上的,企业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的变革包含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本文从财务管理模式的概念出发,在分析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财务管理模式以及网络经济对财务管理模式创新要求的基础上,阐述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财务管理模式,并提出传统企业改造财务管理模式的对策。1企业财务管理概述1.1财务管理的定义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企业的财务、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各种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资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财务管理包括筹资、投资、预算、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其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企业财务管理是整合企业再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于整合企业资源、分配资金活动意义重大。1.2财务管理的职能企业财务管理负责企业的各项资金管理,包括制定企业筹资政策、实施企业投资方案、调控资金流动分配、科学分配企业的收益以及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等。这些财务管理的职能保证了企业的资金、投资、预算等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具体来讲,从财务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反馈等都属于财务管理的职能。1.3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意义日益突出。资本的运作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资金的预算、筹办、实施、反馈等是企业各个部门运作的关键。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货币,而货币作为一个统一的计量尺度,对企业的各个环节实施管理,只有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才能促进企业发展的快速化、各个部门工作的协调化。2企业财务管理不足与缺陷2.1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还不成熟 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不过几十年的历史,仍面临着许多漏洞与不足。在我国现有的理论体系当中,还没有适合我国国情的融资理论。对于相对成熟的优秀融资理论而言,它更适用于西方的经济社会。我国的企业股权融资比例较高,这是我国所特有的状况,与西方的市场经济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股权融资的比例较高,股权融资的危害进一步扩大,使中小投资者危害严重。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权融资几乎就是不需任何成本的,无须担心资本成本问题,这就造成了财务管理在上市企业中的忽视现象严重,忽视了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2.2企业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财务预算是企业未来发展重点与方向的表现。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投资,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整体的财务预算体系,导致了企业财务预算的混乱状态,不能科学、整体的规划企业的未来资金使用分配方案,起不到预算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另外,企业内部仍没有建立专门的财务预算部门,不能确保财务预算的专门化进行,使财务预算得不到很好的重视与发展。由于企业中的分层复杂,即使有了专门的预算部门,预算方案也很难有效、快速的在企业中进行传递。失去了预算的预见性与超前性意义,使财务预算得不到很好的贯彻。2.3财务信息在财务报告中的失真现象严重 企业的财务信息汇报是逐级进行的,由各个部门递交给子公司,再由子公司提交给总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差别,部门在进行财务汇报时难免出现错报、漏报的现象。出于子公司自身的利益与现状,在向总部汇报时又会出现种种虚假的信息,这就导致了企业总部最终获取的信息失真现象严重,导致了决策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这样,企业整体的财务战略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信息报告中的信息失真现象过于严重,则有可能导致公司的决策失误,使企业蒙受损失,从而降低了财务管理的作用。3企业财务管理优缺点3.1产值最大化计划经济体制下“任务型”的经济政策提出了“产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不具备产生理财目标的条件,原因是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国家下达的总产值目标,企业领导人的业绩、职工个人利益的多少、均由完成的产值计划目标的程度来决定。所以企业必然以总产值作为企业经营的基本目标。“产值最大化”也就成为了财务管理的目标(田力等,2010)。“产值最大化”的优点。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所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均归国有,财务管理目标高度统一,这样能够快速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集中有限的资金发展重点产业;指令性计划容易贯彻执行,保证按预期计划目标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强,避免经济发展中的剧烈波动所导致的资源浪费,能保证国计民生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有利于解决人民最紧迫的生活需要。“产值最大化”的缺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关生产、分配、销售、任免甚至消费决策都由政府计划权力机构做出,企业无筹资权、无投资权、无成本费用开支权、无定价权与分配权,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责只是如何按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搞好成本核算;只具备执行权力的企业容易产生只讲产值,不讲效益;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抓生产,不注重销售;只重投入,不讲挖潜的局面,不利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3.2利润最大化利润是企业按照配比原则将一定期间的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后的差额,是考核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利润最大化是指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实现利润的最高水平。20世纪50年代以前,根据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古典经济理论,西方国家财务管理理论界始终认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人们逐渐认识到“产值最大化”的许多弊端,许多企业也开始认同“利润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利润最大化”的优点。“利润最大化”反映了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中投入与产出对比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利润这个指标在实际应用方面比较简便,利润额直观、明确,容易计算,便于分解落实,大多数职工都能理解。“利润最大化”的缺点。利润额的计算受会计政策选择等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管理层可以通过调整会计政策使报告期的利润水平较高,例如用直线折旧法代替加速折旧法,在物价上涨时期用先进先出的存贷计价方法取代后进先出的计价方式等。利润最大化未考虑利润发生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将各年利润的总额的意义等同。财务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尽管利润的实现总额相同,但由于时间价值的存在,使得发生在不同时期的相等数额的利润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的风险因素,如果企业经营偏好稳健,那么它就宁愿得到较少但确定的利润,而不愿得到较大但不确定的利润,此时从利润最大化角度来看,将无法判断优劣;利润最大化容易使财务决策带有短期化行为。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追求利润不顾风险的短期行为,结果损害了企业将来的发展,忽视了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3.3每股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是指一定期间的税后净利润与普通股股数之比。是在“利润最大化”之后被采用的理财目标,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虑,用每股盈余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从而来避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某些缺陷。“每股利润最大化”的优点。“每股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相对数指标,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或股本数进行对比,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率,便于不同规模企业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比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异。“每股利润最大化”的缺点。“每股收益最大化”虽然解决了“利润最大化”目标中所获取利润和资本投入的缺陷,但是仍然没有考虑到利润发生的时间、利润与风险的关系以及可能造成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等问题。此外,也没有考虑到股利政策对股票市价的影响。3.4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在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的前提下,使企业的总价值最大,进而使股东的财富达到最大化(陈维英,2010)。“股东财富最大化”克服了“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某些缺陷,是西方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后主要采用的理财目标,也是我国企业目前主要的财务管理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优点。“股东财富最大化”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一定程度上克服短期行为,此外还有易于度量、便于考核和奖惩的优点。“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缺点。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管理当局不可控。股东财富最大化主要靠股票市价最大化来实现,而事实上股价不仅受企业经营业绩影响,还受投资者心理预期及经济政治环境等一些企业不可控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易使股东财富最大化失去公正的标准和统一衡量的客观尺度(赵自强,2001);只强调股东利益,不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经营风险不断加大,风险的承担者已经由单一的股东变成了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消费者及政府等。然而企业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仍一味的追求股东利益最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可能会引起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坚持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更偏好那些见效快的投资项目,对于长期性的战略性投资就可能会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只适于上市公司,不适于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证券市场无效时导致决策不合理。3.5企业价值最大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加上现代企业的多边契约关系,财务管理目标应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各利益相关者目标均可折中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长。所谓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合理、合法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策略和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及收益等因素,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财富达到最大(陈维英,2010)。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现金流量最大化。以此为财务管理目标,要求理财人员在财务决策时应以现金流量及其持续增加作为决断标准。“企业价值最大化”区别于上述各财务管理目标的最大特点是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并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缺点是未来现金流量难以准确计量。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选定应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要强调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3.5.1影响我国选择财务管理目标模式的经济现状首先,与西方金融大国相比,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信息传递速度慢,投资者对信息的理解力较差等等,这些都阻碍着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其次,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其中银行借款占绝大多数,银行对企业的财务决策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三,在我国企业群体中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仍较大,国有企业亏损现象时有发生,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始终存在。3.5.2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趋势我国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国家,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发展历程。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更强调职工的实际利益和各项应有的权利,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强调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强调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这些都决定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利益,在这一点上,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的不二选择。3.5.3.1企业治理模式呼唤“共同治理”近些年来,尽管我国国企改革一直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但其着眼点始终在企业经营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方面,这样的改革思路并没有解决所有者被架空的问题,因此国有资产受到侵蚀的事例比比皆是,股东权益受到损害的非正常行为屡屡出现。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转变企业治理的思路,遵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共同治理”原则,便成为了企业改革者走出困惑的制胜法宝。“共同治理”强调现代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从而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必然选择。3.5.3.2财务管理目标应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关正如上文所述,企业是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等多个利益集团形成的一个契约,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与企业多个利益相关者有关,可以说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群体共同作用和相互博弈的结果。随着人们日益上升的高层次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博弈越显激烈,企业单方面的利益最大化是难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对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的必然选择。3.5.3.3企业价值最大化有利于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社会财富最大化实现的前提条件,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果,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财富总量。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把资源分配到生产效率最高,能为社会创造最大财富的企业当中(刘贵生,2010)。所以,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有助于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必然会带来整个社会经济的更大发展,带来社会的稳定繁荣。4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财务管理模式威廉姆森在市场与层级组织中曾将企业组织结构按优化的过程分为:古典型、U型、H型和M型四种,后来又产生了U型结构的变种-矩阵结构和 M型结构的变种-超事业部结构。4.1古典型企业组织结构是一种尚未进行管理分工的原始结构,企业的所有者负责管理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不得不寻求管理本身的分工与专业化,具体表现为企业管理的直线系统、职能系统的分化和上级对下级的分权与授权。4.2 U型结构(Unitary Structure)也称“一元结构”,其典型特征是在管理分工下实行中央集权控制。U型结构便于集中力量和资本。但过度集权易带来管理上的低效率,进而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4.3 H型结构(Holding Company)就是控股公司结构,它较多地出现于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中。其显著特征是高度分权,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4.4 M型结构(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亦称“事业部制”,其显著特征是集权与分权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制约U型结构和H型结构管理效率低的问题,降低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因此,M型结构在现代企业中得到普遍实行。矩阵结构实质是U型结构的一个变种,它在原来的U型结构基础上,再建立一套横向的目标系统1.矩阵结构既有加强职能部门的横向业务联系、反应灵活的优点,也有因双重领导导致责任不清、决策延误的缺点。超事业部制结构是M型结构的进一步演化形式,它在M型结构的基础上,在总部与事业部之间增加了一个管理层次,有效地解决了M型结构在企业超大型化之后管理跨度过大的问题。传统企业无论采用何种组织结构,在财务管理任务上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加强对内部的财务监控。一般情况下,企业会牢牢控制货币资金,因为货币资金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货币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2.在具体控制方式上有多种形式,如统收统支、拨付备用金制、结算中心制、建立内部银行和财务公司等。企业对内部机构一般还要在筹资、投资、成本费用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控制。不同组织结构的企业在具体财务管理模式上,差别是很明显的。在H型结构中,整个集团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各子公司有独立的财务权,总部对其约束很小。在u型结构中,实行的是一种集权式管理,下属机构决策权很小,在财务上由企业总部集中核算、统一管理,下属机构仅是报帐单位,定期将业务数据报到总部财务部门,财务上的决策全部由总部决定。在M型结构中,决策权分散,财务控制的关键是解决好集权与分权问题。目前一般做法是在资金、财务信息和人事等方面集中控制的基础上,充分实行分权管理制度。在财务控制上形成一套包括财务激励机制、财务监控机制和资金运作机制在内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这种财务模式是传统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比较成熟的一种。传统企业无论采用何种组织结构,伴随企业发展,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都将面临相同的困境: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层次增加、人员不断膨胀、财务管理成本不断加大、财务信息时效性和可靠性降低、监控能力弱化。5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财务管理模式5.1网络型组织结构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强大的经济发展引擎不断推动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与变革。网络型企业组织结构正是基于当今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结构。网络型企业组织结构产生的本质在于现代信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使得企业与外界的联系极大增强,企业的经营地理范围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是通过互联网与世界相联。正是基于这一条件,企业可以重新审视自身的边界,不断缩小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相应地扩大与外部单位之间的分工协作。这就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即网络型组织结构。学者们从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网络型组织的涵义、表现形式、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从总体上看,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目前关于网络型组织,人们普遍较为接受的定义是:网络型组织是由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的任务而组成的联合体,它的运行不靠传统的层级控制,而是在定义成员角色和各自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密集的多边联系、互利和交互式的合作来完成共同追求的目标。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众多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网络型组织中,节点可以由个人、企业内的部门、企业或是它们的混合组成,每个节点之间都以平等身份保持着互动式联系。如果某一项使命需要若干个节点的共同参与,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系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密集的多边联系和充分的合作是网络型组织最主要的特点,而这正是其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的最大区别所在。5.2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组织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企业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的变化。同时为新型财务管理模式提供了基础,使得财务管理在空间上、时间上和效率上都发生了改变,极大地影响了财务管理的能力和质量。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5.2.1财务信息处理的自动化财务管理的网络程序化、实时动态化。网络经济时代,电子商务高度发达,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均采用数字信息,并通过网络来实现。业务数据通过网络程序自动实现会计核算,产生各种支持决策信息并反馈到相关决策者。决策者通过网络向相关业节点发布决策信息,网络程序根据决策信息自动修订业务规则,业务人员只能按照规则在网络中完成新的业务。由于网络信息传递速度快,业务发生受到实时监控,因而可及时将决策信息发送到业务规则,实现实时动态化管理。5.2.2财务管理职能向决策层和业务层分解在网络型组织结构的企业中,节点和节点之间密集的多边联系减少了传统财务管理中的许多中间环节,高层决策者能直接对底层员工进行管理,财务信息的采集完全由业务节点完成,财务信息的加工由网络程序完成,财务监控由决策者通过网络程序实施。5.2.3财务管理与业务、决策一体化传统的财务管理反映的是决策者、财务机构、业务部门三者之间的关系,决策信息通过财务部门实施对业务的监控,业务部门的信息主要通过财务部门加工提供给决策者。在新型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职能向决策层和业务层分解,财务管理通过网络软件与决策和业务融为一体。5.2.4财务管理组织结构从人员集中实体部门机构向人员分散的虚拟部门机构转变。在网络型组织结构的企业,一方面,实体企业中财务人员工作职能将分散到业务层和决策层,财务信息的处理由程序完成,传统财务部门萎缩,职能分解,包括决策和业务在内的网络虚拟的财务机构代替传统的财务管理机构;另一方面,虚拟企业中,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必然是虚拟的。5.2.5从部门管理变为节点管理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众多的节点和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网络型组织中,节点可以由个人、企业内的部门、企业或它们的混合组成。财务管理的实施者由传统的财务部门变为网络节点,财务监控的对象由传统的业务部门变为网络节点。6信息时代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要求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正从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迈进,引起了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建立在传统工业经济基础上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一系列创新要求,具体如下:6.1财务管理的目标: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先后经历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超利润目标管理”的转换,这些目标是与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但在网络经济时代,一方面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物质资本的地位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相对上升,不同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均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要求。这一重大变化,决定了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其经济利益不仅仅归属于股东,而且归属于“相关利益体”。另一方面知识资源具有共享性和转移性,因而企业的成败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对知识形成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社会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重视其社会责任。另外,知识资本所带来的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能够解决工业经济时代因技术能力而无法解决的外部经济问题。这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关注社会责任成为一种可能。6.2财务管理的主体:由实体化转向虚拟化。财务管理主体是财务管理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实体,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具有独立的物质利益的经济实体,这种实体是有形的、相对稳定的。但是在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日益推广,出现了网上虚拟公司这样的企业形式,而这些虚拟公司往往只是一种动态的,短期的战略联盟,合作目标完成后迅速解散,从而使财务主体显得虚拟化;由于知识投入的增加,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投资转向以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的新领域。随着经验决策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决策转变,企业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日益知识化,对知识资产的评估和管理是知识决策的中心内容之一。由于知识成为企业的主体资产形式,因而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日益柔性化。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发展出灵活的工作时间、场所和报酬制度,企业更强调知识、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利用,并通过网络在企业内部分享、重组和创新,整个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网络化的信息结构。由于知识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克服了物质资源的稀缺性和使用上的排它性,企业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与社会对知识的要求形成经常性的正向互动关系,使企业经营目标与社会整体目标日趋一致;传统工业经济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有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绝对优势;而网络经济是以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投入为主,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中起决定作用。在工业经济形态中,市场占有率和较大的市场份额是企业补偿投入成本、形成和增加企业利润、维持满意市场结构的决定要素。同时,由于固定资本的经营杠杆效应和企业以有形物质资产投入为主的特征,企业总是力争通过扩大产出规模来增加财务成果,从而获取相对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工业经济逐渐向网络经济发展,市场份额和产出绝对规模只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在内涵上,企业竞争力主要源于企业对各类知识的占有和知识资本的运用程度。企业在一定时期积累的知识量越大,其知识资产的结构和动态组合与社会对知识的要求结构越一致,企业知识资产的转化效率就越高,企业竞争力就越强。既然知识资源是产品的主要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决定因素,那么利用知识的能力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并取得比其它要素更丰厚的报酬,将成为必然趋势。与网络经济以前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的形成、传播的无地域性,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范围迅速扩大。企业活动与环境的联系更为紧密,它们共处于一体化的网络之中。企业与供应商以及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不再固定,在全球网络中,企业与客户形成“在选择中结盟,在结盟中选择”的新格局。7应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对策7.1转变观念,建立新型财务管理模式传统财务管理侧重于财务的核算管理,要转变为新型财务管理模式,企业的各级员工都应转变已形成的基本观念,学习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充分认识网络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环境的变革和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进行创造性思维,建立新型财务管理模式观念。7.2确立符合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目标网络经济的到来,扩展了企业资本范围,改变了企业的资本结构,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主要因素。因此,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者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责任和绩效最大化,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与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使企业经理及职工的个人收入与企业的赢利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网络经济时代知识资源具有可享性和可转移性,它使得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而深入,企业对知识的要求和应用将又取决于社会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目标体系是必然选择,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如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保护生态平衡、防止公害污染、支持社区文化教育和福利事业的发展以及赞助社区的慈善事业等。这样,既有助于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也有助于其在社会大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更有助于其自身和社会的发展。7.3加快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是从单项业务计算机化-企业部门电算化-企业整体信息化-到整个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企业整体信息化阶段是企业组织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各项业务融合集成,组织结构演变为初期网络型结构,企业管理模式发生变化,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向新型模式转变。因此,企业改造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积极组织实施ERP系统,实现企业整体信息化。7.4积极实施组织结构重组,构建企业网络型组织结构传统的企业中,组织结构是由“金字塔”型的职能部门组成,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同时受管理幅度的限制,存在大量的中层管理人员,财务部门从最高层领导到最底层会计人员之间都存在很多中间管理层。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后,财务、业务和决策实现了一体化,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分工界限日益模糊并趋于融合,跨职能型群体大量出现;同时管理幅度增大,必然要缩减乃至取消中间管理层,组织结构呈现网络化趋势。传统的部门管理方式应改为节点管理,通过定义网络节点的属性和职能,通过对网络节点的管理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在组织结构的重组中,以节点为依托,把财务管理的职能体现在网络节点中。7.5以网络型组织结构为依托,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在工业社会,业务流程按职能部门划分,虽然各部门的工作是有效的,但整个流程的运作则是低效的。尽管财务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每一项活动,但传统上它只对财务的收支进行管理,对财务收支的源头-业务活动很少涉及。要适应新型财务管理的需要,势必要对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重组。首先打破企业部门内部界限,重组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建立流程型群体,实现财务、业务、决策的一体化;然后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再造推广到整个供应链中,从购买原料到对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一连串作业活动,减少供应链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与整个供应链的结合。8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8.1网络化财务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渗入到经济活动中的方方面面,财务管理同样离不开网络的支持。网络化的财务管理较传统的财务管理有着很大优势,首先,在空间上,网络化的财务管理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进行跨地区、跨国家的财务管理,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管理,这就保证了信息管理的整体性。其次,在空间上,在线处理各项业务将更加具有时效性,网上银行、网络交易的进行可节省更多的资源与成本,加快了资金的流转周期,显着地提高了效率。8.2财务管理理论将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发展方式也不断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的各个阶层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利益群体,这决定了企业的主导要素已不仅仅是物质资源的拥有量。知识经济,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知识可以提高生产力水平,高水平的知识人才是企业竞争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谁拥有最先进的人才,谁就获取了制胜的法宝。因此,现代财务管理应将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相结合,合理进行分配与整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促进财务管理的发展。8.3风险与安全管理并重,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信息社会不断的发展,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安全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财务管理中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这也使得许多负面影响逐渐暴露出来。随着网上业务的增多,网络信息安全与风险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任何技术都有其弱点,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这种弱点就显得更为致命。解决安全与风险问题既是严峻的考验又是必须做的任务。在一定情况下,技术风险是可以提前预测和避免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技术上的风险会不断降低,技术上的漏洞也会不断减少。8.4完善财务管理的建议8.4.1树立全局意识,加大财务管理服务于企业全局工作的力度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门都会有所涉及,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状况会更加明显。而随着财务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必然会萌生出更多的财务管理相关的部门,这就使得财务管理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树立全局意识,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不能局限于一点。 8.4.2建立“集约型”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的改进与完善必须先从理念上入手,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理念,建立“集约型”理念。这就要求企业的发展理念由传统过渡到全新,建立“集约型”的管理理念精干的工作队伍,规范、标准的管理方法,高的服务标准与质量,这种“集约型”的思想是财务管理部门运用现代化的思想、高效履行职能的具体体现。 8.4.3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由人来完成的,操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决定了管理工作的成效。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人力资源的竞争力,使其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以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 8.4.4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的层次和水平财务管理层次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财务管理层次,首先应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这主要包括金融风险、税金管理、知识资本等方面的内容。其次,要更新管理的方法。除定性的方法外还应多使用定量的方法,以更加客观的说明事实。再次,要改善管理的手段,促进新技术在管理中的使用,使传统的管理手段得到更新,提高管理的效率,使其与市场做出快速的互动。结 论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进行,社会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今天,我国的财务管理仍存在很多不足与缺陷。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崭新的企业财务管理观念,通过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职责,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素质等方法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企业财务管理的演进,充分体现了企业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以及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现代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顺理成章成为了企业制定财务管理目标的唯一选择,这一目标更有利于协调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能够极大地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导向和核心作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1 王斌.企业财务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2 田力,梁义江.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理财目标的现实选择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8)3 赵自强,于国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J.当代财经,2001(8)4 陈维英.试论企业价值最大化及实现途径J.经济师,2010(2)5 刘贵生,杨碧玲.财务管理目标的再思索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7)6 孙健,韩广智。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J.经济管理,2000.(12)。7 梁硕。知识经济引发企业组织结构三个变化J.经济工作导刊,2000,(11)。8 冯海龙。价值链战略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