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投资过度 基于信号理论的视角22691.doc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投资过度:基于信号理论的视角注:本文为张凤林教授主持的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劳动就业与人力资本开发研究中心”立项课题 “关于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2009JD28),以及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从物质资本密集型到人力资本密集型:中国若干典型产业的转型与促进就业政策研究”(07JJD63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感谢张凤林教授提出的若干修改意见,但文责自负。谷宏伟(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劳动就业与人力资本开发研究中心)摘要:中国上世纪末开始的高校扩招,其实质是以招生人数增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高等教育的扩张,从持续的时间和规模来看,这次扩张在世界各国中是比较罕见的。这既符合高等教育模式发展变化的国际潮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扩张的影响是私人教育费用的上涨和学习成本的下降。基于Spence的“信号理论”,本文的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扩张之后,高能力者如果想继续发送文凭信号以使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被识别的话,就必须在教育上作进一步的投资,而这种投资仅仅是为了实现劳动力市场上的分离均衡,并不会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所以,高校扩张的后果是文凭信号的贬值以及对教育的过度投资,从经济上看,这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关键词:高校扩张 发信号 过度教育一、引言长期以来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一直很低,即便是到了1990和1996年,每10万人拥有的大学生人数也只有331和473人,低于国际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同期印度的582和681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加之出于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原因,高校扩招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经历了两次小规模的扩招之后,90年代末大规模的扩招开始了。1999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7%,2003年的招生人数是1998年的3.5倍。从高校的在校生人数上看,80年代初和90年初两次小规模的扩张,不但持续的时间短,而且入学率的上升幅度也不大,1999年以来的扩张则完全不同,不但持续的时间长,而且在校生人数有了大幅增加,到了2003年,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年的2.7倍,这种扩招速度在全世界特别是人口大国中是比较罕见的(Huang,2005)。尽管在各种文件和资料中我们都将高等教育的这种转变称之为高校的扩招,但下文提到的几个特征性的事实将向我们表明,高校这种扩招的实质就是一种扩张(expansion),是以扩招为主要表现形式并由扩招所推动的扩张。根据高等教育扩张的若干事实,本文得出这种扩张对学生有双重的影响:教育费用上涨和学习成本下降,而后一种影响主要源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所导致的大学门槛的降低,也就是上大学比以前更容易了。根据Spence(1974、2002)简单的劳动力市场“信号模型”,每个人获取教育的成本不同,这和个人能力有关,能力越强,则教育成本越低。教育只是个人能力的信号,是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手段,并不会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当学习成本下降时,原来的劳动力市场分离均衡的条件被破坏,雇主无法通过文凭来对个人能力加以判断,此时,高能力群体为了让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被正确地识别出来,就必须接受更高的教育,这种投资不会提高个人的能力,仅仅是为了发信号。同扩张前相比,为了实现分离均衡,需要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教育,教育的实际投资水平距离先前有效率的教育水平越来越远,出现对教育的过度投资。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会对高校扩张的若干事实加以描述,得出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本会降低;第三部分利用Spence的“信号模型”分析劳动力市场存在三类能力不同的群体时,各种可能的均衡以及均衡的条件;第四部分是用“信号模型”分析高校扩张后的均衡,通过观察均衡条件的变化,来分析扩张如何引致中、高能力群体在教育上的过度投资;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简单地说明了扩张的可能后果。二、高校扩张的几个特征性事实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提供的数据,通过对各级教育升学人数、毕业人数、在校生人数变化趋势的观察、比较,我们发现中国高校的这次扩招有如下特点:1、这种扩招并不是所有等级的教育同时扩张,而是高等教育一枝独秀、爆发式的扩张,是在初等教育基本普及,在校生人数稳中有降,中等教育略有增长的情况下的扩张。比如,在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985年的6.5倍,而同期普通高中、初中和小学分别是1985年的2.7、1.7和0.9倍。2、按照UNESCO(1997 ,p.19)的分类标准,扩张涵盖了高等教育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既包括普通本科,也包括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研究生教育,硕士和博士。在2003年,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和研究生的在校生人数分别是1985年的6.5和7.5倍。3、无论是普通高校的本、专科,还是研究生,它们的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有相同的趋势(毕业生人数有几年的滞后),这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实质是一种扩张,而不仅仅是扩招。如果传统高等教育是严进宽出的话,那么招生和毕业人数同比增长意味着现在正在朝着宽进宽出转变,而不是宽进严出。4、不仅是个别院校而是所有院校同时扩张,包括重点和非重点院校,本科和专科。而且,扩招的专业受市场需求影响,越是热门的专业,扩张的速度也越快,也有个别冷僻专业逐渐萎缩。比如,与表1: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在校生人数变化(单位:万人)专业200319942003/1994哲 学0.600.740.81经济和管理学238.8439.656.02法 学56.098.56.60教育学59.2111.795.02文 学171.9235.034.91历史学5.675.061.12理 学100.4531.473.20工 学369.34111.763.31农 学24.9711.122.25医 学81.4724.753.29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1994年相比(中国在1994年对高等教育的学科进行了重新调整),2003年各专业在校生人数上升速度最快的是法律6.6倍,经济和管理6倍,教育学和文学约5倍,理学、工学和医学3倍多,农学2倍多,历史学1倍,哲学则相当于94年的0.8倍(见表1)。5、扩张仅仅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技校和职业中学不在此列。2003年中等技术学校和职业中学的在校生分别只是1985年的3.9和2.3倍,与大学相比,这一部分扩张速度较慢,结果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上普通大学生就业困难以及技工短缺并存的问题,这也是当前高校扩张的后果人才的总体短缺与结构过剩同时存在的基本表现形式。6、尽管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增加,但高校债务还是迅速上升,许多高校面临着财务风险,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高校扩张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从90年代末扩招开始,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对学校原有的软、硬件设施形成压力,这些设施也必须同时扩张。除了一些“985”和“211”院校有国家财政拨款之外,其它众多院校只能得到很少的地方财政支持,其余大部分资金要靠银行贷款。根据社科院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到了2007年,有专家根据各高校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的数字汇总得出,全国高校的负债保守的估计有2800亿元,实际可能在4000亿左右。即便是中央直属的高校也有巨额的债务。由于盲目扩张,国内不少高校的确存在资不抵债的现状,有些学校每年的经费还不够还银行利息。截至2005年8月,各银行向四川省省内高校发放各项贷款52亿元,湖南省25所高校目前有中长期贷款近百亿元,校均负债近4亿元。最近,东北某国家重点大学的财务危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该校共有银行贷款30多亿元,从05年起,每年需要偿还的银行利息高达1.5亿多元,财务上已经不堪重负。如此规模的扩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是杯水车薪。贷款扩招,扩招再贷款,高校在贷款泥潭中越陷越深。这种面向宽进宽出的高校扩张,对于学生本人而言有两个直接的后果:教育费用上涨,但学习成本下降。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模式转变,收取学费或者学费上涨是必然的趋势。英国的高等教育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向收费制改革,其学费制度的特点是,先有一个最高限额,另外还将学费与家庭收入情况联系起来,按家庭收入情况将学生分为免收学费和收取部分学费两类(GfES,2003;王璐、孙明,2006)。表2描述的是世界上若干个国家,家庭承担的学费和教育总支出占人均收入的状况,可以看出,无论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教育费用都偏高了。根据世界银行对33个国家的统计,学费在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经常费用中的比例有20个国家在10%左右,10个国家在20%左右,最高的是韩国为40%(李永生,2000),而在2002年我国这一比重接近50%(Heckman,2002)。目前中国家庭承担的教育费用偏高既与公共投资不足有关,也和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趋势有关,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很多高校盲目扩张导致财政不足,也有多收学杂费的冲动。表2:高等教育第一学位由学生和家长承担的总支出和学费支出的国际比较(按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19992004 单位:国际美元学生和家长承担的总费用/人均GNI学费支出/人均GNI公立院校私立院校公立院校私立院校中国1.242.030.410.72印度0.350.590.020.02日本0.410.560.120.23韩国0.661.100.100.52巴西1.472.3300.86俄联邦0.331.030.070.47世界水平样本国家39313931最大值5.11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10.11.099.76最小值0.10.1900.01均值0.872.160.151.13中位数0.511.50.070.53资料来源:根据下文及世界银行的数据整理Jonhathane, B.,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Higher Education Finance and Accessibility Project, University at Buffalo,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高校的扩张的另一个影响是上大学比以前更容易了,学生的学习成本下降。注意,这里的学习成本与人力资本理论中强调的教育成本有所不同,它不是可货币化的直接成本或间接成本(机会成本),其实质类似于教育成本中不可货币化的成本的一部分,包括学习中使用的时间、体力、精力等等,其实质是一种努力成本。这种学习成本虽然无法货币化,但在智力水平以及学习方法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将学习时间的长短作为一个近似的代理指标。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一个学生考入同样一所大学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花费学习时间无疑会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而降低,或者,在同样努力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所更好的学校。比如扩招之后,很多高校老师抱怨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也就是说,由于高等教育的扩张,学生迈入高等教育门槛的努力成本降低了。根据上述几个特征,特别是第3条中国高校由严进宽出向宽进宽出的转变,我们可以推断出,这种扩张使三种能力学生群体的教育成本都下降了。具体表现在,能力差的上专科院校或者差一点的大学变得容易了,能力一般的上普通大学接着读研究生比以前容易了,能力强的读重点大学进而读硕士和博士变得容易了。也就是说,由于高等教育的两个阶段(本科和研究生)同时扩张,各种不同能力学生群体的教育成本都下降了。三、简单的“信号模型”1、假设在Spence简单的“信号模型”中,人的能力是不同的,生产率也不同,但企业无法直接识别这种生产率上的差异;教育不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率与个人受教育成本负相关,所以能力高的人教育成本低,进而会接受更高的教育,企业只能通过个人的教育水平来间接地判断个体的劳动能力。我们把当前市场上劳动者按教育程度分为三类:大学以下、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各占总体的比重分别为和。 市场工资由边际生产率决定,假设三类群体的能力(或生产率)分别为1、2、3,那么企业愿意为他们支付的工资也是1、2、3。三类学生学习的成本函数为: 且,。这样,个人的总收益就可以表示为:。雇主相信存在这样两个教育门槛水平(),如果一个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它就属于低生产率的人,其生产率为1,受生产率决定的工资也为1;,它就属于中等生产率的人,其生产率为2,受生产率决定的工资也为2;教育水平的人属于高生产率的人,其劳动生产率为3,工资为3。注意,由于教育只起到信号的作用,如果劳动力市场上企业和劳动者有关个人能力的信息是对称的,各不同能力群体就都不会出于发信号的目的而接受教育,因此均衡的教育水平都为0,这也是完全信息下的帕累托最优教育水平,教育成本也是0。这样,各群体的净收入为:信号理论是以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为前提的,下面就要分析当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时,会有哪些均衡,各种均衡的条件以及结果如何?2、无信号均衡(混同均衡)各群体都不发送文凭信号,或者学习成本过低造成不同群体发送同样的文凭信号,企业无法通过文凭来识别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只能按照期望生产率来支付工资,且,即,每个群体都获得相同的收益: 由于,所以高能力群体在混同均衡的情况下收益下降了。特别是当高能力群体所占的比重小于低能力群体的比重时,有: ,则,中等能力群体的收益也因为劳动力的市场信息不对称而下降。又因为:,所以,此时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了。另外,当时,有也就是说信息不完全的结果是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的收入水平下降。共损失了,其中,高能力群体损失,中能力群体损失,而低能力群体得到。综上所述,尽管3组群体的生产率不同,但在混同均衡时,如果各个群体不发送文凭信号的话,他们会获得同样的工资。收入上的这种变化既包括收入的再分配,也包括收入的净损失。收入的再分配指,高、中等生产率者其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了低生产率者的手中,其实质是高能力者在补贴低能力者。更进一步,只要教育的成本低到一定的程度,低能力群体就有模仿中、高能力群体教育行为的激励,如果的话,连中等能力群体也有动力模仿高能力群体的教育行为。收入的净损失是指,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其收入总和会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减少。 3、发信号的均衡(分离均衡)学习成本与个人能力负相关,在发送文凭信号的情况下,不同能力的群体的学习成本不同,最优选择也不同。对于低能力群体而言,不发送文凭信号是最优选择,好过发送本科和研究生文凭信号的情形;对于中等能力的学生,发送本科文凭信号是最优选择,胜过不发送信号以及发送研究生文凭信号;对高能力的学生,发送研究生学历的文凭信号是最优的,强于不发送文凭信号以及只发送本科文凭信号。基于这样的思想,均衡条件可以整理为: 解得: 此时,持有各种学历毕业生的净收入分别是: 也就是,只要教育门槛水平满足上述条件,而中、高能力群体选择的教育水平略高于即可以分离出三类群体。也是这种情况下有效率的教育水平,中、高能力群体实际选择的教育水平离它们越近越有效率,越远就越没有效率。不过,如果让中、高能力者在发信号的情况下总收益增加,还要满足下列条件: 经计算得: 其中,分别代表,低、高等能力群体占总人口的比重,是中、低能力群体的边际学习成本。注意,上面的式子包含着高能力群体的比重必然要低于低能力群体比重这一事实。一旦高能力群体的比重更高,上述条件必然不成立,那么发信号的均衡就不是他们的最优选择了,因此,高能力群体的比重要足够的低,而低能力群体的比重要足够的高,以至于两者比重之差大于中、低能力群体的边际学习成本之比,发送文凭信号对于中、高能力的群体而言才是更好的选择,劳动力市场的分离均衡才能够实现。其政策含义是,一旦外生给定,政府就可以判断当前各级教育的规模合适与否,并可以通过改变入学率来对加以调节。四、高校扩张的均衡分析1、均衡分析由于高校扩张的实质是一种面向宽进宽出式的扩张,这种扩张的结果是所有学生的教育成本都下降了。假设教育成本都下降了倍(),则成本函数变为: 均衡条件也发生相应变化,根据与前文同样的思想和方法,解得只要教育水平满足下述条件,而中、高能力群体的教育选择略高于,即可以分离出三类群体: 此时,持有各种学历毕业生的净收益分别是: 注意,由于的取值范围也增加了倍,所以此时各不同学历群体的毕业生的净收入与扩张前相同。而且,让中、高能力者在发信号情况下总收益增加,满足的条件变为: 与扩张前的均衡条件相比,由于,所以,在高校扩张之后,如果让中、高能力的群体继续选择发送文凭信号,那么低、高能力群体所占比重必须进一步拉大。而且从有效的教育门槛水平来看,它们将在一个更高的范围内取值(值域的上下限都提高了倍),也就是说,为了发送文凭信号,中、高能力的群体必须选择更高的教育程度。2、一个数值例子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假设在没有扩招之前, ,由发信号的均衡条件得: 图1:高等教育文凭的信号功能(扩招之前)在满足上述条件,每种能力的群体才是可以分离的。上图说明了这种情况,此时群体的净收益为:在扩招之后,每个群体的学习成本都下降了倍,假设,于是满足的条件变为: 进一步计算得: 各群体收入的取值范围仍然和扩招之前相同。用下图表示扩招后的均衡。图2:高等教育文凭的信号功能(扩招之后)由于保持相同比例的变化,每个群体的收益不发生变化。但是,这里的教育成本仅仅是非货币化的学习成本,不包括可以货币化的教育成本。一旦考虑到这些经济成本之后,就知道选择更高的教育必然带来净收入的下降,不但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均衡有所不同,即便与扩张之前相比,劳动者整体的收入之和也在下降,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对图形以及均衡条件的观察、比较,可以看出,在成本下降之后,发生分离均衡的值变大了,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扩张之后,由于教育成本的下降,中、高能力的学生要想使自己有别于低能力者,必须选择更高的教育水平,进一步增加自己的教育投资,于是,发生了教育领域的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问题。能力高的人选择更多的教育仅仅是为了使自己有别于低能力者,扩张后的均衡教育水平离之前有效率的教育水平越来越远,资源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举个例子,1998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升学率如下表,表中最右边的一列计算了在取不同数值时,中、高能力者选择发送学历信号的条件,也就是上式的左半部分,有了这些数值,只要给出相应的,就可以估计出右边的部分,两边比较,如果满足 ,则中、高能力群体选择继续教育发送文凭信号是理性的,这时发信号总收益会增加,反之,如果上式不成立,则不发送文凭信号是理性的。 比如,1998年在没有扩招之前,全国高校毛入学率为10%,研究生入学率为9%,则:,代入分离均衡的条件得:。即,中、低能力群体之比要小于0.89,在总体中,中等能力群体的比重必须小于低能力群体的比重,分离均衡才能实现。表3:中国高等教育1、2阶段扩招后的入学率(%)年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研究生入学率19989.88.71.89199910.510.881.88200011.313.531.87200113.515.941.84200215.015.21.8320031714.331.8120041911.421.7920052110.11.77201025151.71204040151.54 注:表中2010年和2040年的数据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教育部近几年的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公告等资料计算。高校开始扩招之后,学习成本下降了,体现在上,前面说过,可以通过学习时间的变化来估计学习成本的变化。但是在这里,假设学生的能力乃至学习成绩是均匀分布的,在不考虑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升学率的变化来近似地估计的变化。比如2004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19%,与1998年相比,可以看成毛入学率上升了一倍,也就是学生的学习成本下降了1倍,所以,(这里没有考虑研究生扩招的情况),将代入公式:,有,也就是说,在扩招之后,如果要实现分离均衡,与低能力群体相比,中等能力的群体的人数必须更少。否则,混同均衡是最优的,也就是不发送文凭信号才是中、高能力群体的最优选择。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持续上升,的值就会越大,而的值就会越来越小,分离均衡的条件也就越来越难以满足。如果上述条件被违背,混同均衡就是最优的选择,这时中、高能力者选择发送文凭信号不如不发信号时的收益大,上大学和研究生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在2010和2020年使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5%和40%,假设当时的研究生入学率维持在15%不变,则根据计算出来的结果分别是:1.7和1.5,这样,要想使中、高能力的人发信号时收益增加,必须分别小于0.7和0.5,如前所述,只要估计出的数值,我们就可以判断扩招情形下,中、高能力的学生选择上大学和研究生是否理性。五、结论我们的分析表明,高校扩张后,中、高能力的群体必须进行更多的教育,发送更高的文凭信号,才能将自己和其他群体区分开来,与扩张前相比,分离均衡要求的教育投资更多,这是一种无效率的投资行为,目的仅仅是让自己能够背识别,而和个人能力、生产率的提高无关。更多的教育要花费更多的资源,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这会造成因教育信号投资过度而引发的经济危机。教育是一种投资,各国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结构要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适应,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新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并非在熟练技工和有大学本科学位的人才之间进行选择,“现代经济在各个层次上都需要掌握现代技能的劳动力,我们并非是在提供更多的水管工还是大学毕业生之间进行选择,而是两者都需要得更多。高等教育的扩张并不应该是培养更多相同的人,而使高等教育有沦为一个机械的教育链条一部份的危险接近一个义务教育的第三阶段,在高等教育的扩张中,首先要确保其恰当的质量、类型能够符合雇主的要求和经济、学生本人的需要”。英国的劳动技能部(DfES)认为,新增的工作岗位不一定都需要传统的三年制荣誉学位。许多新增的岗位都是专业性的和高水平的技术工作,通过较短期的、以工作为中心的基础学位的扩张满足这些需要。未来英国高等教育扩张主要是通过以工作为中心的、中间水平的基础学位来完成(DfES,2003)。无论是教育投资不足还是教育投资过度都是资源配的无效率,而判断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价就是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在扩招之前的一段时间,有证据表明中国教育收益率在逐渐上升,可是在扩招之后,特别是随着大量的毕业生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很多家庭发现,在花费了巨额的教育费用之后,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不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连创新低,就是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工资也逐渐下降,与高中、中专以及技校生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小。反观劳动力市场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的工资却慢慢上涨,甚至有价无市。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可以从上面的信号理论中得到解释。在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之后,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下列问题的出现:1、高能力的群体为了在市场上与低能力群体分开,必然追求更进一步的教育投资,而这种投资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发信号,而非对学术研究的热爱,于是,研究生教育本科化,成为本科教育的第5、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开始高考化。随着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师资日益紧张,教学质量下降。2、企业为了在市场雇到合适的人才也不得不提高学历门槛,普通的岗位也需要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此外,出于对信号质量的追求,企业还会寻求一些额外的信息,比如,毕业学校的声望、外语和计算机的水平、在校期间的获奖情况以及一些其他的相关证书,结果是,学生为了考证而忽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3、上述两方面的共同结果是,学历的贬值和人力资源浪费的并存。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企业觉得本科生的质量越来越差,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中的员工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价值被低估,存在过度教育问题;4、学历原有的信号功能因学历贬值而逐渐弱化,与高等教育扩张同时而来的是学费上涨,能否获得更高一级学历信号的决定因素除了个人能力之外还有家庭的收入状况,于是,一些尽管能力强但由于家境贫困的学生无法发出更高的学历信号,加之市场上真、假文凭泛滥,文凭作为能力信号的功能开始削弱,文凭市场出现噪音。参考文献: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3李永生个人该分担多少高等教育成本中国高等教育2000-8 4汝信等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王璐、孙明英国大学生学费与资助政策改革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6-76DfES9.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R.2003.(http:/www.dfes.gov.uk/hegateway/strategy/hestrategy/annexc.shtml).7Heckman, J. China's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W, NBER Working Papers, No.9296.2000.8Huang. Elitism and Equality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W,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 Stockholm University, Studies in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5 No. 68.9Johnstone, B.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Higher Education Finance and Accessibility Project, University at BuffaloR.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0.10Spence, M. Market Signaling: Informational Transfer in Hiring and Related Screening Processe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11Spence, M. Signaling in Retrospect and the Informational Structure of Marke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2(92) : 434-459.12UNESC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R).1997.Editor's note: Judson Jones is a meteorologist, journalist and photographer. He has freelanced with CNN for four years, covering severe weather from tornadoes to typhoons. Follow him on Twitter: jnjonesjr (CNN) - I will always wonder what it was like to huddle around a shortwave radio and through the crackling static from space hear the faint beeps of the world's first satellite - Sputnik. I also missed watching Neil Armstrong step foot on the moon and the first space shuttle take off for the stars. Those events were way before my time.As a kid, I was fascinated with what goes on in the sky, and when NASA pulled the plug on the shuttle program I was heartbroken. Yet the privatized space race has renewed my childhood dreams to reach for the stars.As a meteorologist, I've still seen many important weather and space events, but right now, if you were sitting next to me, you'd hear my foot tapping rapidly under my desk. I'm anxious for the next one: a space capsule hanging from a crane in the New Mexico desert.It's like the set for a George Lucas movie floating to the edge of space.You and I will have the chance to watch a man take a leap into an unimaginable free fall from the edge of space - live.The (lack of) air up there Watch man jump from 96,000 feet Tuesday, I sat at work glued to the live stream of the Red Bull Stratos Mission. I watched the balloons positioned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the sky to test the winds, knowing that if they would just line up in a vertical straight line "we" would be go for launch.I feel this mission was created for me because I am also a journalist and a photographer, but above all I live for taking a leap of faith - the feeling of pushing the envelope into uncharted territory.The guy who is going to do this, Felix Baumgartner, must have that same feeling, at a level I will never reach. However, it did not stop me from feeling his pain when a gust of swirling wind kicked up and twisted the partially filled balloon that would take him to the upper end of our atmosphere. As soon as the 40-acre balloon, with skin no thicker than a dry cleaning bag, scraped the ground I knew it was over.How claustrophobia almost grounded supersonic skydiverWith each twist, you could see the wrinkles of disappointment o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record holder and "capcom" (capsule communications), Col. Joe Kittinger. He hung his head low in mission control as he told Baumgartner the disappointing news: Mission aborted.The su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