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三章建筑供热采暖系统选编课件.ppt

    • 资源ID:3968395       资源大小:2.39M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三章建筑供热采暖系统选编课件.ppt

    建筑设备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章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分类及系统形式,1,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2,高层建筑供暖系统,3,主要内容,第三章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本章知识结构,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一 供暖系统的分类及系统形式 1.供暖系统:在冬季,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热量不断地由室内传向室外,为了达到并保持要求的室内温度,需要不断地向室内补充热量,这种用人工的方法向室内供给热量的一系列工程设备组成的系统称为供暖系统。2.供暖系统组成:供暖系统一般由热源(热媒制备)、供暖管网(热媒输送管道)和散热设备(热媒利用)三部分组成。,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3.供暖系统分类:根据热源、供暖管网和散热设备在位置上的相对关系,供暖系统可以分为局部供暖系统和集中供暖系统。根据供暖系统传热给室内的方式不同,供暖系统可分为对流供暖系统和辐射供暖系统。根据热媒的不同,供暖系统可以分为热水供暖系统、蒸汽供暖系统和热风供暖系统。,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1)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1)根据热媒温度不同,热水供暖系统可分为低温水供暖系统和高温水供暖系统。2)根据热水循环的动力不同,热水供暖系统可分为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和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3)根据热水供暖系统供暖管道敷设方式的不同,热水供暖系统可分为垂直式供暖系统和水平式供暖系统。4)根据散热器供水、回水方式的不同,热水供暖系统可分为单管热水供暖系统和双管热水供暖系统。,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2)蒸汽供暖系统的分类1)根据蒸汽压力的不同,蒸汽供暖系统可分为低压蒸汽供暖系统、高压蒸汽供暖系统和真空蒸汽供暖系统。2)根据立管布置的不同,蒸汽供暖系统可分为单管式和双管式。3)根据蒸汽干管布置的不同,蒸汽供暖系统可分为上供式、中供式和下供式。4)根据回水动力的不同,蒸汽供暖系统可分为重力回水和机械回水。(3)热风供暖系统的分类 热风供暖系统有集中送风、悬挂式和落地式暖风机等形式。,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二、供暖系统的主要形式(1)传统室内热水供暖系统主要形式,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由热源、管道、散热设备、膨胀水箱以及附件组成。,图1 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示意图,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1)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形式:常用的有单管上供下回式、双管上供下回式和单户式。,图2自然循环单管上供下回系统,图3 自然循环双管上供下回系统,图4 自然循环单户式系统,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2)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形式,垂直式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主要有双管上供下回、单管上供下回、双管下供上回、单管下供上回、双管下供下回、双管中供式和混合式等系统形式。水平式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具体有水平单管顺流式和水平单管跨越式两种。,图5 双管上供下回系统,图6 单管上供下回系统,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图7 双管下供上回系统,图8 单管下供上回系统,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图9 双管下供下回系统,图10 双管中供式系统,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图11 混合式系统,图12 水平单管顺流式系统,图13 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2)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主要形式,图14 分户采暖系统示意图,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图15 水平单管顺流式,图16 水平单管跨越式,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图17 水平双管同程式,图18 水平双管异程式,图19 水平网程式,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3)低压蒸汽供暖系统主要形式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双管式和单管式。双管式包括上供下回式、下供下回式和中供式。单管式包括下供下回式和上供下回式。,图20 双管上供下回式,图21 双管下供下回式,图22 双管中供式,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图23 单管下供下回式,图24 单管上供下回式,3.1 建筑供热采暖系统,(4)高压蒸汽供暖系统主要形式,图25 上供下回式,图26 上供上回式,图27 水平串联式,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一、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指在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供暖设计中最基本的数据。冬季供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2)加热由外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3)加热由外门开启时经外门进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4)通风耗热量;5)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和高度附加。附加耗热量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确定。各项附加百分率宜按下列规定的数值选用:朝向修正率:北、东北、西北 010%东、西-5%东南、西南-10%-15%南-15%-30%,风力附加率:建筑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特别高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附加5%10%。高度附加率:民用建筑,当房间高度大于4m时(楼梯间除外),每高出1m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于15%。高度附加率应附加于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其它附加耗热量之上。(2)加热由外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 加热由外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3)加热由外门开启时经外门进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 加热由外门开启时经外门进入室内的冷空气耗热量也可按上式计算,但需要先算出进入的冷空气量。对于短时间开启的外门(不包括阳台门),冷空气耗热量可采用外门基本耗热量乘附加率来计算。当建筑物的楼层数为n时,一道门的附加率为65%n,两道门(有门斗)的附加率为80%n,三道门的附加率(有两个门斗)为60%n,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主要出入口的附加率为500%。对于开启时间较长的外门,先要根据通风原理计算出进入的冷空气量,再根据上式计算出耗热量。,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二、常用供暖设备1.散热器:散热器供暖系统的末端散热设备。(1)散热器分类 根据材质进行分类,有铸铁、钢、铝、铜、钢铝复合、铜铝复合散热器等。根据构造形式进行分类,有柱型、翼型、管型、板型及复合型散热器。根据传热方式进行分类,有对流型和辐射型散热器。本节主要介绍常用的对流型散热器。1)铸铁散热器 铸铁散热器材质为灰铸铁。按结构型式可分为柱型、翼型、柱翼型和板翼型。,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无砂片标志(WS),工作压力(0.1MPa),系列主参数(mm),特征参数(柱数或宽度),结构形式(Z-柱型、Y-翼型、ZY-柱翼型、BY-板翼),铸铁,图28 铸铁散热器型号表示,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铸铁柱型,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铸铁翼型,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铸铁柱翼型,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铸铁板翼型,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2)钢制散热器 按结构形式,钢制散热器可分为柱型、板型、闭式串片、翅片管和钢管散热器。钢制柱型散热器,工作压力0.6MPa,散热器散热量(1200W)/同侧进出口中心距(500mm),柱的数量(3柱),柱型,钢制,图29 钢制柱型散热器型号示例,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图30 钢制柱型散热器示意图和实物图,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钢制板型散热器 钢制板型散热器有单板和双板之分,也有带对流片和不带对流片之分。,工作压力(0.1MPa),散热器中心距(mm)/散热器长度(100mm),板型,钢制,图31钢制板型散热器型号表示,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图32 钢制板型散热器示意图和实物图,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钢制闭式串片散热器,图33 钢制闭式串片散热器示意图,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钢制翅片板对流散热器,工作压力(MP),钢管公称直径(mm)/同侧进出口中心距(mm),钢管数,翅片管,图34 钢制翅片板对流散热器型号表示,钢制,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图35 钢制翅片管散热器示意图和实物图,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钢管散热器,公称高度(厘米),柱数,钢管散热器,图36 钢管散热器型号表示,图37 钢管散热器实物图,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3)铝制散热器 根据结构形式不同,铝制散热器可分为柱翼型、管翼型和板翼型。根据工艺不同,铝制散热器可分为高压铸铝和拉伸铝合金焊接两种。铝制散热器与钢制散热器相比,散热性能好,耐氧化腐蚀,更节能。4)铜铝复合散热器 这种散热器是铜管外焊接多层铝制散热片,外边再加一层薄金属面板,上边喷涂上各种色彩。铜管耐腐蚀,适用于各种热水供暖系统和水质,无需采取内防腐措施,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由于铜、铝散热快,所以散热器体积都比较小,安装在室内,节省空间。5)钢铝复合散热器 钢铝复合散热器是一种采用焊接工艺将钢制的散热管与铝制的散热翼合成的供暖散热器,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2)散热器选择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民用建筑宜采用外表美观、易于清扫的散热器;放散粉尘或防尘要求较高的工业建筑,应采用易于清扫的散热器;具有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建筑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采用闭式系统,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供暖季节应充水保养;蒸汽供暖系统不应采用钢制柱型和板型散热器;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铝制散热器,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供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散热器。,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3)散热器布置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两道外门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4)散热器计算 散热器计算主要是确定采暖房间所需散热器的总片数或总长度。所需散热器的总片数或总长度可用下式计算,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2)辐射供暖末端设备 辐射供暖的末端设备有低温热水地面供暖中使用的埋地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有电采暖中使用的发热电缆和电热膜,有中温热水辐射采暖中使用的辐射板,还有高温辐射供暖中使用的辐射器和辐射管等。1)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末端设备,图38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埋管式地面构造示意图,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图39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组合式安装示意图,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图40 免地楞型模板,图41 地楞型模板,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2)热水吊顶辐射板,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3)燃气红外线辐射器,图42 燃气辐射板,图43 燃气辐射管,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4)电热膜和发热电缆,图44 电热膜,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图45 电热膜地热供暖安装示意图,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图46 发热电缆,图47 埋地发热电缆供暖安装示意图,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3)空气幕与暖风机1)空气幕分类按送风形式,可分为上送式、侧送式和下送式三种。按送出气流的处理状态,可分为空气幕和热空气幕。按安装方式,可分为水平安装和垂直安装两种。按配用风机形式,可分为离心式、贯流式、和轴流式。按热源种类,空气幕的热源有热水、蒸汽和电.,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图49 离心式空气幕,图50 贯流式空气幕,图48 轴流式空气幕,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图52 侧送式空气幕,图51 上送式空气幕,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空气幕型式代号,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空气幕的型号,差异:阿拉伯数字,热源种类,安装形式(水平安装不表示),风机型式(贯流式不表示),出口气流名义宽度(两位数字100mm),叶轮外缘直径(两位数字10mm),产品名称,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2)暖风机 暖风机是热风供暖系统的末端设备,通常由风机、电动机及空气加热器组合而成。根据风机型式,暖风机可分为轴流式和离心式两种,常称为小型暖风机和大型暖风机。暖风机所采用的热源可以是热水、蒸汽,也可以是蒸汽和热水两用的。,NZ型暖风机,图53 NZ型暖风机,3.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及常用供暖设备,Q型暖风机,NC型暖风机,3.3高层建筑供暖系统,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规定,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是从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高层建筑供暖系统常用的形式有:1)高承压系统 2)换热器隔绝分层供暖系统 3)双水箱隔绝分层供暖系统 4)用静压隔断器的供暖系统 5)双线式供暖系统 6)单、双管混合式供暖系统 7)高低区采用不同的热源形式,3.3高层建筑供暖系统,图54 换热器隔绝分层供暖系统示意图,3.3高层建筑供暖系统,图55 双水箱隔绝分层供暖系统示意图,3.3高层建筑供暖系统,图56 用静压隔断器的供暖系统示意图,3.3高层建筑供暖系统,图57 垂直双线式供暖系统,3.3高层建筑供暖系统,图58 水平双线式供暖系统,3.3高层建筑供暖系统,图59 单、双管混合式供暖系统,本章小结,本章重点阐述了供暖系统的组成、分类及供暖系统的基本形式,详细介绍了散热器、辐射板和暖风机等末端设备,介绍了高层建筑供暖系统常采用的形式以及其与室外管网的连接。,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章建筑供热采暖系统选编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