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与验证培训课件.ppt
确认与验证,通常验证有以下内容(WHO附件3验证),附录1。验证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空气附录2。制药用水系统的验证附录3。清洁验证附录4。分析方法验证附录5。计算机系统的验证附录6。系统和设备的资格附录7。非无菌工艺验证,WHO附件3验证主要内容,1。背景和范围762。词汇表763。介绍784。工艺设计805。工艺资格816。持续过程验证837。变更管理84参考文献85,确认与验证基本内容:原 则,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认。确认与验证应当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确认与验证基本内容:验证总计划,所有的确认与验证活动都应当事先计划。确认与验证的关键要素都应在验证总计划或同类文件中详细说明 验证总计划(VMP)应当至少包含以下信息:(一)确认与验证的基本原则;(二)确认与验证活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三)待确认或验证项目的概述;(四)确认或验证方案、报告的基本要求;(五)总体计划和日程安排;(六)在确认与验证中偏差处理和变更控制的管理;(七)保持持续验证状态的策略,包括必要的再确认和再验证(八)所引用的文件、文献。,确认与验证基本内容:文 件,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经过审核和批准。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详述关键要素和可接受标准 供应商或第三方提供验证服务的,企业应当对其提供的确认与验证的方案、数据或报告的适用性和符合性进行审核、批准。确认或验证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汇总分析获得的数据和结果,撰写确认或验证报告。企业应当在报告中对确认与验证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彻底调查,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变更已批准的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认或验证报告应当经过书面审核、批准。,文 件(续),当确认或验证分阶段进行时,只有当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报告得到批准,或者确认或验证活动符合预定目标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中不能满足某项预先设定标准或偏差处理未完成,经评估对下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无重大影响,企业可对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进行有条件的批准。当验证结果不符合预先设定的可接受标准时,应当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企业如对原先设定的可接受标准进行调整,需进行科学评估,得出最终的验证结论。,确认与验证基本内容:4Q确认,设计确认(DQ)企业应当对新的或改造的厂房、设施、设备按照预定用途和本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用户需求(URS),并经审核、批准。设计确认应当证明设计符合用户需求(URS),并有相应的文安装确认(IQ)设备安装确认前要对设备进行设备出厂前验收(FAT),设备进厂后要进行进厂验收(SAT)。新的或改造的厂房、设施、设备需进行安装确认。企业应当根据用户需求(URS)和设计确认(DQ)中的技术要求 对厂房、设施、设备进行验收并记录。安装确认至少包括以下方面:根据最新的工程图纸和技术要求,检查设备、管道、公用设施和仪器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收集及整理(归档)由供应商提供的操作指南、维护保养手册;相应的仪器仪表应进行必要的校准。,4Q确认(续),运行确认(OQ)企业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设计标准(DQ)。运行确认至少包括以下方面:(一)根据设施、设备的设计标准制定运行测试项目。(二)试验/测试应在一种或一组运行条件之下进行,包括设备运行的上下限,必要时选择“最差条件”。运行确认完成后,应当建立必要的操作、清洁、校准和预防性维护保养的操作规程,并对相关人员培训。性能确认(PQ)安装和运行确认完成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性能确认。在某些情况下,性能确认可与运行确认或工艺验证结合进行。应当根据已有的生产工艺、设施和设备的相关知识制定性能确认方案,使用生产物料、适当的替代品或者模拟产品来进行试验/测试;应当评估测试过程中所需的取样频率。,确认与验证基本内容:工艺验证 一般要求 1,工艺验证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工艺验证应当包括首次验证、影响产品质量的重大变更后的验证、必要的再验证以及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持续工艺确认,以确保工艺始终处于验证状态。企业应当有书面文件确定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常规生产和工艺控制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范围,并根据对产品和工艺知识的理解进行更新。采用新的生产处方或生产工艺进行首次工艺验证应当涵盖该产品的所有规格。企业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用简略的方式进行后续的工艺验证,如选取有代表性的产品规格或包装规格、最差工艺条件进行验证,或适当减少验证批次。,工艺验证 一般要求 2,工艺验证批的批量应当与预定的商业批的批量一致。工艺验证前至少应当完成以下工作:1、厂房、设施、设备经过确认并符合要求,分析方法经过验证或确认。2、日常生产操作人员应当参与工艺验证批次生产,并经过适当的培训。3、用于工艺验证批次生产的关键物料应当由批准的供应商提供,否则需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企业应当根据质量风险管理原则确定工艺验证批次数和取样计划,以获得充分的数据来评价工艺和产品质量。企业通常应当至少进行连续三批成功的工艺验证。对产品生命周期中后续商业生产批次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持续的工艺确认。,工艺验证 一般要求 3,工艺验证方案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工艺的简短描述(包括批量等);(二)关键质量属性的概述及可接受限度;(三)关键工艺参数的概述及其范围;(四)应当进行验证的其他质量属性和工艺参数的概述;(五)所要使用的主要的设备、设施清单以及它们的校准状态;(六)成品放行的质量标准;(七)相应的检验方法清单;(八)中间控制参数及其范围;(九)拟进行的额外试验,以及测试项目的可接受标准,和已验证的用于测试的分析方法;(十)取样方法及计划;(十一)记录和评估结果的方法(包括偏差处理);(十二)职能部门和职责;(十三)建议的时间进度表。第二十六条 如企业从生产经验和历史数据中已获得充分的产品和工艺知识并有深刻理解,工艺变更后或持续工艺确认等验证方式,经风险评估后可进行适当的调整。,工艺验证 一般要求 4,持续工艺确认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应当进行持续工艺确认,对商业化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趋势分析,以确保工艺和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产品生命周期中,考虑到对工艺的理解和工艺性能控制水平的变化,应当对持续工艺确认的范围和频率进行周期性的审核和调整。持续工艺确认应当按照批准的文件进行,并根据获得的结果形成相应的报告。必要时,应当使用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以确认工艺处于受控状态。持续工艺确认的结果可以用来支持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确认工艺验证处于受控状态。当趋势出现渐进性变化时,应当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验证状态保持的主要手段,风险评估预防性维护保养(设备)校验(设备)变更控制(质量保证)生产过程控制(物料采购、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年度回顾(质量保证)再验证管理(质量保证、验证管理),工艺验证 一般要求 5,同步验证在极个别情况下,允许进行同步验证。如因药物短缺可能增加患者健康风险、因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极小而无法连续进行验证批次的生产。对进行同步验证的决定必须证明其合理性、并经过质量管理负责人员的批准。因同步验证批次产品的工艺和质量评价尚未全部完成产品即已上市,企业应当增加对验证批次产品的监控。,确认与验证基本内容:运输确认,对运输有特殊要求的物料和产品,其运输条件应当符合相应的批准文件、质量标准中的规定或企业(或供应商)的要求。运输确认应当对运输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挑战性测试,且应当明确规定运输途径,包括运输方式和路径。长途运输还应当考虑季节变化的因素。除温度外还应当考虑和评估运输过程中的其他相关因素对产品的影响,如湿度、震动、操作、运输延误、数据记录器故障、使用液氮储存、产品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等。在产品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计的情况,运输确认应当对关键环境条件进行连续监控。,确认与验证基本内容:清洁验证1,为确认与产品直接接触设备的清洁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应当进行清洁验证。应当根据所涉及的物料,合理地确定活性物质残留、清洁剂和微生物污染的限度标准。在清洁验证中,不能采用反复清洗至清洁的方法。目视检查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但通常不能作为单一可接受标准使用。清洁验证的次数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通常应当至少进行连续三次。清洁验证计划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过程中每个批次后的清洁效果需及时进行确认。必要时,企业在清洁验证后应当对设备的清洁效果进行持续确认。,清洁验证2,验证应当考虑清洁方法的自动化程度。当采用自动化清洁方法时,应当对所用清洁设备设定的正常操作范围进行验证;当使用人工清洁程序时,应当评估影响清洁效果的各种因素,如操作人员、清洁规程详细程度(如淋洗时间等),对于人工操作而言,如果明确了可变因素,在清洁验证过程中应当考虑相应的最差条件。活性物质残留限度标准应当基于毒理试验数据或毒理学文献资料的评估建立。如使用清洁剂,其去除方法及残留量应当进行确认。可接受标准应当考虑工艺设备链中多个设备潜在的累积效应。应当在清洁验证过程中对潜在的微生物污染进行评价,如需要,还应当评价细菌内毒素污染。应当考虑设备使用后至清洁前的间隔时间以及设备清洁后的保存时限对清洁验证的影响。,清洁验证3,当采用阶段性生产组织方式时,应当综合考虑阶段性生产的最长时间和最大批次数量,以作为清洁验证的评价依据。当采用最差条件产品的方法进行清洁验证模式时,应当对最差条件产品的选择依据进行评价,当生产线引入新产品时,需再次进行评价。如多用途设备没有单一的最差条件产品时,最差条件的确定应当考虑产品毒性、允许日接触剂量和溶解度等。每个使用的清洁方法都应当进行最差条件验证。在同一个工艺步骤中,使用多台同型设备生产,企业可在评估后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进行清洁验证。清洁验证方案应当详细描述取样的位置、所选取的取样位置的理由以及可接受标准。,清洁验证4,应当采用擦拭取样和(或)对清洁最后阶段的淋洗液取样,或者根据取样位置确定的其他取样方法取样。擦拭用的材料不应当对结果有影响。如果采用淋洗的方法,应当在清洁程序的最后淋洗时进行取样。企业应当评估取样的方法有效性。对于处于研发阶段的药物或不经常生产的产品,可采用每批生产后确认清洁效果的方式替代清洁验证。每批生产后的清洁确认应当根据本附录的相关要求进行。如无法采用清洁验证的方式来评价设备清洁效果,则产品应当采用专用设备生产。,确认与验证基本内容:再确认和再验证,对设施、设备和工艺,包括清洁方法应当进行定期评估,以确认它们持续保持验证状态。关键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应当定期进行再验证,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应当采用质量风险管理方法评估变更对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验证、法规符合性、校准、维护和其他系统的潜在影响,必要时,进行再确认或再验证。当验证状态未发生重大变化,可采用对设施、设备和工艺等的回顾审核,来满足再确认或再验证的要求。当趋势出现渐进性变化时,应当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认与验证基本内容:术语1,安装确认为确认安装或改造后的设施、系统和设备符合已批准的设计及制造商建议所作的各种查证及文件记录。关键质量属性指某种物料、化学、生物学或微生物学的性质,应当有适当限度、范围或分布,保证预期的产品质量。工艺验证为证明工艺在设定参数范围内能有效稳定地运行并生产出符合预定质量标准和质量特性药品的验证活动。模拟产品与被验证产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非常相似的物质材料。在很多情况下,安慰剂具备与产品相似的理化特征,可以用来作为模拟产品。,术语2,清洁验证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规程能有效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设计确认为确认设施、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方案符合期望目标所作的各种查证及文件记录。同步验证在商业化生产过程中进行的验证,验证批次产品的质量符合验证方案中所有规定的要求,但未完成该产品所有工艺和质量的评价即放行上市。性能确认为确认已安装连接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够根据批准的生产方法和产品的技术要求有效稳定(重现性好)运行所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术语3,用户需求是指使用方对厂房、设施、设备或其他系统提出的要求及期望。运行确认为确认已安装或改造后的设施、系统和设备能在预期的范围内正常运行而作的试车、查证及文件记录。最差条件在标准操作规程范围内(或超出),由工艺参数的上、下限和相关因素组成的一个或一系列条件。与理想条件相比时,最差条件使产品或者生产工艺失败的几率为最大,这样的条件不一定导致产品或生产工艺的失败。,仪器种类,现代实验室通常包括一套仪器和设备,差异从氮吹仪到复杂的自动仪器。因此,应用单一的一套原则来确认这样不同的仪器将是不科学的。使用者最有能力确立某个仪器所需要的确认程度。基于所需的程度,可以方便地将仪器分为三类:A、B、C,具体定义如下。A类包括没有测量能力或通常的校准要求的标准设备,其中制造商对基本功能的标准被接受为用户需求。A类设备与用户需求的符合性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其操作来确认,并以文件记录。此类设备的样板是氮吹仪、磁力搅拌器、漩涡混合器、和离心机。,B类仪器,B类包括提供测量所得数值的标准设备和仪器,以及控制需要校准的物理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或流动)的设备,其中用户需求通常与制造商的功能标准和操作限度相同。B类仪器或设备对用户需求的符合性是按照该仪器或设备的标准操作程序来测定的,并在IQ和OQ中以文件记录。此类仪器的样板是天平、熔点仪、光学显微镜、酸度计、可变量移液器、折光仪、温度计、滴定仪、黏度计。此类设备的样板是马弗炉、烘箱、冰箱-冰柜、水浴锅、泵、稀释仪。,C类仪器,C类包括仪器和计算机化系统,其中对功能、操作、性能限度的用户需求针对特定的分析用途。C类仪器对用户需求的符合性通过具体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来测定。安装这些仪器可以是一项负责的任务,并可能要求专家的协助。应该将在此文件中所描述的完全确认程序应用于这些仪器。此类仪器的样本包括下面这些:原子吸收光谱仪 差示扫描量热仪 溶出度仪 电子显微镜火焰吸收光谱仪 高压液相色谱仪 质谱仪 热重分析仪密度计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元素分析仪气相色谱仪 红外光谱仪 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仪 紫外/可见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用户需求说明文件(URS)模板,目 录1.文件审批2目的3范围4法规和国家标准法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5工艺描述及产品介绍5.1工艺/流程描述5.2产品介绍,用户需求说明文件(URS)模板(续),6.用户及系统要求6.1.URS要求6.1.1.URS01:设备整体要求6.1.2.URS02:具体技术要求6.1.3.URS03:安全及环保要求6.1.4.URS04:文件资料要求6.1.5.URS05:服务与维修要求6.1.6.供应商对项目要求的确认7.缩略词附件8.文件修订变更历史9.附件,用户需求说明文件(URS)模板,实例介绍,设备确认方案(模板),目录一、概述二、确认目的 三、职责分工四、风险评估:1.风险识别(鱼骨图)2.风险分析(FMEA)五、确认范围六、确认实施前提条件进行xxxxx确认之前,以下条件必须确认达到要求,方可进行。1.确认所需的相关文件已批准,且是现行版。2.各相关人员均已经经过岗位培训且考核合格。附件1:xxxxx确认实施条件检查记录 3.验证小组成员和所有参与测试的人员均经过确认方案的培训。附件2:确认方案培训签到表 4.有针对性的URS和设计确认(DQ)供应商协助 5.设备安装确认前要对设备进行设备出厂前验收(FAT)(附件3)和设备进厂后要进行进厂验收(SAT)(附件4),设备确认方案(模板)(续),七、确认内容 1.安装确认(IQ)2.运行确认(OQ)3.性能确认(PQ)八、偏差处理 九、变更控制 十、确认状态的保持 十一、风险再评估 十二、确认结果审核与结论 十三、确认报告十四、附件清单,设备确认方案(模板),实例介绍,工艺验证方案(目录)1,工艺验证方案表头方案审批1验证原因(类别)2验证项目概述2.1对于待验证工艺的简要描述2.2背景2.3风险评估2.4验证方法的描述2.5工艺流程图3验证范围4验证组织、职责分工,工艺验证方案(目录)2,5验证前检查5.1所需相关文件的确认5.2相关设备确认(包括关键生产设备、称量设备、监控设备、记录设备等)5.3相关的公用工程系统确认(三大系统)5.4相关仪器仪表校验确认6验证内容6.1关键工艺参数和操作范围6.2可接受标准及检测方法6.3拟进行的额外实验和可接受标准以及分析方法验证6.4取样计划6.5稳定性测试(如无,需说明理由),工艺验证方案(目录)3,记录和评估结果的方法(如统计分析)验证中偏差、变更分析评估及CAPA再验证周期验证总结,风险评价与建议验证时间进度附件(验证过程记录、表格等)颁发部门机密等级:机密,持续的验证状态保持,详见“GMP认证之后如何全面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专题讲座,清洁验证,怎样才能洗干净?(清洁SOP)怎样才算洗干净?(可接受标准)是不是洗干净就可以了(风险评估、持续性监控)本章要解决的3个问题,清洁验证的定义和范围,定义:GMP正文143条通俗的讲,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SOP能够有效地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生产要求范围:GMP附录确认与验证第38条即: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但需要注意“工艺表面”,产品可能转移到的非接触部件,如:烘箱的风扇、微波发热管等加热装置、密封、法兰、搅拌轴等还需要注意:清洁的范围清洁验证的范围,清洁验证目的,清洁验证最核心目的:控制交叉污染(100%假药)的风险清洁验证最根本的思路:风险评估(特别是共线生产)验证持续监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清洁验证的前提,设备DQ时就应该考虑设备设计(设备性能与设备的可清洁性)URS一般应满足:1、合规(GMP)需求2、工艺需求(目标产品的清洁需求)3、管理需求(4Q确认与持续性监控管理),清洁验证基本内容介绍,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药企业质量受权人2014年第一期 GMP培训班2014-04-22 石家庄 清洁验证培训讲义,确认与验证培训小结,WHO附件3关于“验证”的定义中国2010版GMP及附件对“确认与验证”的规定关于仪器分类关于URS关于设备确认工艺验证清洁验证,本节培训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