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pt课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四讲).ppt

    • 资源ID:3964131       资源大小:558KB        全文页数:8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pt课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四讲).ppt

    第四讲心理学、文化学与语言教学,吕必松指出:,语言教学法实际上是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授规律的总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多学科性的,其中这些、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必不可少的”。,从根本上说,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主要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语言规律:习得规律:教学规律:,心理学,心理学:研究客观现实通过人脑而产生的反映活动的规律。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感觉和知觉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生物心理学、性别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结构主义学派冯特(W.Wundt)功能主义学派詹姆斯(W.James)行为主义学派华生(J.B.Watson)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M.Wertheimer)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S.Freud)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A.Maslow)认知心理学皮亚杰、布鲁纳 神经心理学从生理心理学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学科,心理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教学法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第一代应用语言学:教 直接法儿童心理学,听说法行为主义心理学 认知法认知心理学 社团语言学习法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二代应用语言学:学20世纪50年代末到60世纪初,以学生为重点。,一、学习与习得二、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差别(迁移),学习与习得,学习的涵义,1、广义的学习 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 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次广义的学习是指人的学习 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有目的、自觉地、积极主动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3、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一般传统看法:学习是通过研究、实际经验和教学而获得一门学科的知识或一种技能。心理学家看法:学习是动物或人的经验获得及行为的变化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学习的内容,1、知识的学习,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2、能力的学习,包括智力技能、动作技能、和社会行动技能,诸如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生活能力、健体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3、行为规范学习,规则内化、品德形成、情感体验,学习的分类,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8类)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5类)3、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4类)4、我国冯忠良的分类(3类),学习的代表性理论,1、联结派学习理论 2、认知派学习理论 3、联结认知派学习理论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联结派学习理论,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2)桑代克的联结学习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4)自主学习理论,巴甫洛夫(Pavlov俄)经典条件反射,泛化与分化,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某一特定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以诱发条件反应。如给大狗咬了,也怕小狗。学了英语,再学德语会比没学过英语的人感到容易。分化:通过先择性强化和消退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过程。如圆形光给食物,椭圆形光不给食物。学会区分汉语第三声与越南语某声调。,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产生迁移。分化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华生(Watson美)经典行为主义理论 刺激反应论,认为习惯的养成就是刺激反应的条件化。主张用条件反射理论来养成习惯。刺激反应联系是直接的,不存在心理、意识中介如句型操练。听说法。,经典条件反应无法解释有机体为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作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如工人为了得到加班费而主动加班。,桑代克(Thorndike美)联结学习,猫,联结理论,1)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某种情境(S)与某种反应(R)之间的联结。2)联结是一个盲目试误过程。3)三条学习主律:准备律:学习动机原则。猫吃饱了不一定想逃练习律:联结因练习而增强,不用而衰减效果律:联结加强与减弱,受结果支配。奖赏则强化,惩罚则减弱。,斯金纳(Skinner美)操作性条件反射,白鼠,操作性条件作用(新行为主义),1、操作行为。随意反应,受强化规律制约2、积极强化(正强化)。做出某种反应后,奖励。3、消极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不愉快刺激出现时。看见马路垃圾堆后绕道 回避条件作用。预示不愉快刺激出现时。违章骑车见警察马上下车。4、无强化。做出某种反应后,不理。如上课怪动作以吸引人,老师学生都不理。5、惩罚。惩罚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只能暂时抑制。,奥斯古德(Osgood)调节论,反应分两部分。一是刺激下产生的看得见的反应,一是内部看不见的反应,即调节反应。公式是S-rm-sm-R如看见房子失火,感救火,是外部反应,而看见“失火”这个词引起内在危险感 即是调节反应。,总之,行为主义强调可观察性,操作性,认为语言是一套习惯,由反复操练获得。它是听说法和程序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但它忽视大脑的研究,否定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不能正确对待人类意识与行为之间的辨证关系。不能解释复杂的人类学习与习得。,2、认知派学习理论,1)早期格式塔顿悟说 2)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3)奥苏贝尔认知同化说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在外界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的联结,而是主动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并不是练习与强化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从记忆中抽取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景,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指引,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早期格式塔的顿悟学习理论,苛勒(Kohler德)实验:猩猩取食香蕉(箱子问题 棒子问题)1、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而非“试误”2、知觉重组是顿悟产生的基础。格式塔。3、强调个体的理解与认知等内部特征。为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奠定了基础。,布鲁纳(Bruner美)的认知发现学习论,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发现学习),并通过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布鲁纳强调培养学生下列几种形式的内部学习动机:从加快了的认识和理解中获得满足(成果促进)发挥个人全部心理能力的迫切要求(潜能动机)正在发展 的兴趣和专注(求知欲)从与其他人的一致中获得满足(认同欲)从一个人在认知方面的优势中得到满足(高级认同欲)对个人能力和成就的感觉(成就欲)与其他人一起为达到某个目标而共同操作的迫切需要,或满足他人需求后的喜悦(互惠欲),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所谓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技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的基础上的联系。所谓接受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1、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2、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 3、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对学习者有价值的 4、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学习:通过研究、实际经验和教学而获得一门学科的知识或一种技能。1、学习是获得。2、学习是信息或技能的保持。3、保持包括储存系统、记忆、认知组织。4、学习包括能动地、自觉地、精力集中地参与有机体内外的活动。5、学习是相对持久的,但是容易遗忘的。6、学习包括一些实践或强化实践。7、学习是行为的变化。,习得,习得:较早提出是兰姆波特(Lamber,1966)而后科德(S.P.Corder,1973)和克拉申(S.D.Krashen,1978)。1、小孩子有一种内在的语言学习能力。2、小孩子不必专门教,也不必专门给他们纠正错误。3、小孩子用接触(expose)语言的方式学习。4、语言学规则的掌握是无意识的。5、小孩子运用语言交际。6、习得过程由不自觉到自觉。,习得与学习,目标:藉由探索母语习得的规律和方法,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借鉴,改进第二语言教学。,斯登(Stern,1983)对“学习”与“习得”的区分,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对比,1)生理2)认知3)情感 4)策略,1)生理,语言习得关键期二语习得关键期,2)认知,学习风格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审慎风格与冲动风格对歧义的容忍与不容忍,3)情感,1自我中心因素 自尊 语言自我2交流因素移情、内向、外向3动机与态度工具动机与结合动机4策略迁移、干扰,概括、简化,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的经验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学习迁移的类型,1迁移性质,正迁移和负迁移(促进/干扰)。2迁移层次,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角与锐角/直角、锐角、钝角)。3迁移先后,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先学对后学影响/后学对先学影响)。4迁移内容来划分,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具体知识或动作技能/一般原则到具体)。,学习迁移的作用,学习迁移现象不仅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而且还存在于态度和品德的学习中。学习迁移理论有助于学生使习得的经验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效率的提高、未来工作的促进,学习迁移的理论,形式训练说官能心理学 相同要素说詹姆士、桑代克 经验泛化说贾德 关系转换说格式塔心理学 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 经验整合说冯忠良,形状知觉经典实验,准备:先让被试大学生估计127个矩形,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面积,判断其面积估算能力拿90个平行四边形充分训练被试的面积估算能力测试:先判断13个与训练图形相似的长方形面积再判断27个三角形,圆形,不规则图形面积。这27个是预测时使用过的。结果:长方形面积判断成绩提高了,而三角形,圆形,不规则图形却没有。,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桑代克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具有相同的因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具有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即产生学习迁移。,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 英语与法,英语与汉语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稳定的认知结构才能正迁移,如越南声调 认知技能与策略 定势的作用 陆钦斯(Luchins)“量杯实验”。用容积不同的量杯A、B、C去量一定的水。如果被试先练习几次,都可用B-A-2C方法解决的话,被试就会形成定势,直接将B-A-2C迁移到后面的测量中,加快了速度。起促进作用,但同时又僵化了思维,阻碍了更简单的方法A-C或A+C的方法的产生。表现为一种负迁移。而那些没有受训的被试,都能使用最简单的方法如A-C或A+C的来解决问题。再如:1+1=?4-1=?脑筋急转弯?小偷,警察,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条件,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教授学生学会学习,学习迁移对教学的帮助,通过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迁移的种类,可以帮助我们拓宽对迁移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迁移。迁移的种类不同,其教学要求的条件也不一样,了解迁移的分类有助于促进对不同类型迁移的研究,这样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充分认识并灵活迁移规律,不断提高教学成效。,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对比,有成人一语/儿童一语对比,成人二语/儿童二语对比,成人二语/儿童一语等。相同:都是为了获得语言交际能力,都要经过理解、模仿、记忆、应用等阶段,都运用类推、泛化、回避、简化等学习策略。例如泛化:小孩:好漂亮的美女叔叔啊。空调调日本人:坐,骑乘,骑自行车,骑飞机。,不同:1、主体:儿童神经,肌肉,发音器官可塑性强,发音地道。1亿脑细胞,接受、模仿力强,短时记忆好。自我意识弱,自尊心不易伤害,学习主动性高。但抽象思维能力差。,2、动机:儿童结合动机。生存本能。并把它当成乐趣。成人,多数是工具动机。3、环境儿童:自然环境,语言单纯,随时处于第一语言交际场景。成人:二语课堂,语言接触有限。如儿童每天10小时,则5岁时18000小时,而成人每天一小时,5年只有1800小时。,4、方式儿童:实物,情景。一语习得是把一语和概念有概念这间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学习成人:常常通过一语来联结概念与声音之间的关系。受一语干扰,通过一语从而节省概念形成与判断思维的时间。对一语的接触 语言习得机制 对一语的认识与使用的经验 对二语的接触 一语语言知识 对二语的认识与使用的经验 和科学的思维能力,迁移(transfer/interference):指一般学得的经验对于后来学习的影响。学得的经验包括知识,技能,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正迁移:起促进作用的影响。笛、箫、管乐。I am in New York since Janury Je suis New York depuis janvier.负迁移:起干扰作用的影响。日语,我,我零迁移:,5、语言输入儿童:亲属输入,清楚简单,语速慢,重复多,有感情与伴随动作。照顾性语言。有物质或语言奖励。成人:教师输入,学习过程重形式,对偏误注意多,得不到奖励。,6、过程:儿童:语音,词汇,语法几乎同步学习,不自觉到自觉前语言阶段:哭。6周,第一次真正微笑。1-2月,可分辩语音与非语音。半岁,听懂指令并遵行,开始模仿语音。独词句阶段:1-1.5岁,开始说话。一个词交际。“妈妈”“大大”。叠音多。顺序是名、动、否定词、形容词指示词。双词句阶段:1.5-2岁,有初步语法,一句话有多义。“妈妈水”。“爸爸哪儿”“走了”等电报式语言。多词句阶段:2-3岁,两个以上词组成。学会用代词“我”复杂句阶段:4-5岁,词汇量过2500,会用各种关联词。“因为所以”。5岁,语言程度与成人无异。成人:无前语言阶段与独词句阶段。自觉到不自觉。,7、文化:儿童:一语或二语都是在相关文化中,很少文化误解造成交际困难。成人:缺乏相应文化知识,语言学习过程也是文化学习过程。常受一语文化干扰。如:欧美学生(用喜欢造句):我喜欢女人。,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对比,第一语言习得及其理论,定义:儿童习得母语主要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刺激-反应(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华生: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模仿,强化习惯生成理论(generative theories)内在主义(innativist approach)-LAD:乔姆斯基Chomsky认知论(cognitive approach):布鲁姆Bloom,皮亚杰Piaget,斯娄宾Slobin。天生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认知图式。如:他的文章内容丰富。椅背。具体抽象。语言功能论:如祈使句。如你好,您好。,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分析,: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具有哪些特点?明确目标、强烈动力、浓厚兴趣、有毅力积极主动,不怕犯错善于推测演绎结合学习与习得把握重点能与两种文化保持适当距离具双学习风格,文化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文化的定义对文化的态度第二文化的学习 观光期挫折期(cultural shock)逐渐适应期(cultural critical period)接近或完全复原期汉语文化教学,文化:古汉语,与“武威”相对,文治教化英语,culture,源于拉丁文cutura,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广义:特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狭义:特定发展阶段上的意识形态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精神)布朗(Douglas Brown):文化是生活方式,是人们赖以生存、思维、感知和相互交往的背景,是把一个特定的人类社团“黏合”在一起的“黏合剂”。包括语言、信念、思维模式、处世态度,价值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分类:知识性文化:主要指经济、政汉、地理学、历史学、文艺等。交际性文化:暗含在语言内的文化因素,如暗含在汉字内的文化因素。例:第一讲病句。例:对别人的夸奖的态度:你长得真漂亮!哪里哪里。谢谢,你很有眼光。胡说八道。你不喜欢鱼吗?Dont you like fish?回答。对比,对文化的态度:不同文化,整体上都适合本民族需要,只有发展阶段不同,没有优劣之分,对待别的民族的文化,尽量采取正面的、客观的态度,尊重别的民族的文化。最忌讳种族优越感或文化沙文主义。如:新标准百科全书“中国文学”条注释:中国语言单调,文学缺乏美感,中国人保守,崇尚传统,痛恨改革,这些特点必然会反映到文学中去。,第二文化学习:观光期(蜜月期):2-3个月挫折期(cultural shock):4-5个月,文化休克 逐渐适应期(cultural critical period):5个月以后。语言学习最好时期,“文化关键期”接近或完全复原期:半年后,接受第二文化,新的文化认同。儿童没有文化界限的世界观,对文化接受的四个阶段过得快,语言学习也快,语言,思维和文化教学,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感觉: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气味。知觉:对事物整体反映。如树木由颜色,气味等构成的外部整体形态。思维:对某些事物,那些不能直接感知的属性,可通过对它们的分析与综各,抽象与概括,揭示它们的内在属性和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产品。,“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洪堡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会反映在语言中。对同一件事,思维方式与结果不一样。如,他有三个朋友,一个帮他找到工作,一个帮他找到对象,一个帮他买到房子。问,看起来怎么样?不同国家不同角度看法:中国人,韩国人:看起来他哥们真铁。瑞士:看起来他没有能力。法国人:看起来他有很多好朋友。,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文化是一种包含关系,它包含在文化中,又是文化的载体。你好和您好。包含中国一个很大的文化:尊卑。中国,罗常培是语言和文化研究的深入者。他主要从词汇讨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3、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1986起始认识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逐渐进入语言文化关系自觉时期文化导入论文化因素导入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定性、定量问题。教师的文化修养:整体意识,比较意识、适应意识、渗透意识,教师的适应意识:1、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尊重2、对学习者文化接受过程的看法理解3、对学习者的文化接受度的要求宽松汉语的再见:慢走(表达一种关心,为什么不说快走)文化教学要包含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如美国人学汉语,对中国人老爱问他认为的是私人问题感到奇怪。如你家里几个人,多大了,有没有女朋友。而教汉语的老师老感觉到很奇怪,为什么他们见面老爱问:你怎么样?可能是How are you?的中文翻译。,汉语文化教学,初级阶段可教以下文化内容:1、社交礼俗:询问姓名,使用称呼,表示感谢,道歉,告别,遗憾。2、思维模式特点:由大到小的习惯。3、价值观:多元价值观。4、民放心理特点:迂回,群体。5、文化遗产:月老,嫦娥,红娘,介绍人。6、文字方面:颜色词,成语,典故。7、体势语:各种表情,身体动作。,例:篇章教学与文化,1、篇章教学的必要性中高级与初级差异在于篇章教学。如托福高分者,到美国学习,写的作文,一句一句都很正确,地道,但是连成一整篇,就读不懂了,中国式作文。这说明每种语言都自己不同的篇章模式。现在教留学生也是,大家都不愿上作文课。因为很难很辛苦。每一句都要改,还得整体看。篇章问题更大。,2、篇章问题:1)、照应,如(1)不照应。有一大群人领武松到县长家里。第二天,县长叫人来叫武松,抬着轿子来到县长家。(轿 子哪里来的?没有交待)(2)重复照应。再如日本人重复照应:我,我,我。因为日语总是我,我。(3)错误的照应:原来你们去参加联欢会呀,怪不得打扮得很漂亮。(怪不得打扮得这么漂亮)才对,2)、不善于使用替代。汉语同一话题,后面倾向于用0形式或代词.否则听了别扭。如给你买书的事,幸亏丁力提醒了我,如果不是丁力提醒我,我就忘了。(如果不是丁力提醒我,改成,不然)方便多了。3)、省略不当我们打算去长城,因为天气,我们改去颐和园。4)、词汇不衔接现在我会做各种中国菜,如鱼香肉丝中国菜,宫堡鸡丁中国菜,,5)、接连成分使用不当(1)混用首先,他不同意,然后,我跟他讨论了,终于他改变主意了。“期待语法”(2)误用你为什么没交作业,其实你是好学生嘛。6)、主位推进脱节(换话题)我的同屋是个日本姑娘,她的名字叫真梅子,今年我是第一次认识日本朋友。,7)、形式连贯,不是他不爱说话,只是他不轻易说话,如果他开口。如果小伙子也爱那个姑娘,收下鲜花,然后就再去找那个姑娘对歌,要求订婚。副词辖域问题。就,收下鲜花,错在“然后”与“就”放在一起了在对歌的过程中,姑娘就准备一朵最美丽的鲜花,(这里少了期待)如果小伙子有兴趣的话,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研究下汉语的篇章。如徐纠纠。,(二)篇章教学的内容1、有标记的篇章连接手段主要有语法手段(时间,地点等关联词,照应,省略等),词汇手段。1)如,时间,有先时性,同时性,后时性,如从前,再,如现在,眼下,当前,如以后,今后,接着,那时,2)再如,地点,位置,放向,如在前,周围,,3)照应人称照应,比较照应,外照应如,同样,其他,哥哥每个星期有五块钱零花钱,弟弟,同样有很多学生重复相同的错误,没有人给他们指出,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外照应指篇章与客观环境的照应如,他们睡了吗?(环境是妻子指着房门跟丈夫说),词汇手段,主要指词汇或逻辑衔接语1)如,同义,反义,上下义,互补,整体与部分等关系2)逻辑的词,短语,分句,如分句:考虑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这些有标志的都是好教的连接,不好教的是无标志的连接。,附表,对外汉语研究,资料来源: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讨论题,就你自身的教学经验或想法,说明心理学或文化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它们如何提高你的教学品质?它们与语言教学之间又该保持怎样的距离?,

    注意事项

    本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ppt课件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四讲).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