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带传动选编课件.ppt
第三篇 机械传动,一.传动的重要性:,二.机械传动分类:,机械传动,按传动比是否变化分,摩擦传动,摩擦轮传动,带传动,啮合传动,直接接触,靠中间件,齿轮、蜗杆及螺旋传动,链、同步带传动,定传动比传动,变传动比传动,有级变速传动,无级变速传动,按传动方式分,直接接触,靠中间件,1.调整速度:减速箱,变速器2.改变运动形式:回转,摆动,直线运动3.传递动力、能量分配:一原动机带多个执行机构4.安全,维护,尺寸等需要(分离、制动)。,三.机械传动装置类型选择的一般依据,1.功率与效率(P137表2):,2.速度(P138表3):速度是传动的主要运动特性之一。不同的运动形式受 不同因素的限制,如动载荷,离心力,振动,发热等影响。3.传动比:,3.工作环境:空间大小、噪声、防尘、防爆。,效率是评定传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效率低不适于大功率、经常工作的机械。,传递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传动原理、承载能力、载荷分布、工作速度、制造精度、工作效率等。啮合传动的功率大于摩擦传动;,本篇内容:带传动 链传动 齿轮传动 蜗杆传动,第八章 带传动,基本要求:1)熟悉带的工作原理、传动特点及应用范围;2)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弹性滑动与打滑现象和带传动 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3)掌握V带传动的设计方法以及提高带传动承载能力措施;4)了解各种类型传动带的结构形式、特点和应用,并加以 比较。着重了解平带传动V带传动的特点。5)了解带传动的张紧方式和带轮的结构设计。,重 点:1)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弹性滑动与打滑现象和带传动 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2)提高带传动承载能力的措施;3)平带传动、V带传动的特点;,8-1 概 述,一.带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工作原理: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工作前:带已受到预拉力的作用,使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压力,工作时:主动轮通过摩擦力使带运动,带通过摩擦力使从动轮转动。,1.组成:主动轮1、从动轮2、传动带3,按带的截面形状:,平带,V带 承载能力高,圆带,同步带,二.带传动的类型:,多楔带,fv当量摩擦系数,演示带传动,点击小图看运动图,V带传动,平带传动,联组V带传动,同步带传动,圆带传动,带传动的主要类型及应用,三.带传动的特点:,1.中心距大。可传递两个相距较远轴之间的运动;2.能缓冲减振,运转平稳无噪音适用于高速传动;3.摩擦式传动具有过载保护作用;4.不需要润滑,环境易清洁;5.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6.结构尺寸大;7.瞬时传动比不恒定;8.效率较低,寿命较短;9.需张紧,对轴和轴承的压力大;,四.应用范围:主要用于两轴平行且转向相同的场合。以 及对传动比无精确要求的中小功率传动。,一般:,1.普通V带:,五.V带的类型与结构,普通V带、窄V带、宽 V带、大楔角V 带、汽车V带等。,V带的类型:,帘布结构V带,线绳结构V带,帘布:制造方便 绳芯:柔软易弯曲有利提 高寿命。,基准直径:,节圆直径:V带轮上与V带节宽相对应的带轮的直径,节线:当带纵向弯曲时,在带中保持原长度不变的任一条周线。,节面:由全部节线组成的面。,节宽:带的节面的宽度。用bp表示。,名词解释:,普通V带型号:Y Z A B C D E,六.几何计算,将 带入经整理得:,在角 较小的情况下,有:,82 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一.带传动中的力分析:,工作前:带以一定的张紧力安装在带轮上,带受初拉力F0工作时:由于带与轮的摩擦力Ff,形成紧边和松边。,紧边:F0 F1,松边:F0 F2,假设带的总长不变,则:紧边的伸长量=松边的收缩量,又设带的变形量与力的增量成正比,则:,或,有效拉力,取主动轮一端的带为分离体,其受力:F1、F2、N、Ff,O1,Fe是由功率P(外载)决定的,P FeFf 是有限的,当F0和f 一定时,Ffmax=f N,讨论:1)若Fe Ffmax:Fe=Ff,正常工作;2)若Fe=Ffmax:打滑临界状态;3)若Fe Ffmax:打滑。,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及其影响因素:,现以平带为例:研究带在打滑临界条件下的受力情况,略去高阶微量,考虑到d很小,取、,并将两式整理得:,取带的一微段dL,对应的圆心角d,其上受力有:F+dF、F、dN、dFf=f dN,柔韧体摩擦的欧拉公式,返回,平衡条件:,切向:,法向:,影响带有效拉力(承载能力)的因素有:,3)f F ec 承载能力 因fv f,故在相同的条件下,V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或者说,在相 同的条件下,V带传动的结构较紧凑;,2)包角F ec 承载能力;,1)F0F ec 承载能力。,F0 和 f 越大越好吗?,将式 和其它公式联立,并整理得:,考虑离心力时的欧拉公式,三.带的应力分析:,1.拉应力:,2.离心拉应力:,于是带的离心拉力为:,离心拉应力为:,如图所示,由微段弧长的力平衡式有:,松边:,紧边:,式中:h为带的高度(P141表8-1)。,3.弯曲应力:,结论:1)带是在变应力作用下工作疲劳破坏。2)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的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其值为:,影响带传动疲劳强度的因素有:,3)aLd 单位内应力循环次数 N 疲劳强度,2)vc 疲劳强度 v vmax v(P)Fe 1 疲劳强度 v vmin,1)dd1b1 疲劳强度 dd1 ddmin,dd1和a越大越好吗?,四.带传动弹性滑动:,1.弹性滑动的产生机理:,带受拉力产生弹性变形,而拉力不同弹性变形量也不同。,1)带的紧边在A1点绕上主动轮时:带的受力:F1 带的速度:v=v1 当带由A1B1运动时:带拉力:F1F2 减小 带的弹性变形量减小(带收缩),即带一边随带轮前进,一边又向后收缩,带的速度:v v12)从动轮上:正好相反。,即有:,弹性滑动产生的原因:1)带具有弹性;2)紧边、松边有拉力差。,注意:弹性滑动是带传动不可避免的固有特性,2.带传动的传动比:,滑动率从动轮对主动轮速度的相对降低率(=12%)。,传动比,由于:,弹性滑动由于带的弹性变形和紧边、松边的拉力差而引起的带与 带轮之间的滑动,弹性滑动与打滑:1)区别;2)带来的后果,外载荷增加,使得 过载,带的磨损急剧增加、从动轮的转速急剧下降,直至传动失效。,可以避免的,也必须避免,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打滑的特点,打滑,3.带传动的打滑:,1)正常工作时:Fe Fec 弹性滑动只在带离开带轮前的一部分接触弧上发生。动弧B1C1、动角 静弧A1C1、静角2)当FeFec:动角、静角3)当Fe=Fec:动角=、静角=0 打滑失效,83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一.设计准则和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1.主要失效形式:,1)打滑,2)带的疲劳破坏,2.设计准则:在不打滑的条件下,使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 和寿命,3.单根带的基本额定功率为:,对于V带用 fv 代替 f,1)不打滑:,2)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单根带能传递的最大功率为:,最大有效拉力:,既不打滑,又使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实际工作条件与特定条件不符时,对表中的P0要进行修正,功率增量,计i对P0的影响。查P149表8-5b。,5.实际工作条件下单根普通V带传递的许用功率 P0:,特定条件下,计算求得不同型号单根普通V带传递的基本额定功率P0(见P148表8-5a),特定条件:1)载荷平稳;2)包角为1800,即 i=1;3)特定带长。,减少带的根数的措施:,1)适当地增大带轮直径dd1P0 z;2)适当地增加中心距a 带长 KL z;包角 K z。,6.实际工作条件下所需普通V带的根数:,二、V带传动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已知的原始数据:P、n1、n2(i12)、传动位置要求及工 作条件设计的内容:1)带:型号、长度L、根数z;2)传动中心距a;3)带轮:直径db1、db2,带轮结构设计;4)张紧装置设计。设计步骤:,1.确定计算功率:,根据计算功率Pca和小带轮转速n1由P152图8-8选取。,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1)小带轮直径db1:按V带的型号查P145表8-3得dbmin db1 dbmin 取标准系列值,Pca=KAP,2.选择带的型号:,2)验算带速:,普通V带:,窄V带:,取标准系列值,1)初定a0:,4.确定中心距a和带的基准长度Ld:,3)大带轮直径db2:,2)确定 Ld:,3)确定实际中心距a:,如果:1)v vmax,则:c应使dd1 2)v vmin,则:Fe(P一定)应使dd1,考虑到安装调整及补偿F0的需要,应使:,5.验算包角1:,6.带的根数:,主要是为了使带受力均匀,结构不致太大。,7.预紧力F0:,太小则传递的有效拉力小;太大则带的寿命短,对轴的压力也大。合适的张紧力由下式确定:,P155T8-9,为后面轴、轴承的计算打基础,9.带轮的结构设计:,10.合理的张紧:,8.对轴的压力Fp:,精确:,8-4 带轮的结构设计及带传动的张紧,一.带轮的结构设计:,1.设计要求:,1)质量小,且质量分布均匀,高速时需作动平衡实验;2)工艺性好;3)无大的铸造应力;4)轮槽的粗糙度不高于3.2,以减少磨损;5)多根带时,各轮槽的尺寸精度应一致,使各根带受均匀。,2.带轮的材料:,HT200、HT250;高速:铸钢;小功率:非金属、铸铝,3.带轮的结构:实心、腹板、孔板和轮辐式的,各部分的结构和尺寸见教材或手册。,带轮的结构,实心带轮dd(2.53)d 轴径,腹板带轮,材料:,孔板带轮,椭圆轮辐带轮(dd350mm),当v25m/s时,用HT150;当v=2530m/s时用HT200;当2545m/s时用球墨铸铁、铸钢或锻钢;小功率时可用铸铝或塑料.,带轮的结构,带轮结构型式的选择:根据带轮基准直径大小确定。,带轮的结构,盘式(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轮辐式,带轮轮槽尺寸见P157表8-10,结构尺寸P158(图8-12),带轮槽角随着带轮基准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弯曲变形程度,二、带传动的张紧装置,根据带的摩擦传动原理,带必须在预张紧后才能正常工作;,张紧的目的,运转一定时间后,带会松弛,为了保证带传动的能力,必须 重新张紧,才能正常工作。,常见的张紧装置有定期张紧装置和自动张紧装置。,1.定期张紧装置,滑道式定期张紧装置,摆架式定期张紧装置,2.自动张紧装置,张紧轮一般应放在松边的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同时张紧轮应尽量靠近大轮,以免过分影响在小带轮上的包角。张紧轮的轮槽尺寸与带轮的相同。,自重自动张紧装置,张紧轮式张紧装置,设计例题,例:试设计一鼓风机用普通V带传动。已知:动力机为Y系 列三相异步电机,功率P=7.5kW,转速n1=1440rpm,鼓风机转速n2=630rpm,每天工作16小时,希望中心距 不超过700mm。,解:,1.计算功率:Pc=KAP=1.27.5=9kW,2.选择带的型号:由P152图8-8选择A型,3.带轮直径(表8-3和8-7),取,取,转速误差:,4.确定带长:,由P142表8-2取 Ld=2000(2000)mm,实际中心距:,5.小带轮包角:,6.带的根数:,初定:a0=700 mm,P148表8-5a,Po=1.93(2.27);,P154表8-8,P142表8-2,由P149表8-5b查出,7.对轴的压力:,张紧力:,最终取z=5(4)根,轴上载荷:,8.结构设计:,思考题,1.简述带传动的优缺点。2.在动力传动中,为什么V带传动比平带传动用的多?3.V带截面的楔角都是40o,为什么随着带轮计算直径的减小轮槽的楔角要小于40o呢?4.试根据理论公式分析:影响带传动传递功率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影响带传动的传递功率的?5.带传动为何会存在弹性滑动?该现象能避免吗?带传动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打滑?若出现打滑,则打滑首先出现在何处?若出现断带的情况,带应在何处断?6.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什么?7.设计V带传动时,带速太低或太高有什么不好?,8.今有一V带传动,要求传递的功率一定,但工作时有 两种转速(960rpm、1440rpm)。问:设计该带传动 应哪一个转速设计?为什么?9.能否这样说:“带传动是靠摩擦传力的,因而张紧 力越大越好,带轮工作面越粗糙越好”。10.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不恒定有和异同?,机械设计作业集(2):P128-21、22、23,END,提高V带承载能力的措施,适当地增大带轮直径(或提高带速);适当地增加带长;适当增加带的根数(一般小于10根);增大包角。,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