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某厂区供暖系统网管的设计毕业设计(含外文翻译).doc

    • 资源ID:3946091       资源大小:5.03MB        全文页数:8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厂区供暖系统网管的设计毕业设计(含外文翻译).doc

    摘 要本次毕业设计的内容是某厂区供暖系统网管的设计,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供暖系统使房间在寒冷的冬天保持一种温暖的环境。在设计中,首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供暖系统,同时确定厂区供暖系统设计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其次进行了采暖热负荷的计算,并对户型进行自我设计。然后算出了厂区的生活热水供应热负荷和热负荷时间图,根据这些数据选择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方案确定为重力循环同程式热水供暖系统。方案确定之后,进行暖气片散热片数的计算,同时计算房间的供回水温度计算,最后进行管路的水力计算,管路管径的确定以及局部阻力损失系数的选择。通过本次厂区供暖系统设计使室内温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并且采用热水供暖,耗能低,经济效益好。关键词: 供暖;热负荷;散热片;水力计算AbstractThe graduation design of content is a plant heating system design of network management. Main goal is to design the heating system keeps the room on a cold winter a warm environment.In design, first a brief account about heating systems, at the same time determine the factory original heating system design of information and data.Second of heating load calculation is done, type and design themselves. And then work out a factory supply of domestic hot water heat load and thermal load time, select design of heating systems based on these data, final programme determined for gravity recycling program with hot-water heating systems. After the programme, radiator fins for calculating and calculate supply and return water temperature of the room, finally for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pipe, pipe diameter determines selection and loss coefficient of local resistance.Through this factory heating system design make indoor temperature meets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he hot water heating,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is good. Key words: heating; the heat load; heat sink;hydraulic calculation 目 录1 前言1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1.2 研究现状11.3 国内集中供热发展状况11.4 国外集中供热发展状况11.5 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22 供暖系统32.1 供暖系统简介32.2 心得体会43 原始资料53.1 设计内容及平面图53.2 工程概况53.3 设计参数54 厂区供暖系统热负荷的计算74.1 供暖系统热负荷74.2 厂区热负荷计算74.2.1 厂区热负荷总计算84.2.2 住宅区热负荷计算84.2.3 办公楼热负荷计算95 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115.1 生活的供热负荷115.2 供暖热负荷和生活用热热负荷的计算125.2.1 供暖年热负荷的计算125.2.2 生活用热年负荷的计算125.3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135.3.1 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的意义135.3.2 供暖热负荷延续图135.3.3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146 供热方案的选择176.1 热媒的选择及参数确定176.1.1 热媒的分类176.1.2 热媒的优缺点比较176.2 热媒参数的确定186.3 单双管系统的选择196.4 机械循环和重力循环供暖系统的选择196.5 同程式供热系统和异程式供热系统的选择206.6 最终供热方案的选择207 散热器的选型与计算227.1 散热器的要求227.2 钢制散热器与铸铁散热器的优缺点227.3 散热器的布置237.4 散热器的选择237.5 供回水温度的计算247.5.1 计算实例257.5.2 厂住宅区供回水温度267.5.3 办公楼供回水温度计算277.5.4 附楼及厂区供热回水温度计算287.6 散热器片数计算287.6.1 住宅区房间散热器片数计算287.6.2 办公楼房间散热器片数计算297.6.3 附楼及厂区供暖散热器片数计算308 供热管路的水力计算318.1 确定系统原理图318.2 系统水力计算分析318.2.1 选择最不利环路318.2.2 最不利环路的作用压力328.2.3 确定选择环路的管径338.3 重力循环采暖管路水力计算338.4 局部阻力系数统计36结 论41致 谢42参考文献43附录A44附录B571 前言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生活水平程度越来越重视,因此不管是城区供热还是城镇供热,对供热都越来越重视。因此,研究供热系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大学四年也接触到了很多关于供热,管网设计的知识,因此正可以借这次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所学,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1.2 研究现状随着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供暖和集中供热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大部分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都装设了供暖设备和集中供热系统,许多城镇实现了集中供热。因此能源的消耗量在不断增加,能源紧缺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所以我国已经把能源与环境保护集中供热列入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1.3 国内集中供热发展状况我国集中供热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艰苦奋斗、竞争发展的历程。我国传统的集中供热主要采取热电联产、区域联合供热和小区锅炉房供暖等几种方式。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 近60年的历史大致分为4个阶段:单纯利用阶段单纯管理阶段基础建设阶段综合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从北方采暖地区大城市来看,以分散锅炉房供暖比重最大。据对29个大中城市集中供热方式的统计显示, 分散锅炉房供热占我国总供暖面积的84%,其中90%以上的锅炉房的容量一般只维持在7MW以下的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到综合发展阶段。热电联产、热交换站以及相配套的尖峰锅炉房等集中供热系统在许多城市相继建成。建设部综合财务司2004年6月发布的“2003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2003年集中供热取得新成绩,据统计集中供热面积18.9 亿m2,比2002年增长21.2%。许多城市的大型热源已不止一个, 如北京、沈阳等集中供热系统较发达的城市,已经实现初级多热源并网运行 。1.4 国外集中供热发展状况国外的集中供热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单纯管理阶段基础建设阶段综合发展阶段自动化控制阶段。在综合发展阶段开始投入实时监测系统的建设,人工调整配合,最后发展到远程控制、无人值守热力站,实现自动化控制。美国、日本、俄罗斯(包括前苏联)、丹麦、瑞典、德国等国是集中供热发展很快的国家,从设备、技术、管理等诸方面都居世界领先的水平,其中日本、丹麦、挪威将天然气、油、垃圾、生物能、热泵等作为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社会效益、节能效益、经济效益明显。美国是世界第一个冷热联供系统在Harford City 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采用新技术向建筑物群集中供冷供热,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供冷供热工程。目前美国有众多的学者从事有关区域供冷供热方面的研究, 并在多项技术上保持优势。近年来,日本集中供热(冷)系统发展速度也较快,特别是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尤为明显,已占日本全国的60% 。日本集中供热(冷) 系统比较注重节能和环保, 如采用热电供给系统、蓄热槽及利用城市废热作为能源等,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考虑到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和应对地球温暖化等环境问题等,日本今后期望朝扩大应用、开发新能源等方向发展。俄罗斯(包括前苏联)作为世界大国,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发展供热系统较早,也比较完善。其集中供热事业无论是从热负荷量、热网的规模、热电厂的层次和效益,还是从供热综合技术各方面来衡量,在国际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世界上集中供热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中莫斯科有世界上最大的热网、最大直径的供热管道、最大功率的热电厂。德国集中供热总热量为1961万GJ,也是集中供热发展较好的国家。1.5 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本次毕业设计的研究的内容为厂区供暖系统,主要目的是通过热负荷的计算方案的选择计算出所需的散热片数量。通过对供热管路的设计使冬天室内温度保持20。2 供暖系统2.1 供暖系统简介众所周如,供暖就是用人工方法向室内供给热量,保持一定的室内温度,以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所有供暖系统都有热媒制备(热源)、热媒的输送和热媒利用(散热设备)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根据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分,供暖系统可分为局部供暖系统和集中式供暖系统。热媒制备、热媒输送和热媒利用三个主要部分在构造上都在一起的供暖系统,称为局部供暖系统,如烟气供暖,电热供暖和燃气供暖等。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媒管道连接,由热源向各个房间或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称为集中供暖系统 。图2-1是集中式热水供暖系统的示意图。热水锅炉1与散热器2分别设置,通过热水1-热水锅炉;2-散热器;3-热水管道;4-循环水泵;5-膨胀水箱图2-1 集中式热水供暖系统的示意图Figure2-1 Schematic of the centralized heating system管道(供水管和回水管)3相连接。循环水泵4使热水在锅炉内加热,在散热器冷却后返回锅炉重新加热。图2-1中的膨胀水箱5用于容纳供暖系统升温时的膨胀水量,并使系统保持一定的压力。图中的热水锅炉,可以向单幢建筑物供暖,也可以向多幢建筑物供暖。集中供暖系统主要由热源、传输管网、散热设备等部分组成。因此,在解决供暖系统存在的问题时应全面考虑,任何单方的努力都将限制供暖行业的发展,只有供暖行业的管理部门、企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行管理单位联合起来,我国的供暖事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才能满足国家对热改的要求。我国现有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由于技术和装备水平低,加之管理体制的影响,存在很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下列方面:供热质量差,冷热不均、运行方式不合理,能源浪费、规划设计水平低,制约节能工作的落实、墙体保温措施不好,造成能源流失。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少这些问题。2.2 心得体会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最后但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是对四年中所学知识的总结与综合运用,也是对本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内容的深化与实践。毕业设计还要求必须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国家的有关政策、标准、规范,结合设计题目这一具体实际,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系统的掌握设计步骤、方法等,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有关的设计、施工等具体实践工作或者在学校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设计题目中所涉及到的高层建筑采暖设计、热网间接连接等具体问题,是以往的课程设计所未接触过的,更应引起高度重视。3 原始资料3.1 设计内容及平面图所设计的的供热厂区楼高6层,楼高19.5m,该厂区包括办公楼四层(3000m2),副楼两层(400m2),其中副楼一楼是餐厅,二楼是会议室。住宅六层×4(4500m2)。工厂厂区×2(1800 m2),总厂区面积为(9700 m2)。厂区平面图如图3-1所示。在整个设计中,以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依据,对整个厂区进行热负荷及管道的布置、水力计算,对设计方案进行确定。在设计中,遵守规范,应用标准图集同时综合考虑方案的合理性、经济型和实用性。图3-1 厂区平面示意图Figure3-1 The factory plane schemes3.2 工程概况本设计为某厂区供暖系统设计,该厂区包括办公楼、附楼、厂区住宅和原始厂区,为保证厂区的温度达到满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温度,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且保证节省资源,应设计合理的供暖系统。3.3 设计参数1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18;2室内计算温度 =20;3供暖天数 =182天;4供暖期日平均温度 =5.7;5最大冻土深度 138cm;6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及主导风向 =2.2 m/s 西北风;7不同室外温度的延续天数:见热负荷延续图。4 厂区供暖系统热负荷的计算4.1 供暖系统热负荷供暖热负荷,就是在某一时间内为了维持一个房间或一个建筑物的室内温度达到采暖设计所需要的标准时,散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需要补充给它的热量。冬季,人们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往往要求室内或者工作地区保持一定的温度,为了使房间内的空气温度,在某一段时间能达到要求的数值,必须有散热设备补给热量,此热量称为该房间的供暖热负荷 。选择热负荷的计算的大小,主要与建筑物的结构形状以及层高有关,建筑物的维护结构传热系数越大,采光率越高,则建筑物的热损失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热负荷可取大值;反之热负荷取小值。因此热负荷的指标选择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热负荷的计算值以及系统的总的耗热量。各类建筑物的采暖热负荷指标推荐值(kw/m2)如下表4-1表4-1 建筑物的采暖热负荷指标 Table4-1 Building heating load index建筑物类型住宅居住区综合学校办公医院幼托旅馆商店食堂餐厅影剧院展览馆大礼堂体育馆采取节能措施40-5045-5550-7055-7050-6055-75100-13080-105100-150本设计采用面积热指标来计算建筑物供暖设计热负荷,按下列公式计算, (4-1)式中 采暖设计热负荷,(kw);采暖热指标,(w/m2);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4.2 厂区热负荷计算以厂区供热系统的办公楼为例,该办公楼为四层的的楼层,单层的建筑面积= m2,四层的建筑面积=m2;据其使用热负荷指标取 w/m2;故有公式(3-1)得 kw其他楼层的计算同上例,4.2.1 厂区热负荷总计算 表4-2 厂区采暖热负荷计算表Table 4-2 Factory heating heat load calculation table厂区采暖热负荷计算表总厂区用途面积(m2)楼层数单栋楼的面积 (m2)热指标w/m2单栋热负荷(kw)合计(kw)办公楼7504300060180473.875副楼一楼200120012024副楼二楼20012005010住宅A187.5611254550.625住宅B187.5611254550.625住宅C187.5611254550.625住宅D187.5611254550.625厂区11000110006060厂区280018006048总合计总面积(m2)9700总负荷(kw)473.875平均热指标kw/m248.854.2.2 住宅区热负荷计算表4-3 住宅区热负荷计算Table 4-3 Residential heat load calculation房间名热负荷(kw)房间名热负荷(kw)房间名热负荷(kw)房间名热负荷(kw)A1012.70B1012.70C1012.70D1012.70A1022.79B1022.79C1022.75D1022.79A1032.95B1032.95C1032.95D1032.95A2012.70B2012.70C2012.70D2012.70A2022.79B2022.79C2022.79D2022.79A2032.95B2032.95C2032.95D2032.95A3012.70B3012.70C3012.70D3012.70A3022.79B3022.79C3022.79D3022.79A3032.95B3032.95C3032.95D3032.95A4012.70B4012.70C4012.70D4012.70A4022.79B4022.79C4022.79D4022.79A4032.95B4032.95C4032.95D4032.95A5012.70B5012.70C5012.70D5012.70A5022.79B5022.79C5022.79D5022.79A5032.95B5032.95C5032.95D5032.95A6012.70B6012.70C6012.70D6012.70A6022.79B6022.79C6022.79D6022.79A6032.95B6032.95C6032.95D6032.95备注:x01为,x02为,x03为4.2.3 办公楼热负荷计算表4-4 办公楼热负荷计算Table 4-4 Office building thermal load calculation房间名热负荷(kw)房间名热负荷(kw)房间名热负荷(kw)房间名称热负荷(kw)办1012.16办2012.16办3012.16办4012.16办1022.16办2022.16办3022.16办4022.16办1032.16办2032.16办3032.16办4032.16办1042.16办2042.16办3042.16办4042.16办1052.16办2052.16办3052.16办4052.16办1062.25办2062.25办3062.25办4062.25办1072.25办2072.25办3072.25办4072.25办1082.25办2082.25办3082.25办4082.25办1092.25办2092.25办3092.25办4092.25办1102.25办2102.25办3102.25办4102.25办1112.34办2112.34办3112.34办4112.34办1122.34办2122.34办3122.34办4122.34办1132.34办2132.34办3132.34办4132.34办1142.34办2142.34办3142.34办4142.34办1152.34办2152.34办3152.34办4152.34备注;办公楼中x01x05面积为m2,x06x10面积为m2,x11x12面积为m2。总备注:本设计采用面积热指标法计算热负荷,其中公式为:热负荷=推荐的面积指标值×建筑物面积。5 生活用热的设计热负荷5.1 生活的供热负荷生活的供热负荷主要是热水的供应热负荷,其热负荷取决于热水用量,与厂区用水住宅内的卫生设备的完善程度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 。热水的供应系统的工作特点是热水用量具有昼夜的周期性,每天的热水用量变化不大,但每个小时的热水用量变化很大,计算时先算出没人每天的热水供应平均小时的热负荷,然后再根据用热水的单位数(住宅为人数,公共建筑为每日人次数)计算出每天的热水用量和热负荷 。 供热期的每人热水供应平均小时热负荷可按下式(5-1)计算 (5-1)式中 供热器的热水供应平均每小时的热负荷,kw; 每个用热水单位平均的热水用量(住宅每户设有的淋浴设备时每人每日65的用水量标准为75-100L,本设计中取92L),L; 生活热水温度,一般为6065,本设计中采用65; 冷水计算温度,取最低月平均水温,本设计中取5; 每天的供水小时数,一般取24小时; 水的密度,按; 水的比热容,取。根据上式,平均每人每日的热负荷为=0.27kw/人。本设计中要求住宅区楼房实现热水供应。按照每户居住四人利用公式(5-1)计算可得下表5-1所示结果表5-1 热水供热负荷Table 5-1 Hot water heating load calculation建筑物名称单层面积(m2)层数总面积(m2)人数热负荷(m2)住宅区A187.5611254812.96住宅区B187.5611254812.96住宅区C187.5611256016.2住宅区D187.5611256016.2生活用热总建筑面积 (m2)4500生活用热总负荷 (kw)58.32 5.2 供暖热负荷和生活用热热负荷的计算5.2.1 供暖年热负荷的计算 (5-2)式中采暖年耗热量,; 采暖平均热负荷,kw; 采暖期天数。其中 (5-3)式中室内计算温度,;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采暖期日平均温度,; 供暖设计热负荷。根据表4-2可知: =473.875 kw。根据上式可得: kw采暖期年消耗量: 5.2.2 生活用热年负荷的计算 (5-4 ) 式中热水供应年负荷,/年; 热水供应平均负荷,kw; 热水供应天数; 每天供应热水小时数。由上式(5-4)得生活用热年负荷为:5.3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5.3.1 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的意义通过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能够清楚的显示出不同大小的供暖负荷在整个采暖季节累计耗热量,以及它在整个采暖季节总耗热量中所占的比重,这对于城市集中供热规划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3.2 供暖热负荷延续图室外供暖计算温度下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5-5)任意室外温度下供暖热负荷 (5-6)阜新市供暖室外温度=-18,利用下式可求出某一室外温度下的供暖热负荷。 (5-7) 式中在室外温度下的供暖热负荷,kw; 供暖设计热负荷,kw;某一室外温度,;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室内计算温度,。根据数据利用公式(5-7)列表5-2如下表5-2 供暖热负荷计算Table 5-2 Heating heat load calculation()-18-15-13-10-8-5-3035()473.875436.5411.5374.1349.2311.8286.8249.4212.0187.05根据上式的计算结果可绘制出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图如图5-1所示图5-1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图Figure 5-1 Heat load with outdoor temperature curve5.3.3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绘制阜新的不同室外气温的延续时间表如下表5-3所示表5-3 阜新的不同室外气温的延续时间Figure5-3 The temperature outside the different time continuation of Fu xin等于或低于某一室外温度的延续小时数(h)供暖期天数(天)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供暖期日平均温度()+5+30-2-4-6-8-10182-18-5.735203268285127622589230517951326-12-14-16-18869543387158不同的室外温度下,利用公式(5-7)计算供热系统的热负荷如下表5-4表5-4 不同的室外温度下供热系统的热负荷Table 5-4 Different outdoor temperature the heat load of the heating system温度()+5+30-3-5-8-10-11热负荷(kw)187.05212.0249.4286.8311.8349.2374.1386.6温度()-12-13-14-15-16-17-18热负荷(kw)399.1411.5424.0436.5449.0461.4473.875由以上数据可绘得热负荷延续时间图5-2图5-2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Figure 5-2 Heat load the duration figure6 供热方案的选择6.1 热媒的选择及参数确定6.1.1 热媒的分类供暖系统的常用热媒是水、蒸汽、空气。供暖系统热媒的选择,应根据安全、卫生经济、建筑形制及地区供热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 热媒的选用标准如下表6-1所示表6-1 热媒的选用标准Table 6-1 The HTM selection standards建筑名称适宜采用允许采用居民楼、医院、幼儿园托儿所等不超过95的热水低压蒸汽;不超过110的热水办公楼、学校、展览馆等不超过110的热水;低压蒸汽高压蒸汽一般俱乐部影剧院不超过110的热水;低压蒸汽不超过130的热水6.1.2 热媒的优缺点比较 以蒸汽作为热媒,与热水相比有如下优点: 1.以蒸汽作为热媒的使用面广,能满足多种热用户的要求。尤其在生产工艺用热都要求采用蒸汽来供给热量。2.汽网中输送蒸汽凝结水所耗的电能少,输送靠自身压力,不用循环系统不用耗电。 3.因温度和传热系数都比水高,可以减少散热设备面积,降低了设备的费用。 4.由于蒸汽的密度很小,可以适用于地形起伏很大的地区和高层的建筑中,输送和使 用过程中不用考虑静压,连接方式简便,运行也很方便。 但是蒸汽介质有如下缺点:1.热源效率低。 2.蒸汽使用后凝结水回收困难仅除盐水(或软化水)损失大,而且热损失也大。 3.蒸汽在使用和输送过程中损失大。4.以蒸汽输送距离短。 以热水作为热媒时一般有如下的优点: 1.热水供热系统的热能利用的效率高。 2.用热水可以改变热水温度来进行供热调节,既可以减少热网的热损失又可以很好的 满足卫生要求。 3.热水供热系统的蓄热能力强,系统中的水量大,水的比热很大。因此,水力工况和热 力工况短时间的失调时也不会引起供暖状况的很大波动。 4.热水供热系统可以实现远距离输送,其供热半径大 。 蒸汽和凝结水状态参数变化较大的特点是蒸汽供暖系统比热水系统在设计和运行管理上较为复杂的原因之一。由这一特点引起系统中出现“跑”、“冒”、“滴”、“漏”问题。解决不当时,会降低蒸汽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和适用性。蒸汽供暖系统散热器表面温度高,易烤炙积在散热器上的灰尘,产生异味,卫生条件较差。由于上述“跑”、“冒”、“滴”、“漏”影响能耗以及卫生条件等两个原因。在民用建筑中,不适宜采用蒸汽供暖系统。在工厂中蒸汽作为供热系统的热媒得到极广泛的应用,生产工艺热负荷与其他热负荷共存时,传热介质的选择尽量只利用一种供热介质,根据个体情况,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热媒。 本设计对象是某厂区的供暖系统。虽然有厂区但只为其供暖不做工业用气,属于住宅供暖系统,权衡热水和蒸汽两种热媒的优缺点,本设计的热媒选用热水 。6.2 热媒参数的确定热水供暖系统按照水的参数的不同,可以分为低温热水供暖系统(水温低于100),高温热水供暖系统(水温高于100)热水参数越高,输送能力越大,越能节省输送电量。但温度过高反而不经济。要提高热水参数则能耗大,设备投资大,所以确定热水温度时,要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查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对于以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热力网,提高供水温度、加大供回水温差,可以减少热力网的流量,降低管网投资和运行费用,而对锅炉运行的煤耗影响不大,从这方面看应提高区域锅炉房供热介质温度。但当介质温度高于热用户系统的设计温度时,用户入口要增加换热或降温装置,故提高供热介质温度也存在技术经济合理化的问题 。 当不具备确定最佳供回水温度的技术经济比较条件时,推荐的热水热力网供回水温度的依据是:以区域锅炉房为热源时,供回水温度的高低对锅炉房运行的经济性能影响不大。当供热规模较小时,与户内采暖设计参数一致,可减少用户入口设备投资。当供热规模较大时,为降低管网投资,宜扩大供回水温差,采用较高的供水温度 。 当供水温度确定以后,回水温度应根据室外管网及内部系统散热设备的基建投资(室内管网的基建投资与用水温度的变化有关),系统运行费用及系统折旧、修理和维护费用总和最小的技术经济比较而确定。 查集中供热设计手册当不具备确定最佳供回水温度的技术经济比较条件,热水供回水温度按以下原则确定: 1.区域性锅炉房供回水温度,区域性锅炉房为热源,供热规模较小时,供回水温度可采用95/70,80/60的水温,而供热规模较大时,经济技术比较可采用110/70,130/70,150/80等高温水作为供热介质。 2.二次网供回水温度可根据一次供回水温度和卫生要求及供热区内热用户的需要,并经过详细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一般二次网供回水温度有如下几种参考:95/70、85/65、80/60、70/50等。 本设计的集中供热系统的热源形式是以换热站为热源,提高供水温度和加大供回水温差可使热网采用较小的管径,降低输送网络循环水的电能消耗和用户用热设备的散热面积,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但是由于供水温度过高,对管道及设备的耐要求高,运行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综合考虑热源、热力网、热用户系统等方面因素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本设计热媒参数为 95/70 。6.3 单双管系统的选择单管系统与双管系统相比,作用压力计算不同并且各层散热器的平均进出水温度也是不相同的。在双管系统中,各层散热器的平均进出水温度是相同的;而在单管系统中,各层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是不相等的。越在下层,进水温度越低,因而各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也不相等。由于这个影响,单管系统立管的散热器总面积一般比双管系统的稍大些。在单管系统运行期间,由于立管的供水温度或流量不符合设计要求,也会出现垂直失调现象。但在单管系统中,影响垂直失调的原因,不是如双管系统那样,由于各层作用压力不同造成的,而是由于各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随各层散热器平均计算温度差的变化程度不同而引起的。对于三层以上的建筑物,如采用上供下回式的双管系统,若无良好的调节装置,竖向失调状况难以避免 。综上考虑选择双管系统。6.4 机械循环和重力循环供暖系统的选择在机械循环系统中设置了循环水泵,靠水泵的机械能,使水在系统中强制循环。增加了系统的运行电费和维修工作量,但由于水泵所产生

    注意事项

    本文(某厂区供暖系统网管的设计毕业设计(含外文翻译).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