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可编辑) .doc

    • 资源ID:3944788       资源大小:132.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可编辑) .doc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20_ _届)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摘 要 当前旅游业被称为“区域振兴的龙头产业”、“无污染工业”,使人们对这一行业的发展勾勒出了极为美妙的前景。可是,面对着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复兴和地区繁荣昌盛的同时,人们不得不忍受随之而来的各种不协和矛盾。因此,旅游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旅游的民俗文化影响。 本文研究探讨了旅游对民俗文化影响这一问题的时代背景及研究意义,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运用旅游地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与方法,阐述了对旅游社会民俗影响的认知;探讨了旅游对民俗文化影响研究的主要理论?发展阶段理论、涵化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以西塘古镇为实例,分析总结了旅游对西塘古镇本身以及居民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找出处理民俗文化与现代旅游之间矛盾的方法,为其他地区旅游开发及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依据。同时让游客和目的地居民认识到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让民俗文化资源更好的为旅游服务。 关键词: 西塘;当地居民;民俗文化;影响;措施 Abstract The tourism, which is called "the main item industry of the region promotion”, "nonpolluting industry", causes the people to outline the extremely wonderful prospect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However, facing the economical promotion and the area prospers brought by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people have to endure many kinds of discomfort and contradictor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tourism impacts has called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especially the social-culture impacts of tour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time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socio-cultural impacts of tourism on destination. By analyzing and summing up the significant internal and external achievements and on the basis of some principal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geography of tourism, soci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definition of the socio-cultural impacts of tourism on destination,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tourism developing stage, acculturation theory and social exchange theory, and analyzing socio-cultural impacts caused by the tourism on the local residents. What's more,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readjustment policies for socio-cultural impacts of tourism. Keywords: Xi Tang; local residents; social and cultural; impact; measures 目 录1 绪论11.1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11.2 研究理论基础11.2.1 旅游与民俗文化21.2.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21.3 研究方法31.3.1 查找文献资料31.3.2 访谈法32 旅游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分析42.1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正面影响42.1.1 有利于弘扬传统民俗文化42.1.2 有利于更好的带动当地旅游的发展42.1.3 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52.1.4 有利于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52.2 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负面效应62.2.1旅游资源的开发容易使民俗文化变迁62.2.2旅游资源的开发使传统民俗文化价值观淡化,消失62.2.3旅游资源的开发使民俗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并产生虚假民俗72.2.4旅游目的地建设破坏了民俗风情72.3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83 西塘古镇案例分析93.1 西塘概况93.2 西塘旅游对当地民俗文化影响分析93.2.1对西塘古镇居民精神民俗文化影响分析93.2.2对西塘古镇居民社会民俗文化影响分析93.2.3对西塘古镇居民物质民俗文化影响分析103.2.4对西塘古镇语言影响分析103.2.5对西塘古镇传统工艺品影响分析104 西塘旅游业的发展策略124.1加强对西塘古镇居民态度与行为的引导124.1.1 加强西塘古镇旅游知识的教育和旅游发展的宜传124.1.2 加强西塘古镇居民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124.1.3 重视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西塘古镇居民利益134.1.4 积极营造生活化的古镇氛围134.2加强对游客的行为管理144.2.1加大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144.2.2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144.2.3采用“约束型”和 “激发型”并举的游客管理措施,进一步约束游客的行为144.3 西塘古镇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44.3.1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制定西塘古镇正确的政策导向144.3.2 制定西塘古镇科学的旅游规划154.3.3注重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承载力16结 论17参考文献18致 谢20 1 绪论1.1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大众旅游活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扩展着,旅游的发展开始成为足以影响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要求、改变内部经济的产业结构并影响其成员的富裕程度、左右社区或地区环境演化方向等种种变革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现代旅游业牵涉的社会领域非常广泛,旅游活动又必然会涉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诸多旅游者,这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接触交往常常给双方带来或大或小的冲击,其中旅游对当地居民的民俗文化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这些旅游影响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大多体现在目的地居民这一个层面上。从本质上来说,旅游活动是具有双重结构的社会经济现象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目的地的各种行为及相互关系构成了旅游活动的表层经济外壳,而旅游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则构成了旅游当地活动的深层文化内容。因此,旅游对于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的影响相比对经济的影响更深刻、也更长远。作为旅游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的影响研究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旅游的经济影响、旅游的物质环境影响和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三个大的类别。其中单就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而言。又可细分为对旅游者客人的影响、对目的地居民(主人的影响和对主、客体关系的影响三方面。 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目前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二、研究如何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有效的保护民俗文化资源的解决的措施,通过研究旅游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找出处理民俗文化与现代旅游之间矛盾的方法,为其他地区旅游开发及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依据。同时让游客和目的地居民认识到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让民俗文化资源更好的为旅游服务,另外,对于维持民俗文化的原真性,促进接待地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现实研究意义。1.2 研究理论基础 国内学者大多用旅游社会学与旅游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旅游对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影响,大多是将国外有关理论引入国内,并进行了有关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影响机制的研究。1.2.1 旅游与民俗文化 旅游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及其他目的到其通常环境之外的地区旅行或逗留不超过连续一年的活动。旅游经过了一个从个别偶然现象到大众经常现象的发展过程。当旅游发展到大众化时代的时候,人们将旅游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生活必需品的时候,旅游者的行为和旅游服务企业的行为,甚至是政府为开发旅游所采取的行为,开始成为影响旅游目的地文化发展趋向、改变经济体的内部产业结构、影响旅游目的地成员的富裕程度、左右社区或地区环境演化方向等种种变革的重要因素。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故有人称它为“文化”或“社会生活文化”。民俗文化包罗万象,大致包括3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等。1.2.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对于旅游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中国目前主要研究的大多还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在很多文献里,学者研究的是怎样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不被侵害,以及民俗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总的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旅游对当地的影响及民俗文化保护这几方面。 我国最早关于民族旅游的研究综述是吴必虎、余青(2000)对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随后吴其付(2007)对国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的回纳和评析,反映出国外民族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全面,研究结论更深刻和更有洞察力。国内学术界对民族旅游主要从开发模式、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民族村寨等四个层面来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学者开始研究旅游社会影响,并对此有高度的重视,有关研究论文不断涌现。在此方面,我国就相对落后了,到90年代初,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才开始引起国内学者们的重视,短短十年以来,不断有学者加入了对此问题的研究行列,由于我们国家现代旅游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许多因旅游而引起的社会问题也只有在近些年才开始逐渐显露,这也是旅游社会影响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关注及解决的原因,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壮大,旅游所引起的社会问题也将变得更加复杂、多元,相信对这一类的问题,国内学者及相关政府部门会越来越重视它。 从20世纪60年代,西方人开始了对旅游影响的研究,到了70年代,旅游影响研究形成了经济、文化和生态三大领域。其中对于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尤为重视。研究成果为后期研究旅游开发对旅游人文环境的影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旅游的开发既有有利于民俗资源保护和传承的一面,也有风情民俗被破坏的一面。1.3 研究方法1.3.1 查找文献资料 我通过检索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来了解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我对大量有关国内外旅游影响的研究情况作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再基于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对一些研究相对缺乏的领域进行了理论探讨。另外,针对于民俗旅游这一特殊领域,必须还要有一些理论作支撑,通过查阅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概念和特征的研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标,提出一些对旅游影响切实可行的方法与策略,以此作为出发点来阐述。1.3.2 访谈法 我采用的是实地走访的形式,用耳听,眼看的方式来了解西塘居民的生活,我到西塘住了一阵子,投宿在当地居民家里,并采用与主人一对一交流的方式,进行访谈,了解西塘自开发为旅游目的地以来,历经10多年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与发展。通过访谈,总结出了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由此找出能解决旅游开发与民俗保护矛盾的措施。2 旅游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分析 当今世界,随着旅游的深入发展,旅游业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活动,对旅游接待地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有利有弊的,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并不例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是一柄“双刃剑”,现就这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研究。2.1 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正面影响2.1.1 有利于弘扬传统民俗文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旅游者倾向于到中国来旅行,了解中国的民俗文化,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当地居民也由最初的完全抵制到后来的完全接纳,全球化使人们的视野拓宽。全球化已变成一种流行的趋势,不能认为传统文化一进入全球化就会失去自己的特色,相反文化的个性更易于被世人接受与宣扬。在全球化条件下开展民俗文化旅游,其实也是种与世界交流的很好方式,它是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文化的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为不同国家的人们所共享的,越是民族的,也将越是世界的。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展对于民族文化起着特殊的保护作用。2.1.2 有利于更好的带动当地旅游的发展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展,为当地带来了极高的经济利益。但是,除了显而易见的旅游收入外,还有很多归属于潜在的效益。这些效益并非是直观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检验的。首先,开展民俗文化的旅游,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些获得信息的渠道。民俗文化都带有地方的特色与个性,很容易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这些旅客的到来,一方面带来他们自己当地的民俗文化,开阔了当地人的视野。同时本土的民俗文化也为他们所了解和熟悉,形成了文化共享的局面。这些旅游者是来自四面八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因此可以说每个旅游者都是一个“信息储存库”。他们的到来,把闭塞的世界打开,把当地的文化流传。这样,从某种程度上就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了信息来源,当地人的观念也由此改变,他们不再主动抵制,而是想方设法结交天下朋友,收集各处信息,扩大自己的交流圈,开阔视野,为当地经济复兴和地区对外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为当地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提高了知名度。很多有眼光的企业家,投资者纷纷看好这片土地,不惜掷重金投资发展。由此实现了当地旅游开发的初衷,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吸引了众多的人才,做到了真正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2.1.3 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 民俗旅游是以当地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所开展出来的一个旅游项目。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独特和突出的民族性。一些地方开展民俗文化旅游,其本质也就是想借这些独特的极具魅力的民俗活动,把自己的文化传播出去,让它走遍全国、走向世界。很多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现已成为全世界共享的文化,从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少数民族,了解地方文化的一种新的方式。随着国内外旅客对中国民俗文化的逐渐接受与认可,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些稀缺民俗文化资源的珍贵性,从而引起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这是种极其有利的保存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的方式之一。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我们感慨各国文化交流而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一些异民族文化也不可避免地走进了当地人家。我们应该学会分辨真伪。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对于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对当地文化也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补充。2.1.4 有利于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旅游业除了自身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外,还会带动和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并因而扩大了就业。法国旅游协会主席菲利普?邦贝尔热曾指出这样一个事实:43%的旅馆、咖啡馆和饭店的收益同旅游业有直接的关系,42%的航空运输、23%的铁路运输、8%的农业、6%的建筑业的收益也和旅游业有关。而现如今因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赶上其他大多数产业的发展速度,这表明其在相关产业中的作用最大。而按照国际专业数据表明,旅游业的直接就业人数和间接就业人数之比是15,也就是说世界总人口的1/50以上直接从事旅游业,1/10以上的人的职业与旅游业有间接关系,这些数据足以证明这一点。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能够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同时旅游的开展,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它可以扩大就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很多未开发之前的旅游目的地,因其交通的闭塞,及当地居民观念的封闭性,当地妇女的就业率相当低。调查显示在广大农村家庭中,妇女地位比较低,一般都是以从事家庭劳动为主,要么是下地帮助男子干农活,要么在家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这样就浪费了一些可用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不能帮助农村家庭摆脱贫困。随着旅游的实质性发展,很多妇女从家庭中走了出来,加入到了旅游极其相关行业,有些妇女经营旅馆生意,有些则经营具有当地风味的餐馆。不少妇女还从事旅游商品手工艺品及传统食品的加工制作,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2.2 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负面效应 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有利弊的两面性一样,民俗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起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个是值得我们尤为深思的一个问题。2.2.1 旅游资源的开发容易使民俗文化变迁 旅游的开发势必会使大批游客长期不断地涌入。有点地方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报仇,不惜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侵略式的开发,导致很多民俗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少民间习俗由于缺乏应有的保护,在强大的现代化都市文明冲击下渐渐消失,还有一些民族建筑物和文化遗址也都深受其害,造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破坏,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没有历史意义的高楼筑体。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是旧城改造而来,但我们已很少能在找到当初富于民族特色的建筑了。2.2.2 旅游资源的开发使传统民俗文化价值观淡化,消失 旅游的开发,其实也就是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过程。一般说来,来自文化强势地区的旅游者对相对处于文化弱势地区的接待地居民会起一种示范效应。通过与不同外来游客的交流和接触,他们所带来的思想及文化会成为当地居民效仿的对象。“弱势文化”势必会去适应“强势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及日常行为方式。一些体现着高尚伦理道德规范的传统礼仪风俗逐渐被遗弃。大量游客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打破了原来的文化封闭氛围,加速了当地语言、民族服饰、民族建筑以及生活习俗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当地的一些极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也被外来服饰所取代,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消逝,他们最后认为,穿着民族服饰仅为迎合游客的需要。很多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受外界影响而改变,甚至发展到最终的完全抛弃。当地人为了能和旅客更好的交流,学习了普通话,而做旅游服务的基本是年轻人,他们是当地语言的传承者,但在旅游的冲击下,本土语言被普通话所代替,有些还面临失传的窘境。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少数民族具有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忠诚厚道,重义轻利等共同价值观,这也是吸引游客的其中一个原因,但随着旅游的开发,各种不同价值观的涌入,引起了以往相对封闭的接待地居民价值观念上的急剧变化,虽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引起一些居民传统价值观的淡化,甚至消失。2.2.3 旅游资源的开发使民俗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并产生虚假民俗 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需求,一些民间艺术品和手工艺品失去了当地特有的传统艺术设计,质量和材料降级,变成大规模的机器操作、批量生产的简单工艺品,丧失了其中蕴涵的文化价值,大量质量较差的民族花帽的出现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旅游的发展,游客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当地的特色艺术品的需求量增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不少花帽生产商出现了偷工减料的情况。从一定程度上说,旅游的过度开发,是以牺牲民俗文化特征来换取部分人的经济利益。民俗旅游资源的利用有一个度的问题,只有适度地开发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俗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神秘性。对大多数游客来讲,旅游目的地真正吸引他们的不是当地有价值的文化,而是能够满足他们求新求异求奇心理的一种东西,正是游客的这种猎奇心理,开发商为迎合游客需要,把一些低级陋俗的东西搬上舞台,改变了民俗文化的真实面貌,出现了一些伪造的民俗。这些做法都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庸俗化。2.2.4 旅游目的地建设破坏了民俗风情 民俗文化反映了本土化的民俗风情、民族文化、民俗生活、民族历史传统等,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立足点,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经常会出现民俗文化庸俗化或“洋化”的现象,使民俗文化失去了特色。当前,一些民俗风情园和民俗旅游接待点,不是着眼于发展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俗娱乐活动,而是追求所谓的“现代化”,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内设立了卡拉OK包厢供游客娱乐;一些民族歌舞表演队也竞相表演现代化的歌舞,这种不洋不土的民俗文化展示,使当地的各种民族文化(歌舞、手工艺品、节日、建筑等)丧失了自身的原真性和古朴性。 政府大力发展地区旅游业,对旅游开发区进行了大规划,也许是规划的不足,抑或是很多人的无知,大量景观、古民居被拆迁,造成大量民俗文化的遗失。2.3 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 旅游社会影响的直接感受者是目的地居民,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受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到访游客的态度。因此开发商在对景区规划时应当采取措施对目的地的影响减到最小。目前,居民对旅游的正面民俗文化影响感知强烈,赞成率相对比较高。认为旅游有利于提高当地知名度;同时,有的居民认为旅游发展有利于学习外来文化和语言,也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也有部分居民认为旅游发展使居民思想观念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使普通话得到普及,方言减少。在旅游的负面民俗文化影响中,当地居民认为,游客的到来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但是,总的来说居民还是比较关注旅游的综合效应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 西塘古镇案例分析3.1 西塘概况 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东北端,东邻上海,北连江苏,地理位置优越,素有“吴根越角”之称。它是嘉兴市嘉善县下辖的一个镇,距离嘉善县政府驻地魏塘镇11公里,距离嘉兴市区33公里。西塘,自古就有“吴根越角”之称。早在唐开元年间人们就在此依水而居,逐渐形成村落,到元朝开始形成集市,明清时代已经成为江南手工业、商业重镇。现在,西塘仍然保留着上千年的建筑和人文习俗,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西塘建筑的两大特色:一是民居之间众多的弄堂,保存最完整,最有名气的是种福堂西侧的石皮弄,她有“一线天”之称,最窄处仅0.8米;二是沿河的千米廊棚,雕花刻纹的翻轩两层廊棚营造出古朴的气息,更加彰显了西塘儒商取财有道,利己利人的思想。3.2 西塘旅游对当地民俗文化影响分析3.2.1 对西塘古镇居民精神民俗文化影响分析 随着西塘旅游业的发展,来自各地的旅游者的涌入,这势必会对西塘当地居民和民俗文化产生各种影响。 首先,旅游者在吃、住、行等方面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需求,以及客观上具有的社会、经济优势,使旅游者在旅游中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感。并且,游客的约束比在自己居住地要少,使西塘古镇居民产生一定的羡慕和盲从心态。3.2.2 对西塘古镇居民社会民俗文化影响分析 旅游者的到来对增加西塘古镇居民的收入、提高社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社会文化生活质量以及丰富其社会文化活动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随着旅游时代的到来,游客大量涌入,当地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自来水、下水道、电力等供应不足,而为游客服务的人员可能从外地引进增加又加剧了这一矛盾,从而使西塘古镇居民可能产生仇视心理。从走访中得知,有不少外来投资者在西塘古镇开发初期从当地居民中买进年代久远的古宅进行装修以便日后经营,随着古镇旅游资源的日益开发,古宅的价值也日益增加,已经远远超出当地居民卖出时的价钱,这种经济收入的不平衡造成的心理不平衡使当地居民对外来者也存在一定的仇视心理。3.2.3 对西塘古镇居民物质民俗文化影响分析 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物质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精神生活主要指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旅游活动正改变着旅游目的地的物质生活,如少数民族的建筑和饮食习惯多有自己的特色,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其固有的特色正在逐渐被同化。 居民本身是西塘古镇的旅游资源,古镇旅游的发展需要社区的配合,应当使居民认识到,旅游者欣赏的不仅是小桥流水,更是自己的服饰、语言、生活方式、活动行为等一切自己习以为常的事物。使居民真心实意地加入到古镇旅游中来。现在的西塘居民已经完全融入了“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资源”的意识中,不会再因为旅游者的打扰而变的拘谨,因为他们看到了旅游者所带来经济利益。另外当地居民本身的生活也越来越悠闲、富足,西塘开发之前,当地居民大都靠农活维持生活,现在的西塘居民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小买卖,或客栈,或小吃,或工艺品,闲余时间还会养些小宠物。3.2.4 对西塘古镇语言影响分析 西塘古镇当地居民非常想学习旅游者的语言,以便交流。研究发现了语言变化的同时当地方言因旅游而被腐蚀了。旅游是人与人、人与地之间交流的过程,而各地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必然会引起语言和文字的渐趋改观。旅游者以能学会几句旅游地的方言而自豪,当地居民和服务人员以通晓旅游者的语言为己任。如今的西塘居民虽不能通晓外语,但是说一口熟练的普通话或者西塘附近城市的方言都不在话下。这使得西塘在走向大众的同时,原先属于西塘的当地方言也慢慢地在流失。3.2.5 对西塘古镇传统工艺品影响分析 旅游者对文化纪念品的需求可以对西塘古镇工艺品的产生深刻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引起了西塘古镇工艺品风格和形式上的变化,也改变了这些工艺美术品原来的意义,一些原来富有宗教和礼仪意义的工艺品现在也变成了纯粹的商品。工艺品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的变化:1失去其传统的艺术设计形式,特别是西塘古镇那些有深刻宗教含义和神话意义的工艺品;2代之而起的是能成批生产的退化而简单的工艺品;3随后而来的是技术水准很高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的复兴。应该注意的是,在受到当今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的冲击以前,旅游地的工艺美术形式就己经开始发生变化。 西塘有几个展览馆,其中的纽扣博物馆很有自己的特色,是别的古镇不能比的。既然是摆在博物馆里,自有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但若被千篇一律摆在游客面前,就看不出哪个更有欣赏价值。在观赏比较有品位的展品时,纽扣就像被拿在手里,可以多角度实实在在观赏,可以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4 西塘旅游业的发展策略4.1 加强对西塘古镇居民态度与行为的引导 旅游发展对西塘古镇民俗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使西塘古镇面临一些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选择,居民对此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而西塘古镇居民的这种态度和行为又影响着旅游民俗文化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因此,优化调控旅游民俗文化影响,需要对西塘古镇居民进行文化和心理调适,从而正确引导西塘古镇居民的态度和行为。4.1.1 加强西塘古镇旅游知识的教育和旅游发展的宜传 对旅游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当地居民全面评价和认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正确感知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行为。社会舆论和媒体宣传会对居民产生一定的群体压力和从众心理,所以正确的旅游宣传和引导,有助于居民对旅游业的正确认知,对旅游发展的真实了解和旅游政策的支持,形成对旅游民俗文化影响的公正判断和正确感知。因此,加强对西塘当地居民的旅游教育和旅游宣传,能够提高他们对旅游业发展的民俗文化影响后果的了解、承受和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旅游决策能力,改善他们对旅游发展的整个认知体系,进而有助于西塘当地居民正确积极地参与旅游发展和改善当地居民对待旅游业的态度与行为。4.1.2 加强西塘古镇居民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在全球化、国际化、一体化的今天,文化是一个地区竞争的有力武器。传统文化最能显示出地方和民族的特色、身份和归宿,也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最具魅力的吸引力。西塘人民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历史传说、文化内涵、传统产业、地方食物、土特产品、地方方言等都是西塘的文脉延续,是西塘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所在,加强西塘居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减少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化异化、文化商品化的行为发生,为继承和保护西塘民俗文化提供持久动力。4.1.3 重视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西塘古镇居民利益 西塘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很大程度上和他们所获得的利益有关,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西塘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他们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和行为。传统的旅游开发由于很少考虑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利益,旅游发展带来的各种成本和代价由旅游地整体社区承担,而从旅游发展中受益的只是社区的少部分居民,从而导致受害居民对旅游发展产生反感和抵制,旅游地居民好客程度下降,主客关系恶化,社会矛盾增多。因此对于西塘的旅游规划应该采取全局性的综合规划方法,在开发中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因素。规划所做出的决策应该与西塘当地的特点相结合,让西塘当地居民参与进来,并且加强决策的可操作性。应当让全体西塘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去,争取他们对旅游规划的支持,加强他们对旅游规划者、政府以及旅游经营商的信任与信心,以便更好的认识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影响及应该采取的对策。4.1.4 积极营造生活化的古镇氛围 “水乡”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生活的气息,“著名的文化名人余秋雨在谈到江南古镇旅游时曾指出人们对民风的兴趣远胜于那些搬空了的建筑。余所指的“民风”就是古镇居民营造的一种传统文化和古风意蕴”。西塘在江南六个古镇中的特色就是“生活化的”,但目前西塘景点指示牌上的景点还只限于物的展示,里面不会住有当地的居民,我们无法在他们还没有成为公共场合前,推开门径直进入当地居民家中,看看当地居民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在小巷里有时会听到有人很自豪、很热情地说:“进来吧。这是我家!”但游客出于戒备心理,婉拒他的好意。当地有关部门应以公开的方式,在古镇的不同街区,推出几个院落,确定几个有特色的主题,展示不同的内容,游客可随意走进每家每户,和主人交谈,参观他们的饮食,参与劳作和活动,欣赏民间戏曲、民间手工艺,甚至和当地居民吃、住在一起。使游客除了感受古镇的自然人文景观,还品尝当地居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并在这种生活情趣中找到了互动交流的乐趣,这既满足了游客的参与欲和好奇心,又延长了游客的逗留时间。4.2 加强对游客的行为管理4.2.1 加大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 必须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来约束游客的行为。例如可以在景区张贴有关保护民俗文化的标语,以此来提醒游客。对于制定的行为规范一定要落实,实施,并通过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来达到教育和引导游客的目的,让游客认识到哪些行为可行,哪些是要被制止的,让他们有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同时景区也要加强对游客宣传的力度,可以在入口处免费发放游客须知,让他们有自觉遵守景区规定的意识。也可以有些显眼的地方挂文明提示牌。4.2.2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从业人员要对游客起到带头作用,通过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引导他们发挥对游客的制约和监督作用。在一些景区,要主动指导游客的行为,并给出一定的建议,让游客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文明性。争取纠正游客的思想观念。4.2.3 采用“激发型”和 “约束型”并举的游客管理措施,进一步约束游客的行为 当前,在我国旅游者整体素质不高、良好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况下,一方面要用教育、引导、宣传、鼓励等方式提升国民的旅游文明行为,唤起游客的社会责任感,激发游客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例如,旅行社向旅游团发放文明旅游行为倡议书、旅游须知等宣传资料;请游客参与管理,旅游途中或在景区里,请游客担任诸如“文明礼仪监督员”的角色,唤醒人性的优点,抑制人性的缺点;在旅游活动的安排上,有意识地增加增长科学知识、爱护环境、保护当地民俗等有关的内容。另一方面,采用约束型措施,通过制度和技术手段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制约与管理;诉诸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让不良行为的人付出高昂的代价,吸取教训。4.3 西塘古镇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4.3.1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制定西塘古镇正确的政策导向 我国旅游发展模式主要遵循“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地方政府掌控着管理、规划、土地及生产要素,在确立旅游发展目标、运用政府资源、协调社会力量、推动旅游开发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面临区域经济建设加快与竞争加剧的形势,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的原动力是发展地方经济。因此,政府在旅游规划、管理及制定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对旅游发展的关注点是经济效应,重视旅游发展在地方财政、就业和产业方面的数据,而忽视旅游民俗文化和环境效应,这种经济至上的旅游发展观是导致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负面影响的重要根源。地方政府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结构、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应,对当地社会和居民产生的广泛的影响,对积极影响加以引导,弱化旅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政府在认清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功能的同时,应着眼于当地社会的长期发展和当地居民的长期福利考虑,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区参与,实现旅游发展与当地经济、自然、民俗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发展。4.3.2 制定西塘古镇科学的旅游规划 随着旅游市场消费向纵深发展,单纯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被动接受来自景观和导游讲解的信息,也很难有效刺激旅游者的神经。然而,在体验经济的大潮中,如果“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使消费者参与其中,引起其胸臆间的热烈反响”,就能调动旅游者动用身体器官积极主动地探索、感受异质文化,从而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印象。弄堂和廊棚是西塘的特色,当其中悠然走来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或是穿着朴素的头戴草帽的当地人,游客步伐自然而然地会随着他们的出现而慢下来,体验着他们带来的故事,即便是拍照留念也有了更让人兴奋的缘由。这既真实再现当年的情景、延续当年的风貌,同时又让游客参与其中,形成互动,增加兴致。 中国原创音乐剧五姑娘有很多艺术灵感来自于西塘。可以把这样一种集雅文化与俗文化、现代与古代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在景点演出或对外交流,让人们未去西塘,先对西塘产生美好的联想,身处西塘,又会给她的历史编制奇幻的故事。纽扣在西塘生产了200多年,现在中国55%的纽扣是西塘生产的。西塘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网站,也曾将首页设计为西塘风景呈现在一枚纽扣里的形式,可见纽扣在西塘的地位。进入西塘的第一个景点就是纽扣博物馆,在博物馆出口处设有四台做纽扣的机器,展示了纽扣从原材料到成型的大致四个步骤。它主要展示以贝壳为原料的纽扣,所以切割原材料时还不够安全。机器或原材料设计得适合游客操作或增加一些保护措施,那么游客不仅可以亲自体验做纽扣带来的愉快过程,还可以把自己制作的纽扣带回家留作纪念。 目前古镇旅游开发只停留在观光的低层次上,还没有达到“综合感受外部世界”,“进而洞悉体悟内在意蕴”的产品设计阶段,对游客难以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因此,游客在古镇的停留时间较短

    注意事项

    本文(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可编辑) .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