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 毕业论文(完全版).doc

    • 资源ID:3944646       资源大小:175.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 毕业论文(完全版).doc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 学 院: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专 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年 级: 2005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职 称: 目 录·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表·论文原创性申明·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外文资料译文·外文资料原文 毕业论文任务书 题 目: 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 学 院: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专 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 级: 05 资 环 (1) 学 号: 姓 名: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 职称: 教研室主任: 审核日期: 说 明1. 毕业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教研室审定,下达到学生。2. 进度表分前、中、后三期由学生填写,每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为毕业论文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3.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3周内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4. 本任务书在毕业论文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毕业论文的要求和内容(一)基本要求:毕业论文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1、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2、 文献资料查阅能力。3、 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验能力。4、 研究方法和手段(计算机等)的运用能力。5、 技术经济分析能力。6、 外文应用能力。7、 创新能力。(二)内容:针对土地整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二、研究方案、目标研究方案:1、 收集土地整理相关资料2、 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土地整理基本情况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3、 深入分析土地整理问题出现的原因4、 整理分析结果,完成论文写作目标:针对我国土地整理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高我国土地整理效益。三、阅读书目清单1. 刘黎明.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2. 王秋兵.土地资源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 陈路扬,刘为军,杜国平; 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 107-1104. 王建军;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0)5. 王颖,李江风;浅谈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6(23)6. 陈胜华,段建国 ;浅析现代意义土地整理的内容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2)7. 赵华璞;土地整理及土地整理项目的相关研究综述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2)8. 李璞;我国土地整理问题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 四、毕业论文进度计划序号各阶段工作内容起讫日期备注1收集相关资料2008/12/122008/12/142阅读分析资料2008/12/142008/12/163拟定开题报告2008/12/162008/12/164提交开题报告2008/12/165论文初稿撰写2008/12/162008/12/316提交论文初稿2008/12/317修改论文初稿2009/01/012009/3/318再次修改初稿2009/04/1/-2009/05/259提交定稿2009/5/25五、主要参考资料1 陈路扬,刘为军,杜国平; 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 107-1102 王建军;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0)3 王颖,李江风;浅谈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6(23)4 陈胜华,段建国 ;浅析现代意义土地整理的内容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2)5 赵华璞;土地整理及土地整理项目的相关研究综述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2)6 李璞;我国土地整理问题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7 牛佳,董玉祥;中国土地整理的现状研究J; 资源产业;2004(3)8 杨靖;土地整理中有关问题思考J;遵义科技;2007(1)9 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6(4)10 李汉敏,陈常优;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2)11 鲍海君; 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 六、毕业论文进度表(本表由学生填写,每期分别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前 期(08年12月 12日至08年12月31日)学生主要工作:查找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相关资料,翻译相关资料,并结合收集到的资料,拟定论文提纲,提交开题报告,草拟论文初稿。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 月 日中 期( 09年01 月 01日至09年03月 31日)学生主要工作: 仔细整理资料,对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配置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听取老师意见,反复修改,进一步完善论文有关观点,提交论文第二稿。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 月 日后 期( 09年04月 01日至 09年5月 25日)学生主要工作: 广泛征求论文的修改意见,结合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论文的修改,进一步做好论文资料的整理工作,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论文的最终定稿。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 月 日七、其他(学生提交)1开题报告1份 2外文资料译文1份(1000字以上,并附资料原文) 3论文1份(理科4000字以上,文科6000字以上) 指 导 教 师: 教研室负责人: 学生开始执行 任务书日期: 学生姓名: 送交毕业设计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 学 院: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教研室 资源环境 专 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班 级: 05 资 环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土地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建设用地不断扩张,诸如开发区建设、大学城建设等,无序和粗放用地问题日益加剧,导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全国耕地面积已由1996年的13 006.67万hm2 减少到2004年的12 246.67万hm2 ,减少幅度5.8 %,平均每年有几百万亩耕地转为非农用地。国土资源部2007年4月12日公布,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2 180万hm2 ,比上年度末减少30.68万hm2。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2亿hm2 这就意味着“十一五”中国年净减少耕地不能超过4333万hm2 。全国2006年共减少耕地674万hm2 ,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672万hm2 ,补充耕地与减少耕地相抵,全国耕地面积比上年净减少3068万hm2 ,现为12 180万hm2 ,全国人均耕地009 hm2 ,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我国耕地保护面临严峻形势,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势在必行。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从当前国外有代表性土地整理研究状况上看,在德国,研究重点已经由早期的通过土地整理来改善农业生产和劳动条件、促进农村和人口密集地区的发展和自然平衡的保护逐步过渡到20世纪9O年代的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协调农业利益与自然保护和景观保护的要求上。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发展现代土地整理规划、景观生态的设计等理论方法和土地整理标准研究。澳大利亚的土地整理研究特别重视多学科联合攻关,实现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同时重视土地生态系统重建理论研究。当前的研究可以认为是较综合的土地整理。 我国目前大多数地区进行土地整理的目标主要是扩大耕地数量,对于经过土地整理土地的质量及人为干扰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则尚处于意识并提出问题的阶段,不少学者提出在进行整理时要注重生态环境和景观保护工作,但实际操作中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三、本课题研究内容作者针对土地整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指出在新时期土地整理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指导土地整理,实行生态型土地整理,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很好地进行土地整理。四、本课题研究方法综合调查法,统计法五、研究目标、及工作进度针对我国土地整理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高我国土地整理效益。六、工作进度安排如下:.1、 完成开题报告时间:2008年7月12日2008年9月18日2、 论文写作阶段:前期:2008年12月12日2008年12月31日开题报告、搜集资料,提交第一稿中期:2009年01月1日2009年3月31日核对资料,进行全面地实地研究,修改初稿,提交第二稿后期:2009年4月1日2008年5月25日提交第三稿3、 论文答辩资格审查:2008年5月中旬4、 论文答辩时间:2008年6月上旬5、 毕业论文归档:2008年6月中旬七、参考文献1 陈路扬,刘为军,杜国平; 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 107-1102 王建军;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0)3 王颖,李江风;浅谈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6(23)4 陈胜华,段建国 ;浅析现代意义土地整理的内容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2)5 赵华璞;土地整理及土地整理项目的相关研究综述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2)6 李璞;我国土地整理问题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7 牛佳,董玉祥;中国土地整理的现状研究J; 资源产业;2004(3)8 杨靖;土地整理中有关问题思考J;遵义科技;2007(1)9 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6(4)10 李汉敏,陈常优;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2)11 鲍海君; 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宜春学院 2009 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表题 目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学生姓名潘清林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级05资环(1)学号0544132122检查内容设计(论文)完成情况完成开题报告已有外文资料翻译已有中、英文摘要已有软硬件验收验收合格设计(论文)期间考勤情况全勤累计旷课时间无学生自查说明根据学校进度和安排按时按质完成。学生签名:年 月 日指导教师意见(说明是否进行答辩及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成绩 年 月 日 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责任,其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 期: 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 摘要: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土地整理必须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原则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生态型土地整理.介绍了土地整理的内容和程序,指出了新时期土地整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关键词:土地整理;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问题;对策Discussion on Land Arrangement in New StageAbstract: The land arrangements realize one of farming total quantity dynamical equilibrium most important ways.The land arrangements must take the land resource sustainable use as a principle. Take protects and the improve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the premise, the realization ecotype land arrangements. Introduced the land arrangements content and the procedure, had pointed out new stage land arrangements existence some questions, and aim at these questions to propose some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land arrangements, dynamic balance of the total arable land, countermeasures.前言 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人口持续增长,使得中国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的趋势,直接危害中国的农业基础。据测算,“十五”期间,因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自然灾害损毁等原因,全国平均每年减少耕地533×109 m2。据统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把“实行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两项基本国策。并提出了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一宏观目标。目前,中国耕地存在数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的趋势,直接危害中国的农业基础。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通过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开发、复垦及土地整理的力度,使得减少地和新增地的数量相抵之后,保证耕地的总数量不减少并力争有所增加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质上是粮食需求总量平衡。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解决中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问题的立足点都在国内,关键是要扭转耕地减少过快的势头,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从而用实际行动回答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这个问题,消除中国在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大量占用耕地,最终是否会依赖国际市场解决国内粮食需求的疑虑。因此,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迫在眉睫,而今它已成为首要的奋斗目标,摆在土地管理工作的首位。当前情况下,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就必须进行土地整理。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无论是耕地数量的补充,还是耕地质量的总体平衡,土地整理都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1 土地整理的概念土地整理实践最早可追溯到1250年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地块合并的书面文件,而土地整理的概念则在l886年德国巴伐利亚国王所签署的土地整理法第一次被提出。之后瑞士、法国、俄国、加拿大、朝鲜等国也纷纷萌生土地整理的概念并开展研究。在日本土地整理被称作土地整治,在韩国、前南斯拉夫、匈牙利称为土地调整。我国20世纪初己有“土地整理”一词。在借鉴国外的土地整理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1998年原国家土地局将土地整理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该定义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土地整理和农地整理。在现阶段,国土资源部的土地整理内容将逐渐涵盖传统的农地整理以及土地的复垦和开发,但重点仍是狭义的土地整理即农地整理,也即在一定区域内,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李卫祥则认为土地整理应该包含农村土地整理、城镇土地整理、大型建设项目用地的整理和生态环境及自然环境的保护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总体看,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在广义上涵盖了一般意义上的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2 土地整理的内容2.1 农村土地整理是指以农村土地为对象,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的过程。包括农地整理、村庄整理和农村土地开发复垦。具体有地块合并,农田平整及土壤改良,道路、沟渠及水利设施的建设,灾毁农地的复垦,农地的权属变更,村庄改造,村镇企业用地的规划及非农业建设废弃地的复垦。2.2 城镇土地整理是指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再配置。再规划,通过土地重划和整理,达到内涵挖潜,控制外延,集约用地的目的。以推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它包括旧城改造,城市用地的置换及调整,盘活存量,复垦废弃地等。2.3 大型建设项目用地的整理包括大型独立工矿、交通、水利、能源等建设直接破坏土地的复垦。水库下游河道土地的整治开发等。2.4 生态环境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包括防洪设施的建设,砂化土地及盐碱地的改造,荒山开发,退耕还林还牧,受破坏自然景观的修复和增设以及森林土地整理等。3 土地整理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结合各地实践,土地整理工作一般按如下程序进行:3.1 确定土地整理区域,提出工作方案 县、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对土地利用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分区和有关专项规定,选定实施土地整理区域,制定实施土地整理工作方案。土地整理区域一般集中连片,规模视当地具体情况而定。3.2 组织进行土地整理规划设计 具体分析土地整理潜力、综合效益,提出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权属调整意见,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完善有关规划及各类备件。3.3 依法报上级人民政府或土地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上级人民政府或土地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等,结合当地情况,审核、批准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与工作方案并进行备案。土地整理规划方案批准后,向社会公布。3.4 组织土地整理实施 按照批准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工作方案,县、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土地整理建设。3.5 确认权属 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对调整后的土地,办理确定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手续。3.6 检查验收 按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要求,依法由批准土地整理的人民政府或土地管理部门组织进行检查验收并确定土地利用调整情况,包括耕地面积调整情况,有关资料、图件等整理归档。4 生态型土地整理的作用及模式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所关注的焦点,它也深入到土地资源的利用中。因而,农地整理必须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原则,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获取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相协调统一的综合效益。于是,生态型土地整理被广泛重视。如果不遵循自然规律,对土地进行盲目的开发和整理,可能在现阶段我们不一定能够感受到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所造成的影响,或者说在现阶段我们可以从土地整理和开发中得到耕地面积的补充以及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但在若干年以后,我们可能为了今天的这种忽视土地生态保护的土地整理和开发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假如通过土地整理,我们不但增加了耕地面积并且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那么将可以全面地提高农地的质量、增加产出率和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土地整理和开发的过程中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的分析这一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开展土地整理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都要进行项目效益的评价,而严格的按照国土资源部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以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这三个行业标准的内容分析,项目的效益都应该是包括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往往非常重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忽视对项目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 探索和实践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有利于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从而使耕地保护系统达到均衡状态。生态型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模式包括农田景观设计模式、沟渠设计模式、道路设计模式和河流、湖泊设计模式等。4.1 农田景观的设计模式 开展农地整理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适当保留和重新归整出一些景观要素,建立起一种根据各生物类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生物之间的互得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合的生态农业系统。该系统能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各生物类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好地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并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生物的类型、生境的差异,农地结构规划设计可以通过生态边界结构和生态岛屿等方式进行。4.2 沟渠的设计模式沟渠可采用天然工料设计。天然工料较适合生物的栖息,在景观上亦可与乡村的景色融为一体,创造环境的自然美。沟渠应设计成凹凸多变的形状。如果沟渠的设计单调且变化不大,将使生物栖息和藏匿困难。而多变的渠道可造成变化多样的水流,并充分扰动水流,稳定水温,为生物提供多样化的渠底栖息环境。如增强沟渠边壁的粗糙度或在沟渠中铺设生态板,就可以使青蛙和虫子等小型动物能较自由地通行(如图1所示)。 图1 沟渠生态板示意图4.3 田间路的设计模式 田间农路如果大量混凝土化,不但阻塞土壤自然呼吸,影响大自然气温的变化,而且草木不生,小型动物和微生物无法栖息。因此,生态型田间道路的设计模式要以土石材料铺面,使得路基花草生存容易又便于就地取材。路基下面每隔100米可设计一个直径2O厘米的生态孔,使道路两边的生物能拥有一个便利的交通要道,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一个安全畅通的栖息之所(如图2所示)。 图2 田间生态孔示意图5 新时期土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5.1 土地整理过程中生态保护意识缺失土地整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整理的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也就是说,土地整理应该以质量提高而不是以数量增加为标准。目前,在我国土地整理的实践中,尤其在衡量土地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硬性指标。重“量”、轻“质”片面强调数量而忽略农地开发质量的短期行为现象屡见不鲜。5.2 土地整理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土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做到与本地以及更高一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全面协调,关系着农地整理的成效。20世纪90年代由于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耕地锐减,土地整理才开始转向以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大力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同时通过土地整理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但目前,土地整理大都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全局性,没有将农地整理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进行规划与管理,只注重短期效益。5.3 土地整理的投资渠道单一,资金缺乏现阶段,中国的土地整理多为政府部门或其下属机构(如土地整理中心、造地公司等)直接投资和经营管理,而土地整理是一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占用量大,投资回收期长,政府用于开展农地整理的资金十分有限,有的土地整理潜力大但没有资金,以致于农民一方面没有地种,一方面土地抛荒现象严重。加之各种利益诱导以及土地管理观念淡化,农民占用耕地建宅基地也很多,农民自己复垦相应质量的耕地缺少资金,而地方政府也缺乏整理资金,土地整理积极性不高,观念淡化。5.4 土地整理后的权属问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农用地地块小、分布零散、形状不规则。这种态势在山区与丘陵地带就显得更加突出,影响了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规模经营,也是造成中国农业生产成本费用高的原因之一。通过土地整理,进行地块重划,使地块整齐划一,整理后的土地“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这样会引起原来的地块和四至发生变动,不可避免地要打破一些权属界线,特别是有的村在其他乡村的“插花地”,加上当前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村土地出现多头管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由哪一级(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2。土地整理后,怎样进行土地权属调整,处理好所有权、使用权与承包经营权的关系是土地整理的新任务。6 新时期土地整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6.1 强化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保护首先必须对土地整理的含义有一个正确深刻的理解。土地整理的最终目的是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各项措施,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协调人地关系,缓解人地矛盾。因此,土地整理的结果不在于耕地数量的短期增加上,而应该是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基础上。尽力发挥土地的物质生产潜力。土地作为自然的产物其质量的提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也就是说土地整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考虑系统内各生态因素间的相互平衡,考虑土地生态系统与其相关环境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容纳能力的原则实施各项土地整理的生物和工程技术措施。其次,必须尽快建立起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只有通过可以量化的各个生态环境监控指标的合理评价,才能够就土地整理对环境系统的影响有一个科学认识,才能够提高土地整理过程中环境监控的可操作性与透明度。6.2 完善土地整理法制体系土地整理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法规政策来保证。当前各地除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已出台的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规外,还应尽快出台土地整理条例或土地整理办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等。同时各地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从提高土地利用率出发,制定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限制城镇外延扩张,耕地“占补”平衡等具体的、易于操作的规定和政策,使土地整理日益规范化、制度化。6.3 拓宽土地整理的筹资渠道众所周知,资金短缺是我国土地整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土地整理资金保障体系以保证土地整理有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拓宽筹资渠道: 国家财政保障。保持现有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渠道扩大项目资金投资范围,把土地整治工程纳入政府项目预算。 当地政府适当投入保障。充分调动当地政府的积极性,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借助政府力量使项目得以推广。 政策扶持保障。大力开展新形势下的土地整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家对此应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 组织当地农民投资、投劳,以及按照“谁整理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资。 利用国内金融部门贷款,在进行土地整理时可根据土地抵押债权较具可靠性,偿还周期长的特点,申请土地抵押贷款。 积极引进外资。如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国际性投资。参考文献:1 陈路扬,刘为军,杜国平; 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 107-1102 王建军;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0)3 王颖,李江风;浅谈土地整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6(23)4 陈胜华,段建国 ;浅析现代意义土地整理的内容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2)5 赵华璞;土地整理及土地整理项目的相关研究综述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2)6 李璞;我国土地整理问题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7 牛佳,董玉祥;中国土地整理的现状研究J; 资源产业;2004(3) 8 杨靖;土地整理中有关问题思考J;遵义科技;2007(1)9 苏少青,林碧珊,曾晓舵;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生态环境;2006(4)10 李汉敏,陈常优;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2)11 鲍海君; 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6)致 谢 译 文土地整理,土地改革的一个关键因素经过二十年的改革,缺乏充分支持经济发展的市场管理框架,仍然是许多转型期国家关心的区域。在一些国家,为了提高生产力,土地私有化分配进程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保加利亚,例如,大约200万业主拥有超过1000万财产,平均规模只有0.7公顷。许多国家的政府也有类似需要通过土地整理演习加强的农业部门。 2009年4月23日和24日在索非亚,召开了一个“经验与改进的数据管理在欧洲经委会国家”的 研讨会,”以保证国家的有效的土地管理需要改进的能力。研讨会讨论了在欧洲经委会区域的保加利亚和其他国家正在进行不同方面的改革和地籍登记制度。讨论的专题包括土地改革的经验,多功能地籍制度带来的好处和需要建立适当的估价标准的房地产等。 在讨论会期间,国际专家综述了通过土地整理工作替代手段促进规模经济。一个重点是如何在农村通过积极的租赁市场提高生产力。发言者和听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成本和收益的强制性和自愿性的办法来促进融合的宗地。公私伙伴关系和国际合作的土地整理的做法,以及国家机关的作用,以确保使用权的保障。与会者承认的事实是,无论选择的办法如何,始终应听取当地农民的声音,应予以鼓励。 这次研讨会还讨论了成就和尚待解决的难题,建立一个多功能的保加利亚籍系统的存储,维护和分配土地有关的信息。政府数据显示,大幅度增加资金的地籍活动,在过去十年中,这部分原因是加强国际合作。因此,支出增加从2001年30万美元超过2009年的800万美元。Land consolidation: A key to successful land reform?After two decades of reforms, the lack of adequate market regulatory frameworks to sup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till a concern for many transition countries in the UNECE region. In some countries, the parcelling of land that resulted from privatization processes has not favoured efforts

    注意事项

    本文(新时期土地整理问题探讨 毕业论文(完全版).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