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山西五台恒山地区铁矿整装勘查(繁峙—代县—五台).doc

    • 资源ID:3942294       资源大小:171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西五台恒山地区铁矿整装勘查(繁峙—代县—五台).doc

    山西五台-恒山地区铁矿整装勘查(繁峙代县五台)1. 应县幅J49C001004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恒山中深变质岩区构造样式:1/25万应县幅区调专题研究报告 600000969, 区域地质调查, 1/25万,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赵祯祥 等, 2002/12/1山西应县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片区修测),其任务是在1/5万区调片区总结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工作方法和适当的野外工作,解决区内不同的地质问题。该项目经两年多的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完成和超额完成了任务书下达的各项工作量,解决了区内存在的重要基础地质问题。在早前寒武纪地质和中生代构造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大幅度提高了区域地质研究程度。项目野外验收和最终报告评审均达优秀级。报告将原五台群板峪口组归属为滹沱群谷泉山组和铁堡不整合修正为滹沱群与阜平片麻岩之间的不整合。长城纪以来的沉积盖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对比;以火山岩、超基性-基性侵入岩、中酸性侵入岩顺序编写,并进行了前寒武纪、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综合对比;变质岩与变质作用除对区域变质岩石类型划分和原岩恢复外,重点依据典型变质矿物进行了变质相带和期次划分,探讨了变质作用演化;地质构造重点讨论了阜平、五台、吕梁期和中、新生代构造特征提出"恒山和龙泉关伸展型韧性剪切带是五台早期盆地扩张拉伸的产物,五台山中央韧性剪切带是南北两个巨型岩片碰撞造山的结果,神堂堡一带一系列逆冲推覆的韧脆性剪切带是吕梁造山运动的直观反映。建立了区内前寒武纪地质事件序列和地壳演化序列;分述了区内矿产、旅游地质资源和地质灾害概况,并提出了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建设及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建议。 2. 忻州市幅J49C002004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第一、二册)600001312, 区域地质调查, 1/25万, 山西省忻州地区忻州市,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孙占亮 等, 2003/12/1报告概述了本次工作概况。对原阜平群进行了重新厘定、原五台群进行了构造岩石地层划分、滹沱群地层层序进行了重新探讨,建立了五台山区古元古代岩石地层格架。长城纪以来的沉积盖层,在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和沉积环境分析研究;对前寒武纪岩浆岩进行了综合对比。对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区域变质岩进行类型划分和原岩恢复,重点依据典型变质矿物特征,进行了变质相带和期次划分,探讨了变质作用演化过程;确定了阜平片麻岩穹隆形成于五台早期近水平韧性剪切作用下,后经五台晚期、吕梁期构造的叠加;龙泉关韧性剪切带是五台早期盆地扩张拉伸的产物,并控制了五台山花岗绿岩带的形成演化;五台山中央韧性剪切带是南北两个巨型岩片碰撞造山的结果。石咀、砂崖一带一系列逆冲推覆的韧脆性剪切带是吕梁造山运动的直观反映。建立了前寒武纪地质事件演化序列,并探讨了地质构造发展史;概述了区内矿产资源、旅游地质资源及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对区内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3. 河北省太行山中-北段一比五万区调片区总结说明书:1/25万600001544, 区域地质调查, 1/25万, 内蒙古西北部,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张晔卿 等, 2002/1/1片区位于太行山中-北段中高山区。总结区面积12289平方公里,约合1/5万图幅33幅。本次总结主要成果是:应用新理论、新方法对不同时期完成的区调成果进行了重新认识,统一厘定了太行山中-北段三大岩类的填图单位,解体出变质深成岩,编制了1/25万数字化地质图;系统研究总结了不同变质岩类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其变质变形特征,恢复了原岩建造、探讨了其形成环境和成因机制,对各类填图单位的空间展布、相互关系,变质变形事件序列及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和总结了早前寒武纪地壳发展演化规律,首次建立了区内基本正确的中生代侵入岩谱系单位,探讨了岩浆作用演化规律及形成构造背景;建立了正确的地层层序,进行了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对比,并对其形成环境及地层格架进行了初步研究;充分发挥了总结区范围较大的优势,对区内各类构造形迹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相互关系、序次、空间展布进行了总结,建立了区内总体构造格架,探讨了其发展演化历史,为研究区域构造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注重了新构造运动及其与地质灾害关系的总结研究。 4. 河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成果整理及数据集成报告600002415, 遥感, 河北省,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谭旭晨 等, 2002/12/31该项目工作范围是河北省全域。在原"河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收集1995年以后的遥感解译成果,对TM卫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地质灾害分布、土壤侵蚀沙化盐渍化、土壤侵蚀、地下水资源及海岸带景观生态评价等专题进行了修编、补充,重新镶嵌了河北省TM卫星影像图;土地利用专题根据合成影像补充解译了县级以上居民地和新增高速公路、铁路主干道;金银多金属遥感综合信息成矿预测专题中扩大了三个找矿靶区的范围;增加了前庄金找矿靶区、三岔口铅、锌、银找矿靶区和紫荆关金找矿靶区。完成了相应专题图件十套,完成相应专题的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的输入编辑,通过属性联接形成相应专题空间数据库。以MAPGIS为平台,VB为开发工具,建立了河北省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并集成成果数据。 5. 华北平原第四纪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第四纪地层结构模型专题研究报告600003240, 理论研究, 河北省 河南省 山东省,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王强, 2003/12/1本专题执行中国地层指南规定,理顺华北平原第四纪地层序列,使用钻孔资料约1620个,对原有岩相古地理图件进行必要调整,再行拼接,编绘华北平原1:500 000第四纪地质图、第四纪早、中、晚更新世与全新世岩相古地理图、浅层与深层含水层砂体含量图七张图件。华北平原第四纪沉(堆)积物分为残坡积、冲积、洪积、海积(潮坪与三角洲)、火山、黄土-古土壤、剥蚀山地丘陵七九类。地层结构分为泥夹砂、砂泥互层、砂夹泥三类,其水平分区基本受大河流冲洪积扇和古河道控制,全区地层结构同一性变化大致在末次盛冰期,次之则为可能为氧同位素6期。构造运动导致平原各河流物源区古湖泊外流时间早晚不同,河流沉积形成的含水层分期,受控于周边山体的抬升,是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辐射效应的反映,山区不同时间的抬升和平原几个地点的大环境变迁,更符合构造气候演变规律。山间与平原几个重要的环境变迁时期,皆对全球变化作出了响应。华北古湖泊、古河道研究已经进入全球变化范畴。渤海海盆形成于早更新世,但大范围海侵发生在晚更新世以来,海水影响华北地下水始于晚更新世,其中有大陆掀斜效应叠加,而不只是海平面升降的结果。 6. 华北平原水土环境研究与编图示范成果报告600003822, 水工环地质, 华北区,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侯春堂 等, 2010/5/31水土地质环境是本项目研究的主题内容。本项目通过系统分析华北平原特有的水土地质环境特征,探索水土地质环境的图示法,编制了华北平原水土地质环境图集。图集共分为4个图组,17个亚组,共123幅图件(其中1:1200万图件1幅,1:160万图件67幅,1:320万图件4幅,1:400万图件51幅),约9.0万字的文字说明。 图集以揭示华北平原水土地质环境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动态性等客观规律为主线,遵循发生学准则,建立水与土这两项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介质的整体观,从一般到特殊,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来进行图组、亚组的划分;以影响水土地质环境的各种背景出发,从单项要素的分析入手,综合划分水土地质环境区域,研究评价水土地质环境演化动力和综合信息,并对代表性水土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主要的资源、环境类图集,博览众长,兼容并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当今信息社会的现代科学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采用现代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平台,在内容选题、科学分类、设计思想、表现手法颇具新颖和新意,形成了一部兼传统与特色的科学图集。图集的最大特色就在于用形象、直观的地图语言,定性、定量地反映了华北平原水土地质环境的总体面貌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区域国土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了依据,同时也能够起到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及社会公众汇集和传输水土地质环境信息的作用。 7. 太原市、大同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监测网络建设及监测报告600003843, 灾害, 1/1万, 山西省大同市 山西省太原市, 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李军、尚长生, 2009/3/1本报告是山西地面沉降与地裂缝调查项目之专题报告。项目工作目的任务是围绕太原市和大同市城市缓变型地质灾害问题,开展两个城市地裂缝及地面沉降动态监测网建设,全面监测太原市、大同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发展趋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城市防灾减灾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工作区为位于山西省北部、中部的大同市区及太原市区,工区面积分别为200km2、600km2。采取的主要工作手段为GPS观测墩、水准标石点埋设,GPS网监测、水准测量、分层标监测、仪器站监测等。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包括:GPS观测墩建设14点、地裂缝监测水准点建设36点、地面沉降监测二等水准测量1196km、地裂缝监测水准测量562点次、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576孔次、地裂缝仪器站监测1460日次。 主要结论:太原市地面沉降涉及范围约600km2, 2003年以来,老的沉降中心北固碾、万柏林、吴家堡沉降速率明显减缓,下元沉降中心西移至阎家沟,南部小店经济区、武家寨一带的沉降速率继续增快,沉降中心已具雏形。本项目执行期间水准观测资料表明,大同市地裂缝仍在活动,大同市地裂缝的活动具有阶段性、分段性及"弹性回跳"现象等特点。 建议加强对已建成监测网点的维护和保护,继续完善和建设全省地面沉降地裂缝监测网络体系。 8. 山西代县八塔铁矿调查报告100,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李士林、高凡, 1950/9/1矿区位于五台山西南,属代县管辖,距代县南东36公里处,有公路相通。矿区地层简单主要是五台系变质岩层群及第四纪黄土。矿体产于五台变质岩系中,可划分两个矿带,上矿带含矿体3个,下矿带含矿体2个。矿体呈扁豆状,长122.8-260米,厚111.8-39米。矿石自然类型为条带状磁铁矿矿石,有用矿物为磁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角闪石。矿床成因类型属鞍山式磁铁矿床。由于矿区动用山地工程,储量计算仅限于地表出露的铁矿层为:4667.16万吨,其铁矿床远景十分丰富。 9. 大同炭田调查概要及山西省五台县内诸炭田地质调查报告 第一篇:窑头炭田103,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调查局, 森田曰子次, 1944/4/1 10. 山西繁峙县耿大家庄铅银矿调查初报417,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侯德封, 1937/9/1, DZ002450调查区位于繁峙县沙河镇南约15公里的耿家庄,交通方便,该处开有探矿洞二口,南洞口塌毁被泥石封闭;仅在北洞及附近详细勘测,北洞在村西500米之沟底。向北东53度掘进,洞长20米,无倾斜,洞中间向左右各开支洞一口,深各4米,洞宽高各2米,由洞口顶壁及洞口所见之岩石矿床如下:洞口开于花岗岩中,左右逐接片麻岩,为匀细晶体之花岗片麻岩,片麻状构造清晰,无眼球状构造。片麻岩中含黄铁矿细粒,其与花岗岩接触处尤多。洞口内初为花岗岩,至距洞口5米处,即为石灰岩,色淡灰,质致密脆。向右之支洞内全为此类石灰岩。 11. 山西省五台繁峙浑源一带地质报告1098,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王绍文, 1933/11/1调查区为台怀镇以北,山羊沟以东,王庄堡以西、浑源县以南。出露地层太古系片麻岩;五台系片麻岩及片岩,位台怀镇东南数里,即南山寺与普代寺之间。震旦系矽质石灰岩,寒武系馒头页岩、鲕状石灰岩及竹叶状石灰岩;石炭二叠系煤层;上白垩系砾岩及白砂岩;渐渐统玄武岩夹褐炭层;上新统洪积层之红土及黄土。断层四条,茶房断层,方向北东,仰侧在断层西北,为五台系绿泥片岩,俯侧在其东南,为震旦系矽质石灰岩,与野子厂断层,成一槽状断层。山羊沟东洼褐炭层,倾角5至10度。桃沙煤矿,位浑县南微东40里,煤层覆于寒武系石灰岩之上,煤层西倾10余度,质为半烟煤,供给附近数10里居民燃料。 12. 山西省并归绥区域盐、曹达、硝石及芒硝调查报文1321,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大同市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门仓三能, 1919/2/1 13. 山西省繁峙县耿家庄电气探矿调查报告1364, 物探,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调查局, 渊田隆门, 1942/10/1 14. 山西省应县下社村大石口附近银矿1431,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 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调查局, 黄春江, 1944/5/1 15. 有关山西五台山地区地质矿床1473,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1949/1/1 16. 山西省五台县东治镇赤白硅石调查概要报告1475,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调查局, 清原清人, 1941/5/1 17. 山西繁峙县耿家庄金银铅矿探矿调查报告书1559,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近藤岩雄, 1941/11/1 18. 山西代县地方产金调查报告1786,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池田早苗, 1939/12/1 19. 山西省五台县内储炭田地质调查报告2200,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 志井田功, 1943/3/1 20. 山西五台南大兴及阁子岭赤白硅岩调查报告2241,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1949/1/1 21. 山西省代县砂金矿调查报文2257,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1938/1/1 22. 山西代县张寺沟一带金矿2258,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1949/1/1 23. 山西五台县铺上附近铁矿调查报告2963,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李士林、刘俨然, 1951/5/1五台县铺上村,位于五台城东北,距县城35公里,区内地层有:震旦纪前期变质岩系,绿色片岩,绿色泥岩绢云母片岩,石英岩层,大理石层;震旦纪,砾岩层,板岩层,石英长石大理岩层;震旦纪后期,基性火成岩活动;新生代第四纪,现代沉积层。区内地质构造线以矿区内大宽谷为天然界线,铁矿区在宽谷以西者,比较整齐,宽谷以东铁矿层及地层受推动力挤压甚剧烈,本区铁矿产状,长短不定,最长可达450米,最厚可达21米,矿层有4个,矿体形状多呈不连续凸镜状,矿质,除文笔山及南羊圈沟口矿体较富外,其余多为贫矿,矿区铁矿储量约为215万吨富矿,贫矿985万吨。 24. 山西省繁峙县大岩柴蓝晶石调查报告书3461,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山西产业株式会社资源调查所, 赤崎逸延, 1943/12/1 25. 山西省五台县窑头、西天和及东天和诸炭田地质调查3537,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志井田功, 1942/9/1 26. 山西省五台县八搭村铁矿矿床调查概报3767,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政务局调查所, 荒川谦治, 1939/9/1 27. 山西省繁峙县(沙河镇)属山会、茶房、坝强岭底一带地质矿产报告3940,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杨开庆、王绍伟、李廷栋等, 1952/1/1通过对山西繁峙县、属山县、茶房、坝强岭底一带1:5万地质图的填制,填图面积为220平方公里,找到矿产有辉钼矿、磁铁矿、闪锌矿、后岭沟铜矿。采集矿石矿物标本3600块。区内地层有前震旦纪片麻岩系及片岩系;震旦纪砾岩层、片麻岩层;下寒武纪砾岩、页岩层;中寒武纪灰岩、竹叶状灰岩;第四纪崖积、黄土及近代冲积层。区内构造有褶皱、逆掩断层、逆断层。矿产有铜矿,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单硫铁矿、辉钼矿、闪锌矿、孔雀石、铜蓝等矿床成因为中温热液交代矿床。28. 山西北部崞县区地震调查报告7058, 环境(灾害)地质勘查,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地质部, 1952/12/1地震重灾区崞县位于滹沱河谷中,东西两面夹着高山。河谷两侧古河冲积之碱土台地高出河面约5米,宽12公里,此台地以外直到山麓为平缓的黄土台地。黄土由于受河流切割和雨水侵蚀强烈,形成深沟和陡崖。从区域历史上地震的记载、区内房屋、建筑物倒塌状况和地震仪的记录来看,震中位于NWSE向椭园形的狭窄地带。10月8日主震过后,还发生三次较大的余震。此次地震由断层所引起,不过是一次浅震源的普通强震,震级为45,影响范围不大。但由于地震震中位于河流冲积层中,东西两山节理发育、岩石破碎,地震烈度却可以增至度。 29. 山西省五台县八塔村铁矿床调查7557,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内藤良吉, 1939/8/1 30. 山西五台西部代县南部矿产地质预查报告7871, 矿产勘查, 普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华北地质局102队, 1954/1/1我队在山西省五台、代县和繁峙三县预查,历时一个月,测制了1/20万的地质草图400平方公里,调查了主要铜矿区10处。区内分布绿色片岩系、震旦系、寒武系和第四系。本区为一个同斜褶皱,逆断层发育。火成岩见有辉绿岩、煌斑岩、闪长岩、玄武岩。所调查的铜矿为郭家寨西山、泉岩狼山、善文村计家山、下金山村黄中山、大天池、八塔和西沟村铜矿。此外,还有白云石和矽石。调查结果认为五台、代县一带铜矿床虽然分布星散,但含铜量很高,且含铜石英脉又可提取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普查。 31. 山西轩岗镇炭矿调查报告书【山西矿业调查报告】8439,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1938/11/1 32. 1955年华北区河北涞源山西灵邱繁峙盂县云母普查报告8477, 矿产勘查, 普查,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华北地质局225综合普查队, 张克安、陆万元, 1956/2/1本次工作的任务是:寻找有工业价值的伟晶花岗岩中的白云母矿床,其次是气成的金云母矿床。对河北、山西、内蒙一带进行预查,在预查区内,初步判定有远景价值的4处。即山西灵邱东河南、繁峙白沙洞、庄旺,盂县大泉。作者调查后认为:这些伟晶岩中的白云母结晶较大,质量亦较好,应对4个远景地区进行进一步工作。 33. 繁峙县后峪铜矿调查初报8731,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山西省工业厅544队, 林枫等, 1954/8/1后峪在繁峙四区,距繁峙县城约45公里,西北去砂河镇17公里。出露地层为以前震旦纪为主的花岗片麻岩,矽质黑云母片麻岩,夹有黑云角闪片岩。节理走向50度,倾向南东,倾角15度。主要构造线方向都呈北东至南西向,倾角都很缓;后峪附近有一个小的花岗斑岩侵入体。重要的铜矿露头有三处:1.在霸强村后沟,有网状之黄铜矿脉,存在于片麻岩中,露头宽度达1.5米,上部曾开采过,很浅,地表有孔雀石、蓝铜矿;2.在后峪村边沟内有丰富之孔雀石及蓝铜矿出露;3.在杨树沟花岗斑岩与灰白色大理岩接触处见有铁帽及氧化铜露头。 34. 【山西省】繁峙县耿庄附近多金属矿普查报告8732, 矿产勘查, 普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山西工业厅工矿研究所, 1954/1/1耿庄位于繁峙县城东南约50公里,矿区分布于耿庄金硐、阳坡等地。本地区多金属矿赋存于角砾岩、片麻岩和斑状花岗岩的接触带中,但在火成岩体中亦曾见呈不规则的矿块、囊状和带状的矿体。矿石结构亦有呈角砾状者,其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另外尚含金银,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石膏及重晶石等。接触带有宽达20米之矿化带。矿体受成矿前的构造控制,产状不一。其中在角砾中发育者,多作北东走向,倾向南东,倾角一般较缓,成矿时期当在奥陶纪以后。大渠沟老硐,排水后硐内有二个含矿带,今后的工作可以此为基础边采边探。另外在西沟仍应继续横切矿化带,探索新矿体。35. 山西繁峙县铜钼矿普查报告9164, 矿产勘查, 普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华北地质局218队, 刘元常、胡受奚等, 1955/6/1铜矿区位于山西东北部繁峙县沙河镇东南18公里的伯强村附近,即后峪沟,太阳沟,杨树沟,面积约3平方公里。完成工作量:槽探801.6立方米,井探122.1米,取样624个。矿区地质,出露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云母片岩,片麻岩,云母角闪片岩。震旦纪矽质灰岩。构造为倒转向斜的一翼,断层线北北东,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20度以下。侵入岩为黑云母花岗岩,斜长花岗斑岩,流纹斑岩。铜矿脉沿着节理和片理发育成网状细脉,脉宽一般1厘米以下;辉钼矿石英脉常沿着平行于逆掩断层的滑动面和灰岩底部的层理发育,脉宽几厘米至几十厘米。矿物为辉钼矿、黄铜矿、方铅矿等。后峪沟含铜在0.32和0.57,属极贫矿。钼品位0.095,估计钼储量为7695吨。 36. 北同蒲线工程地质报告9898, 工程地质勘查, 山西省太原市市辖区 山西省大同市市辖区, 铁道部设计总局第3设计院, 1955/1/1本院分两次对北同蒲线铁路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此线路位于山西省北部高原区,跨过三大水系,穿过两个分水岭。本区地形可分为淤积平原区、山岳区、河谷台地区和黄土高原。区内空气干燥,雨量稀少。但在夏秋季节,时有暴雨夹带冰雹,有时成灾,冲毁路基。山区比平原冰冻早,化冻晚。本线路的生活用水和工程用水并不缺乏,并且水无侵蚀性。本线路通过的地形复杂,但大体属于稳定线路。但在1720-1765公里路段路堤变形,须改线,以长燧道通过;2001-2034公里间,崩塌严重,须绕线通过,其余各处可采取护堤,削坡和植树等措施,以除其害。 37. 山西五台区铁矿调查概报10132, 矿产勘查, 预查, 铁矿,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山西工业厅工矿研究所, 姜珠棋、李武, 1950/12/10调查区位于五台、繁峙两县交界处,分五台铺上、繁峙岩头两个矿区。铺上矿区位于五台县城北偏东28公里;岩头矿区位于铺上北13公里。该矿床为鞍山式缟状磁铁矿及赤铁矿,赋存在五台纪结晶片岩中,矿体呈层状。铺上区矿层长15000米,厚70米;岩头区矿层长2000米,厚70米。平均品位为:铁35.53%,二氧化硅42.27%。两区埋藏量合计约4亿吨。 38. 山西五台金刚库一带黄铁矿地质10134, 矿产勘查, 预查, 硫铁矿,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北京大学地质系实习工作队, 王文魁、冯本智、宋天锐等, 1952/5/1矿区位于五台县城北东45公里处金刚库一带。包括东山和后坪两个黄铁矿床。东山矿床可能是热液交代作用所造成,赋存在前震旦绿泥片岩中。矿体呈层状、凸镜状。断层发育,矿体长400米,宽200米,厚2.5米,黄铁矿含量70%,黄铁矿储量约70多万吨。后坪黄铁矿赋存在前震旦变质岩系中,有两个矿化带:一号矿化带厚约1.5米,上部0.7米,黄铁矿含量20%左右,下部0.8米,黄铁矿含量30%-40%;另一矿化带厚约30米,富矿带厚8.5米,黄铁矿估计品位35%。储量约15万吨。39. 【山西代县】五台八达岭铜矿资料10135, 矿产勘查, 预查, 铜矿,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山西工业厅工矿研究所, 薄绍宗, 1951/9/1矿区位于代县南东20公里处的滩上镇附近。黄铜矿赋存在石英脉内,脉的两侧有五台系绿泥片岩及云母片岩,脉内黄铜矿为莲子状构造,矿脉厚约1.2-1.8米,长150米,高200米,矿石成分为黄铜矿。铜矿储量估计为19万吨。此矿床1933年试探1次,共探5个洞,由顶至下第2洞最深为22米,表面为硅孔雀石,山内则完全为黄铜矿,脉宽1.8米,愈往下脉愈宽。40. 【山西】五台山区檀村、东冶、野庄地质矿产资料10136,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山西工业厅工矿研究所, 林墨荫、陈云章等, 1951/7/1 1951年8月份暑假,北大地质系学生接受了山西省工矿研究所及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所交给的任务,到山西省五台、代县、崞县一带进行矿产调查工作。地质填图710平方公里。通过这次调查工作,基本查明了本区地层、构造、火成岩的分布情况,对本区铜、铁、矽石、白云石、石棉等具体矿产进行了简述。是一份基础工作资料。 41. 山西繁峙耿家庄之金、银、铅、铜10140,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山西工业厅工矿研究所, 杨少云, 1936/12/1本资料为山西省繁峙耿家庄矿点检查报告。该作者在此期间分别检查了耿家庄铁床、石灰岩、含金石英脉的矿体的赋存状态,矿石类型、品位,初步确定了耿家庄铁矿属于交代矿床,是一份较好的基础地质资料。 42. 山西繁峙耿家庄铅矿初勘报告10141, 矿产勘查, 预查, 铅矿,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山西工业厅工矿研究所, 马一清、李松寿, 1952/6/1矿区位于繁峙县城东南约50公里。有两处铅矿,面积约800平方米。有25个旧洞。铅矿赋存在泰山系之花岗片麻岩中。母岩为花岗岩岩床,矿脉受构造影响。耿庄大麻苑铅矿推定矿量0.44万吨。 43. 繁峙耿家庄铅矿调查报告10142,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笠原谦一等, 1941/9/1本份资料是一份较为简单的矿点检查报告。报告中分别简述了本区的交通位置,地层及矿床的基本特征,取少量矿石进行分析化验,含铅不少于50。推断其深部可能有较大的矿体存在,提出了下一步探矿方针。 44. 山西省繁峙县耿家庄电气探矿概要报告10156, 物探,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渊田隆门等, 1941/11/1耿家庄在繁峙县城东南东约40公里处,交通尚可。调查区域多半在北向斜面上,区内分布有片麻岩、斑岩及表土等。方铅矿在石英脉中,成为黑色块体分布,共生有硫化铁等。依据地质调查,在认为有找矿希望的200平方米内采用电气探矿法、自然电位测定法及外比抵抗测定法进行测量。测探结果认为异常微弱。 45. 一九五六年太行山区矿产普查检查报告10875, 矿产勘查, 普查, 铜矿, 河北省 山西省, 河北省地质局磷矿地质大队, 李毓英、赵克昌、谭新民, 1957/2/15矿区跨山西、河北两省包括平定、邢台等共约38个县的山区,交通不便。依地质部华北地质局任务要求,在该区开展矿点普查、检查工作。完成主要工作量:1/5万地质草图510平方公里;1/1千及1/2千地质草图7.12平方公里;槽探26978立方米;浅井161米;平巷362米;采样1989个。检查矿点436个,认为较有希望的矿点有刁泉、浮图峪、荼铺、狼山、八塔和龙门。根据各矿点的分布及特征,认为涞源、灵邱为寻找矽卡岩型铜矿的远景地区;繁峙、代县地区为寻找细脉浸染型铜矿较有希望的地区;五台及其南部是寻找层状铜矿较有希望的地区。对已完成初步勘探工作的鼻子岭和于城矿点,估算铜储量分别为C1+C2级15645吨、C2级140吨。 46. 华北区绿柱石概况说明10950,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 内蒙古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华北地质局, 1956/7/1华北绿柱石产地有2处(均在内蒙),情报地12处,山西仅有1处。绿柱石一般赋存在伟晶岩和文象构造的花岗岩中。内蒙地区主要分布在鱼心、岔汉沟、二道沟、赵秀沟等处,其中赵秀沟储量最多,约2.5吨。山西繁峙县东北50公里处的华里村后沟背也发现有绿柱石及蓝晶石。今后普查找矿时,要注意文象构造、钠长石和白云母化特征,凡属伟晶岩,都应特别注意研究。47. 华北区稀有金属矿物概况说明10968, 矿产勘查, 预查, 内蒙古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华北地质局, 1956/7/1本资料以类似于矿产卡片的形式,从有关资料中摘录了华北地区稀有矿物的产地,交通情况,以及其产出地的地质概况、储量、工作程度和资料来源。对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地区的稀有金属矿物的分布规律、矿床类型、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寻找这类矿床的方向进行了说明。 48. 山西五台河北阜平、建屏及灵寿等县交界区地质报告11104, 区域地质调查, 1/20万,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河北省保定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 华北地质局210队, 闫嘉棋、刘文凯等, 1956/11/1工作区属山西河北交界地带的五台-太行山区。工作范围五台县东南,阜平县西部一带,面积1995平方公里。由北京地质学院普查专业三年级学生7人完成1/20万地质测量任务。工作量为实测剖面104.6公里,观测路线1100公里,观测点641个,槽探6.5立方米,采集矿样18个等。对该区的地层、火成岩、构造、矿产等有了概略的了解和论述。 49. 【山西繁峙县子柏峪乡庄、旺乡、麻子山乡】210队二分队八月份工作简报11266,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华北地质局210队, 1956/9/1该份资料是华北地质局210队8月份工作简报。报告中分别叙述了在柏峪乡庄、旺乡、麻子山乡工作情况。指出了本区地层、构造、地貌、水文、矿产的分布情况。并初步检查了西庄旺、西蝉房两个群众报矿点,未做进一步的普查工作。 50. 1954年华北区水文资料 第一册:水位、流量、沙量、降水量、蒸发量:滦河流域、河北沿海、潮白蓟运河流域、内陆河流域11360, 水文地质勘查, 华北区, 河北省水利厅, 1956/12/1华北区1954年水文资料,包括黄河流域以北,辽河流域以南,各省水利机关及有关部门各级水文测站所观测的各种主要的水文资料。按资料类别先是水位、流量、沙量;次是降水量;末是蒸发量。水文资料还包括测站说明表、位置图、逐日平均水位表、水位曲线图、流量实测成果表、汛期水文要素摘录表、逐日平均含沙量表等内容。 51. 地质部物探局北方大队101航空磁测队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报告:山东部分11512, 物探, 山东省, 地质部物探局石油、华北石油普查大队, 郭锡同、戴荣琦、卫国英等, 1957/6/11956年是华北大规模普查石油的第二年,整个工作区地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市),面积扩展到30万平方公里:补作1955年重、磁空白区域,在冀东山地延伸带及地太台凹陷带做1/20万重力测量和1/20万电测深测量。完成工作量:1/20万重力68700平方公里,1/20万磁力测量4.39万平方公里,1/100万磁力测量3.50万平方公里,电测深1063.53条件点,地震7205.4条件点,电测井19135条件米,化探取样点3754个,水样1780件。主要成果:1.圈定了开封凹陷带等5个沉积凹地范围及其沉积厚度曲线;2.各凹陷带中部均有正、负异常,报告对其具体含义或储油条件进行了论述;3.平原四周推测有普查煤田的有希望地区,并列举了唐山,宝坻隆起北翼、太行山东麓、豫西隆起带禹县-许昌等6处有意义地区。52. 山西省善文、五台蒋村一带地质概述11527,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华北地质局217队, 谭应佳等, 1955/10/1测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附近,为山西高原之东部,属J-49 太原幅,面积约1120平方公里。本次调查共完成以下工作量:1/20万地质测量1120平方公里;实测剖面18公里;山地工程90立方米;取样71件;薄片24件。本次调查主要成果是:1. 完成了本区1159平方公里之地质填图。2. 对本区地层进行了观察与划分,划分出太古界绿片岩,元古界泽议系的变质砾岩,下板岩、石英岩、灰岩系,古生代寒武、奥陶、石炭纪。3. 对本区构造进行了详细观察,了解了一般规律。同时对本区地貌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4. 对本区水文地质作了初步测量工作,对泉水作了初步研究,初步了解了本区地表水及地下水动态。5. 对本区已知矿产作了初步评价,圈定了成矿远景区。 53. 山西省五台县台怀至李家庄一带地质概述11528,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华北地质局217队, 郭一夫, 1955/10/1本测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及繁峙县附近,为山西高原之东北部,测区面积约700平方公里。本次调查共完成以下主要工作量:1/5万地质填图1015平方公里;金属取样14个;非金属样13个;重砂样10个,目测草图1公里。本次调查获得主要成果:1. 纠正了杨开庆及王曰论等先生的地质图。2. 找到了各种金属矿床及非金属矿床。3. 初步搞清了本区的地质构造。54. 山西省代县崞县一带地质概述11530, 矿产勘查, 普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华北地质局217队, 曾若兰等, 1955/10/1本区位于山西省北部,同蒲铁路原平站以东,五台山脉西侧,面积1200平方公里。本次完成的主要工作量:1/20万地质填图1200平方公里;实测剖面46.5公里;观测点857个;取各类样34件。本次调查主要成果是:发现了中解幅之鞍山式铁矿。对五台系绿色片岩进行了初步的分层;确定了滹沱系变质砾岩之时代及与上下岩层的关系,提出成因之初步意见。 55. 山西省代县峪口滩上蔡家庄间地质概述11535, 矿产勘查, 普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华北地质局217队, 马丽芳等, 1955/10/1本测区位于山西高原的北部,测区面积约367平方公里。本次调查共完成以下工作量:1/20万地质填图367平方公里,观测点418个;编了八塔铁矿探槽;目测草图3.175平方公里;实测剖面31.85公里;剥土55立方米;重砂取样27个;切片9块。取得主要成果:1. 冰碛砾岩:据王曰伦的文章中提到五台区变质砾岩为冰川所形成。但根据本次在野外观察和对古地理的推论,认为冰碛砾岩并非冰川所形成,而为水搬运所至。2. 本区矿产:本次不仅对前人所了解的铁矿和铜矿等作了了解和检查,初步确定其工业类型并作了铁矿和铜矿的初步评价。3. 对花岗片麻岩的成因问题,认为花岗片麻岩来源不单纯是页岩系而可以有正岩系。对它的论证有待于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才能解决。 56. 山西省代县繁峙县峨口大地间地质概述11537, 矿产勘查, 普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华北地质局217队, 宋鸿林等, 1955/10/1本区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平原区,测区面积390平方公里。本次调查共完成以下工作量:1/5万地质填图390平方公里;观测点394个。本次调查主要成果是:1. 这次工作在南磨里山羊坪一带找到有远景之铁矿,可做进一步的详细勘查工作,其详细评价见矿产简报。建议在马棱山、垛窝一带进行物探工作,证明是否有较大的矿体存在。2. 在本区找到超基性岩体并发现有石棉,其超基性岩体虽出露不多,探头不大,但其顶盖可能为一大的岩体,同时很可能有其他有用矿物。建议在本区超基性岩体出露附近进行物探找寻更大的超基性岩体。3. 此次工作证实了花岗片麻岩系是负变质岩系,但对花岗岩化的时代问题尚属疑问。4. 关于绿色片岩与变质砾岩之接触关系,前人认为两岩系之间有大的不整合

    注意事项

    本文(山西五台恒山地区铁矿整装勘查(繁峙—代县—五台).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