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毕业论文.doc
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摘要: 本论文通过查阅纸质资料及网络资料完成,旨在研究当代中国娱乐新闻的弊端及对策,共分为五部分。按清晰脉络分别阐述了娱乐新闻的定义现状,弊端,产生原因,解决对策和全文总结。首先第一部分通过查阅资料介绍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某种需要而产生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并从多角度介绍了娱乐新闻喜忧参半的现状。从“忧”中列举出形式单一,内容低俗,假新闻等种种弊端。后根据弊端,查出其产生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我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解决应对呢?第四部分是基于娱乐新闻在我国的现状所提出的一些合理性对策,它涵盖了政府引导、媒介的正确舆论导向、受众教育等方面。最后是对全文的在总结及对不足局限的阐释分析 关键词:娱乐新闻,现状,弊端,原因,对策 目录 摘要1目录21.娱乐新闻的定义及现状31.1.什么是娱乐新闻31.2.娱乐新闻的现状32. 娱乐新闻产生的弊端42.1.形式单一42.2.低俗之风盛行52. 3.假新闻大行其道52. 4.盲目炒作62. 5.娱乐新闻变明星新闻63娱乐新闻产生弊端的原因73.1.利益的驱使73.2.媒体自身素质低下73.3.明星自我炒作84针对娱乐新闻的现状应采取的对策84.1.坚持实事求是,发掘报道深度84. 2.引导受众的文化价值取向。94.3.加强传播者的职业道德素质94.4.建立相关机制105.结论11参考文献121.娱乐新闻的定义及现状1.1.什么是娱乐新闻 “娱乐”本来就是娱乐新闻的题中之义,是娱乐新闻的报道对象和主体,娱乐新闻究其根本是为了带给人们轻松与休闲,新闻的价值在新闻学概论一书中被分为获知价值、激励价值、实利价值和娱乐价值,即“娱乐价值是指从新闻中获得乐趣、陶冶情操或获得轻松感。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新闻的娱乐性是许多软新闻的效应,可给人们提供精神享乐,也可从中获得有趣的知识。”娱乐新闻的本质应是“作为消遣而能使受众感到快乐的新闻”和“对快乐有趣的事实的报道”的统一。 所以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中国的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新闻的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 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娱乐新闻生存的土壤也是它生存的土壤,并且在这个土壤里扎根更深。 娱乐新闻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大潮中,并且是主力军。娱乐新闻以其内容的显著性和趣味性,形式的生动活泼受到大众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广播、杂志、报纸、电视媒体等开辟了专门的娱乐节目板块,在满足受众需要的同时增强竞争力。然而娱乐新闻在其自身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多问题,甚至是弊端,对此我们需充分认识并认真思索。 1.2.娱乐新闻的现状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繁荣,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娱乐新闻从以前的“配角”,发展到现在几乎各类媒体都可以看到其活跃的身影。娱乐新闻中也出现各种问题,有些甚至有加深的趋势。每每打开报纸或是网页,各色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各种娱乐性新闻层出不穷:恶意炒作、谣言诽闻不断、文化品位不高,甚至出现假新闻,比如前几天网上一则“赵本山因病复发三次入院”的消息赫然在目面,对赵本山“因病复发再次住院”的爆料,有些媒体抢先一步迅速转发,以博取眼球效应,有的媒体“慢一拍”,以此为线索,并通过新闻求证的采访进行核实,最终证实此消息为假消息。各类五花八门的假新闻仅为赚得一点点击率,但对以新闻媒体本身却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新闻的一种,娱乐新闻也必须肩负起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提倡健康向上的文化精神的任务,当前的一些娱乐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一种低俗化的风气。这种风气一来表现在内容的空洞庸俗上,在新闻价值取向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另外这种庸俗化还体现在对受众的一些低级趣味一味的迎合,追求眼球效益。如果不加以规范,可能会污染社会风气,削弱传媒的社会责任。不但违背新闻规律,也不利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最终阻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娱乐新闻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需要他来放松和愉悦,但它的不足和弊端也亟需解决,否则,他将会在我国畸形发展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因此,要想让娱乐新闻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需要个人、媒介、社会的共同努力。2. 娱乐新闻产生的弊端 通过上述介绍,不得不说我国娱乐新闻的环境现状实在令人堪忧。通过资料分析和举例例证,总结出以下几点娱乐新闻产生的弊端。 2.1.形式单一 恶意模仿与相互克隆也是导致娱乐新闻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打开不同的报纸,我们发现各家报纸的新闻标题如出一辙,同一明星的丑闻、走光,都成为了各家报纸的头版头条。比如,三秦都市报3月19日娱乐版新闻贾樟柯:走自己的路,我觉得特别快乐报道了贾樟柯的导演历程,西安晚报在随后的3月20日娱乐版刊登了贾樟柯当作家远比当导演早的文章,两家报纸在娱乐新闻版上,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陈冠希收到恐吓子弹事件、李湘被爆怀孕等内容,这些新闻不但标题大同小异,连内容,环节上的“起承转合”也都基本雷同,受众的阅读心理就在这样“千人一面”的娱乐轰炸中达到了饱和,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 2.2.低俗之风盛行从娱乐新闻诞生开始,娱乐圈就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为了达到独家和轰动效应,有的娱乐新闻不惜制造各种事端来“做新闻”。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部分媒体一味地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 以猎奇、惊艳、色情新闻的发展路线经营新闻,以“通俗”和“贴近受众”为名义走向庸俗化。寻求刺激性话题,以所谓的“卖点”吊读者的胃口,招徕受众。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新闻政策观和新闻职业道德。2008年的“艳照门”原本是艺人们的隐私,却不慎泄露于世,在网络上飞快传播。后经媒体不断张扬,推波助澜,紧接着是一连串的婚事告吹、夫妻分居。更有甚者,网络上还出现了对照片背景中摆设的分析,美其名曰“普及时尚知识”。 2. 3.假新闻大行其道娱乐新闻内容失实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新闻来源不求明确,跟风炒作却大为盛行。为了在第一时间播出获得眼球效益,许多媒体对新闻来源不做考证,使得许多虚假新闻进入公众视野。而多家媒体互相跟风报道,使得不少关于艺人的谣言也随之滋生,捕风捉影,以讹传讹,使得事态的本来面目被很大程度扭曲。而类似赵本山“被住院”这样的假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了。2010年12月6日,一则来自微博的消息称“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今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这则消息在网上流传,后经证实是虚惊一场。2010年5月26日,某网站微博称:“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昨日凌晨5时因心肌梗塞在上海华山医院病故。”26日下午,余秋雨在微博发消息称,“上周因小病至华山医院小治疗,无大恙,现在身体很好,多谢大家关心。”还有的新闻报道则陷入了影视制作公司和明星本人设计的“炒作圈套”中,被别人牵了鼻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引起读者的不满和反感。还有一部分记者,在采访遇挫时,就随意夸大事实,歪曲真相, 写假传假,导致了明星和记者、媒体和读者的隔阂越来越深。具有轰动效果的娱乐新闻,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引起大量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但是,这并不是娱乐新闻的可行之道,受众需要看到真实的娱乐新闻。 2. 4.盲目炒作 所谓“盲目炒作”是指媒介在较长时间内对不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事实做过于密集的报道,或诸多媒介一哄而上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的报道。当前新闻普遍热衷于对明星隐私的挖掘,有甚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偷拍,跟踪等做法已是屡见不鲜。纵观近几年各媒体的娱乐新闻报道,有关明星的事件,特别是明星们的隐私、绯闻成了主要“炒料”。不难发现许多前后矛盾、漏洞百出的假新闻的出笼,是记者或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提高发行量和收视率而有意为之。每当艺人有新片或是宣传,必会爆出一些绯闻来虚张声势,业内称其为有料必有戏。周杰伦的“跨时代”演唱会巡演首站设在台北小巨蛋。他的神秘嘉宾是旧女友蔡依林。从那天晚上开始,所有人都期待看到他巡演的每一场都能出现蔡依林。双J恋的话题就像照明灯悬在周杰伦上头,明亮得让大家都无法忽视。这就是绯闻、猛料和宣传的关系。巩俐离婚的消息也是这个道理。当前新闻普遍热衷于对明星隐私的挖掘,有甚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偷拍,跟踪等做法已是屡见不鲜。“兽兽门”事件就像一颗定时的炸弹在2010年在娱乐圈,造成重大的影响。虽然这个主题在当时收到不少的收视狂潮,但却并不意味着所有受众都想看、都想知道。事实上,一些受众想了解明星正常的娱乐活动,对报道明星的绯闻和隐私等并不赞成,甚至持反对态度。本来娱乐新闻的真正价值是给人带来快乐,然而一些记者、媒体整体报道一些低级趣味的花边新闻,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些,所以往往会反感。 2. 5.娱乐新闻变明星新闻 从娱乐新闻诞生伊始,娱乐圈就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身处娱乐圈中的明星们也自然成为娱乐新闻报道的重点内容。约会吃饭、逛街购物、结婚生子、明星裸照、明星住宅等,只要和明星沾边的事,都会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明星们的隐私更成为娱记们的热门话题。一提到娱乐新闻大家会很快想到那不就是一些明星隐私,除了一般的绯闻之外,婚外情、同性恋等绯闻也“大行其道”,让一些明星深陷其中。一直以来,关于明星起诉媒体侵犯隐私权的事件层出不穷,但媒体对他们的私生活的关注度依然丝毫不减,严重违背了娱乐新闻本应具有的原则,使得我国娱乐新闻的大环境乌烟瘴气。3娱乐新闻产生弊端的原因 既然我们已经对娱乐新闻的种种弊端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找粗它的病因才能对症下药。经过分析总结我认为产生弊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3.1.利益的驱使 当今的娱乐新闻走的是市场型路线,以市场为导向。为了自身的生存参与市场的竞争,背离了新闻应该遵守的职能与存在的价值。专注于那些毫无格调和文化内涵可言的绯闻、艳事,一些低俗、戏耍甚至纯粹虚假的内容充斥着有限的新闻空间。什么道义、什么职业道德、什么原则在利益面前统统都抛到脑后,一切的一切都是以迎合、趋附、讨好受众向利益看齐。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娱乐报道一味追求轰动效应虽然在迎合了一部分受众娱乐消遣的需求,但它带来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纠正这种不良倾向,必将影响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娱乐新闻不能为了娱乐而娱乐,媒介从业人员不应被眼前的既得利益所迷惑,娱乐新闻应该在满足受众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陶冶受众的情操。什么样的新闻能够让它得到最多的利益,即使新闻的事实不真实也无所谓。 3.2.媒体自身素质低下 目前活跃在采访一线的娱乐新闻记者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小、阅历有限、从业时间不长、对采访内容缺乏专业知识基础的特点,因而,也就不善于发现真正的新闻,甚至把自己定位在“追星族”的位置上,这无疑会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而且现在很多的新闻工作者往往我行我素,参加很多的主观看法在里面,不顾职业精神、伦理道德与良知。当娱乐新闻不再去关心那些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使娱乐新闻产业慢慢的滑向低俗化的深渊时,新闻媒体就会被受众无情地抛弃。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 3.3.明星自我炒作 在传媒力量十分强大的现代,明星有的为了提高身价和作品的卖价,有的期望再次回到受众的视野中,于是不惜任何代价地将自己的隐私“奉献”出来,制造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供媒体随便报道、任意炒作。再举个例子,孙楠与前妻买红妹之间的纠葛近日又成了热点话题先是有媒体报道买红妹上访谈节目自爆离婚后痛苦得“曾想跳海自杀”,前天孙楠立马跳出来在微博暗讽买红妹“用眼泪颠倒黑白”,并在昨天凌晨公布了买红妹发给他的解释短信。短信中买红妹承认在节目中说想跳海自杀纯属虚构,是为了新电视剧宣传才上节目。结果是,明星借助新闻报道出了名,媒体更不必说了,依靠明星自我爆料争取吸引受众眼球、赢得市场。双方乐此不疲,如此的恶性循环,使娱乐新闻在污泥中越陷越深。4针对娱乐新闻的现状应采取的对策娱乐新闻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需要他来放松和愉悦,但它的不足和弊端也亟需解决,否则,他将会在我国畸形发展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因此,要想让娱乐新闻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需要个人、社会政府的共同努力。 4.1.坚持实事求是,发掘报道深度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现在娱乐新闻报道中,为追求“爆料”的效果而导致假新闻泛滥,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为了媒体能够长久地存在和发展,娱乐新闻编辑要做好把关人,真实、客观、及时、准确地反映娱乐事实。娱乐新闻必须遵守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做到真实、准确。娱乐新闻的失真,是娱乐新闻报道的一个致命的弊端。娱乐新闻报道应该在真实性和准确性上多下功夫,发布主流、权威的信息,不追星,不炒星,不捧星,不搞绯闻报道。在避免新闻报道形式主义的同时,也要杜绝舆论监督的随意主义,真正地达到传递文化、娱乐大众的目的。每天的娱乐事件数量是一定的,如果每家报纸都仅仅如实报道事件本身,确实难以在信息年代生存发展。这就需要娱乐新闻的记者、编辑在报道娱乐事件之后,对其作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找准娱乐事件独特的报道角度和切入点,加强深度报道。例如南方周末关于电影进入中国一百周年的系列报道,对中国电影百年进行盘点,显示出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时代感。娱乐新闻不是简单的收集信息,不是无聊的猜测怀疑,娱乐报道应该有更深广的视野。 4. 2.引导受众的文化价值取向。 娱乐新闻报道要处理好“迎合与引导”的关系、“报道与炒作”的关系、“关注度与品位”的关系,切实地起到导向作用。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媒体不能屈从于经济,从而偏离“社会监测者”和“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否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理想价值的缺失,与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相背离。媒体应该通过有选择的信息解读,来影响社会公众的文化选择倾向。媒体应该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大众的欣赏品位、道德观念,肩负起传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神圣责任。新闻媒体具有为受众设置“议程设置”的功能,能够引导调控舆论,肩负着引导受众文化价值取向的功能和责任。所以当前的娱乐新闻节目应对其新闻内容严加选择编排,在迎合与引导受众品味之间做好平衡,为广大受众建立一个活泼有趣又积极健康的良好阅听环境,提高手中的阅读旨趣。这是娱乐新闻节目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是媒体自身的责任所在。 4.3.加强传播者的职业道德素质 娱乐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形式,在其真实性和趣味性上很难以做好平衡,这就要求娱乐新闻节目的采编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品和文化修养,提高报道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另外,应牢固树立“把关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价值判断能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扼低俗炒作、哗众取宠之风。更重要的是,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在不侵犯他人权益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报道方式将信息传达给受众。作为特殊领域的从业人员,娱乐新闻记者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鉴赏能力,从而树立起娱乐新闻记者积极、健康的形象。目前活跃在采访一线的娱乐新闻记者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小、阅历有限、从业时间不长、对采访内容缺乏专业知识基础的特点,因而,也就不善于发现真正的新闻,甚至把自己定位在“追星族”的位置上,这无疑会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娱乐新闻记者应该使娱乐新闻报道与时俱进,在报道娱乐信息的同时也要构筑较高的文化品位,将开放与兼容的精神贯穿于娱乐新闻报道之中,使娱乐新闻报道有一种文化传播的姿态,多一点全球视野,多一些社会责任感。娱乐新闻要处处体现对人的尊重,尊重采访对象、受众、表达者,当这样的观念在心中树立时,才能够做到在具体工作中能够维护人的尊严和人格。无论对娱乐人物、事件的立场和看法是什么,都要体现出对所涉及到的人的基本尊重,才能够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自己报道内容的质量。作为新闻记者,遵守职业道德是其根本,作为有边缘性的娱乐记者,更是应该严格恪守职业规范,娱乐新闻界中假新闻泛滥、内容等等问题,都与娱乐记者没有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有关。娱乐新闻和娱乐记者并不是新闻学理论中单独定义的内容,娱乐记者只是因为报道对象与娱乐界有关得此称谓,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与其他新闻记者没有两样。娱乐记者和报道娱乐新闻的工作,同样受到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约束。娱乐新闻在和平时期的现代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对于未成年人,所以更需要娱乐记者们严守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在整体策划上,努力构建社会善良风俗。 4.4.建立相关机制 要建立一种娱乐媒体、娱乐报道的行业规范。道德的约束是脆弱的,行业规范则是硬性的。无论演艺事业,还是新闻事业,都需要一种外在约束,才能让时下娱乐“八卦风”有所收敛。有关部门应当整顿和规范目前的娱乐市场,制定相应的发布娱乐消息的法规,以约束娱乐节目制作单位和部门。尤其,制定完善的网络新闻报道规范是当务之急,“艳照门”事件正是在网络新闻报道中掀起轩然大波的。凡为了自身节目的炒作而制造失实消息者,一经查实,除给以一定的经济处罚外,还应给予相应的行政或法律的制裁。有关政府部门在加强娱乐市场管理时,应该认真地把这方面的工作纳入其中,加强监督检查。当媒体的自觉尚未到达能够完全自治的程度时,就需要法律这一强有力的国家工具来约束。娱乐新闻行业应该受到国家机构的足够重视,出台相应的惩处法,对于在娱乐传播中失去自身适当定位、做出违规行为的娱乐媒体,要做到有效的惩治,例如用经济和行政手段,对于情节严重的更应该做出暂停其传播行为、撤出娱乐传媒行业的惩罚。在这点上,我们从“艳照门”事件上,香港警方对犯罪嫌疑人做出的处罚、对当事人隐私进行的保护、禁止媒体传播照片上应该得到借鉴。新闻行业相应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势在必行。具体到娱乐新闻节目,应加强行业规范约束。相关新闻调控部门应建立相应的阅评制度,对低俗炒作、虚伪不实类的娱乐新闻稿件应予以相应处罚限制其进入文化市场,督促媒体提升自身文化品位与节目质量。同时应充分发挥公众对媒体的监督作用,建立相应反馈机制,根据公众的有益意见相应改善节目质量,形成受众与媒体间的良性互动。5.结论 娱乐新闻在受到广大受众喜爱的同时,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着手,摒弃低俗虚假、跟风炒作等一系列恶习,走良性竞争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受众价值取向,才能为受众营造一个积极健康,良好有序的优质文化环境。文章包括娱乐新闻的定义现状、在我国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弊端、如何正确看待、针对现状应采取的对策等五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分类概括,但是本片论文也有一些局限和不足之处。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说,我国整个大的娱乐文化环境的改善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庞大工程,即便有有效措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交到成效的,需要长期不懈地坚持推进。能不能坚持下去是个问题,况且此项国内工作还要有广大受众与媒介与政府的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才能完成。能不能协调起来有又是一个,难度可想而知。从小方面来看,每个人的思想觉悟和自觉性都是不同的,还有各地的地区差异性和文化差异性,所以这就要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有针对性的“量体裁衣”,不能“一个模子刻下来”,同样也加大了推进的难度。所以对于娱乐新闻弊端的改进,还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希望本篇论文能对对我国娱乐文化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受众认识水平尽一点绵薄之力。参考文献1.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3月2.徐建宁 刘凤凤别让低俗成为娱乐新闻报道的时尚J.新闻知识 2007年八月3.刘士林.变徵之音·大众审美中的道德趣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4.王璐:论新闻娱乐化的辩证剖析,知识经济,2007(7)。5.新闻学概论,刘建明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大众文化导论,王一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有料必有戏 -看明星绯闻爆发和新剧宣传的关系2010年06月30日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