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管理及改革毕业论文.doc
城市交通管理及改革毕业论文 摘 要上段时间闹的轰轰烈烈的西安停车难事件,映射出我国大中城市停车难的问题进入普及化的阶段,再次使得我国地方政府对于城市交通管理和发展的问题受到广大民众和专家的热议。而另一方面,哈大高铁的落成和运行,体现出我国对于新兴的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应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国在“十二五”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城市交通的发展和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地方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解决城市交通的问题,务求令到现在各个城市都普遍存在的交通堵塞、停车难、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得到缓解和解决。而进入信息时代,对于城市交通管理的发展,则必须要紧紧地把握好新时代下创新的管理理论与先进的科技手段两者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城市交通对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着重研究我国城市管理的现状,借鉴先进城市的交通管理经验,探讨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关 键 词:城市交通管理;交通道路系统;交通管理理论;交通管理改革 ABSTRACIn the period of time,parking difficult events from Xi'An City?reflect the problems of parking difficult for the most cities of China, which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Once again it makes the phenomenon of local government seeking the solution of?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ssue is more interested by the public and experts. On the other hand, high-speed rail from Harbin to Dalian's completion means that China has become the lead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f?high-speed rail.?After the "twelfth five-year", it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traffic from the centre of China. So does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y both try to find the solution to the?traffic, parking difficulty,?low?city traffic management level. After the information era,?the development of city traffic management?must want to tightly hold good innovation under the new era of management theory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which are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 making?the positive role of?urban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 to 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find?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urban management in China,?the experience of advanced 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look out the?direction and goal of?the 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Keywords: City Traffic Control and Management; Road traffic system; theory of Traffic management; mode of Traffic management 目 录1 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概论12.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问题22.1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历程422.2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问题22.2.1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22.2.2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832.3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问题形成的原因与影响1242.3.1城市化发展的客观原因42.3.2城市管理者与城市市民的主观原因52.3.3财政因素52.3.4体制原因53 优秀城市交通管理体制实力及其经验借鉴63.1美国纽海文市交通管理体制考察63.2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交通管理管理体制考察73.2.1高效而有序的公共交通系统73.2.2香港政府对于私家车的严格限制93.2.3其他值得借鉴的先进交通管理方法93.3优秀城市交通管理体制的经验总结与启示17103.3.1两个城市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部门对交通道路和系统等进行统一的管理103.3.2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103.3.3 加强城市静态交通管理103.3.4.城市交通组织合理和科学的设置114 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与若干建议114.1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体制发展和改革的目标与原则114.1.1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目标114.1.2城市交通管理体制发展的原则124.2对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体制发展和改革的若干建议124.2.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城市公共交通为核心的管理机制124.2.2 针对城市交通问题的交通管理模式134.2.3交通管理体制的一体化13参考文献:15参考书目:16附录 英文 17附录(翻译)27致 谢30 1 城市交通管理体制概论 城市交通,是指在城市内由一个以人、汽车、货物、马路和周边环境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具体指城市道路,包括地面、地下、高架、水道、索道等系统有机组合成的公众出行和客货运输。城市交通系统构成由交通设施,交通工具,交通出行主体等要素组成。交通设施,是指乘客、货物可以在不同位置之间移动的空间通道,包括地面、水运、空运等。除道路外,交通设施还包括停车场、调度站、加油站、库房等城市道路配套设施,是专门为便利车辆行人出行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1。交通工具,则是指城市中的车辆,包括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其中作为城市交通管理的核心内容,最主要是客运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私家车和自行车。而作为城市交通管理的核心,城市公共交通一直是政府大力整治与优化配置的重点。作为城市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交通设计,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决定着城市竞争力的高低,同样,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公共”两字,决定着它是属于城市统筹管理的范围,它需要满足城市及其周边人民出行、上班需求。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从宏观上,城市交通决定着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体现于城市交通,两者相辅相成。而从微观上,它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城市的居民将会是长期地保持对自己城市交通发展的关注,交通方便性、经济性的高低会影响着城市和谐社会的发展与保持,因此,对于城市交通的发展、维护、监督和管理等工作,城市管理者,即地方政府更应该对其基本的公共服务进行积极地引导和整治。近年来,国家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与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国家领导人多次也在重要场合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与发展,使之能为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再添一把火。事实上,国家已经先后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从宏观上指导我国地方政府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到2009年底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含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运输总量达779亿人次其中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运输总量分别为743亿人次和36亿人次车辆装备不断改善2009年底全国公共交通运营车辆总量为41.2万辆比2005年增长31.6%全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长春武汉深圳重庆南京10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车辆5479辆此外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型高档车空调车软座车不断投入使用“十二五”以后,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进入了一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 3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群众对于交通工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其要求不仅仅是从出行方便性或经济性等考虑,而是体现在人民群众对于出行的舒适性、效率性等更高要求的追求,群众对于个性化的出行日益重视,如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自驾游,正正是个性化的体现。据专家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国城市交通出行的总人数会进入到千亿级别。在这一系列的背景条件下,未来我国城市交通的管理和发展,必须要紧紧地把握住这个方向的同时,全面地建设好交通系统网络,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现实中,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城市交通系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基础,与此同时,城市交通现状的日益恶化伴随着城市交通管理的初步建立,要求城市交通运输部门、地方政府乃至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城市交通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更加重视,体现出政府有能力、有信心履行交通的职能,完成探索我国城市交通管理道路,完善其管理队伍建设的任务。可以说,无论是客观上或主观上,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更加地受到重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中国梦”的实现才能更加容易成为事实。2.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问题2.1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历程4改革开放之前,全国城市中的汽车不足200万辆,。,1979年,在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下成立了大城市交通学组,针对当时的城市交通状况,提出了一系列城市交通建设的指导思想,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强调道路功能的划分,按交通流的性质和要求设计城市道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要为长远发展留有余地等等。道路和交通流城市交通。,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水平提高城市机动车,增长率达到了,1994年与198年相比,城市道路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人均道路面积2.2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问题2.2.1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模不断增大,经济飞速地发展,促使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30年多年以来,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政府税收与财政奠定了交通发展的坚实基础,城市化同时带来了庞大的人口与就业岗位,城市人口的数量显著增加。我国城市交通也因此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62.2.1.1 机动车增量迅速经济高速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为我国交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第一就是表现在机动车高速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以汽车为中心的相关产业在人民的巨大需求下,其生产数量每年均增长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显示,2010年末全国民用车辆运营数量为7801.3万辆,私家车数量为5938.7万辆。7我国私人汽车的数量增长,更是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加深,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群众实际收入的增加和中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等因素影响而快速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私家车数量的增长,给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出行、旅游等提供了便利,然而,其过于快速的发展却同时造成了城市交通堵塞、停车难这些给城市居民与管理者造成巨大困扰的社会问题。2.2.1.2 地铁、城际高铁等新型交通工具发展迅速 我国目前正在运营、规划、筹建的轨道交通系统大致包括有轨电车、轻轨、地铁、独轨、城市快速路等几种形式。近年来,如城际轨道、高速铁路等相关大型的地域性的交通网络逐渐形成,稳步推进轨道沿线综合开发,同时给人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可以清楚看出,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开展新型交通工具的建设,大胆地摸索关于新型交通工具、新型交通网络的建立给我国城市发展或多个城市区域共同发展乃至带动全国城市统筹发展的道路,探索其网络建立能够带给经济发展的好处。2.2.2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8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再加上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相对滞后,这一矛盾促使我国许多城市的交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2.2.1 城市交通堵塞现象严重,其运转迟缓甚至停滞,造成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问题不仅是我国,是乃至全世界所面临的难题。通常情况下,城市交通堵塞的原因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城市机动车数量过多;二是道路容量不足或设计不妥;三是道路的路口,红绿灯设计数量过多。交通拥挤与堵塞的影响比较严重,一方面,它直接导致了通勤的时间,促使交通的延误率,人民群众用于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减少,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心理上的影响,往更宏观的方面来看,则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生活品质造成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引擎在拥挤堵塞的时候任然不停地运作,所造成燃料耗费的增加,又是加大对驾驶者经济上负担,而且造成能源的浪费,也增加了废气和噪声对与环境的污染,从而导致环境的破坏。2.2.2.2 停车设施等配套建设的忽略导致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交通可以分为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两类。动态交通指交通中人或物的流动,静态交通指各类车辆的停放。堵车可谓是动态交通中的难题,而停车难则成为静态交通管理中的瓶颈问题。近年来我国汽车数量迅速地增加,加上城市之前的规划对此却预计不足,停车位置与地方等相关设施却配建非常的少。在陕西省省会西安则出现过“天价停车位”的现象,停车难、停车烦、停车贵等问题让无数的市民望而生畏,停车位的稀缺造成的城市问题可见一斑。而依照国际的标准,城市停车位总数应该是汽车总数量的1.3倍,还要有不低于车辆总数0.3倍的社会公共停车位,但是我国的情况万分不容乐观。城市的停车位与机动车拥有量之比相差悬殊,其平均之比仅为0.26:1,远远低于国际标准。9停车难同时又造成了相当数量的汽车无处停放或随意停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动态交通的正常运行。如今,停车场管理混乱同样也是造成停车难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加上相关停车法规体系也不够健全,更加加剧了停车难的问题,如今,我国尚未出台一部有关停车场的,具有较强约束力和强制力的法律法规。2.2.2.3路网建设不合理,建设规划的考虑不够全面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路网特点体现在密度太低、干道的距离过大、支路欠缺多样化、道路功能混乱,属于较为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和交通现代化的需要,控制管理、安全管理的先进设施并不能充分满足其现代化的需求,我国城市路网的问题很早就已经不是简单地多修几条路,多设几个单行线、多造几条立交桥,多修建几条地铁就能够得到缓解或解决的。现实中很多的城市出现了重视道路建设、忽视道路政策研究,重视城市交通规划、忽视城市交通管理,重视短期“效果”、忽视可持续发展的某些倾向。中国目前的路网所欠缺的并不是道路,真正欠缺的而是政府对于交通政策、交通法规推陈出新的改革与变化。 2.2.2.4 城市交通安全的问题越加严重,豆腐渣工程缺陷越发突显,相关设施陈旧或老化造成对人民群众的巨大影响提起交通,交通安全的问题就少不了,它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都戚戚相关栾川县潭头镇汤营村伊河汤营大桥2.3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问题形成的原因与影响122.3.1城市化发展的客观原因城市化的进行,会导致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而在市场化的城市经济中,公共部门的供给不足是一种必然现象,公共部门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资金、能力等多个因素而不能长期保持高速度高水平的发展,因此,很容易就会被迅猛增长的人口及其需求所超过,造成人、车、路的矛盾。20世纪末,我国相当多的大城市汽车数量年均增长13%,与此同时道路面积与密度只增加了5%,道路建设的速度远远不能跟上汽车数量增加的速度。再者,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城市的合理规划及交通建设,再加上管理水平与理念的落后,致使城市交通的问题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严重。2.3.2城市管理者与城市市民的主观原因上述“城市病”的产生是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我国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的人,包括政府,对于交通问题认识及其理论与准备的不足,是因为其相关决策部门对于城市的规划和管理上的滞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在城市化中,对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视并不充分,其规划的内容仅仅局限在城市道路的外观,很少考虑到城市交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且改革开放早期城市对于交通的规划并没有预留下充分的道路空间,结果城市快速的发展,造成城市市区地域集中了城市绝大部分的人流和车流,管理者千方百计地进行道路的扩建,但由于市区地域面积的局限性,扩建的程度是有限的,其管理走入了“死胡同”。2.3.3财政因素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的复杂性会随之增加,因此对其水平与技术的要求则更加严格。决定了政府相关决策部门必需运用民主综合、高效运行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公共设施供求关系的角度上,价格机制在以下四个方面未能起到平衡的作用:一是对使用道路的人收费;二是对停放的车辆收费;三是对公共交通方面的收费;四是对环境污染的收费。理论上说,如果能够从上述第一个方面入手,即对用者收费,城市交通的问题就绝对不会出现。然而,上述的对用者收费或环境污染者收费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实际上其操作性和可行性几乎为零。所以,在实际情况中怎样科学和合理地利用技术和管理手段,致使经济杠杆平衡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是专家和政府一直努力研究的方向。而且,所有城市交通的发展都不能离开财政方面的问题。城市交通属于市政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因此是城市财政所负责,然而财政资金的有限性造成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相对不足,城市交通的财政投入不充分也就在所难免。2.3.4体制原因体制的原因是最为“历史悠久”的原因,也是最为本质的原因之一。体制的原因指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体制的原因;二是城市交通管理体制的原因。而其中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中明显存在着如下弊病:1. 决策系统缺乏权威性。这不仅仅是交通管理方面,事实上我国关于行政管理,一旦其涉及到多个领域,就会不同程度上出现政出多门的现象,造成政策无法得到落实。 2. 交通管理条块分割。对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其规划、建设等却是被不同部门所管理,政出多门3.缺乏完善的反馈系统。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收集、挑选和反馈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重点之一,反馈系统的成熟程度决定着其政策滞后性的程度,而我国城市如今为止反馈系统的建设基本上处于尚未开展或者毫无头绪的状态,遇到相关的交通管理问题通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由于某些非合理的原因而对问题采取漠视或者忽视的态度,进一步造成管理的失误。3 优秀城市交通管理体制实力及其经验借鉴3.1美国纽海文市交通管理体制考察纽海文市是美国康涅狄格洲南部的一个城市,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近13.9万,城市道路3260公里,机动车保有量53,900辆。是大纽海文区的中心城市,拥有大纽海文区最密集的人口、道路、交通和公交系统。辖区拥有2条联邦洲际高速公路、2条联邦地方高速公路、7条州属高速公路,2条铁路线,1个飞机场和1个港口,交通网络十分发达,车辆出行十分便利。13政府针对城市交通的管理设立了专门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运输、交通和停车部,对于城市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交通设施与交通规划工作进行专业而细致的管理。部门共有职员33人,包括交通控制处14人、停车管理处15人、安全保卫处1人和交通规划处1人等4个机构。其部门与相关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进一步地细化政府各个部门的职能分工,从而使得交通管理的工作落到实处。例如,城市交通局与警察局分工协作,一起对城市路面交通违法进行管理。警察局方面主要是对城市动态交通的违章进行管理和处罚,相反,城市交通局则针对静态交通方面。另外,城市交通局与公共停车局分工协作,一同对城市停车进行管理。 与此同时,城市交通局还加强了与相邻区域城市之间的合作,通过建立起以交通道路为核心的,涉及到交通领域各个方面的管理制度,较为全面地顾及到了城市交通的方方面面,其对管理对象的专一性,极大地提高了城市交通管理的效率,真正做到了管理迅速、政出一门。例如,城市交通局通过与大纽海文区公共交通局的合作。后者的工作重点是大纽海文区内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前者的局长代表纽海文市市区,以代表身份参与大纽海文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决策。另外,城市交通局还与州机动车辆局有合作关系。两局通过洲机动车和驾驶员信息,加强了更大区域的管理。此外,在其日常交通管理活动中,处处凸显出城市交通局对城市交通管理的细致之处,体现在:1. 领先的管理目标与理念纽海文城市交通局的工作目标与理念是以城市规划为基础,建立一个便捷、低成本、安全、高效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通过不断地改善道路与交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因此,其交通管理的工作重点以规划、交通建设、相关设施与停车场的管理,和完善硬件为主。所以,在日常交通管理中,则基本没有交警的巡视。2. 合理而有规划的交通组织纽海文市中心有百分之八十的道路是单向通行的道路。因此,其设计立竿见影地形成了交通循环,从而提高了交通的效率。此外,城区居民交通工具通道的出入口大多数设置在道路支线的开端或末尾,直接影响就是减少了主干道与次干道的车流,因此主次干道交通的安全性与顺畅性大大地增强。而在郊区,由于车流量相对较小和居民的顾虑,道路的数量则大为减少。此外,纽海文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纽海文城市交通局近年来越发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公共交通发展政策:第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线路。其一个显著特点是有直达到大纽海文区各个地方的公共巴士,而且其价格低廉,更有不少线路是免费不间断地来往。第二是加强公共交通普及性。每个社区均有公交站点,提高了市民出行的便利性。第三是不断提高公交服务质量。从硬件来看,其公交车辆安全舒适,驾驶员文明礼貌,加上美国人以自己开车为主,较少乘坐公共交通设施,因此,纽海文城的公交系统十分的舒适。最后,纽海文城还大力地鼓励城市人民使用非机动车,以保护环境。近年来,纽海文市越来越重视和提倡非机动车交通。体现在一是大力宣传绿色出行、环保出行的理念;二是完善城市交通道路的功能建设,修建更加多的自行车道。三是通过强制措施保障非机动车交通安全,以提高非机动车的使用率。143.2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交通管理管理体制考察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2012年的数据,香港人口为710万人,常住居民为693万人,流动居民为20万人,此外每年还有约1500万的旅游人士。2012年,香港GDP总量为?15464.97亿人民币,其经济活动、城市定位所导致的关于交通需求的量必然非常巨大。以常理度之,以香港人口密度之高,旅游人数之多,经济活动密度如此之大,香港的交通势必会拥挤不堪。然而,“事与愿违”的是,香港的城市交通基本上是通畅的状态,人们出行的方便性、快捷性处于较高水平,甚至在早上或傍晚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期,其车辆时速大约是保持在每小时22.5公里的范围。15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香港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这会对我国城市交通管理发展规划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3.2.1高效而有序的公共交通系统香港公交服务并不是以政府为直接管理和干预,而是以私营和公营机构经营,香港特区政府既不直接主导,也不直接资助。数据显示,香港人其公交出行的分担率达接近百分之九十,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香港狭小的土地面积,密集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要求香港必须在有限的道路上使用占用道路面积最少、运载量最大的交通工具。因此,公共交通就成为香港的唯一选择。对各种交通工具合理和充分的利用,成为香港在人口密度如此之高,经济活动如此频繁的前提下仍然保持着交通状况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铁路、公共汽车、小巴是香港地区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也是香港人出行的首选。3.2.1.1 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地铁2007年12月2日,港铁公司正式成立,其铁路全长达到了168.1公里,由9条市区线共80个车站组成。它被定义为高容量的主干交通工具,它既环保,又有很高的运输效率,因此处于最优先发展的地位,也是香港交通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5年间,香港地铁线路总数将达到20条。这一系列铁路网络的形成,将极大地缩短大部分居民与地铁线路的距离,他们只需要步行数百米就能够到达地铁站,从而到达香港大部分地区,数据显示,到时百分之七十以上居民的出行都没有必要转乘其它车辆或交通工具,一概能够直达。截止2009年底,香港每公里地铁线路年均载客量超过5万人次,是世界上最繁忙、使用人数最多、城市交通分担率最高的地铁之一,同样也是世界上运行效率最高的地铁。香港地铁一方面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市场化自主经营的模式,另一方面是时刻注意企业文化建设,采用更加先进的公交系统,提高自身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并且时刻注意优质服务的提供,以满足乘客需要,从而达到了其服务水平与运行效率能够长期保持在世界领先的水平。3.2.1.2 城市交通系统的支流公共汽车公共汽车受到其自身容量、城市道路环境、服务质量等因素影响,在香港是作为中容量交通工具发展。由于铁路系统是最优先发展的交通系统,因此,对于公共汽车的定位则是作为地铁的一条重要分支进行发展,它为地铁系统提供转乘和接驳的服务,同时在没有地铁接驳的地区提供主要的交通工具。在香港,其运营的公共汽车公司由香港政府专门授权,公司享有政府所授予的专营权。同时,香港政府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规定公共汽车公司按照商业原则经营,港府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不会给予其资金上或政策上的帮助,这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精神。而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其公司在公共交通工具的价格定位、路线的设计等涉及到公共服务原则性问题方面,会受到香港政府的高度控制。作为回报,政府按照公共汽车服务条例中的利润控制计划,允许公司在每一会计年度内获得公司平均净固定资产价值的15%左右的毛利润,如超过这一合法利润,则须将超出部分转入发展基金。发展基金用于改善今后服务或者为将来亏损年度发放利润。对于发展公共汽车事业,加大资本家、企业家等“大亨”对公共汽车事业发展的兴趣,港府投资公共交通事业的企业,给予税费上的优惠,这样不仅使其资金来源有了保证,也使得香港公共交通的硬件设施能够保持其领先世界的水平。与此同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港府便注意加强对公共汽车公司的监督,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路线合理程度、乘客对公司服务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监督,并且时刻注意监督的界限,即不会因为监督结果等因素而对公共汽车公司的运营进行直接的干预,而是提出改正和修改的建议。可以指出,香港政府在对其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政府自身角色的定位非常明确,仅仅是在法律法规与事后监督的角度对公共汽车公司的运作与发展进行引导,绝对不存在直接干预公司运营的现象,真正体现到了“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另一方面,香港还积极发展公共小巴的服务,与上述公共汽车公司的专营公共汽车不同,公共小巴定义为低容量、不定线的交通工具,服务地位是香港偏远地区和大型公共汽车不便进入的地区,其灵活性、方便性犹如人身上的毛细血管,从而遍及到香港地区的每一个角落,构成全方位覆盖的香港交通网络系统。截至到2011年上半年,香港公共小巴的数量超过了四千架,路线超过四百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24小时营业,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然而,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公共小巴的定价并不受到政府的高度控制,而是根据市场规律自由定价,因此会出现低价恶性竞争或不合理的高价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香港公共汽车系统,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发展,其理论水平、规划建设、价格定位等方面已经进入相当成熟的阶段,由于香港地少人多的背景条件,因此港府对于香港公共汽车发展的重视程度并不如地铁系统,这些年来,对于公共汽车的发展,港府一直着重于加强其对于地铁系统接驳的建设,适度发展公共汽车,事实证明,取得效果相当良好。3.2.2香港政府对于私家车的严格限制为了道路使用的效率更加高效,香港政府长期都对私家车、货车的增长进行有规划地控制。从上个世纪70年代年起,香港政府进行多次大幅度的增加私人汽车的进口税与牌照费。通过价格杠杆,希望借此实现其数量的年增长率在百分之五以下。实际数据显示,这几十年间,香港地区每年私家车增加量平均不超过一两万辆。再加上香港政府还利用提高城市地区停车费用的办法进一步地达到城市交通的顺畅与限制私人汽车发展的目的。事实证明,其政策的效果卓有成效。3.2.3其他值得借鉴的先进交通管理方法3.2.3.1 交通运输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很早将交通的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中心之一进行整体上的计划与考虑。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香港政府对香港城市发展的未来已经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规划。在以多次的交通调研中,香港政府结合实际情况规划成了城市未来交通网络的大致框架,框架确定了以轨道交通为主,同时建设道路系统,提高道路系统效率的方针。50多年来的发展,香港政府一直贯彻这种发展的思路,致力于发展轨道沿线的地区,进行密集的发展,致使轨道沿线的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使用轨道交通,从而减少了总体的交通人口数量,同时减轻了周边公共交通的压力。3.2.3.2 道路设计进一步分化。1.人流和车流分离。在市区的主要街道上尽量多设人行天桥,而且人行天桥的设计也非常地周到,完全不与机动车道平面交叉。而且,同时也设置了不少的地下人行道。2.道路系统的合理设置。体现在:主次干道只设置快车道和人行道,两道之间用栏杆分开,不设慢车道,在香港,摩托车与自行车驾驶的人数非常少;次干道很大一部分为单行先,从而道路的通行能力得到大幅度的增加,从而总体上提高汽车的速度并同时减少因会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再者,合理地利用香港多山丘的特点,设计立体的交通系统。3.长期保持城市建设规划的一致性。在香港,其道路的设计犹如一个又一个的长方型结合而成,因此没有建筑占道。5.严格限制路边停车及路边活动。在香港停车都要交相当多的停车费,政府通过价格杠杆严格地控制停车的活动,从而控制道路的畅通性。3.2.3.3大胆摸索最创新的道路管理理论和使用最领先的科技手段。香港政府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为了不断保持并提高交通系统总体的运行效率,港府一直努力地推广运用一系列的交通道路先进手段,例如:智能道路控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交通管理架构等等。运输部门利用网络、3G手机等新兴科技手段,提供可靠和全面的运输资讯。市民实时查询最新的交通消息、交通道路堵塞情况。道路控制方面,以信号灯化和控制计算机化为目标大力建设。控制计算机化能够优化信号灯时间分配,减少人为错误率,加强智能化;同时计算机通过实时监控,不间断地对监视着全香港的道路系统,实时反馈交通信息,把交通混乱的可能性减少到最小程度。停车方面,自动收费系统的使用把非客观因素造成的拥堵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大大的减低了。163.3优秀城市交通管理体制的经验总结与启示173.3.1两个城市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部门对交通道路和系统等进行统一的管理城市交通管理是一门涉及到多领域、多专业、复杂的,系统的公共服务,它是城市道路是人与车汇聚的地方,是城市中最为集中、最为迥异的,每个人类个体行为交汇的位置。因此,既要从宏观上保证城市交通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微观上又能够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个市民出行的需求。这就涉及到城市规划、道路建设、交通素质教育等诸多专业知识。参考两个上述两个城市交通管理的模式,其管理出于专业性与复杂性,因此发展的方向重点应是专业化与精细化。所以,在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进程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多造成的城市交通问题不断出现和恶化,与城市交通管理难度不断增强的我国城市来说,一个专业从事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城市交通结构的部门,一支能够全面管理城市交通的队伍显得至关重要。部门与队伍的建立,将会对城市交通的长远发展、城市交通管理的素质化和专业化,产生极为积极的意义。3.3.2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交通的通畅与效率高低,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道路合理的网络结构,科学的支线道路与开放的街区道路。然而,我国大多数的城市则是干道为主、支线道路为辅的网络结构再加上较为隐蔽的街区道路,形成了城市主干道经常堵塞、而很多的支线道路却没有合理使用的现象。虽然,城市道路网络的形成有较多的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路网的改善不能一蹴即至,只能在城市长远的发展中慢慢改正和完善。一般来说,可以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期间,密切注意城市道路网络的设置与改正,合理地利用城市优势地形和科学的道路设计,优化配置,把握好城市交通规划乃至城市发展的大方向,进行城市路网结构的合理改善。3.3.3 加强城市静态交通管理停车难、乱停车、停车位收费过高、停车期间丢车责任等等的问题是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交通管理中遇到的,曾经忽视过而到了现在却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而根据上述两个城市对于停车的管理,我们能够总结出如下四点的经验。一是树立疏导管理理念。目前我国的城市停车问题主要在于停车场所不足,而不是驾驶人故意违法停车所致。因此,对于城市违法停车现象,不能一味靠严管重罚来解决,而应该树立疏导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理念,工作重心放在建设停车场所方面。二是成立专门部门管理城市停车和城市的停车场。该智能部门能够对城市停车管理实施专门、专业的政策,对停车场的设计、建立优化配置,则能够从基础上缓解甚至解决城市停车问题。三是合理规划道路停车泊位的位置,合理运用经济手段进行适度收费,避免某些主要干道停车过多造成交通堵塞,其停车收取的费用同时可用于停车位或停车场的建设。四是大力宣扬安全停车、合理停车的理念,通过宣讲会,电视公益广告等媒体渠道,宣传停车的规则,让市民树立起“不乱停,不瞎停,不强停”的观念。3.3.4.城市交通组织合理和科学的设置此外,上述两个城市先进的交通组织和管理,给予我们如下两点的借鉴和经验。一是城市单行线的应用。在交通流量大、道路路口多但难以再进一步进行道路拓宽的区域,可以考虑设置单行线,从而形成道路的循环,增强其通行的速度和效率,减少道路路口造成的等待或堵塞。并且进一步开发单行线道路上各个车道分外行使,车道隔离的方法,使得单行线的效率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然而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借鉴切勿照搬全套,需要清楚单行线设置的条件是“交通流量大、道路支线和路口多”,因此条件不具备时,一旦其单行线设置成循环不足或太长,某支线流量过大而某支线过小等现状,这样不但不能单行线效率和优势发挥更淋漓尽致,而且更加容易凸显单行线的缺点,例如更容易使不熟悉道路的驾驶员迷路,造成非人性化,给交通也造成了不便。二是公交优先。对于车载量大的车辆,给予更大优先的通行权。例如公共巴士等,在道路规划或其设置上应该有所倾斜;三是更加努力摸索对于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创新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我国是自行车大国,目前为止,相当一部分人仍然使用自行车,依赖自行车进行劳动生产,同时,又有不少人过渡到使用电动车,总的来说,两种交通工具有其使用的优势,如环保、经济等等,但是由于其数量实在太多,对于其管理并不能像机动车管理那般,采取上牌的政策,再者,国外并无好的经验能够借鉴,而且很多国外城市对于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