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土木毕业设计现浇单向板肋梁设计.doc

    • 资源ID:3937671       资源大小:2.47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木毕业设计现浇单向板肋梁设计.doc

    毕 业 设 计(论文)课题名称 现浇单向板肋梁设计 系 别 土木系 专 业 建筑工程技术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工科及部分理科专业使用)题 目: 现浇单向板肋梁设计 系 别: 土木系 专 业: 建筑工程技术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 职称: 系主任: 审核日期: 说 明1. 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系或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学生。2. 进度表由学生填写,每两周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并作为毕业设计工作检查的主要依据。3.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1个月内提交给指导教师批阅。4. 本任务书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和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1设计资料(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10kN/m2。(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3)。(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或HRB335,吊筋采用HRB335,其余均采用HPB235。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9m,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3m。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所以板厚取。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取,截面宽,取。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取,截面宽度取为,柱的截面尺寸b×h=400×400 mm2。二、毕业设计(论文)图纸内容及张数1、次梁配筋图一张2、主梁配筋图一张3、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及其配筋图三、毕业设计(论文)实物内容及要求 1、对现浇单向板肋梁设计基本步骤的小结(包括所用基本公式)。 2、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设计计算所用简图) 3、所有图纸用手工绘画,应清楚、整洁。 4、设计格式应用蓝天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专用格式。 四、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序号各阶段工作内容起讫日期备 注五、主要参考资料六、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表(本表每两周由学生填写一次,交指导教师签署审查意见)第一、二周( 月 日至 月 日)学生主要工作: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年 月 日第三、四周( 月 日至 月 日)学生主要工作: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年 月 日第五、六周( 月 日至 月 日)学生主要工作: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年 月 日第七、八周( 月 日至 月 日)学生主要工作: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年 月 日第九、十周( 月 日至 月 日)学生主要工作: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年 月 日第十一、十二周( 月 日至 月 日)学生主要工作: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年 月 日第十三、十四周( 月 日至 月 日)学生主要工作:指导教师审查意见:年 月 日七、其他(学生提交)1开题报告1份 2外文资料译文1份(1000字以上,并附资料复印件) 3论文1份(5000字以上) 指 导 教 师: 系 负 责 人: 学生开始执行任务书日期: 学 生 姓 名: 送交毕业设计(论文)日期: 指导教师评语建议成绩: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最终评定成绩: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目录一、 板的设计 .15(一)、 荷载计算 .151 恒荷载标准值2 活荷载标准值3(二)、 计算简图 .15(三)、 弯矩设计值 .15(四)、 配筋计算 .16(五)、 板的配筋图绘制 .17二、 次梁设计 .17(一)、 荷载设计值 .17(二)、 计算简图 .17(三)、 内力计算 .18(四)、 配筋计算 .191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五)、 施工图的绘制 .21三、 主梁设计 .21(一)、 荷载设计值 .21(二)、 计算简图 .21(三)、 内力设计值计算及包络图制 .221 弯矩值计算2 剪力设计值3 弯矩、剪力包络图绘制(四)、 配筋计算承载力计算 .25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及纵筋的计算2 箍筋计算3 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计算(五)、 主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图(材料图)、纵筋的弯起和截断 .27四、 参考文献 .28一、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一)、 荷载计算1 恒荷载标准值小计 2 活荷载标准值: 因为是工业建筑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二)、 计算简图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1-4(a)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面为b=,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板的计算简图1-4(b)所示。图1-4(a)板的实际结构图1-4 (b)板的计算简图(三)、 弯矩设计值 因边跨与中跨的计算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由表12-2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M,,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过程见表1-8。 表 1-8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截面位置1边跨跨中B离端第二支座2中间跨跨中C中间支座弯矩系数1/11-1/111/16-1/14计算跨度l0(m)l01=2.095l01=2.095l02=2.05l02=2.05(kN.m)表 1-8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截面位置1边跨跨中.B离端第二支座2中间跨跨中C中间支座弯矩系数aM1/11-1/111/16-1/14计算跨度l0(m)l01=2.095l01=2.095l02=2.05l02=2.05M=aM (g+q)l02(kN.m)16.2×2.0952/11=6.46-16.2×2.0952/11=-6.4616.2×2.052/16=4.26-16.2×2.052/14=-4.86(一)、 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对轴线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折减20%。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1-9表1-9 板的配筋计算截面位置1B2C弯矩设计值()6.46-6.464.26-4.86s=M/1fcbh020.1250.1250.0830.094 0.1340.1<0.134<0.350.0870.10.099<0.35轴线 计算配筋(mm2)AS=bh01fc/fy547547355409实际配筋(mm2)101401014081408120As=561As=561As=359As=419轴线计算配筋(mm2)AS=bh01fc/fy5475470.8×355=2840.8×409=327实际配筋(mm2)101401014081408140As=561As=561As=359As=359配筋率验算(二)、 板的配筋图绘制图1-4(c) 板配筋图二、 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一)、 荷载设计值:恒荷载设计值 小计 (二)、 计算简图由次梁实际结构图(1-5(a)图)可知,次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240mm,主梁宽度为b=300mm。次梁的边跨的计算跨度按以下二项的较小值确定: 计算简图如图1-5(b)所示。 图1-5(a)次梁的实际结构 图1-5 (b) 次梁的计算简图(三)、 内力计算因边跨和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由表1-2,1-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见表1-10和表1-11表 1-10 次梁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截面位置1边跨跨中B离端第二支座2中间跨跨中C中间支座弯矩系数1/11-1/111/16-1/14计算跨度l0(m)l01=l01=6.45l02=6.3l02=6.3(kN.m)= -=-=表 1-11次梁的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截面位置A边支座 B(左) 离端第二支座B(右) 离端第二支座C中间支座剪力系数0.450.60.550.55净跨度lnln1=6.33ln1=6.33ln2=6.3ln2=6.3(kN)= = =(四)、 配筋计算 1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其翼缘宽度取下面二项的较小值:判别跨中截面属于哪一类T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表1-12。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验算截面尺寸: 所以B和C支座均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A支座均只需要按构造配置箍筋 计算所需箍筋 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20%,现调整箍筋间距,S=0.8281=224.8mm,为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最后箍筋间距S=100mm。配箍筋率验算:弯矩调幅时要求配筋率下限为 。 实际配箍率   因各个支座处的剪力相差不大,为方便施工,沿梁长不变,取双肢6100。(五)、 施工图的绘制次梁配筋图如1-5(c)图所示,其中次梁纵筋锚固长度确定:伸入墙支座时,梁顶面纵筋的锚固长度按下式确定:取650mm.伸入墙支座时,梁底面纵筋的锚固长度按确定:l=12d=1220=240mm梁底面纵筋伸入中间支座的长度应满足l>12d=1222=264mm,取300mm.纵筋的截断点距支座的距离:。表1-12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截面1B2C弯矩设计值()155.4-155.4102.0-116.5s=M/1fcbh02=0.019=0.164=0.0122=0.1230.0190.1<0.18<0.350.01230.1<0.132<0.35选配钢筋计算配筋(mm2)AS=bh01fc/fy=1026=1104.7=664=810.1实际配筋(mm2)2 20+1 223 221 22+2 142 22+1 14As=1008.1As=1140As=688.1As=913.9 图1-5(c)次梁的配筋图一、 主梁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一)、 荷载设计值(为简化计算,将主梁的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二)、 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如图1-6(b)所示。  图1-6 (a)主梁的实际结构 图1-6 (b) 主梁的计算简图(三)、 内力设计值计算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1 弯矩值计算:,式中k1和k2由附表1查得表1-13 主梁的弯矩设计值计算()项次荷载简图弯矩图示意图1恒载2活载3活载4活载5活载组合项次Mmin(kN·m)+84.4+-586.5+-141.3+5-586.5 组合项次Mmax(kN·m)+542.31+5-282.1+312.31+4-282.1*注:此处的弯矩可通过取脱离体,由力的平衡条件确定。根据支座弯矩,按下面简图确定图1-7 主梁取脱离体时弯矩图2 剪力设计值:不同截面的剪力值经过计算如表1-14所示。 表 1-14 主梁的剪力计算(kN)项次荷载简图 1恒载2活载 4活载5活载组合项次Vmax(kN) +234.1+5-126.8+327.4组合项次Vmin(kN) +545.6+-368+86.23 弯矩、剪力包络图绘制荷载组合+时,出现第一跨跨内最大弯矩和第二跨跨内最小弯矩,此时,以这两个支座的弯矩值的连线为基线,叠加边跨载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弯矩图:则第一个集中荷载下的弯矩值为,第二集中荷载作用下弯矩值为。中间跨跨中弯矩最小时,两个支座弯矩值均为342.4KN·m,以此支座弯矩连线叠加集中荷载。则集中荷载处的弯矩值为。荷载组合+时支座最大负弯矩,其它两个支座的弯矩为,在这三个支座弯矩间连线,以此连线为基线,于第一跨、第二跨分别叠加集中荷在G+Q时的简支梁弯矩图:则集中荷载处的弯矩值依次为461kN·m,265.5kN·m,167.3KN·m,268.7KN·m。同理,当最大时,集中荷载下的弯矩倒位排列。荷载组合+时,出现边跨跨内弯矩最小与中间跨跨中弯矩最大。此时,第一跨在集中荷载G作用下的弯矩值分别为85.4KN·m,-28.7kN·m,第二跨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值为 +5情况的弯矩按此方法计算。所计算的跨内最大弯矩与表中有少量的差异,是因为计算跨度并非严格等跨所致。主梁的弯矩包络图见下图。荷载组合+时,至第二跨荷载处剪力降为234.1-283.6=49.5kN;至第二集中荷载处剪力降为 49.5283.6=333.1kN,荷载组合+时,最大,其,则第一跨中集中荷载处剪力顺次为(从左到右)199.2KN,84.4KN,其余剪力值可按此计算。主梁的剪力包络图见1-8图。 图138主梁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四)、 配筋计算承载力计算纵向钢筋HRB400,其中。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及纵筋的计算跨中正弯矩按形截面计算,因翼缘计算宽度按,中较小值确定,取。支座处的弯矩设计值:。判别跨中截面属于哪一类T形截面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过程如下表1-15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及配筋计算截面1B2 弯矩设计值(kN.m)5423529.9312.3141.3s=M/1fcbh020.048<0.5180.484<0.5180.025<0.5180.096<0.518选配钢筋计算配筋(mm2)AS=bh01fc/fy258733451405686.4实际配筋(mm2)6 25(弯2)6 25(弯3)2 183 25(弯1)2 25As=2945As=3454As=1473As=9822  箍筋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验算截面尺寸:满足要求。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 故需进行配置箍筋计算。计算所需腹筋;采用8100 双肢箍。  =327.3kN>(VA=234. 1kN和VBr=327.4 kN) < VBl=368 kN因此应在B支座截面左边应按计算配置弯起钢筋,主梁剪力图呈矩形,在B截面左边的2.3m范围内需布置3排弯起钢筋才能覆盖此最大剪力区段,现先后弯起第一跨跨中的2 25和支座处的一根1 25鸭筋),As=490.9 mm2,弯起角取3 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计算。1 18, (五)、 主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图(材料图)、纵筋的弯起和截断1 按比列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2按同样比列绘出主梁的抗弯承载力图(材料图),并满足以下构造要求:弯起钢筋之间的间距不超过箍筋的最大容许间距Smax;钢筋的弯起点距充分利用点的距离应大于等于h0/2,如2、3和5号钢筋。按第四章所述的方法绘材料图,并用每根钢筋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直线与弯矩包络图的交点,确定钢筋的理论截断点(即按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当时,且其实际截断点到理论截断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等于h0或20d,钢筋的实际截断点到充分利用点的距离应大于等于。若按以上方法确定的实际截断点仍位于负弯矩的受拉区,其实际截断点到理论截断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等于1.3h0或20d。钢筋的实际截断点到充分利用点的距离应大于等于。如5号钢筋的截断计算:因为剪力 ,且钢筋截断后仍处于负弯矩区,所以钢筋的截断点距充分利用点的距离应大于等于,即: 且距不需要点的距离应大于等于1.3h0或20d,即:通过画图可知 从()中减去钢筋充分利用点与理论截断点(不需要点)的距离后的长度为1840mm>(754mm和500mm),现在取距离柱边1960mm处截断5号钢筋。其它钢筋的截断如图所示。 主梁纵筋的伸入墙中的锚固长度的确定:梁顶面纵筋的锚固长度:取880mm.梁底面纵筋的锚固长度:12d=1225=300mm,取300mm 3检查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图是否包住弯矩包络图和是否满足构造要求。主梁的材料图和实际配筋图如图1-9所示 图1-9 主梁材料图与配筋图

    注意事项

    本文(土木毕业设计现浇单向板肋梁设计.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