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研究毕业论文.doc
关于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研究企业合并在我国现阶段正处于高潮,对于明确企业合并方法的运用,在我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同的企业合并方法对于企业各资产负债要素的计量会有所不同,就会造成财务报告的不同,因而可能会对企业的盈利、负债等诸多方面造成影响。本文的目的就是想针对这一问题,做专门的剖析研究,明晰两种不同的企业合并方法的差异对比,以及两种合并方法下,对应的两种核算方法在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关的改善策略,实现对这一问题的深刻理解和解决。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在我国共存的局面是由我国的具体情况所确定的,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值得安慰的是我国的准许的购买法与国际准则所准许的唯一可使用的购买法是趋同的。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越来越完善,世界各个国家慢慢开始取消权益结合法,但在我国,这两种方法却是并存的。我国证券市场上企业合并形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迅速发展起来,在众多企业合并形式中属最重要的合并方式却仍然只有一种-换股合并方式。当今在我国的特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没有健全的企业合并会计方法准则来适应我国的企业合并的这股浪潮,还不能取消权益结合法,因此,在一定时期我国企业合并还不能完全以购买法作为唯一的方法。本文就以两种企业合并会计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展开研究,希望通过对此论题的研究,加深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深入认识和透彻理解,从而发现这两种企业合并会计方法处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对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一、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界定(一)购买法的界定企业合并是当今经济市场上一种十分常见的行为,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家企业收购另一家企业净资产的商业行为,且购买方在获得另一方资产的同时,还必须对其所承担的债务进行负责。区分购买方与被购买方实质上可以这么理解:付出了成本去取得对另一参与企业合并方的控制权的企业即称为购买方,而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则称为被购买方。此合并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入的净资产,购买法支出的一定价款以及为此合并而产生的一些必须费用都是购买成本;购买法中涉及公允价值的计量,从而有商誉的体现这便是该法的主要特点。企业合并后,母子的相关会计制度或者政策应当统一,如果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就需要把现有的子公司的会计政策或制度改变为和母公司的相同。由于合并后财务报告中不要求调整合并前的营业情况,从而在企业合并前后的财务报表是不能相互比较的。(二)权益结合法的界定权益结合法不是合并双方资产的买卖,而属于一种所有者权益的联合,合并后对股东没有任何权益损失,他们的所有者权益不会消失,继续保留在账面上,且其在新企业中的股东权益对应不变。参与合并的两方无论是在合并前还是在合并后都是受同一个企业的控制,且是持久的控制,且合并后继续按原来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这种合并业务是不如购买法那样复杂,因为这是股权相加的业务,从而在账面上不存在商誉。在合并前的所有者权益的持续存在,会计基础也稳定保持的情况下自然也就不需要重新确认账面上还没有确认的资产以及负债。权益结合法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在合并当期会发生一些有关的费用,这些是为了合并而付出的代价,因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参与合并企业的整个年度损益都要转入合并后的财务报告中,留存收益也属于权益的一部分,同样要转入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二、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比较分析(一)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会计处理的比较分析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这两种企业合并方法在西方国家会计学历史中经常使用的会计方法,无论是采取购买法还是权益结合法,它们的会计处理步骤都是三步:首先记录下合并企业为合并支付的相关价款或者发行的股票、债券等,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然后进行合并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支出项目的处置,例如:与合并直接相关的费用或者间接相关的费用的处置;最后是进行投资成本或者投资数额的分配,这里由于有分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对两种方法分别进行核算,因而在公允价值的计量下有合并商誉的出现,它代表了购买成本与被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由于两种方法的的合并性质、控制主体的差异,会给他们的相关会计处理带来不同:其一,会造成合并对价与净资产差额的处理有差异,例如:购买法下此差额作为正负商誉处理,负商誉则会计入贷方的营业外收入;权益结合法下的差额则不会体现在商誉上,而是用其产生的差额来冲抵资本公积,若其余额不足以冲减的部分就要调整留存收益。其二,会造成对以前年度科目调整的方法不同,通常情况下在采取权益结合法下要对财务报表中的相关科目数据要进行追溯调整。其三,会使被并企业合并前的利润归属方不同:购买法下只包括合并发生日以后期间实现的收益净值,但权益结合法下不会考虑合并发生的时间,并入合并企业的利润是参与合并企业整个年度的利润。根据以上分析,下图1对会计处理的相关方面,例如经济本质、计价基础、商誉、直接费用处理等各方面的差别进行简明扼要的对比分析: 图1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在会计处理方面的差异比较资料来源:杨君.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选择-购买法或权益结合法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8).(二)购买法法和权益结合法产生的会计结果的差异分析由于对被合并企业的净资产计量的手段的差别,不一样的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对同一企业合并业务核算产生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1.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购买法下企业合并,是按照市场核定的公允价值重新核算被购买企业的资产负债,保证了合并交易的公平公正。在实际情况下,购买法下,合并企业的购买成本可能要大于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在合并资产负债表里,采用购买法的合并企业反应出的净资产总额会高于在同等条件下采取权益结合法的企业。商誉要在购买法下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出来,因为如果在购买方付出的价值要大于被购买方的净资产价值时,两者之间的差值为企业的商誉;而当使用权益结合法时是以账面价值作为唯一计量,因而不存在商誉,所以也就不需要将商誉表示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2.对利润表的影响 企业如果采取权益结合法,能提高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能对当年或以后年度的利润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购买法却正好相反。在合并利润表中,利用权益结合法展开核算的,所体现的是期限在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利润;而利用购买法进行核算的,则反映的仅指期限在报告日至报告期期末的利润。因而可以得出结论:在权益结合法下,如果被并企业在合并前有利润,则会反应更多的利润在合并利润表上面;相反,在购买法下,往往被并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存货等资产的公允价值会大于其账面价值,从而会导致计提更多的折旧和摊销,又由于商誉的存在,由此合并产生成本、费用的增多会减少企业的利润。从而,购买法下不会增加合并利润表的利润,但能减少所得税费用,起到了减少赋税的作用。3.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在权益结合法下,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纳入被并企业期限在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但其并不会影响到现金流量表的各数据,因为在该合并方法下并不会有现金的流入流出情况发生。与其不同的是,在购买法下,该合并报表反映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这是由于在该段时间有现金的流入流出,从而会导致合并报表数据发生变化。4.对所得税的影响从合并企业的角度看,大多数企业都是盈利性企业,为了增加企业的收益,合并企业为不遗余力选择权益结合法。这是因为该方法会可以促使企业提高合并后收益,但也会因此增加企业的税费。从被并企业的股东的角度看,在权益结合法下,只有当被并企业股东转让其在企业合并时所得股票获得额外收入时,才产生纳税义务,即有可能被并企业股东存在着延期纳税的可能性。而在购买法下不存在延迟缴税的情况,这是因为,一旦合并企业的购买成本高于股东拥有股权的账面价值,则企业股东就要在当期缴纳所得税费用,5.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都能反映一个公司的偿债水平,通常在购买法下采取公允价值记录的净资产价值通常高于权益结合法,从而当负债在相对不变的的状况下,前者的比率都较高,可以说明企业的偿债的能力较高。而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都属于盈利能力指标,由于权益结合法下合并利润较高,且对合并双方权益的仅仅是相加汇总而得,因此一般情况下盈利能力指标权益结合法较高。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对财务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2所示:图2 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资料来源:李淑云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比较与选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对财务结果真实性的影响购买法下公允价值的评估以及商誉的确认、计量及后续的摊销、减值测试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没有相关的制度来评估其准确性,因而会存在了一定的利润操作空间;权益结合法下不需考虑公允价值评估等问题,其只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条件下,才存在着可能的利润操纵空间。(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产生的经济后果分析在各国企业施行的合并准则中规定:对两种不同合并方法产生的经济影响和结果主要从企业管理层和企业投资者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不同的合并方法会造成企业的财务报告有所区别,导致报表上企业的收益会有所不同,而外界只能从这些财务报表中看出企业的经营情况,从而会影响外界对企业的评估以及企业的声誉;而从企业管理层这一方分析,会更偏好于选用对企业本身有益的方式-权益结合法;又从企业投资者这一方深入分析可知,合并会计方法的各种差异致使会计业务核算造成的经济后果很可能会导致误估企业的价值。在我国,由于证券市场建立的时间不长,发展不完善,因此,要结合我国特定的融资环境和监管环境来分析确定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产生的经济后果。同时,管理者报酬计划作为一种激励举措,在分析对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是否会产生经济后果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应该对其进行分析。1.融资环境分析在理论上,要融资,就必须通过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对贷款人的信用评估检测,而这些金融机构评估还款能力时对贷款人的盈利能力的重视和现金流量一样重要,也就是说盈利能力是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这也关涉到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选择问题。当利率浮动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选择实际上会影响到贷款者的借款成本,从而会给贷款者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当企业盈利能力较低且财务杠杆也较小的的情况下,管理者当局就很可能选择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核算;否则管理层会选择前一种方法展开业务处理。但在实际情况下,盈利能力和财务杠杆没有直接的联系,从而两者也不会处于理想组合状态,从而企业就会在方法选择上陷入两难困境。例如一个绩效不好的企业的管理层会由于公司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和较低的净资产收益率陷入这个两难境地,难以在两个合并会计方法中做出选择。这是因为企业若选择采用权益结合法虽然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中的利润,但却不能降低财务杠杆;若选择了购买法,财务报告上的净资产虽然会比较高,也许可以改善财务状况,但却不能增高净资产收益率。陷入这种困境的绩差公司,管理者也许会选择购买法,达到改善财务状况的目的,但因此也会使得股权融资的想法落空,只能选择债务融资,但这种方法仅仅是降低了资产负债率,而选择的债务融资并未从实际上改变财务风险,从而也就不会因此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择采用购买法进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将会对企业的“债权人”造成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它会直接触及到这些债权人的利益,上述“债权人”包括:对企业进行融资的银行、证券等各金融机构。 从企业股权融资的维度去评价,上市公司想要融资,就需要实现公司的较高净资产收益率(IRR),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足够吸引潜在的投资者。而公司为取得较高净资产收益率(IRR)就会创造符合“规定”条件来选择权益结合法。在之前的篇幅中我们有提到权益结合法能够为合并企业带来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IRR),从而就会达到规定的要求;这些相关的规定都是中国证券会用法律法规来制定的,也就是一个必须要去遵守的硬性要求。由此可见,企业在选择合并方法时必须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诉求,这种通过盈余操纵,而实现融资策略的现实情况说明一个事实问题选择不同的企业合并方法受融资条件的影响,从而会影响融资结果。2.监管环境分析在我国,按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当上市公司面临被特殊处理(即ST)或退市时,他们可用资产重组或称资产置换来摆脱困境。这种绩差公司他们会想法设法与其他企业进行企业合并,从而就可以采用能带来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的权益结合法,这样就可以快速改观经营业绩,一日之间便可让其变为绩优公司,若采用的是购买法,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在证券市场上的这类上市公司,采用权益结合法可以从表面上改善他们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但因此也会致使投资者整体被市场表现出来的好的现象给愚弄,是投资者们作出错误的决策,继而引起整个股票价格的变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当局成了最大的获利者,而却使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变得低下。3.管理者报酬分析正是考虑企业管理者的薪资和企业的会计收益密切相关,所以在企业合并的时候,企业的管理者会选择对企业最有益的企业合并会计方法做出最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抉择。特别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关乎企业管理者当局的职务晋升的主要因素就是企业的经营业绩。而我国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标准与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有很大关联,而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与企业合并中使用的权益结合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换股合并中采用权益结合法会比采用购买法编制的合并每股收益将近要高出一倍,且权益结合法能带来较高的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采用权益结合法产生的“即时收益”能使管理者当局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因而企业的管理者会更偏向于选择权益结合法,而放弃不能为其带来“即时收益”的购买法。(四)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在应用中的利弊分析通过以上对两种会计方法各方面的分析,下图3对两者应用的利弊做出综合分析:图3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应用中的利弊分析资料来源:吴浩忠.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及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1(12):42- 43三、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现状(一)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合并规范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一企业合并中规定“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方法的会计核算规定:在符合相关的条件下,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法。异于国外的会计准则的是,我国的最新会计准则中对权益结合法仍然进行了保留,这是因为中国企业发生的企业合并,很多情况下是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然而,国际新会计准则中,已经剔除了权益结合法的使用。(二)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准则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准则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合并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即很多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相应的我们必须需要有属于我国特有的会计准则来规范这类合并的行为,况且,国内很多企业的合并都是发生在国有大型企业之间,对于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就更加需要“特色”的会计准则了。又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各种规范不完善,没有定制公平规范的公允价值制度,从而只能保留权益结合法对这类企业的合并进行核算。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从合并方考虑,确定其在合并发生当期对于相关合并业务应进行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对合并成本、取得的资产及负债的价值计量及合并差额的处置;对此类合并使用的方法是:权益结合法,该法原则上应该按账面价值对净资产计量,合并中不会产生新的资产负债,即不产生商誉。合并方取得净资产与支付对价的差额不处理,资产的处置不确认损益,合并财务报表中要体现“一体化存续”,即参与合并的两方自最终控制方对二者实施控制时起,二者就已经是母子公司。因此,在合并日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追溯调整,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且在合并日编制合并利润表、合并资产负债表,将期初至合并日二者之间的交易纳入合并抵消范围。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准则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参与合并的一方购买另一方或多方的交易,对此类合并使用的方法:购买法,从购买方考虑,该法原则上均要对取得的资产以及相应承担的负债都用公允价值计量;付出的成本是非货币性资产的,例如存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应看做非货币性资产的销售,确认相关的处置损益和合并商誉等;若为贷方差额则要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购买日抵消分录中体现为未分配利润,且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财务报表中无“一体化存续”原则范晓军.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反思与规范J.财会通讯,2006,(6).。(三)企业合并会计方法在我国利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根据上面对同一控制下以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相关准则规定进行的综述,可以看出我国的企业合并虽然保留了自己的特殊性,但仍不忘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这也是在现阶段情况的一种创新处理,有一定的益处。可见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同时存在在我国有其合理性,下面对这两种方法在我国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1.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并存构成的必然性企业合并范围的不同。当今国际上的各大公司合并,大部分是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且在会计方法上都是统一采用的方法购买法。而我国现在正处于企业合并高潮阶段,并且许多都是国有大型上市公司的企业合并,必须得依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否则采用购买法核算这类合并就会出现许多实务中的问题。为了避免种种会计实务问题的出现,我国选择保留权益结合法有很大的合理性。企业合并中权益结合法的使用能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比购买法产生更高的每股收益,许多管理者会更加倾向于使用它,同样使用权益结合法更易于促进企业合并,易于企业进行融资,从而更能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的收益。而且我国的企业合并浪潮正处于发展阶段,远不及西方国家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规范,所以如今我国所处的阶段使用权益结合法是很必要的。使用权益结合法,企业合并时是按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会计操作简化,核算过程也少了很多程序,节省了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而且,权益法以账面价值为基础,也使得公允价值难以准确得到这一问题很好的被规避,这些方面是使用购买法所远不能实现的。符合本国国情。购买法的使用关键就是要确定合理明确的市场价格,然而这一公允的市场价值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尚未完成前是很难取得的,在这一情况下,采用权益结合法便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要求。2.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并存构成的局限性国际会计合并准则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基础制定的,与成熟的市场经济相适应,而我国企业合并多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采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并存,是一种权宜之计,但是不得不承认两种方法并存的局面还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会计方法选择的基础不合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是实质重于形式,管理者选择购买法或权益结合法的关键从理论上来说是要看合并前后的实际控制权是否发生了转移,即从合并业务的经济实质来判断,然而新合并准则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的角度思考,并未以合并的经济实质来看;从技术层面来看,只要合并双方能通过讨价还价取得一个“公允性”很高的合并对价则可以运用购买法,一旦合并对价的公允性由于“控制”的产生遭到质疑就应当采用权益法,这种放弃经济实质作出会计抉择的做法难以得到认同。资源配置无效性仍存在历史上FASE关于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争论,实际上是由于商誉摊销的规定所造成的两种方法之间的不平衡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资本市场还远未达到有效的程度,普通投资者很难识破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企图。因此,一家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与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在面对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选择时的倾向。这是因为对那种实际盈利状况不佳的企业会选择能使报告中收益变高的权益结合法,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为了避免企业对于权益结合法的滥用,FASE最终取消了权益结合法,并规定商誉不再摊销,只进行减值测试。从财务指标角度来看,只要物价平稳,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反映在财务结果上的差异不会很大。但是,即使商誉不再成为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权益结合法在留存收益的合并、折旧的计提以及未来资产的处置收益等方面仍然具有购买法所不能代替的优势。因此,管理者对权益结合法的偏爱也不可能短时消除,因而资源配置的无效性自然也存在。秘密储备的潜在威胁并未消除新的合并会计准则的合并方式包括吸收合并、新设合并以及控股合并,以上三种合并都可分情况列到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可以分情况选择使用两种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秦瑞河.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与监管J.现代商业,2010,(2).。当企业处于同一控制下发生的吸收合并,只要参与合并的一方流出相关的经济资源,无论流出的经济资源是以何种形式,都应该在相关程度上代表了合并企业的变现了的净资产的价值。准则的制定不应过于关注合并企业支付的购买成本是否被操纵,更不应放弃实质的判断而去直接选择比较“保险”的账面价值。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合并的经济实质,同时也可能形成一种秘密储备,而这一储备最终会通过出售资产等形式转化为未来的收益。四、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未来选择无论权益结合法怎么好用,怎么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它的不足之处,一直使用权益结合法并不是长远之计,我们必须认清未来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完全使用购买法的操作性也会越来越强,我国也必将进入企业合并的下一个新的阶段,那什么时候我们该完全使用购买法,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合并的发展呢?重要的是要为购买法的应用做好充足的理论准备,要重点解决现实中的不足条件,关键我们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市场经济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捕捉,二是商誉这个不明确的资产的处理。(一)购买法中确认公允价值1.购买法所要求的公允价值我国目前使用购买法的局限性主要集中于公允价值计量的难以捕捉上,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被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确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较差与采用历史成本进行比较,采用“公允价值”获得的会计信息的缺少可靠性,由于会计信息缺少这一至关重要的特性,因而其在报告中反映的数据也难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有着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的西方国家,由于证券市场的完善以及评估市场的公平公正的评估制度,采用购买法按公允价值核算企业资产负债有着高度的可行性,从而也能防止管理者运用权益结合法对利润进行操控,因而西方国家能废除权益结合法,而将购买法作为唯一的一种企业合并方法而使用。但是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阶段,远没有达到西方国家高度公正公平的水平,完全应用购买法的话可能会造成公允价值不公允的现状,因而我国保留用权益结合法是有很大益处的。中国的资本市场及相关的证券法规、评估市场的不完善,可能会导致很多的股市投机炒作以及相关机构不规范操作,市场无法精确提供公允价值,从而股票价格与公司收益联系关系程度低。所以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完全采用购买法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难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决定了日前购买法应用的局限性在市场经济已经很发达的西方国家,运用购买法能防止管理者对利润的操控,并且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但对于资本市场、评估业务制度还不够完善的中国市场来说在换股合并中采用购买法难以提供令人信服的公允价值,而利用权益结合法却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因为权益结合法在我国还有合理存在的益处;另外,我国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经营方式导致有形资产比例大,而我国的审计也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在以前的会计信息存在漏洞的情况下,若全部采用购买法的话会造成会计信息的更严重失真,所以现阶段不适合完全采用购买法,而应该合理利用权益结合法弥补购买法在相关方面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这样更加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规范。2.我国资本市场目前存在较大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很多上市企业为了能获得配发股票资格以及防止公司亏损摘牌,想高价发行股票的企业都会偏爱于采用权益结合法,从而能在财务报表中表现较高的利润,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因而在我国暂且不够完善的资本市场中要在能够采用权益结合法的情况下严格限制其使用条件,即采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法应该是对立的,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只能采用购买法,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取权益结合法,不能同时使用。我国在同一控制下使用权益结合法就能很好的防止通过企业合并来改善公司业绩,从而达到获取发行新股的资格,妨碍的资源的有效配置,阻碍资本市场公平有秩序的发展。 综上所述,解决好公允价值确认的问题关键是在不断完善健全资本市场,即政策上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更加开发,资本市场的运作更加规范;在前端的理论上,要不断根据内外部环境等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剖析,从而创造更加合理更加客观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二)购买法中的关键是商誉处理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按照国际的认定规则,商誉是指在使用购买法中,合并方的企业合并成本与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对于商誉的摊销,在以往旧的会计准则中采用的是直线法,但在2006年的施行的新会计准则中,将以往的直线分摊法改为公允价值法,并且每一年至少对企业商誉进行一次减值测试,对于减值的部分,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相应处理楼响红.企业并购下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的差别J.会计师,2010,(12).。当然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IAS和美国会计准则FASE相同的地方就是无论是使用公允价值还是历史成本都只能从中选择一种方法来进行计量,并且规定在活跃市场上并且价值公平就可选择购买法。 1.商誉的减值测试商誉,企业存在的潜在财富,是一种没有反映在账面上的无形的资产。当企业预估的获利价值超过自己实际所获利价值时,这事实上是一种企业未登记入账的无形资产,但鉴于企业商誉很难独立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并且不能作为资产独立于实体之外而单独存在,也不能与其他的实体资产剥离开来单独交易,因此商誉的减值不能撇开实体而单独进行,而应结合与它相关的资产进行绑定组合。对于商誉的减值,应当参照合理的方式将减值额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合,而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合应该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因而,在前期我们就要合理划分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在对商誉的减值测试中,首先对不附带商誉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一旦资产组发生减值,则商誉整体就要进行减值从而确认为资产组的减值,若不含商誉的的资产组没减值,然后就要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发生减值的就应该先冲抵商誉的价值,其中对于商誉减值的部分应该按照股权比例确定合并公司应该反映的商誉减值准备,同时对于资产组来说,确认减值额后,仍然需要按照股权比例计算出应该分担的减值额,并确认为当期的减值损失 李淑云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比较与选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张德翠.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5).7王小荣,刘丽娟.不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经济后果J.财会月刊,2008,(1),77-78.8林丽.企业合并新准则的国际比较经济研究导刊J.商业会计,2008,(14).9冯淑萍,李玉环等.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0张文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业务处理的现实选择J.商业会计,2009.11李淑云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比较与选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2鞠秋云.试析我国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二元格局J.会计师,2010,(2),42-43.13周凤.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之差异比较J.会计之友,2009,(3).14韦军宁.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比较研究论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J.财会通讯,2009,(2).15杨君.合并会计处理方法选择-购买法或权益结合法J.市场周刊,2005,(8).16池巧珠,陈斌.经济后果视角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会计之友,2008,(12),109-110.17孙聪.企业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后果分析J.会计之友,2010,(2),87-89.18吴浩忠.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及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1(12),42-43.19陈强.企业合并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区别J.金融与投资,2009,(4).20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1FASE.Statement of Fina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No.141:Business Combinations,December 2007.22 Hatraphorn P.Accounting for Business Combinations: A Test for Long-Term Market M,2001.。 2.商誉减值测试与盈余管理的相互制约商誉的减值测试仍是一个有待完善的的技术问题,其减值测试应该要有完善的制度来规范,根据企业以及评估机构来根据会计业务的经济实质来确定,同时要有相关的审计监督。企业如果业绩不好,管理者可能不会对商誉进行减值,那么就会给企业带来净资产收益率的连续的压力;而如果企业超额盈利一直保持良好,管理者蓄意对商誉减值,那么就会导致企业的股东怀疑企业的经营能力或者引来被发现企业收购价值的险境。所以说,减值是否恰当,对企业的盈余有密切联系,减值不当,企业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合并在国际趋同过程中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已经基本实现了国际趋同。只是在某些具体的概念界定和业务处理上仍然保留了我国特有的做法,而这些做法也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暂时认可。但是这种认可只是暂时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必将与国际会计合并准则实现等效趋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必须创造条件、务实理论基础,解决实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等效趋同。趋同是企业会计将来的一个必定的发展趋势,企业会计合并国际趋同的目的是在于减少甚至消除不同国家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和规范之间的差异,当国际企业准则越来越规范,也就意味着各国之间的会计交流越来越顺畅,才更能使得各国之间的会计实务达到国际协调,从而提高全球财务报告的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