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doc

    • 资源ID:3935151       资源大小:6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doc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1级研究生 田瑞琪 010083摘 要 依恋理论从上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该文介绍了涉及依恋的三个主要理论;介绍了依恋的研究阶段;综合了依恋的研究成果: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类型、影响因素和跨文化研究,最近国外成人依恋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早期依恋和成人依恋的研究方法。关键词 依恋理论 研究阶段 早期依恋的研究成果 成人依恋的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人与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强烈的情感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依恋之分,狭义依恋指母婴依恋,广义依恋除了母婴依恋之外,还包括儿童依恋、青少年依恋以及各种类型的成人依恋。1. 依恋理论1. 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非常重视人早期同父母形成的亲密关系,他们把依恋看成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关系是在婴儿先天的自我关注或自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抚养者满足了婴儿的需要,特别是使婴儿吮吸的愿望得到满足,婴儿逐渐开始依恋那些抚养、照顾和保护他们的人。相对与早期精神分析而言,新精神分析学派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存在。艾里克森认为,在以基本信任感的确立为发展任务的第一年,母亲因能提供营养及满足儿童的需要而在儿童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成为儿童的依恋对象。在此意义上,这种对母亲的依恋实质上是儿童对现实世界信任感的集中体现。精神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依恋的情感内涵,触及了依恋的本质;从需要的意义上讨论了依恋的建立与发展,并以儿童需要的满足与否作为依恋确立、发展与转移的内在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把依恋的发生发展与特定阶段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对有关研究与教育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不过总的来说,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过分强调儿童生理需要满足的意义,过分看中喂养与口腔经验在依恋形成中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其他交往经验与抚养方式对于依恋形成的影响,割裂了儿童早期经验的完整性。精神分析的理论建立在解释之上,不具有可操作性,无法进行实验研究和验正。1. 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虽然也把喂养看作依恋确定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它摒弃了本能力量在儿童早期亲子关系中的绝对支配地位,而注重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亲子双方社会经验的相互作用。早期学习理论认为,依恋是与母亲之间基于相互强化与报偿而建立起来的双向社会关系。学习理论假设,人有着强烈的本能需求,而主要驱力来自普遍存在基本生理需要,如饥渴和安全等。婴儿只有通过建立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来满足这些需要,才可以缓解由这些驱力带来的紧张感。而最初的时期中,担当喂养者角色的母亲正好满足了婴儿的需要,母亲就成为婴儿依恋的最初的对象。同时,婴儿的行为又形成了对母亲抚养行为的报偿与强化,使之获得精神上的报偿,从而促使特定养育行为的重复出现,母亲对儿童的依恋就这样产生和被强化了。与早期学习理论相比,社会学习理论更注重依恋的社会发展性。它倾向于把依恋的形成看作儿童对于社会刺激敏感的生物机能与成人有意识的社会行为有机整和的产物。另外,社会模型、社会支持与直接指导在依恋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精神分析理论而言,学习理论阐述了依恋建立和发展的外部机制;重视亲自互动的经验对依恋确立的决定性影响,更加突出了依恋现象的社会本质。然而,学习理论却依然缺乏对依恋形成发展的内部机制、依恋性质的差异及具体影响因素也缺乏论述。1. 3习性学理论习性学说是目前影响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一种依恋理论体系。鲍尔比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于控制论,创立了自己的依恋学说。它系统的论述了依恋产生的生物基础、依恋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内部机制,还对依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习性学家认为,依恋是物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习性说的创立人之一劳伦茨描述了鸟类动物的“印刻”现象,而鲍尔比在劳伦茨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人类婴儿对于抚养者的依恋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式的信息,或者说是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的、本能的反应方式。真正的依恋要在儿童生命的特定时期才能产生。鲍尔比认为,儿童的依恋是呈阶段性发展的,是其行为的组织性、目的性、适应性日益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儿童从最初的依恋期,依次经历依恋关系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等阶段,最终在2周岁与特点个体建立起目标协调的伙伴关系。此外,儿童的依恋是指向某些特点个体的。这些内容以及对该理论的评价,我都将在以后的篇幅里详细论述。 2. 依恋研究的成果依恋理论自上世纪50年代由鲍尔比(Bowlby)提出,60年代兴起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从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倾向于制定测量依恋的各种工具,探讨影响母婴依恋风格形成的因素,并研究了依恋类型的跨文化分布。这个时期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第三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研究重点从婴儿依恋转移到青少年依恋和成人依恋的各种类型上。主要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早期依恋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以及精神病理学的依恋等等。这时期的研究已突破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领域,广泛地涉及到心理学的其他领域,如人格、情绪、神经生理等等。在本文中,笔者并不打算以依恋理论研究的时期为维度,每个时期都涉及到心理学研究的不同领域,这样无法显示出依恋现象的本质特征。笔者欲从年龄角度进行阐述,因为其中蕴涵了一个理论假设“性向假设”,也就是儿童早期的依恋性质可以预测以后行为的发展。研究者们对该问题还存在分歧,将依恋研究按早期依恋和成人依恋划分就可以较少地涉及这一分歧。2.1早期依恋研究的成果1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1969)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前依恋期、依恋关系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和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4个阶段,不同阶段儿童依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第一阶段:(出生至812周)前依恋期:这时期儿童对任务不加区别,表现出信号行为。这些信号行为包括:出生后的哭叫、吮吸、依附、定向等反应;几个星期后,是微笑、咿呀语反应;几个月是爬行、走步反应等。虽然还不会识别某一个特定的人,但已会向人表现出信号行为,这种行为易激发母亲的母性行为。母亲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婴儿呆在一起。第二阶段:(12周至6个月)依恋关系建立期:对特定人物进行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阶段。对其他人仍是友好的,但对母亲或起母亲作用的人的反应越来越频繁,表现出自发的喜悦之情。第三阶段:(6个月至3岁)依恋关系明确期:通过躯体移动和信号表示与识别出的人保持贴近的意想。对陌生人表现出警戒和惧怕的情绪。婴儿在探索行为中,开始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第四阶段:(3岁以后)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幼儿逐渐对与母亲相关的行为先后因果做出认知推断,能对母亲的行为进行预测、能洞察她的情感和动机。他们也能容忍与母亲的距离逐渐增大,并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2.1.2早期依恋的类型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依恋的类型进行过划分,不过总体来说,他们最终都将依恋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虽然各类型在具体特征上有所不同,但相似点还是多于不同点。在所有的分类中,爱因斯沃斯的分类的运用范围最广。依据鲍尔比的理论,爱因斯沃斯设计了陌生情景法,以儿童在陌生情景中的反应为基础,将婴儿分成三大类,其中一类为安全依恋型(TB),另两类为回避型(TA)和矛盾型(TC),后两者属于不安全依恋。(Ainsworth et al ,1978)2.1.2.1安全依恋型大约70%的1岁儿童属于这种类型。在陌生情景中,能以母亲作为自由探索环境的安全基地,能自信地探索环境,愉快地游戏;母亲离开以后,表示出伤感,但没有强烈的分离焦虑;母亲返回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寻求于母亲的亲近和安慰,平静下来后,重新进行探索和游戏活动。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2.1.2.2回避型大约有2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他们忽视母亲的在场,表现出漠不关心的行为;自主地探索环境和游戏而不受母亲的影响,甚至回避母亲的接近;也不愿意进行探索活动。他们能接受陌生人的关注,对陌生人没有特别的警惕,但常常采取回避和忽视的态度。2.1.2.3矛盾型大约有10%的婴儿属于该类型。他们对母亲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依恋行为。即使母亲在场,他们也感到非常地焦虑,不愿进行探索活动;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出嫉妒极度地悲伤;而当母亲返回时,又表现出矛盾心理,一方面对母亲曾经离开表示非常不满,试图留在母亲身边,但对母亲的接触又表示反抗。除了以三类,梅因(Main&Solomn,1986)在研究中发现,还存在第四种类型,即无定向型依恋.这类儿童缺乏对陌生情景的一致策略,行为组织性很差,过于任性,也同时表现出寻求亲近与回的矛盾行为,而且行为缺乏完整性。2.1.3影响早期依恋的因素儿童依恋的发展受一系列环境因素和儿童自身因素的影响,研究者们一般将这些因素分成两部分,养育者方面的因素和婴儿方面的因素:2.1.3.1养育者方面的因素母亲的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爱因斯沃斯(1969)研究了母亲在儿童出生后最初3个月的喂养方式对婴儿社会品质发展的影响;她(1971)又把母亲的抚养行为从4个维度划分为敏感不敏感、接受拒绝、合作干涉、易接近性忽视。她发现高敏感性的母亲能使1岁的婴儿形成安全依恋,她们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表情极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喜欢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而回避型婴儿的母亲倾向于拒绝、不敏感,有时对孩子缺乏耐心,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反应迟钝,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矛盾型儿童的母亲干涉和忽视得分高,她们看上去愿意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但常常错误地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不能与孩子形成同步习惯。Clarck-Stewart的研究也支持爱因斯沃斯的观点。他从三个维度对母亲的行为进行评价,这三个维度是:反应性,即对婴儿的哭、叫唤和语言要求等的反应比例;积极情感的表达,即微笑、表扬、说话以及充满感情的接触;社会性刺激,即母亲接近儿童、对儿童的微笑、说话或模仿儿童的频率。研究结果与爱因斯沃斯的研究相一致,发现安全依恋的儿童的母亲在三个维度上得分都是最高的。2.13.2婴儿方面的因素婴儿方面的因素主要指婴儿的气质,它在很大程度上赋予儿童依恋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着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活动水平。气质论的代表人物卡根(1989)指出,儿童对情境压力的耐受力可以解释儿童在陌生情景中反应的差异,儿童与生俱来的对分离表现出的焦虑倾向的特点可以预测依恋类型。难养型儿童往往被视为反抗型不安全型,容易教养型儿童被归为安全型依恋,行动缓慢型儿童被归为回避型不安全依恋。D.Calkins&N.A.Fox考察了儿童气质的抑制性与非抑制性与依恋的关系,发现24个月时,矛盾型婴儿属于抑制性的较多,回避型婴儿属于非抑制性的较多,而安全型婴儿在抑制性和非抑制性方面都不极端。以上提到的观点都是绝对的抚养决定论和气质决定论,不过现在的研究者大多都认为相对于单一决定论而言,抚养者的敏感性与婴儿气质特性的相互作用论能够更科学地说明儿童早期依恋的成因。斯普兰格(1990)研究指出,母亲在儿童第二年的行为反应性可以预测儿童两周岁时的社会行为能力,而母亲的反应性与其对儿童气质的看法密切相关,那些认为儿童属于难养型的母亲相对缺乏反应性。2.1.4早期依恋的跨文化研究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依恋的跨文化研究成为依恋研究的一个热点。因为虽然系统的依恋理论建立在习性学的基础上,理论上,依恋关系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式的信息,不应该受文化背景的影响;然而依恋行为又是儿童早期社会适应的一个体现,依恋就成为与特定文化相适应的行为。总的来说,在各个国家不同教育环境中,儿童早期依恋的基本类型是大致相同的,大多都采用爱因斯沃斯的分类方法,不过不同国家在不同类型上的分布不相同以及在类型上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在美国婴儿中10,安全型婴儿为67.4%,回避型婴儿为28.3%,矛盾型为4.3%;德国三个类型的婴儿11比例为61.7%,32%和6.3%;日本婴儿的分布12为6%,62%和32%;在以色列,三类婴儿为31%,46%和23%。所有国家,安全型婴儿的比例最大,不过西欧婴儿回避型分布比较普遍,而日本儿童回避型依恋相对较少,而拒绝型依恋则相当普遍。不过,同一种类型的具体表现是不相同的,如在日本,矛盾型儿童虽然表现出了在陌生情景下的矛盾感情,但他们的探索外界行为的质量很好,因此研究者认为他们并不完全属于不安全婴儿。西方文化崇尚理性、独立和自主,父母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依恋情感,也鼓励自主探索。而在日本,家族观念浓重,注重亲子和谐、身传言教,这种文化氛围形成了以父母慈爱为特点的抚养观,因而父母在抚养情景中行为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很高。在中国,由于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在抚养儿童方面有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胡平和孟昭兰(1995)研究表明14,中国婴儿的依恋行为和西方也是不同的。回避型儿童虽然对母亲的来去漠不关心,但他们的探索质量与安全依恋型的儿童没有显著差异,这类婴儿在本质上是不属于不安全依恋婴儿的,因而,暂被命名为“平淡型”。研究者认为其原因是,儿童的依恋对象不仅仅是母亲;同时中国的父母并不鼓励儿童过分与父母亲近,不鼓励儿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2 2成人依恋研究成果成人依恋的研究在时间上要晚于儿童和青少年依恋的研究,大约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而且在依恋类型的分类上除了采用爱因斯沃斯的分类方法以外,也使用Bartholomew和Horowiz(1991)的四种风格,他们让参与者报告对自我与他人的看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将成人分为4类:安全型(secure),在这类人看来,自我是积极的,他人也是积极的;依附型(preoccupied),在他们眼里,自我是消极的,而他人是积极的;拒绝型(dismissing),积极的自我,消极的他人惧怕型(fearful),消极的自我,消极的他人。Lopez则把安全型风格划归基本依恋策略,后三类不安全型的风格归为次级依恋策略。此外,Lopez又把安全型和依附型归为多动策略(hyperactivating),拒绝型和惧怕型归为失活型(deactivating)。本文将近年成人依恋研究的成果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三部分来介绍:2.2.1认知方面的依恋研究近期的文献可以看出国外研究者研究了认知过程的自我和他人认知、记忆倾向、信息加工过程等方面的人格特征以及自我结构的组织特征。2.2.1.1认知过程的自我和他人认知 相对于运用次级依恋的个体,安全型的个体更能够准确地评估他人的差异(Levy,Blatt和Shaver,1998),拥有更加整合的自我结构,也就是拥有更全面的自我描述特征的内部组织系统(Mikulincer,1995),对同伴的行为做更加积极的归因以及对同伴的行为产生更加积极的期望,对同伴的行为做出更灵活和友善的解释(Pietromonaco和Carnelley,1994;Collons,1996;Feeney,1998)。2.2.1.2 认知过程中的记忆倾向使用AAI成人依恋测验(Hesse,1999;Main等1985),拒绝型(dismissing)的人能回忆起的童年与依恋相关的事件较少,并带有消极情绪;而依附型(preoccupied)的人能回忆起的童年的消极事件更多,而安全依恋的人更容易回忆起带有感情色彩的童年的回忆。(Mikulincer等,1995)。2.2.1.3 信息加工过程中体现的人格特征安全型的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灵活和开放,他们会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来顺应新的信息,而不是同化信息来适应已有的认知结构。(Mikulincer,1997,1999)与不安全型的人相比,安全型的人更能忍耐模糊、混乱和不确定性,更能回忆起他们同伴与先前相比不一致的行为。安全型的人拥有更高的思维建构水平,也就是在处理日常事物时,能够更加灵活和现实。2.2.1.4 自我结构的组织特征安全型的人在维持自我价值时并不持有僵直的规定(Roberts等1996),他们不仅从自身内部,也从外部成就中获得平衡的自我意识。相反,拒绝型的人仅仅从外部的成就获得自我意识。与拒绝型的人相比,在遭遇压力时,安全型的人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更完整的评估(Lopez,Fuendeling,Thomas和Sagula,1997)。2.2.2 情绪的自我调节安全型的人除了拥有更积极、更灵活的认知过程以外,在面对真实和潜在的困难环境时,安全型的人在具有更高的控制情绪唤醒的能力的同时,也善于调节内部经验的自我结构。当代的一些研究者(Kobak和Sceery,1988)认为依恋理论的本质就是情绪调节理论。一些研究表明安全感能增强应对压力和消极情感的能力。在遇到压力时,安全型的人倾向于寻求社会支持,而不是选择像疏远他人或仅仅关注自己的消极情绪等不适应的方法(Brennan等1995;Cooper等1998)。Brennan和shaver(1995)发现,与安全型的人相比,回避型(avoidant)和焦虑矛盾型的人更会使用事物、性和酒精来减轻消极情感。回避型的人更偏爱不带感情的性生活。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人都更多的使用嗜酒来应对压力,回避型的人更易患神经性厌食症。有些研究已经证实了安全依恋策略是如何影响具体情感和情感记忆的获得、修补和防御过程,包括像愤怒(Mikulincer,1998),害羞感和罪恶感(Lopsz等1997)嫉妒(Sharpsteen等1997)悲伤反应(Pistole,1996)以及抑郁性自我批评(Zuroff和Fitzpatrick,1995)。Mikulincer(1998)发现安全依恋的人更善于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和控制消极情感,Lopsz(1997)发现对于相似但有差异的情绪,他们更具有辨别能力。关于愤怒研究表明,引起安全依恋的人愤怒的目标更积极,他们从愤怒中期待更积极的结果。然而,焦虑型(anxious)和回避型(aviodant)的人会产生更多的消极情感,心跳更快,对他人意图更倾向与敌意归因。Kkirsh(1995)的实验表明在呈现成对描述性图画高兴、愤怒或悲痛的图画中,回避型(avoidant)的人比安全型和焦虑矛盾型的人更容易记起“愤怒”的内容。Fraley 和Shaver (1997)发现成人依恋风格不仅影响了思维抑制的认知成分,也影响了他的生理变化。他们发现,拒绝型(dismissing)的人能真正地抑制唤醒行为,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否认潜在压力,他们进一步推断,这种能力可以形成一种防御策略,是不停地关注可能引起依恋相关的情感记忆的结果。当环境不允许这种抑制时,这种策略是没有用的。Mikulincer和助手通过一系列研究来探讨与不同自我意识和自我他人相似性判断有关的情绪调节策略。他们发现拥有积极自我意识的回避型(avoidant)的人在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压力中,变得更坚强,他们总是不断强调要自我依赖。而与之相反的是,焦虑矛盾型的人在压力中,更强调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更多地努力去寻求他人的同情与支持。焦虑矛盾型的人过高地估计了自我与他人的相似性,而回避型的人则是过低的估计,这些差异在消极情感中都会增大,而在积极情感中都会降低。2.2.3人际关系行为中的人格特征过去十年的文献表明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人际关系行为特征。这些发现都支持了鲍尔比的观点。鲍尔比(1979,1988)认为成人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一个人构建和合作性地维持与他人安全的和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的能力来确定。依恋理论认为健康人格的发展本质上是在两个极端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形成自我界定,与他人分离等差异性,另一方面,又要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Blatt,1990;Guisinger和Blatt,1994)鲍尔比(1988)将这两极发展定义为探索行为系统和依恋行为系统。不安全型人的这两个系统发展不平衡,要么过分强调亲密关系,要么过分强调差异。而安全型的人却能在亲密与差异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在建立安全、亲密关系的同时,又能非常适应地发展。最近的经验研究也表明安全依恋策略不仅最适合于享有和维持关系,也最适合于处理关系时碰到的冲突与压力。Tidwell,Reis和Shaver(1996)的一个关于社会关系支持的研究中,安全型的人具有高水平的亲密和享乐能力和低水平的消极情感,并投入更多的努力去建立社会关系,尤其是与异性的关系。此外,这些人对恋人与其他异性交往方式是有明显差异的。而Latty-Mann和Davis(1996)的另一项研究要求参与者描述他们现实中和理想中的恋人,不论是安全型的,还是不安全型的人,他们心目中的恋人都是安全型的,即使理想恋人被描述成回避型或矛盾型的人,这些不安全的程度也都是很低的。从这可以看出,不安全型的人喜欢和安全型的人在一起。不过Brennan和Shaver(1995)以及Collins和Read(1990)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安全型的人喜欢与安全型的人交往,而不安全型的人则不太喜欢与安全型的人维持关系。在对相互关系的日记研究中,可以看出,运用不安全策略的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感到很不舒服。Brannan和Bosson(1998)发现安全型的人倾向于更重视和依赖于来自恋人的反馈,更积极对反馈进行反应,并感到他们真正被对方了解。例如,依附型(Preocccupied)的人虽然重视来自恋人的反馈,但他们倾向于的消极方式来对反馈进行响应。而拒绝型(dismissing)的人则漠视这种反馈。惧怕型的人渴望反馈,但却以愤怒和冷漠进行反馈。而所有不安全型的人都认为自己不被真正地了解。另外一些研究者以自我报告法来研究夫妻的依恋模式如何影响对冲突和情绪唤醒的控制。从这些研究中也可以看出不同依恋类型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调节自己的认知情感状态,进而知道在人际交往中,他们是如何驾驭自己的苦恼的。J.A.Feeney(1995)发现比起不安全型的人,安全型的人更少地压抑自己的情感,具体而言,焦虑型(anxiety)的人更会抑制表达对他人的愤怒,同时他们也认为对方同样也抑制了自己的愤怒。他们理想的同伴是快乐无虑的,并会控制自己不表达悲伤的情绪。此外,Young和Acitell(1998)发现,已婚夫妇或感情专一的情侣,无论男女,他们对对方都较少地进行理想化。而焦虑型的男性和回避型(avoidant)的女性更多地将配偶理想化。也可看出,无怪乎不安全的人觉得自己与同伴疏远了。Scharfe和Bartholomew(1995)发现比起不安全型的夫妇,安全型的夫妇更多地采用共同讨论或对对方更耐心等“顺应”策略。在实验室研究中,安全型的夫妇更倾向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更积极地讨论问题,更多地察觉到配偶的积极变化。(Simpso,Rholes和Phillips,1996)。B.C.Feeney和Kirkpatrick检验了在压力情境下,恋人是否在场对女大学生的生理反应的影响,发现对安全型的参与者来说,恋人是否在场都不会影响他们的生理反应水平,而对于不安全型的参与者,恋人不在场,心率和血压就明显升高,即使他们的恋人后来又回到压力实验情境,他们仍维持高水平的生理反应水平。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在缺乏社会支持的情况下,不安全依恋型的人有更强烈的生理反应。3. 依恋的研究方法3.1早期依恋的研究方法 研究婴儿依恋主要采用爱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法,它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于儿童日常生活的典型情境,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从而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过去、现状,并对其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做出可能的推测。这种方法基于的假设是:儿童被置于由亲子分离和陌生人的出现所导致的压力情境中,因而突出了其寻求安全的努力。陌生情景法的标准程序包括7个步骤16:1) 婴儿自由探索,母亲在一旁观看。2) 陌生人进入,起初沉默不语,然后(1分钟)与母亲交谈,再过1分钟,陌生人走进婴儿,与其游戏。3) 母亲离开,陌生人与婴儿留在一起活动。4) 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5) 母亲离开,婴儿单独留在室中。6) 陌生人返回,与婴儿一起活动。7) 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每步持续3分钟,有时也把“实验者将母亲和婴儿领进观察室,然后离开”包括在内,从而成为8个步骤(Durkin,1997)。陌生情境法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有关依恋的研究,被看作研究婴儿社会情感发展的最有力的、也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它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只适合与1218月的婴儿。其次,作为一种个性研究,它的应用需要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的大样本以保证其实验的内部效度。除了陌生情境法以外,在进行早期依恋研究时,还可采用测量儿童依恋内部运行模式的照片法以及依恋故事续成法,也就是分离焦虑法。Bretherton编了三个经典的故事,来测量学前儿童的依恋内部运行模式:(1)受伤的膝盖:儿童在岩石上玩,后来掉下来,摔伤了膝盖;(2)卧室里怪物:在父母送孩子上床的过程中,孩子告诉他(她)的父母,卧室里有怪物;(3)分离重聚:父母整夜去旅行而把孩子留给临时保姆照看,随后父母又回来。通过分析儿童对这三个故事的反应,来划分他们的依恋类型。133.2成人依恋的研究方法3.2.1访谈虽然发展派和人格派都采用了访谈的技术,但发展派的更为出名他们主要采用成人依恋访谈(简称AAI,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George, C., Kaplan, N.,&Main,M,1985,1996),这是最早并到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专门用于成人依恋研究的测量方法,由20 个项目组成,用于评估与依恋经历有关的成人心理状态的口语记录。他们将成人依恋定义为“成人关于童年期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个体间存在依恋分类的差异,编码者(coder)通过分析反应者在整个访谈过程中的言语表达来对依恋类型进行编码。成人可以划分为安全型(secure)(例如,在访谈过程中开放、合作);冷漠型(dismissing)(例如,在访谈过程中阻碍和躲避谈论),或专注型(preoccupied)(例如,对依恋形象的生气和害怕)。除了以上有组织依恋风格,一些成人还表现出无组织(disorganized)的依恋。未解决型(unresolved)或无组织型(disorganized)的成人在探讨潜在创伤性事件时,表现出显著地缺乏对推理的监督。未解决型又可以分为两个亚型,未解决安全型和未解决不安全型。3.2.2自陈式(ECR,RSQ)问卷发展派就人格派都有各自的自陈式问卷,不过人格派的自陈式问卷影响更大,这时他们采用这样的定义:“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加拿大学者Bartholomew运用基于该定义的访谈方法,以及两份自陈式问卷:关系问卷(简称RQ,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以及关系测量问卷(简称RSQ,Relationship Scales Questionnaire ,(Griffin & Bartholomew, 1994发展和认知学派将成人依恋定义为“成人关于童年期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里表征”。对依恋进行分类,他们让参与者报告对自我与他人的看法,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将成人依恋分为4类:安全型(secure),在这类人看来,自我是积极的,他人也是积极的;他们能接纳自己,也能自在地与别人交往和亲近。专注型(preoccupied),在他们眼里,自我是消极的,而他人是积极的;这类人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很在乎别人的想法。冷漠型(dismissing),积极的自我,消极的他人;他们认为别人是不可信任的和拒绝自己的,避免与他人的亲近,目的是为了不让自己失望,力图保持一种独立自主又不受伤害的状况。害怕型(fearful),消极的自我,消极的他人;他们与冷漠型的人一样会避免与别人的亲近,但是担心亲近会使别人会伤害自己,以免除不自在的感觉。1998年,Brennan, Clark和 Shaver彻底地研究文献,包括可找到的会议论文,从中创造出一个有482道题的题库,设计来评估与依恋有关的60个结构。然后他们三人分别来评估相同项目中的冗余度。因此,从总的60个可计算的分量表中,他们将482个项目减少到323个项目。之后他们对60个分量表进行因素分析,对应于已有的回避和焦虑维度产生了两个独立的因素。依据在两个维度不同的得分,他们将被试聚类为四组,这四组对应于Bartholomew的四类型(参见图2)。但聚合变量和其他理论适合目标变量存在比Bartholomew的自陈式测量方法和同样的目标变量更高的相关。ECR和RSQ的题项经过因素分析都得到两个维度,只不过Bartholomew将其命名为自我和他人维度,而Brennan等人将其命名为焦虑和回避维度,在现在的研究中,这两种命名都在使用,究竟哪一种好,还有待探讨。相对于国外研究而已,我国研究依恋的手段比较少。虽然也有学者以陌生情境法来进行儿童早期依恋的追踪研究,但却缺乏对成人依恋的研究,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研究成人依恋的手段,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进行尝试。 4. 评价与展望从上世纪60年代,依恋兴起以来,依恋研究就是一直很有研究价值的重要领域。依恋研究从最初的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问题,逐渐地渗透到心理学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认知、情绪情感和行为研究都开始与依恋研究相结合,依恋的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的探讨也是

    注意事项

    本文(依恋理论研究综述.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