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企业成本差异的分析及改进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934790       资源大小:7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企业成本差异的分析及改进毕业论文.doc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 目 企业成本差异的分析及改进 姓 名 丁 玲 教育层次 本 科 学 号081080021 省级电大 淮安市电大 专 业 会 计 学 分 校 淮 安 指导教师 邹 香 教 学 点 淮安市电大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终稿(由学生填写):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可另附页)指导教师评语初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答辩记录答辩主持人答辩小组成员秘 书答辩日期答辩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情况12345678答辩小组评语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答辩成绩答辩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最终成绩电大分校初审意见分校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省级电大复审意见省级电大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企业成本差异的分析及改进学员姓名 丁玲 学号 20081320080060入学时间 2008 年 春 季指导老师 邹香 职称 教授 试点学校 淮安广播电视大学 目 录一、成本差异分析的概念二、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1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三、成本差异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一)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分析(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分析(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分析(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分析(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四、成本差异分析存在的问题(一)成本差异值具有随机性(二)成本差异计算未考虑相对数的变动情况(三)对混合成本差异的处理不当五、解决成本差异分析问题的对策(一)构建绝对值成本差异度量式(二)增加成本差异的相对数分析(三)改进混合成本差异的处理方式企业成本差异的分析及改进【内容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如何加强成本管理日益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合理地选择控制方法,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成本差异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效益情况,达到有效成本控制的目的。【关键词】企业 成本 差异 分析 改进一、成本差异分析的概念成本差异分析是指计算成本差异,具体分析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发展有利差异,消除不利差异,实现成本控制的全过程。成本差异分析是标准成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从而制定对策,采取切实措施予以纠正。这对于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控制材料耗用量、充分利用生产设备、节约资源、增加盈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成本差异分析,改善成本管理,形成成本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加强成本差异分析,完善成本管理,必将推动我国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迈向一个新台阶。 二、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成本差异是指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一般而言,成本差异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制造费用差异。成本差异对管理者而言,是一种重要的“警示”信号。管理者可据此发现问题,具体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成本的控制,促进成本降低。当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时为有利差异,当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时为不利差异。但是“有利”和“不利”不是绝对的概念,两者之间有辩证关系。有利差异不一定对企业有利,如:在制造某种产品时,由于各种因素以低级原料暂时代用,因而使实际原料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这种低质量产品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远远超过有利差异所代表的成本的节省。又如:不恰当地过于节约维修费用,从表面看来是有利差异,但往往可能导致生产上更为不利的影响。当然,并不是所有不利差异对企业都是不利的,有时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不一定有损于企业利益。如:工资率的增长反映了它的不利差异,但很可能是由于劳动效率的提高而合情合理增加的缘故。因此,在差异分析上,使用“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这两个术语只是作为解释,即将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对比时所得出的正反方向,而不一定表示结果的好坏。产品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因素纷繁复杂,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可控因素,也有不可控因素。在明确成本差异责任时,应以成本能否为各职能部门或个人所控制为基础。1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通常,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应由企业采购部门对发生差异的原因作出说明。在实际经营中,企业采购部门未能按标准价格采购材料导致价格上涨、供应厂家出于竞争目的调整价格、采购部门未按经济订货批量进货、未及时订货造成的紧急订货、采购时舍近求远使运费和途中损耗增加、违反采购合同被罚款、企业承接紧急产品定单造成额外采购等等。对此,企业需要进行认真调查、仔细分析,以确定差异发生的真实原因和责任方,并采取对策。材料数量差异是在材料耗用过程中形成的,影响材料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生产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和责任心、生产设备当前状况、材料的质量、工艺方案的变更、质量检查标准执行的差异等。一般来说,用量标准大多是因为工人粗心大意、技术素质低下等原因造成的,这时材料用量差异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有时材料数量差异是由生产部门不可控制的因素引起的,对此我们要分清责任归属。如果差异是因为采购部门采购了质量较差的材料而造成的,就应该由采购部门负责;如果设备管理部门疏于对设备的维修、保养而使生产设备不能发挥正常的生产能力而造成了材料用量的差异,其责任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我们要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此外,执行标准成本人员的责任心差、不能相互协作、目标成本不合理、实际成本核算有问题等,也会造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出现。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企业中,工资率差异形成的原因很多,例如:工人升级时工资水平会有所提高,此时实际工资率就会超过标准工资率。当企业对工人工资率进行调整时,也会导致实际工资率会与标准工资率不同。此外,如果企业使用临时工,则支付的工资会低于正式工,这时工资率也会低于标准工资率。一般地,发生工资率差异时,应由企业人力部门和生产部门对发生差异的原因作出说明,待查明原因后,采取对策。造成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企业工作环境不佳、工人经验不足、劳动情绪不佳、新工人太多、作业计划安排不当等。如果生产部门安排不周,安排技术不熟练的工人去做复杂的工作,此时必然会造成实际工时超过标准工时。企业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但并不是绝对的。例如:由于采购部门采购了不适用的材料,导致加工时花了较多的工时,或由于生产工艺过程的改变,需要延长或缩短加工时间等,这些都不是生产部门所能控制的因素,应由相关部门承担责任。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通常,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应由部门经理负责,他有责任、有义务对变动制造费用各明细项目的弹性数与实际数进行对比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必要的控制,将变动制造费用控制在预算标准之内。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主要是由于多用工时而造成的变动制造费用的增加,其形成原因与人工效率差异相同。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造成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人员工资的变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修理费开支数额的变化;租赁费、保险费等项费用的调整;水电费价格的调整;其他有关费用开支数额发生变化。耗费差异责任应由有关的责任部门负责。例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变化应由财务部门负责;修理费开支变化应由设备维修部门负责;其他有关费用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责任归属。有些费用如水电费调价等属不可控因素,不应由某个部门来承担责任。形成能量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设计生产能力过高,生产不饱满;因市场需求不足或产品定价策略问题而影响订货量,造成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因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导致停工待料;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增加了修理时间;能源短缺,被迫停产;操作工人技术水平有限,未能充分发挥设备能力。能量差异是由于现有生产能力未充分发挥而造成的差异,难以简单地确定责任的归属。为分清各部门应负的责任,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分别由计划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等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成本差异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一)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成本差异分析的一般模式包括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和总差异,其基本计算公式为: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总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下面根据以上基本计算原理, 具体计算和分析各种成本差异(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分析直接材料差异是指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它包括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是指直接材料的实际价格偏离其标准价格所形成的差异。材料价格差异的计算公式为: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数量差异是指直接材料的实际耗用量偏离标准耗用量所形成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例1 某企业A产品的材料耗用定额为10千克,每千克标准价格为1元,如果2005年3月投入生产A产品150件,实际消耗材料1450千克,实际单价为1.1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如下: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450×1.10-150×10×1=95(元)(不利差异)其中,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10-1)×1450=145(元)(不利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450-150×10)×1=-50(元)(有利差异)本例中,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为不利差异,是直接材料价格不利差异和直接材料数量有利差异之和。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材料价格上涨,企业采用了质量较好的材料,使得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量减少或者浪费减少,但是数量有利差异仍不能抵消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差异所致。(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它由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构成。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是指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偏离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产生的差异。计算公式为: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人工小时数×实际工资率)-(实际人工小时数×标准工资率) 实际耗用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指生产单位产品实际耗用的直接人工小时偏离预计的标准工时所造成的差异。计算公式为: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例2 假设例1中A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工时为每台10小时,每小时标准工资率为2元,实际共耗用1550小时,实际工资率为1.8元。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如下: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550×1.8-150×10×2=-210(元)(有利差异)其中,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8-2)×1550=-310(元)(有利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550-150×10)×2=100(元)(不利差异)本例中,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为有利差异,是直接人工工资率有利差异大于直接人工效率不利差异的结果。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采用了新工人,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下降和工资率的下降。工资率的下降带来的成本有利差异远远大于由于生产效率下降带来的成本不利差异,从而形成了有利的成本差异。(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分析变动制造费用差异是指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发生额之间的差额,它由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构成。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也称变动制造费用数量差异,是指按生产上实际耗用工时计算的变动制造费用与按标准工时计算的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又可以理解为变动制造费用价格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和按实际工时计算的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例3 若例1中A产品的标准工时为10小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0.5元/小时,实际耗用1550小时,实际分配率为0.45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如下: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550×0.45-150×10×0.5=-52.5(元)(有利差异)其中,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0.45-0.5)×1550=-77.5(元)(有利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50-150×10)×0.5=25(元)(不利差异)本例中,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为有利差异,是由变动制造费用耗费有利差异和效率不利差异构成。其中,变动制造费用耗费有利差异可能是由于构成变动制造费用的各要素价格下跌或者是间接材料和人工的使用节约引起的。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是同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情况下,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是选用直接人工小时。所以,只要直接人工存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必定也会产生效率差异。通过例2中计算可知,该企业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不利差异,所以必将使变动制造费用产生效率不利差异。(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分析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期间的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固定制造费用的考核方式有别于变动成本,它要以提前制定的预算数作为考核标准,一旦超过了预算数就应该采取措施予以控制。进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不能简单地分为价差和量差,其分析方法一般有两种:二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1)二差异分析法二差异就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解为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是指预算产量标准工时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不同所产生的成本差异。其计算公式为: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产量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固定制造费用总额÷预算产量标准总工时)例4 假设例1中A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为600元,预算产量为120台,实际产量为150台,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675元。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如下: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600÷(120×10)=0.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675-150×10×0.5=-75(元)(有利差异)其中,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675-120×10×0.5=75(元)(不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20×10-150×10)×0.5=-150(元)(有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为有利差异,是由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不利差异和能量有利差异构成。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不利差异可能是因为构成固定制造费用的各成本项目价格上涨带来了耗费的增加,也可能是使用中浪费所致。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可能是因为生产中现有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而引起的。2)三差异分析法三差异是在二差异法划分的基础上,将能量差异分为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能力差异指实际工时未达到正常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差异,计算公式如下: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实际工时)效率差异是指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计算公式如下: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例5 根据例4中A产品的相关资料,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0.5元/小时。采用三差异法计算如下: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675-150×10×0.5=-75(元)(有利差异)其中,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675-120×10×0.5=75(元)(不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20×10-1550)×0.5=-175(元)(有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50-150×10)×0.5=25(元)(不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被分解为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这种分析方法更加有利于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目前,我国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主要采用逐月分配法,其具有以下优点:我国企业产品存货在资产中一般都占较大比重,采用逐月分配法比较合适;每月都将成本差异在销售成本、产成品、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样便于企业了解存货的实际成本,加强存货的成本管理;此外,在企业产品销售不稳定时,不会使企业利润发生较大波动,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虽然逐月分配法处理成本差异具有以上优点,但在实践中已逐步暴露出其内在的缺陷,并极大地削弱了标准成本制度的优点。从产品管理和控制的长远角度考虑,在我国采用即期处理法更具有以下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即期处理法在月末将各种成本差异全部直接转入销售成本和损益类账户,所以便于客观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工作效率和经营业绩,在当期损益表中能及时体现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有利和不利差异;大大简化存货估价的工作量,将会计人员从繁琐的成本差异分配中解放出来,使他们集中精力做好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工作。当然,成本差异处理方式的选择不应该一概而论,还应视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组织管理情况而定,既要考虑差异的类型,又要考虑其数额大小等因素。例如:如果企业属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各种成本差异数额不大,成本差异就不必每月处理,而采用年末一次计入损益的方法;如果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较高,材料实行小批量、接近适时管理下的零存货,材料差异就可以在采购时一次计入当期损益。无论企业的成本差异如何处理,都要保持前后期的一致,这样各期之间成本数据才具有可比性。四、成本差异分析存在的问题(一)成本差异值具有随机性成本差异的计算有赖于对成本差异的本质的认识程度,如果对其认识不足则其计量就可能有偏差。由于差异的有利差异性和不利差异性,自然会出现成本差异为零,而数量差异与价格差异各自所占有的份额都很大的情形。例如:数量差异为100单位,价格差异为-100单位,则有成本差异为0。在表面上看,成本控制的效果显著(因其与标准成本值完全相一致)。但实质上,这种成本差异的背后却隐含着差异的极大或然性。也就是说,价格差异很可能因随机变动,而引发成本差异产生很大变化,甚至与标准成本值相去甚远,而我们仍盲目乐观于成本差异为零的表面现象上。换言之,成本差异为零并不代表成本控制是有效的。相反,可能正因为零成本差异的掩盖,使得隐含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准确、有效的解决。而且,退一步说,整体上(成本差异为零)较优可能为局部的不优(如数量上的不利差异)所取代。我们所期望的是局部与整体均优的情形,而不是仅仅只讲整体忽略局部。那种只注重表面,不注重内容、实质的教训是深刻的。(二)成本差异计算未考虑相对数的变动情况传统的成本差异分析仅仅分析各个因素变动引起的成本绝对数的变化,而没有分析各因素变动引起的成本相对数的变动情况,不便于企业管理者区别轻重缓急。因此,分析结果不能确切地说明各个因素影响的程度。对企业管理者而言,难以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强成本控制。例如:某企业A产品的成本差异为200元,B产品的成本差异为500元,A产品的标准成本为1 000元,B产品的标准成本为6 250元。可见,A产品的成本差异达到了标准成本的20%,而B产品的成本差异仅占标准成本的8%。如果不考虑相对数,管理当局可能会更加关注B产品的成本差异。此外,绝对量值一般不具有横向可比性。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成本差异并不代表相同的经济内涵。正如同利息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一样。例如:A和B两产品的成本差异都是100元,但是A产品的标准成本为500元而B为1 000元。虽然二者的成本差异相同但是内涵却是不同的。A产品的成本差异占标准成本的20%,B为10%。如果不进行相对数分析,二者的区别则很难直观地看出来。(三)对混合成本差异的处理不当设:标准数量=Q0,实际数量=Q1,标准价格=P0,实际价格=P1 P= P1- P0,Q= Q1- Q0成本差异的计算可表示如下:价格差异=PQ1=P(Q0+Q)=PQ0+PQ数量差异=QP0成本差异=PQ0+PQ+QP0从上式可看出,成本差异的构成应有三部分:实际数量与标准数量不一致而产生的纯数量差异,即QP0;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不一致而产生的纯价格差异,即PQ0;实际数量与标准数量差异同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差异结合产生的混合差异PQ。例如:某公司甲产品每件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为8千克,此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千克1元。生产中实际每件甲产品耗用6千克,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2元。则: PQ=(2-1)×(6-8)=-2 PQ0=(2-1)×8=8 QP0=(6-8)×1=-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1)×8+(2-1)×(6-8)=8+(-2)=6(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6-8)×1=-2(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8+(-2)=4(元)将价格和数量变动的混合差异PQ归集到价格差异中,虽然成本差异总额不会改变,但这可能导致管理部门不能公正评价各责任部门的生产经营效益。由于各项成本差异反映各责任部门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这种计算使负责数量差异的部门(如生产部门)少承担一部分差异责任,而负责价格差异的部门(如采购部门)则额外承担价、量混合差异责任,这不利于业绩评定和责任追查。在本例中,价、量混合差异-2元,被归集到价格差异中,而纯价格因素引起的差异为8元,则价格差异就是6元。此时,根据价格差异进行责任追查的话,就不能够客观地对负责价格差异的部门进行业绩评价。五、解决成本差异分析问题的对策(一)构建绝对值成本差异度量式绝对值成本差异=绝对值数量差异+绝对值价格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 例如:某公司生产每件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为8千克,此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千克1元。生产中实际每件甲产品耗用6千克,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2元。则:直接材料成本差异=6×2-8×1=4(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6-8)×1=-2(元)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1)×6=6(元)绝对值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6|=8(元)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出实际成本偏离标准成本的程度,为我们正确分析各部门的绩效、加强内部成本管理提供了判断依据。(二)增加成本差异的相对数分析增加相对数分析有利于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成本控制。构造成本差异敏感程度指标:成本差异率=成本差异÷标准成本 根据6.1中例题资料,甲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为8元(8×1=8)则,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率=4÷8=0.5 直接材料数量成本差异率=-2÷8=-0.25直接材料价格成本差异率=6÷8=0.75通过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直接材料的成本差异率达到了50%,直接材料数量成本差异率为-25%,而直接材料价格成本差异率占了75%。材料价格差异是分析的重点。因为成本差异率是单位标准成本的差异值,所以具有横向可比性。相对的成本差异率公式,使我们不仅了解了差异的大小,更可以确知差异的程度。反映了成本差异对于标准成本值的敏感程度。它具有相互方案间择优的功能。假设该公司乙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率达到80%,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判断甲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效果要优于乙。管理当局应对乙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进行重点分析。(三)改进混合成本差异的处理方式1.以控制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为主混合差异是不可控的,可将成本差异分为价格差异、数量差异、混合差异三部分,分别列式。在成本控制时,以控制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为主,二者控制了,混合差异就得以控制。 仍根据6.1中例题资料,某公司生产每件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为8千克,此材料标准价格为每千克1元。生产中实际每件甲产品耗用6千克,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2元。成本差异计算如下: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1)×8=8(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6-8)×1=-2(元)直接材料价、量混合差异=(2-1)×(6-8)=-2(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8+(-2)+(-2)=4(元)将成本差异分为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和混合差异三部分,为我们正确分析差异产生原因提供了依据。2.把混合差异按纯价格差异和纯数量差异绝对额的比例进行分摊根据上例例题资料,成本差异计算如下: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分配数=2×8÷(8+|2|)1.6(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分配数=2×|2|÷(8+|2|)=0.4(元)直接材料价格差异=8-1.6=6.4(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0.4=-2.4(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6.4+(-2.4)=4(元)改进的计算方法有利于成本差异的揭示,正确分析差异原因、查明责任归属、评定业绩,从而制定有效措施,以避免损失浪费的发生,为成本管理和降低成本指明努力方向。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以上只是对成本差异分析问题的一些改进思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企业将日益关注内部成本管理,人们对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也将不断广泛和深入,相关学者们必将从多角度对成本差异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结 论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全方位管理的最基本环节,企业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的高低和兴衰。通过成本差异分析,企业可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效益情况,达到有效成本控制的目的。企业在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时应遵循可控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动态原则和相关性原则。在计算成本差异时采用绝对值成本差异进行度量,这样能直观地反映出实际成本偏离标准成本的程度。同时,要增加成本差异的相对数分析。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方式。此外,为了更加明确责任归属,应将混合成本差异从价格差异中分离出来,将其按比例分摊到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中或者单独列式。更多资料尽在: 大学生部落-大学生第一门户社区参考文献1于富生,黎来芳.成本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邹香,谢万健. 成本会计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3于春光,金兴杰.谈对成本会计问题的探讨.网络财富。2007(07)4刘庆志,国风兰.我国成本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财会通讯2006(03)5李连军.21世纪成本会计:发展趋势与应对之策.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1(03)6邵建忠.新经济环境下成本控制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09(11)09/20 15:09 45T旋挖钻机变幅机构液压缸设计08/30 15:32 5吨卷扬机设计10/30 17:12 C620轴拨杆的工艺规程及钻2-16孔的钻床夹具设计09/21 13:39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83100308/30 15:37 CPU风扇后盖的注塑模具设计09/20 16:19 GDC956160工业对辊成型机设计08/30 15:45 LS型螺旋输送机的设计10/07 23:43 LS型螺旋输送机设计09/20 16:23 P-90B型耙斗式装载机设计09/08 20:17 PE10自行车无级变速器设计10/07 09:23 话机机座下壳模具的设计与制造09/08 20:20 T108吨自卸车拐轴的断裂原因分析及优化设计09/21 13:39 X-Y型数控铣床工作台的设计09/08 20:25 YD5141SYZ后压缩式垃圾车的上装箱体设计10/07 09:20 ZH1115W柴油机气缸体三面粗镗组合机床总体及左主轴箱设计09/21 15:34 ZXT-06型多臂机凸轮轴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10/30 16:04 三孔连杆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35H6孔的夹具设计08/30 17:57 三层货运电梯曳引机及传动系统设计10/29 14:08 上盖的工工艺规程及钻6-4.5孔的夹具设计10/04 13:45 五吨单头液压放料机的设计10/04 13:44 五吨单头液压放料机设计09/09 23:40 仪表外壳塑料模设计09/08 20:57 传动盖冲压工艺制定及冲孔模具设计09/08 21:00 传动系统测绘与分析设计10/07 23:46 保护罩模具结构设计09/20 15:30 保鲜膜机设计10/04 14:35 减速箱体数控加工工艺设计10/04 13:20 凿岩钎具钎尾的热处理工艺探索设计09/08 21:33 分离爪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计10/30 15:26 制定左摆动杠杆的工工艺规程及钻12孔的夹具设计10/29 14:03 前盖板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8-M16深29孔的工装夹具设计10/07 08:44 加油机油枪手柄护套模具设计09/20 15:17 加热缸体注塑模设计10/07 09:17 动模底板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10/08 20:23 包缝机机体钻孔组合机床总体及夹具设计09/21 15:19 升板机前后辅机的设计09/09 22:17 升降式止回阀的设计09/22 18:52 升降杆轴承座的夹具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09/09 16:41 升降杠杆轴承座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08/30 15:59 半自动锁盖机的设计(包装机机械设计)08/30 15:57 半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10/29 13:31 半轴零件钻6-14孔的工装夹具设计图纸09/26 13:53 单吊杆式镀板系统设计08/30 16:20 单级齿轮减速器模型优化设计08/30 16:24 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的设计09/09 23:08 卧式加工中心自动换刀机械手设计09/08 22:10 厚板扎机轴承系统设计09/18 20:56 叉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孔20的专用夹具设计08/30 19:32 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械部分设计09/09 22:33 双模轮胎硫化机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09/09 22:32 双辊驱动五辊冷轧机设计09/08 20:36 变位器工装设计-0.1t普通座式焊接变位机09/28 16:50 叠层式物体制造快速成型机机械系统设计09/08 22:41 可急回抽油机速度分析及机械系统设计09/08 22:42 可移动的墙设计及三维建模10/04 13:25 右出线轴钻2-8夹具设计10/04 13:23 右出线轴钻6-6夹具设计09/08 22:36 咖啡杯盖注塑模具设计10/07 08:33 咖啡粉枕式包装机总体设计及横封切断装置设计09/09 16:15 啤酒贴标机的设计(总体和后标部分的设计)10/29 13:58 喷油泵体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14通孔的工装夹具设计08/30 19:39 四工位的卧式组合机床设计及其控制系统设计09/21 13:39 四方罩模具设计08/30 19:42 四组调料盒注塑模具设计10/07 23:55 固定座的注塑模具设计09/09 23:52 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设计09/09 23:48 圆珠笔管注塑模工艺及模具设计10/13 16:36 圆盘剪切机设计09/21 13:25 基于PLC变频调速技术的供暖锅炉控制系统设计09/08 22:20 基于pro-E的减速器箱体造型和数控加工自动编程设计08/30 18:00 基于PROE的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08/30 19:37 基于UG的TGSS-50型水平刮板输送机-机头段设计09/21 15:16 塑料油壶盖模

    注意事项

    本文(企业成本差异的分析及改进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