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物流毕业论文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doc
-
资源ID:3934387
资源大小:15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doc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物流是我国在八十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外来语,时间很短,概念很新,而日本又是从美国引进的,美国则是在二次大战中,由一种模糊而有效的行为到战后逐渐才发展成了一个比较确切的理论化的物流定义。英文Logistics,原意是后勤;那么战争对后勤的要求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效率。因此,将战时的后勤保障体系移植到现代经济生活中,才逐步演变为今天的物流。可能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行为都不可能固定地长期不变,因此,物流始终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其包含的概念也始终在不断地变化,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物流组筹划主任Roger Oakden(罗吉·澳克顿)先生统计了从1992到1997年间物流概念的变化,10年不到,物流由一种“物质资料的运动”,改变为“部用信息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低成本服务的活动”。 一种具有刺激性的说法是,物流是经济活动的“第三利润源泉”。众所周知,第一源是降低资源消耗,第二源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物流作为第三源,在笔者看来就是合理组织产销环节,按国家内贸局丁俊发先生的解释就是将必要的货物,按必要的数量,以必要的方式,在必要的时间内,送到必要的地点。很显然,就是让每一个要素、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那么这样的一种理想组合自然可以创造出比以往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了。 中国最早介绍物流概念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再见仓储,早安物流”,很浅显地表述了一个认识物流的方法。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这种说法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被人接受。也就是说“以产定销”机制下,形成了仓储,“以销定产”的条件下,创造了物流;物流就是为最大程度地保证“以销定产”才应运而生的产物。 我们知道无论是制造商、供应商还是零售商,最理想的境界就是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也就是追求最大程度的资金周转;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追求的是物美价廉,随叫随到。在这里,我们可以在整个产销环节中找到了一个关键性的因素,那就是“库存”。笔者认为物流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运输手段,为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实现“零库存”的理想。库存是物流概念中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商品库存积压与否又是界定社会经济“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的重要参数之一。美国持续8年经济稳定增长,被理论界认为是违反常规的“新经济现象”。专家普遍认为主要由三方面原因所至:一是高科技产品的高附加值因素,拉动了整体经济效益;二是实施了平衡预算政策及灵活的货币政策;三是随着通讯手段及技术的提高,市场需求与商品库存之间的信息得以优化处理,减少了不必要的库存及流动资金。物流运作模式明显使商品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商品的竞争力。对宏观经济决策者来说,“库存量”是尤为重要的关注对象,“美国商业库存指数”就经常作为分析宏观经济的参数之一公布于众。 有关统计表明,在美国,产品的制造成本已不足总成本的10;产品的加工时间只占总时间的5(储存、搬运、运输、销售、包装等作业占95时间);另据统计,消费者每购买45公斤重的产品,支出的运费、仓储费、定货服务费、配送管理费、库存费约为40美元。这一组数据说明了“第三利润源泉”挖掘空间巨大。 1996年联想电脑靠降价 36O的策略,销售量一举名列中国市场第一。有人认为联想是打肿脸充胖子。而实际情况是联想引进物流管理,使库存周期由2—5个月减至1个月,由此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才得来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物流在宏观。微观经济层均有举足轻重的角色定位:其“库存指数”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其运作机制是“低成本商品的灵丹妙药”,其重要手段就是“信息技术”。 “信息”与“库存”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替代”的“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