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毕业论文.doc
世 界 遗 产 导 论-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历史遗迹或自然景观给予的一种肯定和极高荣誉,通过阐明世界遗产与旅游的相互关系,引出现今旅游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给予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中国;世界遗产;遗产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我国自1985年正式成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至今,共有40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和西班牙之后世界第三大遗产国"。世界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1 世界遗产的概念及其评定标准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的世界遗产,可以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提名的遗产必须具有“突出的普世价值”以及至少满足以下十项基准之一:(1)表现人类创造力的经典之作。(2)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发展,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值的交流。(3)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4)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5)代表某一个或数个文化的人类传统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典范一特别是因为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处于消灭危机的场合。(6)具有显著普遍价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仰、艺术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连结(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该基准应最好与其他基准共同使用)。(7)包含出色的自然美景与美学重要性的自然现象或地区。(8)代表生命进化的纪录、重要且持续的地质发展过程、具有意义的地形学或地文学特色等的地球历史主要发展阶段的显著例子。(9)在陆上、淡水、沿海及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的演化与发展上,代表持续进行中的生态学及生物学过程的显著例子。(10)拥有最重要及显著的多元性生物自然生态栖息地,包含从保育或科学的角度来看,符合普世价值的濒临绝种动物种。2 世界遗产与旅游的相互关系2.1 世界遗产是旅游发展的极品资源和重要载体世界遗产具有其他旅游资源所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世界遗产的独特性和高品位使它极具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是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世界遗产地寄托着丰富的一记忆,它们是活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它们使地球和乡村千变万化,多姿多彩,1972年后开始的以世界性的文化自然遗产资源为基础的遗产旅游,为世界旅游业的大发展创造了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2.2 旅游发展是促进世界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旅游发展有助于在思想认识和资金保障上促进世界遗产资源的保护。首先,旅游的宣传效应可以提高世界遗产本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对其保护就容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保护工作也就容易开展,旅游业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世界遗产地的资源价值与资源品位,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既弘扬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它使人们懂得世界遗产的重要价值,认识到世界遗产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其次,旅游业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使世界遗产的保护资金得到落实,旅游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地方创汇能力,使世界遗产当地的基础设施,优化世界遗产地的整体环境;而且,发展旅游业,将旅游收入的一部分拿来用作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是解决遗产地保护资金匾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事实上,国际上许多世界遗产地都是依靠旅游收入来进行遗产保护的,然而,旅游业有消极的一面,过多的游客涌入,使遗产保护受到很大的威胁;宾馆、娱乐设施的盲目建设,破坏了遗产的美学价值;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使世界遗产地的传统文化逐渐退甚至丧失。3 世界遗产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1)有限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面临旅游者数量倍增的巨大压力。(2) 国民素质不高, 淡薄的环境意识与不文明旅游行为并存, 提高旅游者与经营管理者素质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迫在眉睫。(3)旅游科技水平低, 发展滞后, 是造成遗产旅游质量不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的重要因素。(4)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与粗放经营并存, 基础薄弱, 体制亟待理顺, 管理亟待加强。(5)旅游文化品位不高,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受到冲击, 民族特色旅游受到严峻挑战, 旅游文化教育功能亟待加强。4 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4.1 加强资源的科学管理, 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新产品, 减缓世界遗产地承载力不足的矛盾坚持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管理, 对遗产地资源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性开发利用。4.2 加强生态环境的管理与科学利用, 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有序地引导生态旅游, 加强遗产地的科学管理,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旅游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4.3 开展全社会“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与教育大力加强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与教育, 普遍形成“为了子孙后代和未来的发展, 尊重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观念。加强科普工作, 提高旅游者、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社会环境氛围。4.4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切实将“科技兴旅”战略贯彻到遗产地旅游发展的各个层面上, 加大旅游科技投入力度;广泛与国内外有关科技单位合作,争取近中期旅游科技化水平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 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促进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4.5 完善保障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建立高效运作的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完善促进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改变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的局面, 推进遗产地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加快制定、颁布遗产地旅游法及相关的实施细则;加快制定遗产地旅游区规划通则、实施细则和资源管理条例;强化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能;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对旅游发展实行有效的行业管理。目前我国的世界遗产遇到很多问题,世界遗产遭到一些破坏,以及保护资金的金额不足等等问题,而世界遗产的存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要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5 解决中国世界遗产开发保护问题的措施与对策5.1 加强国家对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管理力度 国家应该成立由相关管理部门联合组成的中国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并设专门机构,对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等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对实施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形成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决策体系。理顺地方政府与国家世界遗产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世界遗产保护开发规则。 广泛深入地开展遗产资源的基础研究工作,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制止过度开发利用行为。加强管理的同时,国家还要加大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5.2 完善法规体系,依法管理世界遗产资源在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中,法律手段是最行之有效的,也是最重要的。我国目前尽管已出台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涉及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总体而言,我国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的立法,远远滞后于资源开发行为,很多地方用开发区的政策来套风景区、遗产地的开发,难免导致错位的破坏性开发。为了加强对世界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当务之急是要吸取国外经验,因地制宜地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遗产保护法,将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5.3 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我们保护世界遗产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能承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讲的是保护;二是为今天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讲的是利用。保护的目的是使子孙后代可持续的利用。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基础,开发利用一定要有利于更好的进行保护。但我们讨论和研究中国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开发问题时,在遵守国际世界遗产保护的基本准则基础上,也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认识问题。中国世界遗产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的。要充分理解地方政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我们考虑问题时必须把世界遗产保护的理想化模式和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把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5.4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中国对现有的世界遗产保护经费是严重不足的。随着经济开发和建设的深入,世界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研究费用将会越来越大,仅依靠政府财政投入肯定行不通。世界遗产是全世界、全民族的共同财富,世界遗产的保护需要全世界都来关注和参与。要把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除政策和管理措施外,还必须有较大的资金支持。要建立引导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为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寻求资金支持。还要加强世界遗产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通过系统、循序渐进地开展世界遗产的普及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使人们能主动承担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参与到保护的行列中来。5.5 加强“中国世界遗产”工作的国际合作 中国和国际社会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合作的经常化、制度化,是推动和促进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中国有关部门和国际组织合作举办了很多世界遗产保护培训项目。还外派考察团赴世界各国学习人家的好经验,并接待不少来访的外国专家团队。使中国的遗产保护手段和设施得到了改进,也是国际社会了解了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状况。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与联合国组织的标准、与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别。要通过加强与国际组织及相关单位的合作,使中国的世界遗产工作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结束语: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存,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不仅要保护它们,还要让人们有机会接近它们、欣赏它们,开展旅游业无疑是向大众展示世界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体现遗产地经济价值的有效手段。在世界遗产地开展旅游活动,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以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和基础,绝对禁止“饮鸿止渴”、“涸泽而渔”的破坏性利用模式,要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有序管理,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亚吉,尹立军.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保护的矛盾与协调J. 管理观察. 2009(03) 2 苏全有,韩洁.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问题研究述评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3 颜丽丽.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思考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01) 4 新辑.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J. 福建农业. 2004(03) 5 陶伟.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讨J.旅游学刊,2000(5):70一74 6 魏小安.发展旅游和遗产保护能否“双赢”关于中国世界遗产资源保护、开发与游业发展相互关系7N.中国旅游报,2002(11):46一54.7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与对策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M.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1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