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936.A论民俗的旅游资源学价值及其产品开发策略毕业正文.doc

    • 资源ID:3930300       资源大小:4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936.A论民俗的旅游资源学价值及其产品开发策略毕业正文.doc

    论民俗的旅游资源学价值及其产品开发策略The value of folk in the tourism resources study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y 摘要: 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创造于民间,传承于社会,并世代延续承袭。它具有丰富内涵,并且具有多种类型和特点,只有具备几方面特定要素的民俗才能成为旅游资源。民俗旅游在旅游资源学中具有审美、文化交流、经济等价值。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包括民俗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形态、相关要素分析和开发模式。民俗旅游在开发中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急需解决。Abstract: Folklore i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in the process, some groups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social life gradually formed, and is a collective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kind's material and cultural and spiritual culture, a basic component. It created in the civil, passing in the community and the continuation inheri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t has rich connotation, and has many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only with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folk elements in order to become tourist resources. Folklore Tourism Resources in tourism with aesthetic, cultural, economic and other values. Folklore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y, including folk customs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ourism products, shape, relevant elements of the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model. Folk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need to be addressed urgently关键字: 民俗;旅游资源学;民俗旅游产品 Keyword: Folk; Tourism Resources; folk tourism products 中国民俗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它无刻不在影响着华夏子孙的思想与行为。当今的中国,旅游界对它的关注更是与日俱增。一.民俗的定义,内涵,类型及特点(一).民俗的定义界定。1.中国古文献的界定:民俗一词,在中国早已有之。管子·正世就曾提到:“料事务察民俗。”礼记·缁衣则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在古文献中,民俗之“民”字指普通百姓,可衍生为民间。而“俗”字则为习惯。也就是说,某一种行为经屡次,经常的重复或模式化,便衍变成为俗。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民俗,即为百姓习尚,民间习俗。 2.现代学者的阐释: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对民俗的定义:民俗是世代传习下来的,同时继续在显示生活中有影响的事象,是形成了许多类型的事象,是有比较相对稳定形式的事象,是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口头上,心理上的事象,是反复出现的深层文化事象。 乌丙安 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5. 7页“传习”是指传授和学习,民俗是世世代代由祖辈传授给晚辈,并在人们生活中体现出来。陶立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 民间风俗指其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 综上所述,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产生于民间,传承于社会,并世代延续承袭。(二).民俗内涵、类型及分类标准。在民俗学界,不同学者对民俗有着不同的定义,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事象,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多种类型。民俗的内涵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组成内容可分为心理的,风情的,历史的,文化的;传统民俗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衣着打扮习俗,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行习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习俗,姓名、称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财产分配与继承习俗等等。民俗学界对民俗的分类有多种意见,代表性的分法有“四分法”和“三分法”。 “四分法”是按存在形式分类的,是将民俗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四大类。经济民俗包括生产、交换、消费过程中的习俗。社会民俗主要指家庭、亲族、村落等社会单位内部往来、组织、礼仪等习俗。游艺民俗是指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习俗。“三分法”是按传承的方式分类,将民俗分成心理的民俗、行为的民俗、语言的民俗三大类。心理的民俗是以信仰为核心包括各种迷信和禁忌在内的精神领域的习俗。行为的民俗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诸方面以行动表现出来的习俗。语言的民俗是表现在语言方面的习俗。两种分类法自然各有道理,相对而言,“四分法”更清楚一些。如果更概括一些,可以将上述四类民俗归纳为三类:即物质民俗,大体相当于经济民俗;意识民俗,大体与信仰民俗一致;社会民俗与游艺民俗合并,共称为社会民俗。(三).民俗的特点:尽管民俗种类繁杂,内容丰富,却有着共同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地域性和民族性。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讲的就是民俗的地区性差异,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民俗。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特征的民众共同体,是民俗的载体。往往由于地域差异等原因,其内部的风俗习惯差异也是明显的。第二个特点是传承性和播布性。传承性是说民俗一旦形成便会世代相袭,不会因改朝换代或社会的变革而立即中断。正因为这一特性,一些古老的民俗得以延续下来。播布性是说一定地域,一定民族的民俗会随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相互往来而向外扩散。因此,在一些相邻的民族或相近的地域单位之间会有一些相似的民俗。第三个特点是参与性。民俗活动要以人为载体,通过人的生产生活及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第四个特点是变异性。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事象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二.民俗的旅游资源学价值考察(一).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陶立璠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页 高丙中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11页张世满王守恩旅游与中外民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4-5页在旅游资源与开发中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是:“凡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而民俗资源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分为“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服饰、饮 食、生产、交通、交易等);“社会民俗”(包括家庭、家族、村落、民间组织、岁时、人生仪礼等);“精神民俗”(包括巫术、信仰、宗教、禁忌、口承语言民俗、民间游艺、竞技等)。对于民俗旅游资源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从旅游资源学的角度,可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象的总和。我国民俗资源非常丰富,民俗旅游资源也有丰富的内涵,只有符合以下几方面才能称为民俗旅游资源:1.民俗资源应能对旅游者有旅游吸引性。旅游吸引性包括新鲜感、奇特感、形象美感等。民俗资源对于当地人民来说,因身处当地民俗氛围中,早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新鲜;而对于外国,外地旅游者来说,由于身处异域,生活环境不同,感到十分新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比如,城市中人住惯了高楼大厦,到农村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就感觉很新鲜。江苏江阴华西村开展的“田园旅游”, 上海市曹杨新村开展的“让外国人做一天上海人”, 就是利用当地民俗资源给旅游者的“新鲜感”而实施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资源的“奇特性”, 大大强化了它的旅游价值。例如:旧时我国许多地方曾流行新娘上轿“哭嫁”的民俗,反映了母女分离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其中土家族“哭嫁”最具特色。土家族女子在结婚日期决定后便开始哭嫁,到花轿快至男家,男家能听到新娘哭声时止,哭嫁时间少到710天,多则1个月。哭嫁时,不仅出嫁的姑娘要哭,亲朋好友还得陪哭,而且还要唱“哭嫁歌”,男方须送“哭脸糍粑”到女家,分给参加哭嫁的人吃。土家族这种“哭嫁”民俗就极富“神奇”色彩。众多民俗事象中,大多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尤其是节日民俗和游艺民俗,娱乐性最为突出。如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三月三”,蒙古族的“套马”,“叼羊”,傣族的泼水节等等。而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内涵。综上所述,民俗的“新”,“奇”,“乐”,“美”构成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基础。2.民俗旅游资源应具有真实性。民俗旅游资源必须真实地反映当地民俗文化,体现确实存在的民俗事象,而不是人为捏造或加以其他虚有成分。3.民俗旅游资源应具有表象性。民俗有显现和非显现两种程式。非显现程式是不能直接通过感观体会的,需把能用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的民俗事象作为旅游资源,让游客能在旅游中接触并感受到民俗文化。4.民俗旅游资源应具有健康性。应是注重礼仪,讲究人际自然关系融洽,个人应尽义务等积极向上的,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民俗事象。比如内蒙古的那达慕,游客可以参与游戏活动,傣族泼水节象征着驱火迎新年,彝族火把节则是象征举火把驱赶害虫。5.民俗旅游资源还应具有地域性。应展现当地的自然环境,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像饮食、居住等民俗事象都鲜明地体现各地域的特点。 依据民俗旅游资源的表现形式,可将其划分为如下三类:甘枝茂 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3页1.社会民俗旅游资源它又可分为:岁时节日民俗,包括传统节日、国庆节、宗教节日等;礼仪民俗,包括生育礼俗、成年礼俗、寿诞礼俗等等;村落民俗,包括乡规民俗、村社民俗、集市民俗等等;民间组织民俗,包括行会民俗、社团民俗等;家族民俗,包括称谓民俗、排行民俗、亲族民俗等等。2.物质民俗旅游资源这类民俗旅游资源又可分成:生产民俗,包括采集民俗、狩猎民俗、畜牧民俗等等;消费民俗,包括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等等;流通民俗,包括市商民俗、通讯民俗、交通运输民俗等等。3.精神民俗旅游资源它又可分为:民间游戏娱乐民俗,包括民间游戏、民间杂役、民间体育竞技等;民间艺术民俗,包括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等;口承语言民俗,包括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神话、民间歌谣等;信仰祭祀民俗,包括民间礼俗禁忌、宗教信仰等等。(二).民俗旅游资源价值从旅游资源学角度看,民俗旅游资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1. 审美价值美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和追求,就旅游本质而言,就是一种旅游者的审美、知美、赏美的活动。民俗旅游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内涵。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例如我国少数民族各有各的服饰装扮及特点,有些色彩靓丽鲜明,有些质朴淡雅有韵味;各种民间工艺品也有不同的质地和造型;民间建筑也应地理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构造,其建筑高低,朝向,装饰等等有各种特色。2.经济价值直接利用民俗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充分利用颇具民俗特色的现成建筑、饮食、歌舞、娱乐等直接创收;另一方面是大力运用民俗风情建立民俗村,民俗宾馆,风情园等直接创汇。间接运用民俗风情资源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即有关部门或运用民族传统节日,民俗艺术节等招商引资,宣传促销以及刺激,推动当地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或运用民族形式和特点(如服饰,礼仪)为当地经济活动服务。像大理白族的三月街、广西壮族的歌墟、蒙古族的那达慕等,都规模盛大,届时人山人海,正是推销产品,进行商品贸易的绝好机会。许多企业、集团借此机会,大做广告,积极宣传其产品,以扩大影响,促进产品成交及预订。3.文化交流价值民俗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就内容而言,民俗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民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往往兼有社会生活和文化意识两种特性。民俗旅游直接展示了民族的社会生活:各民族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特殊器物用具,社会生活中各呈千秋的衣食住行生活必需品等等。它们都有着有形的具体鲜明形态特征,为旅游者提供了直接的行为模式。像民间饮食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日渐深入人心。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旅游者的反馈,往往能成为他们未来的一种生活样式。通过民俗旅游的亲自体验,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把美好的民俗信息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中。除了有形的社会生活方式外,无形的内涵文化意识也有极为深广的波及面。在民俗旅游过程中,众多的习俗活动能使旅游者在观赏和参与的时候受到感染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美好的成份。包括文化价值观、生活哲学观、艺术审美观被世人所接纳。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本身的魅力就在于多元性和丰富性,在于能够为人民的文化渴望提供多项选择,民俗刚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而且民俗可以直接加入体验。人们参与体验,加深对民俗的理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民俗文化相互碰撞,从中获得难忘的文化享受,提高了生活品质,丰富了人生体验。通过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海外华人来说,通过体会祖先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民俗是一种群体性的感受和认同,是文化塑造人格的重要方面。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人民都在民俗文化锤炼下成为具有特定国民精神民族魂的人。一国的国魂是该国民众从民俗中筛选挑选出来的。有着悠久历史和生活文化的中国人民在漫长岁月中,凭借有史以来生存实践中磨练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民俗精粹,一套适合我国民众人情和国情的文化传统,才得以处变不惊,排除万难,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外,民俗旅游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价值民俗的事象大多是民众生存方式,生产生活知识智慧、经验的展演,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的传承。民俗旅游资源体现现代人民族精神家园,展示了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非常值得保留。因此,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旅游的核心内容。三.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伴随着民俗旅游活动的开展而进行的。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民俗的旅游价值,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仅是时代的需要,而且是我国旅游业进步的重要标志。(一).民俗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与分析:民俗旅游产品包含了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要素,其核心是民俗旅游资源本身和民俗旅游所需的服务要素。1.民俗旅游资源本身:民俗旅游产品大多以某一民俗吸引为主线,连接其他一系列相关的旅游要素组合而成。从各要素的集合形态上看,首先表现为一个个民俗的场景,民俗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在民俗旅游场景中的移动和转换的过程。民俗旅游资源本身是民俗旅游动机形成的重要因素。民俗旅游资源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存在人的需要;有吸引力的地方;以及相关的信息推介,把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联系起来,使潜在民俗旅游变为现实行为。三者共存,才存在吸引这一系统。其实,民俗旅游资源主要是产生文化吸引,其对旅游者而言的价值建立在旅游者的文化审美基础上,如果旅游者不具备一定的文化审美旨趣和能力,其吸引值就会下降,甚至消失。民俗旅游资源的吸引要素主要包括民俗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旅游景点和景区,民俗旅游环境,民俗旅游观赏或参与性活动。民俗旅游景点不同于一般的观光旅游景点,它具有一定的主题,特征鲜明,对旅游者有着特殊的吸引。民俗旅游景区是一个包含多个或多种民俗景点的民俗游览区,民俗旅游的场景往往可以形成民俗旅游线路中的“主打”项目。需要指出的是,民俗旅游资源存在着形态上,时段上的差异。有些人文因素对旅游者不能产生直接吸引,或吸引的力度很小,但一经组合,或形态上的转换,就能产生很大的民俗旅游吸引。有些人文因素“养在深闺人未知”,人们不知道不了解,在一个时段也就谈不上对旅游者产生吸引。这种需要转换,需要进行内容和主题揭示的民俗旅游资源,实际上是潜在的民俗旅游资源。在民俗旅游开发中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将其潜在性转换为现实性。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这种转换可能导致价值的流失,或存在着市场需求方面的时段性脱节,就应该慎重决策。2.民俗旅游产品中的服务要素:在民俗旅游目的地,除了蕴含于民俗旅游景观与活动项目之中的民俗外,还包含了旅游目的地的服务和环境,对于旅游者的动机形成、旅游决策、旅游过程和旅游感受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民俗旅游过程中的各项服务也具有利益。虽然服务无法触摸,但服务能给旅游者提供一定的利益他们对于民俗旅游需求的满足。从概念上说,“服务”就是为了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它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的某种特殊需要。民俗旅游服务是结合有形的设施、产品与无形的内涵、文化所形成的复合体。更深层次的理解,民俗旅游服务的构成要素包含了主体、客体和媒介。主体是民俗旅游服务的供应者,也就是旅游企业;客体是民俗旅游服务的接受者,就是旅游者;而媒介是协助民俗旅游服务供应者将服务顺利地传递给旅游者,或协助旅游者接受服务的组织或个人。民俗旅游所需的专项服务主要包括导游、民俗旅游特色的服务。导游必须具备相应的甚至更丰富的知识,才能为旅游者提供相应的服务。此外,由于民俗旅游者的视野涉及民俗旅游场景或旅游环境中诸多文化领域,在这些方面为旅游者提供的专门服务也应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或文化品味,以构成民俗旅游目的地完整的旅游风景线。作为民俗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服务具有许多特殊性。民俗旅游服务与民俗旅游产品中的其他有形部分相比,有无形性、不可分割性、异质性和易消失性等特征。民俗旅游产品中的服务部分的生产、销售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旅游者确实地参与到他们所购买的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来。而且,尽管在民俗旅游服务中也应强调规范性,但带有人情味的服务才是旅游者所需要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单纯的民俗旅游景观的开发外,还须对相关的景观设施设备进行开发建设。只有配套地开发,才能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取得成功,民俗旅游目的地形成较大的接待能力,以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俗旅游属专项旅游,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也系专门旅游资源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丰富而广泛:1.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它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中心工作,是旅游地形成接待力的基础。由于民俗旅游资源多种多样,各地的开发范围,开发规模,开发重点,开发条件不同,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民俗旅游资源有很多种分类,按组成内容分:有服饰景观,饮食文化景观,民居景观,节日庆典景观,歌舞景观,体育游戏景观,信仰景观,民俗商品景观等等;按存在形式分:有经济民俗资源、社会民俗资源、信仰民俗资源和游艺民俗资源。按传承的方式有:心理民俗资源、行为民俗资源、语言民俗资源三大类。此外喜庆,家族,社团,农耕,渔猎,手工业等民俗景观已有挖掘,但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2.民俗旅游地的可进入设施建设:它具体体现为民俗旅游的交通开发,包括交通工具,交通线路,游览线路等。影响民俗旅游可进入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客源地与民俗旅游地及其所依托的中心城市间的距离;从客源地到民俗旅游地所需的时间;民俗旅游地到中心城市及客源地的交通状况;民俗旅游地内的道路交通状况,包括车行道路,步行道路等;民俗旅游地对外,对内的运输工具的数量和承载量;客源市场的流向和流量。进行开发时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认真分析,综合研究。3.民俗旅游地的旅游设施:民俗旅游地的旅游设施包括饭店、景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设备外,作为民俗旅游资源挖掘的一个重要配套方面,它的挖掘可从以下几点入手:设施的民俗化;设施的风格应与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相协调;设施中低档化;设施的规模应与民俗旅游地的区位及可进入性程度相适应。4.民俗旅游地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民俗旅游的导游人员,住宿接待人员,以及其他方面的服务人员,还包括民俗旅游景观的主要载体普通民众。热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有讲座,培训班,外派学习等形式,以提高民俗旅游有关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敬业精神为目标。5.民俗旅游资源图书资料的收集:民俗是种生活文化,体现在旅游景观上可以观看,体现在文字上便可阅读。对于旅游者来说,到民俗旅游地去观赏民俗景观,是了解,领略该地民俗风情的主要途径,若再加上读目的地民俗旅游资源的文字材料,更可帮助他们理解民俗的意蕴,助长游兴,丰富旅游生活。(二).开发民俗旅游产品的模式我国的民俗旅游正蓬勃发展,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各地民俗旅游项目建设迅速发展,新的民俗旅游景观不断涌现。从资源的开发方式看,我国的民俗旅游资源大致有一下几类开发模式:1.民俗观赏开发这类开发属于民俗旅游资源的静态开发。民俗观赏可以让旅游者开阔眼界和增长知识,如民俗文化园,民俗村,民俗博物馆等。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为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大荟萃;苏州民俗博物馆,主要以实物来介绍苏州的婚俗;无锡堰桥乡民办的吴文化公园,其内容主要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公园、民俗村、博物馆等,既保存了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学术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可供广大游客集中观赏多种多样的民俗景观。2.民俗活动开发这类开发属于民俗旅游资源的动态开发。民俗活动可使旅游者身临其境,获得亲身的体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如让外国游客穿上当地居民的服装,住在农民家里,吃农家饭,参加当地村民的活动,甚至还干点农活。山东安丘县石家庄就是这样做的,结果外国游客相当满意,认为这样才真正了解中国农村及中国农民的生活。当然,必须掌握好分寸,比如旅游者不习惯的事像饮食等方面要注意变通。3.民俗服务开发这类开发属于民俗旅游资源的劳务开发。它不仅可以丰富民俗旅游活动的内容,增强吸引力,还能营造出浓郁的民俗环境与气氛。如提供有民族地方特色的礼仪、竞技、游艺、仪式等服务内容和形式。云南推出的白族欢迎宾客的“三道茶”:第一道为“苦茶”,寓意万事开头难,年轻时应艰苦创业;第二道为“甜茶”,寓意苦尽甘来;第三道为“回味茶”,寓意人到老年回顾一生经历,必然诸般滋味俱上心头。这三道茶很富有人生哲理。另外,北京的清宫仿膳服务,陕西的唐乐演奏,工作人员均身着民族服装,并按民俗礼仪程序提供服务,深受国内外游客的欢迎。4.民俗商品开发这类开发属于民俗旅游资源的产品开发。民俗商品的开发,一般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意蕴丰富,收藏价值颇高,其纪念意义更不可低估。如提供有地方特征的工艺美术品、生活用品、旅游纪念品等等。天津“泥人张”的彩塑,北京的景泰蓝等,民族风味浓,乡土情重,早已蜚声海内外。民俗风情是我国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随着国内、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民俗旅游资源的文化优势也越来越突出,各地旅游部门利用民俗旅游资源价值,因地制宜,根据各自特色加大开发力度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有大程度的提高,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已取得了一些成就,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涌现一批著名的大景观,开发的区域遍及全国,开发的形式、内容丰富多样但因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个别地方打着民俗的旗号去亵渎民俗文化,为了经济利益民俗被随意地庸俗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舞台化,开发粗糙,重点不突出,民俗旅游商品雷同化。在开发过程中民俗旅游资源遭破坏,有些地方出现了伪民俗现象。因而首先必须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原真性和民族性。民俗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主要在于民俗事象的特色与风格。应力求突出民族特点,保持淳朴真是,珍视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力戒矫揉造作和为经济利益的粗制滥造。为迎合旅游者的口味而损害其纯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其次,一些民俗旅游资源的时间性较强,许多很多必须有特定的日期进行,只能使旅游活动屈服于民俗活动;少数民族通常居住在偏僻地区,旅途遥远,交通不太方便;某些习俗不便于对外公开,切不可违背本民族的意愿将它列入旅游项目。这些都是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因而应当重视民俗本色,保留乡土气息和原始气息,发掘民俗的内涵。重视本地民俗特色资源的发掘和开发。严肃认真地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之前邀请专家认证,进行可行性研究,注重创新等。并且注重保护民俗旅游资源,弘扬优秀民俗文化,预防人为破坏,杜绝虚假民俗现象的产生,维护民俗旅游资源的荣誉。贯彻抢救、保护与开发协调一致,促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陶立璠. 民俗学概论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6-452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3-2223田晓柚.中国民俗学概论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8-32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 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5:7-115王明煊,胡定鹏.中国旅游文化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69-2856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 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9-207陈国生.旅游资源学概论M. 北京: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98张世满,王守恩.旅游与中外民俗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8-1569刘锡诚.民俗旅游与旅游民俗J. 民间文学论坛, 1995,23(1):312-31910苏丽春,李艳.云南民俗风情与旅游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2-3511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3-1012曲彦斌,独具魅力的民俗旅游J.百科知识,1995,11:49=5013贾永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思考 J. 财经界(中旬刊),2008,01:123-12414孙艳红,论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03(83):23-2615杨慧,浅析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J. 科技创新导报,2008,03:101-103致谢本文是在 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 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同时,在此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了关于民俗旅游方面的知识,对于民俗旅游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师姐对我实验以及论文写作的指导,她为我完成这篇论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还要感谢, 同学对我的帮助,使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注意事项

    本文(2936.A论民俗的旅游资源学价值及其产品开发策略毕业正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