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同伴互助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doc

    • 资源ID:3928537       资源大小:52.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同伴互助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doc

    同伴互助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         2012-10-2 9:55:02  阅读数:112   第一方面 课题的提出1、课程改革向前推进的需要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轰轰烈烈地吹遍了中国大地。当第一阵春风吹过之后,人们冷静地发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只有转化成教师的教育行动才能得以真正奏效。于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了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不断推进,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一个重新学习、全面提高和自我完善的任务,面临着一个自身的适应性转变的严峻课题。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地激发起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自觉地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才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所在。只有当自身发展成为教师的一种自我需要,才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也才能使教师的提高进入良性的循环,走向自我提高、主动适应外界转变的理想境界。2、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专业水平已逐渐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当今的教师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更全面和不断更新的教学技能;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师的职责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还将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是给出现成结论的人。因此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合作交流,同伴间的互助,促其自身不断发展。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发展性教师,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充足的教学策略、灵活的教学手段、过硬的心理素质等特点。3、学校发展的需要(1)学校在不断向前发展,发展中需要有一批专业化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来支撑,也需要有一个科研课题来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2)目前学校实际的师资情况。由于教师交流、骨干教师提干,学校目前缺乏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的尖子,十一五期间评选出的市区级骨干教师业务能力不是特别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校内教师、教育同伴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学习、交流、互助,碰撞、生成出新的思想、见解,形成新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3)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分布比较合理,中青年教师占70%以上,这些教师学历较高,工作有热情,热爱研究,学校教师研究教育教学的氛围浓厚,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关系和谐,学校良好的氛围为教师同伴互助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来自教师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与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密切相关。要提升教师的素质,既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其内在需求,同时必须避免教师个体的“单打独斗”,需要教师加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因此,我们提出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教师间进行同伴互助。以学校教育教学为载体,进行校本研究,以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团队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途径,在平等交流和对话的气氛中实践教育创新的目标。第二方面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范围:研究目标: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艺术,教育能力、管理水平。新的教研文化,营造出新的教研氛围,创建校园内的学习型组织。2、在研究中,教师的思想素质,师德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3、培养教师骨干,凸显教师个性。课题研究内容:1、教育教学中教师同伴互助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2、教师间同伴互助有效形式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范围:思想政治师德修养、校本教研及课堂教学;师徒结对;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同伴互助。第三方面研究过程与方法在试验研究过程中,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实验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归纳探索学校教师通过同伴互助这种学习研究方式,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为此,我们从青年教师互助研究、课堂教学结伴互助研讨、班级管理互助、思想政治工作结伴同行等四个维度将课题分解为4个子课题。:1、课堂教学同伴互助研究;2、青年教师互助研讨;3、班级管理同伴互助研究;4、思想政治工作同伴互助研究;通过多种方式的同伴互助策略的实施,提高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水平的模式与方法,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打造一支师德高、业务精的一流教师队伍。第四方面 研究的起步工作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为课题顺利研究奠定基础本课题确定后,在课题主持人徐海蓉的的带动下,课题组成员积极行动起来,在认真分析学校教师现状基础上,采取行动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从1、课堂教学同伴互助研究;2、师带徒,青年教师同伴互助研讨;3、班级管理同伴互助研究;4、思想政治师德工作同伴互助研究四个维度进行有效探索,根据研究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并开展研究,通过多种方式的同伴互助策略的实施,提高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水平的模式与方法,力争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打造一支师德高、业务精的一流教师队伍。(一)召开课题开题会“教师同伴互助策略的研究”课题经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审,被批准为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后,我校邀请大连市教科所所长王立音、华沙老师,沙区进修学校科研部主任孙玉香参加我校课题的开题会。在大会上,课题主持人徐海蓉向全校教师做了“教师同伴互助策略的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让教师对该课题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进修学校科研部的孙主任对课题进行进一步细化,帮助教师理解内涵。(二)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与课题小组的成员息息相关。为了使这次课题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学校经过多次研究,于2006年12月召开了课题研究会议,会议由徐校长主持,学校领导及课题组教师全部参加。会上,课题主持人徐海蓉细致解释了这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基本内容、方法步骤等,并对参研人员作了具体安排。学校领导和课题研究组成员表态,一定竭尽全力支持并搞好课题研究工作。强有力的研究队伍为课题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题组保证一学期至少进行两次的课题例会,在定期的课题研究例会上,课题组成员交流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研究中的感悟及遇到的困难,主持人根据情况布置下一步研究任务及重点,使课题研究工作重在研究过程,突出扎实性、时效性。(三)开展问卷调查,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在研究初期,我们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相互合作的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了解教师教育教学中互助情况,合作意识是否有?是否强?青年教师的成长,学年组是否提供条件,是否有师带徒?落实怎样?是否有效果等?经过初步的调查分析,发现在教师中存在着诸多不能够相互合作的现象:如,教师在某些认识上的不同;教师独自工作怕别人学到自己好的做法;不愿意与别人交流等。部分学校教师有一定的互助意识、但互助面窄,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教师同伴间的互助,还有很多教师存在单打独斗的教育教学情况,不利于教师发展;青年教师有师傅,但只限于有,并未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课题组成员写了关于教师同伴互助现状调查报告,并确定了研究指导思想及方案,明确了工作思路与研究措施。从管理层面入手,倡导同伴互助,合作共荣。(四)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科研的首要条件,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1、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召开课题研究例会在课题主持人的协调下,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召开两次课题研究例会。围绕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总结,针对课题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2、组织教师围绕研究课题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我们通过搜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进行学习和观看名师教学光盘、开展研究实践活动等方式,拓宽教师的理论层面,更新教师的观念。此外,还要求课题组成员自学习作教学理论知识,及时进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第五方面具体研究实施过程我校于2006年11月开始进行“教师同伴互助策略”的课题研究。随着研究的稳步开展,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互助合作,已成为教师完成各项任务的有效策略之一。一、研究深入开展,认识不断提高。同伴互助是指教师在积极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还要努力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它是教师之间的对话、互助与合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这一策略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一策略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引导教师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教师合作弥补“反思性教学”的不足,反思的路径或策略强调的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中学习”“在与自身对话的过程中实现个体发展”的话,而教师合作这一路径或策略则推崇教师“在与同事的互动与对话过程中共同发展”。同伴互助正是教师合作的最佳体现。当我们把同伴互助的策略应用到学校各项工作中时,我们发现在现代学校工作中,不论是教育教学、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只要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依靠群体的相互信任、团结协作就能有效达成目标。研究初期,我们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相互合作的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了解教师教育教学中互助情况,合作意识是否有?是否强?青年教师的成长,学年组是否提供条件,是否有师带徒?落实怎样?是否有效果等?经过初步的调查分析,发现在教师中存在着诸多不能够相互合作的现象:如,教师在某些认识上的不同;教师独自工作怕别人学到自己好的做法;不愿意与别人交流等。部分学校教师有一定的互助意识、但互助面窄,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教师同伴间的互助,还有很多教师存在单打独斗的教育教学情况,不利于教师发展;青年教师有师傅,但只限于有,并未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课题组成员写了关于教师同伴互助现状调查报告,并确定了研究指导思想及方案,明确了工作思路与研究措施。从管理层面入手,倡导同伴互助,合作共荣。学校为做好研究工作,构建课题研究组织领导机构并明确工作职责:1、校长室。校长室是在校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 研究的最高领导机构。其职责是: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和统一部署,在教育科研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关注并指导学校研究工作的发展情况。2、书记室。协助校长室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教师思想进步方面通过同伴互助等形式提高教师从教的师德水平、通过党员积极分子结对、党员群众结对等活动载体帮助更多的教师思想上进步、业务上提高。2、政教处。其职责是:协助及督导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教育,通过同伴间的互助,研究同年级、不同年级的过度衔接教育管理,提出教育管理新模式新方法。3、教导处。其职责是:协助及督导各任课教师做好学科教学活动,通过同伴互助的教学形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质。4、家长委员会。其职责是:参与并支持学校的教师同伴互助课堂教学研究,通过向家长开放课堂教学、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等工作,让家长参与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依靠家长的力量办好学校。5、社区教育。建立社区辅导站,聘请社区辅导员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工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献计献策。二、确定课题研究指导思想:采取“同伴互助”策略,立足“校本”改善机制,搭建平台,兴师兴教,铸造品牌。       1、树立学校互助意识,“改进教学实践,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好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力张显得更彻底。”找准我们的优势、劣势,不沿袭、不照搬。我们将借助同伴互助,将“互助”视为一种立场,一种观念,一种视野,一种方法。        2、改善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导处,教研组和学科年级组等多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学校领导将勤于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说课、评课、个人反思等多种活动,发现问题、经验、反思教学、探索规律、减少走过场式的评价式听课,增强带有指导性听课,解放教师思想,减轻教师心理压力。形成教育合力,呈现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使全体教师都在研究的状态下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      3、明确同伴互助的主体是学校中的教师。为使同伴互助落在实处,我们将遵循一定的程序:明确目的;规范的过程;适当的方法。同伴互助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因此,同伴互助的点将放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放在促进教师自我提升上三、具体研究方法:(一)领导垂范,创设合作氛围,展示团队管理风采。“领导垂范”是激发教师产生合作愿望的一个有效的办法。通过领导身体力行,使教师们真切地感受到合作的意义所在。在学校管理中,作为管理者自觉树立团队精神,工作中群策群力,共同完成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策划、安排、管理、监督、总结,每项工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展示在教师面前的是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领导集体。这样一个同伴互助的管理集体,带给教师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看到,尽管我们分工不同,但是面对的每一项工作,我们有主要的负责人,有积极配合的部门,而这项工作的圆满完成,是我们管理层集体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用实际行动向教师们证明了对合作的坚定信念。这种特别的鼓励方式,更能增强教师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益。(二)制度先行,促进教师相互合作。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我们倡导人文管理,管理者要眼里有人,更要心中有人。但是,当我们面对教师互助合作氛围如此淡化的情况,我们便采取制度先行的策略,来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也不可能有集体的存在,因为集体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的。每个教师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经历、兴趣爱好,而且也有着不同的事业追求,他们生活在同一集体必须得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可循。因此,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是培养教师集体协作意识必要的外在因素。合理的规章制度不但具有约束功能,而且也具有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将集体的组织规则内化为个人的行动指南,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集体的目标。在学校各项制度中我们首先倡导组内的合作,许多教育教学活动也重点考核年级组、教研组的执行情况,评选“和谐年级组”“合作教研组”等,鼓励团队的优秀。同时,我们引导教师认识到,合作不是对于错的简单较量和交锋,合作更多的是需要彼此之间的理解、沟通和接纳。由于制度与评价中对团队合作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间的同伴互助。(三)教师尝试,共沐互助雨露。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集体协作结成集团形成社会。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对个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们能够增加了解,为培养合作意识打下感情基础,让教师们真实地感受到集体的存在和体贴,满足其归属感的需要。在集体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可以建立和谐健康的关系,进而在感情上使自己与集体融为一体;可以敞开心扉地表现自己,同时也给集体了解自己提供机会。1、学校支部开展同伴合作、互助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弘扬团队精神。坚持开展以“四个楷模”(学习的楷模、认真的楷模、协作的楷模、心胸开阔的楷模)为主要内容的群体师德创优活动,各教研组、备课组内成员之间关系和谐,并能够充分发扬协作精神,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共同促进。教师群体中每个教师个体的素质不同,职业道德规范程度也不尽相同,有敬业奉献的党员队伍、积极向上的积极分子和团员队伍,还有普通的教师,甚至个别的思想比较落后的教师个体。如何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思想积极进步,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支部除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创设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外,花大力气对学校积极要求入党的党外积极分子和团员的培养,交流谈心,与党员教师结为对子,建立一对一互帮小组,此外,党员与普通教师开展“交友谈心活动”,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对教师关心帮助,用自己的言与行带动教师一道进步。此外,支部还开展一些列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如:开展“心系汶川,感悟真爱,铸造仁爱之师选将评选活动”;“夸夸身边的好老师”师德演讲活动;“解放思想、建言献策”活动等。2、课堂实践,教师感受借助同伴的力量,提高业务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倡同伴互助策略的应用,不论是备课、上课、教研,强调的是组内的合作研究。(1)    在精备中共研。在同伴互助策略的研究中,我们注意在备课环节中发挥教师间的互助。提出精备共研的备课方式。要求教师以组元为单位,每人精备一篇课文,在教研活动中,精备人要以说课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其他教师对此教学设计提出建议,加以修改。之后,每位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适当修改,作为本班的授课教案。这种备课方法,促使教师们深入地研究教材,促进教师们相互学习,也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教师在共同备课中,感受到同伴的重要。(2)在教学中共思。教学就是互动,教研更是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改变以往教师关起门来,上自己的课的局面,开展各种教学评优活动的开展,营造一个深入研究的氛围,也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一起听课、评课,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维度的思维碰撞中,教师间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研究中合作,在合作中发展。同时,我们要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教研组长开放自己的课堂,教师可以随时进入这些教师的课堂看课、学习。看课教师要提出自己看课后的思考,作课教师也要在听取这些看课教师的意见后写出反思。此外,我们组织教师开展组内的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等的教学研究,在这样的研究中,教师不断地从实践中看到自己与别人教学中存在的缺憾,不断地在切磋中找到突破口,从而改进我们的教学。(3)在开放中共进。在同伴互助研究中,我们发现校本教研是同伴互助策略的良好体现。在校本教研中有许多问题是有普遍性的,需要不同学科共同合作。因此,需要共建一个网络,使每个教师都成为网络的点,都能通过这个网获得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为此我们开展教研组开放周活动。在教研组开放周过程中,每位教师作展示课前,本年级组首先进行组内自评研究,在自评的基础上推出开放课。学校各科教师共同研究,加强学科间的多项联系,形成各学科的“横向沟通,纵向交流”的合作研究网络。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学科组成员之间、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形成思维碰撞,弥补了个体认识上的片面,打破了个体思维的制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以学科组合作目标为导向,以研究任务为载体,以组内成员的思维的互补性激发创新的欲望。在合作过程中,气氛宽松和谐,成员心情愉悦,全心投入,思维火花碰撞,形成为萌发的最佳环境,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4)在反思中共升。写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之一,在教学后能够及时总结出教学中存在的优缺点,并且能够找到理论依据和解决的方法,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水便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发现这种个人行为的反思,确实存在着诸多不足,教师反思后对其反思的角度、反思的深度、反思是否合理,没有鉴定的依据。如果教师在反思中走进误区,那将使他们的工作停滞不前。而教师的教学过程需要“专业对话”,要经常为教师提供这样的机会和创设相应的情景,促进交流与分享。“和同事谈论彼此所从事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打破教学实践领域的沉闷氛围。教师可以把同事作为借鉴、顾问或批判型的朋友,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同事一起进行批判性对话和交流。”在这样关于教学的对话中,同事能帮助教师本人回顾已经发生的教学活动,并提供他们的理解和建议。教师可以邀请同事或同行来观摩自己的教学活动,并与他们做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帮助教师注意到教学实践中那些在正常情况下隐藏起来的不为自己所知觉的一些方面,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这种关于教学的对话和沟通为教师开启了一扇新的了解自己教学实践的窗口,并为研究课堂、改进教学提供了依据,使课堂不断焕发出生命的色彩。于是,我们借助同伴互助策略的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如:它山之石-交流教师外出学习的见闻;教育智慧讲坛-交流教师管理班级的典型经验;每月的教学沙龙交流课堂教学反思、案例、教育叙事等。集体智慧是无限的。学校通过集体备课、课例研究、教学反思等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有经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推进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在 “课改研讨课” 、“同伴互助观摩课”,“示范课”等锤炼下,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得以提高,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各教研组每月安排一位教师上教学研究课,围绕“寻精彩、求效率”为课堂教学研究内容,并进行组内评课和研讨活动,促使学科研究能深入到课堂教学并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教研的“同伴互助”精神,还体现在当教师承担区级以上示范课或展示课任务时,2007年5月,张彩虹、王小韫老师在区级低年级语文教研活动中上了一节课,6月吴胜老师在品德与生活课课改研讨课承担了执教任务并参加了市级评优课。从试教到公开上课整个过程,执教者努力钻研,教研组组员共同研讨,互帮互助等方式,形成团结互助,共同参与的良好的教研作风。教研组的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同组教师之间共同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以继承为特征的”传、帮、带”,而是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创新,基本形式有: A交谈、讨论: 每组利用双周集体备课,围绕教学中存在具体的问题(问题可由组长提出,也可由其他教师提出)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有效交谈讨论中,收获教师个人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知识。教师、组长必须做好记录。教导处每月检查做好记录评价。通过教师讨论推进反思性教学和新课改精神的落实。 B协作: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为此学校在本学期开展组内合作研讨课,即由一个年级备课组共同承担一节课,大家共同研究、探讨、发挥集体的智慧、齐心协力,推出一堂高水平,高质量的研讨课,课后,主讲教师有教学设计,有反思,参与者评出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克服不足之处。  C帮助:充分发挥组内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的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全面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工作。 在表达与交流之中碰撞、冲突、理解,使共同的价值观得以生成。在这样的同伴互助中,教师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有着积极主动提高专业水平的热情,并诚心为他人提供借鉴和建立共同的专业反思。学校经常为教师提供相互观课和讨论教与学的常规,分享彼此的经验,表述不成功的经历和情感体验的机会,在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中从同事那里学到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得到反馈和建议,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也渐渐达成很多共识,并建立同舟共济的感情。2007年暑期学校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举办了教师校本培训活动,本着坚持“全员培训,全面提高”的原则,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以教师培训教师,教师交流合作,自学反思、共同研讨等方式开展活动;并注重培训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学校以校长为领头羊,各学科业务负责人,教研组长,部分青年骨干教师承担了本次培训任务。在活动时间安排上,我们采用“先集中,后分学科”的办法进行培训。内容有1观看有关教育教学新理念的录像,撰写学习心得。2观看师德报告会录像。撰写有关师德案例。3增强教师基本功培训,学习书法艺术,上交书法作品一篇。4增强教师基本功培训,学习简笔画,上交简笔画作品一篇。5进行教师素质培训,学会校园英语用语、校园网络应用系统。6以教研组为培训单位,分年级(学科),确定教研活动主讲人、制定研究计划,开展每周12次的校本教研活动及研讨座谈学校教研的核心之一“同伴互助”强调教师与校内外其他教师之间的学习互助、平等交流、经验分享和合作研讨,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备课组成员互相听课,并将此记录于校本研修报告册中,也积极参加区或市级教研活动,活动中积极发言,大胆提出见解,做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学校教导处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上升为教学专题研究,并作跟进式研究探讨,利用每周四的课题组学习进行专题训练:如:开展说课培训和说课评比活动,通过说课,培养教师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开展朗读训练活动,采取自选朗读和指定朗读相结合,课内和课外朗读相结合。形式活泼多样,使教师积极参与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增强语言感染力。通过小课题研究,以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方式,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发展。2007年初,我校语文学科承担了沙河口区语文作文实验项目,全校语文教师参与试验全过程,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学习、切磋,交流、生成新的见解与方法,看图作文教学研究在教师们的合作研讨中思路逐渐清晰,训练点愈加明确,教师在互助中提炼并总结出了作文教学中获得个性化素材的4种方法:从家庭生活中获取素材;从学校生活中获取素材;从社会生活中获取素材;从书本中获取素材。用在研究中专题研究小组经过学习、实验,共同总结出4种实施个性化作文的途径,即:循环日记运用;读写结合训练;游戏作文;创办多种形式作文展示栏目。经过领导专家的评审,一致认为符合学生特点,有推广价值,因此,学校目前在作文教学中推广这种作文教学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学校课题组成员如:于冬梅、于丽娟、陶红等教师先后在区执教作文研究课,推广作文实验研究成果。我校每个人、或每个年级组都根据教师、学生实际确定课堂教学专题研究。借助课题实验契机,力求以研促教,以教促思,立足课堂,着眼发展,更新理念,提高能力。在实验中,对于教师的普遍困惑,我们积极聆听专家讲座,以专家对校本教研的专业指导和理论支持,来实现教师专业引领。并及时做好总结报告,课题案例,论文等的撰写,使教研组内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统一,专业理论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3、班级管理中的互助、切磋在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往往也存在着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的封闭型,班级风貌各有特点,有的班级学习风气浓厚,班级学生成绩优秀,但是自理能力差,责任感不强;有的班级学生劳动观念强,学生爱干活,学生热情,但是成绩不理想;有的班级学生耍小聪明;有的年级之间管理不通气,学年组没形成一个大的团队;还有的年级段之间缺乏过渡衔接。如:幼小衔接、低年级与中年级学生的过度衔接;中年级与高年级之间的过渡;六年级与初中的过渡等都是教师间合作研究切磋的主题。学校经常组织班主任教师召开班主任某方面培养的交流,用教师培训教师,同时进行大组交谈、分组交流,研讨,包括教育学生、课堂教学、学生心理等各方面。六年级教师到中学的课堂中了解学生,小学一年级教师到幼儿园看课了解刚入学小朋友的特点等,通过一系列的互助形式,提高教师班级管理水平。4、交替引领,做同伴互助中头雁。国不能一日无主,同样教师集体也离不开一个英明的领导,没有他们集体将会成一盘散沙,任何工作会无从下手,甚至会使集体瓦解。作为教师群体更需要有人引领。通过建立核心力量,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让教师积极地融入集体,发挥集体的优势。我们注意发挥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出类拔萃的拔尖青年教师、业务精湛的中年教师的楷模带头作用,在同伴互助中成为凝聚教师的核心力量。并鼓励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引领教师。同时,我们也不忽视热心集体的教师,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宣传合作互助的气势,保证整个集体和谐发展,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当每一位教师都关心集体的发展时,合作精神便形成。佐藤学教授说,“学校成功的决定性要因在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合作关系的有无;教师专业成长的决定性要因也在于校内教师合作关系的有无。”当这种合作为每一位教师所接受,并成为教师内心的一种追求,便形成一种合作的文化。5、一徒多师,互助中迅速成长。青年教师是教育的后备力量。他们有深厚的知识功底,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培养青年教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当一位青年教师入校后,学校一般情况下都为其配一名业务上的师傅,以便引领他们快速了解教育教学的实际,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使他们在短时间成长起来。这种师带徒的做法,确实给青年教师以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也发现,青年教师在学习这个师傅的优点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学习了师傅身上的缺点,校正起来十分困难。在同伴互助策略研究中,我们大胆尝试一徒多师的师带徒的方法,充分利用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这一内部资源,发挥其引领作用,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服务。如:一名外语新岗教师,我们为其配备一名外语教学优秀的教师和一位班级管理优秀的教师做师傅,这样这名新岗教师便可以跟着两位师傅学习教学与班级管理等不同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师带徒,新岗教师的成长是迅速的、全面的。同伴互助促进教师共同成长。(1)建立新教师研修制。在校内,每学年开展新老教师师徒结对活动,实行多元化指导。让本校的骨干教师组成一个智囊团,分别负责指导新教师的某项工作(其中包括学习研究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研究教材、以及学习研究如何管理班级、如何进行道德指导和保健指导等)。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实现骨干教师价值的最大化,实行了“骨干教师跨班”制,让学校的各级骨干教师打破所任学科的班级、年级界限,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各个班级授课,发挥骨干教师群体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带动本校教师朝着业务型、科研型、学者型的方向发展,最终促进整个学校的和谐发展。第六方面 课题研究成果理论成果经过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为辅。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有效探索。依据课题分解,从课堂教学同伴互助研究;青年教师互助研讨;班级管理同伴互助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同伴互助研究四个维度开展研究。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同伴互助的互助形式:交流对话、同伴协作、同伴帮助。一、对话。对话的类型又可分为:1信息交换教师通过彼此间信息的交换可以最大范围地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从而扩大和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信息交换的主要途径有:信息发布会大家把自己拥有的信息公诸于众;读书汇报会彼此交流看到过的书、观点以及心得体会。2经验共享教师通过经验分享,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经验只有被激活,被分享,才会不断升值。经验分享的主要途径有:经验交流或经验总结会大家把自己的成功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同事分享、交流。3深度会谈(教学沙龙)深度会谈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无主题的。学校教学研究氛围浓厚,教师间有非常真诚的人际关系,大家彼此信任,互相视为伙伴(心灵伙伴),这样能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产生思维互动。这种自由的开放发散过程,会诱使教师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的,它会冒出和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4专题讨论(辩论)专题讨论是大家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意见辩护,同时也不断地思考和质疑他人的意见。大家互相丰富着彼此的思想,不断地提高自己和同事对问题的认识。知识也因此不断地变更和扩张。在有效的讨论中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如学校定期开展的读书交流会,在思想的交流中提高认识。经过信息发布会、读书汇报会、经验交流会及定期的会谈等途径,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是教师在相互补充,要求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帮助和指导新任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防止并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想象。二、协作协作是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新课程要求教师共同承担教研课题或教改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第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在学年、教研组的教学、教育中广泛应用。三、帮助帮助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指导新任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是教师中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中坚力量。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学校同伴互助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年轻教师通过多个师傅的帮助,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成长迅速,成为区小有名气的教学新秀。在教育教学中,具体应用广泛的互助形式有:1、交谈。教师之间经常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交谈内容,形成研究氛围。有时一个观点、一个具体的操作经验会令人茅塞顿开。信息发布会、读书交流会、专题讨论会、经验交流会等都是教师间的互助。甚至无主题的教育沙龙。都会诱使教师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的,它会冒出和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 2、看课评课。评课是同伴互助的重要形式。评课中发现上课教师的优点则听课教师得到启发,给上课教师指出不足则帮助他人进步。在合作中,教师思想交流是自由的,许多实用和创新的想法正是在合作中生成的,他们在合作中不断受到一些启发。3、集体备课。围绕校本研究专题,教师集思广益,共同设计教学,发挥每人的教学优势、个性特长,在互补共生中成长。教师有了互相切磋教学问题的伙伴,教师之间可以分享备课资料和课堂教学技巧,可以共同分析教学情况,共同磋商教学改进策略,以加强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关注和改进,同时也可以学习同伴的教学经验。 4、师徒结队。由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指导帮助新人,使之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5、同伴自由结队。这种形式非行政要求,教育教学伙伴间自己组织,开展研究活动。  同伴互助组织形式:校内同年级组,跨年级组的同伴互助;校内同学科,跨学科间的同伴互助;校际间的同伴互助,教学联合体的互助。教师同伴互助的方式与手段多种多样,可以是课堂教学观摩,可以是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建立学科教研组,同年级建立备课组,每门学科各个不同年级的备课组共同组成该学科的教研组。参与主体是教师,在人数上可以上两个也可以多个,教师组合上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教师组合,比如语文教师可以与同学课的教师组合,也可以与替他学科教师相结合;新教师可以与老教师或辅导教师组成一组,也可以新教师之间相互组合,教师还可以选择校外成员,与教育专家组成一组,无论是新老间、专家教师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的合作关系是互助,双方互惠互利共同进步。在研究中,也摸索出同伴互助的类型按照是否有明确的目的,分为有组织型和自发型两种形式,组织型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研讨活动,教师事先有具体、明确的问题有待解决,然后邀请同伴参与来帮助一起解决问题学校,包括教研组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都是有组织的同伴互助活动。如学校近几年针对课堂教学问题,自下而上提出课堂上要解决的共性问题,生成小的研究专题,根据专题,教师自愿结合,与同伴一起研究解决问题,我们称“三小活动”,即发现小问题,开展小研究,取得小成果系列科研教学活动。教师积极主动,研究氛围浓厚,在同伴间的研究中,不断解决教学问题,发展完善自己。 自发型是指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或学校管理者或同仁或专家)进行研讨,这种研讨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我们学校有着优良的校园文化,教师间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在闲课时间,教师随时针对教学中问题进行短时碰头,共商方法策略,随时研究,达到研究目的。按照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又分为技术性指导,合作性指导。其中合作性指导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教学实践,增强教师间合作,加强教师间的专业对话,促进教师的反思。这种指导被教师广泛应用,教师间,专家与教师间共同分析、共同讨论、并提出改进策略,促进教师对探讨的问题或课堂教学进行思考,亦获取解决方案与改进教学,效果也非常好。实践成果作为这一策略的尝试者、研究者,我们在研究的同时也收获着研究所带来的变化。我校从2006年11月开始启动对教师同伴互助策略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越发感觉到此项研究对于教师专业成长、

    注意事项

    本文(《同伴互助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