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古诗十九首》汉末文人的生存态度论文.doc
探析古诗十九首汉末文人的生存态度摘要: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中最成熟的作品。这组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其创作之时正值汉代儒学衰微之时,旧有的道德原则失落,主体意识觉醒,新的信仰尚未建立起来,因而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汉末文人的苦闷、彷徨等复杂的时代特点,真实地传达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内心情感,反映出汉末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本文将以十九首诗歌为线索,分析古诗十九首描述下的汉末文人的生存态度,试图了解朴素的语言下深层次的原因。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生存态度;社会现实;文学变化古诗十九首表现了乐府古诗人化的典型特征,深刻描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活着却无法改变社会,内心的挣扎和不屈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而发人深思,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饱含哲理,读了多次之后,让我对生命、时间、人生价值都不断有新的思考,是不可以多得的精神食粮,值得我们的关注。 本文将以十九首诗歌为线索,分析古诗十九首描述下的汉末文人的生存态度,试图了解朴素的语言下深层次的原因。 运用社会学、哲学、美学、文艺学等理论,通过文献法和研究法对具体诗歌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盖一言之,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深入研究它的本质,然而更好地感觉古诗十九首的内涵和意义。 一、汉末文人的社会形态人生态度1.伤时光之易逝,忧生命之短暂一年四季的更迭,总是在周而复始的进行着,春去春来,花开花落,是自然的规律,仿佛有什么不可捉摸的某种东西在支配着这一切, 冥冥中似乎他们也好象感觉到什么了。一草一木的萌芽、繁盛、枯萎、凋零, 与生命的历程是那么的相似, 在这些已对生死有所觉醒和正在觉醒的文人们不可能感知不到1。因此, 碧草郁树、江上芙蓉、兰泽芳草、庭中奇树、萧瑟树木、惨凄冰霜、凋零兰叶使人们感知到了“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 将随秋草萎。”因此才会有众多的惜春、伤春,叹悲秋, 恨寒冬。面对春天大好时光, 美好景色, 他们会留恋、珍惜、享受青春生命的快乐, 而秋风萧瑟、寒冬凋零, 使他们感到生命的脆弱、悲哀与无奈, 而这些文人在失意之时、相思之际、悲叹之余, 就会把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这四季荣衰紧密联系在一起, 或兴或反衬都是他们内心忧患的生命意识的真实流露。不论是“青青陵上柏, 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中的“涧中石”, 还是“良无盘石固, 虚名复何益”中的“坚固盘石”, 或是“人生忽如寄, 寿无金石固”中的“金石”,或是“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中的牛郎、织女星, 这些石、山、水、星、月, 对古人而言, 尤其在这些文人看来虽是自然存在, 但在他们印象中它们是坚固、永恒的, 对于这些所见的永恒浩大相比, 人的生命却如朝露、浮尘般卑微, 所见的宇宙万物越宏大, 自己所观之感受就觉得越显渺小, 在这种永恒与短促有限的生命对照中, 在这种巨大反差中, 在那失意的人生中, 他们除了无奈悲叹, 还有更多的无限感慨。生存与死亡这组矛盾是这些游子文人对生命意识有了觉醒之后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宇宙的浩大、永恒与短暂、卑微, 除了让人感到无奈、悲哀之外, 人怎样在有限的人生中摆脱死亡的痛苦、恐惧, 去享受生命和人生呢? 2.生命短暂,应追求美好事物 古诗十九首中对一些生命短促动物的描写,如促织( 蟋蟀) 、秋蝉( 寒蝉) 、蝼蛄等, 从这些短促生命动物的描写, 实际上也是他们对自己生命短促的关注,把这些动物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进行了参照比较,从而感觉到了人生的短暂, 这些生命短促的动物的描写寄托了作者的人生苦短的哀叹2。古诗十九首的文人不写长寿的动物,这确实与时代和人们对大自然、对动物生命的认识, 在与人的生命对照中, 从感知人生之短促而唱怨歌到明白再长寿也有尽头的无奈, 从而奋起只争朝夕、有所作为,对功名利禄、人生价值、远大志向的渴望与追求,受儒学进取功名意识影响。因此生命忧患意识, 即使是直面死亡。应该说动物的生死, 与人的生死较之于四季更替草木盛衰, 虽没那么直观和明显, 但它对启发人们对自身的生命意识的关注却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这之前,把人的死亡直接入诗的现象是较少见的,虽然古诗十九首中对“丘坟”、“古墓”中的死人死因没有具体交代, 但是对于中、下层文人、寒族来说, 失意、落魄已让他们深感人生苦短, 而要直面“丘坟”、“古墓”,这种对死亡逼近的惊骇、恐惧则更让他们感到怵目惊心,因此文中作者对于死亡的描述主要联系自己个人命运的有感而发。3.家庭情深,又离别、怨恨重重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主要是东汉末年的一群无名的中下层文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失意的中下层文人无奈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生命、自身存在的关心上,在诗歌创作中抒发人之常情,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沿继了汉代士人怀抱政治热情,追求功名的文化心态3。因而古诗十九首中由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喟叹得来的或及时行乐或自勤自勉的种种反应。古诗十九首中的士子们必须通过上层权贵的荐举才能入仕。大多数毫无背景的中下层文人便不得不奔走交游,到处拜谒官僚权贵,去谋求个人的前程。然而当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妻室之后,等待他们的却多是仕进无门,一事无成。文中通过对飞燕、鸿鹄、鸳鸯、胡马、越鸟、鸿燕、孤雁等动物生命的描述,寄托、象征了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对亲人、故土的刻骨铭心的思恋之情。古诗十九首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游子思妇诗4。在我国古代,思妇伤怀是一个相当传统的主题。“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这其中落寞无偶的孤独感,而因为文中主人公的自我安慰,更加显得伤感、沉重啊! 通常夫妻应是相厮相守最亲近的人。特别是生活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的妇女,她们不可能像现代女性那样,可以去去参与各种社会工作或进行社交活动。结婚以后丈夫就是唯一的情感交流者和寄托者。丈夫远行了,自己唯一的依靠都没有了。对生离,感到的是空间间隔的遥远和时间间隔的漫长,漫漫长路仅仅靠与夫君相见的信念来支撑,但是人生恰恰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竟是那么短暂易逝。这份孤独真如在大漠中独行的旅人时时被死亡提醒般的恐惧。思妇饱含孤独之痛、寂寞之苦大体都是相同的,只是她们表达痛苦的方式不同而已。与思妇相关联的是游子,游子们的孤独似乎比思妇的孤独更有许多异样的味道。因为思妇多是单纯的闺中思夫的孤独, 而游子却多了一层在人世间、异乡的人群中那种无助少援的孤独。 二、分析产生上述观点的原因 1.汉末社会现实的影响 汉末朝纲混乱,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宦官外戚交替专权,统治阶级日益腐败,朝廷卖官鬻爵事件不断,社会混乱不堪。而正直的官员和谏议大夫多被迫害甚至杀戮,外戚宦官把持朝政5。文人读书而没有功名亦无法改变,本身对文人就是一种自尊、自信的伤害,文中的中、下层文人更关注的是人生、生命、个人感受、价值这个层面上的东西, 而且发现自己的命运与时代的关系怎么会以一种特殊方式来联系。加之生活的困境,惨淡的生活,百姓生活于水火,而文人的无力更加让文人无地自容,只能哀叹,转向自我的世界。不论黑暗的时代没有英雄的用武之地, 于是他们哀、怨、悲、叹, 于是就成就了古诗十九首。 2.汉末社会思潮的影响 汉末的社会黑暗,给文人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和痛苦,文人不得不变做出改变,经济的压力和仕途的无奈,让他们发出了各种感慨,敢于直面过去的规则教条,推动了思潮的发展。汉末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社会性的, 这就是社会人伦秩序和价值体系的重建问题。西汉初年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后, 到西汉中期武帝时代达到了空前的强盛。封建大一统的局面全面形成。随着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发展, 文化思想上的专制统治也明显表现出来。其标志则是武帝刘彻按董仲舒的建议, 实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政策。在儒家思想变成社会统治思想的同时, 经学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 明经取士成为两汉官吏制度中一项重要内容。这样,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社会人伦秩序和价值体系便初步建立起来。这一方面带来的是社会的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 另一方面也由于社会整体人伦秩序和价值体系的全面建立, 带来了社会的安定。整个社会成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 都似乎是在一种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按着既定的思路和方式在寻求着生存和发展。这种局面经过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的政权交替得到简单调整之后, 到东汉初期达到了顶峰。但好景不长, 到东汉末期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表现得日益尖锐、激烈, 尤其到桓、灵之际, 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党锢之祸”发生之后, 宦官控制了朝政, 一批大臣接连遭到杀戮。卖官鬻爵, 贿赂公行, 汉末政治的腐败和堕落在其王朝即将灭亡的前夕达到了顶点。这样, 两汉社会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伦秩序和价值体系便也随之分崩离析了。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也面临着当时知识分子自身那样的选择, 处在“焦虑”之中。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日趋塌陷, 新的思想和理论支撑点却没有找到。社会一片混乱。正如史家所评论的那样, “自桓、灵之间, 君道秕僻, 朝纲日陵, 国隙屡启, 自中智以下, 靡不审其崩离”,“世之衰也, 上无明天子, 下无贤诸侯。君不识是非, 臣不辨黑白”。社会由安定走向混乱, 由有序走向了无序。汲汲皇皇, 不可终日, 矛盾、焦灼、空虚、孤独, 这可以说是整个这一时代的人们的共同心态, 何况是那些与社会的命运息息相关的知识分子呢?社会的发展没有了既定的规定性, 知识分子自身的发展也失去了原有的基础和既定的规定性。他们似是被抛向了茫茫的宇宙, 没有一点依托和把握。它在情绪上的直接表露更是孤独。汉末广大知识分子正处在存在主义哲学所描述的“自由”面前。可是, “自由”并不总是那么诱人的, 相反, 却常常令人感到焦虑和恐惧。萨特说“焦虑”是人对“自由的意识”便是这个意思。国内一位学者在介绍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时也说: “自由原本就是一种刑罚。面对这种所谓的自我选择和自我把握的自由的自由存在,亲在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惶惶失其所在,感到无家可归,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恐惧”。这正是古诗十九首所表达出的那种孤独无依之感。他们慨叹“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 奄忽若飚尘”。迷惘的心绪不由得使他们哀叹“四顾何茫茫! 东风摇百草”。他们拼命想在历史的漩涡中抓住一根救命的绳索, 寻找一分的安定。可是, 这一点愿望他们也终究难以实现, 于是, 他们转而想起故乡这最令人安定的根、居家这令人安定的窝、显达这能暂时平衡心理倾斜的砝码、宴集诗酒这瞬间的心灵慰藉。对古诗十九首中的那一份深深的孤独伤痛, 海德格尔、萨特等这些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在上千年之后的另一个地域有了深深的领悟。我们借着他们的领悟, 也终于对古诗十九首的孤独伤痛以及他们共同的“焦虑”有所理解了。 3.汉末文学变化的影响 汉末的文学思潮开始关注社会,而逐渐摆脱经学得束缚,把对外部事物的关注转变为对自我的内心的一种安慰。古诗十九首的孤独伤痛与汉末士人的生存态度,在迢迢牵牛星中诗人遥望星空, 看到牵牛和织女二星离得并不是很遥远, 而是“盈盈一水间”,竟也是“脉脉不得语”,这孤独有空间的距离造成, 更多的是来源于人的心底。独守空床者孤独, 浪迹天涯者孤独, 在官场上孤独, 在欢歌宴饮中亦孤独。总而言之, 居也孤独, 行也孤独。喜也孤独, 悲也孤独。这无尽的孤独常裹得他们透不过气来。因此他们想藉爱情、友情、亲情、乡情来排解,用及时行乐来排解, 用醉生梦死来排解, 用诗的清醒与迷狂来排解, 终于吟成了这千古绝唱十九首。我们从作品出发联系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便可知。通过对热衷仕宦、歌咏爱情、友情的分析,可以看到游子们的不同的经历、境遇出发, 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地点所产生的不同心理反应的具体表征。这一突出的社会生活现象, 正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十九首的语言, 篇篇都表现出文人诗的特色, 其中思妇词不是思妇本人自己所感受,而是通过游子虚拟出来的。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 通过自身感受, 设想到家室的离思, 因而把同一苦闷, 通过不同的角度得于表现,孤独伤痛的最直接的来源便是其诗作者那些游子们受压抑的心底。这给当时的读书人带来了希望和振奋, 同时也鼓励了青年人读书、游学的风气,东汉末年的游学和宦游风气之盛是以往任何时代所没有的。在这样特定的时代, “游子”便有了特定的历史内涵,他们不单是出行的旅人或游学的学子, 而更多的是宦游失意的士人。这个特殊社会群体所普遍、经常共有的失意孤独心态,恰恰是弥漫于古诗十九首中那种孤独情绪的直接原因。这个深层的社会原因就是汉末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焦虑,就是“对自由的意识”。而汉末知识分子的“焦虑”正是一种“面对未来的焦虑”。因为, 这些人所关心的是将来怎样的问题, 而不是面对过去的忏悔, 不是昨天已然而今天不然的问题。未来的社会走向何方? 我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将是怎样的? 这才是汉末动荡年代知识分子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东汉末年的知识分子正是生存在这种“面对未来”而无所适从的“焦虑”之中。东汉王朝建立之初, 为加强统治、巩固政权, 进一步发展了西汉中期以来的养士、举荐、征辟制度。这一制度确实鼓舞了读书人的“进取心”。但是, 随着整个东汉王朝的日益衰败, 这种取士制度本身的流弊也日趋严重。知识分子们的进身之路不再像以往那么畅达。首先是各级官吏在察举中的舞弊行为愈加猖獗。史载, 东汉和帝之后, “州郡牧守承顺风旨, 辟召选举释贤取愚”。顺帝初, 河南尹田歆所察举的六名孝廉中, 由当权贵人勋戚指定者就占了五名。从而致使许多士人“奉货而行赂”。其次, 与此相应的, 知识分子内部的学风也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问题。比如当时家传欧阳尚书的弘农杨氏, 从杨震之后, 四代为三公; 传孟氏易的汝南袁氏, 自袁安始, 四代有五人位至三公。于是, 家学成为显学, 许多读书人便把投靠名师, 盗取虚名当作了进身的捷径。这样, 读书人间的竞争就自然失去了昔日的公平。以上是汉末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 即自身发展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多数是茫然的。因为, 他们正面对着将来, 作为现在的读书人依照以往的人生发展逻辑将变成未来的官吏。然而, 这个逻辑现在已经失灵了, 进身的通路已没有了秩序。他们都是前途未卜, 就像空中的氢气球, 不知会飘向何方。既然如此, 那么读书的他, 这个“现在所是的人”也就不能构成他“将来要是的那个人的基础”。同时, 也“没有任何一个现实的存在物”比如学识、德行等“能够严格规定”他们即将是官吏或是什么。他们不能预见自己的命运, 却以自己将来的身份关心着这将来,从而深深地陷入到了“以不是的方式是他自己的将来”的“焦虑”之中。三、结束语 古诗十九首探索反映了汉末社会文人思想大转变,一方面沉重的感叹着人生无常,生命短促,同时又以严肃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使命感,这些作者,在各种各样的价值取向中,更加看重生存的价值。人生苦短,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是也是对自己的理想的表达和追求,对自己的劝勉和抚慰,在看不到的生命里,积极的追求和努力。虽然当时社会生活比较混乱和黑暗,但文人的生存态度得到了进一步解放,文中流露出深沉忧患和和对生命的觉醒,对人的生存态度有了新的认识,人性得到了解放,是中国文学新时代的开始。 参考文献1 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M.作家出版社,1957. 2 许晓晴.论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象与主题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1.3 朱自清,马茂元.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2.4 黄敏,肖伟.论古诗十九首之过渡性M.湖北社会科学院,2007, 5(136).5 曾惠莉.论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