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日常生活的诗意化与意义化——铁凝创作的中和之美.doc

    • 资源ID:3927669       资源大小:2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日常生活的诗意化与意义化——铁凝创作的中和之美.doc

    日常生活的诗意化与意义化铁凝创作的“中和之美” 【摘要】铁凝以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化和意义化的创造性抒写,实现了对诗化小说叙事传统的继承和超越,是对当下日常生活叙事中诗意消解、意义流失的补救。其极具东方美学风貌的“中和之美”的审美建构,涤荡污秽暴力的美学褊狭,是对当今文学创作中审丑与审美失衡的纠偏。铁凝创作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审美价值提供了当代文学所缺乏的东西,对建构文学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开启了新世纪文学通往艺术审美的回归之途。【关键词】铁凝创作,诗化小说,中和之美,审美价值目录一、日常生活的诗意化与意义化4二、“中和之美”的审美建构 7参考文献 10当我们从审美层面回顾新时期文学的时候,其美学嬗变实在是太丰富、太频繁了。众多眼花缭乱的“文体试验”和应接不暇的“文学先锋”,一系列的断裂、求新、突破、变异、世俗化的美学嬗变不由得引起我们无限的感慨和诸多的思考。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古典传统的“中和之美”被一种骚动不安的强烈焦灼所冲击所改变所遗弃,中国文学强大的抒情传统和“温柔敦厚”的美学品质在新时期文学中已寥若晨星。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日益复杂和多元,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期待视野的不断变化,文学价值评价标准的日趋多样,新时期文学的审美建构在多种力量的牵制下表现出那样的暧昧不明。那么,从审美层面对铁凝创作美学价值进行分析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铁凝诗化小说叙事风格的梳理、对其“中和之美”的总体审美追求的挖掘,进而讨论新时期文学中诗性失落和审美褊狭的问题。一、日常生活的诗意化与意义化铁凝是新时期文学中最善于建立自己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初登文坛的铁凝就是以充满抒情诗的意境的独特形式美感的哦,香雪征服读者的。雷达曾评价:“铁凝是把生活的块垒抱在怀里,用自己的心溶解成情这种流水般、月光般的东西,再凝结成自己的小说; 她喜欢把诗歌、散文的因素融化在小说里,形成一幅幅意境深邃的画面; 她不长于冷静的客观描写,而偏重于主观感受的诗意抒发;我们还看到她不善于写政治、经济内容浓厚的现实关系,而善于写道德和情感范畴的微小波澜。”这香雪时代铺就的真善美的创作底色和诗意化的追求始终贯穿在她的整个创作中。因此,她的小说在反映生活的广度、思想的深度及艺术表现的奇绝上也许不是当代作家中最为深刻的,但是她以对“人类的关爱与生命的体贴、捍卫人类灵魂的崇高和尊严”为宗旨创造出的表达人类大美的文字,那才华横溢、不拘一格、轻盈妙曼抒情诗魂,充满诗情画意的清新、俊逸、淳美、细腻的散文化、抒情诗化的小说叙事在当代文坛是独树一帜的。梳理现代以来的文学史,我们会发现,诗化小说的叙事传统虽然不是文学叙事的主流,它也是由众多的文学家甚至大家所继承和传承的,鲁迅、郁达夫、废名、沈从文、萧红、孙犁、茹志娟、汪曾祺、铁凝等。他们虽然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更多的表现为继承中国小说的抒情传统,以作家个人的真实性情和个性化的表达,把心中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对人性中真善美的希冀、追求,用充满诗意的画面传达出来,在现代以来中国文学充满革命和断裂的现代性进程中葆有了文学的真谛和美学的光彩。铁凝继承了现代文学这一诗化小说叙事传统,但她赋予诗化小说文体以更多的社会性和现实性的承担而做出可贵的超越。她的诗化小说风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孙犁的影响。铁凝的小说继承了这一诗情画意的抒情传统,在创作精神、叙述方式、语言偏爱、思维角度、地域特色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都表现出清明高远、晶莹剔透的荷派文风。在孙犁“荷花淀”系列小说的湖光苇影中,不仅使我们领略到生活的美和人性的美,也让我们领略到革命的豪情、战斗的诗意。孙犁用诗一样的抒情笔调描绘过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和美到极致的女性形象:水生嫂们月下编席的美丽倩影,使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生活的诗意和坚毅美丽的灵魂永驻文学史册。哦,香雪等小说深得荷花淀派抒情小说的神髓,这篇极富天籁感的短篇小说带给人以极大审美满足,一扫当时伤痕、反思文学的沉重的痛苦和冷峻的严肃,在新时期文学中首先独树一帜,体现了审美意象的转变,给新时期文坛带来清新纯美的意境和诗风。哦,香雪、孕妇和牛的结尾都有一段情景交融的诗一般的景象呈现:她站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的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唱歌。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 月亮原来是这样的! 桃树原来是这样的! 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哦,香雪)孕妇和黑在平原上结伴而行,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住的抚摸它,它就拿脸蹭着她的手作为回报。孕妇和黑在平原上结伴而行,互相间检阅着,又好比两位检阅着平原的将军。天黑下去,牌楼固执地泛着模糊的白光,孕妇和黑已将它丢在了身后。她检阅着平原、星空,她检阅着远处的山近处的树,树上黑帽子般的鸟窝,还有噪杂的集市,怀孕的母牛,陌生而俊秀的大字,她未来的婴儿,那婴儿的未来(孕妇和牛)这两段几乎相近的情景交融的诗意化的文字,在明丽、轻盈与凝重、温润中,把大自然的优美、恬静和人性的纯净、完善和谐地融合成一体。所以,铁凝初期的作品虽属单薄和稚拙,但立意谋篇毫无匠人俗气,字里行间掩饰不住时而闪耀的纯美和诗意,优美、清丽而又诗情昂扬的笔致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北方城乡特有的风俗画,而在这诗情画意之中所传达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的善、别具一格的画面、款款动人的优美乐章,具有一种铁凝式的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就是大浴女那样充满激烈的情感冲突和灵魂拷问小说,铁凝也竭力克制住了女性的弱点,以巨大的承受力、韧性和包容心使饱受情感伤害的尹小跳战胜了偏执的情感,战胜了仇恨,战胜了内心曾有的罪恶感,走进内心深处的花园,那儿青草碧绿泉眼丰沛,花枝摇曳溪水欢腾。白云轻擦着池水飘扬,鸟儿在云间鸣叫,充满着清风和爱意。这种美丽静谧的抒情情境在笨花中更是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笨花虽然是一部宏大叙事的小说,按照传统长篇小说的写法来架构故事,但它不是很充分的写实,铁凝有意回避了很多污秽的丑陋的东西,而着意于对乡村大地所蕴含的善良、正直、真诚、美好及中华民族坚韧生存、顽强不屈的精神的揭示,那与田园气象一道远去的纯朴和真情的书写,是那样的令人回味和神往。小说并没有紧紧围绕宏大叙事的主线展开故事,而是采取信马由缰的巡礼式书写方式,从笨花村的黄昏、日常生活、邻里情谊和各种风俗庆典,从笨花村写到保定、武汉生活的形形色色,她不仅是为向氏家族一家作“家族史”,而是为笨花村的日常伦理生活、为整个冀中大平原的风土人情做传。小说扬弃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结构间架,在宏大的民族风云史的背景上,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幅惟妙惟肖、有色彩、有声调的世俗画和风俗志,一些章节如诗如画,具体表现铁凝现实主义诗意化的特征。笨花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静写动”,那些蕴涵丰富、生动优美的对民俗、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北方乡村的特有安稳沉静、和谐共生的生命状态和生存伦理。而且,笨花中的多处描写,浓郁的乡土情怀和抗日战争的民族豪情的交融,都让我们想到了孙犁的风云初记的品格,堪称是对土地和农民的深情咏赞,在凡人生活的描述、灵魂的折光中,表现出一个民族深沉的底色。与萧红的呼兰河传中凄清婉丽晦暗沉重的日常生活景象、孙犁的风云初记中那为迎合战争需要的纯化提纯的日常生活相比,笨花更具生命的质感和生活的暖意,作品闪耀着诗意光华,而且小说于细小和幽微之处开拓了历史的纬度,创作出一种静谧安详的“中和之美”的艺术格调,构成了整部长篇小说气象万千的风景。长期以来,中国文学都把现代性的启蒙叙事作为宏大的主题来完成,把对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的重视当作文学的第一要义,日常生活叙事则被当作边缘和末流的小叙事不被重视。铁凝对诗化小说传统的继承与对当代写实性叙事的超越,就在于她赋予日常生活叙事以诗意化和意义化,使传统的诗化小说叙事的疆界和意义承担得到极大扩展和提升。同时,铁凝也完成了一个重要的美学承担:她把二十世纪绝望文学所摧毁的人的信心和希望重新找了回来,把溃败的人的形象在笔下坚定地呈现出来。铁凝以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化和意义化的创造性的抒写,实现了对日常生活叙事的穿越和超越,延续了文学的崇高性和责任感,这就是铁凝的诗化小说叙事文体对当代文学的独特贡献和价值。所以,贺绍俊认为铁凝的写作“始终是尝试着将宏大叙述与日常生活叙述统一到她的笔端,她以这种尝试成功地化解了文学上的二元对立模式。通过家族史或乡村史去反映整个民族的精神史和文化史,是这些年来的一种写作趋势,这本身就是一种宏大叙事的架构。铁凝的这部作品关涉到二十世纪以降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变革和中华民族最深重的灾难,但如此宏大的主题却是通过华北平原的一个小山村里日常生活的肌理展示出来。书名暗示了作者的追求,笨与花的组合就是笨重与轻柔的组合,而小说通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将伟大与平凡、国事与家事、历史意义与日常流程融为一体了。”铁凝诗化小说叙事文体,赋予了日常生活以诗意化和意义化,具有更多的社会性责任和现代性的承担,既是对传统的启蒙叙事中日常生活诗意缺乏的补救,又是对当下日常生活叙事中诗意消解、意义流失的纠偏,极大地扩展和提升了传统诗化小说叙事的审美疆界和意义价值。二、“中和之美”的审美建构与铁凝诗化小说的叙事风格和谐一致的是她“中和之美”的审美建构。如果说诗化小说的文体风格是铁凝更为个人化、感性化的天性流露,那么“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是铁凝更为理性化的、有意识的文学表现,它凝结着铁凝把儒家与道家、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和谐融合的文学大气。前面已经谈到,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因承载超量的非文学的东西而显示出表意的巨大焦虑,传统文学的“中和之美”被一种骚动不安的强烈焦灼所冲击所改变所遗弃。因为,“现代性运动的最大特点是整合,在追求统一性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在融通自变方面十分拘谨,唯恐失去自我。后现代思潮的突出优点是裂变,摧枯拉朽,气势磅礴,若论容物成务,恰恰是其所短,在沉潜涵养方面披露出明显的缺憾。一个思想,不仅应该自强不息,而且应该厚德载物;不仅应该披坚执锐,而且应该沉潜含玩;不仅应该与时俱进,而且应该原道知反。先后两种思想文化,缺少的都是归化精神。”很突出的一个表现是,中国现代文学以来所开启的两大叙事传统:即启蒙叙事传统和日常生活叙事传统就如同两条泾渭分明的、互不相容的河流,直到新时期作家们深层意识中还不能彻底摆脱传统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时下文学的喧嚣浮躁和急功近利更使作家严重缺乏沉潜精神,“中和之美”成为无暇顾及的盲点。“中和之美”是铁凝创作贯穿始终的文化底蕴和美学追求。铁凝的创作虽然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但她的文学立场、价值观念、创作风格仍处于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铁凝在1975年的处女作会飞的镰刀中就表现出可贵的和谐思想。四季歌虽然是一个短篇,但它以博大的宽容和爱使人们走出了“文革”荒唐时代的痛苦。就是描绘蹉跎岁月中知青的生活,也显示出铁凝对“中和之美”的可贵探索。村路带我回家在对自然的诗意描绘中隔离了上山下乡的政治性、革命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在远离城市政治喧嚣的东高庄,土地、河流、玉米、棉花、知青点,知青乔叶叶、宋侃、尤端阳和东高庄人金召、盼雨等人组成了一个从容、自然、安详、平和又真挚的世界,小说描写主人公乔叶叶下乡、扎根,由不习惯到习惯再到热爱乡村生活的经历时是那样的纯朴动人,蕴蓄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的深意:乔叶叶还没来得及注意春天是怎样变成秋天的,秋天就来到了她的田间。她腰里系一个大棉花包,尽量显出利索地摘着那朵朵溢出碗儿的雪白的棉花。干硬的棉枝划破了手背,她忍住痛,一声不吭,因为金召就在不远处。摘累了,她把一包包棉花堆在地头,然后躺在温馨的棉花堆上看天。这时蓝天就像一个大房子,把所有的人都包容进来。她一时觉得天很大,一时又觉得天很小。她觉得人在这个大房子里都该相处得很和美,人们都在静悄悄的做着美好的事情。即使揭露人性的丑恶和生活的血污一面的玫瑰门、大浴女,铁凝也极力以“中和之美”的标准约束着自己的笔墨,对人性中潜在的仇恨和报复予以极高的警惕。她揭露了文革中人类恶魔性的爆发和令人发指的表现,但也揭示出这一表现的特定的时代和历史条件。对于方兢的报复心理和放纵的行为最终给予了精神上的宽恕,对作品中女性负面的批判也采取了柔软的方式。大浴女简直就同塞尚的同名油画有着相同的审美意蕴:它是一幅世间万物的大和谐图,其诗性的飞扬和理性的反思使她笔下的人物获得了生命的深度,呈现出安定感和永恒性。“中和之美”的表现并不是铁凝对“恶”的姑息,而是让人们更切肤地感觉到爱和宽容、和谐与美好的品德和理想的培育是多么的艰难又是多么的迫切!“中和之美”的“审美情结”,是以作者巨大的心理能量为依托的。把艺术审美的两极如激情与理性、超越与现实、透明与浑浊、传统与现代、善与恶、美与丑等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作者博大的艺术心胸。这在笨花中得到集中的体现和明确的张扬。笨花中首先出现的是一幅“前现代”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的图景:一望无际的海洋似的棉花地,满带野性的湛绿的大庄稼,烂漫生长着的、散发着清香气息的野草、野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过着俭朴、结实、温润、平凡的日常生活,沿袭千年的中国传统中和文化和日常伦理的规范,形成了人们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人们风俗俭朴,人伦有序,互助互让,互爱互帮,和谐共处。在这里,铁凝把儒家的实践理性和道家的逍遥无为优势互补,成为“中和之美”而达到天、地、人、道的和谐统一。小说中的贯穿人物向中和的命名就体现出铁凝中和文化的寻找和发现。向中和是向喜走出农村后对自己的再一次命名,表明了他的文化坚守和人生立场。从军后的向喜因忠勇孝悌、带兵有方,被提拔为少将旅长,但他的为人处事就如同他对自己的重新命名:中和仁义,顾全大局,做事讲原则。面对那么多利益选择,他稍微偏向一点就可得到更多的实惠和显赫,但他坚守住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他并不是一个革命的英雄人物,也没有什么高远的政治主张,但他每一次选择,如宜昌兵变后到孝感督战,日本人占领保定后退守到笨花的粪厂,都是那样符合我们民族的传统正义和道德,是那样的大义自尊,充满民族气节。铁凝认为这种根源于民族传统的“中和思想”,“是一种本能的、非常深厚的力量。他坚守有内心的道德秩序,虽然这种秩序只有一点点基础。他不是豪杰,不是英雄。但他有自己的气概和气节,保住了自己的尊严。最后他所有的选择,在被动时代还有积极的美德。从这方面来讲,这种半自觉不自觉地选择,小人物在乱世面对更大的利益诱惑的时候做选择,会更加艰难。而支撑做这种选择的,是一个民族的底盘,是沉重的而不是飞扬的。”铁凝创作的“中和之美”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和美学精髓的展现和弘扬,可以成为我们认真反思文学史上因过度的“进步”、“革命”观念的支配而造成优美文学传统断裂的缺憾,对新时期文学“被任性与仇恨奴役的单向度写作”的危害找到了救治之方,这种散文化、诗化的抒情小说形式正是传统的民族情感的积淀和溶化,使我们感受到特定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情感。总之,铁凝把敏感的时代精神和与之相适应的完美形式和谐融合后形成极具东方美学思想和风格的“中和之美”,这种铁凝式的继承优秀传统的创新,实现了文学与时代精神之间的美妙平衡把新时期以来文学屡遭诟病、险境丛生、歧义纷呈的局面推到了一个崭新的和谐、自然的高度。在这个意义上,铁凝创作的“中和之美”就显示出它独特的文学意义和美学价值,她提供了当代文学所缺乏的东西,即她的创作能够激浊扬清,涤荡污秽暴力的美学褊狭,有效地缓解着世纪之交的喧嚣浮躁和被无限夸张了的欲望和绝望,扭转了当今文学创作中审丑与审美的失衡,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把一个光明而温暖的期待和前景带入新世纪的文坛,开启了新世纪文学通往艺术审美的回归之途。铁凝的创作更代表了人们在21世纪需要精神的稳定性、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对话融合的现代性诉求。它显示出了多元复合后的当代中国在全球化挤压下、在政治、经济、文化所逼压出来的一种带有全球化的文化现象,这应该是21世纪中国文学叙事的主流。参考文献:1雷达.蜕变与新潮.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年版.2凡人的心灵折光民族的深沉底色长篇小说笨花研讨会发言摘要.长城.2006年第3期.3栾栋.文学归化论说“圆通” .文学评论. 2006年第4期.4铁凝,王干.花非花人是人小说是小说关于笨花的对话.南方文坛.2006年第3期.5白烨 铁凝.关于笨花的对谈N .文汇报,2006年1月23日.6铁凝.笨花里的世俗烟火N.新京报,2006年1月20日.

    注意事项

    本文(日常生活的诗意化与意义化——铁凝创作的中和之美.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