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V1V2”式句法、语义分析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3927231
资源大小:58.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史记》“V1V2”式句法、语义分析毕业论文.doc
目 录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3前言 41 本文研究对象、范围、方法以及数量统计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范围 41.3 研究方法 51.4 数量统计 52史记“V1V2”式句法、语义分析 52.1 “V1V2”式的结构、语义分析 52.1.1连动关系 52.1.2 省兼语关系 62.1.3联合关系 72.1.4偏正关系 82.1.5动宾关系 92.1.6动补关系 92.1.7主谓关系 102.2 “V1V2”式作句法成分分析 102.2.1 作主语102.2.2 作谓语112.2.3 作宾语112.2.4 作定语 112.2.5作状语113史记“V1V2”式语用分析 123.1连动关系 123.2省兼语关系 123.3联合关系123.3.1一般联合关系 123.3.2特殊之“同义连文”关系133.3.3特殊之“反义连文”关系133.4偏正关系133.5动宾关系143.6动补关系143.7主谓关系14结语 15参考文献 16后记 17 摘 要:“V1V2”式是两个不相同动词直接连用在一起,而不借助任何虚词的语言形式。“V1V2”式结构类型丰富,语义关系复杂,对这结构的理解是否正确影响到对古籍的阅读。史记中“V1V2”式十分丰富,本文对此书中列传部分的“V1V2”式进行了封闭性考察。本文对史记列传部分中的“V1V2”式进行了频率统计,并概括出七大类结构关系:连动关系、省兼语关系、联合关系、偏正关系、动宾关系、动补关系、主谓关系,其中联合关系又细分为“一般联合关系以及两种特殊的联合关系”三种小类。尝试性从句法、语义、语用三平面对“V1V2”式这一语言现象进行立体分析。关键词:史记;V1V2式;句法;语义;语用 Abstract: "V1V2" structure i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wo different verbs without using any function form of language. The types of "V1V2" structure are abundant and it owns complex semantic relationships. Understanding these structure correctly is related to reading ancient books. The "V1V2" structures in Historical Records are extremely plentiful.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V1V2" structure in collected biographies of Historical Records. After analyzing the statistic data of this sturcture in collected biographie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seven types of this structure: comovement relation, deletion compond words relation, association relation, relation in modification-center structure, verb-object combination, dynamic complementary relation, subject-predicate relation. Moreover, assocoation rel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general assocoation relation and two other special assocoation relations.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n "V1V2" structure in the syntax, semantics, pragmatics aspects.Keywords: Historical Records; V1V2; syntax; semantics; pragmatics前言 “句子的意义不是单个符号意义的简单相加,要表达或理解一个句子的信息,不仅要掌握单个符号的意义,还要知道句子中符号之间的结构关系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体现,从而把握住整个句子的表达或理解。”1可见,把句子划分成有效的语义片断,对我们理解或表达是至关重要的。史记中有大量的两个不相同动词直接连用的语言现象。如: 1)魏信陵君亦矫寺晋鄙军往救赵。(P464) 本文例句均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乃罢而引归。(P720) 3)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P420) 4)臣得罪于秦,惧而遁逃,无所容迹。(P446) 5)即不为河伯取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P732) 6)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P494) 7)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P406) 8)遂饿死于首阳山。(P390) 9)及其女弟李夫人卒后,爱弛,则禽诛延年昆弟也。(P726)“往救”、“引归”、“耕织”、“遁逃”、“漂没”、“仰视”、“求救”、“饿死”、“爱弛”等式两个不相同动词连用,V1和V2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有没有规律可寻?它们在句子中又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在句子里,它们的语义关系是什么?这样运用它们,好处是什么?本文通过对史记的考察,将在下面一一作出尝试性的探讨。1本文研究对象、范围、方法以及数量统计1.1研究对象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史学和文学地位可见一斑。史记全书共130篇,分为12本纪,30世家,8书,10表,70列传,共计52万余字。如此皇皇巨著,故“V1V2”式这一语言现象也相当丰富。但由于笔者时间精力有限,故只选取“史记列传部分” 后文数据统计、例句等均以列传部分为探讨范围。进行专书封闭研究。1.2研究范围在谈动词时,“词类活用”是不可避免的话题。自从近人陈承泽在国文法草创中提出“词类活用”以来,引起语言学界的广泛重视,多数学者表示赞同,但在语言学界普遍接受“词类活用”说的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词类活用”说提出质疑。“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意见更加尖锐。在诸多质疑意见中,杨军、任福禄两先生的观点最具代表性。”2由于“词类活用”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时间、精力等诸多原因,因此,笔者未将“词类活用”计入研究范围,本文“词类活用”参照郭锡良先生观点3。此外,“V1V2”式中,V1为能愿动词的亦不在本文讨论之中。1.3研究方法黄伯荣说:“因此,汉语划分词类主要应依据语法功能。只有在判定某些词的归类,用功能标准不足以显示其特点时,才必须考虑形态和意义,在划分大类中的小类时,意义更显得重要。”4所以,笔者在史记中判定“V1V2”式时,亦采用此法:以语法功能为主,语义功能为辅。(汉语缺少形态变化)史记中也有三个或四个动词连用的,笔者根据其句法功能以及就近原则灵活地统计“V1V2”式的数量。如: 1)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P481) 2)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道也。(P484)“坐饮食”可分成两个“V1V2”式,“坐饮”是一个连动结构,“饮食”是一个连动结构。“进退盈缩”可分成两个“V1V2”式,“进退”、“盈缩”是联合结构中的特殊形式。1.4数量统计 在史记中,大量地出现了“V1V2”式这一文言现象,笔者根据1.3所提研究方法、1.1所提研究对象以及1.2所提研究范围,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粗陋统计,共有2266例。其中,“连动结构”516例,“省兼语结构”102例,“联合结构”717例,“偏正结构”600例,“动宾结构”258例,“动补结构”171例,“主谓结构”8例。2史记“V1V2”式句法、语义分析2.1“V1V2”式的结构、语义分析2.1.1 连动关系由两个动词连用,“V1V2”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且没有“主谓、动宾、偏正、动补、联合”五种关系。如:1) 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之封内故境而引兵归。(P398)2) 乃属其子于齐鲍牧,而还报吴。(P407)3) 楚使子西往救,与盟而还。(P407)例1)的“追击”,例2)的“还报”,例3)的“往救”,皆是两个动词连用,“V1V2”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且没有“主谓、动宾、偏正、动补、联合”五种关系。又如:1) 于是(司马穰苴)追(之)击之,遂取所之封内故境而引兵归。(P398)2) 楚使子西往(郑)救(郑),与盟而还。(P407)3) 汉使樊哙往(代)击之,复拔代、雁门、云中郡县。(P638) 4)仪归(秦)报(惠王),未至咸阳而秦惠王卒,武王立。(P439)5)燕军大骇,败走。(P498)例1),“追击”中的“击”是“追”的目的;例2),“往救”中的“救”是“往”的目的;例3),“往击”中的“击”是“往”的目的;例4),“归报”中的“归”、“报”是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例5),“败走”中的“败”是“走”的原因,“走”是“败”的结果。例1),“追击”中的“追”、“击”的施事是“司马穰苴”,受事是“之”;例2),“往救”中的“往”、“救”的施事是“子西”,受事是“郑”;例3),“往击”中的“往”、“击”的施事是“樊哙”,受事分别是“代”和“之”;例4),“归报”中的“归”、“报”的施事是“仪”,受事分别是“秦”和“惠王”;例5),“败走”中的“败”、“走”的施事是“燕军”。2.1.2 省兼语关系既做V1的宾语又兼做V2的主语,即动宾关系的宾语和主谓关系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但此兼语没有出现在“V1V2”之间,而被直接省略掉。如:1) 武臣乃听之,遂立为赵王。(P535)2) 而告归者来耳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称为长者。(P599)3) 与人议,欲遣去。(P740) 例1),“立为”之间省去兼语“之”,“之”既是“立”的宾语,又是“为”的主语;例2),“称为”之间省去兼语“之”,“之”既是“称”的宾语,又是“为”的主语;例3),“遣去”之间省去兼语“之”,“之”既是“遣”的宾语,又是“去”的主语。又如:1) 景帝后元年,拜(不疑)为御史大夫。(P599) 2)见宣无害,言上,征(宣)为大厩丞。(P712) 3)而告归者来耳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惭,以此(乡党)称(直不疑)为长者。(P599)4)臣意即为柔汤使(宋建)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P611)5)乃罢而(二师)引(军队)归。(P720)例1)、例2)、例3)中的“拜为”、“征为”、“称为”,皆为“选定式”5;例4),“使服”有“使令意义”;例5),“引归”有“使令意义”。例1),“拜为”,“拜”的施事是“景帝”,受事是“不疑”;“为”的“主事”是“不疑”,受事是“御史大夫”。例2),“征为”,“征”的施事是“上”,受事是“宣”;“为”的主事 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主体。也有学者称为“客事”。是“宣”,受事是“大厩丞”。例3),“称为”,“称”的施事是“乡党”,受事是“直不疑”;“为”的主事是“直不疑”。例4),“使服”,“使”的施事是“意”,受事是“宋建”;“服”的主事是“宋建”,受事是“之”。例5),“引归”,“引”的施事是“二师”,受事是“军队”;“归”的主事是“军队”。2.1.3 联合关系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个动词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如:1)击起亡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P402)2)诸侯既新削罚。(P616)3)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P759)4)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P463)5)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长道也。(P484)6)于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P538)7)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P449)8)孟尝君迁之代舍,出入乘與车矣。(P460)9)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P501)例1)至例9)中的“射刺”的“射”与“刺”、“削罚”的“削”与“罚”、“耕牧”的“耕”与“牧”、“称诵”的“称”与“诵”、“变化”的“变”与“化”、“逮捕”的“逮”与“捕”、“往来”的“往”与“来”、“出入”的“出”与“入”、“死生”的“死”与“生”,语法地位平等。又如:一般联合关系:1)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灌夫)所杀伤数十人。(P623)2)(将卒)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封万户。(P617)3)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P631)例1),“杀伤”是“杀且伤”的意思,是并列关系;例2),“斩捕”是“斩或捕”的意思,是选择关系;例3),“伤病”是“伤且病”的意思,是递进关系。例1),“杀伤”的施事是“灌夫”,受事是“人”;例2),“斩捕”的施事是“将卒”,受事是“大将”;例3),“伤病”的主事是“广”。特殊之“同义连文” 两词意义相近。关系:1)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馀家矣。(P462)2)奉阳君专权擅势,蔽欺先王。(P439)3)兵遂乱,(兵)遁走。(P549)例1)、例2)、例3)中的“招致”、“蔽欺”、“遁走”,是一种特殊的并列关系,两动词意义相近。例1),“招致”的施事是“孟尝君”,受事是“任侠”;例2),“蔽欺”的施事是“奉阳君”,受事是“先王”;例3),“遁走”的施事是“兵”。特殊之“反义连文” 两词意义相反。关系:1)不出十日而战胜存亡之机决矣。(P426)2)至于太初百年,诸侯废立分削,谱纪不明。(P762)3)而圣主明于成败之事。(P478)例1)、例2)、例3)中的“存亡”、“废立”、“成败”,是一种特殊的并列关系,两动词意义相反。例2),“废立”的受事是“诸侯”。2.1.4 偏正关系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V1是描写或限制V2的,其间的关系是修饰关系。如:1)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P494) 2)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天子也。(P519)3) 令赵啗说秦以伐齐之利。(P487) 例1),“仰视”中,“仰”修饰“视”,“视”是中心语;例2),“生劫”中,“生”修饰“劫”,“劫”是中心语;例3),“啗说”中,“啗”修饰“说”,“说”是中心语。又如: 1)秦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P479) 2)上怒骂之,遂大战。(P546)3)共候赵空壁逐利,则(信)驰入赵璧,皆拔赵旗。(P549) 4)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P494)5)(樊哙)从击秦军,出亳南。(P562)例1),“跽曰”是“跪着说”的意思,“跽”是限制类中表“方式手段”的;例2),“怒骂”是“愤怒地谩骂”的意思,“怒”是描写类中表“状态”的。 例3),“驰入”是“驱赶着马进攻冲入”的意思,“驰”是限制类中表“方式手段”的;例4)、例5)、同例1),亦是限制类中表“方式手段”的。例1),“跽曰”,“曰”的施事是“秦王”,“跽”的“语义指向”是“秦王”。例2),“怒骂”,“骂”的施事是“上”,受事是“之”;“怒”的语义指向是“上”。例3),“驰入”,“入”的施事是“信”,“驰”的语义指向是“信”。例4),“仰视”,“视”的施事是“军吏”,受事是“之”;“仰”的语义指向是“军吏”。例5),“从击”,“击”的施事是“樊哙”,受事是“秦军”;“从”的语义指向是“樊哙”。1.1.5 动宾关系由动语和宾语两个部分组成,V1是动语,V2是宾语,之间没有用虚词。如:1)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P410)2)夫待死而后可以立忠成名。(P484)3)邹阳客游,以馋见禽,恐死而负累。(P502)例1),“作乱”,“作”是动语,“乱”是宾语;例2),“待死”,“待”是动语,“死”是宾语;例3),“恐死”,“恐”是动语,“死”是宾语。又如:1) 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P406)2) 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P404)3) 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P410)4) 与张仪惧事秦惠王,皆贵重,(陈轸)争宠。(P440)5) 彼必自负其材,故(季布)受辱而不羞。(P588)例1),“求救”中,“求”的施事是“申包胥”;例2),“求生”中,“求”的施事是“父”;例3),“作乱”中,“作”的施事是“蒉聩孔悝”;例4),“争宠”中,“争”的施事是“陈轸”;例5),“受辱”中,“受”的受事是“季布”。1.1.6 动补关系由有补充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V1是中心语,V2是补充部分,作补语。如:1)遂饿死于首阳山。(P390) 2)而魏丞相竟以丞相病死。(P572)3) 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P460)例1),“饿死”,“死”是“饿”的补语;例2),“病死”,“死”是“病”的补语;例3),“划破”,“破”是“划”的补语。又如:1) (伯夷、叔齐)遂饿死于首阳山。(P390)2) 乃下矻,壶黶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P411)3) (吴)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P412)4) 汉王使郦生往说下齐王广及其相国横。(P560)5) 贰师后行,军非乏食,(卒)战死不能多,而将吏贫。(P720)例1),“饿死”,“饿”是“死”的原因,“死”是“饿”的结果;例2),“击断”,“击”是“断”的原因,“断”是“击”的结果;例3)、例4)、例5),“战胜、说下、战死”同上。例1),“饿死”,“饿”的受事是“伯夷、叔齐”,“死”的语义指向是“伯夷、叔齐”。例2),“击断”,“击”的施事是“壶黶”,受事是“缨”;“断”的语义指向是“缨”。例3),“战胜”,“战”的施事是“吴”,“胜”的语义指向是“吴”。例4),“说下”,“说”的施事是“郦生”,“下”的语义指向是“齐王”。例5),“战死”,“战”的施事是“卒”,“死”的语义指向是“卒”。1.1.7 主谓关系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V1是主语,V2是陈述V1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语序而不用虚词表示。如:1) 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P657)2) 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P452)3) 及其女弟李夫人卒后,爱驰,则禽诛延年昆弟也。(P726) 例1),“变生”,“变”是主语,“生”是谓语;“虑生”,“虑”是主语,“生”是谓语。例2),“救至”,“救”是主语,“至”是谓语;例3)“爱驰”,“爱”是主语,“驰”是谓语。又如:1)夫兵久而变起,事烦而虑生。(P659)2)爱驰,则禽延年昆弟也。(P726)3)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P452) 例1),“变起”,“起”的主事是“变”,“起”的语义指向是“变”;“虑生”,“生”的主事是“虑”,“生”的语义指向是“虑”。例2),“爱驰”,“驰”的主事是“爱”,“驰”的语义指向是“爱”;例3),“救至”,“至”的施事“救”(救援的人),“至”的语义指向是“救”。2.2“V1V2”式作句法成分分析 “V1”和“V2”有前面所述的七大类关系,这些是从词与词关系层面进行分析的。那么这些动词连用以后在句子中充当哪些句子成分呢?下面作简要分析。2.2.1 作主语“V1V2”式在句子中整体作主语。如:1) 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P656)2) 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蓄。(P495)3)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P495)例1),“好问”、“知耻”分别是“近”的主语;例2),“失亡”是“丢失逃亡”的意思,是“多”的主语;例3),“知死”是“知道可能将要死去”的意思,是“必勇”的主语。2.2.2 作谓语“V1V2式”在句子中整体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如:1) 佗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 共禁弗予。(P615)2) 田光曰:“敬诺。”即起,驱出。(P517)3) 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P678)4) 左右恐死,偷谀于傍。(P742)5) 公子十二人戮死咸阳市,十公矺死于杜。(P525)例1),“来捕”作谓语;例2),“驱出”作谓语;例3),“惊恐”作谓语;例4),“恐死”作谓语;例5),“戮死”作谓语。2.2.3 作宾语“V1V2”式在句子中整体作宾语。如:1) 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P390)2) 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P406)3) 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P410)4) 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P413)5) 然而楚王恃战胜自强,汉王收诸侯。(P544)例1),“忌讳”是“犯”的宾语,“犯”是动语;例2),“战射”是“习”的宾语,“习”是“战射”的动语;例3),“从游”是“喜”的宾语,“喜”是“从游”的动语;例4),“废举”是“好”的宾语,“好”是“废举”的动语;例5),“战胜”是“恃”的宾语,“恃”是“战胜”的动语。2.2.4 作定语“V1V2”式在句子中整体作定语。此类定语多用在连词“之”之前。如:1) 有骄矜之志,畔者九国。(P484)2) 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P485)3) 毋敢复有邪僻倍畔之意。(P691)例1),“骄矜”是“志”的定语,“志”是名词性成分;例2),“耕战”是“士”的定语,“士”是名词性成分;例3),“倍畔”是“意”的定语,“意”是名词性成分。2.2.5 作状语“V1V2”式在句子中整体作状语。如:1) 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P538)2) 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言勇.。”(P549)3) 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P552)4) 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P592)5) 仰视曰:“泄公邪?”(P538)例1),“怒骂”是“愤怒地骂”的意思,是描写类的;例2),“辞谢”是“推辞”的意思,是限制类的;例3),“拱揖”是“拱手行礼”的意思,是限制类的;例4),“喧哗”是“声势浩大”的意思,是描写类的;例5),“仰视”是“抬着脑袋注视着”的意思,是限制类的。3史记“V1V2”式语用分析3.1 连动关系 如:1)楚使春申君将兵往(之)救之。(P474) 2)至函谷关,秦兵出攻,诸侯皆兵败走。(P474) 3)范雎归(府)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P481) 例1),“往救”,“往”之后省略了代词“之”(赵国),行文简洁;“往”的目的是为了“救”,“往救”中没有连词“而、以”等,即缩小了两动词之间的语音停顿,使两动作联系更紧密,结合语境,更能突现出当时秦围赵后,赵危在旦夕的紧张氛围。例2),“败走”,“败”是“战败”的意思,“走”是“逃跑”的意思,“战败后马上逃跑”,这是求生本能所做的反应,“败”与“走”天生就有极强的承接性。“败”、“走”连用,形象地刻画出“诸侯之兵战败后的场面。”例3),“归取”,“归”后省去了名词“府”(丞相的府库),行文简洁。3.2 省兼语关系如:1)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位队长,皆令(之)持戟。(P400) 2)王见而说之,使(之)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P444) 3)武臣乃听之,遂立(之)为赵王。(P535)例1),“令持”之间省略了兼语“之”(宠姬),行文简洁;兼语之(宠姬)和主语(孙武)之间的地位在此时是与平常相反的,孙武是将军,宠姬是士兵,孙武尊,宠姬卑。例2),“使将”之间省略了兼语“之”(甘茂),行文简洁;兼语“之”(甘茂)和主语(秦惠王)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尊者支配卑者。例3),“立为”之间省略了兼语“之”(赵王弟),行文简洁;兼语“之”(赵王弟),王室成员,位尊,却需要“武臣”的拥立,说明“武臣”在当时权力之大,虽处卑位而不卑的实际情况。3.3 联合关系3.3.1 一般联合关系如:1)为开弟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之)宠之。(P456) 2)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P485) 3)能斩(大将)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P617)例1),“尊宠”,“尊”后省略了宾语“之”(他们),行文简洁;例2),“耕战”,“耕”与“战”处于同等地位,秦国都很重视。例3),“斩捕”,“斩”后省略了宾语“大将”,行文简洁;“斩捕”是“斩杀、捕获”的意思,即“死的、活的”都赐金且相等,说明秦国鼓励杀伐。3.3.2 特殊之“同义连文”关系如:1)太子恐惧,乃请荆轲曰:“.。”(P518) 2)毛羽未成,不可高飞;文理未明,不可并兼。(P423) 3)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P507) 例1),“恐惧”,“恐”是“害怕”的意思,“惧”是“害怕”的意思,两词连用,起到增强“语义”的效果,相当于在“害怕”前加有程度词“很、非常”等;“恐”与“惧”分别都有好几个义项,连词连用起到了分化多义词的效果,明确词义。例2),“并兼”,“并”是“吞并”的意思,“兼”是“吞并”的意思,两词连用,起到增强“语义”的效果,“不可并兼”相当于“根本不可能吞并”的意思;“并”代表两个字(同字不同词),每一个词也有不少的义项,“兼”也有好几个义项,两词连用起到了分化多义词或确定词的效果,明确词义;例2)是4/4,4/4结构,“并兼”起到和谐音韵的作用。例3),“纷乱”,“纷”、“乱”皆是“扰乱”的意思,两词连用,起到增强“语义”的效果,相当于在“扰乱”前加有程度的副词“很、非常”等;“纷”、“乱”皆有好几个义项,两词连用起到分化多义词的效果,明确词义;例3),是4/4/4/4结构,“纷乱”起到和谐音韵的作用。3.3.3 特殊之“反义连文”关系如:1)良医知病人之死生,而圣主明于成败之事。(P478) 2)往来者皆称誉之。(P510) 3)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P657)兰玉英说:“一对反义词,突出的是事物的对立特征,反义连文使用,削弱了反义词的对立性,强调事物的两面性、统一性”。6例1)的“死生”,削弱了人“死与生”的不同,强调了“死与生”是人的两种状态;“成败”,削弱了做事结果的不同,强调了做事的两种结果。例2)的“往来”,削弱了人们“来与往”的不同,强调了人们存“来与往”两种现象。例3)的“存亡”,削弱了事物“存与亡”的不同,强调了事物有“存与亡”两种状态。3.4 偏正关系如:1)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璧,皆拔赵旗。(P549) 2)从击秦军,出毫南。(P562) 3)秦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P479)例1),“驰入”是“驾着马车冲入”的意思,说明当时马车是较快迅、先进的交通及作战工具;例2),“从击”是“跟随着进攻”的意思,说明主语(樊哙)不是此战役的主帅,是裨将,主将另有他人;例3),“跽曰”是“跪着说”的意思,把秦王迫切想知道事实真相,但又怕隔墙有耳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3.5 动宾关系如:1)于是申包胥走急告秦,求救于秦。(P406) 2)乐毅知燕惠王不善待之,畏诛,遂西降赵。(P488) 3)邹阳客游,以馋见禽,恐死而负累。(P502)例1),“求救”是“求(秦国的)救援”的意思,动词“救”在理解过程中已变成一个“名词性短语”,并引出了实施“救援”的人,起到了文简义丰的效果;例2),“畏诛”是“害怕(燕惠王的)诛杀”的意思,动词“诛”在理解过程中已变成一个“名词性短语”,并引出了实施“诛杀”的人,起到了文简义丰的效果;例3),“恐死”是“害怕(自己的)死亡”的意思,动词“死”在理解过程中已变成一个“名词性短语”,并引出了死亡的对象,起到了文简义丰的效果。3.6 动补关系如:1)乃下矻壶黶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P411) 2)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P460) 3)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P474)例1)、例2)、例3)中的“击断”、“伐破”、“伐灭”中的“断”、“破”、“灭”分别是动词“击”、“伐”的结果补语,承接性强,故“击”与“断”,“伐”与“破”,“伐”与“灭”之间,语义停顿极短。动作行为V1与其所造成结果V2出现时间紧接、相隔短暂。例1),“击断”可理解为“一击就断”,结合上下文可知,剑很锋利或“矻、壶黶”用力很大;例2),“伐破”,可理解为“一伐就破”,结合上下文可知,魏国当时军事实力较强;例3),“伐灭”可理解为“一伐就灭”,结合上下文可知,楚国军事实力较强,鲁国军事实力较弱。3.7 主谓关系如:1)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P452) 2)及其女弟李夫人卒后,爱驰,则禽诛杀延年昆弟也。(P726) 3)夫兵久而变起,事烦而虑生。(P659)例1),“救至”是“救援(的军队)到来”的意思,动词“救”在理解过程中已变成一个“名词性的短语”,并引出了“到来的人”,起到了文简义丰的效果;例2),“爱驰”是“(武帝的)宠爱松弛”的意思,动词“爱”在理解过程中已变成一个“名词性的短语”,并引出了实施“宠爱”这一动作的人,起到文简义丰的效果。例3),“变起”是“变化(的事物)兴起”的意思,动词“变”在理解过程中已变成一个“名词性的短语”,并引出了“兴起的事物”,起到了文简义丰的效果;“虑生”,同理,如上所析。结语“V1V2”式在古籍中大量存在,笔者以史记为例,对其列传部分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并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V1V2”式进行了尝试性分析,旨在使我们充分重视这一文言现象,并希望对古代汉语教学有所裨益,提高我们阅读古籍的能力,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文明。参考文献:119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1,141.213张劲秋.“词类活用”说之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1998,(5):86-90.3郭锡良,何九盈等.古代汉语: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8.4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90.6兰玉英.反义连文词语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19(7):13-16.7魏胜艳.试论史记动词连用J.邢台学院学报.2008,23(1):98-101.8赵华.从史记看“同义连文”J.东方论坛.2009,(1):58-64.9章新传.史记动词作状语考察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5(1):57-60.10兰玉英.反义连文词语研究J.内江师专学报.1998,13(3):14-19.11邝永辉.“词类活用”理论的困惑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6,24(5):69-72.12李荣刚.对“词类活用”说的再认识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31(6):42-44.14陈景元.说框式结构“VO1不VO2”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47(2):66-69.15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小三角”和“三平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 (2):97-103.16黄婉梅.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1(2):60-63.17张高远.汉语“名物化”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4,(1):50-55.18徐洁.语义指向研究综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1-35.20杨军.古代汉语“名词用如动词”的提法应当否定J.汉中师范学院.1987,(3):46-51.21任福禄.古代汉语“词类活用说”质疑J.西藏民学院学报.1992,(2):75-84.后 记古籍中大量存在着“V1V2式”。本文运用语言学相关知识及理论,对这一文言现象进了频率统计及尝试性分析。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理论结构和思维方法。在丰富的语料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进行理论归纳和总结。正如我在文中摘要所说的那样:“本文对史记列传部分中的“V1V2式”进行了频率统计,并概括出七大类结构关系:连动关系、省兼语关系、联合关系、偏正关系、动宾关系、动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