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洪湖市垃圾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资源ID:3926975       资源大小:530.50KB        全文页数:1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洪湖市垃圾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目 录1. 概 述11.1项目基本情况11.2编制依据和基础资料11.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21.4编制范围和内容21.5编制原则32. 城市概况和自然条件42.1城市概况42.2自然条件42.2.1地质地貌42.2.2气象条件52.2.3水文条件62.2.4地震63. 城区垃圾处理现状73.1城区环卫管理体制73.2垃圾的产生、清运及处理现状7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4.1城市生活垃圾对居民生活的影响114.2 城区生活垃圾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114.3 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有利于创建文明卫生城市125. 工程建设规模136. 垃圾收运系统166.1 垃圾收运现状166.2 垃圾收运系统设计176.2.1 设计原则176.2.2 垃圾收集点176.2.3 垃圾收集站186.2.4 垃圾收运车辆197. 垃圾处理方案的选择227.1 垃圾处理方法简述227.1.1 卫生填埋法227.1.2 堆肥法237.1.3 焚烧法247.1.4 垃圾综合利用257.1.5 垃圾处理方法比较267.2 垃圾处理方法选择288. 填埋场场址选择318.1 填埋场场址选择原则318.2 备选场址选择328.2.1 新联村熊家窑场址328.2.2 河岭场址328.3 填埋场场址比选及推荐场址338.4 新联村垃圾填埋场基本条件348.4.1 场址综合地质概况348.4.2 场区地震效应368.4.3 岩土工程分析379. 填埋场工程设计409.1 填埋场库容及使用年限409.1.1 填埋场库容409.1.2 填埋场使用年限409.1.3 工程规模419.2 填埋场结构选择419.3 库区平整挖填429.4 填埋工艺439.4.1 填埋单元449.4.2 填埋中间层449.4.3 填埋分区分层作业449.4.4 终期封场459.4.5 覆盖用土469.5 库区防渗和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469.5.1 防渗标准479.5.2 库区防渗工艺479.5.3 防渗方案比较及选择499.5.4 防渗设计519.6 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539.6.1 调节池539.6.2 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549.7 渗滤液处理系统569.7.1 渗滤液水量569.7.2 渗滤液进、出水水质579.7.3 渗滤液处理方法及其选择619.7.4 渗滤液处理方案679.8 填埋气体导排、利用系统699.8.1 概述699.8.2 填埋气体控制系统729.8.3 填埋气体处理及利用系统739.9 填埋区地下水导排系统739.10 填埋场防洪系统739.10.1 永久截洪沟749.10.2 临时截洪沟749.11 垃圾坝759.12 道路工程759.12.1 进场道路设计759.12.2 场内道路769.12.3 填埋作业道路769.13 给排水工程769.13.1 厂区用水量769.13.2 场区供水769.13.3 场区消防系统779.13.4 场区排水779.14 供配电及控制779.14.1 电气设计779.14.2 监控系统设计799.15 填埋场作业机械设备819.16 辅助设施829.16.1 进场大门及传达室829.16.2 管理房829.16.3 计量区829.16.4 车棚、仓库839.16.5 洗车台839.17 埋场总体布置839.18 现状垃圾填埋场的封场8510 环境保护及监测系统8610.1 污染源8610.2 环境保护措施8710.2.1 执行标准8710.2.2 环境保护措施8710.3 环境监测系统8810.4 环境评价8911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9011.1 设计依据9011.2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9011.3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9212 工程节能9212.1 节能概述9212.2 节能措施9213 项目的实施与管理9313.1 组织与管理机构9313.1.1 建设实施机构9313.1.2 运行管理机构9313.1.3 人员编制9413.2 项目实施计划9513.3工程招投标9513.3.1招标组织形式9513.3.2招标方式9613.3.3本工程招标范围及原则9614 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9914.1投资估算9914.1.1 工程状况9914.1.2 编制依据9914.2 财务评价10114.2.1 论述10115 工程效益分析10915.1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10915.2 经济效益11016 结论和建议11216.1 结论11216.2 建议11216.3 下阶段设计所需资料114附件:1151. 概 述1.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洪湖市城市垃圾处理场工程(2)项目业主:洪湖市弘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3)报告编制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1.2编制依据和基础资料(1)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洪湖市人民政府、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洪湖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2003(2)洪湖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洪湖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 2005.11(3)关于洪湖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鄂发改外经200684号(4)洪湖市城区环境卫生系统规划(2001-2010)洪湖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2001.5(5)洪湖市世行贷款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资料汇编洪湖市人民政府 2005.1(6)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洪湖市规划管理局 洪规选字第0603号(7)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洪湖市勘察测绘院 2006.6(8)洪湖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文件洪湖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 洪建造价(2006)01号(9)有关项目基础资料洪湖市弘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2006.5(10)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有关专业标准、规范1.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96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 GB12348-906)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19978)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0号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7-8910)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8172-8711)聚乙烯(PE)土工膜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T231-9812)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 GB/T18772-20021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2001.51.4编制范围和内容根据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洪湖市城区包括新堤办事处、滨湖办事处和石码头(属乌林镇)三部分,根据洪湖市弘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本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内容为洪湖市城区生活垃圾(不含建筑垃圾、不含有毒有害废弃物等)处理场及垃圾收运系统的方案设计及技术经济分析。对应的城区面积为19.52Km2,市区非农业人口为17.6万(包括流动人口),服务年限13年(20082020年)。1.5编制原则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治理项目,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场址、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产生二次污染,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同时,必须依据以下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工程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及标准。(2)从洪湖的实际出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以垃圾无害化为基本出发点,尽量做到减量化、逐步实现资源化的目标。(3)根据洪湖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洪湖气候特点,城市生活水平等,合理论证城市垃圾产量,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工程实施计划。(4)根据洪湖市城市特点,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方法,使所选的工艺技术成熟、经济合理、工程投资较少及日常管理费用较低,降低垃圾处理成本,以期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5)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应尽量提高机械化水平,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6)在垃圾处理场征地范围内,合理设计、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绿化面积,使场区环境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2. 城市概况和自然条件2.1城市概况洪湖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东南端,隔长江与嘉鱼县、赤壁市及湖南省临湘县相望,西邻监利县,北滨东荆河与仙桃市、武汉市蔡甸区一水相隔。洪湖市属于古云梦泽东部的长江泛滥区冲积平原,东、南、北三面为长江、东荆河围绕,西面的洪湖与荆北水系相连,全市地势平坦较低洼,地面高程在海拔24米左右(黄海高程,以下同)。境内为四湖水系的汇水之地,河渠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江南地区特有的地理特征。市域内主要河渠59条,长达650公里,千亩以上湖泊21个,湖泊面积486平方公里。洪湖市国土面积255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8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05万亩,全市东西长94公里,南北宽62公里,呈三角形,长江岸线长约135公里。洪湖市城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以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工业为主,以医药生化、电子器件等为主的新型产业逐步兴起,以农副产品、水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将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旅游等第三产业。2.2自然条件2.2.1地质地貌(1)地质全市境内以第四纪冲积、湖积物组成的土体为主,其分布面积占全市总面积99,其余还有冲积、河积、湖积、沼泽型泻湖沉积等类型,以冲湖积为主。(2)地貌本区域的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缓倾斜,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势,广阔而平坦,其海拔大都在2228.5m之间,螺山顶部最高为60.48m,境内平均坡度约为1。2.2.2气象条件洪湖市属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区。四季特征明显,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无霜期较长,具有严寒酷暑短的气候特征。全市历年平均风速2.7m/s,风向随季节交替而变换,各月都有大风发生,以34月份为最多,一般夏季盛行南风和西南偏南风,春秋冬季盛行北风和东北风。全市平均每天日照系数在5.5hr左右,年日照率为45,以68月份日照最高。年平均气温 16.60C极端最高气温 39.60C极端最低气温 13.20C无霜多年平均 266.5天多年平均降雨量 1320mm多年平均降雨日 135.7天多年平均暴雨日 38天,新堤最高达48天历年最大降雨量 2204.8mm一日最大降雨量 247.2mm(1996年7月16日)三日最大降雨量 428.6mm(1996年7月1416日)历年主导风向为NNE(北北东),次主导风向SSW(南南西)春东季盛行NNE,夏秋季盛行SSW2.2.3水文条件(1)地表水洪湖市境内河流密如蛛网,湖泊星罗棋布,河湖港汊交叉纵横。境内大小河流41条,河渠113条,总长1338.5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1.89公里。地表水资源平均经流量为1.91亿立方米,大气平均降水量为28.67亿立方米,属降水的湿润带,其中27.1%形成地表径流,72.9%被蒸发和向地下渗透。因此境内蓄水能力达19.02亿立方米,其中湖泊15.56亿立方米,河渠2.52亿立方米,塘堰9.42亿立方米。内荆河(四湖):最高水位26.51m(98年8月31日),最低水位枯(98年2月11日),危险水位24.36m,设防水位23.96m,警戒水位24.16m;长江水位:最高水位34.33m(98年8月20日),最低水位17.27m(96年2月29日)。(2)地下水境内诸水汇集,地下水与江河水质贯通互补,各含水层均能找到可资利用的地下水,特别是以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裂隙承压水,碳酸盐岩溶水为主要类型。2.2.4地震根据洪湖市地质资料,洪湖地层以第四纪冲积,湖积物组成的土体为主,地质构造属于杨子淮地台区,为新华厚第二沉降带南延部分,地耐力一般在815T/m2,地震烈度6度。3. 城区垃圾处理现状3.1城区环卫管理体制洪湖市环境卫生管理局是洪湖市区的环境卫生工作的专业单位,归口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市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负责对全市环境卫生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洪湖市区道路清扫、公厕建设与管理以及垃圾清运与处理等工作。市政府市建委市容环卫局城区清扫所城区清运所洪湖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现有职工378人,局机关下设城区清扫所、城区清运所,在行政业务上隶属于市容环卫局(其隶属关系详见图3-1)。图3-1 洪湖市环卫管理机构设置图3.2垃圾的产生、清运及处理现状(1)生活垃圾产生状况目前,市区年产生活垃圾约8.03万吨,日产垃圾220吨,垃圾清运率为70%,均采用人工加华川农用运输车和多功能垃圾运输车清运方式。其它垃圾均由单位、个体自运或堆放在低洼地、城乡交界处。(2)生活垃圾的构成影响城市生活垃圾组成和特征的变化因素很多,例如人口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居民生活习惯、燃料结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等。根据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95)标准对该镇垃圾进行采样和分析,其结果见表3-1和表3-2。洪湖城区生活垃圾物理成份 表3-1类别成份含量/%有机物动物11.04植物8.95无机物灰土40.10砖瓦、橡胶10.24可回收物纸类2.10塑料、橡胶20.28纺织物0.75玻璃4.55金属0.10木竹1.37其他0.31混合0.21合计100洪湖市城区垃圾物理性质 表3-2类别含水率灰份挥发分容重(t/m3)发热量(KJ/Kg)数值20-40%4-50%10-15%0.5-0.6小于3500洪湖市城区生活垃圾组成有如下特点:l 无机成分含量高,占50.34%,有机成分低,仅占19.99%,可生化降解堆肥成份少;l 可燃成分低,垃圾热值较低,小于3500KJ/Kg;l 可回收利用成分较高,占29.15%;l 垃圾中塑料、橡胶的含量达20.28%。洪湖市燃料结构现状以燃煤、燃气为主,垃圾中灰土含量很大,随着城镇化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料结构会逐渐发生变化,垃圾的组分也将发生变化,预测2015年垃圾中灰份的含量将降为30%左右,厨余的含量将增加至2530%,纸和金属的含量将会达到5%,塑料和玻璃的含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3)生活垃圾的清运和处理现状目前洪湖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由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进行统一负责。生活垃圾收集采用垃圾站(点)为主要收集方式,企事业等单位垃圾自行运至垃圾填埋场(见图3-2)。城区共有垃圾收集站40处,其中集装箱式垃圾收集站13处,垃圾池27处;垃圾收集点100个,均为垃圾箱,长3.2m,宽1.8m,高1.2m,单个垃圾箱容积为6.912m3。垃圾收集站(集装箱式垃圾收集站、垃圾池)垃圾收集点(垃圾箱)居民生活垃圾单位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场图3-2 洪湖市市垃圾收集运输方式现状图洪湖市城区现有垃圾填埋场一座,距离中心城区7.5公里,位于城区排水河西岸螺山镇新联村熊家窑,占地面积65亩,垃圾到填埋场后只进行简单的填埋,垃圾渗滤液没有进行收集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水和周边渔塘,造成周边渔塘翻塘,污染了垃圾场周边的土壤和地下水体,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而威胁到洪湖的生态环境。(4)其它垃圾的清运和处理现状洪湖市医疗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统一送洪湖疾病控制中心进行焚烧处理,渣土送现有垃圾场填埋。建筑垃圾、工业垃圾渣土一般进行回填和修路。目前,洪湖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由环卫局安排专门容器进行收集,统一送现有垃圾场填埋。(5)现状垃圾处理收费洪湖市现状生活垃圾处理收费为每户每月4元,医疗及有毒有害垃圾处理收费为每吨300元。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城市生活垃圾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洪湖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垃圾产量也持续快速增长。目前,洪湖市城区有垃圾填埋场一座,位于城区排水河西岸螺山镇新联村熊家窑,距离中心城区7.5公里,占地面积65亩,1994年投入使用,垃圾处理方式为简易填埋。该垃圾填埋场历经10多年的使用,现在场内垃圾已堆积如山,其垃圾高程已超出地平面近3米,处于超饱和状态,完全无法继续使用。根据洪湖市城区总体规划,城区非农业人口近期(2005年)为17.6万人,中期(2010年)为20万人,远期(2020年)为26万人,服务面积近期为19.5Km2,中期为21.67 Km2,远期为25.0 Km2,随着城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外交通的不断改善,流动人口的增加,大量的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在城市周边无序堆放,(由于无任何覆盖,每到起风时塑料膜、纸张和细小颗粒四处飞舞)极大危害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并直接影响城市观瞻。长期以来,洪湖市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法为简单填埋,对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垃圾降解过程中产生的LFG均未设置导出、收集和处理系统。这些对于其周围的大气、土壤和水源都构成严重的污染威胁。此种垃圾处理方式不仅不符合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而且已经危害到当地的生态环境,给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4.2 城区生活垃圾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洪湖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仅是在城区排水河西岸螺山镇新联村熊家窑采用简单填埋。由于垃圾填埋场周边均为渔塘,而且垃圾场周边水系连接全国第七大淡水湖泊、湖北省最大的自然湿地保护区洪湖,与汉江支流和东荆河相通。因而每当雨季和汛期来临,垃圾场内的渗滤液便混合着雨水四处漫溢,不仅严重污染周边水体,造成村民养殖的渔塘翻塘,而且直接破坏洪湖的生态环境,进而直接威胁到汉江流域和支流的东荆河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进展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垃圾产量势必持续增长。据统计,洪湖市城区目前平均日产城市垃圾220t,若不对城市垃圾作无害化处理,则会对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产生更大的污染。4.3 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有利于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洪湖市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城区河流密如蛛网,湖泊星罗棋布,河湖港汊交叉纵横,风景优美,拥有一大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在扩大城市建设规模的同时,还要尽量保持环境的原始风貌。这对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一个现代城市来说,兴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是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的重要基础。综上所述,及时建设符合洪湖市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装配先进的处理设备;建设一座有足够容量、技术先进合理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是洪湖市面临的一项紧迫工作。该处理场的兴建可大大减轻垃圾对城市的污染,提高洪湖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清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并为今后逐步达到城市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打下基础。因此,建设洪湖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5. 工程建设规模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我国五百多个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统计分析,我国中小城市人均垃圾产量一般在1.01.2kg/人·d左右,垃圾密度一般为0.40.6t/m3。洪湖市环卫管理局统计数据表明,洪湖市城区2005年日产垃圾量共220吨,垃圾清运率为70%。人均垃圾产率约为1.25kg/cap·d,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主要与城市性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消费习惯、城市气候特征、城市燃煤和燃气使用率等因素密切相关。参照国外城市垃圾产率的变化规律,考虑到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的逐步实施,我国的城市垃圾产率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据估算,从20052020年,洪湖市城区的人均垃圾日产率将从1.25kg/d下降到1.10kg/d,垃圾量逐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而垃圾的清运率则从现状的70%提高到100%。从此推算出20082020年的洪湖市城区逐年生活垃圾产量见表5-1。以垃圾逐年平均增长率为计算依据,可以算出20082020年的洪湖市城区逐年生活垃圾产量见表5-2。由表5-1和表5-2可知,两种垃圾产量预测结果相差不大。考虑到洪湖市城区规划期内垃圾量的增长情况和垃圾处理场的使用年限,以人均垃圾日产率为依据推算的垃圾量逐年预测值合计的平均值258t/d作为本工程的设计规模。规划年限(20082020年)内垃圾总量为:122.42万吨。 洪湖市城区逐年生活垃圾产量预测表 表5-1年份人口(万人)人均垃圾产率(Kg/cap·d)垃圾日产量(t/d)垃圾年产量(104t)逐年累计量(104t)200517.601.252208.038.03200618.051.242248.1816.21200718.511.232288.3224.53200818.991.222328.4733.00200919.491.212368.6141.61201020.001.202408.7650.37201120.521.192448.9159.28201221.061.182499.0968.37201321.621.172539.2377.60201422.191.162579.3886.98201522.781.152629.5696.54201623.381.142679.75106.29201724.001.132719.89116.18201824.641.1227610.07126.25201925.301.1128110.26136.51202026.001.1028610.44146.95合计(20082020)122.42平均(20082020)2589.42注:人口包括流动人口。洪湖市城区逐年生活垃圾日产量预测表 表5-2年份垃圾产量(t/d)垃圾年产量(104t)逐年累计量(104t)20012087.597.5920022117.7015.2920032147.8123.1020042177.9231.0220052208.0339.0520062238.1447.1920072268.2555.4420082308.4063.8420092338.5072.3420102368.6180.9520112408.7689.7120122448.9198.6220132489.05107.6720142529.20116.8720152569.34126.2120162609.49135.7020172649.64145.3420182689.78155.1220192729.93165.05202027610.07175.12合计(20082020)119.68平均(20082020)2529.206. 垃圾收运系统6.1 垃圾收运现状目前洪湖市城区生活垃圾采用混合收集、混装运输的方式。清扫保洁地带的垃圾收集后直接就近运转到垃圾收集站待运:居民区垃圾先由居民自行将垃圾倾倒入楼房垃圾道或附近分散垃圾容器内,再由专门人员转运至垃圾收集站待运。最后由垃圾车将暂存于垃圾收集站的垃圾直接运往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垃圾收运系统现状见图6-1。道路清扫垃圾居民垃圾收集点其他垃圾垃圾收集站道路边简单填埋场单位垃圾图6-1 洪湖市城区垃圾现状收运系统示意图洪湖市城区现有生活垃圾的收集由环卫民办保洁员,街道居民负责,主要靠人力板车收集并运输至垃圾收集站,再由垃圾运输车运至垃圾填埋场。洪湖市现有13座集装箱式垃圾收集站、各类垃圾运输车7辆,清扫车2辆,洒水车2辆。目前的收运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 垃圾收运作业机械化程度低,作业方式落后。(2) 垃圾收运车辆数量不足,且大多陈旧不堪,许多已超过报废年限,车况较差,不仅油耗高,污染严重,维修保养费用大,且严重影响了垃圾外运效率和能力。(3) 垃圾收运车辆密闭性差,收运过程中存在垃圾散落和气味散发等问题,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和人民生活。(4) 垃圾贮运设施小而且分散、标准低、配套性差、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达不到无害化要求。6.2 垃圾收运系统设计垃圾收运系统是城市垃圾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垃圾的收集、贮存及运输诸环节。它涉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及习惯,社区分布、交通路网布置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垃圾收运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垃圾的贮存(即搬运、贮存),该阶段是从垃圾产生源头将垃圾送至贮存容器或集装点的运输过程。第二阶段是垃圾的清运(即收集、清除),此阶段是将垃圾近距离运输至垃圾收集站。第三阶段是垃圾的运转,该阶段是将垃圾运转至大容量运输车上,然后运往垃圾处理场。6.2.1 设计原则(1) 收集设施布局合理、因地制宜、方便群众;(2) 收集设施与收运车辆技术配套。收运作业密闭性好,消除二次污染,并逐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3) 优化收运过程,降低收运成本。6.2.2 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主要供居民或企事业单位临时存放垃圾,为方便群众,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应超过70m。收集点的收集设施主要采用密闭垃圾容器。垃圾容器应便于搬运且与垃圾收集车辆配套。目前,洪湖市共有垃圾收集箱100个,根据建设部标准CJJ27-2005,拟增设钢制1.2m3垃圾果皮箱350个。6.2.3 垃圾收集站为配合洪湖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的建设、缓解洪湖市垃圾清运环节的困难,根据洪湖市垃圾处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提供的洪湖市垃圾收集站规划,遵循以建成区为主,在新规划区适当设置的原则,并对现有布局不合理的垃圾收集站进行调整,结合现状垃圾收集站(点)的分布,在适宜的地点增建规模较大的二级垃圾收集站。在二级垃圾收集站的站址选择上,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次设计拟推荐两个站址布置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考虑现状城区的布置和规划城区的发展,拟设置两个二级垃圾收集站,城东西两区各设一个。其中西区二级垃圾收集站拟设置在玉沙路以南、宏伟路以西,东区二级垃圾收集站拟设置在百里长渠以北、茅江路以东。结合新的二级收集站的设置,适当减少原有一级垃圾收集站,将原一级垃圾收集站的收集负荷向新设置的二级垃圾收集站集中。方案二:根据城市整体格局,结合现状垃圾产出分布,拟在现状垃圾产出量较大的城区西部设置一个二级收集站,站址拟设置在玉沙路以南、宏伟路以西。方案比较:由于城西区是老城区,部分街道相对较窄,垃圾收集主要依靠人力、非机动及小型机动垃圾收运车收运,造成小型机动垃圾收运车、一级垃圾收集站数量较多,垃圾收运分散,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垃圾收运距离较长,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性较高。两个建设方案都较好的解决了老城区收运系统存在的问题,西城区内较为较窄的街道可由人力垃圾收运车近距离直接输送至新设的二级收集站,再由二级收集站进行集中转运,有效减少了整个老城区内小型机动收运车的数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垃圾收集点的数量,卫生条件较好;同时垃圾就近运至二级收集站,减少了造成二次污染的机会。两个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方案一在作为城市重点发展区域的城东区分设了一个二级垃圾收集站。由于现状城西区和东区被内荆河分隔,两区现状通过四座垮河桥梁相连。在城东区分设一个二级垃圾收集站,可以有效的将日益增多的城市发展区内的垃圾集中收集后直接送往新建的垃圾填埋处理场。避免了部分城东区垃圾通过人力、非机动及小型机动垃圾收运车收运后,跨越内荆河桥送至城西区再行集中转运。减少了人力、非机动及小型机动垃圾收运车收运的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局部缓解了跨越内荆河桥的城市交通压力,也减少了造成二次污染的机会。根据比较结果,本次设计拟推荐采用方案一,即城东区和城西区各布置一座二级垃圾收集站。根据对现状城市垃圾收集情况的调查,结合对近期垃圾增长情况的预测,本次新建的垃圾二级收集站规模为50t/d。本次设计的垃圾收集站按技术较先进的NZ-LLJZ8-5型生活垃圾压缩收集站进行设计。垃圾收集站均采用8t箱体,压缩装置与车体均可分离的后装式压缩垃圾车。这种收集站具有以下优点:收集站采用密封式大容积(最大容积15m3)垃圾集装箱储运垃圾,清洁无污染;每个收集站用地仅约150m2,管理人员12名,装满一箱垃圾耗时少于1小时,省地省工省时省费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配置灵活、适应性广。6.2.4 垃圾收运车辆洪湖市现有垃圾收运车9台,具体情况参见下表。 洪湖市城区现状垃圾收运车辆汇总表 表6-2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购置年份1华川农用柴油车1.5t辆319982华川农用柴油车1.5t辆120013东风摇臂式垃圾运输车5t辆119864东风摇臂式垃圾运输车5t辆119875东风摇臂式垃圾运输车5t辆219956东风垃圾压缩车8t辆12004目前,洪湖市的垃圾收运车辆数量不足,运力偏小,设备老化,且密闭性差,存在散落等问题,难以满足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各环节衔接配套的要求,应逐步以先进的全封闭压缩式垃圾运输车逐步取代现有普通车辆,可大大提高垃圾运输效率,减少垃圾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根据预测,至2020年垃圾日产量约为286吨,根据车辆技术标准和运距,按每辆垃圾运输车每日往返5趟计,每辆车利用效率取0.7(考虑机修保养)。则需要大中型垃圾运输车总吨位为:(286-100)×1.26/(5×0.7)67(其中1.26为洪湖地区统计的垃圾产量日变化系数)考虑到城市老城区街道狭窄的实际情况,本次设计中70运输吨位拟采用5吨后装式垃圾车运输,另外30吨位拟采用2吨侧装式收运车。由于现状收运车辆基本上已超过服役年限,未超过服役年限的车辆也存在运力较小,无法满足封闭运输要求等问题,故本次设计拟新添置5吨后装式垃圾车和2吨侧装式收运车各10辆。两座新建的二级垃圾收集站根据收集工艺要求,在保留现有的8吨的东风垃圾压缩车基础上,拟新配备两台8吨的压缩装置与车体均可分离的后装式压缩垃圾车。另外拟增加中小型清扫车辆,主要承担城区主、次干道的路面清扫。主干道拟采用5台清扫能力为3万m2/h的中型清扫车清扫,次干道采用5台清扫能力为1.5万m2/h的小型清扫车清扫,人行道由人工清扫。洪湖市城区需更新、新建的收运设施及清运车辆汇总见表6-3。洪湖市城区收运系统汇总表 表6-3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果皮箱1.2m3个350钢制2二级垃圾收集站50t/d座23垃圾收运车(压缩式)8t辆2收集站用4中型垃圾清扫车3万m2/h辆55小型垃圾清扫车1.5万m2/h辆56中型垃圾运输车5t辆10后装式7小型垃圾运输车2t辆10侧装式7. 垃圾处理方案的选择7.1 垃圾处理方法简述垃圾处理是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对垃圾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使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的。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垃圾处理方法大体可以分为:卫生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和综合利用法。这几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处理特点、效果各有不同。7.1.1 卫生填埋法卫生填埋是利用工程手段,将山涧沟谷、洼地改造成与外部水环境完全隔离的场地,按照卫生填埋作业标准将垃圾进行分层铺盖、压实,并按程序要求覆土,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一种方法。它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防渗处理工程措施必须保证填埋场与外界的水环境的隔离,其中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必须10-7cm/s,以防止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必须经过处理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排入水体或城市污水管道系统。 填埋作业应分层铺盖堆填、压实,以提高填埋容积的利用率,并尽可能做到当日覆盖(用杂土或其它材料),减少臭气和蚊蝇的孽生。 对填埋体产生的沼气应有组织的收集、排放,如有条件可以利用,以防止沼气的无序迁移和聚集,避免气体爆炸。填埋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蚊蝇的孽生。上述要求中,第一条和第二条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因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特别是地下水,一旦发生污染,补救将十分困难。2000年5月29日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联合发出了“城建20001

    注意事项

    本文(洪湖市垃圾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