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三次融合及其启示.doc

    • 资源ID:3926012       资源大小:2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三次融合及其启示.doc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三次融合及其启示时家贤· 2012-11-21 13:25:08来源:江汉论坛2012年6期 【内容提要】19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三次融合,铸就了马克思主义的辉煌,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启示: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孕育和萌生,总是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运动紧密相连,总是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理论观点的交融、碰撞密不可分。离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离开19世纪的背景条件,离开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运动,我们无从理解马克思主义。同样,离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离开当代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运动,离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我们也就无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融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恩格斯在以人类的整体利益和人类的解放为出发点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立场、使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基本观点、判断和范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整体。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机整体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孕育、萌生、发展、确立和完善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历了三次大融合。正是通过这三次融合,建构了一个严密的、有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铸就了马克思主义的辉煌,也为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次融合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次融合是在其基本立场确立的基础上实现的,其主要标志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完成。这次融合是以三次转变为前提和基础的。(1)在大学期间,由对法律的研究转向对哲学的关注和思考,为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提供了前提。通过对法律的研究,马克思发现了现实的法和法原则之间的矛盾,现实的东西和应有的东西之间的对立,并认识到哲学的重要性,“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马克思转而研究哲学,用哲学澄清自己的思想,理清自己的思路。(2)在从事新闻工作期间,思想和立场的转变为理论融合奠定了基础。“从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活动到德法年鉴时期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一方面发现了理论对实践,哲学、政治国家和法对市民社会的依赖关系,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为农民利益辩护到为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利益辩护,进而到发现无产阶级承担着人类解放的伟大历史使命,马克思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这次转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3)在研究中,从哲学向经济学转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次融合。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马克思认识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但是对市民社会的剖析不能通过对法哲学的批判来解决,而“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所以,从1843年10月开始,马克思开始经济学研究,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称巴黎手稿或巴黎笔记)正是这一研究的结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对自己的新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做综合的阐述”。但由于马克思的哲学方法论体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尚未形成,马克思对哲学、经济学的研究和共产主义的论证还建立在其异化劳动理论基础上,因而严格来讲,它们还只是连贯在一起而不是融合。“马克思自己并没有提供巴黎手稿的结论,要从这样一部探讨了包含有经济学、社会批判、哲学、历史、逻辑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不连贯的作品中得出结论是不可能的。虽然每一部分都有独立的主题,但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部分都有着相近的风格。恩格斯描述的马克思思想的三个组成部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法国社会主义和英国政治经济学)在这里似乎第一次连贯起来了,如果还没有融合在一起的话。”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二次融合是在其哲学方法论确立的基础上实现的,其主要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这次融合是以哲学上的革命和经济学理论的初步建立为基础的。(1)历史唯物主义诞生,完成哲学上的革命。这主要体现在:在神圣家族一书里,虽然还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但不乏对新世界观的进一步探索,体现了由异化劳动理论向唯物史观过渡的思想,处于唯物史观形成的前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阐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共产主义得到唯物主义证明。同时,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著作是哲学问题、政治问题、经济学问题、历史问题、社会问题的汇聚。(2)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去研究经济现象,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哲学的贫困一书里,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以及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对抗性必然导致阶级斗争尖锐化,资本主义终将为一个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新社会所代替,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哲学的融合。同时,通过经济学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阐述了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关系等问题,实现了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融合。(3)共产党宣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融合。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和阶级关系,指出“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哲学变革的角度论述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使用了“世界市场”、“大工业”、“现代工业”、“市场”、“危机”等经济学词汇。总之,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宏伟大厦的缩影,其理论内容几乎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重要方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各种理论观点的进一步融合。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三次融合是在其经济理论体系确立的基础上实现的,其主要标志是资本论第1卷的出版。这次融合是以理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为基础的。(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通过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总结了欧洲特别是法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指出打碎旧的军事官僚机器是欧洲大陆上任何一次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决条件,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等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丰富思想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一系列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得到充分论证。(2)经济学理论体系和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确立。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起,马克思开始全力以赴对资本主义作经济上的分析,著有1857-1858经济学手稿、1861-1863手稿、1863-1865手稿等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结构更趋于成熟。“1848年以前,马克思以哲学为主,为出发点,阐述共产主义、经济学、人类社会发展等问题。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转而用经济学支持他的历史哲学,并且依靠这些研究的帮助来说明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的出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融合。资本论第1卷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又是建立在对社会变化过程的全面了解,尤其是对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其他方面相互作用方式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经济方法和哲学方法又共同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正是在资本论中,“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德国哲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完美融合。“资本论这样被长期看作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实际上它不仅包含有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基本原理,而且也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堪称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一门科学,这种唯物主义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时期。在这个时期,马克思的研究视野不断拓宽,其内容囊括了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宗教、道德等学科。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的遗著,完成了马克思生前未完成的工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主要表现在:在哲学方面,为了当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为了反击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与篡改,恩格斯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重要著作,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全面阐述和重大补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在经济学方面,恩格斯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对马克思的思想作了许多重要的增补,捍卫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恩格斯还多视角地认真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特别是对初露苗头的垄断趋势进行了探索分析,预见到资本主义即将进入新阶段。”在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文章中,恩格斯不仅扼要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且在对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阐释时,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演进的历史特征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演进的过程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合为一体的过程,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的三种主要思潮融合在一起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融合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1.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马克思生活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历史发展到这一年代,不仅是欧洲社会,而且整个世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历史已经摆脱了循环的命运,变成一种令人眩晕的盘旋上升式的发展。资本主义成了组织经济生活的规范,成为居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11)一方面,资本主义取得历史性突破,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皆取得胜利,使得政治、经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融合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秩序的大踏步前进以及思想理论的大发展,为马克思研究视角的转换奠定了基础。2.19世纪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前提。18世纪开始的人类的三元革命大大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促成了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的三种主要思潮的出现。三元革命主要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政治革命和德国的哲学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而法国的政治革命却使社会主义思想更具魅力。法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有它自己的与1789年法国革命相联系的特征。这个重大的事件不仅宣布了中等阶级的主权,而且为革命策略的实践提供了一块训练的园地。在它的鼓舞下,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不愿给予的实质性的平等提出了要求”。(12)德国的哲学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他推翻了上一世纪末大陆上各大学所采用的陈旧的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费希特和谢林开始了哲学的改造工作,黑格尔完成了新的体系。这个体系看来从外部是完全不能攻破的,实际上也是这样;只是由那些身为黑格尔派的人从内部攻击,这个体系才被打破”。(13)而马克思主义正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的三种主要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同法国所有革命学说相联系的法国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和天才的完成者”。(14)马克思主义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继续”(15)。3.阶级立场的分化和学术上的“分道扬镳”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一是阶级、阶层的分化显而易见。当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突出。尤其是1848年欧洲革命之后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状况,导致经济学家、思想家们在社会价值判断观念上发生分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分歧在理论上鲜明地表现出来。二是学术上的“分道扬镳”势在必行。“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确立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更加成熟、更加复杂,导致了像古典经济学那样全面而笼统的理论结构和分析方法已不再能提供足够的观察力,既能深刻地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过程的内在规律,又能为日常的商业活动提供详细的理论指导;但在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下和人类认识水平条件下,却还不可能出现能够同时处理各种经济问题的、全面的理论体系社会需要经济学家们在对经济现实进行分析的角度上分道扬镳,使对于多方面的复杂经济现象的分析,得以更加深化、更加精细。”(16)这种分化和“分道扬镳”要求思想家对价值判断的问题作出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站在被压迫者或弱者的立场上,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来分析问题和提出理论设想的。对弱者的关心和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是他们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理论建构、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这种立场和出发点使他们能始终如一地关怀弱者的利益和人类的前途,大胆而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中的问题,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并提出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法和替代方案”。(17)4.经济思想史的主题引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方向,使其更加符合人类认识和科学发展的规律。自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经济思想史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就是资本主义究竟是导致和谐还是导致冲突的一种社会制度,是内在稳定还是内在不稳定的制度。(18)这一主题要求每一个经济学家或思想家必须对其分析的范围、方法和内容等问题作出选择。纵观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诞生之前,在对经济思想史的主题进行回答时,学者们从各自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和见解。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种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家,认为资本主义是和谐的、永恒的制度,如亚当·斯密。第二种是站在小资产阶级、贵族阶级或宗教的立场上,主张回到农业社会和中世纪去,如西斯蒙第。第三种是站在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否定资本主义的永恒性,主张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如空想社会主义者。(19)马克思正是在回答资本主义制度是否永恒、能否回到中世纪、资本主义有没有未来等问题时,在广泛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观点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通过把“德国哲学和法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在一起,使马克思的思想在19世纪40年代发生了转变,从一个激进的新闻工作者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运动家”,所创立的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通过古典经济学,“马克思形成了他关于价值、剩余价值和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理论,以及他关于利润日益下降、工人阶级的苦难日益加深的理论”。(20)“与古典经济学所暗含着的根本的社会稳定性相对立,他吸收了黑格尔关于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是一个不断的转变过程的观念。他还接受了黑格尔的正、反、合概念,但却摒弃了它保守的结论,并追随费尔巴哈,宣称黑格尔的概念缺乏物质内容,需要使之重新颠倒过来用脚立地而不是用头立地。把他那来自西斯蒙第的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与他那导源于黑格尔的对历史的经济学解释相结合,马克思力图指出经济关系对现行思想观念的重大影响。”(21)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次融合的启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现代化进程的产物,是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置于人类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之下,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好地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更是随着时空的变换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恩格斯使用最多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词。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信息化,即现代化。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反思的过程,是对人类的现代化规律进行揭示的过程。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穷尽规律,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及其现代化进程所作出的诊断是符合现代化运动的实际的。只要现代化的逻辑还存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存在。而且,随着人类现代化实践的深入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2.以现代化为切入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因为,工业化也好,现代化也罢,都是人类未竟的事业。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正是人类未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在历史的发展中都会面临工业化的任务,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完成这些任务会引起不同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人类未竟事业的过程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现代化实践逻辑的真实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必须从中国现代化的实际出发。3.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机整体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努力反映时代、贴近时代,经常根据理论发展的需要转换研究的视角、拓展研究的领域,从一个主题逐渐向另一主题转换。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但无论主题如何变换,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并没有改变,即在主题转换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运用自己的立场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而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规定和制约着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部分、所有观点和范畴。丢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就无从坚持马克思主义。4.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融合是在人类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没有人类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诞生。同样,没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积极地吸收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范畴和新概念,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成果的融合,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问题的解释力,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担负起引领社会思潮的责任。【注释】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12页。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说明”第页。(11)英梅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4、34页。(12)美亨利·威廉·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8、384页。逄锦聚: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四个维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0页。吴雄丞: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9页。(14)(1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67页。(16)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17)俞可平等主编全球化与全球化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18)美E.K.亨特: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的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序第2页。(19)时家贤:谁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始作俑者?,理论探讨2012年第1期。(20)(21)英约翰·米尔斯:一种批判的经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9、163页。(作者系经济学博士,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三次融合及其启示.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