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从后期维特根斯坦意义观看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必要性.doc
从后期维特根斯坦意义观看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必要性 从后期维特根斯坦意义观看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必要性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从后期维特根斯坦意义观看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必要性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从后期维特根斯坦意义观看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必要性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西方哲学家之一,被称为“哲学家中的哲学家”、“哲学史上的转折点”,他的哲学对整个西方甚至整个世界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探索的代表作是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意义问题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研究的重点,这时期他摒弃了对静态意义的追求,而执着于对语言用法的经验观察,由此构筑了自己的意义观。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意义观包括“意义服务于交流的目的”、“词语的意义寓于用法当中”、“关于家族相似性”、“实指与样本”等方面的内容。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选择翻译文本和翻译过程中的自主性、目的性、主动性、创造性。概括地说,就是指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翻译被认为是被动的,译者是奴仆、搬运工。十七世纪的英国翻译家John Dryden称翻译的过程为servile path, 国外很多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把译者当作slave,他做出来的最终产品是servile translation。在我国,译者也被看作是没有主见的仆人(servant),忠实地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充当一个“传声筒”,服侍好这两位主人。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意义观告诉我们,意义不是静止不变、等着译者把它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的实体,而是动态的,译者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才能圆满地完成跨文化交流的任务。以下作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首先介绍维特根斯坦意义观中的两种观点,即意义就是使用、意义服务于交流,然后通过翻译实例的讨论阐明译者发挥主体性的必要性。 1 维特根斯坦的两种意义观及意义的特点.1意义寓于语言的使用中在维特根斯坦早期的哲学研究中,他对语言的本性进行过思考,这些思考被后来的语言哲学家总结为图象理论。图象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的几点。第一,语言与世界对应。命题是事态的图象,一个命题描述一个事态,复合命题描述多个事态或复合事态。命题是否有意义,取决于逻辑与事实两个条件;第二,原子命题摹写原子事实。原子命题之间互不依赖,一个原子命题的真假不会影响其他原子命题的真假。原子命题不可分析为更基本的命题,他只包括不可定义的符号。第三,不可分析的符号是名称。名称对应于对象,名称具有指称,而不具有意义,指称就是这个名称的意义。名称若无指称,包含此名称的命题就不具有意义,名称不是描述对象,但它能代表对象,因而名称不是对象的图象,名称无所谓真假,只有命题才是图象;第四,世界是事实的总和,但不是对象的总和。与此相应的是,语言是命题的总和,但不是名称的总和,事实的总和小于命题的总和,因为有些命题表现可能的事态,但不是事实,这些命题具有意义,然而不具有真实性。但在后期的哲学研究中,维根斯坦改变了这种静态的意义观。在哲学研究的开篇,维特根斯坦引述Augustine的一段话。Augustine说:“人们用面部表情眼神、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和语气表达寻求、拥有、拒绝、或逃避等心理状态。因此,当我反复听到字词在各种不同语句中不同位置的用法后,便逐渐学会了懂得它们所指的东西。后来我的口舌习惯于这些声音符号时,我变它们来表达我自己的意愿。”Augustine说这段话的意思是,每一个字词(word)都与一项意义(meaning)相联系,这项意义即是这个词的所指或指称(object)。对此,维特根斯坦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说,Augustine的确描绘了一套交流系统,但被我们称之为语言的的全部内容没有包括进去,Augustine的描述可能是恰当的,但只适用于狭窄的限定范围。字词的意义就在于它的用法中。.2意义服务于交流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的开头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现在让我们去想一想语言的下列用法:我叫某人去买东西。我给他写了张字条,上面写着“五个红苹果”。他把这纸条带给店主,店员于是打开了标上“苹果”的抽屉,接着又在图表上找到“红色”这个词和这个词的对应图样,然后数起一、二、三、四、五来我假定他记得这些数字他一直数到五,而且每次说出一个数字就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与图样颜色相同的苹果。其实,我们就是以这种或与此类似的方式使用词语。“但他怎么知道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查阅红色这个词呢?他又怎么用五这个词呢?”嗯,我是权且认定他是按照我上面描述的做,解释也就在某处告一段落。但“五”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并没有对这么一个问题提出疑问,我们只是说明“五”这个词是怎么使用的。通过这个例子,维特根斯坦意在说明几个问题。第一,在现实的语言交流中,意义不是交际者关注的对象,交流的目的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对象,意义只是交际者实现交流目的的一种手段,它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中,词语的使用创造出一种情景、一种语境,意义就蕴含在这种情景和语境中,指向交流目的;第二,语言交流就如做游戏,变化多端,随机性大。语言交流也像做游戏那样,有规则,但规则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参与游戏的人必须在游戏中学习规则,驾驭规则,适应交流的变化莫测,因此,我们不能脱离变动不定的情景和语境来获得对意义的把握;第三,这个例子证明了通过用法来把握意义的重要性,约定的用法是达到语言交流目的的唯一可靠途径,意义是为交流服务的。.3意义的特点从以上维特根斯坦的两个关于意义的观点,我们可以概括出意义至少有这样的特点:第一,不确定性(ambiguity)。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词语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模糊的;第二,意义的游移性(fluidity)。意义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意义的游移性,出现在不同语境中的词语具有相异的意义,上下文的改变必然导致意义的改变,意义的这种游移性使人类语言的意义具有无限的能动性。译者在意义处理中发挥主体性:圆满完成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意义是翻译的核心问题。把意义处理好了,译者就圆满地完成了帮助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使命。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游移性给译者带来某种程度的困难,它绝对不是如时下很多人所认为的那种简单的文字转换,它要求译者在处理意义时不能亦步亦趋于原文词语和结构的表面含义,被动地转达原作者的意义,而应该发挥译者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译者要根据语境,结合原作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背景,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义,然后,运用自己掌握的译入语和译出语的知识准确恰当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在我国的翻译史上,那些反复出版、深受读者欢迎的译本都是译者在意义处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特别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的结果,而一些难播久远、受众面窄的译本恰恰是译者在意义处理中没有发挥好自身的主体性,尤其是创造性。董秋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曾为我国读者翻译了一大批译作,但他翻译的大卫·科波菲尔却难让读者爱不释手。喻云根教授在对比董秋斯中译本和张谷若先生中译本后做出这样的结论:董译本较死板拘泥,拖沓冗长;张译本干净利落,灵活优美,可称得上上乘译作。董译本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在把握好意义特点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而张译本则在关注意义的动态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结束语在很多人心目中,翻译只不过是把甲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转换为乙语言而已,译者只是消极被动的文字或意义的转换器。但如果我们真正了解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意义服务于交流的目的”、“词语的意义寓于用法当中”的观点,即了解意义的动态性,那么,我们会感到,翻译实践中译者必须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才能圆满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的任务,才能使读者对自己的译本爱不释手,使译本传播久远。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