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在健康保险中应用的必然性论文0.doc
基因检测在健康保险中应用的必然性 - 论文关键字:被保险人 检测 遗传 保险人 基因 研究 人类 疾病 健康 风险 基因检测在健康保险中应用的必然性 一、 从保险法原则看基因检测的必然性基因检测是风险评估的必要手段“公平”是保险法的基本精神。“公平”的基本要求是风险和保费相适应。保费既不能过低,导致保险人无力支付索赔;也不能过高,使投保者望而却步。为此保险人必须较为准确地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率。根据不同程度的风险采用不同的保险费率是保险学中的“保费负担公平原则”和“风险选择原则”。因此, “区别对待”是商业保险的应有之义。目前,保险人依靠两类风险评估依据对投保人未来发生重大疾病的风险进行预测:1)被保险人被问及而提供的健康信息,包括家族史、病史、不良生活方式等;2)有限的医学健康体检,包括血液生化、X-胸片、肝胆胰B超、心电图以及常规视、触、扣、听诊察。这两类依据是必要的,但不充分。其理由是:1)被保险人从主观意愿上和自身利益上不可能把详尽的健康信息知会保险人,实际操作上保险人也做不到象医学专家那样询问和调查健康信息; 2)医学健康体检只能检查当时是否健康,不能预计未来。而且,检查的范围十分有限,许多重大疾病并未能通过所列检查而得知,如:消化道肿瘤,除非做胃镜和肠镜,否则无法发现早期肿瘤。因此,就目前状况,保险人为避免损失,只能将保费普遍提高,这就导致了被保险人之间的不公平,形成事实上的低风险被保险人为高风险被保险人买单的现状。这就违背了保险法的公平精神和最大诚信原则。众所周知,疾病的发生是由遗传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的。有些疾病遗传基因起决定性的作用,如舞蹈病,只要携带致病基因,就一定会发展成舞蹈病。事实上,舞蹈病的基因检测结果与艾滋病病毒检测结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有些疾病由多种遗传基因共同参与,外界不良因素弱的时候,发病较迟,外界不良因素强时,发病较早。但携带致病基因的被保险人比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被保险人未来罹患这种疾病的概率肯定高,如肿瘤。那么,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被保险人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就能为保险人计算风险提供了又一个必要依据,结合前两类依据,才能总体形成充分的风险计算依据。 二、 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迅猛发展,基因检测用于健康保险风险评估日益成熟人类认识遗传现象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近100多年来,孟德尔和摩尔根的经典遗传学研究使人类认识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基因。而二十世纪50年代伟大的沃生和克里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90年代开始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把人类疾病的基因研究推向了新高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进展。目前,在国际权威的GENBANK数据库中,人类基因的全部序列已经绘制完成,人类全部编码基因已经确定,大部分人类疾病的致病基因都有程度不同的认识,全世界科学家都在集中围绕致病基因展开研究,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基因、基因变异、基因变异与疾病等等的科学数据涌入公共数据库和文献资料库。全世界每年都有上千万的人在接受各种各样的遗传基因检测,用于疾病的诊断、预后的判断、个性化用药、营养指导、乃至亲子鉴定、司法物证鉴定等等。三、 联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基因检测的先行者中国是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基因科技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复旦大学遗传所在遗传学泰斗谈家桢院士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中华民族的基因研究,以大规模克隆中国人全长基因和功能研究入手,争夺基因专利,从而切实有效地保护中华民族的基因资源。联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于1997年由时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遗传所所长毛裕民教授等发起成立的,谈家桢院士出任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在七年多的创新实践中,公司自筹资金数亿,围绕中华民族基因特点及其与疾病、药物的关系展开大规模研究。期间,承担了国家“十五”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多项,上海市重大科技项目4项,以及一大批各种类型的政府基金和企业基金。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其中,在国际上发表基因研究学术论文近百篇,申请了数千项专利,取得了十数项国内、国际专利。我国自行研制的用于“基因检测”的“基因芯片”在联合基因下属企业首先诞生,“基因芯片”技术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联合基因集团的基因检测产品已成系列并投放市场,包括:HLA-A、HLA-B、HLA-DR、L(肺癌易感性)、地中海贫血、蚕豆病、乙肝病毒耐药性、丙肝病毒分型等; 近期即将上市的产品有: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肝癌、肝硬化、高血脂、脑卒中、老年痴呆、房颤、HP感染者胃癌、冠心病等;正在研发的产品有:乳腺癌、卵巢碍、结肠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炎、多发性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症、帕金森氏病等等。在目前保险公司推出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病种中,除外伤和感染/传染性疾病以外,绝大部分疾病的基因检测我们都能做,为保险公司风险评估提供必要的依据。